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雾化吸人疗法是临床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因药物可直接到达病灶局部,不仅可以稀释痰液、消炎,还可以解除支气管痉挛及改善通气功能,与其它治疗手段相比具有用药量少,见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是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入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超声雾化吸人,另一类是由气体驱动的雾化吸入方式,分别包括以氧气为驱动压的雾化吸入方式和以压缩空气为驱动压的射流吸人方式。
我院在2015年1月开始运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避免了超声雾化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
氧气驱动雾化简介定义:利用氧气雾化面罩内高速喷射的氧流造成的负压将雾化液撞击成微小颗粒,随氧气一起吸入肺部的一种雾化吸人方法。
方法:所需材料为一次性氧气驱动雾化面罩,在5ml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中可以有选择性地加入各种药物,直接连接在吸氧装置上,在药液罐中加入适量药物(最多不超过l0ml)打开氧气开关,将流量设定在5~6L/分,将雾化面罩外接于患者口鼻即可。
体位:选择进行雾化吸人时尽可能选择坐位,该体位使膈肌下移,并可以借助重力作用使雾滴深入到细支气管、肺泡,鼓励患者深呼吸,深呼吸能将雾滴深入到细支气管,甚至到达肺泡,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吸人雾滴在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沉降。
因此,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坐位,对意识模糊,呼吸无力者采取床头抬高30度的侧卧位,可使膈肌下移,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沉降。
优点:(1)治疗成本低;(2)雾量大小可以自行调节;3 用药量少,全身副作用轻微; (4)氧气驱动雾化面罩可以随身携带;(5)氧气雾化面罩为一次性用品,不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6)产生的雾化液对吸人氧浓度的影响较小,同时也不易使气道内痰栓吸湿膨胀; (7)霉化吸人同时还可以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不足和缺氧症状; (8)由于有气体吹入,还可以帮助解决因分泌物堵塞而造成的肺不张。
二、物品准备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和氧气表),氧气湿化瓶,净化水、一次性鼻导管(或鼻塞)1-2根、治疗碗内盛少量温开水,弯盘、棉签、胶布、一次性塑料接头、橡皮管、扳手、医嘱本、笔、护理记录单。
三、操作流程1、洗手,双人核对医嘱。
戴口罩,物品准备。
2、携治疗单到床前查对,向病人说明吸氧的目的、方法,使之配合。
.1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1、核对2、评估: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呼吸道是否感染、通畅,有无支气管痉评估与解释 操作前操作中 操作后注意事项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患者准备:将一次性治疗巾铺于患者颈前;取卧位或坐位接受雾化治疗;3、用物准备:氧气雾化吸入器、氧气装置一套、弯盘、注射器、药液(普米克令舒1支+爱全乐1支+0.9%生理盐水2ml );检查氧气雾化吸1、安装氧气装置; 2、遵医嘱将药液注入雾化器内; 3、连接雾化器与氧气装置; 4、调节氧流量:6~8L/min 5、开始雾化 指导患者手持雾化器,将面罩罩住口鼻,用嘴巴深吸气 ,用鼻呼气,如此反复,直至药液吸完为止 1、结束雾化 取下雾化器,关闭氧气开关 2、操作后处理 协助清洁口腔,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1、正确使用供氧装置 注意用氧安全、室内避免火源;氧气湿化瓶内勿装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器内稀释药液二、物品准备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和氧气表),氧气湿化瓶,净化水、一次性鼻导管(或鼻塞)1-2根、治疗碗内盛少量温开水,弯盘、棉签、胶布、一次性塑料接头、橡皮管、扳手、医嘱本、笔、护理记录单。
三、操作流程1、洗手,双人核对医嘱。
戴口罩,物品准备。
2、携治疗单到床前查对,向病人说明吸氧的目的、方法,使之配合。
参考文献[1]王晓萍.全身麻醉开胸病人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6B):1038-1039.[2] 张颖.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液量对雾化效果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 ,22 (3A):605-606.[3]解秀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10)∶2 643-2 644.[4] 杨明玉.浅析呼吸科疾病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1):228-229.[5]李小寒.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0..2。
滨州市中心医院氧气雾化吸入技术【目的】1.湿化气道,用于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粘稠气道不畅者,也可作为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治疗手段。
2.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患者。
3.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用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4.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的患者。
【注意事项】1.氧气湿化瓶内勿盛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吸入器内稀释药液影响疗效。
2.正确使用供氧装置,注意用氧安全。
室内避免火源,严禁存放烟火或易燃品。
3.观察雾化效果,注意患者痰液排出情况,如痰液仍未咳出,可予以拍背、吸痰等方法协助排痰。
【评估】1.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及用药史等。
2.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3.呼吸道是否感染、通畅,有无支气管痉挛、呼吸道粘膜水肿、痰液等;患者面部及口腔黏膜有无感染、溃疡等。
【操作步骤】(2018年10月修订)【操作流程】确认医嘱 正确 整理用物 洗手、记录【并发症】一、呼吸困难(一)原因1.粘稠的呼吸道分泌物具有吸水性,因雾化吸入后吸水膨胀,使原部分阻塞的支气管完全堵塞。
2.雾化吸入水分过多,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导致呼吸困难(见于儿童雾化吸入)。
3.雾化吸入时间较长使机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呼吸肌容易疲劳。
4.药物过敏或雾化药物刺激性大导致支气管痉挛。
(二)临床表现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颜面紫绀,表情痛苦,甚至烦躁、出汗。
(三)预防及处理1.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帮助病人拍背,鼓励其咳嗽,必要时吸痰,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持续吸氧,以免雾化吸入过程中血氧分压下降。
3.加强营养,以增加患者的呼吸肌储备能力。
4.严重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并降低驱动氧流量,及时吸出湿化的痰液,以免阻塞气道引起窒息。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考核评分标准(2018年10月修订)。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摘要】辅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可以增加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护理干预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COPD;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氧气驱动雾化;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
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一般痰量较多,且黏稠不易咳出,或并存支气管痉挛,严重影响了肺内气体交换。
临床上常静脉使用抗感染、平喘(主要是( 2 受体激动剂及茶碱)、化痰等药物,但平喘、化痰药物用量相对较大,且全身分布,局部浓度低,效果欠佳且副作用较大。
鉴于此,我科从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对30例AE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55~80岁,平均(67.4±6.3)岁;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52~81岁,平均(65.7±7.1)岁。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吸烟指数、病程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全部病例符合AECOPD的诊断标准[1]。
1.2方法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氧疗、抗生素、茶碱、化痰及营养支持治疗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同时辅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操作步骤:将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2.5ml+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注入氧气驱动的射流雾化器杯内,连接氧气。
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然后口含雾化器喷嘴,深慢呼吸,以5~6L/min的氧流量进行雾化,每次总时间15min,每天2次。
氧气吸入法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帮助患者增加血液中
氧气含量,提高氧气供应,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
氧气吸入法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好氧气吸入设备,包括氧气瓶、氧气流量计、氧气
面罩或鼻导管等。
确保设备干净卫生,无损坏。
接着,检查氧气瓶的氧气储量是否充足,确保能够满足患者的
需求。
调节氧气流量计,根据医嘱或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
氧气流量。
然后,让患者坐在舒适的位置上,保持身体放松。
将氧气面罩
或鼻导管戴在患者的面部,确保密封良好,避免氧气泄漏。
接下来,打开氧气瓶的开关,开始供氧。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调整氧气流量,使患者感到舒适。
在使用氧气吸入法的过程中,要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皮
肤颜色和粘膜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使用完氧气吸入设备后,关闭氧气瓶的开关,清洁设备并储
存好,以备下次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氧气吸入法时要遵循医嘱,严格控制氧气
流量,避免氧中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患者在使用氧气吸入法时也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保持良好的配合和沟通。
总的来说,氧气吸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操作时要注意细节,确保操作正确,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氧化(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一、目的1、湿化气道:常用于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黏稠、气道不畅者,也可作为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治疗手段。
2、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
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患者。
3、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4、预防呼吸道感染: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的患者。
二、适应症呼吸道、气道、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湿化气道,支气管麻醉。
三、禁忌症自发性气胸及肺大泡患者。
四、操作步骤(一)评估:(1)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2)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3)对治疗计划的了解程度。
(4)呼吸道是否感染、通畅,有无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黏膜水肿、痰液等。
(5)面部及口腔黏膜有无感染、溃疡等。
(6)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雾化吸人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二)准备:1、患者准备:(1)患者了解氧化雾化吸人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将一次性治疗巾铺于患者颈前。
(3)取半卧位或坐位接受雾化治疗。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适宜,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患者。
4、用物准备:氧化雾化吸入器一套、弯盘、生理盐水、药液。
(三)操作:1、检查雾化器:使用前检查雾化器是否完好,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2、连接雾化器主件与附件。
3、检查氧气流量表是否完好。
4、核对医嘱。
5、遵医嘱准备雾化药物,双人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
6、铺无菌盘,遵医嘱配置雾化液,再次双人核对无误后,将药液置于无菌盘内。
7、携用物至患者处,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反问式提问、床头卡、腕带)。
8、开始雾化(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氧气驱动雾化调节氧流量至6-8L/min。
(3)将药液注入雾化器储药罐中。
你的努力终将成就
独一无二的自己氧驱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评估:年龄、病情、进食、药物过敏史、口腔黏膜、呼吸道通畅情况、合作程度、用氧环境、
漱口水、面纸
↓
进行个人、环境、用物准备
↓
用物至床边、核对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
↓
流量表接头插入墙上氧气出口处、向外轻轻牵拉证实已接紧
↓
打开流量表检查有无漏气、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
配制雾化药液注入雾化器药杯中
↓
调节氧流量4-6升/分
↓
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雾化器保持直立、指导病人深而慢的呼吸
↓
观察病人呼吸、面色、咳嗽、排痰情况
↓
雾化毕、取下口含嘴放入弯盘、关闭流量表
↓
协助给病人漱口、擦口周、拍背5-10分钟
↓
关闭氧气总开关、放余气、关流量表、拔除氧气装置
↓
安置卧位、健康教育
↓
终末处理、记录
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消毒原则。
2.指导患者用口吸气,用鼻呼气。
3.正确使用供氧装置,注意用氧安全,室内应避免火源;氧气湿化瓶内勿盛水,
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稀释,影响疗效。
4.观察和协助排痰,注意观察患者的痰液排出情况,如痰液仍未咳出,可予以拍
背、吸痰等方法协助排痰。
5.雾化结束后漱口,婴幼儿可喂水代替漱口,婴幼儿使用面罩式雾化器时,面部
避免涂抹油性润肤霜,雾化后洗脸,预防过敏及真菌感染。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目的】
1、用于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粘稠、气道不畅者,也可作为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治疗手段。
2、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
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患者。
3、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4、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的患者。
【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评估:评估患者病情及合作程度。
3、用物:治疗车上放置吸氧装置一套(湿化瓶里不需装蒸馏水),雾化用药,5ml注射器2个,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一套,纱布2块,手电筒。
治疗盘外:治疗卡。
(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有无破损,检查注射器及药液)治疗车下层:垃圾桶(套黄色垃圾袋),锐器盒。
【操作流程】
1、核对医嘱、治疗单、药物并配置药物,备齐用物,携至床边。
2、核对床号、姓名等身份识别信息。
自我介绍,向患者解释雾化吸入目的和配合方法。
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成人或年长儿取坐位,病情危重或婴幼儿取侧卧位。
4、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关流量表小开关并将流量表插入氧气设备带。
5、再次核对执行单及药物,根据医嘱将所需药液加入雾化吸入器下半部,注入药量在2-8ml之间(以雾化吸入器外侧所刻“MAX”标志为限)。
6、将吸氧导管一端连接至吸氧装置,另一端连接雾化吸入器底部的接口,将口含器或面罩安装到雾化吸入器上,再次核对。
7、打开氧气开关,将氧流量调制4-6升/分(因此时气雾能达到细雾状态,利于气道的吸入,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8、嘱病人紧含住口含器或将面罩罩住口鼻,缓慢的吸气、呼气,重复此步骤直至药液全部雾化完毕。
9、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痰液堵塞立即给予吸痰及吸氧,患儿烦躁哭闹剧烈时暂停雾化吸入)。
10、雾化结束后,关闭流量表小开关,撤去雾化吸入器,协助患者用清水漱口并用纱布擦净患者口周的凝结雾液(指导有效咳嗽以利
于痰液排出,危重患者及痰液不易咳出者给予叩背或者吸痰)。
再次检查口腔黏膜情况。
11、交待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可及位置。
12、整理用物,打开雾化吸入器各个部件,用清水清洗,将各个部件用干净纱布擦干,重新组装雾化吸入器,放入清洁塑料袋内单独包装写上床号姓名放在治疗室备用。
12、洗手,做护理记录。
13、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雾化后效果。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消毒原则。
2、指导患者用口吸气,鼻呼吸的方法。
3、正确使用供氧装置,注意用氧安全,室内应避免火源;氧气湿化瓶内勿盛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稀释影响疗效。
4、观察及协助排痰,注意观察患者痰液排出情况,如痰液仍未咳出,可予以拍背、吸痰等方法协助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