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方舱医院医学设备的保障
- 格式:pdf
- 大小:792.73 KB
- 文档页数:3
移动方舱医院实施方案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建设方舱医院来应对疫情的挑战。
移动方舱医院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医疗设施,可以为患者提供隔离治疗和医疗观察。
本文将就移动方舱医院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移动方舱医院的选址至关重要。
选址应考虑到离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同时要远离居民区,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同时,选址还需要考虑到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的保障,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移动方舱医院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医疗设施和设备的配置。
医疗设施应包括隔离病房、医疗观察区、医疗办公区、供应储备区等。
同时,还需要配备足够的医疗设备,包括监护设备、呼吸支持设备、消毒设备等,以确保患者的治疗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另外,移动方舱医院的运营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疫情期间,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都会面临极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人员调配、物资储备、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科学的感染控制措施,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最后,移动方舱医院的宣传和沟通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疫情期间,社会舆论和患者家属的情绪都会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因此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宣传和沟通机制,及时发布医疗信息和疫情通报,同时要做好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移动方舱医院的实施方案涉及到选址、建设、运营管理和宣传沟通等多个方面,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协同努力。
只有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才能有效地应对疫情的挑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希望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移动方舱医院的方案,共同抗击疫情,共同守护人民的健康。
方舱医院支援工作方案及措施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各地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日益严重,为了有效应对疫情,方舱医院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医疗救治模式。
方舱医院的建设和运营对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方舱医院支援工作方案及措施进行探讨。
一、方舱医院建设方案。
1.场地选择,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如体育馆、展览馆等,以便于进行隔离和医疗救治工作。
2.设施建设,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对场地进行隔离区、医疗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域划分,配置相应的医疗设备、床位、隔离帐篷等设施。
3.医疗设备,配备必要的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医疗设备,确保方舱医院具备基本的医疗救治能力。
4.人员配备,组建专业的医疗队伍,包括医生、护士、卫生工作者等,确保方舱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方舱医院支援工作措施。
1.疫情防控,方舱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应加强对患者的隔离管理,严格执行防护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2.医疗救治,方舱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3.心理疏导,方舱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排解焦虑和恐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康复。
4.后勤保障,方舱医院应加强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医疗设备、物资的供应和管理,保障医护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5.信息共享,方舱医院应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和患者情况,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的协调和配合。
三、方舱医院支援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1.人员疲劳,医护人员长时间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人员疲劳,方舱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障人员的身心健康。
2.物资保障,方舱医院的医疗设备和物资需求量大,保障医疗设备和物资的供应是一个重要的挑战,方舱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备和物资的管理和调配,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3.感染风险,方舱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风险较大,方舱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防护培训和监测,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方舱医院运行保障管理制度一、总则方舱医院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应急临时医疗机构,是集诊疗、隔离、收治、观察和管理为一体的医疗保障设施。
为了保障方舱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1. 方舱医院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方舱医院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2. 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或急诊部主任等主管领导担任主任,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等相关领导担任委员。
三、医疗保障管理1. 诊疗流程:按照疫情应急预案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制定方舱医院的诊疗流程和标准,确保医疗工作有序进行。
2. 医疗物资保障:根据患者数量和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配置医疗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3. 医疗队伍管理:根据患者数量和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配置医疗人员,保证方舱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及时救治。
4. 医疗保障措施:建立医疗保障措施清单,包括采购计划、医护人员培训、应急预案等,确保方舱医院的正常运转。
四、安全保障管理1. 防护设施管理:每日检查和维护方舱医院的防护设施,包括空调、通风设施、电力设备等,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2. 防护措施:医护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病毒传播途径、防护措施等,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3. 应急预案:制定方舱医院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电力故障、传染病暴发等情况的处理流程和措施,确保医院的安全稳定。
4. 消杀管理:建立严格的环境消杀制度,定期对方舱医院进行消毒、清洁,保证空气和环境的卫生。
五、信息管理1. 医疗记录管理: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持续的医疗服务。
2. 卫生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增强预防意识,降低二次感染风险。
3. 信息安全: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对医疗信息进行严格保密,防止泄露和滥用。
4. 报告和通知: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动态、医疗工作情况等,确保信息畅通和及时反馈。
方舱医院安全工作措施有哪些方舱医院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种应急医疗设施,为了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工作措施。
一、方舱医院建设安全工作措施1. 地点选择:选择建设方舱医院的地点应远离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污染源,且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和水电供应保障。
2. 建筑物结构:方舱医院建设需要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材料和结构,确保医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防火安全: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消防法规和标准进行建设,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配置完善,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火警报警系统。
4. 电气安全:方舱医院中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安装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严格检测和监督,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5. 通风设计:方舱医院的通风系统设计应合理,能够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并具备循环排除病原体的能力,以降低感染风险。
6. 水处理:方舱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水处理系统,保证医院内部供水的卫生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7. 环境清洁: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卫生管理,消除建筑垃圾和施工废弃物,确保建筑环境清洁。
8. 防护设施:根据可能的传染源和疾病特点,设立相应的防护设施和隔离区域,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二、方舱医院运营安全工作措施1. 医护人员培训:在方舱医院运营前,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传染病防护知识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2. 个人防护用品供应:方舱医院需要储备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3. 感染防控:方舱医院应制定和落实感染防控方案,包括隔离措施、消毒措施、医疗废物处置等,确保病原体的有效隔离和消除。
4. 医疗设备使用和维护:方舱医院中的医疗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验收和检测,保证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并且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5. 医疗垃圾处理:方舱医院中产生的医疗垃圾需要进行专门的收集、运输和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医疗方舱工作制度内容一、医疗方舱概述医疗方舱是一种可移动的医疗设施,主要用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战场伤员救治等场合。
医疗方舱具备独立的医疗功能,可提供诊断、治疗、急救等服务。
为确保医疗方舱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医疗方舱工作原则1. 生命至上:在医疗方舱工作中,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抢救伤员,提高救治质量。
2. 专业协作:医疗方舱内医护人员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 规范操作:医疗方舱内各项工作应遵循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医疗安全。
4. 持续改进:医疗方舱工作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救治水平。
三、医疗方舱工作内容1. 接收伤员:医疗方舱接收伤员后,应及时进行初步诊断,并根据伤员病情进行分类,制定救治方案。
2. 急救处理:医疗方舱内应具备基本的急救设备和技术,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3. 诊断检查:医疗方舱内配备相应的诊断设备,如血压计、心电图机、B超等,为伤员提供必要的诊断服务。
4. 治疗护理:医疗方舱内医护人员根据伤员病情,实施药物治疗、护理措施,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 病情监测:医疗方舱内应定期观察伤员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救治效果。
6. 健康教育:医疗方舱内医护人员应对伤员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伤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7. 消毒隔离:医疗方舱内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8. 资料管理:医疗方舱内应建立完善的病历资料管理制度,确保病历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四、医疗方舱工作流程1. 接收伤员:接收到伤员后,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伤员病情,制定救治方案。
2. 急救处理: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3. 诊断检查:运用方舱内诊断设备,为伤员提供必要的诊断服务。
4. 治疗护理:根据伤员病情,实施药物治疗、护理措施,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方舱工作制度规范一、总则为确保方舱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高效运行,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方舱医院的建设、运行、管理和拆除等各个阶段。
二、方舱医院的建设和布局1. 方舱医院的建设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场地,尽量满足医疗需求和患者收治需求。
2. 方舱医院应具备必要的医疗设施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床、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设施等。
3. 方舱医院的布局应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包括诊疗区、留观区、休息区、卫生间等,并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隔离和安全性。
4. 方舱医院应建立健全通风、照明、消毒等设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防止交叉感染。
三、方舱医院的工作流程1. 患者收治:患者应经过预检分诊,根据病情和流行病学史进行分类,符合条件的患者收入方舱医院进行治疗。
2. 诊疗工作:医生和护士按照诊疗规范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护理工作: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顾,包括饮食、个人卫生、药物管理等,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4. 感染控制:方舱医院应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环境消毒等,防止病毒传播和交叉感染。
5. 医疗废物处理:方舱医院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四、方舱医院的管理1. 人员管理:方舱医院应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2. 质量控制:方舱医院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3. 安全管理:方舱医院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突发事件应对等,确保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4. 信息管理:方舱医院应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五、方舱医院的拆除和恢复1. 方舱医院在完成使命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拆除,并对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和清理。
2. 方舱医院拆除后的场地应进行恢复和重建,恢复原有功能,确保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
方舱医院保障工作方案及措施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方舱医院成为了重要的医疗救治设施,为了保障方舱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医疗救治工作,制定并实施保障工作方案及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施建设、医疗设备保障、医疗人员保障、物资保障等方面,提出方舱医院保障工作方案及措施。
一、设施建设。
方舱医院的设施建设是保障工作的基础,必须保证设施的安全、卫生和舒适。
在方舱医院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病房、隔离区、医护人员休息区等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和设计。
同时,要保证设施的通风、照明、排水等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舒适和安全。
二、医疗设备保障。
方舱医院的医疗设备保障是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建设方舱医院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医疗设备的配备和更新换代。
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医疗人员保障。
方舱医院的医疗人员是医疗救治工作的中坚力量,保障医疗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是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方舱医院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医疗人员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要保证医疗人员的休息和生活条件,保障医疗人员的身心健康。
四、物资保障。
方舱医院的物资保障是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方舱医院的运营过程中,要保证医疗物资的充足和供应的及时性。
同时,要加强对医疗物资的管理和分配,确保医疗物资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另外,要加强对医疗物资的储备和更新,确保医疗物资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方舱医院保障工作方案及措施是保障方舱医院正常运转和医疗救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方舱医院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设施建设、医疗设备保障、医疗人员保障、物资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保障工作方案及措施,确保方舱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有效地保障方舱医院的运转,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移动方舱医院实施方案随着新冠疫情的不断蔓延,各地医疗资源面临巨大压力,为了有效应对疫情,移动方舱医院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医疗资源配置方式。
移动方舱医院是指利用集装箱、帐篷等移动设施,搭建临时性的医疗救治场所,能够快速响应疫情,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和隔离观察。
本文将对移动方舱医院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址规划。
1. 选择合适的场地,移动方舱医院的选址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交通便利性和医疗资源配备情况,尽量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方便患者救治和医护人员工作。
2. 场地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对选定的场地进行规划,确定医疗区、隔离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确保各区域之间的联系畅通。
二、设施建设。
1. 搭建医疗设施,根据实际需求,搭建集装箱、帐篷等移动设施,配置医疗设备、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休息区等,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和隔离观察。
2. 确保供水供电,移动方舱医院需要保障充足的供水和供电,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转和医护人员的生活需求。
三、医疗救治。
1. 医疗团队配备,组建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后勤人员等,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确保医疗资源,移动方舱医院需要配备充足的医疗资源,包括药品、医疗设备等,以满足患者的救治需求。
四、卫生防护。
1. 加强卫生消毒,对移动方舱医院内部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2. 严格防护措施,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五、信息管理。
1. 建立信息系统,建立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对患者的病历、医疗记录进行及时、准确的管理,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和救治。
2. 做好宣传工作,对移动方舱医院的设立和运行情况进行宣传,加强对患者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提高公众对医疗救治的信任和支持。
六、应急预案。
1.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医疗事故等,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的安全进行。
方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截至目前,我院方舱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收治情况。
自方舱启用以来,共收治了1000余名确诊患者,其中轻症患者占80%,重症患者占20%。
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的康复率达到了85%,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医疗保障。
方舱医院在医疗保障方面做了充分准备,确保了患者的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我们配备了充足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了医疗资源的充足供应。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培训和防护措施,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三、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我们加强了心理疏导工作。
为患者提供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护理服务,帮助他们度过隔离期的心理压力。
同时,我们也对医护人员进行了心理援助,保障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心理健康。
四、宣传教育。
我们加强了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全院人员的团结协作意识,形成了良好的防控合力。
五、社会支持。
在方舱工作开展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各种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的捐赠,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赞扬,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六、下一步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医疗保障和心理疏导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协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抗击疫情。
综上所述,我院方舱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方舱医院装备配置建议清单方舱医院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临时建设的医疗机构,为应对突发疫情或灾难提供紧急医疗保障。
方舱医院装备配置建议清单可以帮助医疗机构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我为你提供的建议清单:1.医疗用品和设备:包括医疗耗材、药品和医疗设备,例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体温计、输液泵、采血设备等。
根据方舱医院的规模和功能需求,合理配置这些医疗用品和设备的数量。
2.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服、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以及消毒用品等。
这些防护用品是保持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3.床位和家具:方舱医院需要提供足够的病床和陪护床,同时还需要准备相应的床单、枕头、被子等用品,以及各种储物柜、椅子、桌子等家具。
5.硬件设施:为方舱医院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包括供水、排水、电力、暖通设备等。
6.环境监测设备:保证方舱医院的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噪音监测设备等。
7.灭火设备和安全设备:确保方舱医院的安全性,包括灭火器、烟雾报警器、应急照明设备等。
8.数据处理设备:为方舱医院提供必要的信息化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数据存储设备等。
9.供应链管理设备:为方舱医院提供必要的供应链管理设备,包括医疗物资管理系统、仓储设备等。
10.应急救援设备:为方舱医院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担架、急救车、氧气瓶等。
需要注意的是,方舱医院装备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在选择和购买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功能性、易用性和维护性。
同时,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需要进行设备的检测、维修和维护工作。
以上是方舱医院装备配置建议清单,但具体的配置清单可能会因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方舱医院以及特定的应急需求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配置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和预算的限制,以确保方舱医院能够有效运作,提供紧急的医疗保障。
移动方舱医院医学设备的保障何武兵1,2,朱晓婧1,林孟波1,许玮1,2,喻海燕1,陈锋1,2(1.福建省立医院 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州 350001;2.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关键词]灾害救援;移动方舱医院;设备DOI:10.16746/ki.11-9332/r.2018.01.009灾害救援行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救援装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救援队一般会配置搜索、营救、医疗、保障四大类专用设备。
其中的医疗设备是医学救援装备的核心,代表着医学救援的能力和水平,主要配备轻便、防水、防潮、抗摔打、易于操作、便于维修、适应实战需求的设备[1]。
携行医疗设备从2005年前的急救行囊与心肺复苏装备,发展到野战医院、移动帐篷医院、移动车载医院和目前研制的灾害救援专用方舱医院。
作为福建省委省政府201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福建省紧急医学救援队省立医院队于2015年4月正式立项,目前已经投资完成了8台特种车辆所构成的移动方舱医院系统和紧急医学后勤保障中心。
目前移动方舱医院是刚研制建设的,国内外关于移动方舱医院的硬件配置尚无公开标准,如何做好医学装备的保障也无标准的方案,为了更好应对灾难环境下的医学救援,笔者通过文献回顾研究、演练、专家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由院领导班子抽取本院临床、护理、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63人组成救援队,并从中抽取临床、手术室、设备和院感人员20人组成专家组。
1.2 方法通过广泛的文献回顾,灾难医学书籍复习,了解临床医疗设备配置和保障情况,结合本院紧急医学救援经验总结,在移动方舱医院系统基本配置的前提下,补充和完善手术车的硬件装备;梳理临床颅脑、心胸外科、腹部外科(基本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和骨科的常用手术器械,并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形式确定手术器械通用基本包、单独工具包、专科专用包的器械基数;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小组讨论确定检伤分类区使用的设备清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小组讨论确定方舱医院的医疗设备保障方案。
2 结果2.1 移动方舱医院系统手术装备手术车已经装备了多功能手术床1台、高频电刀1台、吸引器1台、清创台1台、麻醉呼吸机1台、监护仪1台、无影灯1台、移动轻便器械台2台、超声器械清洗机1台、高压蒸气灭菌器1台、空气净化系统1台。
为了更好满足野外作业的需要,我们增加脉冲手术清创冲洗机1台、石膏车1台、移动简易手术床1台、野外洗手装置1台、自体血回输装置1台和手术器材补给箱2个。
2.2 手术器械清创缝合包20个(3#刀柄1个,弯组织剪1个,持针器1个,弯蚊钳2个,有齿镊1个,弯盘1个,酒杯+针盒3个,卵圆钳1个,大方纱5条,小方纱5条,擦手巾1条,腹布5条)。
换药包10个(无齿镊2个,弯盘1个,无菌碗1个),一次性换药包30个。
导尿包10个(一次性,带F o l l e y s双腔导尿管)。
气管切开包3个(清创缝合基数,甲状腺拉钩2个,小直角拉钩2个)。
静脉切开包2个(清创缝合基数)。
颅脑外科器械包2个(鹰嘴咬骨钳1个,7#刀柄1个,组织钳1个,有齿爱迪生镊1个,组织剪1个,次弯钳4个,无齿爱迪生镊1个,线剪1个,次直钳2个,枪状镊1个,脑膜剪1个,甲状腺拉钩2个,海绵钳1个,手摇钻柄1个,有齿解剖镊1个,手摇钻钻头1个,无齿解剖镊1个,4.5#吸引器头1个,脑棉1包,灾害救援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闽卫科教[2012]149号)通信作者:陈锋,E-mail:cf9066@骨膜剥离子1个,3.5#吸引器头1个,神经剥离子2个,2.5#吸引器头1个,乳突撑开器2个,4#刀柄1个)。
剖腹探查包4个[长针持2个,弯肠钳1个,长密斯特1个,直肠钳2个,长弯血管钳4个,柯克钳2个,软组织钳4个,硬钳1个,弯纹氏钳(12.5cm)6个,长镊1个,大直角钳2个,弯盘1个]。
胸科器械包1个[大心耳钳1个,长镊1个,肺叶钳1个,长镊(无损伤)1个,大直角钳2个,甲状腺拉钩2个,长针持3个,大S拉钩1个,长花生米钳1个,骨膜1个,长米斯特1个,肋骨剪1个,无损伤特长弯(30度)2个,肋骨剥离子2个,长弯血管钳(45度)4个,合拢器1个,长弯血管钳(15度)2个,肩胛拉钩1个,软组织钳4个,大胸腔撑开器1个,弯蚊氏钳4个,小胸腔撑开器1个,短组织镊(有齿)2个,花生米钳1个,卵圆钳(有齿小头)1个,鞋带1个,直阻断钳1个,柯克钳1个,肠镊(弯、直)1个]。
心血管手术器械包[大心耳钳1个,长镊1个,肺叶钳1个,长镊(无损伤)1个,大直角钳2个,甲状腺拉钩2个,长针持3个,大S拉钩1个,长花生米钳1个,骨膜1篇,长米斯特1个,肋骨剪1个,无损伤特长弯(30度)2个,肋骨剥离子2个,长弯血管钳(45度)4个,合拢器1个,长弯血管钳(15度)2个,肩胛拉钩1个,软组织钳4个,大胸腔撑开器1个,弯蚊氏钳4个,小胸腔撑开器1个,短组织镊(有齿)2个,花生米钳1个,卵圆钳(有齿小头)1个,鞋带1个,直阻断钳1个,柯克钳1个,肠镊(弯、直)1个]。
妇产科清创缝合包3个(妇科鸭嘴1个,妇科鸟嘴1个)。
骨科截肢包3个(持骨钳1个,线锯柄4个,爪钩2个,线锯2个,骨膜剥离子2个,骨掀2个,咬骨钳1个,骨锉2个,大绷带3个)。
血管吻合器3包[碗2个,眼科小剪刀1个,显微持针钳直1个,显微短艾迪生镊(有无齿各一)2个,显微镊(16cm)2个,显微血管夹合拢2个,止血夹 5.7cm反力式弯网齿4个,平头针1个]肠吻合器1包(长针持2个,弯肠钳1个,长密斯特1个,直肠钳2个,长弯血管钳4个,柯克钳2个,软组织钳4个,硬钳1个,弯纹氏钳(12.5cm)6个,长镊1个,大直角钳2个,弯盘1个)。
各种拉钩:长扁镊1个,无损伤镊(长)1个,齿镊(皮镊)1个,深S钩(大小)2个,甲状腺拉钩1个,小直角拉钩1个,鞍钩1个,单头拉钩1个,压肠板1个,有齿卵圆钳1个,无齿卵圆钳1个,妇科鸭嘴1个,妇科鸟嘴1个,均单独消毒,各2包,无纺布包装。
2.3 检伤分类区的设备清单检伤分类区指示牌,地毯5块(五色),电除颤仪1台,心肺复苏器1台,气管插管包1套,输液泵2个,脊柱脊髓损伤专用长脊椎板1套,普通担架1套,担架ICU1台。
2.4 方舱ICU设备心电监护仪6套,呼吸机2台,病床带输液架4张。
2.5 后送装备监护型救护车1台。
3 讨论3.1 移动方舱医院系统医学方舱是配装有各种医疗设备、设施、仪器及药材,能够独立展开医疗救治或技术保障的专用方舱,是一种可移动的医疗单元。
我们使用的移动方舱医院系统由1台救援指挥车和7台越野型重型方舱车、6顶医疗帐篷构成。
其中医疗方舱车2台,分别为手术车和医技保障车,手术车配备了多功能手术床、电刀系统、吸引器、清创台、麻醉机、监护仪、无影灯、超声器械清洗机、高压蒸气灭菌器、空气净化系统、脉冲手术清创冲洗机、石膏车、移动简易手术床、野外洗手装置、自体血回输装置和手术器材补给箱;医技保障车配备了移动数字X线机、彩超仪、医用冰箱、显微镜、离心机、凝血分析仪、恒温水浴箱、生化分析仪、血细胞计数仪,尿液分析仪、血气分析仪、检验器材补给箱等设备。
5台后勤保障车包括油电车、净水淋浴车、生活车、宿营车、物资运输车。
移动方舱医院系统由方舱医疗单元(包括轮式车辆)、通道帐篷和病房帐篷等单元组成,充分利用舱体空间,功能更为实用,实现精简规模轻便化,参数性能均到达国内领先水平。
3.2 方舱医院医疗设备的特点①设备种类多,有手术类设备、危重病救治类设备、检验类设备、辅助检查设备如X线机、超声仪等。
②设备精密程度高,先进,对操作者水平要求高。
③设备维修难度大,设备涉及麻醉、手术、危重症救治和信息化网络,维修、维护难度大。
④设备机动性大,方舱医院执行任务的灾害类型不定、时间及地点不确定性,可能需要长途转运和随时转运。
⑤设备需要适应各种环境,根据灾害性质不同,需要在各种复杂的环境开展救治,可能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有影响。
3.3 方舱医院医疗设备的保障方案3.3.1 灾前配置突发事件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发生时间短、伤亡人员聚集,伤情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医疗救援的时间较短,平时设备闲置率高。
方舱医院系统按照固定配置加动态配置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平战结合的原则进行配置。
方舱医院固定装备的医疗设备维持不变,由设备科人员负责定期保养,保持随时应急状态备用;部分医疗设备模块化供临床相关科室使用,做好登记,在使用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熟悉各种设备的特点,保证设备随时可用,而且在应急时能够快速、方便、模块化调用;灾害救援保障中心的应急库房储备2组前线医疗救援队使用的医疗设备,并根据实时信息反馈和动态调整。
医院的设备科和供应室对有消毒有效期的医疗装备采用“菜单式”和“资源池”的供应,根据灾害救援特点,建设方舱医院的手术设备菜单,灾害未发生时,常规维持一般手术通用的手术包的一定基数在备用状态,并参与日常手术更换使用,灾害发生时,根据菜单提取手术设备,减少维护和保养成本,节省资金。
3.3.2 灾中供应和管理在灾害的紧急医学救援启动时,按照灾情实际,结合灾难救援特点,参考既往救援经验先经验性配置,并根据灾情进一步侦测结果调整,在掌握灾难损害情况后,进行针对性配置,并根据灾后时间段动态调整物资,合理进行有效补充,保障医疗设备供应。
救援队中设备器械科队员专人负责救援设备的保障,及时排除抢救设备的故障,协助救援队其他队员对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设置,保证抢救设备时刻处于正常使用状态[2]。
根据灾害救援使用情况,使用手术车的超声器械清洗机和高压蒸汽无菌箱进行手术器械的临时清洗消毒补充,如果可能,亦可动态申请增加器械的基数,由保障基地供给,物资车专门配送补充。
3.3.3 灾后处理和管理灾害应急任务结束后,及时统计各类医疗设备材料的消耗和故障情况,及时上报和补充。
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流程集中销毁使用过的一次性材料,对中毒、辐射沾染的设备统一消毒或销毁[3]。
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分析和保养。
对调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分析、保养和归还。
4 小结本文通过方舱医院医学设备的国内外相关的配置、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梳理,通过专家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方舱医院医疗设备的配置、优化和保障方案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总结,充分发挥移动方舱医院的急救平台前移至灾难现场的优势,更好地开展伤员救治,最大限度地抢救生命,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1] 侯世科, 杨轶, 杨炯, 等. 从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实战谈灾害紧急医疗救援[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5(11): 1019- 1021.[2] 王耀平, 吴敏. 突发灾害性事件抢救中医疗设备的保障与供给[J]. 医疗设备信息, 2003(9): 54-56.[3] 王耀平, 吴敏. 突发灾害性事件抢救中医疗设备的保障与供给[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 11(A): 123-124.[15] Feng S, Liang Z, Zhang R, et al. Effects of mobile phoneWeChat services improve adherence to corticosteroid nasal spray treatment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fter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a 3-month follow-upstudy[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7, 274(3):1-9.[16] Palattella MR, Dohler M, Grieco A, et al. Internet ofthings in the 5G era: enablers, architecture, and businessmodels[J]. IEEE J SEL AREA COMM, 2016, 34(3):510-527.(上接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