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的当代回归与弘扬
- 格式:pdf
- 大小:684.37 KB
- 文档页数:8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世界上一种最全面、最系统、最科学的对历史发展的理论体系。
它认为历史是由物质生产力和阶级斗争共同推动发展的,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是不可逆转的。
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对人类文明演进做出准确的解释和预测,给了我们全面深刻的认识,指导我们正确的前进。
历史虚无主义则完全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观点认为历史上的事件是完全随机的,根本没有稳定、可预测的模式,历史上只是一连串具有偶然性的事件。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坚决反对并予以批判。
首先,历史虚无主义完全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和普遍性。
事实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上的事件不是完全随机的。
它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和规律,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矛盾和对策,这一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
而历史虚无主义则认为历史上每个事件都是偶然的,这种观点显然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背道而驰。
它否认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联的本质,否认了通过研究历史规律性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和引领的思想。
其次,历史虚无主义过于强调个人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否认了个人的绝对性和作用,认为历史发展是由无数人民群众的行为共同构成的。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和伟大领袖,但如果把他们神化、宣扬英雄史观就变成了力量上的消耗,就会忽略人民群众在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历史虚无主义则过于强调个人和偶然性,让个人掌控历史的未来。
这种观点容易导致重估历史上的个人功绩,缺乏对历史珍贵性的尊重,同时逃避我们在现实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挑战。
最后,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历史教育的价值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通过深入透彻地研究历史、对过去的详尽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与假设,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发展奥秘,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找到自己位置和角色,更好地执行自己的使命。
相反地,历史虚无主义实质是抹去历史的意义,否定历史的价值,总是把历史看做是一种遗产、遗忘和陈旧的遗迹。
这种虚无主义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责任感、历史自觉感没有任何价值。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关雷(哲学社会学院 2010级哲学专业 01100141)摘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把“唯物主义”作为解释原则变革历史理论,从而实现一场“历史观”革命,更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而变革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一场“世界观”的革命。
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历史观,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论断:马克思哲学的最高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改变世界”的世界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世界观人类解放众所周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那么,既然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可以上升到一种新的世界观的高度呢?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我将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的十一条提纲》出发,讨论“作为新的世界观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是手段还是目的《原理》教科书第五版的说明中有这样的论述:“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加上‘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历史维度及其彻底性和完备性,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
”(1)在作序者看来,历史唯物主义重点在于“用唯物主义来解释历史”,也就是说历史是目的,唯物主义是手段,是把“唯物主义”作为解释原则变革了历史理论,从而实现了一场“历史观”的革命。
马克思曾明确地揭示了由三种不同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世界观:一是以“客体的或者直观”的解释原则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是以“抽象的”能动性的解释原则回答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唯心主义世界观;三是以“感性的人的活动”的解释原则回答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现代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历史事实和真相的倾向,它常常出现在特定的政治或意识形态背景下,试图篡改历史记载以符合其自身利益或意识形态的需要。
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非常有害的,它不仅导致人们对历史的误解和错误认识,还可能导致对历史事件的重演和重复。
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我们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出发,正确理解和评价历史事件。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物质基础对于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经济生产和阶级斗争是历史变迁的根本动力。
它强调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于其否认历史事实和真相,试图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意识形态来改变历史的认识和评价。
而历史唯物主义则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历史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力。
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准确了解历史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
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在历史研究中要坚持客观性原则。
历史事实应该根据可靠的证据和研究方法来确定,而不是基于个人意识或主观臆断。
历史研究应该以事实为依据,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还原历史现实的真相。
要深入挖掘历史背后的规律和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客观条件和历史主体的实践活动共同决定的。
我们应该关注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阶级矛盾和斗争等方面的变化,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来解读历史事件,揭示历史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力。
要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作用和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历史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和载体,应该在具体历史背景中进行评价和解读。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要摆脱主观臆断和片面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陷阱,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的作用和意义,发扬正确看待历史的态度。
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和传播往往伴随着特定的政治或意识形态背景,对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中国价值与意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体系,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思想、实践应用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思想的价值与意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一种客观规律,历史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在当代中国,这一理论为我们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问题提供了指导。
其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提倡人类社会的解放。
二、实践应用的价值与意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实践工具。
在当代中国,我们能够看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战略指导。
其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也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实践,中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体制,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这一实践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三、社会价值的价值与意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首先,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当代中国,这一理论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建立在人民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我们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这一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致的。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基础,而且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
它认为历史是由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是社会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阶级斗争的
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历史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
和必然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意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坚决拒绝否定或模糊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坚决拒
绝对历史进行故意歪曲或随意篡改的行为。
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是对历史科学的否定,更是
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真相的否定,是对过去的否定,也是对未来的否定。
历史虚无主义的存
在严重损害了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扭曲了人们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理解,
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反对,是对历史科学和历史真理的维护和捍卫,是对人们正确认识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责任和担当。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当坚持
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进行科学、客观、真实的认识和解释,为社会
的文明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它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历史的实践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主张通过对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来理解历史的规律和本质,并且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方法论。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历史规律、历史本质和历史发展动力的哲学思想。
历史虚无主义者将历史看作是毫无规律和意义的随意组合,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随意的、没有目的的。
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历史的规律性,否认历史发展的动力,否认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变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性的,这种规律性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不是随意的、毫无规律的发展,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一定的节奏,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不断演进的。
其中经济基础是历史发展的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变革的最根本的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还认为,社会的发展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包括自然、人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指导社会的发展,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在于它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客观的、有规律的、有目的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科学原则的必要性,倡导对历史的全面认识和研究,以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历史的事实和问题。
历史虚无主义则完全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和目的性,它割裂历史的内在联系,否认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因而是一种不科学的观点。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路向【摘要】马尔库塞是德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在研究中深受海德格尔的思想启发,形成了独特的“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
本文从马尔库塞的学术背景出发,探讨了他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借鉴和海德格尔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以及“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和演变过程。
文章还分析了马尔库塞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并探讨了其理论对当代理论的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马尔库塞的研究路径及其对当代理论的重要影响,展望了未来马尔库塞研究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马尔库塞、海德格尔、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影响、理论内涵、演变、后现代主义、启示、展望。
1. 引言1.1 马尔库塞的学术背景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被誉为“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个体解放的追求而闻名于世。
马尔库塞的学术背景可以追溯到他在柏林和弗莱堡大学学习哲学、文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时期。
在二战期间,他由于犹太血统而被迫逃离纳粹统治下的德国,前往美国,在那里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马尔库塞的学术背景深受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哲学的影响,尤其是海德格尔的思想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深刻地理解并吸收了海德格尔对存在、历史和自由的独特见解,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和革命传统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马尔库塞以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对法西斯主义、消费社会主义等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刻分析而著称,成为当代思想界的重要人物。
1.2 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性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为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意义在于揭示历史的规律性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趋势。
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提倡对历史过程的深刻理解,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变革性,以及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成果。
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还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特点,强调对现实社会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进行批判,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历史的分析方法和理论观点,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变化驱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可以简要概括为:社会变革是由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决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连续的、渐进的过程;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科学性和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起源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
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不是天生的或由神创造的。
人类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有其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历史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和必然性,不是凭空臆想或主观臆断的产物。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工具。
相对而言,历史虚无主义则是一种对历史发展的否定或怀疑态度。
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偶然和无规律的,没有任何必然性和科学性可言。
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历史规律和历史进程,认为历史是纯粹的偶然事件的堆砌,追求真相和理解历史本质是不可能的。
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反对和否定。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本质,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来源和基本规律,为我们分析和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也强调了自觉的历史主体性和历史创造性,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他们有能力改变社会历史的走向和结局。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由主要有两方面。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了历史的科学性和必然性,抹杀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客观性。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承研究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承前启后、绵延不断的传统,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文明的积淀。
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研究历史文化,对于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推进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在不断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形成的。
历史文化是在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历史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文化的价值。
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承前启后、绵延不断的传统。
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文明进步的需要。
历史唯物主义倡导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要坚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总结前人的成就和经验,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承的现实意义在当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是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社会凝聚力,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承研究是推动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动力。
我们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个经济基础不断演进发展,社会结构也会随之变化。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内涵十分深刻,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历史发展,把握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唯物论和阶级斗争论。
唯物论是指物质世界是最初的,先于意识和精神存在的。
人类的思维、意识是由物质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它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等级结构。
这种认识是比较独特的。
相较于其他哲学理论,它把社会的发展与经济联系起来,揭示了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源。
阶级斗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基础有关,而经济基础的发展又决定着上层建筑,这些上层建筑是由意识形态、政治体制、文化、法律、道德等组成,而这些上层建筑都是由社会阶级的斗争所决定的。
它强调社会阶级的斗争对于社会变化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变化的实质。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内涵包括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等特点。
科学性体现在它用客观的、经验主义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虽然这种方法只能对事物特定方面进行分析,却也能够获得深刻的认识。
革命性是指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革命活动,在铲除旧的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向前进行方面,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实践性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从实践经验中得出,而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变化的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变革不断、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认识和顺应社会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的理论框架。
因此,当我们研究社会现象或社会变化时,我们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对社会变化趋势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