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0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1、中国地质大学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1999(000)007
【摘要】国办发〔1999〕37号(一九九九年四月三十日)国土资源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新中...
【总页数】2页(P13-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7
【相关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J], ;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J], ;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J], ;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J], ;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近日已成建制划归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原地矿部直属: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所)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等煤炭工业部直属:1、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北京两所)2、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阜新煤炭学院)4、河南理工大学(原焦作矿业学院)5、安徽理工大学(原淮南矿业学院)等石油工业部直属:1、中国石油大学(东营、北京两所)2、大庆石油学院3、西南石油大学4、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5、西安石油大学(原西安石油学院)等核工业部直属:1、东华理工学院(江西某县)冶金工业部:1、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等2、东北大学有色金属总公司直属:1、中南大学(原中南矿冶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地质勘查安全生产知识试题第一篇:地质勘查安全生产知识试题地质勘查安全生产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十六题)1、地质勘查安全工作应贯彻的方针是(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安全第一、科学管理D、坚持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的方针2、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将地质勘查项目发包、分包、转包给(C)。
A、个人 B、任何组织机构C、个人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组织机构D、不具法人资格的组织机构3、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地质勘查从业人员(A)A、不得上岗作业B、上岗后再安排教育培训C、给予罚款处理D、一边培训一边上岗4、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成为(A)A、事故B、不安全C、危险源D、事故隐患5、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C)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1 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B、存在C、可导致事故发生D、不容忽视6、(A)是指:对安全生产管理,要以预防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重点,而不是以处理事故为重点。
A、预防为主B、安全优先C、安全第一D、事故预防7、地质勘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专门负责(D)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安全生产的(D)管理人员。
A、安全生产管理;专职或兼职B、安全生产管理;专业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专职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职8、单位对新职工应进行(B)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B)h。
A、全面;48B、三级;48C、三级;24D、全面;249、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C)。
A、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闪点B、可燃物质、引燃物质和闪点C、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D、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燃点10、根据《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方法》的规定,地质勘查单位安全费用按地质勘查项目或者工程总费用的(C)提取。
A、2‰B、5‰C、2%D、5%11、安全色中的红色表示(A)。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1、中国地质大学-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 (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地质勘查工作【发文字号】国办发[1999]37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日期】1999.04.30【实施日期】1999.04.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土资源部、中央机制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一九九九年四月三十日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国土资源部中编办体改办一九九九年四月九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了一支具有优良传统和作风、技术力量雄厚的地质勘查队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现行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政企(事)不分,责权不明;队伍臃肿,力量分散;工作重复,效率不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削弱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又影响了地勘单位自身活力的发挥,也使得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得不到充分保证。
因此,必须对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一、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有利于矿产资源严格管理和有效保护,政企(事)分开,统一、协调、有序、高效的管理体制。
改革的原则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实行政企(事)分开,强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地质和矿产资源执法监督的职责,中央和省一级保留一部分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的骨干力量,将其余地质勘查单位逐步改组成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和管理的经济实体;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地质勘查单位的经济管理地质勘查是指通过对地球物质、地球形态、地球运动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地下水动态等信息的活动。
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需要经济保障,而地质勘查单位的经济管理则是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查单位的经济管理。
一、地质勘查单位的组织结构地质勘查单位通常包括行政部门、勘探部门、技术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等。
各部门之间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行政部门负责单位的日常管理、人事管理、外联工作等;勘探部门负责地质勘查的开展;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勘探技术研究和开发;财务部门负责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后勤服务部门负责单位的后勤保障和基本建设等。
(一)筹资管理地质勘查单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勘查工作,筹资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筹资的渠道主要包括国家、地方、企业和银行等。
在筹资方面,地质勘查单位需要注意财务风险,选择稳健的筹资渠道,以确保经济运转正常。
地质勘查单位的资金管理一般需要涉及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使用、资金监管等方面。
预算编制需要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年度预算,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预算调整;预算执行需要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资金使用需要遵循监管规定和财务制度进行调度和使用,建立资金监管制度,确保资金的使用合理、公正和透明。
(三)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指对地质勘查工作各环节的成本进行核算并加以控制。
成本管理包括工资福利、设备费用、差旅费、租房费用、办公用品费用等方面的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需要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阶段进行详细的核算和控制,避免低价招标、偏高的采购价格、过多的开支等问题。
(四)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对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
项目管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工作进展状况进行监管和把控,对问题进行及时协调和解决,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地勘公司组织机构地勘公司是一种专门从事地质勘探工作的企业组织。
它的组织机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门: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工程部门、财务部门和后勤部门。
管理部门是地勘公司的核心部门,负责决策、规划和组织协调公司的各项工作。
管理部门通常包括董事会、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和行政部等。
董事会是地勘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公司的股东或股东代表组成,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决策重大事项。
总经理办公室是公司总经理的工作场所,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推动公司的发展。
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福利管理等工作,确保公司具备合适的人力资源。
行政部负责公司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包括文秘、会务、档案管理等。
技术部门是地勘公司的技术支持部门,负责地质勘探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技术部门通常包括地质勘探研究所、测绘部、实验室等。
地质勘探研究所是地勘公司的核心技术机构,承担地质勘探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等工作。
测绘部负责测量和绘制地质地图,为地质勘探提供空间数据支持。
实验室负责对采集的地质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为地质勘探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工程部门是地勘公司的施工执行部门,负责地质勘探工程的实施和管理。
工程部门通常包括勘探工程部、钻探工程部、地质工程部等。
勘探工程部负责勘探工程的筹备、组织和实施,确保勘探工程按计划完成。
钻探工程部负责地质钻探工程的组织和管理,包括钻井设备的调配、钻探操作的指导等。
地质工程部负责地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包括地下水开发、地质灾害治理等。
财务部门是地勘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的财务规划、预算、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等工作。
财务部门通常包括财务管理部、会计部和审计部等。
财务管理部负责公司的财务规划和预算工作,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会计部负责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包括凭证的录入、账务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等。
审计部负责对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确保公司的财务活动合规和风险可控。
后勤部门是地勘公司的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为公司提供基础设施和后勤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矿产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4.03.26•【文号】国办发[1994]48号•【施行日期】1994.03.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矿产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1994年3月26日国办发〔1994〕48号)《地质矿产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地质矿产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根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保留地质矿产部(以下简称地矿部),将原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并入地矿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地矿部承担。
地矿部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行政企、政事职责分开,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地矿行政管理体制。
一、职能转变进一步强化地矿部的矿产资源管理、矿产开发监督管理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等社会管理职责,健全与完善地质勘查的行业管理;改革地矿行政管理机构的领导体制;将直属地质勘查企事业单位组建成经济实体,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实行政企、政事职责分开,弱化对直属地质勘查单位和企业的直接管理,变部门管理为行业管理,健全强化执法监督措施和手段。
二、主要职责地矿部是国务院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勘查行业的职能部门。
主要任务是:提供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保护地质环境,实施地质勘查工作的行业管理。
主要职责是:(一)负责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地矿法规体系,指导并监督检查地方地矿行政管理工作,组织制订全国地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
地质勘查工作者的现状分析地质勘查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简称.广义地说,一般可理解为地质工作的同义词,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以寻找和评价矿产为主要目的的矿产地质勘查,以寻找和开发地下水为主要目的的水文地质勘查,以查明铁路、桥梁、水库、坝址等工程地区地质条件为目的的工程地质勘查等.地质勘查还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热调查与地热田勘探、地震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地质勘查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本着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工作量,获得较多、较好地质成果的原则,选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等.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过程,也属于地质勘查的范围.狭义地说,在我国实际地质工作中,还把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5个阶段,即区域地质调查、普查、详查、勘探和开发勘探.很多人说,干地勘的生活都很苦,经常荒山野岭的跑,抬头是不一定是天空,低头一定是土地.也有人说,身为地质郎,选择了这条路,干一行爱一行,我愿意为自己的地质事业而奋斗、去努力.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大部分人的心声,是怎么说的?甲:我是地质工作者,一出野外就是好几个月,回来还要整资料,只有很少时间能陪陪家人,大部分时间处于家庭的缺失状态,亏欠老婆孩子太多了,但是为了这个家还得继续干下去.地质工作,是辛苦的工作,没有水,没有吃的,都是从几百公里弄来的,没有手机信号,都是我们必须克服的困难,地质需要坚持,需要信念坚定.刚毕业就遇到地质低谷,找不到工作,可在双选会找到一家地质队,人家说不招人,是冲着学校面子来的.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走不完的是脚下的路,曾经吃饭靠抢,干粮靠背,时间靠磨,总之搞地质不容易,但是时不时出去真的很开心!乙:地质生活就像二锅头,滋味不好、难以下咽,有时候还辣眼睛!但它却劲道持久,使人流连忘返,回忆起来百般滋味.年轻时候还好,等老了没有身体上不落下毛病的,队上老领导一到雨天就腿疼.丙:地质人常年以山林为伴,沐风栉雨、露餐风宿,身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却只能与石头打交道.地质工作者远看像野人,近看还是像野人.选择一行就要爱一行,地质工作是祖国发展的坚实后盾,虽然苦,虽然累,但是无怨无悔.丁:地质工作确实挺辛苦,但是那个行业又不辛苦呢,既然选择了,就做好本职工作,和大家一起学习新知识.地质人员的确很辛苦,比起老一辈还是比较幸福的.各种先进设备、仪器等,减少了大量的工作,不过没有老一辈地质人对工作的态度!已:我是地质工作者,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比猪差,干的比牛多!领导一句大话,要掉你半条小命.这就是我们的地质生活,没办法,谁让我们选择了这一行呢,就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上这些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的心声而已,地勘行业虽苦,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苦中作乐.地质工作者的确挺辛苦,工作条件恶劣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正是由于这种工作的特殊性,才更加让我们敬佩.地质队员应该是一群高素质的人,与野外深山相伴,有多少地质儿朗没有享受过城市里的浪漫爱情,把青春献给了地质事业,献给了大山,献给了深山老林.为祖国提交了一份份矿产地质报告,多少个以矿建起的城市,而他们又要奔赴新的找矿荒野,地勘人员行走在丛林中,在高原上,在悬崖峭壁上,在戈壁滩中,在矿井中,是值得尊敬的一伙人.不过,个人觉得地勘行业不太适合女生.小编曾经就是一名地勘工作者.作为地勘女来说,你可以选择在实验室,你可以选择在地质队,选择在勘察院.当然这些说的都是一些文职类的工作,或者说是室内画画图,出出报告之类的,如果,是针对于女生出野外,进行勘察地勘操作,那么,真的就太不适合女生了.我还记忆犹新,在广东的夏天,我拿着一个文件夹,一支笔,顶着烈日,在钻机师傅旁边对着打出来的岩心进行地质编录.作为一名女生,你去了工地,或者去野外编录,都是极其不便的.工人看着你会以一种很奇怪的方式,毕竟,女的地质勘察做野外的特别少,可以说是极其少了.所以,小编觉得女生可以做室内工作,但是真的不太适合做野外操作.看完了这些,那么现如今,地勘行业的发展又如何?我们地勘人的春天在哪里呢?以前的地勘工作者,生存发展靠单位,而现在却不行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转变过去靠单位观念,转变过去靠政府项目观念,今后靠单位不如靠自己,靠政府项目不如靠市场.过去自己把一辈子交给单位,单位好自己好,单位差自己差,自己的命运由单位来决定;现在一定要觉醒,没有谁能管你一辈子,自立自强靠自己,把命运和发展掌握在自己手里最可靠.2017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地质勘查资质审批正式取消.取消审批后,国土资源部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1.制定发布开展地质勘查的标准和规范.2.充分发挥地质勘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3.对政府部门委托的地质勘查任务,要加强对地质勘查单位履约情况的监督,并对委托任务承担相应行政责任.4.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5.建立地质勘查单位“黑名单”制度,推动对失信者实行联合惩戒.那么地质勘查资质取消对地勘行业有什么影响呢?这或许是到目前为止地勘单位最大的革命.地质勘查资质取消,将给行业注入更多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给行业注入了不断的活力.竞争性的注入将对勘查成果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看似降低门槛,实际是提高门槛.“旱涝保丰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提升勘查质量与水平将会给单位带来更多的“回头客”,未来的机遇将偏向那些注重工作质量的勘查单位.从2018年开始,除了页岩气、油气、稀土外,其它矿种的勘查均不再有资质要求.一些地勘单位感觉失去了“勘查通行证”,任何有技术、有能力的单位都可以进入该领域了.资质的取消,意味着甲乙丙级资质将不再具有实质性意义,也就是说任何单位或个人,只要具备了编制相关技术报告的能力和水平,都可以承担相应技术报告的编制任务.失去资质垄断地位的国有地勘单位面对技术实力较强的个人时,无论成本控制、责任明晰等各方面将全面落入下风:1、国有地勘单位、个人、合伙制公司等各类市场主体全面竞争失去资质垄断地位的国有地勘单位面对技术实力较强的个人时,无论成本控制、责任明晰等各方面将全面落入下风.国有地勘单位不得不面临两个选择,第一,退入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勘查领域;第二,拥有自有探矿权的国有地勘单位通过资本运作获取的资金,走探采一体化道路.围绕着部分威望高、技术力量强的个人会组成新的团队.不同的团队也可以重新组合,形成合伙人制度的公司.可以参考律师事务所的运营模式.2、第三方质量监管机构出现我们知道,传统国有地勘单位的质量体系被称为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很大程度上质量监管是本单位自律的事情.地勘质量的责任人也是地勘单位集体承担.未来,由于地勘市场主体变得复杂与多样,地勘工作的质量亟需一个中立的第三方进行监督.在市场的呼唤之下,第三方质量监管机构将出现.3、专业化的公司、实验室独立出现当前廉价、高效、低质的私人钻机在未来责任明晰、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下将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专业化、标准化的工程施工公司.工程施工行业的平均素质将大幅提高.样品分析实验室基于同样的理由将提高专业化水平,部分民营实验室可能出现.4、“地质勘查+互联网”局面将出现公司可以节约大量经费,同时严格提高自己内部报告的质量.矿业萧条、矿企节衣缩食,而资质的取消,给了我企业一个打造自己团队和节约成本的好机会.如果公司自己的地质人员能够学会吃透报告标准,相信都是可以写出合乎规范的报告.勘查资质的取消,同时也强迫设计院勘察院等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提升.坐着喝茶看报纸就能把钱挣了的日子不在了,现在公司不必再用钱去买盖章了.那么,资质单位要想拿回这部分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招收更多技术人员并进一步进行培训,对自己的报告内容提高要求.地勘资质要求取消后,地勘市场主体数量大大增加.信息不对称是阻碍地勘市场甲乙双方进行产品交换的最主要原因.互联网由于具有即时、便利、无地域限制的特点,将是整合甲乙双方供需信息的最佳平台.不出意外,互联网地质平台将整合未来技术力量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大部分信息.那么,勘查资质的取消,对我们这些技术员来讲,又该如何应对?在大变革的时代,时刻做好变的思想准备.天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应对变局的方法不是关系、门路,恰恰是自己的本领.自由竞争的时代,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时代.如果你没有转行,还是刻苦磨练内功吧.我们相信,真正开始大浪淘沙后,会留下矿产地质工作人员中最优秀的一批,而且也会得到合理的物质和精神回报.我们都知道,十九大后,中国正推进各项伟大事业,实现中华名族复兴伟大梦想,未来几十年是难得的干事业历史机遇.在单位做,就要一心一意谋市场谋发展;单位没有机会,换个地方也要谋发展;条件好的时机相对成熟甚至可以拉队伍自己创业谋发展,成就一番事业,这样才不枉对十几年或几十年的地矿专业累积.有以前单一传统地勘向大地质转变,做城市地质、地下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和旅游地质等;从单一矿产资源向大资源转变,做大资源地质、三稀和重要非金属矿产调查;从传统地质灾害向生态环境转变,研究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灾害综合生态环境;从分散地质资料向大数据库转变,建立矿产资源、钻探、环境等各种大数据库;从单一地质服务向矿产资源全产业链服务转变,建立勘查、办证、开采、加工、检测、建厂、技术服务、销售、复垦等矿山全产业链服务,延伸地矿专业服务,走向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基础支撑产业的地质勘探行业,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遇与挑战并存,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取消后,地勘市场的竞争将越发激烈,优胜劣汰,地勘单位必须更加注重工作的质量,才能在未来取得主动.。
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进入分类后时代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颁发,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2016年末,全国地勘类事业单位基本上完成了分类改革的基本分类工作。
新的地质工作队伍框架是什么样子?往下看!地勘单位分类基本完成至2016年末,全国地勘类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基本告一段落。
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所属单位作为中央直属管理的事业单位,已基本完成了分类划定工作:局机关、广州海洋局、沈阳地调中心等16家单位划为公益一类;地科院、地质所、资源所等7家单位列入科研机构分类专题研究;矿业报社暂不分类。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等隶属中央管理的国有地勘单位成建制地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成为地勘类中央管理企业.据统计,目前全国属地化管理的国有地勘单位有22个省(区、市)完成分类.部分省的国有地勘单位分类工作没有全部完成,如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局及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四川省地勘局尚没有分类批复,甘肃地勘局有7家单位(培训中心、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测绘勘查院、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调查院、地矿科技信息中心以及甘肃探矿机械研究开发中心)尚待另行批复;云南地勘局为暂定分类。
青海、广西、江苏、内蒙古、吉林等5个省(区)尚未完成分类.全国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情况示意图公益类地勘单位是主流近期,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对全国国有地勘单位的分类改革进行了全流程的跟踪调研工作.据统计,全国共有75家属地化管理地勘单位,目前分类方案得到省(区、市)批复的有61家局级地勘单位、共744家队级地勘单位。
从基本统计情况来看,分类为公益一类的地勘单位占比23%,公益二类地勘单位占比58%,分类为生产经营类的地勘单位占比19%,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生产经营类单位分类后的比例约为2:6:2.从分类结果来看,省域间还是呈现了较大的差异:河北、宁夏以及浙江等省(区)公益一类地勘单位比例较高;黑龙江、山东、山西、甘肃、湖南、重庆、贵州、福建等半数以上地区的公益二类地勘单位比例高,多数地区公益二类的单位比例超过50%。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家级部门,负责管理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其中地质勘探和资源调查是其重要职责之一。
地质勘探和资源调查是指通过对地质构造、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从地质勘探的目的与方法、资源调查的重要性和应用以及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职责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地质勘探的目的与方法地质勘探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地壳构造和地质条件,探明地质体及其中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地质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调查、物探勘探、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质测量和地质钻探等。
野外地质调查是地质勘探的基础和起点,通过对地质地貌、岩性、构造、矿化、水文地质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获取地质信息。
物探勘探则是利用地球物理原理和仪器设备进行勘探,如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勘探等。
地球化学勘查通过采集土壤、岩石和水样等进行分析,了解地下资源赋存情况。
地球物理勘查则包括地震测深、磁法测深、电法测深等,通过测量地下地质构造等参数,绘制地质剖面和地质图。
地质测量主要是利用测量仪器和方法进行地质构造、地貌等参数的测量。
地质钻探则是使用钻探设备进行地下地质构造和岩石样品的获取。
二、资源调查的重要性和应用资源调查是对地质勘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旨在确定资源的储量和品质,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
资源调查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资源调查可以获得资源分布和储量情况,为政府制定资源开发政策、制定资源管理方案提供依据,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为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资源调查结果可以指导资源的选矿、选址和开采工艺等技术设计,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3. 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资源调查可以评估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为科学研究和教育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字】精品转中国地质单位一览表地质调查单位名称一览表单位名称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一、省、区、市原地矿部系统(各省市自治区国土环境资源厅、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调查院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4号100050天津市地质调查所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20号300191河北省地质调查院石家庄市工农西路76号050081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太原市并洲北路63号03000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市大学路10号010020辽宁省地质地质矿产调查院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29号110032吉林省地质调查院长春市南昌路2号130061黑龙江省地质调查院哈尔滨市香坊区新乡里街5号150036 0 1上海市地质调查院上海市闸北区灵石路930号200072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南京市珠江路700号210018 025-******* 025-*******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杭州市萧山区萧金路508号311203 4 1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合肥市宁国路19号230001福建省地质调查院福州市五四北路285号350001江西省地质调查院南昌市向塘赣东北路20号330201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济南市历下区建筑新村南路35号250013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市互助路25号450007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342号430030 027-85831 880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长沙市人民中路119号410011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510080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南宁市建政路1号530023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口市南沙路88号570206 0 1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610081重庆市地质调查院重庆市高新区科园一路210号渝高D座9楼400039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阳市北京路203号550004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昆明市白塔路33号(或131号)650011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拉萨市北京中路21号850000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00号710054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兰州市城关区红星巷206号730000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市南川西路107号810012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494号750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西路2号830000二、地调局直属单位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八号路4号300170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市北陵大街25号110032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市中山东路534号210016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市港窑路37号44 3003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新82号610082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市友谊东路166号710054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市福州路62号266071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10008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510075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100037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河北省三河市燕郊(562队)10160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11号100081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省正定市中山东路92号050803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保定分部(方法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中路135号07105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5号610041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河南省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450006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77号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北二段1号61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部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100081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100083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15号100034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本部北京市黄寺大街24号院22号楼100011三、各工业部门地勘单位有色地勘系统(各有色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好和各地质大队)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市复兴路乙12号100814新疆鑫汇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市贵州路科技街59号830011 有色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市安外北苑100012以下为有色属地化单位天津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天津市河东区友爱东道平房6号300181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乌兰察布东路010010 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沈阳市和平区柳洲街17号110002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长春市同志街49号130021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哈尔滨市大庆路20号150046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市大光路26号210007 025-******* 025-*******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浙江省邵兴市人民中路160号312000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南昌市井冈山大道361号330001 0791-844502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院南宁市建政路34号530023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海口市金牛岭金坡路570006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贵阳市油炸街东新区路7号550005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市人民东路74号650051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安市雁塔路中段24号710054 029-******* 029-*******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兰州市东岗西路427号730000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宁市建国路5号810007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乌鲁木齐市友好北路4号830000冶金地勘系统(各冶金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东里甲16号100028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一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101601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二局福建省福州市东街115号350001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三局山西省太原市上三桥街50号030002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南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1250号430081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山东局山东省济南市山师东路14号250014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西北局陕西西安市长安南路95号710061 029-******* 029-*******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省保定市韩村北路38号071051 转2227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昆明地质勘查院云南省昆明市茨坝路12号650203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二区11楼100029以下为冶金属地化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25号610081 028-******* 028-*******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五一路60号114002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254号230022煤田地勘系统(各煤炭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市丰台区靛厂299号10003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江苏煤炭地质局江苏省常州市武青路146号21300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浙江煤炭地质局浙江省杭州市新塘路198号310004 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湖北煤炭地质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付家坡430070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东煤炭地质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新市镇加禾510440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西煤炭地质局广西区柳洲市柳石路298号545005 772-3833393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青海煤炭地质局西宁市商业街5号810001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154号05600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137号05600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陕西省西安市建西街37号710054 029-*******以下为煤田属地化单位东北煤田地质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盛京路24号110011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哈尔滨市南岗区吉林街5号150001吉林省煤田地质局长春市延安大路11号130012山西省煤田地质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师范街030006 1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河北省邢台市中兴路108号054022内蒙古区煤田地质局呼和浩特市东门外构件街2号010010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271000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安徽省蚌埠市长征路525号233010福建省煤田地质局福州市南门加洋路153号350005江西煤田地质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三店西路198号330001 0791-511620河南省煤田地质局郑州市嵩山路202号450052湖南省煤田地质局湖南省株洲市纺织路18号412000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成都市青华路39号610072 028-*******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贵州省安顺市郊西王山561000云南省煤田地质局昆明市大石坝650218陕西省煤田地质局西安市建东街710054 029-*******甘肃省煤田地质局兰州市天水路219号730000宁夏煤田地质局宁夏区银川市新城区铁东北街12号750011新疆煤田地质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830000核工业系统(各核工业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北京762信箱100013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南昌市北京西路134号330046化工地勘系统(各化工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一区1号100011武警黄金地质勘探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金兴路2号100102建材系统中国建材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北京市西直门内北顺城街11号100035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甲88号100011四、石油工业系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成立于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后总部迁涿州,2004年更现名。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1、中国地质大学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作者:wuyang 点击数:300 录入时间:2011/5/19 16:44:10--------------------------------------------------------------------------------国办发〔2001〕2号2001年1月4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中央企业工委、中编办等部门提出的《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年一月四日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中央企业工委中编办(二○○○年十二月一日)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和《听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汇报的会议纪要》(国阅〔1998〕121号)的要求,对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以下简称地勘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实施方案:一、地勘单位的基本情况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勘单位包括煤炭、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材、轻工、武警黄金等7个系统的地勘队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各自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地质勘查队伍。
长期以来,这支队伍在地质勘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地勘单位现行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地勘队伍专业分工过细、人员较多、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显现。
地勘单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二、改革的目标和原则这次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是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冶金局、煤炭局、石化局、建材局、轻工局所属地勘单位。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是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重要的职责之一,旨在深入了解和评估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潜力和分布,为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将从地质勘探和资源调查的目的、方法与技术以及应用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的目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评估,明确其潜力和分布情况,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我们可以准确掌握矿产资源的种类、储量及分布范围,为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在勘探与调查过程中,我们还能够快速识别出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为相关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的方法与技术1. 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对地质地貌、岩石、矿物以及地下构造等进行实地观察和采样,提取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以了解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2.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重力测量、磁力测量、电磁测量和地震勘探等技术手段,通过测定地下物理场的变化,获取地下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地下构造信息。
3. 遥感与卫星影像技术:利用航空、卫星和无人机等获取的影像数据,结合遥感技术进行图像解译与分析,快速获取地形地貌、植被、土地利用等信息,从而推断地下资源的分布。
4. 化学分析技术:通过对地下水、土壤和矿石等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其含量和组成,为矿产资源调查提供数据支持。
三、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的应用1. 矿产资源开发:通过对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的结果分析,确定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灾害预防:通过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可以及时发现地下的地质灾害风险,预防和减少其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
3. 地质环境评价:通过对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可以评估地质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4. 物探地震:通过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中的地震测量技术,可以了解地下的地震活动情况,为地震灾害的监测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1、中国地质大学-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
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经贸委与各工业局研究确定。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可以从所属地勘队伍中保留一支从事放射性矿产勘查的精干队伍,其余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同步进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由国防科工委研究确定。
武警黄金地质勘查部队的改革,按照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有关决定执行。
轻工局所属部分地勘单位,并入中国盐业总公司。
-一、地质部地勘系统-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成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调中心)-沈阳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调中心)-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调中心)-宜昌地质研究所(宜昌地调中心)-成都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调中心)-西安地质研究所(西安地调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地质资料馆)-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博物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技术研究所-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探矿工程研究所-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机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各省市区地质勘查局(组建地质调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质系统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划归中国石化集团。
-二、冶金地勘系统(原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成立于2001年。
-中国冶勘总局一局(华北局):燕郊:第一地质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分出):原编制为:一队:迁安;二队:衢州;515队:秦皇岛;516队:宣化;518队:邯郸;520队:邢台;522队:唐山;物探队:滦县;水文队: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矿技术研究所:燕郊;测绘大队:燕郊;建筑规划设计院:职工医院:二级甲等;子弟学校:-中国冶勘总局二局(原华东局606队):福州: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
-中国冶勘总局三局:太原:311队、312队、314队、316队、地勘院、岩土总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济南:2个专业公司,4个综合地质队、2个专业地质队、2个勘查院、1个测试中心和1所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正元资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质勘查院(乌鲁木齐,外派单位)、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冶勘总局中南局:武汉,分布在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八市:603队:大冶;604队:孝昌; 605队:襄樊;606队:黄石;607队:宜都;608队:黄石;609队:黄石;水文队:黄陂。
-中国冶勘总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质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质调查所);五队(酒泉);六队(汉中);乌鲁木齐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国内三大航空物探队伍之一。
-中国冶勘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中国冶勘总局昆明地质调查院:昆明,原西南局昆明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广州地质调查所:广州-四川省(西南)、辽宁省(东北)冶金地质勘查局和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省)已下放。
--三、煤炭地勘系统(即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部原涿州,现迁北京丰台。
-江苏煤炭地质局:常州,勘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物测队、机械研制中心、勘探研究所、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
-浙江煤炭地质局:杭州,浙江华厦工程勘察院,浙江华厦建筑基础工程公司,浙江煤炭测绘院等。
-广东煤炭地质局:广州新市镇,152地质队、201地质队、202地质队和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广西煤炭地质局:柳州-湖北煤炭地质局:武汉,125队、182队、物探测量队、地质勘查院和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青海煤炭地质局:西宁,105勘探队、132勘探队、物测队、勘查院4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第一勘探局:邯郸,119勘探队、129勘探队、173勘探队、物测队、科教中心、地质勘查院、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勘探局:北京,机械研制中心,建筑工程公司,地质制图印刷中心。
-水文地质局:邯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院、四个水文地质队和物探、基础工程、机电安装、物资供应、地能空调、污水治理等六个专业公司。
-航测遥感局:西安-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煤炭资源信息中心:涿州-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涿州-干部学校(党校) :涿州-中煤地质报社:涿州-河北省(邢台)、山西省、内蒙古、东北(沈阳)、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蚌埠)、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泰安)、河南省、湖南省(株洲)、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新疆煤田地质局已下放。
--四、核地勘系统(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核地勘队伍组建于1955年,现有6个地区性地质局、52个地质大队以及研究院所、工厂、医院等90个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分布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为其业务支撑单位,以6个地区核地质研究所为主体,组建6个核工业地质调查分院,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16大队、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8大队、核工业东北地质局243大队作为专业勘查队伍。
-6个地质局所在省的48个地勘单位,以省为单元,整体属地化,组建辽宁省(东北)、江西省(华东)、湖南省(中南)、广东省(华南、由韶关迁花都)、四川省(西南)、陕西省(西北)核工业地质局,其余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个单位属地化后(组建了河南省(信阳,原308大队)、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等4个核工业地质局),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管理。
-五、有色地勘系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有色地调中心):成立于2001年,北京地质调查所、桂林地质调查所、新疆地质调查所、地质资料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资环):成立于2003年,北京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遥感中心、北京测绘院、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测绘公司。
-19个地质勘查局全部下放:-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市地质调查总院,含河北):原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下辖514队(承德)、517队(石家庄)、519队(保定)、地质四队(秦皇岛)、普查大队(燕郊)、核工业247队(宝坻,原属核工业东北地质局)等六个地质队和一所职工大学(保定),在天津局本部设有天津市地质勘查总院、地质研究所。
-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
下辖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队(镇江)、研究所(南京)、测绘院(镇江)、矿产开发研究院(南京)、南京岩土工程勘查院。
-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绍兴)-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河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含四川)-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安,属陕西省正厅级事业单位,有12二级单位,分布于西安、临潼、咸阳、宝鸡、汉中、商洛等地)-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六、化工地勘系统(原化工部地质矿山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16家地质勘查院(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阿城)、江苏(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钾盐地质)、河南、山东、湖北(荆州)、湖南、广西、贵州(遵义南白)、云南、陕西)、1家地质研究院(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地质研究总院))、1家职工医院。
辽宁省(锦州)、安徽省(马鞍山向山)、广东省(花都)、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彭州军乐)等4家已下放。
-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建材地调中心):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地质公司,辖26个各省、市、区总队,现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成立于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后总部迁涿州,2004年更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