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259.50 KB
- 文档页数:18
特种设备培训教育制度特种设备培训教育是保证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和特种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建立有效的特种设备培训教育制度,提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特种设备培训教育制度。
一、培训目标特种设备培训教育的目标是让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特种设备的操作技能,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2. 掌握特种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工作;3. 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能够正确应对特种设备突发状况;4. 熟悉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
二、培训内容特种设备培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特种设备的基本知识:包括设备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等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2. 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技能:包括设备的启动和停止、操作控制、设备检查和维护等操作技能;3. 特种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知识: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维修方法等知识;4.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包括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风险评估和事故应急处置等知识;5. 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以及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掌握。
三、培训方法特种设备培训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如:1. 理论讲授:通过专家讲授特种设备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员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知识;2. 实践操作:通过设备的实际操作,让学员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特种设备事故案例,让学员了解设备的潜在安全风险和事故原因;4.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特种设备的应急情况,让学员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和安全逃生技巧;5. 考核评估:通过培训结束后的考试和实际操作评估,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四、培训计划特种设备培训教育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培训计划应有具体的课程安排和学习进度,确保学员的培训效果。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资料特种设备是指具有较大危险性和特殊作业要求的设备,如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等。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设备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首先,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的内容涵盖了哪些方面呢?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特种设备的基本知识。
作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首先需要了解所操作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工作原理,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
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有着各自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作业人员必须熟知并严格遵守,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
在特种设备作业中,意外事故难以避免,作业人员需要掌握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状况,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四、特种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维护保养是特种设备保持良好状态的关键,培训课程通常也会涵盖设备的日常保养方法及维修技巧,让作业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资料通常包括教材、视频、实际操作演练等多种形式。
培训课程的设计应该结合实际操作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培训效果。
另外,定期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及时调整和补充培训内容,也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
总的来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资料应该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全面性,内容应涵盖设备基础知识、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维护保养等方面,以提升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有所帮助,促进特种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
特种设备相关知识一、什么是特种设备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与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我公司的特种设备主要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场(厂)内机动车辆。
1、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2、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3、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 的管道。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种类: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液位计、压力表、单向阀、限流阀、温度计、喷潹冷却装置、紧急切断装置、防雷击装置等。
4、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锅炉锅炉指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又将热能传递给水、汽、导热油等工质,从而产生蒸汽、热气或通过导热工质输出热量的设备。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制度范文一、培训目的:特种设备是指使用者对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提供设备使用和操作安全技术的一种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掌握特种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紧急事故的应变能力,保障特种设备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
二、培训内容:1.特种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工作原理;2.特种设备的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3.特种设备的安全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方法;4.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5.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三、培训对象:所有接触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包括操作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
四、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通过讲座、教学课程等方式进行,内容包括特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等,培训时间为16-24小时。
2.实践培训:在特种设备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由专业人员负责指导,培训时间为16-24小时。
3.考核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评估,通过考核者发放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五、培训机构:六、培训计划:1.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按照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和作业人员数量确定培训周期和次数。
2.每次培训安排不超过20人,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七、培训档案:1.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档案,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等信息。
2.档案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和保存。
八、培训考核:1.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考核内容与培训内容相对应。
2.成绩合格者发放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有效期为3年。
3.不合格者需进行补课和重考。
九、培训周期:每3年进行一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重新参加培训和考核。
十、培训效果评估: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培训人员的意见和反馈,及时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十一、违规处理:对未参加培训或未按要求通过考核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将暂停其特种设备操作资格,直至再次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
十二、制度宣传:特种设备管理部门需将培训制度向所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公布,并定期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作业人员对培训制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特种设备培训教育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确保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操作、维护特种设备的员工。
二、培训内容1. 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 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术。
3.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
4. 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措施。
5.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方法。
三、培训对象1. 新入职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2. 在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定期复训。
3.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人员。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授课、视频教学等方式进行。
2. 实操训练: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考核评估:通过笔试、实操考核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五、培训周期1. 新员工入职培训:不少于40小时的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
2. 在岗员工复训:每年不少于24小时的复训。
六、培训记录1. 建立培训档案,记录每位员工的培训时间、内容和考核结果。
2. 培训档案应至少保存5年。
七、培训师资1. 培训讲师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 定期对培训讲师进行评估和再培训。
八、监督管理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培训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2. 对未按要求参加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限制其操作特种设备。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并发布。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特种设备培训学习计划一、培训目的特种设备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特殊设备,如压力容器、锅炉、起重机械等。
对于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开展特种设备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培训旨在提高学员对特种设备的认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通过培训,学员将掌握特种设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维护和使用的能力,为企业的生产和安全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培训内容(一)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程》3.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规定》4. 《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二)特种设备基本知识1. 特种设备的分类和特点2. 特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3. 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三)特种设备维护和检修技能1. 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2.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修3. 特种设备的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理(四)特种设备操作技能1. 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技巧2. 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流程和规范3. 特种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和安全预防措施(五)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1.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2. 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处理和报警流程3.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监测方法三、培训方法(一)理论授课1. 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员了解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
2.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员思考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和管理要点。
(二)实地操作练习1. 安排学员到特种设备使用场所进行实地操作练习,熟悉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指导学员进行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操作训练。
(三)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事故案例,分析特种设备的安全事故原因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2. 讨论特种设备操作中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学员的知识交流和经验分享。
四、培训时间本次特种设备培训计划为期两个月,分为理论学习和实地操作两个阶段。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是为了确保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特种设备事故发生,保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
一、安全教育1. 安全法律法规教育: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等。
2. 安全意识教育:培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3. 应急教育: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了解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掌握应急逃生知识和技能。
二、培训制度1. 岗前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担任特种设备作业岗位之前,应接受相应的岗前培训,了解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2. 岗中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从事特种设备作业期间,应接受定期的岗中培训,提高技能水平,了解最新的安全操作要求和工艺技术。
3. 安全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安全培训,学习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技能,如设备的启停操作、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
三、考试和评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参加相应的考试和评估,以检验其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考试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特种设备操作证书,才能合法从事特种设备作业。
四、台账管理企业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台账管理系统,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及时更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作业资格信息。
五、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的有效落实。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是为了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2)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和提高其专业技能而制定的一套教育和培训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培训课程: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课程,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资料一、培训目标与重要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是为了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的目标是使其具备特种设备操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掌握特种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方法,以确保设备的长期有效运行,并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锅炉等,对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也有不同的培训要求。
因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它关系到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于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内容1. 特种设备的分类与特点特种设备按照其功能、用途和安全性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锅炉等。
在培训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需要了解各类特种设备的特点和常见问题,为后续的操作和维护提供基础知识。
2. 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点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是由国家、行业标准或相关部门制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需要熟悉并严格遵守这些规程。
培训中应重点介绍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要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开启与停机程序、使用工艺要求、操作事项注意事项等。
3. 特种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方法特种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需学习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方法,包括设备的定期检验、保养、维修等。
此外,针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情况,还应学习相应的排除故障方法,并能够正确使用维修工具和设备。
4.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培训中应以一些特种设备的事故案例为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教训和预防方法,以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案例的分析,使学员认识到特种设备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其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视程度。
三、培训方式与评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可以采取面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
面授教学时,注意组织讲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讲解,让学员充分理解特种设备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要点。
特种设备培训特种设备基础知识课程目的: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普及特种设备管理知识和法规意识。
培训内容:一、特种设备的基本概念和类别1、什么是特种设备?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新修订)的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经国务院批准,质检总局于2014年10月30日公布了《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2014年第114号),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目录》(以下简称新目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关于公布〈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锅〔2004〕31号)和《关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2010年22号)(以下简称原目录)予以废止。
特种设备目录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1100 承压蒸汽锅炉1200 承压热水锅炉1300 有机热载体锅炉1310 有机热载体气相炉1320 有机热载体液相炉2000 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
2100 固定式压力容器2110 超高压容器2130 第三类压力容器2150 第二类压力容器2170 第一类压力容器低温绝热气瓶)2400 氧舱2410 医用氧舱2420 高气压舱8000 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
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
其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监督管理还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实施。
8100 长输管道8110 输油管道8120 输气管道8200 公用管道8210 燃气管道8220 热力管道8300 工业管道8310 工艺管道71F0 非金属材料管7200 压力管道管件7210 非焊接管件(无缝管件)7220 焊接管件(有缝管件)7230 锻制管件7270 复合管件72F0 非金属管件7300 压力管道阀门7320 金属阀门73F0 非金属阀门73T0 特种阀门7400 压力管道法兰7410 钢制锻造法兰7420 非金属法兰7500 补偿器7510 金属波纹膨胀节7530 旋转补偿器75F0 非金属膨胀节7700 压力管道密封元件3110 曳引驱动乘客电梯3120 曳引驱动载货电梯3130 强制驱动载货电梯3200 液压驱动电梯3210 液压乘客电梯3220 液压载货电梯3300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3310 自动扶梯3320 自动人行道3400 其它类型电梯3410 防爆电梯3420 消防员电梯3430 杂物电梯4000 起重机械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4230 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4240 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4250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4260 造船门式起重机4270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4280 装卸桥4290 架桥机4300 塔式起重机4310 普通塔式起重机4320 电站塔式起重机4400 流动式起重机4410 轮胎起重机4420 履带起重机4440 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4450 铁路起重机4700 门座式起重机4710 门座起重机4760 固定式起重机9120 循环式客运架空索道9200 客运缆车9210 往复式客运缆车9220 循环式客运缆车9300 客运拖牵索道9310 低位客运拖牵索道9320 高位客运拖牵索道6000 大型游乐设施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用于体育运动、文艺演出和非经营活动的大型游乐设施除外。
6100 观览车类6200 滑行车类6300 架空游览车类6400 陀螺类6500 飞行塔类6600 转马类6700 自控飞机类6800 赛车类2、特种设备分类2.1 锅炉级别A级锅炉 P(表压,下同)≥3.8MPa的锅炉。
B级锅炉:蒸汽锅炉0.8MPa<p<3.8MPa;热水锅炉p<3.8MPa,且t≥120℃(t为额定出水温度,下同);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Q >0.7MW(Q为额定热功率,下同);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Q>4.2MW。
C级锅炉:蒸汽锅炉P≤0.8MPa,且V>50L(V为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热水锅炉p<3.8MPa,且t<120℃;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 MW<Q≤0.7MW;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 MW<Q≤4.2MW。
D级锅炉:蒸汽锅炉P≤0.8MPa,且30L≤V≤50L;汽水两用锅炉P≤0.04MPa,且D≤0.5t/h(D为额定蒸发量,下同);仅用自来水加压的热水锅炉,且t≤95℃;气相或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Q≤0.1MW。
2.2 压力容器分类2.2.1 按压力等级分类(P为设计压力)(1)低压容器:0.1 MPa≤P<1.6 MPa(2)中压容器:1.6 MPa≤P<10 MPa(3)高压容器:10 MPa≤P<100 MPa(4)超高压容器:P≥100 MPa2.2.2按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类反应容器(代号R)、换热容器(代号E)、分离容器(代号S)和储存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
2.2.3压力容器的安全综合分类根据工作压力、介质危害性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
第一类压力容器、第二类压力容器、第三类压力容器。
(1)第三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1)高压容器。
2)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 (p为承受压力,V为体积,下同)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
4)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 乘积大于等于0.5Pa·m3)。
5)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
6)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7)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8)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9)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
10)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
11)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2)第二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且不在第(1)条之内者,为第二类压力容器:1)中压容器。
2)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5)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第一类压力容器。
低压容器且不在第(1)、(2)条之内者。
2.3 压力管道分类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划分为GC类工业管道、GB类公用管道和GA类长输管道。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
工业管道分为GC1、GC2、GC3。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级:1)输送GB 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
2)输送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4.0MPa的管道。
3)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4.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4)输送流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10.0MPa的管道。
(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2级:1)输送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4.0MPa的管道。
2)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400℃管道。
3)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4)输送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3)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GC2级管道划分为GC3级:1)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2)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 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2.4 起重机械1)吊钩应当设置防止吊物意外脱钩的闭锁装置,严禁使用铸造吊钩。
2)卷筒上钢丝绳绳端的固定装置,应当具有防松或者自紧性能。
3)起重机所有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应当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电路导体与起重机结构之间的绝缘保护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4)电气设备之间及其与起重机结构之间,应当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绝缘电阻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主回路、控制电缆、所有电气设备的相间绝缘电阻和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1.0MΩ,有防爆要求时不小于1.5MΩ;绝缘起重机,有三道绝缘(吊钩与滑轮、起升机构与小车架、小车架与大车),其每道绝缘在常温状态(20℃~25℃,相对湿度小于或者大于85%)下用1000V的兆欧表测得的电阻值,不小于1.0M Ω;铝电解多功能机组从吊具和机头到大车至少设两道绝缘,其绝缘总电阻必须大于1.0MΩ,每个结点电阻值必须大于2.0M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