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数控工作台的机电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87.50 KB
- 文档页数:19
目录1。
课程设计目的 (1)2。
课程设计任务 (1)2.1设计题目: (1)2。
2技术数据 (1)2。
3技术要求 (1)3。
总体结构设计 (1)3.1滚珠丝杠设计 (2)3.2滚珠丝杠副的选取 (3)3。
3稳定性运算 (4)3。
4压杆稳定性计算 (5)4.滚动导轨 (6)4。
1计算行程长度寿命 Ts (6)4。
2计算动载荷 (6)5。
步进电机的选择 (8)5.1步距角的确定 (9)5.2步进电机转矩校核 (10)5.3频率校核 (12)6.总结 (12)7。
参考文献 (13)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机械结构的设计能力和对机电伺服系统的设计能力,在学习有关专业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机电系统设计的初等训练,掌握手册、标准、规范等资料的使用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2.课程设计任务2。
1设计题目:X—Y双坐标联动数控工作台设计2。
2技术数据工作台长×宽(mm):450×310工作台重量(N):3300行程(mm):ΔX=60-100;ΔY=50-100脉冲当量:0。
05-0。
08mm/p2。
3技术要求(1)工作台进给运动采用滚珠丝杠螺旋结构(2)滚珠丝杠支撑方式:双锥-简支型(3)驱动电机为反应式步进电机(4)步进电机与滚珠丝杠间采用齿轮降速要求消除齿轮间隙3.总体结构设计数控工作台采用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开环控制结构,其单向驱动系统结构简图如图所示:实际设计的工作台为X、Y双坐标联动工作台,工作台是由上拖板、中拖板、下拖板及导轨、滚珠丝杠等组成.其中下拖板与床身固联,它上面固定X向导轨,中拖板在下拖板的导轨上横向运动,其上固定Y向导轨,上拖板与工作台固联,在Y向导轨上移动。
X、Y导轨方向互相垂直。
3。
1滚珠丝杠设计滚珠螺旋传动按滚动体循环方式分为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类,其中应用较广的是插管式和螺旋槽式,它们各有特点,其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主要有垫片调隙式和螺纹调隙式。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立式数控铣床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姓名:***学号: **********班级:10机电<2>班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指导老师:张远辉、徐立军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任务 (2)1.1课程设计时间 (2)1.2课程设计题目 (2)1.3课程设计任务 (2)1.4课程设计内容 (2)1.5课程设计要求 (2)二、总体方案的确定 (3)2.1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3)2.2控制系统的设计 (4)三、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4)3.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计 (4)3.2铣削力的计算 (5)3.3导轨副计算和选型 (6)3.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 (7)3.5步进电机减速箱的选用 (9)3.6步进电机的计算与选型 (9)3.7编码器(反馈电路)选型 (13)四、工作台机械装配图的绘制 (14)4.1可参考课本图6-23 XY数控工作台装配图 (14)五、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14)5.1电源电路 (14)5.2存储器扩展电路 (15)5.3键盘电路 (17)5.4显示电路 (18)5.5传感器电路 (19)六、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20)6.1驱动电路 (20)6.2光电隔离 (20)七、程序设计 (21)7.1功能 (21)7.2框图 (22)7.3代码 (23)八、总结 (24)参考文献 (24)答辩记录 (25)前言X-Y数控工作台是许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本部件,如数控车床的纵-横向进刀机构、数控铣床和数控钻床的X-Y工作台、激光加工设备的工作台、电子元件表面贴装设备等。
因此,选择X-Y数控工作台作为机电综合课程设计的内容,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具有普遍意义。
一.控制系统硬件设计X-Y数控工作台控制系统硬件主要包括CPU、传动驱动、传感器、人机交互界面。
硬件系统设计时,应注意几点:电机运转平稳、响应性能好、造价低、可维护性、人机交互界面可操作性比较好。
1. CPU板1.1 CPU的选择随着微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微型计算机有了飞跃的发展。
单片机的型号很多,而目前市场上应用MCS-51芯片及其派生的兼容芯片比较多,如目前应用最广的8位单片机89C51,价格低廉,而性能优良,功能强大。
在一些复杂的系统中就不得不考虑使用16位单片机,MCS-96系列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伺服系统,变频调速等各类要求实时处理的控制系统,它具有较强的运算和扩展能力。
但是定位合理的单片机可以节约资源,获得较高的性价比。
从要设计的系统来看,选用较老的8051单片机需要拓展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无疑提高了设计价格,而选用高性能的16位MCS-96又显得过于浪费。
生产基于51为内核的单片机的厂家有Intel、ATMEL、Simens,其中在CMOS器件生产领域ATMEL公司的工艺和封装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单片机内含Flash存储器,在程序开发过程中可以十分容易的进行程序修改,同时掉电也不影响信息的保存;它和80C51插座兼容,并且采用静态时钟方式可以节省电能。
因此硬件CPU选用AT89S51,AT表示ATMEL公司的产品,9表示内含Flash存储器,S表示含有串行下载Flash存储器。
AT89S51的性能参数为:Flash存储器容量为4KB、16位定时器2个、中断源6个(看门狗中断、接收发送中断、外部中断0、外部中断1、定时器0和定时器1中断)、RAM为128B、14位的计数器WDT、I/O口共有32个。
1.2 CPU接口设计CPU接口部分包括传感器部分、传动驱动部分、人机交互界面三部分。
示意图如下所示:图3-1 CPU外部接口示意图AT89S51要完成的任务:(1)将行程开关的状态读入CPU,通过中断进行处理,它的优先级别最高。
x-y数控工作台系统设计数控工作台(NC台)是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机床,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运动轴,实现加工工件的自动化生产。
NC台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质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
本文基于x-y数控工作台进行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一、硬件设计1.结构设计x-y数控工作台采用平面结构,由两个直线导轨和两个横梁组成,导轨上分别装有X 轴和Y轴的导轨拖板,拖板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实现轴向移动。
横梁采用U型结构,可架设工作板以加工工件。
2.传动设计X轴和Y轴采用步进电机、齿轮与齿条传动方式,步进电机驱动主轴转动,通过齿轮与齿条传动方式使导轨拖板相对运动,实现工件加工。
3.控制系统设计x-y数控工作台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主要包括运动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
(1)运动控制模块:负责控制步进电机的旋转速度和方向,实现轴向移动。
(2)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加工工件的尺寸和加工参数,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
(3)人机交互模块:负责完成数控工作台的操作和参数设置,以及显示加工工件的加工过程和结果。
x-y数控工作台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初始化程序、主程序和中断程序。
1.初始化程序初始化程序主要用于设置数控工作台的各种参数,包括步进电机的旋转速度和方向、齿轮和齿条的尺寸、数据采集模块的采样频率和采样方式等。
2.主程序(3)根据加工工件的尺寸和加工参数计算出工作台的运行参数,并将计算结果传输给运动控制模块。
(4)定时更新数控工作台的运行参数,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
3.中断程序中断程序是数控工作台的辅助程序,主要用于接收外部的信号和响应用户的操作。
具体流程如下:(1)接收外部的信号,并根据信号类型跳转到相应的程序段。
(2)响应用户的操作,如调整加工参数、停止加工、保存加工结果等。
三、总结本文基于x-y数控工作台进行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数控车床XY轴⼯作台和⾃动控制系统设计(此⽂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录第⼀章前⾔ (3)第⼆章课程设计的⽬的、意义及要求 (4)第⼀节课程设计的⽬的、意义 (4)第⼆节课程设计的要求 (4)第三章课程设计的内容 (5)第⼀节课程设计题⽬ (5)第⼆节课程设计的内容 (5)第四章数控系统总体⽅案的确定 (6)第五章机械部分设计 (8)第⼀节确定系统脉冲当量 (8)第⼆节⼯作台外形尺⼨及重量初步估算 (8)第三节滚动导轨副的计算、选择 (9)第四节滚珠丝杠计算、选择 (10)第五节齿轮计算、设计 (13)第六节步进电机惯性负载的计算 (14)第七节步进电机的计算选择 (15)第六章机床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8)第⼀节设计内容 (18)第⼆节设计步骤 (18)第三节机床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3)第七章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24)第⼋章致谢 (27)第九章参考⽂献 (28)第⼀章前⾔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在机械⼯程领域,由于微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程⼯业的渗透,从⽽使机械⼯业的技术结构、产品、功能与构成、⽣产⽅式及管理体系发⽣了巨⼤的变化,⼯业⽣产已由“机械电⽓化”迈出了“机电⼀体化”时代的发展阶段。
机电⼀体化是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机械技术、微电⼦技术、⾃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电⼦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标和优化组织⽬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质量、⾼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的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程技术。
由此⽽产⽣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个机电⼀体化系统或机电⼀体化产品。
⼀个较完整的机电⼀体化系统应该包括以下⼏个要素:机械本体、动⼒与驱动部分、执⾏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机电⼀体化是系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程。
数控车床XY轴工作台和控制系统设计数控车床是一种通过编程控制刀具在工件表面上进行切削操作的机床。
其中,XY轴工作台和控制系统是数控车床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设计这些部分时,需要考虑机床的精度、稳定性、速度和可编程性等方面。
首先,设计XY轴工作台时需要考虑其机械结构和精度。
机床的工作台需要具备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在切削过程中不产生振动和变形。
同时,工作台的导轨和丝杆等传动装置需要具备高精度和低摩擦系数,以保证工件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其次,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数控车床的关键。
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在硬件方面,需要选择适合的数控装置、电机和传感器等,以便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
在软件方面,需要开发编程界面和运动控制算法,以便实现工件加工的自动化和高效率。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编程界面的设计,即操作人员与机床之间的交互方式。
常见的编程界面有G代码和M代码等,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代码来描述加工过程的具体要求。
其次是运动控制算法的设计,即根据编程要求计算出各个轴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在运动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工件表面的曲率和加工精度的要求,以便实现高品质的加工效果。
最后是运动控制的实时性要求,即在短时间内对运动轨迹和速度进行精确控制。
这对硬件设备和软件算法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总结起来,数控车床的XY轴工作台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床的精度、稳定性、速度和可编程性等方面。
同时,需要选择适合的数控装置、电机和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并开发编程界面和运动控制算法等软件。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可以实现数控车床的高效加工和高品质加工。
数控车床XY轴工作台和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数控车床XY轴工作台和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我设计的是车床XY轴工作台和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驱动工作台。
首先确定设计的总体方案,然后对车床的机械部分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工作台、滚动导轨、滚珠丝杠、步进电动机的设计和选用,最后对数控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
新一代的CNC系统这类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正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微型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数控车床 XY工作台控制系统前言一、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 ,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 ,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 ,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 ,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 ,而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 ,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 ,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 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 ,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2) 5 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3) 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二)、对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估计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 1958 年 ,近 5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58 年到 1979 年 ,即封闭式发展阶段。
一、总体方案设计1.1 设计任务题目:X —Y 数控工作台的机电系统设计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 —Y 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1)工作台面尺寸C ×B ×H =【200+(班级序号)×5】mm ×【200+(班级序号)×5】mm ×【15+(班级序号)】mm ;2)底座外形尺寸C1×B1×H1=【680+(班级序号)×5】mm ×【680+(班级序号)×5】mm ×【230+(班级序号)×5】mm ;3)工作台加工范围X=【300+(班级序号)×5】mm ,Y=【300+(班级序号)×5】mm ; 4) 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均为0.005mm/脉冲;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0.01mm ; 5)夹具与工件质量M=【15+(班级序号)】kg ;6)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为3m/min ;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为0.5m/min 。
7)立铣刀的最大直径d=20mm ; 8)立铣刀齿数Z=3;9)最大铣削宽度20e a mm =; 10)最大被吃刀量10p a mm =。
1.2 总体方案确定 (1)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① 导轨副的选择 ② 丝杠螺母副的选择 ③ 减速装置的选择 ④ 伺服电动机的选择 (2)控制系统的设计① 伺服电机启动、停止、调速、正反转的控制 ② PLC 控制电机的梯形图编程XY 数控工作台结构1.3 设计的基本要求(1)按照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进行相关计算,完成手写设计说明书。
(2)计算结果作为装配图的尺寸和零部件选型的依据,通过AutoCAD 软件绘制XY 数控工作台的总装配图,并绘制AO 图纸。
(3)按照电气控制系统的步骤进行设计,完成电机启动、停止、正反转、电动等基本工作状态控制的硬件连线图,并通过PLC 协调控制XY 电机运动,绘制相关梯形图。
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学部机电工程学部答辩日期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摘要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
实现方便而且能够保证一定的精度。
降低成本,是微机控制技术的最简单的应用。
它充分的利用了危机的软件硬件功能以实现对机床的控制;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精度和可靠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是利用8031单片机,及2764,6264存储器及8155芯片等硬件组成,在控制系统的硬件上编写一定的程序以实现一定的加工功能。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圆弧或者直线插补程序以实现对零件进行几何加工,每进行一段加工都要产生一定的脉冲以驱动电机正反转,同时通过8155(1)将相应的加工进刀信息送至刀架库中以实现以之相应的走刀,电机和刀具的相对运动所以实现了刀具对工件的加工。
该控制系统采用软件中断控制系统结构及子程序结构简单,条件明确在经济型数控中应用较多。
中断结构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因为这种结构便于修改和扩充,编制较为方便,便于向多处理方向发展。
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装置。
步进电机是一个将脉冲信号转移成角位移的机电式数模转换器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每给一个脉冲便在定子电路中产生一定的空间旋转磁场;由于步进电机通的是三相交流电所以输入的脉冲数目及时间间隔不同,转子的旋转快慢及旋转时间的长短也是不同的。
由于旋转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通电导体既转子切割磁力线时具有力的作用,从实现了旋转磁场的转动迫使转子作相应的转动,所以转子才可以实现转子带动丝杠作相应的运动。
本题目是步进电机,微型计算机,插补原理,汇编语言的综合应用,本题目设计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和支持,最后由董玉红老师审定,在此表示感谢。
本题目由方世龙完成,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设计总体方案设计第二章主要设计了机械系统设计;第三章主要设计了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四章主要设计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五章主要是本设计的附录。
* * 理工大学课程设计X-Y数控工作台的机电系统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电 *** 班教师: * * *学号: ***********学生: * * *本文主要是进行X-Y数控工作台的机电系统设计,根据设计任务给定的工作尺寸,设计一种供应式数控铣床的X-Y数控工作台。
首先,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其中主要对导轨副、丝杠螺母副、减速装置、检测装置的选用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初步分析,再绘制总体方案图。
其次,进行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择:主要进行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铣削力的计算,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步进电机减速箱的选用,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本部分作为此设计重点,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计算及验算,最后得到了满足任务规定尺寸的工作要求。
再次,选用检测装置。
本设计中选用了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确定电路为观电隔离电路,以此来对工作台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从而在反馈后对工作台进行实时调整。
最后,控制系统的设计。
此处主要通过进给传动系统来对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并绘制控制系统原理框图;然后分析选用了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
关键字: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导轨滚珠丝杠螺母副控制系统1.引言 (3)2.设计任务 (3)3.总体方案的确定 (3)3.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3)3.1.1导轨副的选用 (3)3.1.2丝杠螺母副的选用 (4)3.1.3减速装置的选用 (4)3.1.4伺服电动机的选用 (4)3.1.5检测装置的选用 (4)3.2 控制系统的设计 (4)3.3 绘制总体方案图 (4)4.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5)4.1 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5)4.2 铣削力的计算 (5)4.3 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纵向) (6)4.3.1 块承受工作载荷的计算及导轨型号的选取 (6)4.3.2 距离额定寿命L的计算 (6)4.4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7)4.4.1 最大工作载荷Fm的计算 (7)4.4.2 最大动工作载荷FQ的计算 (7)4.4.3 初选型号 (7)4.4.4 传动效率η的计算 (7)4.4.5 刚度的验算 (7)4.4.6 压杆稳定性校核 (8)4.5 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 (8)4.6 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8)4.6.1 计算加在步进电动机转轴上的总转动惯量Jeq (8)4.6.2 计算加在步进电动机转轴上的等效负载转矩Teq (9)4.6.3 步进电动机最大静转矩的选定 (10)4.6.4 步进电动机的性能校核 (11)5.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 (11)6. 绘制进给传动系统示意图 (12)7. 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12)7.1数控系统硬件控制电路设计 (12)7.2辅助电路设计 (14)7.3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15)8.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选用 (16)8.1电动机特性分析及细分驱动控制 (16)8.2步进电机电源驱动选用 (17)总结 (18)参考文献 (18)1.引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X-Y 数控工作台是许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本部件,如数控车床的纵—横向进刀机构、数控铣床和数控钻床的X-Y 工作台、激光加工设备的工作台、电子元件表面贴装设备等。
模块化的X-Y 数控工作台,通常由导轨座、移动滑块、工作、滚珠丝杠螺母副,以及伺服电动机等部件构成。
其中伺服电动机做执行元件用来驱动滚珠丝杠,滚珠丝杠螺母带动滑块和工作平台在导轨上运动,完成工作台在X 、Y 方向的直线移动。
导轨副、滚珠丝杠螺母副和伺服电动机等均以标准化,由专门厂家生产,设计时只需根据工作载荷选取即可。
控制系统根据需要,可以选取用标准的工作控制计算机,也可以设计专用的微机控制系统。
2.设计任务题目:X-Y 数控工作台的机电系统设计任务:设计X-Y 数控工作台的机电系统设计,其主要参数如下:1. 立铣刀最大直径的mm d 20=;2. 立铣刀齿数3=Z ;3. 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20=;4. 最大背吃刀量mm a p 10=5. 加工材料为碳素钢活有色金属;6. 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mm y x 005.0==δδ;7. X 、Z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1.0±;8. 工作台面尺寸为mm mm 3201320⨯,加工范围为mm mm 330680⨯;9. 工作台空载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2300max max mm v v y x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770max max mm v v f y f x ==。
3.总体方案的确定3.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3.1.1导轨副的选用要设计X-Y 数控车床工作台用来配套立式数控铣床,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而且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3.1.2丝杠螺母副的选用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需要通过丝杠螺母副转换成直线运动,需要满足0.005mm 冲当量和01.0mm的定位精度,滑动丝杠副为能为力,只有选用滚珠丝杆副才能达到要求,滚珠丝杆副的传动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运转平稳、寿命长、效率高、预紧后可消除反向间隙。
3.1.3减速装置的选用选择了步进电动机和滚珠丝杆副以后,为了圆整脉冲当量,放大电动机的输出转矩,降低运动部件折算到电动机转轴上的转动惯量,可能需要减速装置,且应有消间隙机构,选用无间隙齿轮传动减速箱。
3.1.4伺服电动机的选用任务书规定的脉冲当量尚未达到0.001mm,定位精度也未达到微米级,空载最快移动速度也只有因此2300mm/min,故本设计不必采用高档次的伺服电动机,因此可以选用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以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
3.1.5检测装置的选用选用步进电动机作为伺服电动机后,可选开环控制,也可选闭环控制。
任务书所给的精度对于步进电动机来说还是偏高,为了确保电动机在运动过程中不受切削负载和电网的影响而失步,决定采用半闭环控制,拟在电动机的尾部转轴上安装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用以检测电动机的转角与转速。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分辨力应与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相匹配。
考虑到X、Y两个方向的加工范围相同,承受的工作载荷相差不大,为了减少设计工作量,X、Y两个坐标的导轨副、丝杠螺母副、减速装置、伺服电动机以及检测装置拟采用相同的型号与规格。
3.2 控制系统的设计1)设计的X-Z工作台准备用在数控车床上,其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单坐标定位,两坐标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的基本功能,所以控制系统设计成连续控制型。
2)对于步进电动机的半闭环控制,选用MCS-51系列的8位单片机AT89S52作为控制系统的CPU,能够满足任务书给定的相关指标。
3)要设计一台完整的控制系统,在选择CPU之后,还要扩展程序存储器,键盘与显示电路,I/O接口电路,D/A转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等。
4)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源,与步进电动机配套使用。
3.3 绘制总体方案图微型机光电隔离光电隔离功率放大功率放大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联轴器联轴器X向工作台Y向工作台图一总体方案图4.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4.1 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按照下导轨上面移动部件的重量来进行估算。
包括工件、夹具、工作台、上层电动机、减速箱、滚珠丝杠副、导轨座等,来进行重量估算。
图二 工作台示意图重量估算按:重量=体积*材料比重X 向拖板(上拖板) 重量估算为:N N W x 2400108.71040350220023=⨯⨯⨯⨯⨯=--Y 向拖板(下拖板) 重量估算为:N N W y 850108.7104035080023=⨯⨯⨯⨯⨯=--工作台面重量估算:N N W 1000108.71030320132023=⨯⨯⨯⨯⨯=--电机重量估算为:120N夹具及工件等重量:130NX-Y 工作台运动部分总重量为:N N W 4500130120100008502400=++++=总4.2 铣削力的计算设零件的加工方式为立式铣削,采用硬质合金立铣刀,工件的材料为碳钢。
则由表3-7查得立铣时的铣削力计算公式为:Z n a d f a F p z e c 13.00.173.075.085.0118-= (1)由设计任务知铣刀的直径为mm d 20=d ,齿数3=Z ,为了计算最大铣削力,在不对称铣削情况下,取最大铣削宽度为mm a e 20=;背吃刀量mm a p 10=,每齿进给量mm f z 1.0=,铣刀转速min /300r n =。
则由(1)式求的最大铣削力:N F c 1893330010201.02011813.00.173.075.085.0≈⨯⨯⨯⨯⨯⨯=-采用立铣刀进行圆柱铣削时,各铣削力之间的比值可由表查得,考虑逆铣时的情况,可估算三个方向的铣削力分别为:N F F c f 20821.1≈=,N F F c e 71938.0≈=,N F F c fn 47325.0≈=。
考虑立铣,工作台受到垂直方向的铣削力N F F e z 719==,受到水平方向的铣削力分别为f F 和fn F 。
今将水平方向较大的铣削力分配给工作台的纵向,则纵向铣削力N F F f x 2082==,径向铣削力为N F F fn y 473==。
4.3 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4.3.1 块承受工作载荷max F 的计算及导轨型号的选取工作载荷是影响直线滚动导轨副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本例中的X-Y 工作台为水平布置,采用双导轨、四滑块的支承形式。
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即垂直于台面的工作载荷全部由一个滑块承担,则单滑块所受的最大垂直方向载荷为:F G F +=4max (2) 其中,移动部件重量N G 4500=,外加载荷N F F z 719==z F=F 486N =,代入式(2),得最大工作载荷kN F 844.1max =。
根据工作载荷max F =0.686kN ,工作台面尺寸为mm mm 3201320⨯,加工范围为mm mm 330680⨯等数值,并考虑一定的余量;查表初选直线滚动导轨副的型号为KL 系列,其中X 向导轨为JSA-LG35型,长度为2200m m ,其额定动载荷kN C a 1.35=,额定静载荷kN C a 2.470=;Y 向导轨为JSA-LG20型,长度为760m m ;其额定动载荷kN C a 6.13=,额定静载荷kN C a 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