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248.50 KB
- 文档页数:17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技术性能指标1.减水率:减水率是指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减水效果,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减水剂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黏性,使其流动性增加,从而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砂浆含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效果。
减水率越高,说明减水剂的减水效果越好。
2.安定性:安定性是指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稳定性能。
好的减水剂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够迅速均匀地分散在混凝土中,并且在整个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保持稳定。
同时,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能还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震性能。
3.保水性:保水性是指减水剂对混凝土的保水效果。
好的减水剂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够有效地阻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和渗透,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收缩和龟裂现象,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4.pH值:减水剂的pH值是指其溶液的酸碱性。
一般来说,减水剂的pH值应在适当范围内,不应过高或过低,以避免对混凝土水泥的碱性产生不良影响。
通常,对于常规的硅酸盐水泥,减水剂的pH值应在6-10之间。
除了上述几个常见的技术性能指标外,减水剂还有一些额外的性能指标,例如:5.抗凝结性:好的减水剂能够有效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在混凝土搅拌、输送和浇筑过程中保持其流动性。
抗凝结性是减水剂的重要指标之一6.抗裂性:减水剂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裂缝的形成。
好的减水剂应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7.兼容性:减水剂应与混凝土中的其他外加剂或掺合料兼容,不产生不良反应。
兼容性是减水剂使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之,减水剂的技术性能指标是评估减水剂质量和适用性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混凝土工程对减水剂的性能要求会有所不同,因此选择适合具体工程要求的减水剂至关重要。
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及技术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中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流动性等方面的性能。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及技术标准,以供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参考。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根据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和用途,可以将混凝土外加剂分为以下几类:1.减水剂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它可以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减水剂通常分为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两种。
2.增塑剂增塑剂是一种可以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和塑性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可捏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
3.缓凝剂缓凝剂是一种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更加稳定,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早强剂早强剂是一种可以使混凝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强度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更快地达到使用强度,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5.防冻剂防冻剂是一种可以防止混凝土在低温下结冰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保证混凝土在低温下正常使用,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技术标准1.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在选择混凝土外加剂时,应考虑混凝土的用途、性能要求、气候条件和加工设备。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并按照其使用说明书使用。
2.混凝土外加剂的加入量混凝土外加剂的加入量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确定。
加入量过多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加入量过少则无法发挥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
一般来说,混凝土外加剂的加入量为混凝土总料重的1-5%。
3.混凝土外加剂的加入时间混凝土外加剂的加入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需要进行确定。
对于减水剂和增塑剂,应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加入;对于缓凝剂和早强剂,应在混凝土的配料过程中加入;对于防冻剂,应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加入。
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用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是对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性能和使用要求进行规范的文件,其制定对于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促进混凝土外加剂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应当明确外加剂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外加剂按照其化学性质和用途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减水剂、缓凝剂、增强剂、掺量剂等。
标准应当对各类外加剂的特性和适用范围进行详细描述,以便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正确选用和使用。
其次,标准应当规定外加剂的质量和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外加剂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稳定性、溶解性、对混凝土的影响等方面,以确保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符合工程要求,并且不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标准还应当规定外加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外加剂的使用方法包括掺量、搅拌、投料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外加剂与水泥、骨料等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规定。
同时,标准还应当对外加剂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规范,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和一致性。
在制定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同时,应当加强与混凝土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形成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
总之,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促进混凝土外加剂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才能有效规范外加剂的生产、使用和管理,为混凝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为我国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与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混凝土的性能及工作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也越来越高。
因此,本文将从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要求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1.有机污染物含量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是判断其环保性的重要指标。
有机污染物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外加剂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2.无机盐含量无机盐含量也是判断混凝土外加剂环保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为无机盐含量过高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降低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
3.重金属、有害元素含量混凝土外加剂中重金属、有害元素含量也是评判其环保性的重要指标。
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过高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重金属、有害元素的含量。
4.可生物降解性混凝土外加剂的可生物降解性是评价其环保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生物降解性好的混凝土外加剂能够有效降解,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检测方法1.有机污染物检测有机污染物检测是判断混凝土外加剂环保性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
有机污染物检测主要通过GC-MS等仪器进行分析,检测出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
2.无机盐检测无机盐检测也是判断混凝土外加剂环保性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
无机盐检测主要通过离子色谱仪等仪器进行分析,检测出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无机盐含量。
3.重金属、有害元素检测重金属、有害元素检测也是评价混凝土外加剂环保性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
重金属、有害元素检测主要通过ICP-MS等仪器进行分析,检测出混凝土外加剂中重金属、有害元素的含量。
4.可生物降解性检测可生物降解性检测是评价混凝土外加剂环保性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
可生物降解性检测主要通过生物降解性试验进行检测,检测出混凝土外加剂的可生物降解性。
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用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工艺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是对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进行规范的文件。
其主要目的是保障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
首先,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规范。
根据外加剂的用途和性能,将外加剂分为减水剂、缓凝剂、增强剂、掺合料等不同类型,并对其命名进行了统一规定。
这有利于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准确理解和选择外加剂,避免因命名混乱而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
其次,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对外加剂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包括外加剂的外观、颗粒形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确保外加剂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这些质量要求的制定,有利于生产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另外,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还对外加剂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
包括外加剂的取样、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方法的具体步骤等内容,确保外加剂的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这些试验方法的规范,有利于生产企业进行质量监控,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此外,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还对外加剂的包装、运输、储存和贮存期限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这些规定有助于生产企业规范生产流程,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外加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和变质,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总的来说,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推动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共同维护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外加剂的氯离子含量指标要求1. 混凝土外加剂的基础知识说到混凝土外加剂,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门高深的科学,其实呢,它就像是给混凝土加了一点调味料,让它变得更加美味可口。
混凝土就像一块大蛋糕,而外加剂就是那个让蛋糕更加松软的泡打粉。
外加剂的种类可多了,有的能提高强度,有的能增强耐久性,甚至还有的能加速凝固。
不过,今天咱们要聊的,主要是氯离子含量这个事儿。
2. 氯离子是什么鬼?2.1 氯离子和混凝土的关系氯离子,听上去好像个小坏蛋,但其实它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发挥作用。
在混凝土中,氯离子主要是影响耐久性和抗腐蚀性的“小伙伴”。
想象一下,如果氯离子含量过高,就像是给混凝土下了个“黑手”,让钢筋锈蚀得更快,最后导致混凝土“千疮百孔”。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大家都知道,建筑物可得稳稳的,不能让它“岌岌可危”。
2.2 合理控制氯离子含量所以,国家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氯离子含量是有严格要求的。
通常情况下,氯离子含量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比如,很多标准上规定,氯离子含量一般要低于0.1%——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关乎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耐用啊。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严肃?但这就是“宁可十防,不可一失”的道理。
3. 如何检测氯离子含量3.1 检测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知道氯离子含量是否合格呢?这里面可有门道。
通常我们会用一些化学试剂来进行检测,比如银离子试剂。
这就好比在做菜,味道得调得刚刚好,太多了会腥,太少了又没味。
检测过程其实也不复杂,专业的实验室能很快给出结果。
3.2 注意事项不过,检测氯离子含量的时候,可得小心,千万别让“坏蛋”混进来。
比如,外加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潮或者受到污染,这些都可能导致氯离子含量增加。
因此,选择靠谱的供应商和妥善的存储方式,绝对是关键中的关键。
想想看,万一混凝土出了问题,那可就得不偿失了,真是“得不偿失”啊。
4. 结尾感想总之,混凝土外加剂的氯离子含量可不是个小事,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与耐用。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种类及性能指标要求分析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或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
其掺量应不大于胶凝材料质量的5%。
1.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品种繁多,通常每种外加剂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按照主要功能分类见表3.27。
表3.27 外加剂分类2.常用混凝土外加剂1)减水剂(1)概念及种类特点减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中最重要的品种,按其减水率大小,可分为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减水剂。
①普通减水剂。
普通减水剂(WR)是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8%以上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
普通减水剂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磺酸盐,通常由亚硫酸盐法生产纸浆的副产品制得。
常用的有木钙、木钠和木镁。
其具有一定的缓凝、减水和引气作用。
以其为原料,加入不同类型的调凝剂,可制得不同类型的减水剂,如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的减水剂。
②高效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HWR)是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减少拌和用水量(不小于15%)的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不同于普通减水剂,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和较低的引气量,是我国使用量大、面广的外加剂品种。
目前,主要有萘系减水剂、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脂肪族(醛酮缩合物)减水剂、密胺系及改性密胺系减水剂、蒽系减水剂、洗油系减水剂等。
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是以上述各种高效减水剂为主要组分,再复合各种适量的缓凝组分或其他功能性组分而成的外加剂。
③高性能减水剂。
高性能减水剂(HPWR)是国内外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外加剂品种,比高效减水剂具有更高的减水率、更好的坍落度保持性能、较小的干燥收缩,且具有一定引气性能的减水剂。
与其他减水剂相比,高性能减水剂在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和高耐久性混凝土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较高的性价比。
目前主要为聚羧酸盐类产品,它具有“梳状”的结构特点,由带有游离的羧酸阴离子团的主链和聚氧乙烯基侧链组成。
用改变单体的种类、比例和反应条件可生产具各种不同性能和特性的高性能减水剂。
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资料指标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通过添加各种化学物质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的一种技术。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资料指标。
2.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混凝土外加剂按照其作用可分为增强剂、减水剂、防水剂、防冻剂、缓凝剂等。
其中,增强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减水剂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均匀性;防水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防冻剂能够保证混凝土在低温下的正常使用;缓凝剂能够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3. 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指标
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减水率、减水剂适应性、减水剂稳定性、氯离子含量等。
其中,减水率是指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经过添加减水剂后,所能够减少的水量;减水剂适应性是指减水剂在不同水泥类型、不同水化程度和不同掺合料条件下的减水效果;减水剂稳定性是指减水剂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氯离子含量是指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腐性有重要影响。
4. 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选择外加剂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材料、施工环境、使用条件等因素。
同时,需要注意外加剂的使用剂量、混凝土的拌和时间、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最终性能。
5. 结论
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技术,其性能指标对混凝土的最终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严格控制使用剂量、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和坍落度等因素。
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检测标准一、引言混凝土外加剂是混凝土配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它能够通过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从而使混凝土更加适合各种不同的工程应用。
然而,由于市场上的混凝土外加剂品种繁多,性能差异很大,因此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性能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外加剂的类型、性能检测方法、检测标准以及实验室操作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检测标准。
二、外加剂的类型1. 水泥类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防冻剂等;2. 矿物类外加剂:包括矿物粉、矿渣粉、粉煤灰等;3. 钢渣类外加剂:包括钢渣粉、炉渣粉等;4. 聚合物类外加剂:包括聚丙烯纤维、聚合物乳液等;5. 其他类外加剂:包括氧化钙、硅烷等。
三、性能检测方法1. 减水率: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它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减水率是评价减水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采用试验室内减水率试验进行测定。
2. 保水率:保水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保水性能的外加剂,它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水分蒸发,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保水率是评价保水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采用试验室内保水率试验进行测定。
3. 抗渗性:抗渗性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采用静水压试验和水压试验等方法进行测定。
4. 抗冻性:抗冻性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采用低温冻融试验进行测定。
5. 耐久性:耐久性是评价混凝土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采用碳化试验、硫酸盐侵蚀试验、氯离子侵蚀试验等方法进行测定。
6. 其他性能测定:如早强性、流动性、收缩性、弹性模量等。
四、检测标准目前,国内外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检测标准已经比较完善,常用的检测标准有以下几种:1. GB/T 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通用技术条件》;2. JG/T 223-2007《混凝土外加剂》;3. ASTM C494/C494M-17《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hemical Admixtures for Concrete》;4. EN 934-2:2009《Admixtures for concrete, mortar and grout -Part 2: Concrete admixtures - Definitions, requirements, conformity, marking and labelling》。
GB8076-2022混凝土外加剂规范目次表1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表2匀质性指标表3试验项目及所需数量表4外加剂测定项目前言本标准第5章的表1中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代替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与GB8076—1997相比,主要差异在于:——增加了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并制定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增加了产品代号一章;——对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普通减水剂划分了类型,即某类外加剂可分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取消了合格品,在原一等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对产品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参考EN9342:2001及JISA6204:2006等标准,调整了匀质性项目的技术指标(如:含固量、含水率、密度等),增加了部分产品的混凝土试验的项目(如:坍落度和含气量1h的经时变化量);——删除了原标准中钢筋锈蚀的测试方法,制定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五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中心、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黑龙江省寒地科学研究院、广东佛山瑞龙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雍阳减水剂厂、江苏海润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武冠新材料公司、湛江外加剂厂、四川柯帅外加剂有限公司、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山东华伟银凯建材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院中间试验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培、王玲、缪昌文、宋永良、孙振平、姚利君、郭京育、朱长华、张燕驰、崔金华、冯金之、朱卫中、仲以林、张俊超、徐兆桐、罗建成、何浩孟、帅希文、李全华、张书强、贾吉堂、朱广祥、白杰、高春勇、林晖。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8076—1987,GB8076—1997引言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还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
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而添加的一种材料。
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耐久性和特殊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外观和性状进行检验。
外加剂的外观应该是均匀的粉末或颗粒状,颜色应该均匀一致。
在性状检验中,需要检测外加剂的比表面积、密度、吸水率、颗粒形状等指标,以确保外加剂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其次,对外加剂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
外加剂的化学成分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外加剂中的氧化物含量、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以确保外加剂不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接着,对外加剂的物理性能进行检验。
外加剂的物理性能包括颗粒大小分布、比表面积、密度、吸水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外加剂的使用和掺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此外,对外加剂的掺量和掺入混凝土后的影响进行检验。
外加剂的掺入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需要进行混凝土试块强度、抗渗性、抗冻融性等性能指标的检测,以评估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最后,对外加剂的贮存和包装进行检验。
外加剂在贮存和包装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外加剂的质量不受影响。
贮存条件和包装方式对外加剂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和评估。
总之,混凝土外加剂的检验标准涉及外加剂的外观、性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掺量和掺入混凝土后的影响、贮存和包装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才能保证外加剂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为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与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添加的一种化学品,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随着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和检测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和检测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一)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1.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管理规定》(JG/T223-2007),其中规定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指标。
2.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REACH),对混凝土外加剂中的化学物质进行了限制和管理。
3.美国环保局(EPA)对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指标1.挥发性有机物(VOCs):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应严格控制其含量。
2.重金属:混凝土外加剂中的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较大的危害,应尽量减少其含量。
3.卤素化合物:混凝土外加剂中的卤素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应严格控制其含量。
4.其它有害物质:如苯、甲醛、甲苯等,都应控制其含量。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志1.绿色环保标志:混凝土外加剂通过绿色环保标志认证,表明其符合环保标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混凝土外加剂通过ISO 14001认证,表明其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改善环境表现。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检测技术规程(一)混凝土外加剂的理化性质检测1.外观检测:检测混凝土外加剂的颜色、形态、气味等外观特征。
2.比表面积检测:检测混凝土外加剂的比表面积,可以反映混凝土外加剂的分散性和活性。
3.密度检测:检测混凝土外加剂的密度,可以反映其成分和含量。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指标检测1.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检测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
2.重金属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荧光光谱法检测混凝土外加剂中的重金属的含量。
混凝土外加剂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混凝土外加剂在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为了确保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相应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混凝土外加剂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国家现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2. 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内现有标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3. 考虑混凝土外加剂的特殊性和实际应用情况;4. 考虑标准的实施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三、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下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增稠剂、缓凝剂、早强剂、保温剂、防冻剂、膨胀剂、气泡剂、颜料等。
四、术语和定义1. 混凝土外加剂:指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
2. 减水剂:指能够降低混凝土水泥浆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和工作性能的化学物质。
3. 增稠剂:指能够使混凝土水泥浆的黏度增加,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强度的化学物质。
4. 缓凝剂:指能够延缓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调节混凝土凝固时间的化学物质。
5. 早强剂:指能够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提高混凝土的早强性的化学物质。
6. 保温剂:指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提高混凝土的保温性能的化学物质。
7. 防冻剂:指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冰点,防止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结冰的化学物质。
8. 膨胀剂:指能够使混凝土体积膨胀,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
9. 气泡剂:指能够在混凝土中产生气泡,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
10. 颜料:指能够为混凝土涂层提供颜色,改善混凝土外观的化学物质。
五、标准内容1. 产品分类1.1 减水剂1.2 增稠剂1.3 缓凝剂1.4 早强剂1.5 保温剂1.6 防冻剂1.7 膨胀剂1.8 气泡剂1.9 颜料2. 产品性能指标2.1 减水剂2.1.1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液体2.1.2 含固量(%):≥352.1.3 密度(g/cm³):1.0-1.2 2.1.4 减水率(%):≥102.1.5 氯离子含量(%):≤0.5 2.2 增稠剂2.2.1 外观:白色粉末2.2.2 含固量(%):≥982.2.3 密度(g/cm³):0.5-0.7 2.2.4 干缩率(%):≤22.2.5 初凝时间(min):≥120 2.3 缓凝剂2.3.1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液体2.3.2 含固量(%):≥402.3.3 密度(g/cm³):1.0-1.2 2.3.4 初凝时间(min):≥180 2.3.5 终凝时间(h):≤102.4 早强剂2.4.1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液体2.4.2 含固量(%):≥402.4.3 密度(g/cm³):1.0-1.2 2.4.4 3h强度比(%):≥150 2.5 保温剂2.5.1 外观:白色粉末2.5.2 含固量(%):≥982.5.3 密度(g/cm³):0.5-0.7 2.5.4 导热系数(W/mK):≤0.05 2.6 防冻剂2.6.1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液体2.6.2 含固量(%):≥402.6.3 密度(g/cm³):1.0-1.2 2.6.4 冰点降低量(℃):≤52.7 膨胀剂2.7.1 外观:白色粉末2.7.2 含固量(%):≥982.7.3 密度(g/cm³):0.5-0.7 2.7.4 膨胀率(%):≥22.8 气泡剂2.8.1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液体2.8.2 含固量(%):≥352.8.3 密度(g/cm³):1.0-1.22.8.4 气泡持久时间(min):≥302.9 颜料2.9.1 外观:颜色均匀,色泽稳定2.9.2 含固量(%):≥982.9.3 密度(g/cm³):0.5-0.73. 产品检验方法3.1 减水剂3.1.1 减水率:按GB8076-2008《混凝土减水剂》中的方法进行。
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指标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将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加入到混凝土中,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工艺的一种化学物质。
它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变混凝土的性状和制品的使用性能、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浆体流动特性为主要目标。
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指标: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其中最主要的是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混凝土抵抗外力压缩的能力。
抗折强度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混凝土抵抗外力弯曲的能力。
常见的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15%至30%。
2.流动性指标:混凝土外加剂可以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其达到适宜的工程要求。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的可变形性,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度。
坍落度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混凝土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四周流动的程度。
流动度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混凝土流动的距离和时间。
通过调节外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以满足不同施工要求。
3.减水率指标: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并减少混凝土中的水用量。
减水率是指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减水性能。
减水剂用量适当的情况下,可以使混凝土减水率在10%至30%之间。
4.抗渗透性指标: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减少水分和气体渗透。
抗渗透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外界水和气体渗透的能力。
外加剂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致密的胶结物,减少孔隙和裂缝的产生,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
5.耐久性指标: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特定环境下,能够保持其力学性能和使用功能的能力。
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耐冻融性和耐碱骨架等方面的性能。
总之,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指标是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具体工程环境而确定的,通过对外加剂种类和用量的选择,可以实现混凝土性能的优化和施工工艺的改进。
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指标
减水剂
1. 1. 普通减水剂品名和技术性能参见表1-1。
普通减水剂品名和性能参考表1-1
2. 2. 早强型减水剂品名和技术性能参见表1-2。
早强型减水剂品名和性能参考表1-2
3.缓凝型减水剂品名和技术性能参见表1-3。
缓凝型减水剂品名和性能参考表1-3
4.引气型减水剂品名和技术性能见表1-4。
引气型减水剂品名和性能参考表1-4
1.4.2常用早强剂
1. 1. 氯盐早强剂的技术性能见表1-5。
氯盐早强剂性能要求表1-5
2. 2. 亚硝酸钠质量指标见表1-6。
亚硝酸钠质量指标表1-6
3. 3. 硫代硫酸钠质量指标见表1-7。
硫代硫酸钠质量指标表1-7
4. 无水硫酸钠质量指标
无水硫酸钠质量指标表1-8
5. 有机胺类及复合早强剂的技术性能参见表1-9。
有机胺类及复合早强剂的品名和性能参考表1-9
1.4.3 混凝土防冻剂
1. 1. 复合防冻剂的品名和技术性能参见表1-·10。
复合防冻剂品名和性能参考表1-10
2. 2. 早强型防冻剂的品名和技术性能参见表1-11。
早强型防冻剂品名和性能参考表1-11
混凝土的技术指标?
5
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我来回答
回答 (11)
L 2008-12-29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是指由水泥、砂、
石及水拌制的混合料(水泥砼在尚未凝结硬化以前)称为
砼拌合物,又称新拌砼(Fresh concrete)。
和易性:
是指砼拌合物能保持其组成成分均匀,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适于运输、浇筑、捣实成型等施工作业,并
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砼的性能。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
技术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
干
硬性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的区别,主要是在混凝土的和易
性的表现,塔落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干硬性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
其稠度的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一般都大于30MM,
如果是泵送混凝土一般坍落度控制在70~90MM! 目前查到
的资料,干硬性混凝土主要用于夯扩桩的载体上!或者是
对裂缝有极高要求结构部件,或者大体积混凝土上使用!
而塑性混凝土的使用却很广泛!但整体结构在不同的部位,为塌落度的要求有些不同! 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
凝土.
评论(0)00
卡死2008-12-29
附录耐酸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技术指标水玻璃耐酸混
凝土的施工参考配合比及技术指标附表19-5 材料名称
配合比(重量比) 技术指标水玻璃氟硅酸钠粉料骨
料抗压强度不小于(N/mm2) 浸酸安定性铸石粉铸
石粉:石英粉=1:1 细骨料粗骨料水玻璃混凝土 1 1.0
0.15~0.16 2.0~2.2 2.3 3.2 15 合格2 1.8~2.0
2.4~2.5
3.2~3.3 改性水玻璃耐酸混凝土施工参考配
台比附表19-6 配方序号配合比(重量比) 水玻璃
氟硅酸钠铸石粉石英砂石英石外加剂 1 100 15
180 250 320 糠醇单体3~5 2 100 15 180 260 330
多经醚化三聚氰胺8 3 100 15 210 230 320 木质素磺
酸钙2、水溶性环氧树脂3 注:1.水玻璃的密度
(g/cm3):配方3应为1.42,其他配方应为1.38~
1.40。
2.氟硅酸钠纯度以100%计。
3.糠醇单体应
为淡黄色(或微棕色液体),密度1.13~1.14g/cm3,
纯度不应小于98。
4.多经醚化三聚氰胺应为微黄色透明液体,固体含量约40%,游离醛不得大于2%,H值应为7~8。
5.水溶性环氧树脂应为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固体含量不得小于55%.水溶性(1:10)透明。
6.木质素磺酸钙为黄棕色粉末,密度为1.06g/cm3,碱木素含量应大于55%,pH值应为4~6,水不溶物含量应小于12%,还原物含量小于12%。
沥青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附表19-7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抗压强度(N/mm2) 20℃时不小于50℃时不小于3 1 饱和吸水率以体积计不大于(%) 浸酸安定性1.5 合格硫磺砂浆、硫磺混凝土参考配合比附表19-8 材料名称配合比(重量比) 硫磺硅质材料辉绿岩粉细骨料石棉绒
聚硫橡胶粗骨料硫磺砂浆硫磺混凝土50 8.5 8.5 30 0~1 2~3 40~50 50~60 注:也可用硫磺胶泥配制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