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控制器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41
汽车空调标准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空调作为舒适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
汽车空调的标准不仅关系到乘车的舒适度,更关系到乘车安全和健康。
因此,制定和执行汽车空调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汽车空调标准应包括空调制冷效果的评定。
在炎热的夏季,汽车空调的制冷效果直接关系到乘客的舒适度。
因此,汽车空调标准应当明确规定空调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制冷效果要求,以保证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够提供良好的制冷效果。
其次,汽车空调标准还应包括空气净化效果的评定。
随着城市交通的拥堵和工业污染的加剧,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越来越多,这对乘客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因此,汽车空调标准应当规定空调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气净化功能,能够有效过滤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保证车内空气的清新和健康。
另外,汽车空调标准还应包括空调噪音的控制要求。
过大的空调噪音不仅会影响乘客的驾驶体验,还可能会对驾驶员的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汽车空调标准应当规定空调在工作时的噪音水平,要求空调在工作时能够保持较低的噪音水平,以提升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最后,汽车空调标准还应包括空调节能环保的要求。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汽车空调的节能环保性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汽车空调标准应当规定空调系统的能耗标准和环保要求,鼓励汽车制造商采用节能环保的空调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汽车空调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乘车的舒适度、安全性和健康性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汽车行业应当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汽车空调标准,推动汽车空调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乘车环境。
车辆空调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辆空调的使用,确保车辆空调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乘坐舒适度,维护车辆空调设备的完好性和延长使用寿命,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车辆空调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二条车辆空调设备必须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三条车辆空调设备的安装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第三章车辆空调的使用第四条在使用车辆空调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设置。
第五条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第六条驾驶员在使用车辆空调时应注意节约用电,适量使用以减少能源浪费。
第四章车辆空调的维护和保养第七条车辆空调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维护和保养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和技能的专业人员进行。
第九条车辆空调设备损坏或故障时,必须及时报修并等待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条车辆空调设备在长时间停放后,应进行适当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五章车辆空调的清洁和卫生第十一条车辆空调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污染和传播病菌。
第十二条车辆空调设备的滤网必须经常清洁更换,确保空气的清洁度。
第十三条车辆空调设备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应保持清洁,避免堵塞影响空调效果。
第十四条车辆空调设备的排水口必须定期清洁,避免积水滋生细菌。
第六章车辆空调的应急处理第十五条车辆空调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突然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应急处理。
第十六条车辆空调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在使用车辆空调设备时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并进行处理。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不得擅自更换车辆空调设备的配件和管路,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维修和更换。
第十九条相关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掌握车辆空调设备的安全使用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十条车辆空调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费用由相关部门拨付,不得私自决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ac控制器技术标准AC控制器技术标准是指对空调控制器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上的规范和要求。
它旨在确保空调控制器的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以及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
以下是一些与AC控制器技术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1. 国家标准:每个国家都制定了空调控制器的技术标准。
例如,中国制定了《空调控制器技术标准》,其中规定了空调控制器的功能、性能指标、安全要求等内容。
2. 通信协议标准:AC控制器常用的通信协议有Modbus、BACnet等。
这些通信协议标准定义了控制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和规范,确保了设备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一致性。
3. 温度控制精度标准:AC控制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温度控制。
标准可以规定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精度和误差范围,以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4. 控制器能效标准:随着能源效率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空调控制器的能效标准。
这些标准要求控制器具备节能功能和智能控制能力,以降低能耗和环境影响。
5. 安全性能标准:AC控制器作为电子设备,安全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标准可以规定控制器的电气安全要求(如绝缘电阻、耐压等)和防火防爆要求,以确保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
6. EMC标准:AC控制器在工作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可能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标准可以规定控制器对电磁辐射的限制以及对抗干扰的能力,以确保设备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
7. 可靠性指标标准:AC控制器的可靠性是指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的寿命。
标准可以规定控制器的可靠性指标,如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故障率,以评估控制器的可靠性。
8. 界面标准:AC控制器通常具备用户界面,如面板按键、液晶显示等。
标准可以规定控制器界面的设计规范,以确保用户友好性和操作便利性。
9. 第三方认证标准:为了验证和确认AC控制器的符合度,许多国家和组织设立了相关的认证标准。
例如,欧洲的CE认证和美国的UL认证,这些认证标准可作为参考内容。
这些参考内容是AC控制器技术标准的一部分,它们对于AC 控制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空调控制器设计规1.开发方案输入零部件(或总成)名空调控制器黑质量称■□零部件(或总成)代开发属性灰开发导向功能号□■所属系统白成本□□开发周期要求预计年销量成本目标设计投资支付方式环境要求法规要求1、GB 18655-2010车辆、船和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2、GB/T 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3、GB/T 2411-2008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4、 GB 4094-1999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5、 GB 8410-2006汽车饰材料的燃烧特性;6、 GB 11552-2009乘用车部凸出物;7、GB/T 1040.2-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 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8、 GB/T 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9、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10、 QC/T 15-1992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11、 QC/T 17-1992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12、 QC/T 198-1995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13、 QC/T 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14、QC/T 417.1-200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 1 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15、 QC/n 29009-1991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16、 QC/n 29010-1991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质量目标设定2.工作围与容序号零部件名称零部件编号数量/单备注台1空调控制器13.系统 / 零部件开发方案描述3.1性能指标:1、空调控制为手动控制形式,进风门、温度门、位置门均由伺服电机驱动;空调控制器有外观品质要求,需要满足所提出的要求。
2、开关的标称电压规定为12V。
汽车空调控制器行业标准介绍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车辆的舒适性方面,人们对空调系统的性能和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空调控制器作为操纵整个空调系统的中枢,其性能和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驾驶员和乘客的使用感受和健康状况。
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质量,相应的行业标准也应运而生。
一、背景汽车空调控制器行业标准制定的主要原因是:1)车辆出现了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趋势,需要通过标准的规范化和统一化,提高整车系统的兼容性、互操作性、可靠性和安全性;2)车辆用户对空调系统的舒适性和能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制定更严格的技术规范,确保空调系统在各种环境和操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二、标准对象汽车空调控制器标准主要针对控制器硬件和控制器软件进行规定和测试。
其中,硬件方面主要包括:主板、接口、通讯、电源、电路板和机械件等,软件方面主要包括:算法、程序、数据结构、接口协议和应用软件等。
三、标准内容1. 控制器硬件的通用要求:包括了控制器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可维护性和接口等方面的规定,确保了控制器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和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要求。
2. 控制器硬件的性能指标:包括了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环境特性等方面的指标,为控制器的测试和评估提供了标准和方法。
3. 控制器软件的通用要求:包括了控制器的功能、性能、灵活性、稳定性、可靠性和易用性等方面的规定,确保了控制器的软件设计符合最佳实践和最新技术。
4. 控制器软件的功能指标:包括了控制器的基本功能、附加功能、界面互操作性和记录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为控制器的测试和评估提供了标准和方法。
5. 控制器软件的性能指标:包括了控制器的速度、响应时间、精度、抗干扰性和实时性等方面的指标,为控制器的测试和评估提供了标准和方法。
四、标准执行汽车空调控制器行业标准是一个技术规范,为保证其贯彻和执行,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和认证方法,以确保行业标准对汽车和空调制造企业的影响力和推广力。
全自动汽车空调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自动汽车空调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轿车用非独立式全自动汽车空调。
2 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094—1999 汽车操纵、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18655-2002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3 空调组成空调主要由以下总成组成:a)压缩机总成;b)冷凝器-干燥储液瓶总成;c)HV AC总成;d)蒸发器-压缩机管路总成;e)压缩机-冷凝器管路总成;f)干燥器-蒸发器管路总成;g)空调控制面板总成;h)室内温度传感器总成;i)阳光传感器开关总成。
4 技术要求4.1 一般要求空调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 制冷剂类型和充注量空调使用的制冷剂为HFC—134a,充注量为800g±20g。
4.3 制冷量空调的额定制冷量为3800W,实测制冷量应符合规定,即实测制冷量应不低于额定制冷量的93%(3534W),名义工况见表1。
表14.4 制热量空调的额定制热量为5000W,名义工况见表2。
表24.5 整车降温性能空调在表3工况条件下的环境模拟试验过程中,怠速工况下车内稳态平均温度应不高于28℃;40km/h工况下车内稳态平均温度应不高于24℃;90km/h工况下车内稳态平均温度应不高于22℃;120km/h工况下车内稳态平均温度应不高于22℃。
表34.6 控制面板基本功能4.6.1 自动控制按控制面板上的“AUTO”键,控制面板总成通过对风量大小、冷热混风比例、风向模式、进风模式、除霜模式的自动调节,实现对车内环境温度的自动控制。
《汽车空调技术》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摩托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汽车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与结构、汽车空调的检修两大部分。
通过对汽车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原理、结构、典型汽车空调和维修技术的讲述,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制冷制热与除湿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掌握汽车空调的特点及有关维修保养技术。
(二)设计思路:围绕“项目教学法”,结合本课程实践性强等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空调的结构为主线,把空调的常见故障检修放在课程并结合典型的车型、典型的故障讲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应知:1)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控制原理。
2)了解多种车型的空调系统组成与控制原理。
3)初步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维修与调试。
应会:1)能正确使用汽车空调系统常见的维修工具与检测设备。
2)具备完成实验、实训的基本要求、将实验、实训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并得出正确结果的基本能力。
3)具备查阅各种汽车维修手册,根据维修手册的提示和检测仪器进行故障诊断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备读通并分析典型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的能力。
5)初步具备处理汽车空调系统一般故障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中确定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因此确定教学过程分6个单元进行:单元一:汽车空调技术概论1.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及学习方法。
2)掌握汽车空调的特点与功能。
3)了解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4)熟悉汽车空调的分类。
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本次课是汽车空调的的概论,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掌握汽车空调的特点与分类情况。
2)教学难点汽车空调与家用空调的区别与联系。
附件2-5 1单元二:汽车空调制冷原理1.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汽车空调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制冷剂与冷冻机油的性质、使用注意事项。
2)了解制冷剂与冷冻机油的组成与分类情况。
新能源项目空调控制模块技术规范编制:审核:批准:供应商确认会签:汽车工程研究院1前言 (5)2相关标准 (5)3法规要求 (6)4产品要求 (6)4.1 概述 (6)4.2系统组成 (7)4.2.1电动空调系统 (7)4.2.2自动空调系统 (7)4.2.3控制系统变型 (7)零部件编号明细表: (8)5 机械要求 (9)5.1结构要求 (9)5.2产品测试 (9)5.3效果图及字符 (9)5.3.1效果图 (9)5.3.2字符 (9)5.4尺寸 (9)5.4.1 按键 (9)5.4.2 旋钮 (9)5.4.3间隙与面差 (9)5.4.4标签 (10)5.4.5标记 (10)5.4.6标贴的要求 (10)5.4.7边界尺寸要求 (10)5.5材料 (10)5.5.1按键、旋钮材料 (10)5.5.2 饰件、外观、光泽、颜色 (10)5.6设计数据要求 (11)5.7物料清单 (11)6电器设计 (11)6.1环境要求 (11)6.2主要电气要求 (11)6.2.1工作电压 (11)6.2.2工作电流 (11)6.2.3静态电流 (11)6.2.4照明 (12)6.2.5 EMC要求 (12)6.2.6空调显示屏要求 (12)7控制系统 (17)7.1电动空调系统 (17)7.1.1 前除霜控制 (17)7.1.2 后除霜控制 (17)7.1.3 内外循环控制 (18)7.1.4电动压缩机控制 (18)7.1.5开关机控制 (24)7.1.6吹风温度调节控制 (25)7.1.7 吹风模式调节控制 (25)7.1.8 吹风风量调节控制 (26)7.1.9远程空调控制功能(车联网) (26)7.1.10 PTC、水泵、水阀控制(超力) (28)7.1.11 PTC、水泵、水阀控制(伟巴斯特) (32)7.1.12避免预充失败逻辑 (35)7.1.13电池温度控制(仅适用水冷配置) (35)7.1.14 BMS热管理策略 (36)7.2自动空调系统 (41)7.2.1 AUTO控制 (41)7.2.2压缩机控制 (42)7.2.3开关机控制 (42)7.2.4 前除霜控制 (42)7.2.5后除霜控制 (42)7.2.6内外循环控制 (43)7.2.7吹风温度调节控制 (43)7.2.8 吹风风量调节控制 (45)7.2.9 DUAL控制功能 (45)7.2.10座椅加热控制功能 (45)7.2.11负离子控制功能(暂定) (46)7.2.12 远程空调控制功能(车联网) (46)7.3 操作信息显示 (46)7.3.1 DVD显示信息 (46)7.3.2显示界面 (46)7.3.3点火开关不同档位的显示要求 (46)7.3.4空调信息显示时间要求 (46)7.3.5 外温显示处理 (47)7.3.6 温度单位切换 (47)8控制目标 (47)8.1环境变化的稳定性 (47)8.2设定温度变化的响应性 (47)8.3光强变化的跟随性 (48)8.4车速变化的稳定性 (48)8.5.主观评价 (48)9网络通信及诊断要求 (49)9.2 CAN BUS 开发执行标准 (50)9.3 接口信号要求 (50)9.3.1接口信号定义 (50)9.3.2网络管理定义 (50)9.3.3网络总线接口定义 (50)9.4诊断及自检要求要求 (50)9.4.1自诊断功能 (50)9.4.2 自学习功能 (51)9.4.3系统网络诊断功能 (51)9.4.4远程遥控启动空调功能 (53)9.4.5在线软件刷新功能 (53)9.4.6组合按键设置 (53)9.5 传感器失效及软件设计要求 (53)9.5.1传感器失效保护 (53)9.5.2 软件设计要求 (53)10试验及检验要求 (53)10.1检验标准 (53)10.2空调舒适性验收 (54)10.3 试验项目 (54)11 进度要求 (54)12 不确定情况 (55)12.1不能满足要求的能力 (55)12.2确认或检测、试验要求 (55)13工装的要求 (55)13.1工装设计 (55)13.2工装布置 (55)13.3工装能力扩张和收缩的影响 (55)14供应商管理 (55)14.1同步工程 (55)14.2问题报告 (56)15供应商质量管理职责 (56)15.1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56)15.2对潜在供应商评估、技术评估中存在问题的处理 (56)15.3生产件批准程序 (56)15.4检具 (56)A平台(以XX为例) (57)附表1:阳光传感器参数值 (57)附表2:室内、室外、蒸发器温度传感器RT表(根据具体车型配置) (58)附件3:电气原理图 (61)附图1:电器件规格书 (62)B平台(以XX为例) (64)附表1:阳光传感器参数值 (64)附表2:室内、室外、蒸发器温度传感器RT表(根据具体车型配置) (65)1前言本文献是由XXXX汽车工程研究院根据电动车车型配置表而编写的,主要在空调控制面板(热管理控制器)的结构、尺寸、材料、性能方面做出了定义,用于规范供应商的开发及生产。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三态压力开关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现有产品用三态压力开关的选用和验收。
2 引用标准无3技术要求一般要求压力开关应按本技术条件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外观及外形尺寸产品外表要求光洁,部件无损坏,铭牌清晰,插片无毛刺。
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工作压力H/P:OFF ± DIFF ±M/P:OFF ± ON ±或根据具体空调系统确定。
L/P:OFF ± DIFF ±气密性按方法试验,向开关加压,开关的任何部位应无气体渗漏。
静压强度按方法试验,在的压力下保持5min,开关不应出现任何异常,工作压力应满足条要求。
爆破压力按方法试验,在压力下开关不应出现爆破。
绝缘强度按方法试验,在插片之间施加500V,插片与外壳之间施加500V的交流电压,保持1min,开关不应出现击穿和闪络现象。
电压降按方法试验,开关的电压降插片1与2之间不应大于200mV,插片3与4之间不应大于100mv。
耐过载电流按方法试验,开关应符合要求。
撞击试验按方法试验后,开关不应出现任何破损现象,并符合,要求。
振动试验按方法试验后,开关不应出现任何破损现象,并符合,要求。
耐久性试验按方法试验后,开关应符合,要求。
耐高温性能按方法试验后,开关应符合,要求。
耐低温性能按方法试验后,开关应符合,要求。
耐温度冲击按方法试验后,开关应符合,要求。
4.试验方法试验条件a. 环境温度:24±6℃。
b.相对湿度:45-85%。
测量用仪器仪表各项试验用仪器、仪表应符合下列规定,并应在有效使用期内附有检验合格证。
a.温度测量仪表分辨率℃b.压力测量仪表分辨率2Pac.电压表、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精度不得低于级。
外观及外形尺寸检验开关的外观检查用目测,外形尺寸检查用通用量具。
工作压力(见图1)中压、高压: 将开关通以干燥清洁氮气,以低于min 的速率增压,记下开关切断(或接通)压力值,再把切断(或接通)后的开关以同样值速率降压,记下开关接通(或断开)的压力值。
技术参数Technical date CG220208电源Power supply DV12V(DC10V-DC15V) / DV24V(DC20V-DC32V)功耗Power consumption 2.5W工作电流Current Max.350mAElectrical connection Min.0.3m X 0.75mm21) 回风口温度传感器(25℃时,Rb=5K,B=3274)2) 除霜温度传感器(25℃时,Rb=5K,B=3274)3) 压力传感器4) 空调电源(发电机)5) 汽车电源(蓄电池)6) 背光灯电源1)风速高 (最大1A)2)风速中 (最大1A)3)风速低 (最大1A)4)新风开 (最大1A)5)压缩机离合器(最大1A)6)制热(最大1A)Ambient temperature-30℃—80℃ 5%-95%RH 不结露环境Storage temperature-10℃—70℃ 5%-95%RH 不结露环境and trouble1前板 2后壳 3温度设定键 4新风指示灯 5风量调节键 6制热7电源开关键(新风键) 8制冷 9数码管双数码管微型控制器轴测图3219876451)电源输入:24V 的电瓶电输入。
2)制冷输出:制冷输出最大电流1A 。
3)制热输出:制热输出最大电流1A 。
4)新风输出:新风输出最大电流1A 。
5)蒸发风机高速输出:蒸发风机高速控制端输出最大电流1A 。
6)蒸发风机中速输出:蒸发风机中速控制输出最大电流1A 。
7)蒸发风机低速输出:蒸发风机低速控制输出最大电流1A 。
8、9)电源地线:(建议采用一根独立的1.5mm 2线与汽车电瓶负极直接连接,以加强系统干扰能力)。
10)背景灯:控制面板的背景灯电输入,建议与汽车的仪表台灯光供电一路。
11)压力输入:低电平有效。
12)室温传感器输入端:来自回风口的温度传感器,参数:25℃时,Rb=5K ,B=3274。
汽车空调控制器介绍中英文(一)引言概述:汽车空调控制器是汽车内部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负责调节和控制车内的空调系统。
本文将介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一、汽车空调控制器的功能1.1 温度调节功能:汽车空调控制器可以根据驾驶员和乘客的需求,调节车内温度。
1.2 风速调节功能: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空调系统的风速,根据需求提供适宜的风量。
1.3 模式选择功能:空调控制器提供多种空调模式供选择,如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湿模式等。
1.4 空气循环功能: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提供新鲜空气或车内循环空气。
二、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特点2.1 精确度高:空调控制器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算法,能够精确控制车内温度和湿度。
2.2 多功能性:空调控制器具有多种模式和功能选择,适应不同的气候和使用需求。
2.3 节能环保:空调控制器能够智能地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实现能耗的最优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4 操作简单:空调控制器采用直观的界面设计,用户可以轻松操作和调节空调系统。
2.5 可靠性高:空调控制器采用优质的电子元件和稳定的控制算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三、汽车空调控制器的使用方法3.1 开关机操作:通过空调控制器上的开关按钮,可以控制空调系统的开关。
3.2 温度调节操作:空调控制器上的温度调节按钮可以增加或减少车内温度。
3.3 模式选择操作:通过空调控制器上的模式选择按钮,可以选择不同的空调模式。
3.4 风速调节操作:空调控制器上的风速调节按钮可以调节空调系统的风速。
3.5 空气循环操作:通过空调控制器上的空气循环按钮,可以选择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模式。
四、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维护保养4.1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空调控制器上的按键和面板,保持其灵敏度和可读性。
4.2 避免撞击:使用过程中要避免空调控制器受到撞击或挤压,以免损坏内部电路和元件。
4.3 防尘防潮:注意保持空调控制器干燥,并防止进水和灰尘堆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汽车空调控制器结构设计规范(试行版)控制器分类:按功能分: 前控制器和后控制器前控制器(主控制器):从前面吹风后控制器:从后排吹风按自动化程度分: 手动式、电动式、自动式手动式:用旋钮带动硬(软)拉丝直接控制空调主机电动式:用按键或旋钮操作,从线路板输出电信号至转向器控制空调主机自动式:在电动式基础上多一个AUTO键功能,多一个显示屏按结构分: 按键式--普通按键和翘板按键旋钮式--外旋式和内旋式外旋式:旋钮外圈动,旋钮中间不动内旋式:旋钮内外是一个整体,一起转动控制器设计过程:1.出设计方案2.出AUTOCAD二维效果图注意要点:保证功能可实现3.根据客户提供的"A"面出外轮廓三维及效果图注意要点:保证功能可实现及安装的方式4.细化三维内部结构举例:自动的普通按键式<1>面板和后盖外轮廓<2>控制器和客户基座的安装<3>滤色片--屏--滤光片--支架,确定屏的高度<4>屏的设计<5>确定线路板的外轮廓<6>按键帽的设计<7>按键体的设计<8>导光体的设计<9>线路板上按键开关、贴片灯位置的确定,屏支架安装孔<10>线路板的定位及安装固定<11>后盖的设计及安装固定<12>线路板二维输出给电路设计人员(根据时间进度可适当提前)5.做快速成型件验证确认三维6.出二维图及下模7.第一次修改模8.第二次修改模9.送OTS样件给客户确认产品10.小批量生产验证11.完整的PPAP文件12.正式确认进入批量生产设计细节和要点:一.外轮廓和厚度外轮廓三维和客户基座三维装配后不干涉(尽量用客户的绝对坐标轴) 面板厚度2~2.5,后盖壁厚2~2.5,加强筋厚1~1.5.按键帽和按键体壁厚1,导向筋厚1二.联接方式控制器和基座的安装卡扣式螺钉联结式前后盖的联结卡扣式自攻螺钉联结式三.滤色片材料:有机玻璃,厚度1~2.5mm和面板联接方式:在背面用三氯甲烷粘接四.屏支架屏一定须用屏支架限位和保护 屏左右限位---间隙单边0.1 屏前后限位---间隙单边0.1屏上下限位---屏背面由支架托住,正面离滤色片0.5~1mm点胶槽宽0.7定位筋和滤色片间隙0.2围挡边溢胶槽宽0.30.30.512.5固定限位弹性限位间隙0.5~1滤色片屏 滤光片屏支架(底背光)贴片灯屏支架固定在线路板上,2~4个定位柱(Ø2),两个卡扣五.屏的设计上下玻璃除针角处相差2.5外其余大小一致,针角在下玻璃上; 上下偏光片大小一致,位置一致,四周比上玻璃片缩小0.5(单边) 显示区间比上偏光片四周缩小1~1.5(单边) 针角厚0.3,宽0.5,间距2.54下玻璃上玻璃上偏光片下偏光片0.31.1 1.1 0.32.8MAX2.5针角厚0.3定位柱卡扣六.按键帽.按键体.导光体1.按键帽和面板侧隙0.32.按键体导向筋定位面侧隙0.1mm,非定位面侧隙0.3mm 以上0.30.10.3以上宽0.52.54间距0.5(周边)1~1.5(周边)显示区域边框滤色片边框上玻璃片边框 下玻璃片边框3.按键帽和按键体分开设计,用卡扣联接并互相顶住限位(间隙双边共0.2防止扣不上) 导光体由按键帽和按键体上下夹持(间隙双边共0.2防止导光体顶死) 导光体表面比按键帽低0.2,导光体和按键帽侧隙0.1 按键帽口部周边倒R0.2,面板口部周边倒R0.2 不用异形按键,按键开关布在按键帽的中心线上开关按键行程1.5,预压0.3,按键实际行程1.2,按键体距线路板2(>1.2) 中间做一挂筋,上面用按键帽底边限位,下面用导向筋顶面限位拉住按键帽顶住按键帽低0.2R0.20.11.5预压0.32七.线路板线路板厚度1.5~1.6,按1.6设计线路板周边与内壁侧隙1线路板由两个Ø2定位柱左右前后定位(间隙单边0.1),上下由螺钉柱顶面和十字支撑筋定位定位柱尽量前后居中,左右对称分开间距尽可能大点线路板固定用自攻螺钉型号ST2.9,长度优先选用9.5,16,次选6.5,13, 螺钉孔为Ø2.5(口部),螺钉柱为Ø4.5(口部)数量6~7颗,布在屏和按键周边定位柱螺钉八.后盖后盖上一般均有一个接插件孔(有的还有风档开关或小电机),接插件比后盖板高0~1,接插件外周边与后盖侧隙为0.5为避免前后盖装配后出现错位或塑料变形引起的错位,通常后盖比前盖周边缩小0.5,或在前后盖之间做一装饰线槽后盖和前盖之间除用螺钉连结外还可用卡扣连结,用卡扣连结要注意限位(留0.2间隙)九.线路板的二维输出线路板二维(CAD)输出内容包括:外轮廓;按键开关位置;编码器或电位器位置;贴片灯或二级管灯位置;屏支架位置;其它干涉筋等须避让位置.高0~1侧隙0.50.510.5用卡勾住用筋顶住(0.2间隙)十.翘板按键翘板按键分翘板按键帽和翘板按键支架,翘板按键支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面板反面,翘板 按键帽和翘板按键支架通过转轴连结.操作时按压按键帽,通过按键帽上的触点按压按键开关实现通断 触点与按键开关之间预压0.3,按键帽与面板侧隙0.6翘板按键帽面板翘板按键支架自攻螺钉固定孔转轴和转轴孔定位柱触点侧隙0.6转轴设计: 转轴直径φ 4装配斜面,便于安装分模线两侧工艺小平面,为了消除合模线处毛刺不影响转轴转动转轴四周偷空1mm 以上,为了此处模具有足够的强度十一.旋钮旋钮高度9~9.5(欧标),旋钮一般与风档开关、电位器、中空编码器连接1.旋钮与风档开关连接,此时风量标志一般用标贴的形式做在旋钮外周,风档开关固定在后 盖上2.旋钮与电位器连接,风量标志等一般用标贴的形式做在旋钮外周,电位器焊在线路板上3.旋钮与中空编码器连接,此时标志做在旋钮内周,中空编码器焊在线路板上十二.标贴 材料:透明PC 厚度:0.2~0.5正面印制图案,反面印制一层黑色底色后刷胶风档开关 标贴旋钮旋钮中空编码器 雕刻的标志 固定在线路板上,也可做成分离式用卡扣连接起来后一起固定在线路板上印制图案印制黑色底色 刷胶0.2~0.5厚。
汽车空调控制器标准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空调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汽车的标配之一。
而汽车空调控制器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舒适度。
因此,制定汽车空调控制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汽车空调控制器标准需要明确规定控制器的基本功能。
这包括温度调节、风速控制、模式切换等基本功能,以及一些高级功能如空气质量控制、智能温度感应等。
这些功能的规范化可以保证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汽车空调控制器在基本功能上具有统一的标准,方便用户操作和维护。
其次,标准还需要规定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比如,控制器的精度、响应速度、能耗等方面的要求,这些性能指标的规范可以保证汽车空调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性能表现,不会因为性能不达标而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标准还需要对汽车空调控制器的外观和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规范。
外观的规范可以保证控制器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具有统一的外观尺寸和安装孔位,方便制造商进行生产和安装。
而人机交互界面的规范可以保证控制器操作界面的友好性和便捷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最后,标准还需要对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进行规范。
这包括控制器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选用、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控制器的售后服务和质量保证的规定。
这些规范可以保证汽车空调控制器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具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制定汽车空调控制器标准对于提高汽车空调系统的整体质量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规范化的标准,才能保证汽车空调控制器在设计、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具有统一的质量和性能标准,从而推动整个汽车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