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测试新人教版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抗美援朝(1)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3)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1) 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最新2019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每课重难点拓展知识归纳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其中新在:⑴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的自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⑵中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⑶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⑷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等。
2、新中国成立给我们的启示:新中国成立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探索和抗争最终取得的,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强暴、永不屈服、敢于抗争的民族。
自1840年以来,各阶层的爱国人士都进行了救国救民的努力,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54”“28”代表的含义?“54”指的是当时的五十四个民族(也有种说法是代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五十四个单位);“28”指的是1921年党成立到1949年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⑴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⑵有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⑶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等。
5、西藏和平解放给我们的启示:显示了新中国有决心、有能力解决国家的统一问题,决不允许出现分裂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现象。
西藏和平解放表明了党和政府时刻注意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6、新时期促进西藏发展的措施: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党和政府在西藏地区先后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西藏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⑵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
⑶国家实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政策,派大批干部援藏;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修建了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鼓励和发展西藏地区工业。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后作业1.歌曲《走进新时代》样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的标志是()A.西藏和平解放B.开国大典C.抗日战争的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2.下列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叙述正确的选项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采用公元纪年④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⑤决定国旗是五星红旗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1949年10月1日,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导人是()A.孙中山B.毛泽东C.朱德D.周恩来4.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
在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下面不是进京赶考内容的是()A.一届政协B.新中国的成立C.抗美援朝D.中共七大5.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关键点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因为它们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6.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三大战役取得胜利7.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D.建立起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8.“……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A.开国大典B.抗战胜利C.澳门回归D.土地改革9.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B.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D.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故ACD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B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2.对联“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渡江战役B. 开国大典C. 土改运动D. 三大改造【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对联“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描述的就是开国大典,故选C。
3.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 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答案】B【解析】依据对联提到“归人民”“庆新生”,反映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
B符合题意;1933年土地革命时期,反映了土地革命时中共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故”是土地改革,A不合题意;“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对联提到“千家饭”“公社”,反映了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吃大锅饭,一切生产生活资料归公社所有,C不合题意;“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反映了1958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4.下列节日与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事件有关的是:A. 端午节B. 青年节C. 暑假D. 国庆节【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即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为了纪念新中国的成立,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因此与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事件有关的节日国庆节,故D项符合题意;A项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B项青年节是纪念五四运动的节日;C项暑假不算是节日。
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5.“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A. 大陆基本解放B. 新中国的成立C. 新政协的召开D. 解放南京【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因此“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故选B。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文件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B. 《共同纲领》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名称及性质,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因此本题正确选项是B。
7.周恩来总理曾经把某一历史时期形象地比作“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一历史时期指的是()A. 抗日战争时期B.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D. 解放故争时期【答案】C【解析】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从此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而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终结,因此“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指的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项符合题意。
抗日战争不是爆发于北京,也不是在北京取得抗战胜利,A项排除;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前的历史,B项排除;解放故争时期指的是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的历史时期,D项排除。
故选C。
8.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事件分别是()A. 五四运动和新中国的成立B. 洋务运动和新中国的成立C. 南昌起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D. 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起止时间是1919年到1949年,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之前的民主革命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所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49年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A 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是近代化探索活动,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完成了反帝的民主革命任务,但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这个“新纪元”是()①国家独立自主②人民当家作主③现代化强国④社会主义国家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指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符合题意的是①②,C项符合题意。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还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而不是现代化强国,排除包含有③④的选项。
故选C。
10.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任命的政务院总理和外交部长是()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刘少奇D. 朱德【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这次会议上,任命了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B项符合题意。
毛泽东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刘少奇和朱德是副主席,这是在政协会议上就已做出的决定,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采用的纪年是( )A. 延用中华民国纪年B. 十二生肖纪年C. 干支纪年D. 公元纪年【答案】D【解析】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和首都,并采用公元纪年, D项符合题意。
选项A是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法,选项B将源于自然界的十二种动物用于纪年,顺序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选项C又叫做天干地支纪年法,通过不同的组合,每60年一循环,沿用至今。
B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
12.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 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B. 标志着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C.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 标志着全国全部解放【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A项符合题意;标志着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B项排除;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是五四运动,C项排除;新中国成立时,西藏还没有解放,D项排除。
故选A。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13. 2011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62岁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一段段令人激动的伟大时刻……【追根溯源】(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 1会议召开地点在哪里?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这次会议的?(2分)(2)结合图 2和课本知识,说说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感受激情】(3)图 3的情景具体出现在什么时间?说说图3事件具有的伟大意义。
(2分)(4)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里的“新”主要指哪些方面?(2分)【总结反思】(5)结合图 4,你是否想过,中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答出两条即可)(2分)【答案】(1)地点:北平;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2)通过了《共同纲领》,决定了新中国国名、首都、代国歌、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及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等。
(3)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百余年的屈辱史,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结束了千百年来由少数剥削者垄断政权的历史,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它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4)这里的“新”主要指:国家性质发生变化;人民地位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等。
(言之有理即可)(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统一战线的指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等。
(答出两条即可)【解析】(1)根据图一的描述文字“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为了解决建国前的一系列问题,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根据图二“共同纲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决定了新中国国名、首都、代国歌、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及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百余年的屈辱史,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结束了千百年来由少数剥削者垄断政权的历史,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它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这里的“新”主要指:国家性质发生变化;人民地位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等。
(5)根据图 4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统一战线的指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