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共22张)
- 格式:ppt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22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总(31种)店铺中考网为大家提供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总(31种),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总(31种)中考语文答题总原则1.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
2.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
3.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
4.原文寻找:很多问题的答案就在原文当中,我们要联系问题的上下文,在原文当中寻找、整理答案。
语段阅读题答题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具体答题技巧一、限字题的解答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②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③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3.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
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二、拟写标语题1.语句必须简短、精炼;2.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
三、仿写句子1.仔细分析例句格式。
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
2.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致。
四、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1.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2.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3.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4.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
五、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设置悬念和巧妙穿插,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其中解放军建造茅屋和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属于插叙部分。
记叙顺序作用:▪顺叙: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
倒叙:1、强调。
2、制造悬念。
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
插叙: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
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
四、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会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引用的句子;▪⑤起承转合的句子。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在不同文体中其功能作用是不同的。
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技巧:作用要从两方面考虑▪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D设伏笔、E作铺垫▪二从内容上:常有A开篇点题、B深化中心、C点明主旨(画龙点睛)▪具体如下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是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是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词好在哪里?词、或者句子可以不要调换之类“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包括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使用了一定修辞手法或具有一定句式的句子的表达意图,以及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发或使之具体化等。
答题方式:1、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2、“我认为词语运用好的原因是……”作赏析的开头3、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4、答“喜欢词语的原因”时,常用“第一…第二…第三…”这种形式来呈现赏析词语的思路和答题的不同角度;表面意义表面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24个满分秘笈及答题技巧方法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编辑的阅读答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一)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看文章题目;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a.从概括到具体;b.从整体到局部;c.从主要到次要;d.从现象到本质;e.从原因到结果;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1)说明方法: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e.打比方;f.分类别;g.列图表(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其实答案都是在文章中的,先看题然后带着题就回答问题。
找到每到题的关键词,然后定位。
不要断章取义,更不要移花接木。
多练习一下,练习的时候不要急着查单词,做完题之后再查单词。
我不主张拿着单词书背,而是在阅读中被单词,这样效率高。
加油!有什么问题继续问,我个人经验看你!呵呵。
我现在算是你的学长。
我们现在也还学英语。
去年的这个时候。
我也和你一样。
总是觉得阅读很难,其实阅读真的是有方法的。
下面给你谈我最深刻的3点:1、你尝试做阅读时,一句话一句话的去读,有时读不懂的,就把那些修饰性的词语,比如,形容词,定语从句给删去再读。
也就是读主干。
读懂后再做文章,不求多,求精。
这个可是我最深的体会。
2,做的时候主要用排除法,其次绝对正确法也就是你能够从文章推断出来的100%的正确的就不用看其他的了。
3,你平时可以不做阅读,但你遇到每一个句子时,都用异样的眼光去分析它,也就是要讲究一个句子中心论的方法。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是拉开档次的题目。
阅读理解五级的目标部分描述如下: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上海的要求更高一些,30万词以上)所谓阅读能力是指视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对所读材料的评价能力。
阅读理解考查的项目大多是根据这三种能力的要求设计的。
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时,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
造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
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