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论述题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论述题(原创版)目录一、现代汉语词类的概述二、现代汉语词类的分类三、现代汉语词类的活用四、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例子及解析五、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意义和作用正文【一、现代汉语词类的概述】现代汉语词类是指在现代汉语中具有相同语法功能和形态特征的词语的集合。
在现代汉语中,词类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介词、助词、连词和副词。
【二、现代汉语词类的分类】实词类的词语在句子中具有实际的含义和语法功能,包括:1.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概念的词语,如“人”、“桌子”、“北京”等;2.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变化的词语,如“吃”、“走”、“学习”等;3.形容词:表示事物属性的词语,如“美丽”、“高大”、“红色”等;4.数词:表示数目或顺序的词语,如“一”、“二”、“第三”等;5.量词:表示度量单位的词语,如“个”、“台”、“斤”等;6.代词:可以替代名词、数词、量词等词类出现的词语,如“我”、“你”、“这”等。
虚词类的词语在句子中主要起到辅助作用,包括:1.介词:表示名词、代词等词类与其他词类之间关系的词语,如“在”、“给”、“由”等;2.助词:用于词尾,表示句子的语气、时态、语态等,如“了”、“过”、“的”等;3.连词:用于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语,如“和”、“但是”、“如果”等;4.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如“很”、“非常”、“明天”等。
【三、现代汉语词类的活用】现代汉语词类活用是指词语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语法需要,改变其原有的语法功能和形态特征。
现代汉语词类的活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词类转换:如“红”(形容词)→“红艳艳”(动词),“书”(名词)→“书上”(动词);2.词类延伸:如“好”(形容词)→“好人”(名词),“跑”(动词)→“跑步”(名词);3.功能转变:如“我们”(代词)→“我们的”(形容词),“今天”(名词)→“今天晚上”(状语)。
现代汉语论述题1.简述七大方言区的分布情况。
答:⑴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
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①华北、东北方言②西北方言③西南方言④江淮方言;⑵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⑶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⑷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⑸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⑹闽方言: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
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⑺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
2.现代汉语的特点。
答:⑴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声调⑵词汇方面:①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②双音节词占优势;③新词的构成广泛使用词根复合法⑶语法方面: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PS:为什么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的主要手段?答: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如:“了不起”、“起不了”、“不起了”,语序不同,语义不同。
“爸爸和妈妈”、“爸爸的妈妈”、“爸爸或妈妈”,虚词不同,语义不同。
3.根据声母的发声状况,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几类?答:可以分为7类:⑴双唇音:b\p\m;⑵唇齿音:f ⑶舌尖前音:z\c\s ⑷舌尖中音:d\t\n\l ⑸舌尖后音:zh\ch\sh\r ⑹舌面音:j\q\x ⑺舌根音:g\k\h4.根据声母成阻和除阻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几类?答:可以分为5类:⑴塞音(爆破):b\p\d\t\g\k⑵擦音(摩擦):f\h\x\sh\r\s⑶塞擦音(先爆破后摩擦):j\q\ch\c\zh\z ⑷鼻音:m\n⑸边音:l5.七个舌面单韵母发音情况。
答:①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②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③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④ê: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⑤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⑥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⑦ü:舌面、前、高、圆唇元音6.普通话的四种基本调值。
2、黄伯荣主编《现代汉语》教材里在讲到短语和句子时都强调“句调”或“语调”的作用,即“句调”或“语调”是句子与短语、词区分的标志,为什么?的确“句调”或“语调”是句子与短语、词区分的标志。
将语调做为句子的基本特征是将现代语言学思想引入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体现。
传统语法区别句子的公认标准是主语、谓语两个成分俱全、语义完整。
而五十年代出版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要把语调作为判断句子的一个基本标准。
之后朱德熙先生从理论进一步论述,说明语调是判断句子的最重要的标准。
他认为汉语语法的一大特点是汉语词、短语、句子的结构是基本一致的,汉语的短语和句子之间是一种实现关系,而印欧语中短语和句子之间是一种组合关系。
汉语中短语和句子的实现关系的手段是语调,一个短语加上语调就是句子,一个句子去掉语调就是短语。
这正是汉语语法的特点所决定的。
我有一篇文章《汉语语法学句子观的发展》(《延安大学学报》94年4期)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可以参阅。
3、请问不能构成“把”字句、“被”字句的动词有哪些?不能作谓语中心构成“把”字句、“被”字句的动词有:A、不及物动词。
B、表示判断、能愿、状态等非动作动词。
C、某些表示心理活动或感知的动词,如“知道”。
D、某些只能带处所宾语的趋向动词,如:走、到。
4、请问“词类划分标准有哪些?具体如何运用?”。
一般来说,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三个方面:(1)语法功能:词与词的组合能力A、词在句子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比如:名词充当主语、动词充当谓语等。
B、实词与另一实词的组合能力。
包括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之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等。
比如:名词可以受数量词修饰,不能受副词修饰,名词和动词组合,一般名词在前、动词在后,构成主谓关系,而动词在前、名词在后,构成动宾关系。
区别词和名词组合,只能区别词在前、名词在后,构成偏正关系。
C、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包括虚词与什么实词结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
造字法的题和答案题目:现代汉语的试题论述题(8分):从语言发展史的角度,分析汉字的各种造字法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顺序及各自的作用(即每种造字法是为了解决什么语言发展难题而出现的)。
答案解析:【介绍】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
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
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
【分类】1. 所谓象形法,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
例如:“大”字,原来是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状,手足展开,就表示“大”的意思了。
这种从名词推广到形容词的造字法,是后来发展出来的。
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但数量却最少。
因为宇宙间的事物很多,不可能按每一事物的特征都造一个象形字,很多抽象的概念根本画不出来,而且即使画得出,这种依样画葫芦的造字法也太笨了。
后来为了克服象形字的局限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又发明了另一种造字法——指事法。
2. 所谓指事法,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这种造字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的符号,即不成图形的符号(成了图形,就是象形字了)。
另一类是附合在图形上的符号。
用指事法造字,这是汉字从象形发展到表意的第一步。
但这种方法还不能普遍地应用到很多的事物上,而且作为符号的点、横等跟其他笔画混在一起不容易分辨,于是我们的祖先又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几个图画合起来表示一个意思,即会意法。
3. 所谓会意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汉字发展到这一步,还不能满足表示的需要。
因为有些意思画三四个图还不能解决问题。
要是画五六个或七八个图才能解决问题,那就不像一个字,倒像是一幅年画了。
要是真的这样,那今天我们写起来多麻烦啊,写一篇短短的文章,就等于编一本厚厚的连环画了。
现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00535 00535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下列方言中属于非官话区方言的是下列方言中属于非官话区方言的是( )A. A.南京话南京话南京话B. B.兰州话兰州话兰州话C. C.南昌话南昌话南昌话D. D.昆明话昆明话昆明话 2.2.属于舌面音的声母是属于舌面音的声母是属于舌面音的声母是( ( )A. A.dd t n lB. B.zz c sC. C.bb d gD. D.jj q x 3.3.声韵相同调不同的一组字是声韵相同调不同的一组字是声韵相同调不同的一组字是( ( )A. A.悔—诲悔—诲悔—诲B. B.包—褒包—褒包—褒C. C.绩—寂绩—寂绩—寂D. D.袭—媳袭—媳袭—媳 4.4.下列各项中,“处”都读作“chù”的是下列各项中,“处”都读作“chù”的是( ) A. A.处分、设身处地处分、设身处地处分、设身处地 B. B.处方、泰然处之处方、泰然处之处方、泰然处之 C. C.处所、绝处逢生处所、绝处逢生处所、绝处逢生 D. D.处理、养尊处优处理、养尊处优处理、养尊处优5.5.下列汉字中,由四个音素组成的音节是下列汉字中,由四个音素组成的音节是( )A. A.端端B. B.有有C. C.扬扬D. D.远远 6.6.汉语拼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汉语拼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汉语拼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A.诗人sī诗人sī诗人sī rénrén 私人sì私人sì rénrénB. B.主力主力z hǔhǔ lìlì 阻力z hǔhǔ lìlìC. C.商业商业s hühüng ng ngyèyèyè 桑叶s üng ng yèyèyèD.D.女客女客n ǔ kèkè 旅客lǚ旅客lǚ kèkè 7.7.从形音义的关系上看,“朝”这个字属于从形音义的关系上看,“朝”这个字属于( ) A. A.一形多音一义一形多音一义一形多音一义 B. B.一形多音多义一形多音多义一形多音多义 C. C.多形一音义多形一音义多形一音义 D. D.多形一音多义多形一音多义多形一音多义 8.8.“姨”字的笔画共有“姨”字的笔画共有“姨”字的笔画共有( ( )A.8画B.9画C.10画D.11画 9.9.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带有定位语素的是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带有定位语素的是( ) A. A.舌头、对头、想头舌头、对头、想头舌头、对头、想头 B. B.老鼠、老爷、老家老鼠、老爷、老家老鼠、老爷、老家 C. C.变化、西化、简化变化、西化、简化变化、西化、简化 D. D.健儿、孩子、女儿健儿、孩子、女儿健儿、孩子、女儿10.10.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与合成词“理事”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与合成词“理事”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 ) A. A.革新、平反、凝目革新、平反、凝目革新、平反、凝目 B. B.伤心、防范、走路伤心、防范、走路伤心、防范、走路 C. C.革命、突破、齐心革命、突破、齐心革命、突破、齐心 D. D.埋头、起草、隔行埋头、起草、隔行埋头、起草、隔行 11.11.下列各组中,属于同音词的一组是下列各组中,属于同音词的一组是( ) A. A.仪表仪表仪表((他的仪表端庄他的仪表端庄))—仪表—仪表((机器的仪表坏了机器的仪表坏了) ) B. B.工作工作工作((他找到工作了他找到工作了))—工作—工作((他正在工作他正在工作) ) C. C.关节关节关节((腕关节腕关节))—关节—关节((找人打通关节找人打通关节) )D. D.问题问题问题((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提出问题))—问题—问题((设计遇到了问题设计遇到了问题) )12.12.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点的词读音相同的是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点的词读音相同的是( ) A. A.秦晋之好、好为人师秦晋之好、好为人师秦晋之好、好为人师 B. B.自怨自艾、方兴未艾自怨自艾、方兴未艾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C. C.度德量力、度日如年度德量力、度日如年度德量力、度日如年 D. D.一知半解、庖丁解牛一知半解、庖丁解牛一知半解、庖丁解牛 13.13.下列各组动词中,不能带宾语的是下列各组动词中,不能带宾语的是( )A. A.游行、结婚、示威游行、结婚、示威游行、结婚、示威B. B.害怕、明白、喜欢害怕、明白、喜欢害怕、明白、喜欢C. C.知道、觉得、感到知道、觉得、感到知道、觉得、感到D. D.进来、出去、离开进来、出去、离开进来、出去、离开 14.14.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 ( )A. A.从前、过去、经常从前、过去、经常从前、过去、经常B. B.突然、常常、永久突然、常常、永久突然、常常、永久C. C.忽然、时常、刚刚忽然、时常、刚刚忽然、时常、刚刚D. D.刚才、平常、经常刚才、平常、经常刚才、平常、经常15.15.“有饭吃就行了”和“有人吃就行了”中的加点的短语分别是“有饭吃就行了”和“有人吃就行了”中的加点的短语分别是( ) A. A.述宾短语、述宾短语述宾短语、述宾短语述宾短语、述宾短语 B. B.连动短语、兼语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 C. C.述宾短语、兼语短语述宾短语、兼语短语述宾短语、兼语短语 D. D.兼语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连动短语 16.16.下列短语都属于偏正短语的是下列短语都属于偏正短语的是( ) A. A.厂长王祥、三名博士、前途光明厂长王祥、三名博士、前途光明 B. B.方向明确、仔细研究、修理电视方向明确、仔细研究、修理电视 C. C.回想起来、马上参加、明确任务回想起来、马上参加、明确任务D. D.伟大祖国、彻底解决、一碗豆腐伟大祖国、彻底解决、一碗豆腐 17.17.“你今年十几啦“你今年十几啦“你今年十几啦??”和“自行车被小偷偷走了。
现代汉语简答论述题1.请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答: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重镇;在辽代,北京是五京之一;后来的金、元、明、清等朝代,都把北京定为国都。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历时近千年,因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其地位日益重要。
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从而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同时又开展了“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2.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答:(1)因为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重镇;在辽代,北京是五京之一;后来的金、元、明、清等朝代,都把北京定为国都。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历时近千年,因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其地位日益重要。
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从而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2)“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同时又开展了“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3.现代汉语有几个方言区?各方言区的主要差别是什么?答:现代汉语大致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区,以苏州话为代表;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区,以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闽方言区,其中闽东、闽南、闽北分别以福州话、厦门话、建瓯话为代表;粤方言区,以广州话为代表。
《现代汉语基础》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词义答案:词义是词汇的语义内容,是指词所表示的概念或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词义具有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等特点。
2. 语法范畴答案:语法范畴是指在句子结构中,通过词形变化、词序调整和虚词使用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体现句子成分之间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的类别,如汉语中的时态、体貌、数、格等。
3. 语音四要素答案:语音四要素包括音高(声调)、音强(响度)、音长(时长)和音质(音色),它们共同决定了一个语言单位的具体声音特征。
4. 同音词答案: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这些词在语音形式上完全一致,但在意义上毫无关联,容易造成误解或混淆。
5. 现代汉语方言答案:现代汉语方言是指现代汉语在不同地区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性变体,通常按照其内部差异可以划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七个大方言区。
二、填空题:1. 汉字由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答案:笔画、部件、结构2. ______是汉字记录汉语的主要书写形式,也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答案:楷书3. “他每天早上跑步锻炼身体。
”这句话中的“每天”属于______词类。
答案:时间副词4. “买”、“卖”、“读”、“写”等动词可以通过添加后缀“-了”、“-过”来表达过去的行为,这是汉语______的体现。
答案:体貌范畴5. 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______。
答案:去声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词语不属于同义词?A. 高兴-快乐B. 大方-小气C. 美丽-漂亮D. 聪明-机智答案:B. 大方-小气(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2. 在汉语拼音方案中,“zh”、“ch”、“sh”分别代表哪种类型的声母?A. 平舌音B. 翘舌音C. 唇齿音D. 喉音答案:B. 翘舌音3.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汉语的基本句型?A. 主谓句B. 连动句C. 省略句D. 无主句答案:C. 省略句(省略句不是基本句型,而是根据实际语境对基本句型进行省略的结果)4. 关于汉字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B. 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C. 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D. 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答案:A.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B. 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音方面C. 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D. 所有汉语方言都有相同的声母和韵母系统答案:D. 所有汉语方言都有相同的声母和韵母系统(各地方言的声母和韵母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A. 词序的重要性B. 虚词的作用突出C. 丰富的量词体系D. 动词没有时态变化E. 名词有明显的数和格标记答案:A、B、C、D2. 汉字结构类型包括以下哪几类?A. 象形字B. 指事字C. 会意字D. 形声字E. 假借字和转注字答案:A、B、C、D、E3. 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A. 声母B. 韵头C. 韵腹D. 韵尾E. 声调答案:A、C、D、E4. 关于现代汉语方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B. 吴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分地区C. 客家方言主要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使用D. 粤方言只在广东省内使用E. 闽方言内部差异较大,可细分为闽南、闽东、闽北、莆仙等次方言答案:A、B、C、E5. 对于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与变化,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 现代汉语词汇不断吸收外来语词B. 现代汉语通过构词法创造新词,如合成词、派生词等C. 古汉语中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完全保持原貌D. 政策法规和社会变革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有一定影响E. 网络语言逐渐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A、B、D、E五、判断题:1. 汉语的所有方言都拥有相同的声调系统。
现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音素 2.变调 3.部首 4.语素5.义项 二、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杠上填上相应 的声母(每空2分,共20分)。
1.双唇送气清塞音是 O3.舌尖中浊边音是 一 5.舌面不送气清擦音是—o 7.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o 9.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三、简答题(每个5分,共30分)1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三项标准是什么?2 .简述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特点。
3 .简述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的特点。
4 .古代的“六书”是什么?5 .《简化字总表》采用了哪些简化方法?6 .什么叫语境?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L 词汇的发展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原因是什么?2.词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哪几种?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L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2 .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 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3 .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4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5 .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2.舌尖后清擦音是 o 4.舌尖后浊擦音是一o6.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8.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10.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二、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杠上填上相应的声母(每空2分,共20分)。
1.P '2.3. 14.5.6.7.8.9. 10.三、简答题(每个5分,共30分)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3.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拼写;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 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4. “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现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大一一.填空(30分)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以,以的普通话。
2.语音同自然界的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因而具有属性;语音又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因而具有属性;而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3.普通话中共有个音素,其中辅音个,元音个。
4.《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
它由字母表、、、和五部分组成。
5.“六书”中的、、、是造字之法,是用字之法。
6. 是我国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成批的较为成熟的汉字,1899年在发现。
7. 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是现代汉字的正式标准字体。
8.词义发展的途径大致有、和三种。
9.熟语包括、、、谚语和格言。
二.判断正误(10分)1.“奶奶”“妈妈”都是合成词。
()2.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 )3.部首都是偏旁,偏旁也都是部首。
()4.“月”的声母是y,韵母是ue。
()5.“o”是舌面后、高、圆唇韵母。
()6.轻声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
()7.i在汉语拼音方案中代表三个音素。
()8.词语“一来二去”中的“一”不变调。
()9.形声字是汉字发展的主流。
()10. 指示字和会意字都是独体字。
()三、选择题(前五个为单选,后五个为多选。
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语句“祖国啊!”中,“啊”的正确音变读音为()。
A. naB. yaC. ngaD. wa2.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
A.音高B.音强C.音色D.音高3.下列哪一组词都是外来词?()A. 沙发扑克苏打逻辑 B .啤酒沙皇电话索尼C.伟哥坦克 CT 收音机D.电车 MTV B超卡车4.从字的结构方式看,“杯”是()。
A.象形字B.指事字C.会意字D.形声字5.下列哪一组语素都是不成词语素?()A.绩习民语荣B.奋羽固丰狼C.卫境水瞰伟D.阿者远型革6.下列哪些字是五画? ()A . 毋 B. 凸 C. 凹 D. 臼7.词汇的附属意义即色彩义,其中包括:( )A.理性色彩B.感情色彩C.语体色彩D.形象色彩8.声母中有六个塞擦音,它们是:()A . sh r B. z c C. zh ch D. j q9.下列单韵母中属于高元音的是 ( )A. iB. üC. uD. a10.汉语拼音方案有下列用途:()。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论述题摘要:一、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概述1.词类的划分2.词类活用的定义二、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种类1.名词的活用2.动词的活用3.形容词的活用4.副词的活用三、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特点1.语境制约2.形式灵活3.功能丰富四、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功能1.表达语法意义2.丰富语言表现力正文:现代汉语词类活用论述题现代汉语是一种具有丰富词类活用现象的语言。
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词类发生形式和功能的变化。
这种现象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一、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概述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是根据词的形态和功能来进行的。
词类活用是语言在实际运用中,为了适应特定的语境,使词的形式和功能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如,“好看”这个词,在“这本书好看”中是形容词,在“他看起来好看”中是动词。
二、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种类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种类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副词的活用。
1.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他学习很认真”;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如“笔直的道路”。
2.动词的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如“他去过三次北京”;动词活用为形容词,如“他已经吃饱了”。
3.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他把窗户擦干净”;形容词活用为副词,如“很好吃”。
4.副词的活用:副词活用为名词,如“他买了一副手套”;副词活用为形容词,如“很甜”。
三、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特点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具有以下特点:1.语境制约: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的,离开了语境,词类活用就无法进行。
2.形式灵活:词类活用的形式多样,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可以呈现不同的词类形式。
3.功能丰富:词类活用使词汇具有更丰富的功能,可以表达更多的语法意义。
四、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功能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具有表达语法意义和丰富语言表现力的功能。
通过词类活用,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总之,现代汉语词类活用是一种丰富多样、具有强大表现力的语言现象。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特点论述题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它包含了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语法特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通过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几个特点来论述现代汉语的特点。
首先,现代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
现代汉语汇集了古代汉语以及各个方言的词汇,同时也引入了大量外来词。
例如,电视、电话、计算机等都是以外来词的形式进入汉语词汇中的。
这些外来词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使得汉语与其他语言进行交流变得更加便利。
其次,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独特而丰富。
汉语是一种主谓宾语的语序,但是在表达中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多种多样。
例如,习惯上汉语中的形容词和动词是可以互换使用的,这就增加了表达的灵活性。
例如,“她很美丽”和“她美丽地唱歌”中,形容词“美丽”在第一句中是作为主语的属性词,而在第二句中则是作为动词的补语来使用。
这种灵活运用使得现代汉语富有魅力。
另外,现代汉语还具有一定的语气词和语气助词。
语气词像是一个标签,可以加在句子的末尾以表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
例如,“一般说来,他还是可以的吧。
”这句话中的“吧”语气助词就表示说话人的猜测和推测。
此外,如“咳”、“啊”、“嗯”等也是汉语中常见的语气词,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感叹、惊讶、赞叹等情感。
此外,现代汉语还具有多音节词汇和词组的特点。
汉语中的词汇既有单音节的字词,又有多音节的字词。
例如,“友谊”、“音乐”、“教育”等都是多音节的词汇,这些多音节词汇提供了更多表达的可能性。
此外,汉语中还有很多常用的词组,例如“一心一意”、“心照不宣”等,这些词组也丰富了汉语表达的形式和文化内涵。
最后,现代汉语的变化和发展更加灵活。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汉语也不断涌现新词汇和短语。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一些新词汇如“微信”、“网红”等迅速流行起来,这些词汇反映了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同时,现代汉语也允许新词汇的创造,这为人们的交流和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现代汉语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1. 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指现代中国大陆普遍使用的汉语,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语言和教育语言。
它是由传统汉语演变而来的,采用了一系列语法和词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 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哪些?
现代汉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语法结构简明:现代汉语使用主谓宾的语序,具有明确的句子结构和词序。
- 声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通过声调的不同来区分词义。
- 四声八调:现代汉语普遍采用四声八调制度,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声调系统。
- 汉字书写:汉字是现代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基本结构。
3.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标准是什么?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标准是指在语法、词汇、发音等方面的规范与标准化。
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现代汉语词语大词典》是指导现代汉语规范的重要参考资料。
同时,国家制定的教育课程和标准化考试也对现代汉语的规范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标准化程度的提高:随着全球交流的加强,汉语标准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需要。
- 外来词的增多: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外来词的引入将增多,汉语词汇体系会更加丰富多样。
- 简化和习得的方便性:为了方便习得和使用,现代汉语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简化和统一。
- 方言的影响:方言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广泛使用,现代汉语可能会逐渐受到方言的影响。
2、黄伯荣主编《现代汉语》教材里在讲到短语和句子时都强调“句调”或“语调”的作用,即“句调”或“语调”是句子与短语、词区分的标志,为什么?的确“句调”或“语调”是句子与短语、词区分的标志。
将语调做为句子的基本特征是将现代语言学思想引入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体现。
传统语法区别句子的公认标准是主语、谓语两个成分俱全、语义完整。
而五十年代出版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要把语调作为判断句子的一个基本标准。
之后朱德熙先生从理论进一步论述,说明语调是判断句子的最重要的标准。
他认为汉语语法的一大特点是汉语词、短语、句子的结构是基本一致的,汉语的短语和句子之间是一种实现关系,而印欧语中短语和句子之间是一种组合关系。
汉语中短语和句子的实现关系的手段是语调,一个短语加上语调就是句子,一个句子去掉语调就是短语。
这正是汉语语法的特点所决定的。
我有一篇文章《汉语语法学句子观的发展》(《延安大学学报》94年4期)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可以参阅。
3、请问不能构成“把”字句、“被”字句的动词有哪些?不能作谓语中心构成“把”字句、“被”字句的动词有:A、不及物动词。
B、表示判断、能愿、状态等非动作动词。
C、某些表示心理活动或感知的动词,如“知道”。
D、某些只能带处所宾语的趋向动词,如:走、到。
4、请问“词类划分标准有哪些?具体如何运用?”。
一般来说,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三个方面:(1)语法功能:词与词的组合能力A、词在句子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比如:名词充当主语、动词充当谓语等。
B、实词与另一实词的组合能力。
包括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之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等。
比如:名词可以受数量词修饰,不能受副词修饰,名词和动词组合,一般名词在前、动词在后,构成主谓关系,而动词在前、名词在后,构成动宾关系。
区别词和名词组合,只能区别词在前、名词在后,构成偏正关系。
C、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包括虚词与什么实词结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
2021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汉语》真题及答案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吴方言的代表话是()A. 南京话B. 杭州话C. 上海话D. 江浙话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吴方言也叫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
分布在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江苏省长江以北海门、启东、靖江以及南通东郊部分地区,浙江大部分地区以及上海市。
1. 【单项选择题】吴方言的代表话是()A. 南京话B. 杭州话C. 上海话D. 江浙话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吴方言也叫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
分布在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江苏省长江以北海门、启东、靖江以及南通东郊部分地区,浙江大部分地区以及上海市。
2. 【单项选择题】人类发音的成声器官是()A. 声带B. 气管C. 口腔D. 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喉头中的声带是人类发音的成声器官,即发音体。
3.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词,两个音节声母都属于清音的是()A. 日头B. 自从C. 马上D. 来年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日头”的“日”的声母属于浊音。
C项“马上”的“马”的声母属于浊音。
D项“来年”两个音节的声母都属于浊音。
4.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词,两个音节韵母都属于后元音的是()A. 特色B. 机车C. 欺负D. 寄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B项“机车”的“机”的韵母属于前元音。
c项“欺负”中“欺”的韵母属于前元音。
D项“寄出”的“寄”的韵母属于前元音。
5. 【单项选择题】下列音节,调值是35的是()A. 开B. 杜C. 姐D. 林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调值是各种声调的实际读毯,是语音高低、升降、曲、长短变化的具体形式。
35 为中升调型。
6.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词,第一个音节的实际读法调值为211的是()A. 美德B. 了解C. 友好D. 表演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上声在非上声音节(阴平、阳平、去声)前变成“半上”,调值由原来的214变成211。
《现代汉语(上)》练习 1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 分)1.汉语七大方言中命名方式与众不同的一种方言是。
2.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的分数为分及以上。
3.普通话中卷舌单元音韵母是,舌尖后浊擦音声母是。
4.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5.标志古文字向今文字转折,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字体是。
6.文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属于体系的文字。
7.许慎“六书”理论中,一般认为属于用字法的两种是和。
8.词的转义主要通过和两种方法产生。
9.“买---卖”构成义场,“小学---- 中学---大学”构成义场。
10.词汇的发展主要包括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11.汉民族共同语在明代称为()A 雅言B 官话C 通语D 国语12.“他去上海”用国际音标注音为()A [ th A55 t?h y51 ?ɑ?51 xai214 ] B [ tA55 t?y51 ?ɑ?51 hai214] C [ th a55 t?h u51 sɑ?51 hai214 ] D [ t a55 t?u51 sɑ?51 xai214]13.下列字的音节结构分析错误的是()A “文”是零声母字,韵腹为 eB “原”是撮口呼字,声调是35C “诗”是齐齿呼字,声母是shD “六”的韵腹是o,声调是5114.下列加点字全部读轻声的一组是()A 鸽子.儿子.原子.B 鱼头.石头.苦头.C 走得.累睡得.香觉得.好D 过去.出去.上去.15.对“花儿”一词分析正确的是()A 2 个语素,2 个音节,5 个音素B 2 个语素,1 个音节,3 个音素C 1 个语素,2 个音节,4 个音素D 1 个语素,1 个音节,5 个音素16.下列每个字的造字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泉、亦、尖、闻B 瓜、明、车、盆C 涉、甘、姿、匣D 刃、水、益、上17.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以逸代劳迫不急待卑躬屈膝B 循规蹈矩阴谋鬼计发奋图强C 罄竹难书怙恶不悛声名鹊起D 巧夺天工自暴自弃惮精竭虑18.下列繁体字使用正确的是()A 頭發B 鬆樹C 臉麵D 産後19.下列汉字书写笔顺不全对的一项是()A 为4354、丑5211B 车1512、长3154C 区1534、丹3541D 再125211、凸2125120.《尔雅》中汉字的排列方法主要是()A 音序法B 义序法C 部首法D 号码法21.找出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A 白:白吃、白字、白纸B 打:打毛衣、打酱油、打游戏C 深:井深、夜深、情深D 别:别校徽、别母校、别乱说22.找出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A 高---矮B 长---短C 轻---重D 生---死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星星、姥姥”都是重叠式合成词B “瓦、丈人”古今意义的差别属于词义缩小C “兔子不吃窝边草”属于谚语D “垂柳、马尾松”具有较强的形象色彩24.下列都属于基本词汇的一项是()A 太阳、眼睛、丞相B 爸爸、天气、什么C 房子、啤酒、美丽D 学习、忽悠、负数25.找出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A 海咯因B 摩托车C AA 制D 青霉素三、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40 分)26.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具有什么特点?27.什么是音位和音位变体?归纳音位的标准主要有哪些?28 简单谈谈你对汉字拼音化的看法。
代词的论述题现代汉语摘要:一、代词的定义与分类1.代词的定义2.代词的分类二、现代汉语代词的用法1.人称代词2.物主代词3.指示代词4.疑问代词5.反身代词6.相互代词三、代词在句子中的作用1.替代名词2.连接句子成分四、代词使用注意事项1.避免重复使用代词2.注意代词的就近原则3.避免使用不恰当的代词正文:代词是代替名词、数词、量词、名词性短语的词,是语言中非常基本的一种词类。
在现代汉语中,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反身代词和相互代词六大类。
每一种代词都有其独特的用法和作用。
人称代词用于替代人名,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如“我”、“你”、“他”等。
物主代词用于表示所有关系,如“我的”、“你的”、“他的”等。
指示代词用于指示或区分事物,如“这”、“那”、“这些”、“那些”等。
疑问代词用于提问,如“谁”、“什么”、“哪个”等。
反身代词用于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承受者,如“自己”、“我们”等。
相互代词用于表示相互关系,如“彼此”、“互相”等。
代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替代名词和连接句子成分。
替代名词是代词最基本的功能,它可以替代句子中的名词,避免重复使用,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连接句子成分是代词在句子中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它可以连接主语和谓语,使句子结构更加完整。
在使用代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避免重复使用代词,这样会使句子显得累赘。
其次,要注意代词的就近原则,即代词所替代的名词离它越近,就越应该用较小的代词。
最后,要避免使用不恰当的代词,以免造成歧义或理解困难。
总的来说,代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元素,对于理解和使用汉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汉简答论述题
1.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星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
(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
2.现代汉语词汇有哪些特点?
答:(1)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3)双音节词占优势
(4)同音语素多
3.现代汉语有哪几大方言?
答: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闽方言,粤方言。
4.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4)音节简洁明了。
《现代汉语》模拟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跟汉语同属汉藏语系的语言是( D )A马来语 B老挝语 C蒙古语 D侗语2.声母g k h不能拼的是(B )A开口呼 B齐齿呼 C合口呼 D撮口呼3.下列各组词语,辅音声母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 B )A鼓劲 B蛮荒 C男篮 D资质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雷峰塔”、“塔吉克族”、“一座塔”中的“塔”分别是( B )A词、语素、字 B语素、字、词C词、字、语素 D语素、词、字6.属“词缀(前缀)+词根”的一组派生式合成词是( A )A老乡、老婆、老鹰 B老屋、老师、老几C老鼠、老板、老少 D老外、老人、老友7.“我跟老张商量了一下,感觉还是稳妥一点好。
”中,划浪线的“跟”字是( C)A连词 B副词 C介词 D助词8.“激动得掉下了眼泪”属于( B)A述宾短语 B述补短语 C偏正短语 D连谓短语9.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B )A他是一名翻译..还专家..。
..,翻译..了很多文章。
B他比专家C他花.了三块钱买了一盆花.。
D这位代表代表....大家发了言。
10.“一树梅花就是一树诗。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式是(A )A明喻 B借喻 C暗喻 D拟物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语流音变:2.语义场3.语法功能4.语义指向三、判断说明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不必说明理由;错误的打“×”,必须说明理由。
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变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上。
()2.语音的强弱跟说话时用力的大小没有关系。
()3.“清晨登程”这四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音。
( )4.“象、悉、鼎、澳”这4个字的笔画数分别是11、11、12、15。
()5.“呼和浩特的小孩儿”中的语素有4个。
《现代汉语》综合练习题:论述题
1.举例说明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的常用语法手段。
答案: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常用语法手段有:在陈述形态后面加上名词性后成分。
傻——傻子盖—盖儿加上结构“的、所、者。
吃——吃的见—所见
2.什么是句法结构的平行性?它有何作用?
答案:句法结构上的平行性:是指不同的句法结构能够按照同样的要求进行句法变形,并得到相同的结果,或者说不同的句法结构能够适应相同的句法变形的要求。
其作用是确定句法结构的同构关系。
可以解决一些句法结构的定性问题。
3.词类划分的层面是什么?
答:(1)汉语的词类同构句法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复杂的一对多和多对一,因此,汉语词类的划分不宜在句子这一层面操作,亦即不宜根据词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来划分词类。
汉语词类的划分应当在词组层面进行。
(2)短语是静态的语法单位,而不像句子那样是动态的语法单位。
在短语这样的静态单位中词语的组合及其功能的显现基本不受语用因素的影响,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词语的分布状况。
4.现汉语语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1)汉语的词类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2)汉语句子的构造基本上是一致的。
(3)述补结构是具有汉语语法特色的句法结构。
5.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答:(1)实词可以充当句法结构,虚词则不能,只能帮助实词组合,或者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标记语法成分。
(2)总的来看,实词是开放类,难以举例的,虚词是封闭的类,其成员基本上是可以前部列举的。
(3)实词是不定位的,在句法结构中位置是可变的,虚词一般是定位的,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
(4)实词既有词汇意义,也有语法意义:虚词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6.为什么说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答:一方面,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即语法形式不同,语法意义也
有区别。
这是二者之间对应的一种情况。
另一方面,语法形式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7.指称、陈述、修饰三中形态的互相转化。
答一、指称形态转化为陈述形态,常用的语法手段有两种:(1)在指称形态后面加上动词性加成分。
例如+气——气化(2)后加了。
例如:研究生——研究生了
二、把陈述形态转化为修饰形态,常用的语法手段有
1、同相应的介词构成介词结构,或者说用相应的介词引入。
外商—同外商谈判
2、后面附着上“地”。
历史—历史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3、后面附着上“似的、般的”。
猛虎—猛虎似的扑向敌人
三、把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常用的语法手段有:
1、在陈述形态后面加上名词性后加成分。
傻—傻子,盖—盖儿,想—想头
2、加上结构助词“的、所、者”。
吃—吃的,见—所见,读—读者
四、把陈述形态转化为修饰形态,常有的语法手段有:
1、后面附着上“地”。
拼命—拼命地往外冲
2、后面附着上“似的、般的”。
逃命—逃命似的跑着
8、什么是“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答:任何一个词的序列都不是前后相继的词的简单相加,而是相邻的词分别组合,形成
组合体;相邻的组合体再互相组合,形成较大的组合体;这些较大的组合体有朴素组合
成更大的组合体。
句法结构的这种一层一层地组合起来的特点,就是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9、句法结构的递归性?
答;一个词的序列不管多么复杂,就其内部构造来说,就是在
各个层次上对基本的句法规律和句法关系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运
用,这个特点就是结构的递归性。
如;父亲的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10、层次分析的不足?
答:第一,层次分析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等),但是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语义联系和间接成分之间的予以关系。
第二,对于由语义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狭义同构的歧义结构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其他的歧义结构,层次分析也无能无力。
11、当事与施事的区别?
答:当事与施事的区别有如下三点:1、看联系的动作行为是自发的还是非自发的。
2、在句法形式上,施事可以带“被”类格标,进入被动句:而当事一般不带格标,也不能进入被动句。
3、看能否进入“把”字句和“被”字句。
12、受事和客事的区别?
答:受事和客事的区别有如下三点:1、看联系的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自发的还是非自发的。
2、表现在句法形式上,受事可以带“把”类格标,可以进入“把”字句;而客观一般不带“把”类格标,也不能进入”把“字句。
3、对句子的适应性,客事不能进入”把“字句,受事可以进入”把“字句。
13、结果格和受事格的区别?
答:1、在语义上的区别是:动作行为发生时,受事已经存在,而结果则是从无到有,比较“修房子“和”盖房子“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2、在句法形式上,述语动词带结果格做宾语时,后面可以加三“成、出、起来”等表示结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