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校本教材(下)
- 格式:doc
- 大小:7.30 MB
- 文档页数:32
书法校本课程教材目录第一讲、文房四宝简说第二讲、唐.欧阳询楷书第三讲、楷书间架结构第四讲、书法艺术的章法与布局第五讲、书法艺术欣赏序言中国是书法的故乡,书法随着时代发展,应当不断地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以无愧于我们的祖先。
让传统书法教学走进课堂,对学生无论是在审美方面,还是在掌握一门艺术方面,都会受益颇多。
本贴以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作为习字教范。
着重分析点画特征和结构特征,如能对着字帖临摹,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进一步学习欧阳询传世楷书的各种碑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写本教材,旨在于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打下良好的书法基础;在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
由于资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遗漏、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讲文房四宝说一. 笔:初学者选用5号以上的兼毫,写2寸大字,用前先用温水将笔浸泡,毫散后挤出存氺,再开始使用,切勿将没浸泡的笔直接使用。
二.墨:一定选用书画墨汁,如“一得阁”等墨汁。
在盘内先加少量清水后再添墨汁,用墨要宁干勿湿,宁浓勿淡。
三.纸:初学者用原书纸或毛边纸,也可用价格低廉的宣纸。
写字要选用生宣纸,用舌尖点一下宣纸,如果点后津液润开,说明这种宣纸潤墨性好,可选用。
反之,宣纸质次,不可选用。
四.砚:砚的种类很多,现在成了装饰品和收藏品,用的较少。
因为有了墨汁,一般用杯盘即可。
这里有关砚台的种类、选用就不讲了。
附:书法专业术语简答1.什么是书法?书法是指汉字的书写艺术,包括用笔、结构、间架、行款等方面。
2.学习书法有哪些基本法则?学习书法必须掌握执笔、运笔、用笔、结构这四个方面的基本法则。
3.学习书法从何入手?先学好楷书基本笔画后,再先摹后临帖。
4.为什么要讲究执笔?执笔不得法,字就写不好。
正确的执笔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指实掌虚”四个字。
5.什么是运笔?怎样运笔?运笔是指笔的运砖。
运笔必须用腕运。
五指攒住笔管,使其直立不动,全用腕力使手运动,笔管随着手的活动方向来回运转,这就是腕运。
- 1-前言“求实、求真、求新、求精”,这八个字,如时代的号角,吹响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春风。
写字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任务,历来受到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我校加强写字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涵养德行,也可以开发多元智能,为终身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它又是在当前信息化的电子时代,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特殊时期,实施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载体。
于是,这本《硬笔书法教程》作为我校的校本教材应运而生了,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编写与应用,通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必将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 2-目录第一课写字姿势与执笔姿势 (5)第二课书写用具与田字格的使用 (8)第三课钢笔字笔顺规则练习 (10)第四课钢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一)横画 (12)第五课钢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二)竖画 (14)第六课钢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三)撇画 (17)第七课钢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四)捺画 (19)第八课钢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五)点画 (21)第九课钢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六)提画 (22)第十课钢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七)横折、横折钩 (23)第十一课钢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七)竖弯、竖弯钩 (24)第十二课竖提横钩横折横析钩的写法 (26)第十三课横撇撇折撇点的法 (27)第十四课横折弯钩竖折竖折折钩的法 (28)第十五课横折提横折折撇横撇弯钩的写法 (29)第十六课横折折折钩横折弯竖折撇的法 (30)附录:我的硬笔书法作品 (32)中国名家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42)- 3-第一课写字姿势与执笔姿势写字姿势要做到:头正:头部端正,稍低。
眼睛离书约一尺。
身直:上身挺直,稍微前倾,但不能弯腰弓背。
胸离桌子约一拳。
臂伸:两臂自然展开,前伸至桌面中央,肘部落在桌沿外侧,右手执笔,左手按住书本。
足安: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掌着地。
写字执笔方法:托:用中指的第一关节处托住笔杆。
《书法》校本教材编写说明一、编写的背景和意义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应有的目标之一。
因此我校根据市局“三进”课堂的通知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扎实开展“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写字教育活动,把写字教育当作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运用,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写字教育的意义,把写字教育提上学校重要工作日程,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写字教学目标通过写字训练培养学生把字写得准确、工整、美观,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以及乐学求美的良好素质。
七年级:熟练用钢笔写字,掌握基本写法,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习用横条格书写,力求字体端正,大小匀称,字距适当,有一定的写字速度,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会读贴,临帖,把握字的结构特征和各种笔画的书写技巧。
继续学习用毛笔字书写独体字,注意运笔的过程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书写。
、八年级: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书写,掌握各种字形的结构方法,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匀称,会用横条格书写,有一定的速度,能比较正确地辨认字的形体结构,比例大小,笔画位置,力求运笔正确,结构合理,字形灵动。
能较熟练地用毛笔书写上下,左右结构的字,做到穿插,避让得体。
三、编写原则1.提供范例,触类旁通。
入选教材的范字要精选,做到归类贴切。
旨在通过对范字的练习指导,达到对归类字的触类旁通,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练习效应。
2.设计新颖,省时高效。
从已有经验积累出发,硬笔书法与软笔书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要诀提示,强化记忆。
教材中要设计一些练习要诀,采用通俗易懂,极易诵读的书面语,使学生对练习的同一类字有较强的记忆痕迹,便于学生自学巩固,达到无师自通之目的。
4.欣赏激趣,加强美育。
一、教案名称:第一章《书法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书法的基本工具和书写姿势。
3. 理解书法的基本笔划和结构。
教学重点: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基本工具和书写姿势。
教学难点:书法的基本笔划和结构。
教学准备:课件、毛笔、墨汁、纸张。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书法的基本工具和书写姿势,演示正确的书写姿势。
3. 练习:学生自行尝试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强调书法的基本笔划和结构的重要性。
二、教案名称:第二章《基本笔划训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笔划。
2. 能够正确书写基本笔划。
教学重点:书法的基本笔划。
教学难点:基本笔划的书写顺序和运笔。
教学准备:课件、毛笔、墨汁、纸张。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
2. 讲解:讲解书法的基本笔划,包括横、竖、撇、捺等。
3. 练习:学生自行尝试书写基本笔划,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强调基本笔划的书写顺序和运笔的重要性。
三、教案名称:第三章《汉字结构训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汉字的结构。
2. 能够正确书写汉字的结构。
教学重点:汉字的结构。
教学难点:汉字结构的书写顺序和布局。
教学准备:课件、毛笔、墨汁、纸张。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
2. 讲解:讲解汉字的结构,包括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
3. 练习:学生自行尝试书写汉字的结构,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强调汉字结构的书写顺序和布局的重要性。
四、教案名称:第四章《书法作品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欣赏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能够分析书法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重点:书法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难点:欣赏和分析书法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书法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分析作品中的笔划和结构。
前言2002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但是,从目前小学生写字现状来看,不要说汉字书写对学生有着情操陶冶、审美能力培养的作用,就是与“整齐美观”的基本要求也相距甚远。
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
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当前,我们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规范汉字。
在实用角度上,传统文化教育和学生书写能力提高需要加强写字教学;在艺术角度上,写字教学是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和书法兴趣爱好培养的需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规范汉字书写教学应该加强,让每个人都能写出一手好字!目录前言 (2)田字格歌 (4)第一章:说说字体结构 (5)第一节认识独体结构 (5)什么是独体结构 (5)找一找哪些是独体结构 (5)第二节认识左右结构 (6)什么是左右结构 (6)找一找哪些是左右结构 (6)第三节认识上下结构 (7)什么是上下结构 (7)找一找哪些是上下结构 (7)第四节认识包围结构 (8)什么是包围结构 (8)找一找哪些是包围结构 (8)第二章:独体结构 (9)第一节独体字(一)“人”、“个” (9)第二节独体字(二)“父”、“母” (10)第三节独体字(三)“千”、“万” (11)第三章:左右结构(一) (13)第一节两点水“冫”与三点水“氵” (13)第二节单人旁“亻”与双人旁“彳” (15)第三节木字旁“木”和绞丝旁“纟” (17)第四章:左右结构(二) (19)第一节口字旁“口”与女字旁“女” (19)第二节禾字旁“禾”和虫字旁“虫” (20)第三节言字旁“讠”、提手旁“扌”、双耳旁“阝” (22)第五章:上下结构 (25)第一节秃宝盖“冖”和宝盖头“宀” (25)第二节人字头“人”和草字旁“艹” (26)第三节心字底“心”和四点水“灬” (28)第六章:包围结构(补充) (31)走之底“辶” (31)作品欣赏 (33)第一章说说字体结构第一节认识独体结构(一)什么是独体结构?由基本笔画构成一个部件独立成字的,不具备偏旁。
目录1、正确的写字姿势 (03)2、楷书的笔画写法:横 (06)3、楷书的笔画写法:竖 (09)4、楷书的笔画写法:撇 (13)5、楷书的笔画写法:捺 (16)6、楷书的笔画写法:点 (19)7、楷书的笔画写法:提 (22)8、楷书的笔画写法:竖钩 (24)9、楷书的笔画写法:斜钩 (26)10、楷书的笔画写法:卧钩 (28)11、楷书的笔画写法:竖弯 (30)12、楷书的笔画写法:竖弯钩 (32)13、楷书的笔画写法:竖提 (34)14、楷书的笔画写法:横钩 (36)15、楷书的笔画写法:横折 (38)16、楷书的笔画写法:横折钩 (40)17、楷书的笔画写法:横撇 (42)18、楷书的笔画写法:撇折 (44)19、楷书的笔画写法:撇点 (46)20、楷书的笔画写法:横折弯钩 (48)21、楷书的笔画写法:竖折 (50)22、楷书的笔画写法:竖折折钩 (52)23、楷书的笔画写法:横撇弯钩 (54)24、部首的写法 1 (56)25、部首的写法 2 (58)26、笔顺规则 1 (60)27、笔顺规则 2 (62)27、笔顺规则 3 (64)29、综合练习 (66)1、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学内容:学习硬笔字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学目标: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学重难点: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具准备: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的图片教师的主要教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发言,然后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没有掌握方法的学生。
一、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
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④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
二、巩固练习①说说写字资势的的要点。
②同座位或小组反复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
③出示《写字姿势歌》,组织学生读读背背。
初中书法教科书教案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书法的演化过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 了解书法的基本结构规则。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1. 书法的演化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唐朝的怀素和颜真卿的书法等。
2. 书法的基本结构规则:平衡、匀称、参差、连贯、对比、动静等方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对书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中国书法》,并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书法的演化过程(15分钟)1. 讲解甲骨文的特点和形成背景。
2. 展示金文和甲骨文的对比,让学生了解金文的特点。
3. 讲解秦朝小篆的起源和发展,并展示小篆的书法作品。
4. 讲解汉朝隶书的特点,并展示隶书的书法作品。
5. 讲解唐朝怀素和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并展示他们的书法作品。
三、书法的基本结构规则(15分钟)1. 讲解平衡在书法中的重要性,并展示平衡的书法作品。
2. 讲解匀称在书法中的运用,并展示匀称的书法作品。
3. 讲解参差在书法中的效果,并展示参差的书法作品。
4. 讲解连贯在书法中的作用,并展示连贯的书法作品。
5. 讲解对比在书法中的体现,并展示对比的书法作品。
6. 讲解动静在书法中的结合,并展示动静结合的书法作品。
四、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让学生欣赏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并分析作品中的书法结构规则。
2.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幅喜欢的书法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书法演化过程和基本结构规则。
2. 强调书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2. 检查学生完成的书法作品,评估他们对书法结构规则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通过讲解书法的演化过程和基本结构规则,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书法艺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练习书法》简介《练书法》是小学校本课程教材中的一本专门用于教授书法的教材。
本教材旨在培养小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并提供适合他们研究的书法知识和技能。
教材内容《练书法》教材的内容包含以下方面:1. 笔画练:通过基本的笔画练,学生可以熟悉常用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顺序。
2. 字体练:本教材介绍了常见的汉字字体,并提供相关的练,帮助学生掌握字体的特点和书写技巧。
3. 临摹练:学生可以通过临摹名家字作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和艺术欣赏能力。
4. 创作实践:教材鼓励学生进行书法创作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练书法》,学生将能够:1. 熟悉基本的汉字结构和书写顺序;2. 掌握常见的汉字字体的特点和书写技巧;3. 通过临摹名家字作品,提高自己的字体和书写水平;4. 尝试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方法《练书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示范教学:教材提供了书法教学的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正确的书写方式。
2. 练指导: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练题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书写技能。
3. 个别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高成绩。
教材评价《练书法》教材在小学校本课程中具有以下优点:1.贴近学生:教材内容简明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研究兴趣,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2.循序渐进:教材内容按照研究难易度逐步展开,学生可以有序地研究和提高。
3.灵活多样: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应不同学生的研究风格和需求。
综上所述,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练习书法》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书法艺术兴趣,掌握基本的书法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行书书法教程 (校本课程)
概述
本教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和提升行书书法技巧。
通过研究行书,
学生将能够培养他们的书法水平,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本课程适合所有对行书书法感兴趣的学生,不论他们的书法水平如何。
主要内容
1. 行书基础知识
- 行书的起源和发展
- 行书书写的基本要素
- 基本笔画和字形结构
2. 行书书写技巧
- 正确握笔和运笔方法
- 基本笔画的训练与练
- 常见字的书写练
3. 行书艺术欣赏
- 名家行书作品赏析
- 行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4. 书法创作实践
- 创作个人行书作品
- 探索行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研究目标
通过参与本课程,学生将能够:
- 掌握行书书写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 培养行书书法的艺术表达能力
- 提升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 动手创作个人行书作品
- 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为周末课程,每周上课两小时,为期十五周。
评估与考核
学生的研究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和考核:
- 书写练的成果展示
- 创作个人行书作品并进行评定
- 研究笔记和课堂参与度的评估
请注意:本文档为参考文档,具体课程安排和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
详细信息将由授课教师在课程开始前提供。
硬笔书法教案校本课程:1 .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学要求:1、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3、使学生了解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大事, 也是学生今后学业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己经开始新的学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
要想写好字,首先应该坐好,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
因此,从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十分重要。
二、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教师出示几幅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写字的姿势是怎样的。
(1)仔细看图,讨论要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o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o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④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o(2)练习要点(重点练习第四个要点)。
①老师按要求在讲台上做规范的写字姿势,边做边讲解要点,引导学生理解“握笔点离笔尖3—4厘米”的实际概念与操作要求。
②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前,按要点尝试着摆好姿势。
③引导学生注意对照要求仔细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④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
(3)巩固练习①说说写字资势的的要点。
②同座位或小组反复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
③出示《写字姿势歌》,组织学生读读背背。
写字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
手离笔端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
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
三、总结1、强调写字姿势要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学得好的同学。
2、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后也要做到。
第三部分古今书法家小故事
1.王羲之与《兰亭序》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
字逸少,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或灾祸,这叫做“修褉”。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卓等四十一人,聚会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到河边修褉。
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
作完了诗,大家把诗搜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诗集》,公推王羲之写一篇序文。
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
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序》。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
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
据说王羲之后来再写正稿时总不如意,最后还是决定将涂改过的草稿作为正稿。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
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
2.勤奋学书的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个儿子,官
至中书令,人们都尊称他为“王大令”。
王献
之自幼喜好书法,十来岁时,他自认为字写得
不错了。
一天,他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三年
就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走到窗前,
指着院内的一口大缸说:“你呀,先写完这样
的十八缸水,再来问我吧!”王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暗自下决心要显点本领给父亲看。
于是他天天刻苦练习,整整练了两年。
一天,他捧着自己的字给父亲看,王羲之见其中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便提笔在下面加一点,便成了“太”字。
献之又把他写的字
送给母亲看,母亲仔细看了三天,看后,叹道:“我儿写了两千日,只有一点像羲之!”献之走近一看,惊傻了!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正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
献之满脸羞愧,自感写字功底差远了,便一头
扑进书房,天天研墨挥毫,刻苦临习。
不知又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写尽了整整十八缸水,书法大有长进。
后来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书法家,与父齐名,并称“二王”。
3.智永的“退笔冢(zhǒng)”与“铁门槛”
隋代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
他
住在绍兴永欣寺时,年复一年地练习书
法,锲而不舍,仅写秃的毛笔头就有好几
瓮。
后来,他把这些笔头埋起来,称之为
“退笔冢”,并亲自为它写了铭文。
智永
的字写得很好,人们争相前来求他的墨宝。
求他字的人多得像赶集一样,结果把他家的门
槛都踏坏了,智永只好用铁皮把门槛包起来,人们
称之为“铁门槛”。
4.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事迹
邓散木、林散之、费新我三位老人是大家公认
的当代著名书法家。
他们每天都坚持挥毫作书,豪
情溢于笔端。
三位老人从青年时代就热心艺术,但
在他们艺术生命最旺盛的时候,都遭遇很大的不
幸:邓老六十三岁时,左脚因疾病截去,此后右手
伤筋不能握笔,胃又切除三分之二。
他身带病残,
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右手握不住笔就练左手,他
这时的作品,不但不减当年,反而有一股奇倔之气,
把他的崇高品德融汇在杰作之中,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林老在年近七旬时,全身严重烫伤,无名指和小指残废。
书法家失去手指该是何等不幸!林老坚持用三指握笔作书,终于大成。
他那神采飞扬的行早书,是我国书苑的一朵奇葩。
费老原是江苏画院的著名画师,一九五八年,右手不幸患病残废,他痛苦万分,从此改用左手写字。
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经历十多个寒暑,费老终于以崭新的面目,异峰突起,他的佳作驰名国内外书坛
第四部分书法作品欣赏
后记
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玄妙的艺术之一。
它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美的形态,同时还能隐而不障,含而不露地抒发作者思想感情。
林语堂先生认为“谈论中国艺术而不懂书法及其艺术的灵感是不可能的”(《吾国吾民》),已故的山东大学许思园教授也指出,中国人对形式的美的欣赏力是由书法培养的。
我国书法艺术是在迂回曲折中得到发展的。
数千年来,尽管书法升降沉浮,盛衰交替,然而它大运不衰,脉绪不断。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又迎来了书法艺术的春天。
今天全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推动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
谨以此书献给成长中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