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4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当今国际能源研究的热点是寻找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氢能B.地热能C.风能D.天然气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等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质的电离是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的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C.盐酸是强电解质,所以盐酸中没有HCl分子D.H2O(g)==H2O(l)是放热反应4.下列各物质投入水中,因促进水的电离而使溶液呈碱性的是A.NaOH B.NH3C.CH3COONa D.NH4Cl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6.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NaHCO3的电离:NaHCO3HCO3-+ Na+B.CH3COONH4的电离:CH3COONH4 = NH4++CH3COO-C.Na2S的水解:S2-+ 2H2OH2S+2OH-D.FeCl3的水解:Fe3++3H2OFe(OH)3↓+3H+7.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 (g) + n B (g) p C (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5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 + n > p B.C的体积分数增加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A 的转化率降低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充反应生成NH3分子数小于2N AC.将0.1mol FeCl3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个Fe3+D.1L 1mol/L的KF溶液中含有F-的数目为N A9.对于可逆反应:A2(g)+3B 2(g) 2AB3(g)ΔH<0。
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学段化学(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 下列规律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最大的是()A.阿伏加德罗定律B.盖斯定律C.勒夏特列原理D.欧姆定律2.关于△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H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决定B.反应在恒压条件下的热效应为焓变C.某些反应的△H可以通过实验测得D.放热反应的焓变取正值3. H+(aq)+OH-(aq)=H2O(l) △H =a,则a可能等于()A. -57.3mol/LB. -57.3kJ/molC. +57.3J/molD. -57.3J/mol4.已知石墨的燃烧热为△H1,金刚石的燃烧热为△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所以石墨为重要的能源B.由于燃烧反应放热,所以△H1和△H2均取正值C.由于石墨和金刚石同为碳元素组成,所以△H1=△H2D.由于石墨和金刚石属于不同的单质,所以△H1和△H2不等5.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g) 2N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6.恒温条件下,可逆反应:2NO(g)+O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D.全部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下列气体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是( )A.N2B.CO2 C.O2D.Ne2.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拉瓦锡D.门捷列夫3.下列化学药品的安全警示标注中正确的是( )A.工业酒精﹣﹣剧毒品B.汽油﹣﹣易燃品C.浓硫酸﹣﹣易爆品D.纯碱﹣﹣腐蚀品4.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HN0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一元酸B.电解质C.氧化物D.化合物5.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属于()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酯化反应 D.水解反应6.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Al和稀盐酸反应B.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C.CH4燃烧 D.煅烧石灰石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雷雨时空气中的N2可变为氮的化合物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将水变成汽油D.一定条件下石墨能变成金刚石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完毕后,用嘴吹灭酒精灯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给烧杯加热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D.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 固体时,被称量的NaOH 固体放在滤纸上9.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氧化性的是( )A.用食盐腌渍食物B.用钠制过氧化钠C.用过氧化钠漂白织物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10.下列各组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H+、SO42﹣、OH﹣B.Na+、H+、Cl﹣、CO32﹣C.Na+、Ca2+、CO32﹣、NO3﹣D.K+、Cu2+、Cl﹣、SO42﹣11.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可以用的试剂是( )A.稀HCl B.蔗糖溶液 C.KSCN 溶液 D.NaCl 溶液12.氢氧化钠不能用玻璃塞保存是因为玻璃中含有()A.Si B.SiO2C.H2SiO3 D.Na2SiO31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14.影响Fe 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包括()A.铁的用量 B.接触面积 C.盐酸的浓度 D.温度15.将10mL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g-108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3分×25=75分)1.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 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答案】D考点:考查对物质的用途的判断2. 苹果切开后的剖面在空气中会很快变黄,有人称之为“苹果生锈”。
若将维生素C溶液涂在新切开的剖面上,剖面就不会迅速变成黄色。
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 氧化性B. 还原性C. 碱性D. 酸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苹果中含有亚铁离子,切开后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所以变黄,将维生素C溶液涂在新切开的剖面上,剖面就不会迅速变成黄色,说明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可以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性质的判断3. 下列说法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A. 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B. 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可能引起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症C. 纯天然物质配成的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 调味剂和营养剂加得越多越好【答案】B【解析】A、过滤嘴不能除掉有害气体,吸带过滤嘴的香烟,有害气体同样对人体有害,故A 错误; B、纯净水中元素含量偏低,长期饮用,有可能引起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症,故B正确;C、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就是真空,故C错误;D、调味剂和营养剂过量对人体有害,要严格控制用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合理使用,故D错误。
故选B。
4. 保护环境是每一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①②④⑤B. ②③④⑥C. ①②④⑥D. 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一次性木质筷子需要大量砍伐木材,不利于保护环境,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2 mol固态碘与过量H2(g)化合生成4 mol HI气体时,需要吸收10 kJ的能量B.2 mol HI气体分解生成1 mol碘蒸气与1 mol H2(g)时需要吸收12 kJ的能量C.碘蒸气与H2(g)生成HI气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1 mol固态碘变为1 mol碘蒸气时需要吸收17 kJ的能量2、氟利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制冷剂,在家用冰箱和空调广泛使用,关于氟利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氟利昂是饱和烃B.氟利昂的性质比较稳定C.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洞D.氟利昂是卤代烃3、下列实验现象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选项 A B C D反应装置或图像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反应开始后,甲侧液面低于乙侧液面温度计的水银柱上升反应开始后,气球慢慢胀大A.A B.B C.C D.D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0.1 mol·L-1NH4Cl溶液与0.05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Cl-) > c(Na+) > c(NH4+) > c (OH-) > c (H+) B.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HSO4②CH3COONH4③NH4Cl三种溶液中c(NH4+):①>③>②C.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11,则溶液中:c(HA-)>c(OH-)>c(A2-)>c(H2A)D.在相同条件下,将足量AgCl加入等体积的①0.01 mol•L-1AgNO3溶液②0.1 mol•L-1KCl溶液③蒸馏水三种液体中,所能溶解的AgCl质量关系为:①>②>③5、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 + 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c1:c2 = 1:3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X、Y的转化率相等D.c3的取值范围为0 mol/L < c3 < 0.14 mol/L6、雪是冬之精灵,在雪水冰的转化中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ΔH1>0,ΔH2>0 B.ΔH1>0,ΔH2<0C.ΔH1<0,ΔH2<0 D.ΔH1<0,ΔH2>07、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A 取20.00 mL盐酸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D 配制浓度为0.010 mol·L-1的KMnO4溶液稀释至刻度A.A B.B C.C D.D8、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难挥发B.难溶于水C.不与石灰石反应D.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s轨道的电子云形状为圆形的面B.2s的电子云半径比1s电子云半径大,说明2s能级的电子比1s的多C.4f能级中最多可容纳14个电子D.电子在1s轨道上运动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10、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20O9B.1mol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mol NaOHC.1mol咖啡鞣与H2反应时可消耗4molH2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消去反应11、下列有关金属铁的腐蚀与防护,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雨后易发生析氢腐蚀、炒锅存留盐液时易发生吸氧腐蚀B.当镀锡铁镀层破损时,铁不易被腐蚀C.铁与电源负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D.将钢管与锌管一起堆放时可保护钢管少受腐蚀12、鉴别两种溶液食盐水和蔗糖水的方法有①在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碱中和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微热;②测量溶液的导电性;③将溶液与溴水混合、振荡;④用舌头尝味道。
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模块考试化学试卷Ⅰ卷(选择题共6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3分,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C.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2.下列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A B C D强电解质AlCl3HClO4H3PO4HClO弱电解质CH3COOH HF BaSO4Ca(OH)2非电解质酒精溶液NH3H2O SO23.在0.1 mol/L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逆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加入少量0.1 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不变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正向移动4.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Fe3+B.Cl-C.HCl D.CH3COO-5.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c(H+)=c(OH-)=10-6 mol·L-1的溶液B.pH=7的溶液C.滴入酚酞显无色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6.常温下,在0.01 mol·L-1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A.5×10-13 mol·L-1B.0.02 mol·L-1C.1×10-7 mol·L-1D.1×10-12 mol·L-17.已知室温下,Al(OH)3的K sp远大于Fe(OH)3。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NO3)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2013~2014年度哈师大附中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且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 3C+4D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L·min) B.(L·min) C.(L·min) D.(L·min) 2.....·H2O H3PO4 3.下列情况下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A.ΔH>0ΔS<0 B.ΔH>ΔS>0 C.ΔH<ΔS< D.ΔH<ΔS>0.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消耗1.5amol B;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2:3:2。
A. B.C. D..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A.醋酸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醋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C.c(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相比较,醋酸溶液的浓度大 D.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可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 2H2O(g) Δ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 式为NaOH(aq) + HCl(aq) NaCl(aq) + H2O(l) ΔH=-57.4kJ/mol C.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ΔH> CO2(g) ΔH 1;C(s)+1/2 O2(g) CO(g) ΔH2,则ΔH1>ΔHc(CH3COOH)/c(CH3COO—) B.c(CH3COO—)/c(OH—) C.c(H+)/c(CH3COOH) D.c(H+)/ c(OH—) 8.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s)+5H2(g)+3N2(g)+9O2(g) 2C3H5(ONO2)3(l)ΔH1 2 H2(g)+ O2(g) 2H2O(g)ΔH2 C(s)+ O2(g) 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O2(g)+6N2(g)的ΔH为 A.12ΔH3+5ΔH2-2ΔH1 B.2ΔH1-5ΔH2-12ΔH3 C.12ΔH3-5ΔH2-2ΔH1 D.ΔH1-5ΔH2-12ΔH3 9.·H2ORNH3++OH-的平衡中,要使RNH2·H2O的电离程度及c(OH-)都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通入HCl B.加少量NaOH固体 C.加水 D.升温 10. A.图①表示N2O4(g)2NO2(g) ΔH>2SO3(g) ΔH< CH3CH3(g) ΔH<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A.开始反应时,二者的速率相等 B.盐酸放出的H2多 C.二者放出的H2一样多 D.醋酸消耗的Zn的质量多 12.反应(g)+Q(g)M(g)+N(s)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移动 B.加入催化剂,的产率增大 C.增大c(),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的转化率增大 .下列各组Na2S2O3溶液跟稀H2SO4反应的实验中溶液中最先变浑浊的是反应 温度反 应 物H2ONa2S2O3H2SO4t(℃)V(mL)c(mol(L-1)V(mL)c(mol(L-1)mL)A1050.1100.110B1050.150.130C3050.150.110D3050.250 .23514.HA的溶液中,若未电离的HA分子个数与溶液中的离子个数比为a:b,则HA的电离度(即转化率)是 A.×100% B.×100% C.×100% D.×100% 15.C达到平衡后,无论加压或 降温,B的转化率都增大,则下列结论可能正确的是 A.AC为固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AC为气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AC为固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AC均为气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6......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1×1012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B.Cl— AlO2— C. D. NH4+ SO42— CO32— 18.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s)+CO(g)MgO(s)+SO2(g)+ CO2(g) Δ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选项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CO的物质的量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SO2的浓度平衡常数K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CO的转化率.(g)nY(g) ΔH=QkJ/mol。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
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
那么,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的。
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
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绘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鸣。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能简单以“像”或“不像”来衡量。
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
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
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2015秋哈三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文科带答案)哈三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学段考试化学(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6O-8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0.1molNa2SO4溶液中钠离子的数目是()A.6.02×1023B.2C.1.204×1023D.6.02×10222.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溶液可选用的最好的方法是()A.过滤B.蒸发C.分液D.萃取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H蔗糖D.CuSO4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OH+H2SO4=Na2SO4+2H2OB.Cl2+H2O=HCl+HClOC.CaO+H2O=Ca(OH)25.下列金属中,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放出氢气的是()A.将10mL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5mol/LB.0.01mol/LC.0.02mol/LD.0.03mol/L7.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A.10gH2和10gO2B.5.6LN2和11gCO2C.9gH2O和0.5molBr2D.224mLH2(标准状况)和0.1molN28.下列各组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9.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B.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C.钠有很强的还原性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10.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可以用的试剂是()A.稀HClB.蔗糖溶液C.KSCN溶液D.NaCl溶液11.氢氧化钠不能用玻璃塞保存是因为玻璃中含有()A.a2SiO312.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A.氯水B.次氯酸钠溶液C.漂白粉溶液D.氯化钙溶液13.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N2B.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15.元素O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A.8B.10C.2D.181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B.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C.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D.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17.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B.原子半径大小:NaKRb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金属性强弱:NaMgAl18.影响Fe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包括()A.铁的用量B.接触面积C.盐酸的浓度D.温度19.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石灰石B.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点燃,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20.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橡胶B.葡萄糖C.纤维素D.乙酸21.蛋白质发生的下列过程中,可逆的是()A.盐析B.变性C.煮熟D.加入浓硫酸22.金属易腐蚀,下列金属的防护方法不合理的是()A.在衣架和电线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B.在船身下方连接铜块C.健身器材表面刷油漆D.在钢制品外层镀上铬23.酶是一种()A.糖类B.蛋白质C.油脂D.维生素24.下列对阿司匹林的描述错误的是()A.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B.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晶体C.长期大量服用会出现不良反应D.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25.下列不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B.塑料C.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26.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pH保持()A.弱碱性B.弱酸性C.强碱性D.强酸性27.下列有关垃圾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B.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C.填埋垃圾不需要处理,只要深埋即可D.没有绝对的“垃圾”,垃圾也可以回收利用28.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中都属于毒品的是()A.冰毒、黄连素B.海洛因、青霉素C.大麻、摇头丸D.胃舒平、鸦片29.为了避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我国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的洗衣粉。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 下列规律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最大的是()A.阿伏加德罗定律B.盖斯定律C.勒夏特列原理D.欧姆定律2.关于△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H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决定B.反应在恒压条件下的热效应为焓变C.某些反应的△H可以通过实验测得D.放热反应的焓变取正值3. H+(aq)+OH-(aq)=H2O(l) △H =a,则a可能等于()A. -57.3mol/LB. -57.3kJ/molC. +57.3J/molD. -57.3J/mol4.已知石墨的燃烧热为△H1,金刚石的燃烧热为△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所以石墨为重要的能B.由于燃烧反应放热,所以△H1和△H2均取正值C.由于石墨和金刚石同为碳元素组成,所以△H1=△H2D.由于石墨和金刚石属于不同的单质,所以△H1和△H2不等5.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恒温条件下,可逆反应:2NO(g)+O 2(g) 2N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2NO(g) N 2(g)+O2(g) K1=1×10302H 2(g)+O2(g) 2H2O(l) K2=2×10812CO 2(g) 2CO(g)+O2(g) 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 <c1<0.14 mol/L9. 25℃时, NH4Cl和NH3·H2O混合溶液的pH为7,则该溶液呈()A .酸性 B. 碱性 C.中性 D. 无法确定10.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常温下,在氢氟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c (H+)/c(F-)的变化趋势是(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11.25℃时,10mL 0.15mol/L的硫酸与10mL 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pH 为()A.0B.1C.2D.312.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0.1mo l·L-1 HCOOH溶液中:c(HCOO-)+c(OH-)=c(H+)B.0.1mol·L-1 NH4Cl溶液中:c(NH4+)+c(NH3•H2O)=c(Cl-)C.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H2CO3)=c(HCO3-)+c(CO32-)+c(OH-)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弱酸CH3COOH混合后的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 2c(H+)- 2c(OH-)13.25℃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 2O H++OH- △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B.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c(H+)增大,K 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D.向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14.下列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原溶液中的溶质的是( )A.Na2SO3 B.KMnO4 C.AlCl3 D.Na2CO315.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 )①减少产物的物质的量②使用催化剂③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④升高温度⑤缩小容积⑥增大压强A.①②③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④16.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熵减小的化学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苏打是弱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弱B.氨气是非电解质,但氨水能导电C.稀释醋酸溶液,可以促进醋酸分子电离使溶液pH减小D.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1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1/2H2(g)+ 1/2Cl2(g)= HCl(g)△H =-92.3kJ/molB.CH4(g)+ 2O2(g)= CO2(g)+2H2O(g)△H =-802.3kJ/molC.2H2(g)+ O2(g)= 2H2O(l)△H =-571.6kJ/molD.CO(g)+ 1/2O2(g)= CO2(g)△H =-283kJ/mol1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Al3+、AlO2-、Br- B.H+、Fe2+、SO42-、NO3-C.K+、NH4+、CO32-、OH- D.Ca2+、Al3+、NO3-、Cl-2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可乐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B.工业合成氨时选择铁触媒做催化剂能极大加快反应速率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二、填空题(共64分)21.(9分)在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s)+H2O(g) +H2(g)(1)未达平衡前,增加炭的量,υ正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减小c(H2),υ逆_____。
(2)达到平衡后,增加炭的量,K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减小c(H2),K______。
试写出影响K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g)+H2O(g) CO2(g) +H2(g)若提高c(H2O),则其自身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O的转化率_____,c(H2O)_______。
22.(6分)醋酸CH3COOH是一种一元弱酸。
(1)浓度为0.1mol/L醋酸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按照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
(2)将浓度均为0.1mol/L的醋酸和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酸性,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按照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___。
(3)向浓度为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醋酸钠溶液至中性,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按照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_。
23.(11分)已知某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H3OCH3)•c(H2O)/c2(CH3OH),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400℃,K=32;500℃,K=44。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的△H 0。
(3)已知在密闭容器中,测得某时刻各组分的浓度如下:①此时温度400℃,则某时刻υ正(填<、>或=,下同)υ逆。
②若以温度为横坐标,以该温度下平衡态甲醇物质的量n为纵坐标,此时反应点在图象的位置是图中点,比较图中B、D两点所对应的正反应速率υ B υD,理由是。
(4)一定条件下要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压缩容器的体积d.增加水蒸气的浓度 e.及时分离出产物24.(14分)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H2C2O4·x H2O表示,为了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称取W g 草酸晶体,配成100mL水溶液。
量取25.00mL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a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所发生的反应:TnKMnO4+ H2C2O4+ H2SO4 = K2SO4+ CO2↑+ MnSO4+ H2O试回答:(1)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KMnO4+ H2C2O4+ H2SO4 = K2SO4+ CO2↑+ MnSO4+ H2O(2)实验中,KMnO4溶液应装在式滴定管中,因为。
(3)滴定过程中需要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填指示剂的名称或“不需要”),确定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4)在滴定过程中若用a mol·L-1的KMnO4溶液V mL,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由此可计算x的值是。
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学段化学(理)试卷答案21.⑴不变(1分),减小(1分)⑵不变(1分),不变(1分),温度(1分)⑶减小(2分),增大(1分),减小(1分)22.⑴c(H+)>c(CH3COO-)>c(OH-) (2分)⑵c(CH3COO-)> c(Na+) > c(H+) > c(OH-) (2分)⑶c(CH3COO-)=c(Na+) > c(H+) =c(OH-) (2分)23.⑴2CH 3OH CH3OCH3+H2O (2分)⑵> (2分)⑶①> (2分)②A(2分);< (1分);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1分)⑷ae(1分)24.⑴2,5,3,1,10,2,8(2分)⑵酸(1分);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腐蚀橡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