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慧语------自在篇
- 格式:doc
- 大小:23.28 KB
- 文档页数:18
见自在物生欢喜心意思
“见自在物生欢喜心”这句话,源自佛教禅宗的修行理念,意指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然万物时,能够从中感受到喜悦和自在,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在。
“自在”在佛教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表示内心的自由和无碍。
当我们的内心不再受到外界事物的束缚和干扰,我们便能够感受到真正的自在。
而“物”则是指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万物、社会的各种现象等等。
当我们能够以一颗欢喜的心去面对这些事物时,我们便能够在其中发现它们的美好和价值,从而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这种喜悦和满足并不是来自外界的物质财富或名利地位,而是来自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要实现“见自在物生欢喜心”,我们需要具备一颗平和、开放、感恩的心态。
我们需要学会放下自己的执着和偏见,以一颗平等的心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
我们需要学会欣赏自然的美、感受社会的温暖、体验生活的多彩,从而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喜悦和感激。
当我们能够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时,我们便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内心的自由和自在。
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那么美好和值得珍惜。
我们会感受到自己与周围的一切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从而更加珍惜和爱护它们。
总之,“见自在物生欢喜心”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修行境界,它让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自在,从而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自覺篇(一)一言足以興邦,而佛法一言足以頓悟,一言足以解脫1.一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对他來說是一種懲罰2.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3.擁有財富的人,不如擁有智慧的人4.常常原諒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蒼的原諒5.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6.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干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7.人之所以痛苦,在於最求錯誤的東西8.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把它看做很正常,你就不會難過,因為是——人嘛!9.犯錯的平凡的,原諒才能超凡10.任憑你有多大的快樂,無常總是來到11.制心一處,無事不辨12.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13.大家都知道,生氣是一種無知,又無濟於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
正因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14.金錢化妝你的外表,佛法啟悟你的內在15.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16.自尊太強,優越感太重的人,將不堪一擊,少許逆境,足以使他徹夜難眠17.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於把生命交給別人18.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19.輕信道聽途說,就像一隻傻狗,別人隨便扔了一塊石頭就急忙跑去揀20.不能把握現在,就無法獲得永恒21.人心不好,環境、治安,自然不好22.遇到困難時不害怕,心中無事,是名真修23.時間總會過去的24.算命不如認命25.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26.律己要嚴,待人要寬27.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會後悔的地方28.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忘記別人的缺點吧!29.征服世界,并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30.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則甘於平凡,卻享受平凡31.能忍之人,事事稱心,善瞋之人,時時地獄32.與其說你賺錢,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33.有志氣的人發一次願,終身堅持。
沒有志氣的人天天發願,浮而不實34.稻穗成熟,頭自然低下35.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36.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37.有德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38.徹底的認識你自己,你就會認識佛39.因小果大,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40.真正的布施,是把煩惱、憂愁,分別、執著,通通放下41.若無“是非”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42.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43.透視一切變化的結果都是“空”,就不會罣碍任何事物44.佛性是每個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45.各有因緣莫羨人46.肯低頭的人,永遠不會撞到矮門47.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48.生命是妄想的產物49.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50.不要相信權威,權威有時也會錯誤自悟篇(二)51.戰勝者滋長仇恨,戰敗者於哀痛中倒下,勝敗俱滅的人,才是快樂而和平的52.慈惠戰勝嫉忿,以善勝惡,以布施勝自私,以真實勝虛狂53.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一切54.若能慈、悲、喜、舍、即近佛55.做人的可貴在自覺(教育自己),覺他(教育別人)56.信心是慈悲和教育愛的原動力57.時間人叫命運,修行人運命58.盡責任的人生,才有踏實感59.對別人最好的教育,是你的一切言行60.關節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61.一個人在絕境時,還能保有感恩的心是很難得的62.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自己63.最大的親和力是贊歡他人,及擁有一顆慈悲的心腸64.千里之路,始於初步---不可忽視初發心65.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必有過66.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不謙則自狹其量,更是自拒其福67.這世界是一場大笑話68.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身貧少慮為清福,名重山丘長業冤,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世間最大惟生死,白玉黃金盡枉然69.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內心非賢70.迷人口念,智者心形71.嫉妒,是難以踢開的絆腳石72.愚昧自私的人自己獨樂,殊不知人人若都這么想,就人人都得不著快樂73.若懂得制心,能夠調伏這匹野馬(妄心),便是上根利智74.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思想,見解與念頭,做個正正當當、俯仰無愧的人75.為錢“忙”,無智“芒”,眼瞎“盲”76.蝸牛角內爭何事,火石光中寄此身,隨貧隨富且歡喜,不開口笑是痴人77.能把奉獻當作是一種快樂,那你所到之處,一定受人歡迎78.聞謗不怒,雖讒言熏天,如與火焚空,終將自息。
佛心慧语1、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2、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3、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4、轻信道听途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
5、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6、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7、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佛心慧语】1.能控制自己怒意的人,已经打倒了最大的敌人。
2.时常被莫名的情绪所束缚的人,就如落雨的湖面,难以感受到平静安祥之美。
3.烦恼像婴儿,只有受到滋养才会成长。
4.能在性格上不断修正的人,就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5.将恩惠刻在岩石上,将仇视写在沙滩上。
佛祖会保佑心地善良的你!好运!【十句话理好人脉】1、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2、别总显得比别人聪明;3、让对方做主角自己做配角;4、目中无人会一败涂地;5、常与人争辩你永远难赢;6、锋芒太露下场不好;7、刺猬原则—保持适当距离;8、树一个敌等于立一堵墙;9、谦虚不虚伪,不苛求完美;10、失言不如无言。
【情商的六个检测尺度】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2、看自己不顺眼,是自己的修炼不够;3、看朋友不顺眼,是自己的眼力不够;4、看同事不顺眼,是自己的胸襟不够;5、看上级不顺眼,是自己的定力不够;6、看老板不顺眼,是自己的梦想不够。
情商的本质是融——融合、融洽、融入、融融。
【生命的平凡与不平凡】1、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
2、失望和希望都折磨人,但希望折磨人的时间往往更漫长。
3、心境可以平和,但不能归于死寂。
4、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5、一个人幸运的前提,是有能力和有条件改变自己。
6、多为别人着想,但要为自己而活。
如果你认为工作是乏味的,那么业绩将与你无缘;如果你认为生活是无聊的,那么快乐将与你无缘;如果你认为读书是无用的,那么知识将与你无缘;如果你认为朋友是多余的,那么笑声将与你无缘。
【穷人问佛:我为何这样穷?】佛说: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穷人: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佛:一个人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七种东西:颜施:微笑处事;言施:说赞美安慰的话;心施:敞开心扉对人和蔼;眼施:善义的眼光给予别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即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佛学智慧人生语录
1.心静自然凉,心闲自然乐。
2. 心不动,法自明。
心不净,法难明。
3. 修行之道,不在于显山露水,而在于日日坚持,踏踏实实。
4. 人生在世,如蜡烛一样,有一天会熄灭。
我们要做的是,在有生之年,让自己变得更加明亮。
5.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所以我们要善待他人,让自己种下好的因,收获美好的果。
6. 人生最大的幸福,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舍得什么。
7. 生死轮回,无常不定。
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天,好好活在当下。
8. 修行不能只在口头上,更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
9.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拥有什么,而是在过程中,收获了什么。
10. 禅定是我们回归内心的方式,只有当我们静心下来,才能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祥和。
- 1 -。
佛心慧语
1. 痴人不可做要做智人。
邪人不可做要做正人。
恶人不可做要做善人。
非人不可做要做全人。
2.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
不要把仇恨带到明天。
不要把忧郁传给别人。
不要把生气留在心上。
3.少年的时候要修理自己。
青年的时候要改变自己。
壮年的时候要扩大自己。
老年的时候要圆满自己。
4. 从忍辱中去除无明。
从作务中培养福报。
从修福中增长智慧。
从感恩中获得快乐。
5. 了解别人是群我之道。
宽容别人是和睦之道。
接纳别人是体谅之道。
关怀别人是友爱之道。
论:谦虚服务才有前途,礼貌尊重才有人缘,良好习惯才有威仪,勤俭好学才有成就。
佛家富含哲学道理的语录佛教中有着许许多多富含哲理的话语,他们有的晦涩难懂,有的简单明了。
关于佛家富含哲学道理的语录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了解,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佛家富含哲学道理的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佛家富含哲学道理的语录1、不懂反省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肯努力的人,永远发现不了自己长处。
——觉醒法师2、情不挂物,无善可取,无恶可弃。
——义端法师3、清净之水,游鱼自迷。
——善会禅师4、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善慧大师5、于已无事,则勿妄求;而求而得,亦非得也。
——宣鉴禅师6、诚实守信是与他人相处的要诀,结缘交友的前提,唯诚信才能趋真趋善,进德进学,立身立业。
“本立而道生”,父母是孩子的本,这些品质又是做人的本。
——理海法师7、肉重千斤,智无铢两。
——义忠禅师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大师9、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崇慧禅师10、心的力量是建立在信仰上的,信仰很重要。
有人做企业也好,做人也好,往往半途而废,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信仰不坚定,信念不坚定,信心不坚定。
什么叫做道,道就是坚持,道也贵在坚持。
——正慈法师11、修行人如果有看不惯的、看不起的、看不上的、看不顺眼的,说明修行还没有修好。
学佛没有什么,就是单刀直入,改毛病、改习气。
——贤书法师12、风吹荷叶,满池青绿;十里行程,还差一程。
——善会禅师13、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义玄禅师14、佛性平等,贤惠一致。
——玄素禅师15、不要把苛刻当做刁难,而当做提升自己最好的训练;不要把他人的推卸当做负担,而当做机会。
要乐意承担,做得越多自己能力就越强。
外境不是重点,我们自己的内心才是关键。
——学诚法师16、世界很大又很小,看你心的容量与承载。
什么都想出人头地,会输了平常的幸福。
学会留路?人,自己的天会更蓝。
生命的大度在于,亏损失败我承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佛心禅语悟人生精选9篇佛心禅语悟人生篇一1.先懂低头,然后才能出头2.对人尊敬,就是庄严自己3.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4.做事应论是非,不能论利害5.与人打交道,不同的人不同的。
对付方法6.保持冷静,以平和制怒7.劝告朋友也要讲究方式8.刻意猜测别人是错误的9.为人处世切忌锋芒毕露,争强斗盛10.有时候,小人也要当君子养11.结交比自己强的朋友,结交有学问的朋友12.善恶兼容,能忍者自安佛心禅语悟人生篇二1.调和矛盾时,直接规劝不如委婉表达2.打破思维定式,解除心理枷锁13.不要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4.墨守成规的人,永远打不开成功的大门5.明确谁是竞争对手,奋斗才不会偏离方向6.只有思路开阔,才不会钻牛角尖7.一叶障目,不见森林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9.胜利者不是技巧最好的人,而是最肯动脑筋的人10.宝物要知道善加利用,不利用就是废物11.不盲从,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12.别拘泥,有时手段可以超越常规13.沉默是金,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14.脚踏实地,欲速则不达115.跑得快不如长个好脑袋,学会在创新中发展16.当直言难以奏效时,正话反说将有更大效果17.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掌握正确的方法18.谨慎小心,不要鲁莽行事佛心禅语悟人生篇三1.用心感受生命,发现平凡生活的真义2.不执著于得失,平常心是悟道之本3.心无杂念才能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4.只有心无外物才不会被世事所迷惑5.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克服过分的虚荣心6.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没必要和别人比较7.必要时,放下才是解脱之道8.勿偏执一方,中道生活9.容纳一切,超越一切10.不让内心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左右11.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12.彻见性情,自达圣境13.做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14.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15.施恩未必图报,天天都是好日子16.淡泊名利,无所欲求佛心禅语悟人生篇四1.在风雨中历练自己,敢于向困难挑战2.接受锤炼,生命才能茁壮3.活在掌声中的人,经不起考验4.即使有可凭借的优势,也须保持冷静5.遭遇逆境和挫折都要抬起头来向前走6.放弃跟对手硬拼,全面增强自身实力7.只要去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8.人生没有真正的失败,意志坚强终会成功9.耐心比信心重要,不妨等到第二个春天10.对自己的信仰充满热情,就会创造奇迹11.学会将目标分解,一步一步来12.找到一个新起点,从头再来13.该今天完成的事,就不要拖到明天佛心禅语悟人生篇五1.豁达的人心大、心宽2.聒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3.要真正帮助一个人,就要有容忍庸俗的气度4.有些事要认真,有些事不必太认真5.养心胜于治病6.征服别人不能靠拳头,要靠智慧7.批评你的人,是你的亲人和朋友8.你的心是怎样的,你就会看到怎样的人生9.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10.不念旧恶,以德报怨11.学会把美好的事物与人一起分享12.自制是一种境界,忍辱才能负重13.不虑饥寒,不知名位14.生死成功,一任自然15.放下架子,坦诚做人16.眼盲心不盲,助人即助己佛心禅语悟人生篇六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
佛心慧语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自己。
但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困境。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忧则天地毕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爱护身边物,惜缘常知足。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
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不要使你智慧谦卑,缺乏智慧。
不要在你智慧夹杂着傲慢。
转怒为怒,为慈悲之人。
悭贪的人没有福气,也没有人缘。
金屑虽贵,在眼也是病。
变化和无常是特征。
“魔心”叫你看什么都不顺眼,“佛心”叫你看什么都顺眼。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
遇到顺境处之淡然,遇到逆境处之泰然。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有智慧的人永远不见他人的过失。
施比受有福,富润屋,得润身。
盛喜物,许人物,盛怒勿答卜书,恒以惭愧水,洗涤懈怠心。
养生歌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能受苦仍为志土,肯吃亏不是痴人。
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知足之人心常乐,能忍气者身自安。
三年学了凡,争做得心安。
心安即理得,理得则是迷。
看破自放下,放下得自在。
自在即随缘,随缘心清净。
清净唸弥陀,弥陀随时意。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生活在不平等的世界里,心如如不动。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坛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让你坚定成就的人。
佛心慧语的经典句子佛教的智慧传承源远流长,佛心慧语则是其中最经典的体现。
这些句子既能教诲人们如何做人、如何修行,又能带给人们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以下是十条关于佛心慧语的经典句子,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1. 少欲知足常乐,这句话传达了“人生在世,不可贪欲无度”的思想,它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快乐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在于知足常乐,享受现有的一切。
2. 以和为贵,这句话传达了人际交往中应该把和谐置于第一位的思想,它告诉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应该以和为贵,以容忍、理解、宽容和友好来化解矛盾,而不是以争吵、冷漠和恶意来激化矛盾。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传达了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社会做起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思想,它告诉我们: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方式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亦然,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和有道德修养的人为伍,向他们学习,同时要远离道德败坏、影响不良的人。
5. 不合时宜死士,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不同的时代,需要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作风,不合时宜的行为必然会失败。
6. 内外修行,这句话传递的思想是:外在的行为表现与内心的修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相得益彰,才能达到真正的修行目的。
7. 以慈为怀,以爱为纲,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怀着慈悲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外界事物,同时也要以爱为纲,让爱成为我们生活和处事的指南。
8. 以心换心,以语换语,这句话告诉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要以攻击和指责为手段,相反,可以用理解理解、包容和友好来处理问题,以此来换取对方同样的态度。
9. 净化自心,这句话传递的思想是:我们不能仅仅在外表上展示一个美好的形象,更应该从内心去净化自己的心灵,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平静。
10. 念佛静心,这句话告诉我们念佛乃是冥想和静心的一种方法,通过念佛,人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负面情感,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以上是十条关于佛心慧语的经典句子。
这些句子既有思想性、哲理性,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引导人们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更高的修养。
佛心慧语------自在篇佛心慧语------自在篇参禅何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心无物欲,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涯畔。
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众生陷淤的心灵,使众生离苦得乐。
佛陀的伟大在使人从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彻底的救度、解脱。
人要活在无罪一身轻,活在光明喜悦之中。
佛法不是纯理论,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做,才会相应。
贪爱能令人无恶不作。
千供养、万供养、脸上无嗔真供养。
人由憎恨产生报复,但事后却很后悔。
时常反省及检点自己的心念,语言行为即可减少贪欲。
真理并不需要标签,有了标签只是独立了解真理的障碍只要是好药,可以治病,用不著知道药方是谁配的,药是哪里来的。
佛说:‘凡执著某一见解,而藐视其他见解为卑劣,智者叫他做缠缚。
’战胜欲望才能称为自由人。
今日应做的事不延至明日,而确实完成,才是过好一日之道。
不后悔过去,不渴望未来,不自寻烦恼,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则身心健康。
今日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
掌握生活中的每一个动点,即能掌握你的人生。
今夜睡著,明朝仍醒来,怎说死后便一了百了呢?淡泊平怀,便是人生真味。
无知为贫穷之母,罪恶之源。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
乃至于珍惜生命。
憎恨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憎恨使亲友远离。
不沉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世界间有三种人:像刻在岩石上的字似的人——常常生气其怒气有如刻的字,长久不失。
像写在砂上的字似的人——虽常常生气其怒气像写在砂上的字很快就会消失。
像写在水上的字似的人——即使听到他人的恶口,不愉快的言语,亦不放在心里,和和气气,如同在水上写字即流失般。
哪种人快活,自在?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
欲知过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是感性与理性升华到最高点。
法是渡河的木筏,而不是为人执取,负在背上用的。
愚蠢的人,既冥索未来又追悔过去,就像碧绿的芦苇在骄阳中被割断一般,一下子枯萎了。
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
真正限制妨碍,埋没自己的,永远只会是你自己。
人要拓展心胸包容一切,不与一切对立。
最伟大的事业,最需要坚定的心力,急,只会退步;执,只会错误。
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伤害大于受害者太多了。
人是自己的主宰,在他上面再没有更高级的生灵或力量,可以裁决他的命运。
工作必须自己去做,因为圣人只能教我们该走的路罢了。
佛陀舍弃有限,故赢得了生命的永恒。
放下有限,才能赢得无限。
强迫自己去相信与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更非睿智。
欲行平坦路,先令平其心。
凡事,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
心污浊,其道不平,因而跌倒;心清净,其道平坦,因而安乐。
以污染心说话、身行,则苦就跟随其人,如车跟随挽车的牛一样。
若以善心说话、身行,则安乐随著其人,犹如影随形一般。
命由我作,福向己求。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千古文章源于高妙德行,所以有德者必有言。
学圣学贤,无所谓过早过晚老少之别,但能一念觉悟,众生即佛。
‘千丈之堤,毁于一蚁之穴’,小事若不加以注意,往往是失败的启端。
上苍每天二十四小时的安排,对第一个人都是一样。
经过痛苦的洗礼,人往往更懂得谦让学习,更知道珍惜和感激,更能领悟幸福与人生的真谛。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不要光埋怨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有多少。
痛苦的回忆,不知悔改,即是愚痴。
要知道,小的过错并不伤及大的善行种源,就如一粒盐只能改变少量水的味道,但却不能改变恒河水的味道。
贪欲时时常会令人表现愚痴的行为。
贪欲如口渴喝了咸水。
贪欲其实很苦恼,凡夫迷惑颠倒误以为乐,智者深见其苦。
稠人广众之中,不可极口议论,非惟惹祸,抑亦伤人。
论人之过,当原其心,不可徒泥于迹,取人之善,惟据其迹,不必深求其心。
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不是天气热,是心火不熄。
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眼睛别老是睁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后哪一样是你的。
‘无我’才能如实了知,诸事本末,‘无我’方能确保不曲解人意。
要知道,食物就像药物,都是在〖屏蔽***〗与贪欲之外,它并不是为了力量,也不为夸耀,或心智的扩充,它只是为支持你的身躯。
安分守己,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处世,及修行的根本。
人若沦为欲望的奴隶,便会丧失心灵的宁静。
我执薄者烦恼少,悟境深者喜悦多。
连自己都不认识,说要了解别人,那是谎言。
处世忌多言,学法亦然。
世间真如梦,财宝亦如幻;如同画中的高低,虽可见但并非实有。
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颜料画虚空,不显其色,枯草之火炬,不能烧干大河水,摩擦柔软皮,不能发出沙沙声。
任何言语于我心,我心亦如是。
爱护身边物,惜缘常知足。
莫为小事顿足,而不为大事冲刺。
善待你的敌人,敌人当自消灭。
所谓的戒就是‘凡是怕别人知道的事断然不做,凡是不可做的事断然不想。
’多一分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
烦恼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令他烦恼,想解脱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缚不了他。
当你灼然彻见生命的属性时,同时你便也完成生命的觉醒了。
沉溺于后悔,巧言善辩,沮丧与昏沉,眷恋,以及犹豫不定。
要知道这五种情绪是大盗贼,他们〖屏蔽***〗了你无限的增上财富。
‘无所著’是,得到一千万,还是一觉到天明。
无你我相是,事情成功便喜悦、功劳属谁无所谓。
悟时,如观掌中珠。
对于寻求真理的人来说,某一思想的来源是无足轻重的。
要紧的是真正地了知和彻见真理。
富润屋,德润身。
江上只有两艘船,一艘为名,一艘为利。
莫只见别人眼中的小草。
而未见自己眼中的木梁。
宝石从地而生,德从善而现。
智慧从清净心而具足。
养牛的人,放牛吃草,并不放松看守牛群的行踪,而注意其所在。
人的心,更应随时守之不致迷失行踪。
面对恶言恶语,当观这也是逆增上缘。
不是闲人,闲不得,是闲人,非等闲人。
为了代价而努力,往往会失败。
一切众生,祸从口出,恶语伤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话到口边留半句,则是积口德也。
气恼他家富贵,畅快人有灾殃,一些不由自己,可惜坏了心肠。
大地生长万物,哺育它的儿女,无需杀戮,便可充饥解渴。
大地的儿女,却将餐桌变成一个祭坛,在刀叉匙筷间,咀嚼他们的贪婪、残忍和仇怨。
有了虚假的自我意识,必然就会萌生虚荣心。
因果感应,如回应声,如影随行。
佛是真理的发现者,不是创造者。
想获得心灵的解脱,要能不为物牵。
最好的境界是没有任何境界。
心垢由反省而知,由忏悔而除。
鸽恶铃而高飞,不知敛翼而铃自息;人恶影而疾走,不知处阴而影自灭。
歇即是菩提,悟即自在。
送礼物予他人,别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带回。
恶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为所动,那么所有恶言(过失动怒),将如数带回自受自污。
美的极致就是‘安详’。
懂得生活的人,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真的没有人束缚住你。
不要怕犯错,因为当你老时,这就叫经验。
戒是大医王,明示病人何者是毒,不可误食!戒是明眼人为盲人设护障,免坠崖谷。
如是因如是果,佛家没有原罪观念,你若不怕人杀你,无妨杀人。
信用能使敌人低头。
生长于高岩之孤兰,仍能散发稀有之馥郁香气。
越难锻炼的铁,价值也较高。
收获必先耕耘、成功须靠努力,付出才能获得,贡献才受尊重。
修行人御心要像牧牛一样,时时不忘制心、息妄。
修行要有耐性,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为山九仞,必从一篑而来。
法的修行落实在‘观心’,观心的始终诀要在‘念念自知,念念自觉。
’多做正确的思考,自然不妄下断言,所谓:‘多看则不偏,多听则不邪。
’少年大病,第一怕气高。
罪大恶极,莫过口业。
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
‘无知’,是无形的致命癌。
错误不一定是罪恶,如果错误就是罪恶,那么‘成功者’便是满身罪恶的累积。
火车站的人潮,每天都在换人,太平间也是抬进抬出,不知道哪一天要轮到‘我’。
智者应能同时明察正确与错误两方面。
人无志,犹如小舟无帆,不利远行。
真实的是原本的(本性具足),原本的即是最初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
庄子曰:至人用心如镜。
事如春梦了无痕。
劳动是收获必然的付出。
智慧高的人,能包容,生活范围就大,每一个人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悭贪的人没有福气,也没有人缘。
‘不计较’是积极而不是消极。
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不学习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
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原因。
如果有人告诉你:‘据说……。
’‘据说’两字,就有一半不是事实。
不得因他说,弃舍于亲友,若闻他语时,当须善观察。
切莫听片面之词,智者善护其心。
善察是非正邪,不受迷惑。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它是美好的。
那是因为你对它的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它生活在一起。
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利人之善为‘真善’,利己之善为‘假善’。
贫而好施,功倍于富,贵而好聚,恶倍于贫。
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死亡不可怕,惧怕死亡的心情才可怕。
与其做诗,不如种田。
与共空说,不如行动。
嘉言没有行为相随,就像风吹河边芦苇。
好言难得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身心不健康的人,是社会一种负担。
最好的医生应该是自己。
当你大便通畅的时候,心情会很好。
疲劳是最舒适的枕头,努力工作吧!我们要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习惯’的仆人。
所谓〖民‖主〗,应该是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的声音。
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树正哪怕日影斜。
财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酒者毒肠之药。
没有平地,显不出高山来。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任他雪山高万丈,太阳一出化长江。
任他愚痴烦恼长,智慧一显天地宽。
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煞人。
‘忍辱’,是圣人共同的商标。
不怕千日密,只怕一时疏。
微笑,等于室内的灯光。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烦恼呢?刻薄成家,理无久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