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理论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行。这项改革是一项整体性的配套工程,它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学科体系和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等,既要与高中课程整体改革合拍,又要考虑化学的发展和高中化学的特点。这项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教学分析

(一)复习初中化学金属的有关知识,做好与新课的衔接

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回顾初中化学中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畅谈日常生活中有关金属性质的所见、所闻。例如,打铁铺里铁熔化锤打时Fe3O4的生成,铁、铝与酸(如醋酸)的反应,CuO、FeCl3等常见化合物的存在等,以此说明金属可与一些非金属反应,然后引入新课。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初中金属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内容奠定基础,同时又可以比较快地形成课堂气氛。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的有关金属的反应,并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提问: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师生共同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盐反应;(2)金属与酸反应;(3)金属与氧气反应。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将学生头脑中散乱的金属知识进行了整理归纳,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金属钠的性质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

1.对于钠的教学: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及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选用“实验探究法”,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广泛用途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观察金属钠的存放提出问题“金属钠为什么要存放在煤油中?”,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再用实验来进行验证,从而归纳出钠的化学性质。钠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所以,学生从未见过钠,更谈不上了解它的性质。教科书设计了新切开的银白色钠切口在空气中氧化变暗,钠在坩埚中加热时的逐渐变化及氧化反应的产物,以及钠与水的反应等实验。在教学中应该把这些实验做好,让学生感受到活泼金属的一些反应原来如此精彩,与我们熟悉的铁、铜的化学性质差别如此之大,从而增强学生希望了解更多金属知识的迫切感。钠与水的反应、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现象明显,也是经典的实验,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完成这些实验,但要强调实验安全。做好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做好本章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金属性质的认识,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深刻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通

过对实验现象的思考、讨论、归纳与总结认识实验的本质,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2.实验探究铝的性质

对钠及其氧化物的学习告一段落后就进入了铝与氧气反应的学习。在观察铝箔的燃烧实验时,学生会发现铝箔燃烧不会像镁条燃烧后滴落下来,而是表面像有一层膜兜着。经过探究原因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氧化膜的存在使得性质活泼的铝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那么,怎样才能观察到铝剧烈燃烧的现象呢?针对这个问题,可将其设置为学生探究实验。在探究教学中要注意开放性。既然是探究,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学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是违反常规的结论,在探究中这些都属于正常的。学生提出的方案越多,思考的角度也就越广,取众人所长,考虑的问题就越全面,设计的方案就越完美。对探究的评价我会注意策略,多肯定学生好的方面;对于违反常规的设计也不会立即否定,而是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或重新再试。

同样,对铝在空气中受热熔化,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都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通过所观察到的现象来分析金属的性质。

(三)提倡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课堂上不仅要善于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还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例如,对于金属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与加热时的氧化,可以“你对金属钠与氧气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反应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包括它们的不同点)?”等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记”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方式。不仅在课堂上提倡问题启发式教学,在一节课快结束时,也可以布置学生课外去思考问题,比一比在下节谁提出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有价值。然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把学习活动推向深入。

(四)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不要给学生规定框框,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会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又从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例如,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引导学生分析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制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反应、产物是什么等),怎样去解决,等。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同学间交流探究方案(要告诉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在哪些方面还可以作出改进,再根据设计方案画出装置草图。在探究教学中,要注意开放性。既然是探究,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学生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甚至违反常规的结论,在探究中这些都属于正常的。学生提出的方案越多,思考的角度就越广。取众人所长,考虑的问题就越全面,设计的方案就越完美。教师对探究的评价应注意策略,多肯定学生好的方面,对于违反常规的设计,也不要立即否定,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或重新再试。

(五)运用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在学习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与水的反应、与NaOH溶液的反应等以后,要运用比较、归纳、分析、

综合等方法找出金属的共性。同时也让学生注意钠、铝、铁分别与氧气、与水的反应各不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差异。然后可以根据反应程度的差异总结出不同金属与氧气、与水反应的情况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用金属的活动性来说明钠、铝、铁、铜的性质(金属的活泼性与金属的活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铝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不是所有金属共同具有的性质,而是少数金属的特性。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个性,从而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铁与水蒸气反应的科学探究中,实验本身难度较大,现要求进行几种实验,难度更大。教科书中有关实验设计的内容不多,课程标准有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要求,应引导学生完成好这一实验。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钠、铝、铁等金属主要化学性质。

(2)能够写出课本上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并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相关的反应现象和反应条件。(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安全地取出金属钠,能顺利完成科学探究实验,并能用规范的语言记录实验现象。

(4)能够学会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一些金属的性质实验,训练学生运用观察、归纳、比较的方法提炼出反应的本质。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