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甘肃省水利厅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前言石羊河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流域之一。
现状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严重超过其承载能力,致使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危害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
位于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盆地,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目前民勤绿洲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天然植被大面积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面临消亡威胁。
民勤绿洲北部,部分群众无法生存,只好撂荒土地,背井离乡,沦为“生态难民”,“罗布泊”现象已经局部显现。
石羊河流域极度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温家宝总理多次批示,要求“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不仅是个决心,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
这也不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多次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石羊河流域的治理问题。
在规划修改报批期间,为尽快遏制流域生态恶化态势,2006年~2007年,国家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先期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
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有了良好开端。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石羊河流域治理问题,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查,研究对策。
从2002年开始,甘肃省组织力量编制石羊河流域治理规划。
几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的具体指导下,规划从治理思路、主要目标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经过了反复论证,数易其稿。
目前,规划已通过了水利部审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并征求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环保总局、林业局等部门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规划以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为核心,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下游抢救民勤绿洲、中游修复生态环境,上游保护水源的总体思路,对石羊河流域进行重点治理。
甘肃省水利厅关于报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2.04.20•【字号】甘水办建管发[2012]63号•【施行日期】2012.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甘肃省水利厅关于报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通知(甘水办建管发〔2012〕63号)兰州、白银、定西、庆阳、金昌、武威、张掖、酒泉、甘南、临夏市(州)水务局,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省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为及时准确掌握全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根据水利部、省政府有关通知要求,现就报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项目范围省引洮供水工程(含一期、二期及配套工程、会宁北部供水工程)、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项目、黑河干流引水口门合并改造及河道治理工程、引大入秦供水结构优化调整项目、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靖远双永供水工程、古浪黄花滩移民开发项目、积石山引水工程、引洮入潭供水工程、引洮济合工程等。
二、主要内容与格式(一)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规划主要建设内容、投资、效益、任务目标及前期工作、招标投标工作进展情况。
(二)总体进展情况,包括工程形象进度(本月完成情况、本年累计完成情况、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情况)、资金到位、投资完成情况(本月完成情况、本年累计完成情况、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已完成的单元工程的数量及质量评定情况)、安全生产状况、项目监督检查情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及意见建议等。
三、有关要求(一)各项目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实事求是地拟定进展情况报告和填写进展情况统计表,并经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按期报送。
(二)材料要全面具体、事实清楚、文字简练、语句通顺、数据准确,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应具有针对性,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应具有可操作性,每期字数控制在2500字左右。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措施及治理成效解析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涉及4市9县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用水矛盾极为突出,例如:上游和中游用水过度导致下游生态急剧恶化、水资源总量偏低、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行业用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进程,分析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总结水资源管理措施和成效,为流域后续治理提供参考。
标签: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治理成效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扼守着河西走廊的门户,流域水资源总量为16.5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60亿立方米,地下水0.9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731m3和280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5%和20%。
流域重点治理以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总量达28.77亿m3,地下水年超采4.32亿m3,农业总用水量为24.34亿m3,占用水总量的85.7%。
由于上下游多次重复利用以及地下水的超采,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72%,已严重超过其承载能力,致使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危害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
1、制约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1.1行业用水结构不合理,区域用水不平衡。
流域中游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没有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的整体承载能力及区域的平衡性,用水量及耗水量偏大,中下游水资源配置不平衡。
以农业为例,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致使中游地区耗用水量过大,下游民勤又无自产地表水,加之入境水资源的逐年减少,为了生存和生活,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1.2水资源管理体制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流域内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体制和机制与日趋恶化的流域水生态环境不相适应,缺乏系统的管理措施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特别是农业方面,多为高耗水作物,地表水灌溉方式在流域重点治理前以大水漫灌为主,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效重复利用率低,输水系统渗漏损失严重,造成水资源浪费。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刘宗巨(嘉峪关市第一中学,甘肃嘉峪关,735100)摘要: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的内陆河流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区域气候变化、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及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已经影响和制约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此说明以民勤为重点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的内陆干旱性气候。
该区植被类型多样,分布有从平原到山地的森林、灌丛、草原、荒漠、草甸和沼泽等不同的植被类型,农牧业发达,人口众多,是宝贵的内陆干旱地区的绿洲。
1 石羊河流域自然条件概述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是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东起天祝境内乌鞘岭-毛毛山一带,与腾格里沙漠接壤,西至山丹丰城堡大黄山,南以祁连山冷龙岭为界,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连。
流域面积4.16×104km2,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武威市的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的全部以及天祝县永昌县的部分。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10′至104°05′,北纬37°15′至39°30′之间,人口约212万,耕地面积约460万亩,灌溉面积约395万亩。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降水资源,和冰川部分融水。
石羊河地表水由大靖河、古浪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黄羊河等八大河汇集成,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包括季节性小河沟)14.69×108m3,河流出山以后,进入走廊地区的永昌-武威盆地,再向北经过红崖山水库进入民勤盆地。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为100-250mm,南部的祁连山区降水量200-800mm,并且多以固态水的形式储存,少部分形成地表水流,有关资料表明,石羊河流域共计冰川数141条,折合储水量18.2×108m3,[1]冰雪融水在河川径流组成中所占的比例为3.8%,另外,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有 2.08×108m3,据计算,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1956-1999)水资源总量为16.77×108m3。
浅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实施的现状及建议1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主要内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主要依据国务院批复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规划》概算总投资47.49亿元,其包括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内容。
凉州区境内实施的项目资金为21.21亿元,其中: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投资18.98亿元,2010年前实施的西营、清源、杂木、金塔、金羊、永昌6个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计划投资16.86亿元(含日光温室建设补助资金),改建干支渠388.25 km (其中:总干渠11.92 km,干渠89.59 km,支渠286.96 km);实施田间节水面积7.38万hm2(其中:田间渠灌5.21万hm2,管灌0.99万hm2,日光温室0.61万hm2,大田滴灌0.57万hm2)。
安装地下水计量设施4 887套。
专业输水渠工程计划总投资2.95亿元,专用输水渠从西营灌区渠首至民勤蔡旗断面总长50.40 km (该项目由省石管局负责建设)。
生态移民工程总投资0.21亿元,计划在凉州区境内的祁连山区移民0.35万人,初步规划在区内安置。
目前项目共下达资金12.71亿元(其中:国家11.44亿元,自筹1.27亿元),占2010年前投资的76 %。
2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2.1 以干支渠为主的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凉州区项目工程自2006年实施以来,对凉州区境内的西营、金塔、杂木、金羊、清源、永昌等灌区的2条总干渠,7条干渠,84条支渠进行了拆除重建和局部整修。
截至目前,骨干工程共完成干支渠改建388.25 km,占下达任务的100 %。
2.2 以田间工程为主的节水技术逐步推广在河水灌区和井泉灌区有计划的推广渠灌、管灌、滴灌等常规节水设施,配套完成田间渠灌面积5.21万hm2,占建设任务的100 %;完成田间高新节水(大田滴灌、温室滴灌)配套面积0.94万hm2;安装地下水计量设施4 887套,占建设任务的100%。
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人才保障计划”的意见【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布部门】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政府【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人才保障计划”的意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才培训和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一线服务,为重点治理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技术支持。
但从目前情况看,人才短缺、技术服务力量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重点治理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
当前,全市日光温室生产、暖棚养殖、特色林果栽培、防沙治沙、节水技术等方面的农业科技人员都比较短缺。
尤其是日光温室生产方面,掌握该项技术的农技人员只有500多人,目前人均服务220多亩,是正常服务半径50-60亩的4-5倍,技术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二是整体水平不高。
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和快速推进日光温室建设的新形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方面服务还比较滞后,急需培训更新和提高。
三是现有人员作用发挥不够。
如何激励和盘活市、县(区)两级有限的科技力量,在体制机制上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农村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推广实用技术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有效调动。
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在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的引领、骨干和主体作用,经研究,决定在全市组织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人才保障计划”。
一、盘活现有技术力量1、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一线服务。
改革农口事业单位现有的分配制度,建立农口技术人员绩效工资挂钩机制。
由市、县(区)人事部门牵头,财政、农口各部门配合,按照经费供给渠道,农口技术推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中的岗位津贴全部拿出,并另行配套津贴总额的50%作为绩效工资,由各单位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农村一线的工作绩效考核情况实行按劳分配、依绩付酬。
开标会领导讲话(精选多篇)第一篇:5、开标仪式领导讲话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红崖山灌区节水改造202*年度第一批工程(二)开标评标会议上的讲话政府副县长李鹏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红崖山灌区节水改造202*年度第一批工程开标评标会议,首先我代表中共民勤县委、民勤县人民政府,向莅临指导今天开标评标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与竞标的各施工单位表示热烈的欢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红崖山灌区节水改造202*年度第一批工程于今年6月份批复下达投资计划,8月22—24日进行了招投标工作,大部分标段已签订合同并开工建设。
今天,我们对上次招标失败的3个标段和施工单位中标后自动放弃没有实施的2个标段进行二次招标,同时新增加一干渠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和灌溉试验设备购置2个标段。
下面,我就做好这次招标评标工作讲几点要求:一、严格招标程序,把好各个关口。
招标评标的全过程要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武威市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武威属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严格程序,严格标准,严把关口。
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客观公正地对标书进行评审比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投标活动,以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严明工作纪律,确保阳光招标。
招标领导小组成员、参与招标评标的工作人员以及评标委员会成员要严守开标评标机密,遵守工作纪律。
评标专家要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地履行评审职责。
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不得违反规定,徇私舞弊,以保证招标评标工作顺利进行。
监督部门要把重点治理项目招标当作预防腐败的重点来抓,加大监督力度,将事前指导、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相结合,坚决遏制围标串标等违法违纪行为,保证这次这次开标评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择优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
三、创造良好环境,做好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