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背景、体例和重点分析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背景、体例和重点分析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背景、体例和重点分析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背景、体例和重点分析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背景、体例和重点

吴汉东

【学科分类】著作权法

【出处】《法商研究》2012年04期

【关键词】著作权法;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法律修改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著作权法可以说是法律关系最为复杂、法律内容最为丰富、法律变动最为频繁的一部法律。因此,已经启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任务既重要又艰巨。受国家版权局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分别起草并如期提交了专家建议稿。2012年3月,国家版权局完成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修改草案》)。与以往不同,此次修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业界的激烈争议。在此,笔者结合《修改草案》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起草的专家建议稿(以下简称“中南稿”)就《修改草案》提出的背景、体例和重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时代背景

《著作权法》自1990年颁行以来,迄今为止修改了两次。作为立法活动的微调机制,法律修改旨在“不伤动法律体系整体结构、不根本改变法律基本框架和原则的前提下,赋予法律时代的精神和现实的活力”。[1]回顾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状况,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两个特点:

1.修法进程缓慢

《著作权法》自问世以来,分别于2001年和2010年进行了修改,每次间隔达10年左右,未能与著作权法变动的国际潮流保持同步。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和著作权保护国际公约、双边协定的形成,各国著作权法修改活动频繁。例如,美国立法部门对著作权法修改十分关注,《千禧年数字著作权法案》出台之后、进入本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修正案提交国会,其中重要的有

2005年《家庭娱乐与著作权法案》、2004年《著作权版税分配改革法案》、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等;“文学和艺术产权”章是1992年《法国知识产权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随后近20年间,法国依据欧洲联盟1996年关于数据库、2001年关于追续权、2001年关于信息社会版权、2004年关于知识产权执法等诸多指令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下简称《知识产权协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互联网条约”[2]适时进行修改,进入新世纪之后已四次修改著作权法,其中重要的有2009年的《关于在互联网上传播和保护创作》、《文学和艺术产权刑事保护》两部;[3]《日本著作权法》于1976年颁布至2009年止,为回应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已经进行了大大小小26次的修改;《韩国著作权法》制定于1957年,先后进行过18次修改,其中2006年和2009年完成了两次重要修改。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著作权法修改活动,我国的著作权法修改相对滞后,修法进程缓慢。

2.修法动因相对被动

我国著作权立法经历了从“被动性调整”到“主动性安排”的过程。1990年我国制定了《著作权法》,然而并未参加国际著作权保护体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双边、多边著作权冲突不时发生。基于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我国在来不及修改《著作权法》的情况下颁布《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以保护外国作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此后的两次著作权法修改均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第一次修改(2001年)是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直接需要,根据《知识产权协定》的要求全面修改《著作权法》;第二次修改(2010年)是为了履行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裁定,针对有关“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具体条款作出的修改。在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著作权法的制定及修改以《知识产权协定》等国际公约为标准,其动因主要来自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压力。

我国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既非基于加入国际公约的需要,也非源于国际社会的压力,而更多的是立足本土国情做出的主动性安排。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数据,我国版权产业的贡献率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7%。[4]可以说,版权产业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同时,全球

化程度的深化和发达国家文化影响力的扩张,使得外来文化产品的输入对我国的文化市场带来极大冲击。为维护本国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为文化创新活动、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产业成长提供有力且完善的法律机制。因此,本次著作权法修改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

二、《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体例和结构安排

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一部法律”,即《著作权法》;“六部法规”,即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和《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这种体例设计一方面符合我国的立法传统,即以《著作权法》为主干,以若干著作权法规为补充,同时辅之以其他司法解释和行政规章,从而形成相对独立且完整的著作权法律规范体系;另一方面也基本满足我国著作权法律活动的需求,在《著作权法》长期未得以修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颁布法规弥补《著作权法》之不足。此次修法涉及《著作权法》和相关法规的体例安排问题。除《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或因与《著作权法》内容重合,或相关内容在《著作权法》中已有规定,从而可以在适当时候宣布废止外,其他四部法规在此次修法中有三种处理方案可供选择:一是“一去四”的方案,即将与《著作权法》相关的几个条例完全纳入《著作权法》中,以统一《著作权法》的渊源;二是“一加四”的方案,即只修改《著作权法》的条文,而完全保留各相关条例的完整性,这个可以说是“保守性”的修法;三是“一拖四”的方案,即将上述条例中具有相对成熟性的条款且为一般性问题的规定上升到《著作权法》中,待《著作权法》修正案通过后,再逐步修订相关著作权条例。笔者主张采取这一方案,即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既包括《著作权法》本身内容的修订,也吸收著作权条例中的某些条款,从而兼顾修法的“革命性”和“稳妥性”。

《修改草案》秉持的似为“一拖四”思路,将行政法规的一些内容上升到《著作权法》之中,主要涉及的有“著作权产生时间”、“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信息网络传播权”、“实用艺术作品”和“出租权”等。[5]与上述内容有关的规定在相关条例中是比较成熟和具

有一般性的条款,反映在《修改草案》中是可取的。社会反应较大、业界争议较多的是有关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条款增补问题,主要集中在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授权使用费标准等。笔者认为,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著作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解决广大使用者合法使用作品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率运行是立法者、管理者的法律目标。然而,我国虽然建立了一些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但其相关作者的广泛性和内部管理的科学性都有待提高。在一些重大问题尚未形成广泛共识的情况下,可以不在《著作权法》中作增补规定,而是留待相关法规进行调整。

《著作权法》采取关于规范性文件结构安排的通行做法,即包括总则、分则和附则,共6章、61条。这次分则的修改,涉及各章的逻辑结构安排,也涉及相关章节名称的科学表述。《修改草案》将《著作权法》第二章“著作权”第四节“权利的限制”单列专章,并置于“著作权”和“相关权”之后,使权利的限制涵盖著作权和相关权两者,其结构安排是科学的;此外,将《著作权法》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更名为“相关权”(“相邻权”),符合国际公约的通常称谓;将《著作权法》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更名为“权利的行使”,使其包括但不限于许可使用和转让。上述修改充分吸取了专家建议稿意见,值得肯定。

三、《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重点

对《著作权法》的修改,在法律修改技术层面,主要涉及变更、删除和补充。[6]所谓法律变更,是指以合理性、科学性为目的,对法律规范的内容、结构、文字等进行变动或变更的法律修改。例如,对“自然人”主体的表述,对“著作权限制”章节的调整、对“相关权”名称的概括等法律修改,都是修改技术意义上的变更。所谓法律删除,是指以适宜性、妥当性为目的,对法律规范中不合时宜的、不必要的内容及有关形式加以删除的法律修改。例如,鉴于立法任务的完成,删去“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的附则条款。所谓法律的补充,是指以完整性、适用性为目的,对现行法律规范的缺项进行增补和完善的法律修改。这是法律修改普遍采用的技术,也是本次《著作权法》修改的主要手段。前述著作权产生时间、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出租权、著作权和相关权登记等,无不属于此类。

关于此次修法的重点,社会各界提出的建议涉及200余条。现就众家关注且有一定共识的问题,笔者作出如下分析:

1.关于著作权客体:概括式加列举式规定

客体即作品是作者享有权利的基础,也是著作权立法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著作权保护客体的规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单纯的列举式规定,常见于国际公约,如《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第2条、《世界版权公约》第1条、《知识产权协定》第9条等;二是概括式加列举式的规定,即先规定“作品”的定义,再列举作品类型,常见于各国的著作权法之中,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7]在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作品定义,可以有效解决作品类型列举不全的弊端,使其可以涵盖因科技发展而产生的各种新作品类型。基于此,此次修法增列作品定义条款,即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上升为法律条文,同时对现行的作品类型进行修正:将“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修改为“视听作品”,同时在第三章“相关权中删除”录像制品“的规定;增加关于实用艺术作品的规定;将”计算机软件“修改为”计算机程序“。上述条款与有关”作品定义“的修改相结合,从抽象和具体两方面入手,更为准确地界定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2.关于著作权内容:人身权与财产权分设

著作权内容是著作权立法的核心内容。此次修法涉及的重要问题主要是两权分开立法以及各自权利类型的修改或增补。(1)关于著作权内容分开立法。在著作权项下,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权利。德国和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采用两分法模式。有鉴于此,似可将《著作权法》第10条予以修改,共分三款,即总括条款、人身权利条款和财产权利条款。(2)关于人身权利。《修改草案》对署名权的定义作了进一步完善,将”决定是否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归入其中,同时将修改权的内容并入保护作品完整权。由此,著作权的人身权缩减为发表权、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三项。这种修改完全符合国际公约的要求,也与多数国家立法体例相通。(3)关于财产权利。《修改草案》涉及财产权利的修订内容包括:扩大复制权范围,将数字化等任何方式纳入《著作权法》的”复制“范围;[8]扩大出租权客体范围,新增”包含作品的录音制品“出租权;[9]增加有线播放的内

容,将广播权修改为播放权;将信息网络传播权由交互式传播扩张为直播、转播等方式。

3.关于著作权限制:引入”三步检验法“

著作权限制是各国相关立法的基本内容,也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将”三步检验法“[10]加入合理使用条款之中作为判定要件,并对计算机程序的合理使用作出规定,是此次修法应该重视的重要内容。自1841年美国斯托雷法官提出着名的”合理使用三要素“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司法实践的深化和总结,这一”合理性“界定规则已为许多国家的立法所接受。[11]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制度虽然立法模式不尽相同,但都经过了从判例法到成文法的漫长过程,其基本判定标准在长期锤炼后能够在实践中满足社会对合理使用进行”合理性“界定的需求。[12]相比之下,我国著作权法缺乏本土法律文化的支撑,在借鉴过程中也并未重视对相关判定标准的消化吸收,这导致我国的合理使用制度缺乏传统和判例的支撑,既无法实现以罗列的方式避免实践中的分歧,也无法有效解决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因此,我国著作权法应在列举式立法的基础上,加入抽象性的判定要件,使司法上对著作权法所列举的行为能有统一的标准。《修改草案》虽然已经将”三步检验法“作为考量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但仍有必要将传统着作财产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制度加以调整、合并,使合理使用条款得以适用于所有的着作财产权,以减少因重复规定所增加的立法成本和促进合理使用司法裁判标准的建立和统一。

4.关于相关权制度:统一命名和完善权利

相关权或邻接权是与狭义著作权相并列的重要权利也是相关国际公约和各国著作权法的重要内容。《著作权法》专章规定”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等作品传播者的权利,其从名称到结构都有修改的必要。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解释,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和广播组织权,合称为”相关权“或”邻接权“与著作权平行,大陆法系国家多采此立法例。英美法系国家没有这一区分,而将其规定在著作权范畴之内。将作品传播中的有关权利进行归类并概括命名,这是此次修法的一大突破。《修改草案》第三章标题被直接命名为”相关权“,从而与第二章”著作权“相呼应,又可将第三章所列各节的内容统一起来,使著作权法律制度更具有内在逻辑性和易识别性。此外,《修改草案》还完善了相关权的权利类型:一是增加表演者二次

表演权,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播放录有表演者表演的录制品应给予表演者报酬;二是完善广播组织权,明确广播组织权的客体为”节目信号“,增加已录制广播电视节目的公开传播权,增加营利性场所公开传播权等。

5.关于著作权集体管理:从条例规定到立法条文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著作权法不可或缺的内容,对相关规定进行丰富和完善,应是此次修法作出的有益探索。《修改草案》在第五章第二节以5条的篇幅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作了规定,与《著作权法》仅有1个条文的原则性规定相比,在保护著作权人难以行使的权利、提供授权渠道、促进作品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然而,该条款被业界人士广泛指责为”被代表“、被”另行规定“。[13]笔者认为,这些质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的出发点在于帮助非会员实现其作品收益。但是,我国集体管理组织具有官方性和唯一性的特点,在权利人无从选择集体管理组织的情况下,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剥夺权利人的许可权。这种对私权的限制,修法者应持谨慎态度。

6.关于著作权保护:增加惩罚性赔偿规定

著作权法对著作权的保护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基础上,对网络服务者、网络用户的侵权责任作出的规定,同时排除了提供纯技术服务的网络服务商的审查义务。此外,《修改草案》调整了损害赔偿额度,将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法定赔偿最高额提高为100万元人民币,表现了采取从严的法律责任机制、遏制侵权行为的立法取向。

需要指出的是,《修改草案》采用了”中南稿“的建议,引入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两次以上故意侵权的,规定1至3倍的赔偿数额。从国外立法例来看,南非、巴西、俄罗斯、美国等国的著作权法在侵权民事赔偿额的确定上都采取了损失之外的额外损害赔偿。例如,南非著作权法规定了合适的额外损害赔偿,即法院在综合考察侵权人对版权的知悉程度、注意义务,以及客观行为的恶劣程度和获利情况等因素之后,确信权利人不能得到有效救济时才能基于对侵权损害的评估判决额外损害赔偿;[14]《巴西著作权法》规定:”侵权版本的复制品数量不能确定的,侵权人应当按照已被扣押的复制品数量加上3000件所得的总数的价值赔偿损失“,从而确立了著作权侵

权惩罚性赔偿的条件和惩罚性赔偿尺度范围;[15]《俄罗斯联邦民法典(著作权部分)》规定了侵犯邻接权民事责任的计算方式和限额,权利人享有选择权,通过赔偿费代替损害赔偿的做法达到了惩罚的效果。

[16]这些都对我国著作权法修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吴汉东,单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注释】

[1][6]参见李林:《立法理论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第227页。

[2]学界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统称为“互联网条约”。

[3]参见《十二国著作权法》,《十二国著作权法》翻译组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

[4]参见《我国版权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7%》,https://www.doczj.com/doc/6c6324340.html,/politics/2011-04/20c_121327882.htm,2012-05 -04.

[5]参见国家版权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简要说明》,https://www.doczj.com/doc/6c6324340.html,/cms/html/309/3502/201203/740608.html,

2012-05-04.

[7]例如《美国版权法》第102条关于“版权客体”的一般规定,《日本著作权法》第2条第1款关于“作品”的定义等。

[8]从立法例来看,国际社会对复制的范围都作了扩大规定,如《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9条、《德国著作权法》第16条。[9]《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7条第1款已规定出租权可以适用于计算机程序、电影作品和以录音制品体现的作品。同时,日本、韩国、英国、印度、德国等国家均将出租权适用于以录音制品体现的作品。

浅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对企业的重要性.doc

浅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对企业的重要性- 【摘要】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完善企业制度、提高营运能力、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的发展真正融入汹涌向前的现代经济发展大潮之中。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必须致力于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由企业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做出客观、正确的分析,进而实施正确的管理决策与方针,贯彻执行并坚持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才能提高企业整体营运能力。 【关键词】运营能力;财务管理;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运营能力分析的涵义 中小企业以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等优势,遍布各部门各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且在世界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一向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了多种措施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如何让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顺利接轨,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运营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运营能力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额与资产占用额之间的比率。 (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的作用 (三)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1、优化资产结构 通过对企业的运营能力分析,可以发现和揭示与企业经营性质、经营时期不相适应的结构比例,从而及时做出调整,形成合

理的资产结构。 2、改善财务状况 企业在一定时间点上的存量资产,是企业取得收益或利润的基础。然而,当企业的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占用资金过多或过少甚至出现问题资产时,就会形成资金积压,以至营运资金不足,从而使企业的短期投资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良的印象,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分析、改善资金结构、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赢得外界对企业的信心。特别是对资产“泡沫”,或者虚拟资产进行资产结构分析,摸清存量资产结构,并迅速处理有问题的资产,则可有效防止或者消除资产经营风险。 3、加速资金周转 非流动资产只有伴随着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才能取得销售收入,在资产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非流动资产和非商品资产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所实现的周转值越小,资金的周转速度也就越低。因此,通过资产结构的分析,可以合理调整流动资金与其他资产的比例关系。 (四)有助于投资者的决策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的安全性、资本的保全程度以及资产的收益能力,可用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一是企业的安全性与其资产结构密切相关。如果企业流动性强的资产占有的比重大,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强,企业一般不会遇到现金拮据的压力的问题,企业的财务安全性则较高。二是要保全所有者或股东的投入资本。除了要求在资产的运用过程中资产的净损失不得冲减资本金外,还要有高质量的资产作为其物质基础,否则资产周转价值不能实现,也就无从谈及资本保全。三是企业的资产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企业存量资产的周转速度越

气候背景 问题 论文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因此日常天气和气候变化趋势非常为人们所关注。当前世界气候问题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而问题的严峻性早已上升到国家问题的高度。维持全球气候正常运行,无疑成为许多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思考及研究的重点。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近年来在努力施行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起因、影响以及我国的应对政策做主要概述。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可持续发展 1 全球变暖的原因与主要特点 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 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2007 年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近百年来( 1906—2005 年) 地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 74 ℃( 0. 56 ~0. 92 ℃) ,而且变暖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其中1970—2004 年期间增加了70%。 1 1 人类、动物代谢因素 近年来人口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 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地球上巨量的人口, 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 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其它动物的呼吸也对气候有着影响。牛、羊等反刍动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甲烷, 这种气体是除了二氧化碳之外容易在地球引发“温室效应”的第二大有害气体。美国环保局于1991 年对全球甲烷排放源和排放总量进行了初步估测, 全球各种排放源的排放总量每年估计为 5 亿吨。其中反刍动物排放量每年为0.65~ 0.85 亿吨, 占排放总量的15% ~ 25% 。 1 2 生产、生活因素 1 2 1 工业生产方式因素 科学家分析认为, 由于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对石油、煤炭和其它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大大上升,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也随之急剧增加, 因此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迄今为止, 化石燃料仍然是工业能源的主要获得方式。 1 2 2 农业种植方式因素 人类过量地使用化肥使氧气减少, 并使海洋沿岸水域一氧化二氮的含量增多, 可能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一氧化二氮吸收红外辐射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00 多倍, 而红外辐射是引起温室效应即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因此, 一氧化二氮的增多无疑会使得全球气

07小学数学审题中常见问题的案例分析

《如何培养孩子的审题方法》 常见问题的案例分析 正确的审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正确解题的开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的解题就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审题,因而造成解题错误率的增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出发分析审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 一、由于粗心等不良学习习惯引起的错误。 如:有写学生在算2000+1500=3500时,总会不加思索的把答案写成350,3200-200=3000,写成等于300.之所以出现以上的情况,主要是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粗心大意不细心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养成学生认真审题和细心做题的良好习惯。 二、由于审题时受到思维定势的干扰引起错误。 如:6000克=6千克有很多同学都将6000克=600千克,这样的错误是很多见的。原因就是因为太粗心,根本就没有认真审题。再如这样一道应用题:停车场上有87辆车,先开走20辆,又开走15辆,现在停车场上还有多少辆车?有一个学生的解是:87-40-47=0(辆)而实际上是87-20-15=52(辆)。当试卷发下去时,做错的学生却能立即找到错的原因,原因是他们没有认真读题中的“先”“又”这种情况也不少见。这都是由于长期形成的那种“给出的条件都用完”的

心理习惯干扰、影响的结果。这说明了定势思维在审题过程中带来的不良影响确实值得教师的注意和重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既要重视概念建立的条件,又要重视训练他们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技巧。帮助学生消除不利的思维定势。 三、由于寻找隐藏条件的能力差而引起的错误。 如:有一道题是小明家5月电表显示度数为345 度,6月电表显示度数为678度,请问6月小明家实际用电多少度?很多学生是用345+678来算的,其实问题隐藏在“电表显示”上面,5月都显示那么多,6月在5月的基础上增加而已。正确的应该是6月显示度数-5月显示度数=6月实际用电度数,只要认真的审题、读题,问题是不难被发现的。 四、抓不住题目的关键,思维焦点错位。 题目中包含了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就要从已知条件中抓住关键,才能通过中间环节逐步向问题靠近。例如:某工厂买来一批煤,先用汽车运了一半后,改用一辆载重5吨的小汽车运了3次,还剩3吨,这批煤共有多少吨?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表现如下:审题过程中他们的思维集中在“先用汽车运了一半”这个问题上,以为一定要把它先求出来才能解决问题,想不到只要把思维的焦点转移到求“另一半”上,那么,这个问题就可解决了。看来要改变这种思维的狭窄状态,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灵活选择合乎条件、要求的方法解决问题,克服审题障碍,提高审题能力。

气候分析方法

气候分析方法 本文基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1901-2012年的亚洲地区的距平温度进行EOF经验正交函数分析,通过空间图和时间图结合分析得出在研究的112年期间,亚洲整体温度呈现变暖的趋势结论,并且在1980-1999年温度增长趋势最为明显,速率较研究期间其他时间段上升较快,且冷季增温趋势总体上较暖季更强。在2000-2012年温度增长趋势渐缓,趋于停滞。冷暖季增温趋势不明显,基本保持不变。 变暖最显著的区域在中高纬度的俄罗斯地区,其次在中亚地区,中低纬度的东亚地区对亚洲区域变暖的贡献并不显著。 引言 基于器测时代对全球尺度温度和其他变量的观测始于19世纪中叶,1950年以来的观测数据更为全面和丰富。 1850年以前及工业革命以前主要以自然变率为主的气候波动变化,结合工业革命以后 在自然波动基础上因人为影响而导致的气候趋势变化,对揭示年代—百年尺度的地球系统动力学机制至关重要。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依据Mann等重建过去1000 年北半球温度序列(常称“曲棍球杆曲线”),得到了“1998 年是过去千年来北半球温度最高的一年,20 世纪90 年代是温度最高的10 年,20 世纪气候增暖在过去千年中是空前的”结论。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 世纪(特别是最后几十年)的温暖程度可能已超过过去1300 年的任何时期;特别是20 世纪 增暖之前的百年际温度变幅也并不像“曲棍球杆曲线”估计的那么小。第五次评估报告又通指出:对北半球平均而言,1983-2012 年很可能为过去800 年最暖30 年的结论具有高信度;而可能为过去1400 年最暖30 年的结论只有中等信度。过去三十年地表已经连续偏暖185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十年。在北半球,1983年-2012年可能是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40年。这些结论为IPCC深入明晰20 世纪增暖的原因及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在全球气候系统变化中 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毋庸置疑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观测到的许多变化在几十年乃至上千年时间里都是前所未有的。大气和海洋已经变暖,积雪和冰量已减少,海平面已上升,温室气体浓度已增加。 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北半球各大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温,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对全球年平均增温的贡献率为44.46%。中纬度地区寒季平均增温为1.53℃,相比起全球的数据为1.13℃要显著得多。在过去的20年内增温幅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亚洲,欧洲,北美洲。增温分别为,分析原因为认为隐私,耕地面积等。其中人为因素方面主要因为亚洲工业革命开始得较晚,

著作权法适用范围

著作权法适用范围 著作权法的适用范围不仅指地域的适用,还包括对主体与客体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关于我国著作权法适用范围的规定采取了国际通行的做法,即实行“国籍原则”、“互惠原则”和“地域原则”。 1.国籍原则 这是根据著作权主体的国籍来确定给予著作权保护的一条原则。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从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就享有著作权。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2.互惠原则 这是根据国与国之间所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来确定给予著作权保护的一条原则。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二款便体现了这一原则。一个国家对著作权怎样实行保护,是国家主权的体现,有严格的国界限制,这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地域性的体现。两个国家若签订有双边协议或者共同参加了某个国际公约,便相互给予对方国家的作者以国民待遇,在本国地域内根据本国著作权法律的规定保护他们的著作权,这便是互惠原则的体现。1992年10月,我国参加了《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1993年4月,我国参加了《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在此之前,我国还分别与美国和菲律宾签订过有著作权保护内容的《中美贸易协定》和《中菲文化协定》。因此,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涉外著作权关系正常化。现在,我国作者的作品可以在一百多个国家受到著作权保护,同样,我国也要保护与我国有著作权相互保护关系的一百多个国家作者的作品。 两个国家若没有签订双边协议或者没有共同参加某个国际公约,则不相互保护对方作者的著作权。 3.地域原则 这是根据著作权主体所创作的作品的首先出版地来确定给予著作权保护的一条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三款和第四款。第三款中的“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是指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是在中国境内第一次出版;如已在中国境外出版过,然后再在中国境内出版,就不能称为“首先出版”。第四款中的“同时出版”不一定指同一天出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30日内在中国境内出版,则视之为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符合上述条件的作品,我国法律予以保护 (编辑:https://www.doczj.com/doc/6c6324340.html,职业认证考试培训网)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案例分析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 1.×市×区区属图书馆为办好图书事业,满足该区群众读书的要求,特向区政府请示增加经费,并将该请示抄送该区人事局、劳动局、物价局、财政局。 错误。抄送单位应当是与该请示事项有关的单位。“人事局、劳动局、物价局”与区图书馆申请经费无关,不应将该请示抄送给他们。 2.某县人事局向县直属各单位下发年终考核工作通知,抄报于该县政府办公室 正确。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抄报上级机关,目的是为了让上级了解情况,避免出现工作中的被动情况。 3.×省×市×区区属瓷器厂因税务问题受到该区税务所的处罚,该厂认为处罚不符合国家税法,特向市税务局申诉,并同时向×省税务厅申诉,并抄报于×市政府、×区政府。 错误。主送单位应当是一个,同时主送,搞乱了行文关系。抄送单位应当是与该申诉事项有关的单位。“×市政府、×区人民政府”,与税务申诉事项无关,不应将该申诉抄送给他们。 4.某县农林局写例行报告,一向县政府汇报1995年全年工作,二在报告中请示了1996年增建农机站的事项,三建议对困难地区减

免乡政府提留费用。 错误。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且应“一文一事”。 5.×市×工业总公司因市属重点企业×××电器厂因领导班子个别人贪污犯罪,准备调整该厂领导班子,特向市政府请示。并将该请示抄送于该厂办公室。 错误。请示不能抄送下级机关。 6.×市纪检委员会将1997年纪检情况通报于市各直属机关和各局。 正确。该通报属于情况通报,为知照类文件,可以有多个主送机关。 7.中共××市委与市委宣传部就学习贯彻中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联合向下发出通知。 错误。为了维护文件的权威性和法定效用,联合行文的单位应当是同级单位。 8.×市×区职工大学是受区政府和市成人教育局双重领导的单位。该职工大学就1994年需增加教育经费一事,特向两个上级机关请示。 错误。请示只能够有一个主送机关;若是双重领导机关,则需要

克拉玛依市气候

1.2.2日照和温度 1 日照 克拉玛依市1957─1992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05.6h,占可照时数的61%。最多的1957年为2988.3h。最少的1987年为2413.4h,日照百分率分别为66%和54%。全年日照以7月 为最多,达303.2h,日照百分率为64%。12月份最少为103.6h,只占可照时数的38%。2000 ─2005年年均日照时数2660.5小时。日照百分率61%。 表1.1 2001年~2005年克拉玛依市各月日照时数单位:小时 2001 119.2 184.9 297.2 273.3 350.6 306.3 287.5 319.6 252.5 194.1 169.3 147.4 2901.9 2002 144.3 154.3 226.8 232.9 306.5 272.8 281.7 278.6 288.8 172.0 132.7 84.8 2576.2 2003 140.3 111.4 228.0 251.7 248.0 309.4 262.9 322.7 263.7 249.2 126.1 117.8 2631.2 2004 135.4 123.3 183.5 262.6 319.8 321.7 298.2 287.7 266.0 227.2 64.1 65.8 2555.3 2005 134.9 126.9 237.9 286.1 279.6 269.1 301.2 264.5 282.0 228.0 109.4 118.2 2637.8 五年平均134.8 140.2 234.7 261.3 300.9 295.9 286.3 294.6 270.6 214.1 120.3 106.8 2660.5 2 气温 多年统计年平均气温8.6度,7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27.9度,极端最高气温44.0度(2004年7月14日),1月(最冷月)的平均气温─15.4度,极端最低气温─35.9度(1969 年1月27、29日)。 7月为最热月,历年月平均气温在24.9℃以上,平均最高气温33.6℃。极端最高气温 43.6℃(1983年7月31日小拐测得)。克拉玛依市炎热日数平均每年26.2d。酷热日平均每 年1.3d,常出现在6─8月,以七月最多。 1月为最冷月,历年月平均气温─16℃,平均最低气温─19.7℃。极端最低气温─40.5℃(1984年12月23日小拐测得)。 克拉玛依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0℃的最早初日为9月26日,最晚终日为4月27日。在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20℃的年平均日数为32.6d,最早出日为11月20日,最晚终日为3 月11日。气温在─20℃以下对钻井、采油等石油生产极为不利。 处于全市最南端的巴音沟山区,冬暖夏凉。1982─1985年,年平均气温6.8℃,7月平均气温21.5℃,1月平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27.5℃。位于市 境北部的乌尔禾则冬寒夏暑,历年平均气温6℃。累年7月平均气温25.3℃,累年1月平均 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40.2℃。 表1.2 2001年~2005年克拉玛依市各月平均气温单位:℃ 2001 2002 -14.2 -9.6 1.1 11.1 20.2 24.3 27.2 27.8 20.0 11.1 2.8 -11.6 9.2 2003 -12.8 -9.4 -0.1 10.0 19.6 26.6 24.9 26.0 20.6 11.5 -1.5 -12.7 8.5

著作权法案例

版权登记须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如下: 1、文学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 4、美术、摄影作品; 5、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6、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7、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8、计算机软件;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保护的其他作品。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均享有著作权。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该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受该法保护。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自然人作者终生及死后的50年,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为首次发表后的50年。 版权登记申请所需资料: 1、作品登记表一式二份,加盖公章或签字; 2、权利保证书一式二份,加盖公章或签字; 3、作品(音像制品)登记申请书一式二份,加盖公章或签字; 4、作品样本一式五份(美术作品);作品样本一式二份、原件(手 稿)一份,核实后返还(文字作品); 5、若申请者为作者(自然人),提交作者有效证件. 为什么要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 答:理由如下: 1、通过登记机构的定期公告,可以向社会宣传自己的产品。 2、在发生软件著作权争议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是主张软件权利的有力武器,同时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司法保护的前提。 3、在进行软件版权贸易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作为权利证明,有利于交易的顺利完成。同时,国家权威部门的认证将使您的软件作品价值倍增。 4、《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是您软件编程水平的客观反映,国家权威部门对您编程能力的认可将使您在求职应聘时更加自信。 补发或换发软件登记证书申请 1、申请人身份证明 (1)、法人或其他组织身份证明--企业法人: 营业执照副本;事业法人: 事业法人代码证书;其他组织: 当地民政机关或主管部门文件; 台湾省法人应提供营业执照公证书(由当地法院或相关机构开具);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法人应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公证认证书;外国公司应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公证认证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所在国大使馆认证)。 (2)、自然人身份证明--中国公民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复印件;外国个人需提交护

毕业论文-浅析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体系

61浅析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体系 摘要: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分内部因素分析和外部因素分析。内部分析一般按照财务报表分析,外部分析一般则是针对财务报表所存在的局限性和可靠性,以及根据宏观的经济环境所进行分析。所以,营运能力分析包括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的分析。而企业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对其拥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营运活动能力。其实质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占用,尽可能短的屑转时间,产生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创造出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水平。于是,研究企业的营运能力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有资源才能产生利益,于是,本文主要集中论述各项资产的周转速率的高低会怎样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也即各项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 关键词:资产周转率零营运 一、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一)全部资产产值率的计算与分析 全部资产产值率是指企业占用每百元资产所创造的总产值.其计算公式为:全部资产产值率=总产值/平均总资产×100%该指标反映了总产值与总资产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

资产的投入产出率越高,企业全部资产运营状况越好。反映总产值与总资产关系的还可用另一指标表示,即百元产值资金占用,其计算公式为:百元产值占用资金=平均总资产/总产值×100%该指标越低,反映全部资产营运能力越好。对该指标的分析,可在上式基础上,从资产占用形态角度进行分解,即:百元产值占用资金=平均总资产/总产值×100%=流动资产/总产值+固定资产/总产值+其他资产/总产值依据上式,可分析全部资产产值率或百元产值占用资金变动受各项资产营运效果的影响。 (二)全部资产收入率的计算与分析 全部资产收入率是指占用每百元资产所取得的收入额。其计算公式是:全部资产收入率=总收入/平均总资产×10096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收入与资产占用之间的关系。通常,全部资产收入率越高,反映企业全部资产营运能力越强、营运效率越高。该指标比全部资产产值率更能准确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营运能力,因为企业总产值往往既包括完工产品产值.又包括在产品产值;既包括已销售的商品产值,又包括库存产品产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收入实现才是真正意义的产出。对全部资产收入率的分析,正是要考虑收入与产值的关系。其因素分解式是:全部资产收入率=总收入/平均总资产×100%=(总产值/平均总资产)×(总收入/总产值)×100%=全部资产产值率×产品销售率可见,企业要取得较高的资产收入率,一方面要提高全部资产产值率,另一方面要提高产品销售率。(三)全部资产周转率分析

儿童用药错误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儿童用药错误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作者: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15-02-12 第A-11 版:综合字数:28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王晓玲 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将其定义为: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可见,用药错误可发生在医疗行为的任何环节,并且,不管该错误是否导致不良后果,一旦行为发生即可判定为用药错误。与成人患者一样,儿童用药错误也可发生在处方、转抄、调剂、给药等多个环节。但由于儿童在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与成人不尽相同、儿科医疗服务不足、儿童专用药稀缺、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严重不足、儿科用药“成人化”及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等原因,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发生用药错误。 给药剂量错误 剂量计算错误 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环节,需熟悉本专业儿童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能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准确地计算给药剂量。不正确的年龄计算方式如“虚岁”,不规范的体重单位如“斤”等均易导致剂量计算错误。另外,需要注意超重儿童按体重计算给药剂量时可能超过儿童用量上限,造成超剂量给药。 例如,一名10岁患儿,体重70kg,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医师处方头孢氨苄25~50mg/(kg·d),按体重计算即为600mg/次,一日4次。由于患儿超重,按体重计算出的一次用量已超过成人剂量(500mg/次)。药师审方时发现,拦截了该处方并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修改给药剂量,未造成不良事件。 处方书写错误 医师处方时要确保医嘱书写清楚,不使用不规范、不明确的缩写,例如,应写“每天一次”而不是“q·d”,后者可能被误认为“q·i·d”(一天四次),或被误认为“0·d”(右眼)。使用规范的药物剂量单位如“mg”,而不写剂型单位如“片”或“瓶”。在小数表达时,使用引导零如“0.5ml”,而不使用末尾零如“5.0ml”,因为有可能误读导致10倍的过量用药。“units”(单位)应拼写出全名,例如,10单位胰岛素,不缩写成“10u”,后者可能被误看为“100”。 给药剂量错误 医师处方正确,药师调配无误,依然可能发生实际给药剂量与医嘱不符的用药错误,为给药剂量错误。 由于市售药品缺乏适宜儿童规格,儿童用药常需要一次甚至多次稀释,稀释药品所涉及的计算和注射器精确量取,是发生用药错误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注射剂复配和给药过程中,护士可能出现剂量计算错误、注射液量取错误、给药速度错误等。一项研究收集了配制后注射器药液并测定其中药液浓度,发现7%的注射器药物浓度超出规定浓度50%。此外,依从性差,据服、漏服或擅自加大剂量,也属于给药剂量错误。 例如,一名1岁5个月“川崎病”患儿,医师处方阿司匹林泡腾片40mg,每日一次。药师常规交代将阿司匹林泡腾片0.1g/片溶入50ml水,一次服用20ml。但给药过程中,因患儿不配合,母亲每次喂药不足5ml,实际给药剂量不足医嘱剂量的1/4,病情控制不理想。 给药品种错误 给药品种错误,意即给予患儿与治疗无关或不适宜的药物,包括儿童禁用的药物、患儿疾病症状与药物适应证不符的药物、医生处方时错开缩写名相同的药物或错误品规的药物、药师调配错误药品、护士或者监护人给药品种错误等。 一品多规药品、缩写名相同的药品易发生给药品种错误 因儿童期包含从新生儿到18岁青少年,临床用药需要“一品多规”。例如,阿司匹林有50mg

浅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浅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本文以宝钢集团为例,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对宝钢集团2007-2009年营运能力进行了纵向分析,并且将其与钢铁行业同期营运能力的一般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从而明确呈现出宝钢集团在营运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高营运能力建议,从而实现盈利的最终目的,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标签:企业评估;营运能力;评估分析 0 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将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和大竞争中。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充分利用各项经济资源,搞好营运能力评估,提高营运能力。 1 企业营运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企业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在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约束下,通过对企业内部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也是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对其拥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营运活动能力。营运能力通常通过企业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反映出来,即企业的产出额与资产占用额之间的比率。 2 营运能力分析的意义 营运能力分析可以评价企业资产营运的效率,同时可以发现企业在资产营运中存在的问题,营运能力分析是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的基础与补充。 ①评价企业的流动性。②评价企业资产利用效果。③确定合理的资产存货规模。④促进企业各项资产的合理配置。⑤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⑥挖掘企业资产利用潜力。 3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3.1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根据宝钢集团2007—2009年的财务报表数,计算各项资产运用效率财务指标,进行历史比较分析,该企业各指标整理一览表见表1。 表1中对宝钢集团2007-2009年三年财务指标进行了历史纵向对比,下面具体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中的常见错误分析及案例解读(培训辅导授课讲稿)

公文处理中的常见错误分析及案例解读 XXX (2018年6月1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 根据安排,我与大家交流探讨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特点和规范性要求;二是公文处理中常见错误分析;三是办公厅办文中出现的不规范性案例;四是市州政府和省政府部门向省政府报文易出现的错误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特点和规范性要求 (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主要特点。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与之配套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已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主要特点如下(五个统一): 1.统一了公文的定义。“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臵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简称五大作用:一是指导工作,传达意图;二是联系工作,交流情况;三是请示工作,答复问题;四是总结工作,推广经验;五是记载工作,积累史料。)

2.统一了公文种类。统一后的公文种类有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这里大家注意,除了文种种类统一以外,还有一点就是“会议纪要”改成了“纪要”。 15个文种的适用范围: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

气候变暖背景下乌兰县近20年气候特征分析

青海草业QINGHAI PRATACULTURE 第28卷第1期2019年3月Vol.28.No.l Mar.2019文章编号:1008-1445 (2019) 01-0050-06 气候变暖背景下乌兰县近20年气候特征分析 时盛博,白文蓉,张调风,段丽君,李万志,董少睿 (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1) 摘要:统计1996-2016年乌兰县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得出,年平均降水量为211.0mm 。雨季时间为 50d,非雨季时间为218d ;年平均气温为4.2T ,夏季和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平均相对湿度为41.8%,湿润 天数为106d ;平均风速为2.2m/s,年内风速相对较大时段所占的比例为24%;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 平均最高气温每10a 分别增加45.281mm,0.299X : ,0.609%:;年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年总辐射、年平均 气压、年平均风速每 10a 分别减少 0.785%、24.891h 、25.074MJ ? m'\0.125hpa,0.261m ? s"。关键词:气候特征;乌兰县 中图分类号:S81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许多学者对中国 不同时间序列UT 、不同范围*句的气候变化特 征及其气候影响因子"“I 进行研究。汪青春,戴 升,肖莲桂等⑵对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的气 候变化事实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李林〔⑶研究了 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的区域显著性及其成因。 沈菊「⑷分析了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变化特征,认 为柴达木盆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996年存在突 变。乌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东经98。29,,北纬36。55',海拔高度2950m 。本 文主要分析讨论1996年以来乌兰县的气候特 征,以及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指导地 方农牧业生产、旅游和当地经济发展等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1资料与方法采用乌兰县气象站1996-2016年气温、降水、 相对湿度、风速、气压、日照时数、辐射等完整的气 象资料序列(资料由青海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 分析上述气象要素逐日、逐月、逐年、春夏秋冬四 季及年内的气候变化特征。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611)资助。 2结果与分析 2.1气象要素的年变化特征从年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la ),年降 水量为增多趋势,每10a 增加的速率为45.281mm, 年降水量增加趋势通过了 a = 0.10显著性水平检 验,这说明1996年以来,年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比 较明显。年降水量最大值为32 3.3mm,出现在 2016年,最小值为120.9mm,出现在2001年,相差 202.4mm,多年的气候平均值为211.0mm 。年降水 量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67倍,降水异常偏多年 份与异常偏少年份相差较大。按照全国年降水量 等级划分(200~400mm ),属于干旱气候类型。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lb ),年 平均气温为增暖趋势,增暖速率为每10a 0.299七, 年平均气温的增暖趋势通过了 a = 0.10显著性水平 检验。说明1996年以来,年平均气温增暖趋势比 较显著。年平均气温最大值为5.0T,岀现在2016 年,最小值为3.6紀,岀现在2012年,相差1.4七,多 年的气候平均值为4.2T 。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的1.39倍。按照全国年平均气温等级划分 (1-10T ),属于温带气候类型。从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50

克拉玛依低温日的气候特征分析

克拉玛依低温日的气候特征分析 克拉玛依低温日的气候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1961年到2010 年克拉玛依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资料, 分析克拉玛依低温日的气候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 克拉玛依各年代低温日数及过程次数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呈减少趋势,2000年代有所增多。克拉玛依低温日存在2-3年的显著周期,并以1986年为突变点,1986年后有显著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 克拉玛依;低温日;气候特征 中图分类号: P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低温天气对各行各业及人们日常生活都有影响。低温天气使工作时手脚打滑,或冻伤,跌跤摔伤,影响工作效率,也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持续低温,常常导致水管线,暖气管线冻裂,造成生活用水和取暖的困难。突然降温和长时期低温,使发病率增高,多消耗能源。 克拉玛依地处准葛尔盆地西北缘,由于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冬季冷空气易堆积,造成持续低温天气。而克拉玛依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25℃的低温严寒天气滴水成冰,严重威胁着采油、输油、供水、交通、钻井、修井以及人民生活的取暖。≤-30℃的特冷天气使原油生产更加困难,取暖、采油、输油都要消耗大量的原油和原煤,低产低能井关闭,大量的野外工作停止。骤然的降温和长期持续低温将给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也很容易把人、畜冻伤冻死。如2011年克拉玛依持续17天最低气温在-25℃以下,造成多个锅炉房锅炉管网冻裂,最严重的是小拐136团场,持续停暖一周以上,对人们的生活和日常工作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分析1961―2010年克拉玛依低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变化,为更好地做好地方气象服务、做到趋利避害提供参考。 1 资料的选取及低温的定义 选取克拉玛依气象站1961―2010年(以4月到次年的3月为当

著作权法 (英文版)copyright law

Copyrigh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dopted at the Fifteenth Sessi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Sev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September 7, 1990 and amen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cisions on Amending the Copyrigh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de at the Twenty-fourth Sessi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i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October 27, 2001) Contents 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 Chapter II Copyright Section 1 Copyright Owners and Their Rights Section 2 Ownership of Copyright Section 3 Term of Protection Section 4 Limitations on Rights Chapter III Contracts of Copyright Licensing and Contracts of Copyright Transfer Chapter IV Publication, Performance, Sound Recording, Video Recording and Broadcasting Section 1 Publication of Book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Section 2 Performance Section 3 Sound Recording and Video Recording Section 4 Broadcasting by A Radio Station or Television Station Chapter V Legal Liabilities and Law Enforcement Measures Chapter VI Supplementary Provisions 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1 This Law is ena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 for the purposes of protecting the copyright of authors in their literary,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works and rights related to copyright, of encouraging th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works which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and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2016— 2017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经济统计学 年 级: 14级 程瑶瑶 学 号: 21405061005 刘成刚 成 绩: 专 业: 姓 名: 任课教师:

经济管理学院学院制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引言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量与资产占用量之间的比率。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就是要通过对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与效益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第一,营运能力分析可评价企业资产营运的效率。第二,营运能力分析可发现企业在资产营运中存在的问题。第三,营运能力分析是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的基础与补充。 本文首先定义企业营运能力的概念,然后结合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内容和相关原则来进一步了解企业营运,最后从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方面对企业营运进行了解。 关键词:企业管理营运能力分析 一、分析内容 根据营运能力分析的含义与目的,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的内容包括: 1、全部资产产值率分析; 2 、全部资产收入率分析; 3、全部资产周转率分析。 (二)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的内容包括: 1、全部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2、全部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分析; 3 、流动资产周转加速效果分析; 4、存货周转率分析; 5、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三)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的内容包括: 1、固定资产产值率分析; 2 、固定资产收入率分析。 二、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就是要对企业全部资产的营运效率进行综合分析。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全部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计算与分析企业全部资产营运能力,主要是指投入或使用全部资产所取得的产出的能力。由于企业的总产出,一方面从生产能力角度考虑,可出总产值表示,另一方面从满足社会需要角度考虑,可用总收入表示,因此,反映全部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指全部资产产值率、全部资产收入率和全部资产周转率。

克拉玛依生态环境

克拉玛依市就是依托油田勘探与开发而发展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经过50多年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全国石油石化工业重要基地。但就是,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本文针对克拉玛依市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开展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油田开发这一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克拉玛依市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特征。(1) 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中、高与极高敏感性为主,高与极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与独山子区大部,乌尔禾区北部,白碱滩区西侧狭长区域。地形坡降迅速、水力侵蚀强、无植被或疏林地广泛分布,就是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的主要原因。(2) 土地沙漠化以中、高敏感性为主,高与极高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西部与南部,克拉玛依区北部与西部区域。土壤基质多为沙粒,且植被覆盖率较低就是土地沙漠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3) 土壤盐渍化敏感性以中、高与极高等级为主,极高与高度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东南部,克拉玛依区东部与北部,以及乌尔禾区东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人类活动剧烈,就是土壤盐渍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4) 生物多样性以轻度与中度敏感性为主,高与极高敏感性分布于克拉玛依区东部与南部区域。这些区域植被生长茂盛、物种数量较为丰富,就是重点生态保护区域。(5) 油田开发区域的生态敏感性高,分布在乌尔禾区北部油田,白碱滩区西部油田,克拉玛依区西北部油田与独山子区中部油田。油田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包括工业“三废”,动植物生境破坏与水资源短缺等。(6) 综合自然演化与人为开发的敏感性,研究区以高、中度敏感性为主,极高与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中部与北部,白碱滩区西南部区域。 1 引言 生态敏感性就是指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的反映程度,说明发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可能性大小。生态敏感性评价实质上就是对现状自然环境背景下的潜在生态问题进行明确辨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空间区域上的过程。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生态敏感性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一生态问题或国家尺度上的综合从研究尺度上瞧,省市级尺度的生态敏感性与生态功能研究已基本完成,地市级(县域) 尺度区域生态敏感性研究较少涉及,评价方法正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指标体系选择存在较大随意性,还未形成统一评价标准。然而,地市级(县域) 尺度上的生态敏感性研究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克拉玛依市就是依托油田勘探与开发而发展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经过50多年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全国石油石化工业重要基地。但就是,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开发更具指导意义,亟待系统开展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工作。 2 研究区概况 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冲洪积扇前倾斜平原地带,加依尔山南麓, 84°44'~86°01'E,44°07'~46°18'N (图1),其东面濒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面同乌苏市、沙湾县与奎屯市相连,西面与托里县相邻,北面与与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接,奎屯市把独山子区隔开,使独山子区成为克拉玛依市的一块飞地。克拉玛依市地貌单一,多为广阔平坦的戈壁,地势北—南与西—东坡度均为2%,平原区海拔高度250~500 m,南部独山子山的海拔为全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