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文解诗是一种巧妙的解读文本的方法。请从下面的诗 文中摘录与下述内容有对应关系的诗句,完成下面的表格。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课文内容
对应诗句
这一夜,我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就和女人 抱着孩子走在一个客栈里。
[品手法] 第2段运用拆解法,将“柔石”的名字拆开为“柔”和“石”(硬) 的二重组合,叙述其笔名出处,结合柔石的外貌和鲁迅先生对 其言语神态的记叙,写出了其书生气。
3.成语积累 (1)挈妇将雏: 带着妻子,领着儿女。 (2)隐约其辞: 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清楚。 (3)明珠投暗: 比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集团,也泛 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4)情随事迁: 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成语知识窗形容怀才不遇的成语 1.材大难用:比喻才干过大难以任用。也指怀才不遇。 2.善贾而沽:比喻怀才不遇的人,等待时机出来做官,施展自 己的才能。 3.北门之叹:指因怀才不遇而发出的慨叹。
解析:A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B、C、D三项都是比喻 的修辞手法。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柔石的创作活动开始于1923年,在短短的几年里,他写下了 《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为我国新文 学史增添了宝贵的一页。 B.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在中国广为人知,但 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诗是由浙江象山籍作家殷夫翻译 的。
[品开头] 开头先总说柔石的“人本”的意义,总揽全文,统摄全篇。
柔石的性格一如其名——“柔”和“石”(硬)的二重组合。这 一取代了本名赵平福(后改平复)的笔名,来自其家乡一小石桥 上的刻字“金桥柔石”,或许是寄寓刚柔相济之意。他的既柔 且刚这一特征,甚至显露在外表上,骨感分明的脸盘上嵌着一 双鹿般柔和的眼睛。当观人察世火眼金睛的鲁迅说起,人会 怎样地骗人、卖友、吮血,柔石便现“惊疑”“抗议”之态,“会这 样的么?——不至于此罢?”但鲁迅也说他同时有着“台州式的 硬气”。实际上,这样的软心肠与硬脾气的组合,也就是书生气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