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C++结构体与链表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36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C语言程序设计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计算机类等本、专科学生开设的,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为目的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同时也是第一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一般数值计算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一般问题进行分析和程序设计,编制出高效的C 语言应用程序;同时了解进行科学计算的一般思路,培养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计算机程序语言发展史,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函数,数组,指针,文件。
(四)教学时数90学时,60理论,30上机(五)教学方式多媒体授课二、本文第一章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要点:C程序的基本结构。
上机环境,进行简单C程序的编写。
教学时数:4学时(理论3学时,上机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C程序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开发环境上机环境,进行简单C程序的编写。
考核要求:1.掌握编写C语言程序的基本步骤。
2. 掌握上机调试过程。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教学要点:数据类型。
表达式。
输入输出函数。
教学时数:12学时(理论8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枚举型、构造类型、指针。
第二节常量与变量第三节运算符与表达式算术运算符及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及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及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及表达式、条件运算符及表达式、赋值运算符及表达式。
第四节标准输入/输出scanf()函数、printf()函数。
第五节数学函数数学库头文件<math.h>。
第六节随机数发生器函数rand()和srand()函数,对应的头文件“stdlib.h”。
考核要求:1.理解数据结构、常量、变量的概念;2.掌握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及结合方向;3.熟练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4.了解其他数学函数及随机函数的使用方法。
C语⾔结构体使⽤之链表⽬录⼀、结构体的概念⼆、结构体的⽤法三、结构体数组和指针四、结构体指针五、包含结构体的结构体六、链表七、静态链表⼋、动态链表⼀、结构体的概念⽐如说学⽣的信息,包含了学⽣名称、学号、性别、年龄等信息,这些参数可能有些是数组型、字符型、整型、甚⾄是结构体类型的数据。
虽然这些都是不同类型的数据,但是这些都是⽤来表达学⽣信息的数据。
⼆、结构体的⽤法1、struct 结构体名称访问⽅法:结构体变量名.成员{undefined成员1;成员2;};2、 typedef struct{undefined成员1;成员2;}结构体名称;在中⼤型产品中⼀般⽤第2种,因为结构体多了以后通过别名的⽅式定义结构体变量能够⼤⼤提⾼代码可读性。
三、结构体数组和指针1、直接⽤struct声明⼀个结构体,然后在定义结构体数组,struct 结构体名称数组名[数组⼤⼩]2、⽤typedef struct声明⼀个结构体,并且为结构体重命名,通过重命名的⽅法定义结构体数组。
结构体重命名数组名[数组⼤⼩]四、结构体指针只要是存储在内存中的变量或者数组或函数编译器都会为他们分配⼀个地址,我们可以通过指针变量指向这个地址来访问地址⾥⾯的数,只要把指针变量定义成同数据类型就可以指向了,⽐如说要指向字符型变量就定义字符型指针变量,所以我们也可以定义结构体类型指针来指向它。
1、直接⽤struct声明⼀个结构体,然后在定义结构体指针,struct 结构体名称 *结构体指针变量名2、⽤typedef struct声明⼀个结构体,并且为结构体重命名,通过别名的⽅式定义结构体指针。
结构体别名 *结构体指针变量名结构体指针访问成员⽅法结构体指针变量名->成员名五、包含结构体的结构体学⽣信息包含姓名,学号,性别,出⼊⽇期等数据,⽽出⽣⽇期⼜包含年⽉⽇这3个成员,所以把出⽣⽇期单独声明⼀个结构体,那么学⽣这个结构体就包含出⽣⽇期这个结构体,这种就是包含结构体的结构体。
c语言中链表的定义C语言中链表的定义链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是由一系列节点组成的,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和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链表可以用来存储任意类型的数据,而且它的大小可以动态地增加或减少,非常灵活。
在C语言中,链表的定义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节点结构体和链表结构体。
节点结构体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 数据元素struct node *next; // 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Node;```这里定义了一个名为Node的结构体,它包含两个成员变量:data和next。
其中,data用来存储节点的数据元素,next用来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注意,这里的next是一个指向Node类型的指针,这样才能实现链表的连接。
链表结构体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 list {Node *head; // 指向链表头节点的指针Node *tail; // 指向链表尾节点的指针int size; // 链表的大小} List;```这里定义了一个名为List的结构体,它包含三个成员变量:head、tail和size。
其中,head和tail分别指向链表的头节点和尾节点,size表示链表的大小。
通过这两个结构体的定义,我们就可以创建一个链表了。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int main() {List list = {NULL, NULL, 0}; // 初始化链表Node *node1 = (Node*)malloc(sizeof(Node)); // 创建第一个节点node1->data = 1; // 设置节点的数据元素node1->next = NULL; // 设置节点的指针list.head = node1; // 将节点1设置为链表的头节点list.tail = node1; // 将节点1设置为链表的尾节点list.size++; // 链表大小加1// 创建更多的节点...return 0;}```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初始化了一个空链表,然后创建了第一个节点,并将它设置为链表的头节点和尾节点。
第7章结构体、联合体和枚举类型第 7 章(42) 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struct s{ int x,y;} data[2]={10,100,20,200};main (){ struct s *p=data;printf("%d\n",++(p->x));}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B 】A) 10 B)11C) 20 D)21 (44)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 "stdio.h"struct HAR{ int x, y; struct HAR *p;} h[2];main(){ h[0],x=1;h[0];y=2;h[1],x=3;h[1];y=4;h[0],p=&h[1],p=h;p rintf(“%d %d \n”,(h[0],p)->x,(h[1],p)->y);}A) 12 B) 23 C) 14 D) 32(43)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 "stdio.h"amovep(int p, int (a)[3],int n){ int i, j;for( i=0;i<;i++)for(j=0;j<n;j++){ *p=a[i][j];p++; }}main(){ int *p,a[3][3]={{1,3,5},{2,4,6}};p=(int *)malloc(100);amovep(p,a,3);printf(“%d %d \n”,p[2],p[5]);free(p);}A) 56B) 25 C) 34 D) 程序错误(36) 设有以下说明语句struct ex{ int x ; float y; char z ;} example;则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struct结构体类型的关键字B) example是结构体类型名C) x,y,z都是结构体成员名D) struct ex是结构体类型(37) 以下只有在使用时才为该类型变量分配内存的存储类说明是A) auto和 static B) auto和 registerC) register和 static D) extern和 register(30) 有以下程序#inc1ude <stdio.h>main(){ printf("%d\n", NULL);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0B) 1 C) -1 D) NULL没定义,出错(33) 以下选项中不能正确把c1定义成结构体变量的是A) typedef struct B) struct color cl{ int red; { int red;int green; int gree n;int blue; int blue;} COLOR; };COLOR cl;C) struct color D) struct{ int red; { int red;int green; int green;int blue; int blue;} c l; } c l ;(44) 有以下程序struct STU{ char num[10]; float score[3]; };main(){ struct stu s[3]={{“20021”,90,95,85},{“20022”,95,80,75},{“20023”,100,95,90}},*p=s;int i; float sum=0;for(i=0;i<3,i++)sum=sum+p->score[i];printf(“%6.2f\n”,sum);}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260.00 B) 270.00C) 280.00 D) 285.00(45) 设有如下定义:struck sk{ int a;float b;}data;int *p;若要使P指向data中的a域,正确的赋值语句是A) p=&a; B) p=data.a; C) p=&data.a;D) *p=data.a;(46) 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lib.h>struct NODE{ int num; struct NODE *next; };main(){ struct NODE *p,*Q,*R;p=(struct NODE*)malloc(sizeof(struct NODE));q=(struct NODE*)malloc(sizeof(struct NODE));r=(struct NODE*)malloc(sizeof(struct NODE));p->num=10; q->num=20; r->num=30;p->next=q;q->next=r;printf(“%d\n”,p->num+q->next->num);}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10 B) 20 C) 30 D) 40(47) 若有以下说明和定义typedef int *INTEGER;INTEGER p,*q;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P是int型变量B) p是基类型为int的指针变量C) q是基类型为int的指针变量D) 程序中可用INTEGER代替int类型名(49) 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lib.h>main(){ char *p,*q;p=(char*)malloc(sizeof(char)*20); q=p;scanf(“%s%s”,p,q); printf(“%s%s\n”,p,q);}若从键盘输入:abc def<回车>,则输出结果是:A) def def B) abc def C) abc d D) d d(49) 若以下定义:struct link{ int data;struck link *next;}a,b,c,*p,*q;且变量a和b之间已有如下图所示的链表结构:a bdata next data next┌──┬──┐┌──┬──┐│ 5 │┼──→│ 9 │ \0 │└──┴──┘└──┴──┘↑pcdata next┌──┬──┐│ 7 ││└──┴──┘↑q指针p指向变量a,q指向变量c。
c语言构造学生结构体找出不及格学生和平均分90分链表标题:探寻C语言中构造学生结构体,找出不及格学生和平均分90分的链表一、引言在C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构造学生结构体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C语言的学生结构体,找出不及格学生和得到平均分90分的链表,从而加深对结构体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背景知识1. C语言中的结构体在C语言中,结构体是一种构造数据类型,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数据类型。
通常用于描述具有多个属性的实体,如学生、员工等。
通过结构体,可以更加灵活地组织和处理数据,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 链表的概念链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由一组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链表可以用来表示各种数据集合,例如学生成绩,员工信息等。
在C语言中,通过结构体和指针的组合,可以很好地实现链表的功能。
三、构造学生结构体为了实现找出不及格学生和得到平均分90分的链表的功能,首先需要构造学生结构体。
一个简单的学生结构体可以包含学生的尊称、学号、各科成绩等信息。
例如:```ctypedef struct student {char name[20];int id;float score;struct student* next;} Student;```以上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Student的结构体,包含了学生的尊称、学号、成绩和指向下一个学生的指针。
四、找出不及格学生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构造学生结构体,实现找出不及格学生的功能。
对于给定的学生链表,可以使用循环遍历每个学生,判断其成绩是否低于60分,如果是,则将其输出或进行其他操作。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cvoid findFailStudents(Student* head) {Student* p = head;while (p != NULL) {if (p->score < 60) {printf("%s is a fail student.\n", p->name);}p = p->next;}}```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可以找出链表中的所有不及格学生,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
结构体与链表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在说明一个结构体变量时系统分配给它的存储空间是().A)该结构体中第一个成员所需的存储空间B)该结构体中最后一个成员所需的存储空间C)该结构体中占用最大存储空间的成员所需的存储空间D)该结构体中所有成员所需存储空间的总和。
2.设有以下说明语句,则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tructtu{inta;floatb;}tutype;A.truct是结构体类型的关键字B.tructtu是用户定义的结构体类型C.tutype是用户定义的结构体类型名D.a和b都是结构体成员名3、以下对结构体变量tu1中成员age的合法引用是()#includetructtudent{intage;intnum;}tu1,某p;p=&tu1;A)tu1->ageB)tudent.ageC)p->ageD)p.age4、有如下定义:Structdate{intyear,month,day;};Structworklit{Charname[20];Chare某;Structdatebirthday;}peron;对结构体变量peron的出生年份进行赋值时,下面正确的赋值语句是()Aworklit.birthday.year=1978Bbirthday.year=1978Cperon.birthday .year=1958Dperon.year=19585、以下程序运行的结果是()#include”tdio.h”main(){tructdate{intyear,month,day;}today;printf(“%d\\n”,izeof(truct date));}A.6B.8C.10D.126、对于时间结构体tructdate{intyear,month,day;charweek[5];}则执行printf(“%d\\n”,izeof(tructdate))的输出结果为(A.12B.17C.18D.207、设有以下语句:tructt{intn;charname[10]};tructta[3]={5,“li”,7,“wang”,9,”zhao”},某p;p=a;则以下表达式的值为6的是()A.p++->nB.p->n++C.(某p).n++D.++p->n8、设有以下语句,则输出结果是()tructLit{intdata;tructLit某ne某t;};tructLita[3]={1,&a[1],2,&a[2],3,&a[0]},某p;p=&a[1];printf(\printf(\printf(\}A.131B.311C.132D.2139、若有以下语句,则下面表达式的值为1002的是()tructtudent{intage;intnum;};tructtudenttu[3]={{1001,20},{1002,19},{1003,21}};)tructtudent某p;p=tu;A.(p++)->numB.(p++)->ageC.(某p).numD.(某++p).age10、下若有以下语句,则下面表达式的值为()tructcmpl某{int某;inty;}cnumn[2]={1,3,2,7};cnum[0].y/cnum[0].某某cnum[1].某;A.0B.1C.3D.611、若对员工数组进行排序,下面函数声明最合理的为()。
c语言链表定义链表是一种非常基础的数据结构,它的定义可以用多种编程语言来实现,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C语言。
本文将着重介绍C语言的链表定义。
第一步: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链表节点的结构体,用来存储链表中每个节点的数据信息以及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具体代码如下所示:```struct ListNode {int val;struct ListNode *next;};```在这个结构体中,我们定义了两个成员变量,一个是表示节点值的val,一个是表示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next。
其中,节点值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数据,而指针next则是一个指向结构体类型的指针。
第二步:我们需要定义链表的头节点,通常会将头节点的指针定义为一个全局变量,方便在程序的不同部分中都能够访问。
这个头节点的作用是指向链表的第一个节点,同时也充当了哨兵节点的作用,使得链表的操作更加方便。
具体代码如下所示:```struct ListNode *list_head = NULL;```在这个全局变量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指向链表头节点的指针list_head,并将它初始化为NULL,表示目前链表为空。
第三步:链表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创建、插入、删除和遍历等。
我们将逐一介绍它们的定义方法。
1. 创建链表创建链表时,我们需要动态地分配内存,以保证每个节点的空间都是连续的而不会被覆盖。
具体代码如下所示:```struct ListNode *create_list(int arr[], int n) {struct ListNode *head = NULL, *tail = NULL;for (int i = 0; i < n; i++) {struct ListNode *node = (struct ListNode*)malloc(sizeof(struct ListNode));node->val = arr[i];node->next = NULL;if (head == NULL) {head = node;tail = node;} else {tail->next = node;tail = node;}}return head;}```在这个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链表的头节点head和尾节点tail,并将它们初始化为空。
《C语言编程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C语言概述1.1 C语言简介了解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了解C语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1.2 C语言的编译过程了解编译器的作用和编译过程了解编译器和解释器的区别1.3 开发环境搭建安装C语言编译器(例如GCC)配置开发环境(例如VSCode)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2.1 数据类型了解基本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了解复杂数据类型(数组、指针、结构体)2.2 运算符了解算数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了解赋值运算符、条件运算符、位运算符2.3 表达式了解表达式的组成和运算规则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第三章:控制语句3.1 顺序结构了解顺序结构的执行方式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3.2 分支结构了解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编写分支结构程序3.3 循环结构了解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的语法和使用方法编写循环结构程序第四章:函数和指针4.1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了解函数的定义和声明了解函数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4.2 指针的基本概念了解指针的定义和声明了解指针的运算和指针数组4.3 函数指针了解函数指针的定义和声明了解函数指针的应用(例如回调函数)第五章:数组和字符串5.1 一维数组了解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掌握一维数组的操作方法(例如遍历、排序)5.2 二维数组了解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掌握二维数组的操作方法(例如遍历、排序)5.3 字符串的基本操作了解字符串的表示和操作方法掌握字符串的操作函数(例如字符串长度、字符串拷贝、字符串连接)第六章:指针数组和字符串6.1 指针数组了解指针数组的概念和用途掌握指针数组的声明和使用6.2 字符串数组了解字符串数组的概念和用途掌握字符串数组的声明和使用6.3 字符串操作函数掌握字符串操作函数的使用,如strlen、strcpy、strcat等练习使用字符串操作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第七章:结构体和联合体7.1 结构体的定义和使用了解结构体的概念和用途掌握结构体的声明和使用7.2 联合体的定义和使用了解联合体的概念和用途掌握联合体的声明和使用7.3 结构体数组了解结构体数组的概念和用途掌握结构体数组的声明和使用第八章:文件操作8.1 文件概述了解文件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文件操作的基本流程8.2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掌握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方法了解文件的状态和错误处理8.3 文件的读写操作掌握文件的读写方法,如fread、fwrite、fgets、fputs等练习使用文件读写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第九章:标准库函数9.1 标准输入输出函数掌握标准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如printf、scanf、putchar、getchar等练习使用标准输入输出函数解决实际问题9.2 数学函数掌握数学函数的使用,如sqrt、pow、sin、cos等练习使用数学函数解决实际问题9.3 字符串处理函数掌握字符串处理函数的使用,如strlen、strcmp、strstr等练习使用字符串处理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第十章:编程实践10.1 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实现加、减、乘、除等运算10.2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一个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员工的增删改查功能10.3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图书的增删改查功能第十一章:动态内存分配11.1 动态内存分配的概念了解动态内存分配的重要性掌握使用malloc、calloc、realloc和free进行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方法11.2 内存泄漏和溢出了解内存泄漏和溢出的概念学会如何避免内存泄漏和溢出11.3 动态内存分配的应用学习如何使用动态内存分配创建动态数组和动态链表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中动态内存分配的应用第十二章:预处理指令12.1 预处理器的概念了解预处理器的作用和基本语法掌握常用的预处理指令,如include、define、if、ifdef等12.2 宏定义和宏替换了解宏定义的规则和宏替换的过程掌握如何使用宏定义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12.3 文件包含和条件编译学习如何使用文件包含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了解条件编译的概念和应用,如编译调试版本和发布版本第十三章:数据结构基础13.1 栈和队列了解栈和队列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掌握使用数组和链表实现栈和队列的方法13.2 链表了解链表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掌握使用结构体和指针实现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的方法13.3 树和二叉树了解树和二叉树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掌握使用结构体和指针实现二叉树和常见的二叉树遍历算法(如前序、中序、后序)第十四章:算法和数据结构14.1 排序算法了解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掌握排序算法的实现方法和时间复杂度分析14.2 搜索算法了解常见的搜索算法(如线性搜索、二分搜索等)掌握搜索算法的实现方法和时间复杂度分析14.3 算法设计原则了解算法设计的原则和思路(如分而治之、动态规划、贪心算法等)学会如何运用算法设计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15.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C语言编程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编程能力15.2 编程挑战和项目实践提供一些编程挑战和项目实践,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和实践中15.3 拓展学习资源推荐一些C语言相关的学习资料、在线课程和编程社区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技能重点和难点解析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特点和应用领域编译器的角色和编译过程,编译器和解释器的区别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复杂数据类型(数组、指针、结构体)运算符(算数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条件运算符、位运算符)和表达式控制语句(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指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函数指针数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串(字符串的表示和操作方法)结构体和联合体,结构体数组文件操作(文件的概念和分类,文件的状态和错误处理)标准库函数(标准输入输出函数、数学函数、字符串处理函数)动态内存分配,内存泄漏和溢出的避免预处理指令(宏定义、文件包含、条件编译)数据结构基础(栈、队列、链表、树和二叉树)算法和数据结构(排序算法、搜索算法、算法设计原则)课程总结与拓展(编程挑战、项目实践、拓展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