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J009-1标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交底2019.12.18
- 格式:pptx
- 大小:38.93 MB
- 文档页数:36
二O一一年七月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一、设备、运输车辆及工艺确定1、根据本工程特点,严格按照设计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要求,混凝土路面不同摊铺方式的搅拌楼最小配置容量,现我部搅拌站设备已确定为如下配置:JS750型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二台双机并联,一台一拖二PLS1200三仓配料机,2个100T粉料仓,2根φ219×6米30°螺旋机,2台水泥秤,2台水秤,1台集中控制系统,1个控制房等。
该搅拌站生产率:30~40m3/h2、运输车辆机械摊铺系统配套的运输车数量,可按下式计算N=2n⎪⎪⎭⎫⎝⎛+qqcgVmSγ1=2×1×((1+(10×2.35×30)÷(30×23.5))=4.0式中:N—汽车辆数(辆);n—相同产量搅拌楼台数,1;S—单程运输距离(km),按最远距离的平均值10km取计;γc—混凝土密度(t/m³),2.35t/ m³计算;m—一台搅拌楼每小时生产能力(m³/h),30 m³/h计算;V q—车辆的平均运输速度(km/h),按30 km/h计算;g q—汽车载重能力(t/辆),按每车载重10立方,按23.5t计算。
拟投入10 m³/车装载量混凝土罐车4量。
若施工效率高时,运输量小于施工用量时,则临时加配相应数量自卸汽车配合运输。
3、施工工艺确定混凝土路面不同摊铺方式的搅拌楼最小配置容量(m³/h)上表数据取自《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根据上表数据中搅拌站生产率反推选择施工工艺,按照投入搅拌站的容量30~40 m³/h,拟选择本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三辊轴机组铺筑。
即采用固定模板、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修整尺、抹光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板厚200mm以上宜采用直径168的辊轴;桥面铺装或厚度较小的路面可采用直径为219mm的辊轴。
一、交底编号: XXSG2023-0001二、工程名称: [请填写工程名称]三、交底日期: [请填写年月日]四、施工单位: [请填写施工单位名称]五、分项工程名称:改性土施工六、交底提要:本交底针对改性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说明,旨在确保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七、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仔细审查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确保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有充分了解。
-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 检查施工设备和材料,确保其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2. 施工过程安全技术措施:- 现场布局:合理规划施工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整洁、有序。
- 材料运输:使用专用运输工具,确保改性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施工操作:-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
- 使用工具和设备前,必须检查其完好性,确保安全可靠。
- 环境监测: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噪音等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安全防护措施:- 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警示标志等。
- 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并确保其牢固可靠。
- 防止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噪音等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4.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施工结束后:-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无安全隐患。
-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后续施工提供借鉴。
八、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如遇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施工,确保人员安全。
-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施工工艺。
- 施工现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空气质量。
九、交底人: [请填写交底人姓名]十、验收人: [请填写验收人姓名]十一、备注:请施工人员认真阅读本交底内容,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确保施工安全。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膨胀土、崩解岩边坡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技术【摘要】根据引江济淮试验工程试验研究成果,参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验,膨胀土河道边坡采用水泥改性土换填防护措施。
水泥改性土施工应重点控制原材料、拌和工艺、碾压工艺和压实效果等环节。
其中,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有关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控制;碾压施工控制参数按碾压试验结果控制;压实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本文主要对膨胀土、崩解岩边坡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技术进行探析,对类似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膨胀土崩解岩高边坡稳定水泥改性土换填1 工程概况引江济淮工程由长江下游上段引水,向淮河中游地区补水,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集供水、航运、生态等效益的一项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引江流量300m3/s,入淮流量280m3/s。
输水干线长723km,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大工程段落,共设八大节制枢纽。
江淮沟通段输水河道自巢湖西北部派河口起,沿派河经肥西县城关上派镇、在肥西县大柏店附近穿越江淮分水岭,沿天河、东淝河上游河道入瓦埠湖,由东淝河下游河道,经东淝闸后入淮河,全长155.1km。
江淮沟通段河道输水流量:起点派河口295m3/s、蜀山泵站枢纽提水流量290m3/s、入瓦埠湖280m3/s。
标段位于江淮沟通段内桩号35+180~40+181.7处,本段河渠均为丘陵岗地开挖,开挖深度18~22.0m。
从揭露的地质钻探资料分析,该段边坡土质多为上弱或中膨胀土、砂性土,下部软岩结构,该段软岩分为全~强风化及中等风化~新鲜粉砂岩。
该标段边坡均为弱膨胀土与软岩共存的混合边坡,存在边坡高地下水位出溢问题及高边坡稳定问题。
根据引江济淮试验工程试验研究成果,参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验,采用水泥改性土换填覆盖,本标段内上层土分布有⑤层重、中粉质壤土,具有弱膨胀性,需进行换填处理措施。
即表层换填弱膨胀掺入4%水泥的重粉质壤土(改性土)覆盖,厚度1.0m。
安徽水安引江济淮(安徽段)江淮沟通段xxxx标三工区xx号土场计划安排及施工措施一、概述xxx标xxxx土场位于炎刘镇三关村,规划开挖河道起止桩号为69+967-70+902长935米,开挖土方量约91万方。
河道土方开挖计划按三层开挖方式,第一层开挖至高程20.4,第二层开挖至高程16.9,第三层开挖至河底高程13.4。
目前70+308-70+902段已开挖至第一层高程20.4,河道土方开挖累计完成25万方。
根据施工图纸地质横剖面图,本段多为重粉质壤土,粉质粘土,硬可塑。
为做到资源合理调配及规范施工,现将河道69+967-70+902长935米按桩号划分开挖区域,分别为A.B.C.D.E.F.G.H共8个区域,其中A 区域从桩号70+764-70+902,共计土方开挖14万方;B区域从桩号70+625-70+764,共计土方开挖15万方;C区域从桩号70+522-70+625,共计土方开挖9万方;D区域从桩号70+411-70+522,共计土方开挖9万方;E区域从桩号70+308-70+411,共计土方开挖9万方;F区域从桩号70+192-70+308,共计土方开挖11万方;G区域从桩号70+094-70+192,共计土方开挖9万方;H区域从桩号69+967-70+094,共计土方开挖12万方,I区为桩号70+308-70+764左岸防护与老河道相交段,共计土方开挖3万方。
二、施工计划及措施2.1截流2019年前我段已完成A.B.C.D、E五个区域第一层土方开挖至高程20.4,底高程高于老河道现水面50公分,若要组织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必须将 70+308-70+764左岸处1号导流贯通,在I区上游处老河道设置上游临时围堰,使上游来水流经过1号导流分流,在I区下游处老河道处设置下游临时围堰,开挖积水坑,采用水泵将截流后的老河道水抽完。
目前1号导流已完成土方开挖10万方, 2019年3月15号前可以完成剩余土方开挖、刷坡以及修整,2019年3月20日达到通水要求。
引江济淮土建及安装标导流方案1.导流设计1.1导流标准依据河渠及各建筑物的级别,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确定河渠护砌工程施工导流建筑物级别为4级,导流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
聂夹弄跌水施工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级,导流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
新建聂夹弄跌水10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26.2m3/s,设计内河水位41.0m。
本工程采用全年导流,新建干渠左岸地表水系(含光荣坝渠下涵来水)采用新建明渠导流,导流设计标准采用聂夹弄跌水10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26.2m3/s 。
依据施工期洪水计算成果及推算,淠河总干渠渡槽10月~4月10年一遇洪峰流量采用109.5m3/s,水位为47.25m。
淠河堤顶高程49.70m,淠河干渠上游来水采用原有干渠和新建渡槽导流,满足淠河导流标准。
1.2导流方案根据工程布置,结合现场特点,本标段总体导流方案如下:(1)该工程导流时段:合同工期内全年导流。
(2)淠河干渠上游来水利用原有供水渠有效导流;新建河渠左岸开挖边线已外地表水系(含光荣坝渠下涵来水、现有灌溉渠等),全部有效引排至现状1号河道(撇鸿沟),对1号河道进行适度改线、拓宽至新建河渠右岸开挖范围线以外,与现有水系连通、引排。
(3)新建河渠工作面集水采用地垄沟+集水井的方式汇集,然后抽排至右岸原有排水系统或左岸1号河道内。
1.3导流规划根据工程特点,结合本工程总工期、节点工期要求,本工程地表水系导流时段为全合同工期;淠河干渠导流初期采用原有渠道导流,待新建渡槽完工后,利用新建渡槽导流上游来水,完成新建干渠跨现有淠河施工段。
现就该工程分述如下:1.地表水(含原有沟渠、光荣坝渠下涵来水)导流地表水导流时段为全合同工期,导流时段为2019年3月-2022年12月,施工期间,导流系统不影响淠河总干渠正常通水。
地表水导流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新建河渠47+220处预留32m宽土埂,在土埂上新修导流明渠,连通新建河渠左右岸现1号河道(撇鸿沟),光荣坝渠下涵来水采用圆管涵引排至施工开挖区外,现有1号河道内,通过导流明渠引排至新建河渠右岸现有河道引排。
**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水泥改性土换填工艺试验方案(修改版)批准:审核:编制:**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项目经理部2018年11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试验目的 (1)四、设计指标及要求 (2)五、人员设备配置 (2)六、试验时间 (3)七、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3)八、工艺试验方案 (4)九、工艺方案实施 (6)十、工艺试验记录 (8)十一、工艺试验总结 (9)十二、质量保证措施 (9)十三、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10)一、工程概况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段位于江淮分水岭以南,起点骆郢,终点至试验工程段,对应桩号J(35+180)~J(40+181.7)处,该标段总长5.002km。
设计输水流量290m3/s,设计输水位20.16~19.98m(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最高通航水位23.86m,最低通航水位17.40m,设计百年一遇防洪水位25.53m。
本标段基本为岗地开挖渠道,开挖深度15~22m,河道底宽60m,河底高程13.40m,边坡坡比1:3,坡面每抬高6m设一阶平台,平台宽4.0m。
本标段河渠边坡全断面换填4%水泥改性土,换填厚度1.0m;河床底部为膨胀土、全~强风化岩的,基脚10m范围内换填4%水泥改性土,深度1.5m。
本标段水泥改性土换填土料采用⑤层重粉质壤土、粉质黏土,部分河段采用弱膨胀土、崩解粉砂岩按7: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土料。
本次工艺试验采用⑤层重粉质壤土、粉质黏土作为水泥改性土换填土料。
二、编制依据1、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技术标准和要求;2、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膨胀土、崩解岩河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3、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施工图纸;4、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施工组织设计;5、《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6、《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黄河南(委托建管项目)潮河段第六施工标段合同编号:HNJ-2010/CH/SG-006水泥土施工作业指导书批准: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编制:____________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潮河段六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二年七月水泥土填筑碾压作业指导书一、渠床整理1.1、削坡:渠道开挖基本成型后,测放出坡脚线和坡肩线,测量人员制指挥挖掘机粗削。
为保证削出的坡面平整,将挖掘机的斗齿改造成平板状。
粗削坡自上而下进行,将削坡土刮至渠底,运至指定地点。
人工精削在铺设砂砾料前进行。
先在坡脚线和坡肩线上对应各设一控制标高桩,用细线绳挂线,先削出一条基准线,(并至少要在基准线上的1/2处设一个垂直坡面的高程控制桩),在两条基准线之间,人工自上而下削坡作业至设计坡面。
削坡时不宜一次性削到底。
先从顶部削坡至第一道沟槽后,进行沟槽开挖,将开挖出的土料弃至沟槽下方后,继续削坡,连带第一道沟槽开挖土削至第二道沟槽后,进行沟槽开挖,开挖土弃至沟槽下方后,继续削坡至坡脚。
1.2、渠底整平:渠底整平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拟在清运削坡土时,使用机械粗略清理保护层,将渠底清理到设计高程以上10cm左右;第二次在铺设砂砾料前,人工精整至设计换填高程。
测量人员钉桩、挂高程控制线,人工按控制线找平清理。
施工过程中注意防止扰动原状土。
二、防护措施渠床整理结束后需要对回填工作面进行保护,以防止雨水冲刷等原因对回填工作面的破坏,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保护,进行回填时再撤销覆盖;在回填施工需中对已回填的工作面进行覆盖保护,防止雨水冲刷浸泡等破坏。
三、集水暗管施工(包含渠底、渠坡集水暗管和渠底垂直UPVC波纹管施工)3.1、工序工艺流程图渠底集水暗管、UPVC波纹管施工工艺流程图3.2、施工放样测量人员依据施工图纸放出下层排水系统纵、横向集水暗管沟槽中心线。
3.3、开挖集水暗管沟槽集水暗管沟槽尺寸为0.4 m x 0.4m , 0.5 m x 0.5m (高x宽),施工人员依据测量人员所放的沟槽中心线及施工图纸,对沟槽进行人工开挖,沟槽尺寸应准确,不得超挖。
技术应用丨 TECHNOLOGY APPLICATION摘要:水泥改性土以膨胀土为基础材料,摻入适量水泥后可改善材料整体性能,抑制其膨胀潜能,有助于提高土体强度。
文章从工程实例出发,围绕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展开探讨,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关键词:水泥改性土;膨胀土;土体破碎水泥改性土换填膨胀土施工技术■文/李亚东膨胀土易受到高湿循环的影响,干燥环境下保持收缩状 态,遇水后强度大幅下降,部分情况下裂隙高度发育。
天然 含水量环境中膨胀土硬度较大,具备超固结的特点。
本文主 要以实际工程为例,围绕水泥改性土换填膨胀土施工技术展 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1. 工程概况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线切岭段总长6.76k m,根据现场 情况可知,75+240~77+800段两侧边坡上部含大量中膨胀土,该段总长2.56k m;77+800〜82+000段两侧边坡含大量弱膨 胀土,该段总长4.2k m»从补勘资料来看,13#弃渣场内有 丰富的非膨胀性土,此部分具备可利用价值,总量为10.5 万m3,工程计划将此部分用于81+000〜81+500段的膨胀土 换填作业,其他段用4%的水泥改性土换填。
2. 施工方案2.1 土料的选用经土工试验后进一步确定可用土的范围,从78+500~79+300段内筛选,利用河道高程为21.23~9.2m的土体,可行的开挖深度为9.2~12.4m,将该处的弱膨胀土料 用于换填作业。
河道内含有重粉质壤土,考虑到含水率偏大 的特点将其转移到晒土场集中翻晒,并严格以水泥改性土施 工方案为准,预先做好翻晒工作并将其完整储存。
2.2水泥的选用选择的是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具备初凝时间 较长的特点,从而改善拌合效果并提升压实性。
做好水泥进 场的检验工作,通过抽检的方式掌握该批次水泥性能,必须 与设计标准相符。
2.3翻晒经检验后明确土料的性能指标,膨胀率为41%,含水率 约23%〜28%,不具备有效破碎的条件,改性土拌和前严格 控制土料含水率,粒径应与施工要求相符。
水泥改性土在引江济淮工程中的应用作者:王璐璐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8期摘要: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跨流域、跨省的重大战略性水系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工程。
在该工程中,水泥改性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艺措施,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具体论述水泥改性土的应用背景、具体措施及应用效果,旨在提升同类水利工程中改性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水泥改性土引江济淮施工质量一、水泥改性土在引江济淮工程中的应用背景由于引江济淮部分河道具有膨胀土,而膨胀土干湿循环会导致表面解体,形成碎块,所以对河渠工程这种干湿环境交替的工程来说是巨大的隐患,而通过在土体中掺加一定比例的水泥进行改性,则会起到良好效果。
膨胀土中的粘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盐晶体,颗粒呈片状,是由硅片和铝片构成的晶包所组叠而成,可分成高岭石、伊利石和蒙特石三种类型。
引江济淮试验段存在较为典型的膨胀土,其空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空间分布非连续性,成层分布,层厚起伏尖灭,呈非连续分布。
2.膨胀等级非均匀性,土层局部膨胀性高低变化,呈非均匀分布。
3.裂隙分布深密特征,深层膨胀土含原生闭合裂隙,揭露后失水开裂;干湿循环导致裂隙加深加密,土体强度降低。
现场存在的典型中弱膨胀土,全区分布,自由膨胀率在50%-89%,原生闭合裂隙、结构面发育,坡面成型后一个月左右,干湿循环导致表面解体呈硬币大小碎块。
典型的中膨胀土,自由膨胀率在65%-90%之间,研磨成粉末状态后浸水,体积能膨胀到1.65倍以上。
土体胀缩性越强,经历干湿循环后裂隙越发育,渗透系数测值受试样尺寸的影响就越大。
经试验研究,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膨胀土工程特性主要结论为:1.低渗透性。
室内试验值2.80×10-5-2.92×10-8cm/s;原状土现场值高于室内值1-2个数量级;2.有尺寸效应。
试样尺寸超过1100cm2(直径40cm)左右后,渗透系数测值受试样尺寸影响很小;3.与裂隙相关。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膨胀土试验段工程(南阳段)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交底批准:审核:编制: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南水北调中线南阳试验段项目部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目录一、施工方法 (1)1.基面验收 (1)2.填筑 (2)2.1渠底水泥改性土换填 (3)2.1.1齿槽水泥改性土填筑 (3)2.1.2渠底填筑 (4)2.2渠坡水泥改性土换填 (4)2.3堤身填筑 (5)2.3.1堤身高度小于2m时 (5)2.3.2堤身高度大于2m时 (6)2.4滑坡区水泥改性土换填 (7)2.5马道水泥改性土换填 (7)2.6改性土换填层沿渠道轴线方向的衔接 (7)2.7碾压 (7)2.8.雨季施工 (8)二、安全保证措施 (8)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膨胀土试验段工程(南阳段)渠道水泥改性土施工三级技术交底一、施工方法1.基面验收建基面保护层开挖完成后,人工将表层松土清理干净,将松土、软土和其他杂物清除,清除建基面积水。
在清理过程中,不得有任何拍坡补土现象。
堤基清理时,还应将表层树木、草皮、树根、垃圾、弃土、淤泥、腐殖土、废渣、泥炭土等不合格土全部清除。
清理后的基面,施工班组、施工队人员分别履行初检、复检程序并分别填写初检、复检表后,报项目部质量检查部进行终检。
质量检查部人员会同项目测量部人员对建基面清理边线、坡度、平整度等进行检测,合格后,测量部人员绘制验收区域的平面图、断面图。
内部质检程序结束后,由质量检查部人员将平面图、断面图和申请地质单位进行地质描述的工程联系单等书面文件(及电子版)报送给现场监理工程师。
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后,由监理总部负责与设计单位的地质人员联系、流转签字,约定进行现场地质描述的时间。
在设计人员进行地质描述时,工程、测量、质检部门人员要到场,负责给设计人员提供地层分界坐标、尺寸等配合工作。
在设计单位地质人员地质描述后,质检部负责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送质量评定资料、三检表、隐蔽工程联合验收签证单、隐蔽工程验收联系单,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后,由质检部人员报送给监理总部,由监理总部负责联系、流转签字,组织隐蔽工程联合验收。
技术交底记录(表式C2-2-1)编号NT-C 00-10工程名称超临界氧化处理工业固体废物项目施工单位南京长山建设有限公司主题:(一)技术准备1、混凝土申请: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与混凝土供应单位办理预拌混凝土委托单及浇灌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时间、是否加外加剂以及浇筑时间等2、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3、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4、据施工方案准备必要的塑料布、保温材料及测温用具等。
(二)混凝土浇筑2.1浇筑方法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自然流淌、一个斜面、一次到顶”的斜面分层法。
分层厚度为30cm~50cm,振捣时做到快插慢拔,插点有序,无漏振,也不过振。
浇筑时注意振捣密实,分层搭接及时,避免出现施工冷缝,浇筑时先按分层法浇筑电梯井、集水坑位置,电梯井、集水坑浇筑至基础底板底标高后再浇筑基础底板砼。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严禁加水。
混凝土浇筑比夏装配备2个振捣手,3个振捣棒.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每一插点振动时间取20~30s,直至砼不再冒出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浆并基本形成水平面,此时认为砼已振捣饱满密实。
振捣器拔出时宜缓慢平稳。
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 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浇筑砼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下层砼凝结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
2.2外墙底板上 30cm高导墙外墙根部的施工缝在底板上30cm处,该部位有固定模板的钢管,有剪力墙定位梯子筋,并设置了钢板止水带,混凝土下料不能直接将泵送混凝土倾入模板中央,振捣必须慢速、细致的操作,应适当回振,先浇筑底板后浇筑墙。
2.3电梯、游泳池等深坑浇筑深坑的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分层下料厚度 30~50cm,延续周转下料。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规定(试行)- - -(日期)发布(日期)实施(单位)发布前言为了规范水泥改性土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本规定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2010年12月印发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技术要求》(NSBD-ZXJ-2-01)基础上,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相关设计单位提出的设计要求和现场试验情况制订。
本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一般规定、水泥改性土原材料、水泥掺量、水泥改性土生产工艺、水泥改性土填筑施工、水泥改性土施工检测及质量评定等内容。
在使用过程中,如使用条件发生变化,或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反馈(单位名称)。
本规定批准部门:本规定主持机构:本规定解释单位:本规定主编单位:本规定参编单位:本规定主要起草人:目录1 总则 (4)2 一般规定 . (5)2.1基本要求 (5)2.2改性土生产 (6)2.3膨胀土渠坡换填及渠堤保护层施工 (7)3 水泥改性土原材料 (8)3.1 土料 (8)3.2 改性材料 (9)4 水泥土改性土生产 (9)4.1 水泥掺量 (9)4.2 碎土 (11)4.3改性土拌制 (12)5 水泥改性土填筑施工 (13)6 水泥改性土施工检测及质量评定 (17)1 总则1.0.1 为了规范水泥改性土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非膨胀土、其他材料改性土施工技术要求详见相关技术规程及相应的设计文件。
1.0.2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段内涉及水泥改性土的原材料、水泥掺量、生产工艺、填筑施工、施工检测和质量评定等项目。
1.0.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泥改性土填筑施工,应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前提下结合实际,因地、因时制宜,统筹安排、妥善处理不同部位和不同施工环节之间的协调关系。
1.0.4 参考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T237-1999《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岩土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2-200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土样和试样制备》SL237-002-1999《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道工程施工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试行)》NSBD7-2007《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技术要求》NSBD-ZXJ-2-0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岩处理施工技术要求》NSBD-ZXJ-2-02《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工法》NSBD-ZXJ-4-0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监理实施细则》NSBD-ZXJ-4-021.0.5 施工过程中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以及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J**标工程验收工作方案和计划编制:复核:审核:**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江淮沟通段J**标工程2018年8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工程项目划分 (3)三、工程建设总进度计划 (4)四、验收工作计划 (5)一、工程概况(一)工程位置: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J**标河渠工程为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中的一段,起止桩号41+681.7~43+600,长1.918km。
段内分布1座公路桥,为现有G312道路路改桥。
引江济淮工程在航道里程桩号K42+271处与G312合六叶公路桥交叉,项目拟采用(100+180+100)m连续钢箱粱桥跨越引江济淮航道,G312合六叶公路本次设计改造总长约0.54km,设计起点为现状G312合六叶公路周老家附近,终点位于现状G312合六叶公路卫庄附近。
(二)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本标段主要工程内容为河渠工程、G312合六叶公路桥、保通线。
其中河渠工程起止桩号41+681.7~43+600,总长约1.92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河道土石方开挖、膨胀土与崩解岩边坡防护、新建管护道路、新建余圩跌水、方大塘跌井、窦小郢跌井及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等;G312合六叶公路桥1座,结构形式为连续钢箱梁桥,跨径组合为(100+180+100)米;保通线位于G312合六叶公路北侧,长度约1.4公里。
(三)工程建设有关单位:(1)项目主管部门:安徽省交通厅、安徽省水利厅(2)建设单位: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3)质量监督单位: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合肥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4)设计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省交通勘查设计院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河南明珠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J007标联合体项目监理部(6)承包人:**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合同签订情况2018年6月28日,签订工程建设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