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校 国学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4
学校国学堂管理制度学校国学堂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国学堂的管理,提升学生国学素养,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国学堂是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教育机构,旨在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三条学校国学堂的管理要遵循均衡发展、形式多样的原则。
第四条学校国学堂的教育目标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第五条学校国学堂的教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经史子集、诗词曲赋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第二章学校国学堂的纪律规定第六条学校国学堂的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纪律和管理规定,不得违反学校的校纪校规。
第七条学校国学堂的学生应当恪守师德,尊重教师,不得恶意攻击、诋毁教师和同学。
第八条学校国学堂的学生应当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认真对待国学学习,不得偷懒和浪费时间。
第九条学校国学堂的学生应当自觉地服从学校的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不得私自更改教学计划。
第十条学校国学堂的学生应当保护学校的设备设施,不得损坏或盗窃学校财物。
第三章学校国学堂的教学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国学堂的教学由专业的国学教师负责,确保教学质量。
第十二条学校国学堂的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国学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第十三条学校国学堂的教学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以保证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优质教育。
第十四条学校国学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当与学生的年龄段相适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十五条学校国学堂的教师应当注重教育和评价的结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第四章学校国学堂的活动管理第十六条学校国学堂每学期将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书法比赛、古诗词朗诵等。
这些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沉浸。
第十七条学校国学堂的学生可以参加各类国学竞赛和比赛,如吟诗联句、编曲演唱等。
学校将为获奖学生提供奖励和荣誉。
第十八条学校国学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博物馆、展览等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校长总结讲话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总结一下我们学校国学经典诵读的工作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国学经典诵读作为我校的一项重要特色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我们的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通过亲身体验中国古代智慧和优秀文化,同学们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
其次,国学经典诵读不仅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技巧,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道德修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选材的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筛选经典著作,确保所选内容的质量和适用性。
其次是诵读方式的问题。
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是集体诵读的形式,一定程度上缺少个性化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多样化诵读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更多的选择。
再次是教师的问题。
国学经典诵读需要具备高深的学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中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因此,我们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我们应设立专门的课程,将国学经典诵读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
通过系统教学和辅助教材的引导,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
其次,在选材方面,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著作进行诵读,并组织一定的比赛和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再次,我们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在国学经典诵读方面的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请专家讲座、参加研讨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最后,我希望全体师生能够珍惜这个特色项目,用心去学习和倾情去诵读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国学社团活动总结2024年,在国学社团的努力下,我们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影响。
以下是对2024年国学社团活动的总结:一、学习交流活动:1. 学习会议:每月举行一次学习会议,成员之间分享国学知识和心得体会,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2. 学术讲座:邀请知名国学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提高成员对国学的认识和理解。
二、传统文化推广活动:1. 书法展览:举办书法展览,展示国学成果,吸引了很多校内外对国学感兴趣的人士参观。
2. 诗词大赛:组织了一场诗词大赛,激发了成员的创作热情,也提升了他们的国学素养。
3. 传统音乐表演:组织了传统音乐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三、社会实践活动:1. 参观考察:组织成员参观国学名人的故居和相关文化遗址,加深对国学文化的感受和理解。
2. 社区志愿活动:定期开展国学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居民传播国学的精神,提高社会关注度。
四、合作交流活动:1. 外校交流:与其他高校的国学社团进行交流互动,分享经验和资源,扩大国学社团的影响力。
2. 社团联谊:组织各社团间的联谊活动,加强与其他社团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 提高了成员对国学的学习和认识,拓宽了知识面。
2. 增强了成员的文化自信心和传统文化意识。
3. 扩大了国学社团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4.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国学文化。
在2024年,国学社团将继续努力,开展更多的活动,提高社团的质量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与其他高校的国学社团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国学经典进校园,明理知行助成长何锦星发布时间:2022-05-10T16:55:09.142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6月作者:何锦星[导读] 在校园里推行国学经典,可以让国学经典在学生心中埋下深深的种子,伴随着他们渐渐成长,与他们形影不离。
国学经典温润着他们茁壮成长,健全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品德。
学习国学经典,有助于学生明理知行,对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何锦星广西百色市西林县民族实验小学摘要:在校园里推行国学经典,可以让国学经典在学生心中埋下深深的种子,伴随着他们渐渐成长,与他们形影不离。
国学经典温润着他们茁壮成长,健全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品德。
学习国学经典,有助于学生明理知行,对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学经典价值观行为习惯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6-098-01国学经典不仅见证了中华悠久的民族传统,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为人之本,更是在我们脑海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中国梦中包括提升全民道德水平的道德梦。
要想实现道德梦,应该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中华文化以国学经典为载体传承了数千年,博大精深的内容,浩如烟海的经典,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朗诵国学经典,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中,沐浴人类精神文化的伟大力量,追溯人性的本源。
让我们不断汲取国学经典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拓展我们的视野,磨练我们的意志,塑造我们的行为。
一、弘扬国学经典,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功利化和实用化是目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弊端,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对传统经典知之甚少:不知道何谓“经史子集”,不知道何谓“四书五经”,不知道何谓“诸子百家”,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积淀,其中蕴含着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和文化资源。
2024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024年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成为能够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开展国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和中华文化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 原则: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阶段,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小学部:以经典诵读、古文阅读、国学常识为主要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包括但不限于《论语》、《大学》、《中庸》、《诗经》、《史记》等经典。
(2)初中部:在小学部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名人、古代科技等。
(3)高中部:在初中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理解,包括但不限于古代哲学、古代文学与艺术、中国古代历史等。
2.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对经典文献的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古迹、博物馆等,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经典文献。
四、实施步骤与措施1. 教师培训:开展国学教育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国学素养,加强他们对国学教育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2. 制定教材:邀请国学专家和教育专家共同编写与年级特点相适应的教材。
3. 课程安排: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和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保证学习的连贯性。
4. 多样化评价:设立国学测评,通过测验、作业、项目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5. 家校合作:通过家庭作业、课外阅读、亲子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国学教育的实施。
2024年二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学习国学经典中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培养学生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国学经典中的名篇名句,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2. 学习国学经典中的故事和传说,包括孔子故事、孙悟空故事等。
3. 学习国学经典中的诗词歌赋,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4. 学习国学经典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教学方法:1. 前导式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对国学经典感兴趣。
2. 合作式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 创造性思维训练: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4. 情景化教学法: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国学经典中的故事和传说。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国学经典的音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 学习国学经典中的名篇名句:教师向学生介绍《三字经》、《百家姓》等国学经典,学生跟读相关内容,并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
3. 学习国学经典中的故事和传说:教师讲解孔子故事、孙悟空故事等,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和小组讨论,深入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故事中的道理。
4. 学习国学经典中的诗词歌赋:教师讲解古诗词的意义和艺术特点,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5. 学习国学经典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教师向学生介绍传统礼仪和道德观念,学生通过模拟情景和小组讨论,体验传统礼仪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6.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分享相关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7.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学习国学经典,可以阅读相关故事、背诵古诗词等。
百年“龙学”如何开篇:从黄侃到范文澜
戚良德;刘尚才
【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52)2
【摘要】黄侃和范文澜在“龙学”上的贡献已有不少探讨,但着眼百年“龙学”史,他们二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地位?还需要一个更为准确而宏观的把握,从而展示现代“龙学”如何开篇。
黄侃对现代“龙学”大厦之奠基,人们往往瞩目著名的《文心雕龙札记》,这固然有其道理,但需要指出的是,《札记》一书对《文心雕龙》的诠释重在创作论部分,这对百年“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另一个历史事实尤其值得重视,那就是黄侃有两位“龙学”高徒:范文澜和李曰刚。
作为黄侃的“龙学”继承人,范文澜犹如现代“龙学”大厦的设计师,对“龙学”之传承与建构均起了关键作用。
现代“龙学”的主要内容,诸如刘勰的生平、家世及其基本思想,《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文心雕龙》文本的校注整理以及内容的阐释,都在范先生这里发端。
【总页数】9页(P110-118)
【作者】戚良德;刘尚才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9
【相关文献】
1.一部尘封百年的"龙学"开山之作——评近代国学大师刘咸炘的《文心雕龙阐说》
2.龙学百年之回顾与反思——百年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一次年会综述
3.中国大陆百年“龙学”的六个时期
4.黄侃先生词学交游考论——以况周颐、汪东、龙榆生为中心
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学校、古代学官(一)古代学校【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瞽宗】古人以西为右,殷人尚右尚西,将大学设在西郊,也叫右学。
瞽宗是商代大学的名称。
当时大学以乐教为主,乐教的教师也就是乐师。
乐师在大学中祀其先祖为乐祖,大学也就成为乐师的宗庙,故称瞽宗。
瞽宗是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指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
【私塾】私塾是私学的一种,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
校园国学课程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校园国学课程。
校园国学课程是一种传统文化教学,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校园国学课程的意义及其实施方式。
一、意义1.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校园国学课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他们更加自豪地背诵古诗文、习字等。
2.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校园国学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有更好的解决能力。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思想,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校园国学课程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书法、绘画等,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艺术之美,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二、实施方式1. 选用合适的教材校园国学课程的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
教材应该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教材应该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适应,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并记忆。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校园国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诵读、默写、讲解、互动等。
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国学课程的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校园国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4. 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校合作是实施校园国学课程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校园国学课程的意义和实施情况,让家长成为校园国学课程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三、总结校园国学课程是一种有意义的教育课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实施校园国学课程需要选用合适的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家校合作。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校园国学课程一定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培养更多的文化继承者和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做出贡献。
国学基础与阅读提高(一)一、国学基础(一)先秦文学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_,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_____________。
2、儒家经典名著,合成“四书五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是屈原写的_____________,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___________,这首诗歌与_________合成“风骚二体”。
4、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多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神话故事往往寄托着百姓的美好愿望、对自然地探讨,解释自然现象的神话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社会斗争的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前四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趣味古诗填空:1、填颜色:(1)______毛浮 ______水, ______掌拨清波。
(2)______日依山尽, ______河人海流。
(3)日暮 ______山远,天寒 ______屋贫。
(4)两个 ______鹂鸣 ______柳,一行 ______鹭上 ______天。
(5)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 ______桔 ______时。
2、填数字:(1)不知细叶谁裁出, ______月春风似剪刀。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______月下扬州。
(3)飞流直下 ______尺,疑是银河落 ______天。
(4)朝辞白帝彩云间, ______里江陵 ______日还。
(5)碧玉妆成 ______树高, ______条垂下绿丝绦。
3、填植物:(1)离离原上 ______,一岁一枯荣。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______花始盛开。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______花村。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______少一人。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______渔火对愁眠。
(三)四大名著填空: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及其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旳人物是______________,《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旳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_______》中旳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旳是___________,鲁智深为了救林冲大闹___________。
3、《枉凝眉》中唱道“一个是阆苑仙葩指,一个是美玉无瑕”,“阆苑仙葩”是指____________,“美玉无瑕”是指_____________。
4、对对子。
出句:真心真意真英雄。
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神奇的彩色棉①不用染料,不用着色,你就能穿上色彩艳丽的衣服。
这是变魔术吗?不,21世纪,一个新兴的产业——彩色棉产业就有这样的神奇本领。
②农村的孩子都知道,棉花的花朵是洁白的,人们收获洁白的棉花后,脱籽、纺纱,纺成了一锭锭的纱,再织成纺织物,就成了布料,如果染上色或印上花,就是美丽的衣料、窗帘、床单等等。
③而彩色棉花的棉花纤维中含有天然的彩色色素。
不用印染,用彩棉织成的布就可直接做成花衣裳。
彩色棉花是新的棉花品种吗?不是。
彩色棉古代就有,可考证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千年之前。
在十八九世纪,墨西哥和秘鲁以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种植有彩色棉。
然而,由于彩色棉花产量低,纤维短,因此逐渐被人遗弃,以至许多人都不知道棉花还有彩色的。
④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苏联、墨西哥等国家,又开始对彩色棉进行研究。
90年代初,美国在改造利用野生彩色棉技术上取得突破,培育出多种颜色的长纤维彩色棉花,并进行了大面积种植。
不久,面目一新的彩色棉纺织品及服装进入市场。
随后,其他一些国家在研究中也相继取得成功。
缤纷多彩的彩色棉服装,在一些城市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1994年,我国也从美国引进了一批彩色棉种子进行试种。
⑤彩色棉花不仅色彩自然柔和,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要农药,在纺织过程中也不需要化学染料。
这样,就使得产品及周围不会受到污染。
美国年销售额为100亿美元的牛仔裤用料斜纹粗棉布,再也不用染色了。
制成服装后,柔软舒适,永不褪色。
彩色棉因没有沾染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引起皮肤病,被人们誉为“绿色产品”、“环保产品”,而用彩色棉制作的服装则被称为“生态服装”或“保健服装”。
⑥我国对彩色棉的研究后来居上,使淡蓝、橘黄等8种颜色的遗传基因达到稳定状态。
1998年彩色棉种植面积一跃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产品远销欧美和日本等国,供不应求。
专家预测,在未来5年内,我国彩色棉年产量可达1.2万吨,可生产成衣2000万件,老百姓也有望穿上这种“保健服装”了。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普通棉相比,彩色棉具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彩色棉服装被称为“生态服装”或“保健服装”,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第④自然段中划线的“相继”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别说说下面两句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在十八九世纪,墨西哥和秘鲁以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种植有彩色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专家预测,在未来5年内,我国彩色棉年产量可达1.2万吨,可生产成衣2000万件,老百姓也有望穿上这种“保健服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熊胆的悲剧①即使你不是一个动物权利保护主义者,当你听到在中国有几千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被关在狭窄的笼子里几乎不能动弹,它们的肚子上被活活割开一个口子,被人用金属管子捅进去,而它们因此痛不欲生的时候,你多少也会感到于心不忍吧?②为什么这些黑熊会受到这样的虐待?因为人们想获取它们的胆汁。
但是如果把熊杀死,一次只能取得一点点胆汁,于是便有“天才”想到可以用“取卵不杀鸡”的办法获取熊胆汁,也就是把一根导管伸到活熊的胆管内,一旦分泌出胆汁就把它导引出来。
③动物的胆到底有什么药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么说的:“目者,肝之外候,胆之精华也。
故诸胆皆治目病。
”简单地说,就是中医认为眼睛和肝、胆有密切的关系,肝胆有问题,眼睛也会有问题;而根据“吃啥补啥”的法象药理,吃胆就可以补胆,补了胆,眼睛的病自然也就好了,所以各种胆都可以明目。
④动物的胆又被认为具有“苦寒”的性味,而苦寒之药常常是用来“降火”的,“火症”里面有一大类叫做“肝火”,既然是肝的“火”,用胆来治当然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胆又有了清热的功能。
⑤在过去,除了熊胆之外,猪胆、牛胆、蛇胆和青鱼胆也常常使用,它们与熊胆合称“五胆”。
熊胆在后来之所以一下子受到狂热的追捧,而另外四胆中除蛇胆之外却已经很少有人使用,全在于现代医学的一个发现。
⑥现代医学发现:胆汁的一大功能是把肝脏中的一些脂溶性排泄物——主要是胆红素和胆固醇——带离肝脏。
在正常的胆汁中,胆红素和胆固醇也是被胆汁酸盐包裹成乳滴而悬浮其中的;如果胆汁成分异常,胆红素或胆固醇过量,胆汁酸盐没法把它们全都紧紧地包住,它们便会在进入十二指肠之前从胆汁中沉淀出来,形成胆结石。
实验发现,口服胆汁酸或其盐,在某些时候的确可以起到溶解结石的效果。
因此,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口服溶石成了不动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一种方法。
⑦但是,胆汁酸有很多种,包括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等,而且不同动物的胆汁有不同的成分,如人胆汁中的胆汁酸以胆酸、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为主。
熊去氧胆酸,在一些熊类(特别是黑熊)的胆汁中含量较高,但在其他哺乳动物的胆汁中却不存在或仅以微量存在。
⑧在这么多种胆汁酸中,如果鹅去氧胆酸是效果最好的溶石药物,那么今天人们祸害最多的就该是鸡鸭鹅等家禽,而不是熊了。
“不幸的是”,实验表明,偏偏熊去氧胆酸的溶石效果比鹅去氧胆酸“更”好,而且毒副作用也更小,于是,胆熊的悲剧就这样开始了。
今天从胆熊获得的熊胆汁,有的直接干燥成“熊胆粉”,用在中成药里面,但大部分都用来提取熊去氧胆酸了。
⑨这时候,中医支持者其实已经把中医中动物胆原本的用法抛弃了,不过是在用一种野蛮落后的方式获取天然的熊去氧胆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