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口头禅对心理不利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小心你的口头禅让孩子变坏上榜口头禅一:你再敢……,我就……【案例】当小杨扬的要求不被父母满足时,4周岁的他就会蹦出一句话“你再敢……,我就……”之类的话。
小杨扬妈说,这话从大人嘴里说出好像很正常,但儿子一学,却很让人惊讶。
比如晚上睡觉时儿子要求不关灯,就会说“你要是敢关灯,我就把你关门外”。
【应对招数】家长的处理方式不对,首先自己不要再说这种话了,当孩子说起的时候,不要当回事,越去强化它,家长越打自己的嘴巴。
小孩会想,为什么大人说了没人骂,我说就不行?另外,孩子说这种话时家长要去了解他真正的需求。
如果规定孩子9点睡觉,到点了大人就不要乱哄哄,这样孩子就会拒绝关灯睡觉。
上榜口头禅二:我说最后一次,一、二、三……【案例】甜甜不听话时,淘淘爸就会沉下脸来说:“我说最后一次,一、二、三……”向女儿发出最后的警示,喊到三再不听话,就要生气了。
经常接触这样的场景,甜甜也有样学样了。
当她要做一件事情,父母不配合或者不搭理她时,她开始沉下脸,“我说最后一次,一、二、三……”这时,甜甜妈一般都会搭理她。
【应对招数】孩子不是有意的,她是模仿大人的方式来处理自己遇见的事情。
所以家长还是“冷处理”为主,该干嘛就干嘛。
如果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家长就满足她;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那就不理她;如果是合理的要求但家长要延迟时间才能配合她,那就告诉她确切的时间。
上榜口头禅三:你看谁谁家孩子【案例】每次淘淘调皮跟其他孩子争吵打架了,爸爸就严厉的批评还一直说:你看谁谁家的孩子,成绩又好又听话!“一到暑假开始,淘淘开始进入了无拘无束的放假状态,妈妈又开始说:一天就知道玩,你看谁谁家的孩子都在复习功课!”结果,当淘淘看见班里的同学在用一些高级电子产品的时候回家就开始向父母要求:我想要一个ipad。
父母拒绝了其要求,淘淘变立刻生气说:你看谁谁的爸妈总是跟他买那些好东西,我什么都没有。
【应对招数】家长很容易在小孩子之间形成对比,希望孩子也像别的孩子一样,其实小朋友就很容易潜移默化地受到父母的影响跟别人对比,更甚者会形成严重的攀比心里。
【导语】⼝头禅是⼀个⼈总是不经意挂在嘴边的话,可能说者⽆⼼,但听者有意。
下⾯7句话,应该是很多妈妈⽓急败坏时最容易脱⼝⽽出的,虽然说时⽆意,但对孩⼦造成的影响及伤却难以估量,所以开⼝前请三思,尽量不要再说了!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孩⼦可能⼜打翻了⽜奶,孩⼦可能⼜穿反了鞋⼦···很多妈妈眉头⼀皱,就会脱⼝⽽出“和你说过多少次了···怎么⼜···⽿朵长在哪⾥···说那么多次怎么都记不住···怎么那么笨···” “和你说过多少次了”这句话的⾔外之意就是后⾯的这⼀系列的抱怨和责怪。
久⽽久之,孩⼦就会被你随时随地的责怪置于“内疚、⾃责“的⽥地⾥,容易让孩⼦形成⾃卑、没有信⼼的性格缺陷。
别⼈会笑话你 当你的孩⼦嘶声裂肺的唱歌,跟着⾳乐旁若⽆⼈地扭着⼩⾝体跟着舞动起来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曾和孩⼦说过“安静⼀下,正经⼀下,不然别⼈会笑话你的。
” 这句话的⾔外之意就是,你不能丢脸,不能让别⼈笑话,你要和⼤家⼀样,不要做奇奇怪怪的事情,要趋同。
这样可能会让孩⼦忽略了事件本⾝的对错和价值,以及⾃⼰内⼼的真实感受,⽽最看重别⼈眼中的⾃⼰。
长⼤之后可能更容易被外界的声⾳影响,被别⼈的声⾳裹挟。
我说不⾏就不⾏ 和孩⼦说道理说到⼼累的时候,往往很多妈妈就⼝不择⾔地说出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是你⽼妈,我说的就是对的!你不要再给我争论了!很多妈妈喜欢通过这句话来向孩⼦表明⾃⼰的“决⼼”,并且来显⽰⾃⼰作为⼤⼈的绝对权威。
⽽孩⼦呢?会因为害怕和强权暂时变得“听话懂事”,但是这种忽略了孩⼦想法的⾏为,可能会加重孩⼦的叛逆⼼理,反⽽不利于和孩⼦建⽴和谐的亲⼦关系。
还是我来吧 可能孩⼦⾃⼰穿⾐服没穿进去,⾃⼰穿鞋穿反了,可能你们很赶时间,于是你说“还是我来吧”,于是让孩⼦停下⼿上的事情,放着让你来!也许,你来做更加有效率,也不容易出错。
你知道一个人的口头禅潜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吗
在平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口头禅,这些口头禅完全是无意识的情况下脱口而出,有的人口头禅是一个字两个字,有的人口头禅是一句话。
不论是哪一种,从心理健康方面来说,其背后都隐藏着一些心理问题。
口头禅隐藏的心理问题
口头禅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人一旦有了这个习惯,就像上瘾一样,往往脱口而出,不能自制?其实,口头禅本来是个贬义词。
专家指出,它原指一些没得道的和尚,常把一些玄而又玄的禅语挂在嘴边,装做好像得道了的样子。
在现代社会,它也应该包含一定的贬义。
口头禅不仅让语言变得啰嗦,好像长了个瘤一样,更重要的是,有些口头禅背后隐藏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专家认为,从平时的观察来看,也是负面以及中性的口头禅占绝大部分,积极向上的口头禅所占比例较少。
一种口头禅代表了一个群体的社会心态。
她分析,说口头禅的人以30岁以下的人为多,说明现代社会的多元性让他们的生活与思考都处于一种松散、不成熟的状态,却不得不面对骤然增加的社会压力,只好通过口头禅等方式来释放与宣泄。
像无聊、没意思、郁闷等口头禅,典型地反映了这样的心理。
专家回忆,上世纪60年代,最流行的口头禅很多都是积极向上的,比如面包会有的。
这句来自前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的台词,成为当时绝大部分年轻人的口头禅,激励了一代人克服困难、积极向上。
如果用大众和有理想来定义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则可定义为小众和无理想。
专家说,这是导致出现积极和消极两种口头禅。
心理咨询师考试之口头禅隐藏的心理问题口头禅不仅让语言变得啰嗦,好像长了个瘤一样,更重要的是,有些口头禅背后隐藏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口头禅中以负面以及中性的口头禅居多,积极向上的口头禅所占比例较少。
一种口头禅代表了一个群体的社会心态。
说口头禅的人以30岁以下的人为多,说明现代社会的多元性让他们的生活与思考都处于一种松散、不成熟的状态,却不得不面对骤然增加的社会压力,只好通过口头禅等方式来释放与宣泄。
像“无聊、没意思、郁闷”等口头禅,典型地反映了这样的心理。
消极的口头禅对于个人来说,也许能达到一种心理宣泄的作用,比如说一句“有病”或“没意思”、“郁闷”,心里会舒服很多。
但清心太原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专家认为这些负面口头禅带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会影响身边人的情绪。
而中性的口头禅,比如“随便”、“不知道”等,其实反映的也是放弃自我选择、消极拒绝等心态。
喜欢说“随便”的人,往往是爱随大流、不能为自己做主的人。
“随便”隐藏着“错了别怪我,和我没关系”这样推卸责任的潜台词。
不管别人问什么,都先回答“不知道”,同样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还有些中性的口头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如“然后”、“嗯”、“这样”等,专家建议,能不说也最好别说,真正好的语言是干净、符合逻辑、准确、客观的,加进琐碎的东西,不仅让人听了不舒服,也是对语言的污染。
心理咨询工作室建议,你可以尝试换一种积极的口头禅,其实就是换了种心态。
比如“太棒了”或者“给力”这样的流行语,不少人把“加油”两个字当成了口头禅,这些都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因为人在表扬他人时,内心的欣赏情绪会被他人感觉到,用同样的情绪来回报。
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身边的人,自己有哪些口头禅,然后把它们记在纸上,有意识地分析哪些出现频率最高,哪些让人听了不舒服,哪些对自己有消极影响。
不好的口头禅,要一点点减少说的次数,今天10次,明天8次,最终将它们从生活中驱逐出去。
引导语:口头禅有时是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的,一个你经常脱口而出的字,在心理学家那里就有可能成为他们解读你的武器~下面就来看看,超准哦!你常说的那个字:---你的性格:1、唉:你有点老了,还有点认命。
2、嗷:你年轻敏感,折磨吧娘们。
3、滚:你不仅易怒,还不算后果。
4、哈:你玩的时候,会觉得尴尬。
5、嘿:你虽然拘谨,但知道分寸。
6、日:你不仅愤闷,还有点虚伪。
7、操:你不仅愤青,还非常直接。
8、二:你经常夸人,且是个天才。
9、贱:你熟悉朋友,不爱陌生人。
10、嗨:你显得老练,但你刚入门。
11、啊:你故意惊讶,可爱刚刚好。
12、喂:你有领导力,现在被领导。
13、死:你非常麻辣,有小姐脾气。
14、闪:你用词年轻,压力却不轻。
15、啥:你常常放弃,你也不觉得。
16、哦:你做的决定,都无关痛痒。
17、额:你的幸福是,再平淡一点。
18、擦:你懂得判断,处事有菱角。
19、恩:你不要太烦,少一点应付。
20、偶:你认为自己,还没有长大。
21、呵:你不仅装逼,而且装文艺。
22、汗:你缺乏真知,也缺乏灼见。
23、哎:你经常无奈,也常常忍耐。
24、靠:你应该爆发,别只是说说。
25、干:你非常大气,也有点粗心。
26、好:你无话可说,常随意他人。
27、吃:你对自己好,那你就对了。
28、乖:你长大了吗,还是别了吧。
29、喝:你该少喝点,也包括饮料。
30、扯:你不认同的,就认为荒渺。
31、晕:你的判断力,经常会透支。
32、毛:你不屑一顾,但你真懂吗?33、丫:你目空一切,自大的可爱。
34、哧:你挺好玩的,会讨人喜欢。
35、呸:你不仅可爱,还比较可恨。
36、吆:你说这个字,代表你妒忌。
37、顶:你果然牛逼。
口头禅,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现在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口头禅是人内心中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的信息经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以至于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它就会脱口而出。
口头禅其实是人们的一种下意识的表现,它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的品性。
除此以外,口头禅还能反映人们的情绪,心态。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常见的一些口头禅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呢1. “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一般说这些口头禅的人性格有些急躁,因为他们担心对方会有误解自己的心理,所以才会对自己所说的话加以强调,其根本目的是希望自己在团体中可以被认可,并得到更多朋友的信赖。
2.“可能是吧” ,“或许是吧”,“大概是吧”,说这类口头禅的人大多自我防卫意识较强,一般不轻易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类人为人处事冷静客观,在工作和生活中善于营造良好的氛围,因此人际关系不错。
3.“啊” ,“呀”,“这个”,“那个”,“嗯”,这类口头禅的人,反应较迟钝或是比较有城府,不过这样说话有时能够起到缓和,间歇等作用。
这类人的内心常常感到很孤独,比较适合从事较为严谨的工作。
4.“应该” ,“必须”,“必定会”,“一定要”等等,这类人通常都比较自信,理智,为人也很冷静,自认为能够将对方说服,令对方信服,但是有时候这类话说的过多时,反而会使对方看出动摇的心理,这类人比较适合担当领导职务。
5.“听说” ,“据说”,“听人讲”,“无所谓”,“随便”,“就那样”,说这类口头禅的人则表示他们安于现状,做事缺乏主见,对自己的目标也很不明确。
他们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他们见识虽广,决断力却不够。
很多处事圆滑的人,也易用此类语。
6.“还是算了吧” ,这句话一般意味着说话人自信心不足。
在现实中,我们也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语句,这类型的人一般都会通过负面信息来不断强化对自己的否定评价,会导致自己自卑感加强。
88快乐养生 2015.04栏目编辑:杨春霞*****************口头禅背后的负面情绪⊙ 龚艳丽有调查显示,目前的白领阶层,四成以上都将“郁闷”挂在嘴边。
不管是下馆子点菜还是大家一块商量去哪春游,有人一概以“随便”两字来回答……口头禅虽然五花八门,据调查显示,国人最爱说的“十大口头禅”,按排名分别是:“随便”(10.5%)、“神经病”或“有病啊”(8.1%)、“不知道”(7.2%)、脏话一类(6.7%)、“郁闷”(6.5%)、“我晕”(5.6%)、“无聊”(5.5%)、“不是吧?”或“真的假的?”(4.8%)、“挺好的”(4.6%)、“没意思”(4.6%)。
其实“随便”一词不仅中国人说得多,美国人也最爱说。
美国曾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是“Whatever”,相当于汉语中的“随便”或“无所谓”这个词,为美国人说得最多、最让人讨厌的口头禅。
排在后面几位的还有“你知道”、“总之”、“这就是事实”、“到头来” ,等等。
口头禅隐藏的心理问题口头禅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人一旦有了这个习惯,就像上瘾一样,往往脱口而出,不能自制?“其实,口头禅本来是个贬义词。
”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指出,它原指一些没得道的和尚,常把一些玄而又玄的禅语挂在嘴边,装作好像得道了的样子。
在现代社会,它也包含一定的贬义。
“口头禅不仅让语言变得啰嗦,好像长了个瘤一样,更重要的是,有些口头禅背后隐藏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负面以及中性的口头禅占绝大部分,积极向上的口头禅所占比例较少。
一种口头禅代表了一个群体的社会心态。
说口头禅的人以30岁以下的人为多,说明现代社会的多元性让他们的生活与思考都处于一种松散、不成熟的状态,却不得不面对骤然增加的社会压力,只好通过口头禅等方式来释放与宣泄。
像“无聊、没意思、郁闷”等口头禅,典型地反映了这样的心理。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黄悦勤教授回忆,上世纪60年代,最流行的口头禅很多都是积极向上的,比如“面包会有的”。
【口头禅透露你的心术】1.经常说“我知道”,这样的人不但聪明,而且反应奇快. 2.经常说“绝对”,大多有一种自爱的倾向。
3.经常说“所以说”,他们都很傲慢,鄙视他人.4.喜欢说“不过”的人,喜欢表现自我,期待得到众人的注目。
却又不愿意引起他人的反感。
【口头禅会暴露你的性格】1.经常说"凭什么呀":正直,有点神经质.2.不靠谱:多疑、完美主义者.3.我晕:活泼坦诚,容易意气用事.4.好呀好呀:性格爽朗,但缺乏主见.4."亲爱的":多变,对人际关系敏锐.5.先听我说:自信心控制欲强,急躁【眼睛是不会撒谎的】心理学家发现,当大脑回忆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再向左转动。
而如果去虚构一个画面,即说谎话时,眼球的运动恰恰相反,会先向上、再向右转动。
所以,如果想知道一个人是否说谎,你可以问一些必须要回忆才能想起来的细节,然后,观察他的眼睛。
【人性悖论】1、所有的“我开玩笑的”都一定带着一点点认真;2、所有的“我不懂”其实还是有一点懂;3、每一次“我不在乎”背后都有一点点在乎;4、每一次“我没事”背后都还是有那么一点伤痛。
【出卖你性格的小动作】1.边说边笑—性格开朗,知足常乐2.掰手指节—爱钻牛角尖3.腿脚抖动—很少考虑别人,对人吝啬 4.拍打头部—有开拓精神,乐于助人 5.摆弄饰物—内向,做事踏实6.耸肩摊手—会享受生活,为人诚恳7.抹嘴捏鼻—爱捉弄别人,常处于被支配地位8.常低头—慎重派,讨厌过分激烈的事。
【做人十心机】1做人不能太单纯,适度伪装自己。
2凡事留余地,要留退路。
3话不说绝,口无遮拦难成大事。
4成熟而不世故。
5心态好,想得开活得不累。
6懂方圆之道:没事不惹事,来事不怕事。
7不可少二礼:礼仪与礼物。
8人在江湖飘,防挨朋友刀。
9偶尔"势利眼",寻可靠伙伴。
10放下面子来做人。
【一生中不可错过的十种贵人】1、愿无条件力挺你的人;2、愿意唠叨你的人;3、愿和你分担分享的人;4、教导及提拔你的人;5、愿意欣赏你的长处的人;6、愿成为你的榜样的人;7、愿意遵守承诺的人;8、愿意不放弃而相信你的人;9、愿意生你气的人;10、愿意为你的人。
人际交往中,这三句口头禅最伤人,要少说!人际交往中,要说什么最伤害人,非“语言”不可!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意思就是说:同情理解的好话,能给人温暖,增添勇气,使一个身处寒季的人也感到暖和;尖酸刻薄的话容易伤人,使一个身处夏季六月的人,也感到阵阵的严寒。
所以,伤人的语言就像一把尖刀,说的人风轻云淡,听的人却遍体鳞伤,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一句话可以成事,一句话也可以坏事,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我们人缘好与坏、成功与否的关键。
琢磨君总结:人际交往中,这三句口头禅最伤人,要少说!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1、你听见没!说这句话的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好像在质问他人到底听没听懂他的话,到底有么有按照他的意思来做事。
这句口头禅经常用于公司上级对下级之间,以及父母对孩子之间,或者是聪明人对“笨人”之间。
说话者趾高气昂,看似是为了别人好,实在是为了获得自重感,让他人重视自己所说的话,还有一种驱赶他人做事的味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者会感觉自己不被尊重,继而产生反抗情绪。
所以说,人际交往中,“你听见没!”这句口头禅最伤人,要少说!请输入图片描述★2、你不懂!说这句话的人是一种不耐烦的姿态,他们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聪明,别人愚笨,也懒得和他人费口舌解释。
人无完人,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知识的盲区。
某人刚知道了点知识,就得意忘形,瞧不起别人,这是很讨人厌的行为。
这句口头禅经常出现在不同行业朋友互相交流时,孩子对父母不耐烦时,年轻人对年老者不耐烦时。
说这句口头禅的人,首先没有尊重人,看高了自己,最后也必定是“辱人者,自取其辱”!所以说,人际交往中,“你不懂!”这句口头禅最伤人,要少说!请输入图片描述★3、你给我等着!说这句话的人是一种下命令的姿态,好像别人随时随地只为他一个人服务一样。
显然,说话者,高估了自己的地位,而看轻了他人,说者无心,但听者却有意,听者会觉得很憋屈,为什么要浪费时间等你呢?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所以谁也没有资格让他人为自己待命。
孩子常念这3句“口头禅”,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爸妈千万要注意现在很多人都说,在这一个时代出生的孩子实在是太幸福了,因为他们吃穿不愁。
可事实上这些小孩子在面对吃穿不愁时,也付出了代价。
要知道现在这一个社会完全处于高压的状态,不管是大人孩子,孩子都会承担一定的压力。
确实,如果只是看物质条件的话,现在的孩子确实会更幸福一些,因为他们衣食无忧。
但是如果站到心理层面上来看,可能事情就不像是你所想象的那样。
从小娜娜就是一个乖乖女,大家都非常羡慕她的爸爸妈妈,可以生出如此乖巧的女儿。
同时娜娜的父母,也把女儿当成了自己最骄傲的作品。
虽然他们并不会直接说出来,但是内心还是非常开心的,为了让女儿变得更加优秀,夫妻两个人面对女儿的时候,使用了特别严厉的管教方式。
就例如同龄的孩子可以随意外出玩,但是娜娜的生活当中填满了家和补习班。
甚至娜娜的妈妈,还会出去跟踪娜娜,翻娜娜的私人物品等等。
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女儿的生活不受阻碍。
就这样经过父母的严厉教育,娜娜确实获取了优异的成绩,可是在考大学的时候,娜娜和母亲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矛盾。
原来她一直都很热爱乐器,但父母当时不重视这件事,报考时孩子小心地说自己想要去艺术学校。
娜娜的妈妈听完之后特别生气,觉得只有那些学习不好的人才会选择艺术而学艺术,不仅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且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经过这一次的争吵,娜娜更加绝望了,同时他也说了一句,活着有什么意思?娜娜的母亲听完这一句话之后非常惊讶,但是并没有特别在意,后来母女两个人又因为大学的事情争吵几次。
而每一次争吵完毕之后,娜娜都会说出这一句话,这时娜娜的妈妈也觉得有意一样,但是她并没有把这当成重要的事情。
终于在一次争吵当中娜娜无法忍耐,再一次说出了这一句话。
并且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直接从楼上跳下,还好他们住的楼层并不是很高,娜娜只是摔伤。
如果孩子总是会说出这三句口头禅,家长需要多加注意,孩子可能患上了抑郁症一、活着有什么意思?死了不就好了让孩子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他不在意生死了,面对生死时,就像是平时喝水一样简单,所以他可以轻易说出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