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零件图
- 格式:pdf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138
第1章点和直线1.已知三点A、B、C的两面投影,求第三投影。
2.作出两点A、B的三面投影:点A(25,15,20);点B在A之左10、A之前15、A之上12。
3.已知三点A、B、D等高,点C在点A正下方,补画诸点的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4.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AB是侧平线;EF是水平线;CD是正垂线;GH是侧平线5.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画出第三投影。
AB是正平线;AC是铅垂线;AD是正垂线;BC是侧垂线。
6.判断并填写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AB、CD两直线相交;PQ、MN两直线相交;AB、EF两直线平行;PQ、ST两直线平行;CD、EF两直线交叉;MN、ST两直线交叉。
7.已知CD和AB垂直相交,补画CD的投影。
第2章平面1.已知矩形ABCD的V面投影和AD的H面投影,完成其H面投影。
2.由点A作△BCD的垂线AK。
K为垂足,并标出A与△BCD的真实距离。
3.在AB、CD上作对V面投影的重影点E、F和对W面的重影点M、N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4.作一直线MN,使MN∥AB,且与直线CD、EF相交。
5.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AB的实长和对H面、V面的倾角а、в。
6.求作平面图形的第三投影,并判别平面所处的空间位置。
7.已知五边形ABCDE的一边BC∥V面,完成其水平投影。
8.在△ABC内取点D,使点D与H、V面的距离分别为18,30。
9.作图判断点A、B、C、D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四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10.作两交叉直线AB、CD的公垂线EF,分别与AB、CD交于E、F,并标明AB、CD间的真实距离。
11.由点A作直线CD的垂线AB,并求出点A与直线CD之间的距离。
12.判断下列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是否平行?(1)直线与平面平行(2)两平面平行(3)两平面不平行13.求作直线CD与△LMN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
14.求作铅垂线AB与△CDE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
15.求作△EFG与□PQRS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第十章零件图§10.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10.2 零件的视图选择及尺寸分析§10.3 常见的零件结构§10.4 零件上典型结构的尺寸注法§10.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10.6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10.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一、零件图的作用二、零件图的内容三、带轮零件图例一、零件图的作用二、零件图的内容1.一组视图2.全部尺寸3.技术要求4.标题栏三、带轮的零件图带轮的立体图主视图投射方向§10.2 零件的视图选择及尺寸分析一、轴套类零件二、盘盖类零件三、叉架类零件四、箱体类零件一、轴套类零件1. 表达方案2. 尺寸标注3. 技术要求4. 套筒的零件图1. 轴类零件的表达方案轴类零件的主视图选择主视图投射方向7.5()0-0.034. 套筒的零件图套类零件的主视图选择主视图投射方向二、轮盘类零件1. 表达方案2. 尺寸标注3. 技术要求1. 法兰盘零件的表达方案盘类零件的主视图选择主视图投射方向2. 法兰盘零件的尺寸标注3. 法兰盘零件的技术要求三、叉架类零件1. 表达方案2. 尺寸标注3. 技术要求1. 踏脚座零件表达方案叉架类零件的主视图选择主视图投射方向四、箱体类零件1. 表达方案2. 尺寸标注3. 技术要求1. 泵体零件的表达方案箱体类零件的主视图选择主视图投射方向§10.3 常见的零件结构一、铸造工艺结构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一、铸造工艺结构1. 铸造圆角2. 圆角半径尽量相同3. 铸件的拔模斜度4. 铸件壁厚要均匀1. 铸造圆角(c)好(a)裂纹(b)缩孔2. 圆角半径尽量相同全部圆角R5其余圆角R5(b)好(a)不好3. 铸件的起模斜度(a)无起模斜度(b)有起模斜度4. 铸件壁厚要均匀(a)不正确(b)正确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1. 过渡线的画法2. 倒角的画法3. 平面凸台4. 螺栓连接用的沉孔5. 螺钉连接用的沉孔1. 过渡线的画法理论交点过渡线理论交点过渡线2. 倒角的画法C ⨯45︒C ⨯45︒C ⨯45︒C ⨯45︒60°CC 60°CC 60°60°(a )铸造圆角经加工变成尖角3. 平面凸台不好好(a)尽量减少加工面不好好4. 螺栓联结用的沉孔B钻孔A沉孔刮平为止5. 螺钉连接用的沉孔§10.6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一、看零件图的要求二、看箱体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一、看零件图的要求二、看箱体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1. 概括了解2. 分析表达方案3. 分析形体、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4. 分析尺寸和技术要求1. 概括了解了解零件的大致形状从标题栏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重量、图样的比例、……等2. 分析表达方案主视图是单一剖切面剖切的半剖视图,剖切平面通过箱体前后方向的对称面,表达了箱体主视方向左视图是单一剖切面剖切的半剖视图,剖切平面通过箱体左右方向的对称面,反映了箱体左视方向的内、外结构和形状俯视图表达了箱体俯视方向的外形箱体零件的主视图选择主视图投射方向3. 分析形体、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4. 分析尺寸和技术要求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定位尺寸总体尺寸技术要求本章结束。
大学机械制图复习题资料练习题及答案为(易错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第十章零件图练习题1.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极限值称为极限尺寸。
2.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3. 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该能够反映零件的主要形状特征。
尺寸4. 配合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基准制。
配合分成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间隙配合三类。
5. 公差带是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位置,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大小。
6. 极限与配合在零件图上的标注,其中一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这种形式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图上。
第二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偏差值,这种形式用于小批量或单件生产的零件图上。
第三种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又同时注出上、下偏差数值,这种形式用于产品转产较频繁的零件图上。
7. 形位公差的框格用细实线绘制,分成两格或多格。
8. 按作用不同,可将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9. 基孔制的孔(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H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下偏差0。
基轴制的轴(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h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上偏差0。
10. 基本偏差是决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11. 外螺纹的规定画法是:大径用粗实线表示;小径用细实线表示;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
12. 当被连接零件之一较厚,不允许被钻成通孔时,可采用螺柱连接。
13. 剖切平面通过轴和键的轴线或对称面,轴和键均按不剖形式画出,键的顶面和轮毂键槽的底面有间隙,应画两条线。
14. Tr40×14(P7)LH-8e-L的含义梯形螺纹,公称直径40,双线螺纹,螺距14mm,导程7mm,左旋,公差带代号8e,外螺纹,长旋合长度15. 模数大,齿距大,齿厚、齿高也随之增大,因而齿轮的承载能力增大。
16. 螺纹的旋向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工程上常用右旋螺纹。
17. 单个圆柱齿轮的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的轴线时,轮齿一律按不剖绘制,齿根线画成粗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