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8.50 KB
- 文档页数:11
物理化学第七章电化学习题及解答资料物理化学第七章电化学习题及解答资料第七章电化学习题及解答1.用铂电极电解cucl2溶液。
通过的电流为20a,经过15min后,问:(1)在阴极上要划出多少质量的cu;(2)在27℃,100kpa之下,阳极划出多少cl2?求解:电极反应为阴极:cu2++2e-=cu阳极:2cl--2e-=cl2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ξ=q/(zf)=it/(zf)因此:mcu=mcuξ=mcuit/(zf)=63.546×20×15×60/(2×96485.309)=5.928gvcl2=ξrt/p=2.328dm32.用银电极电解agno3溶液。
通电一定时间后,可同在阴极上划出1.15g的ag,并言阴极区溶液中ag+的总量增加了0.605g。
谋agno3溶液中的t(ag+)和t(no3-)。
解: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阴极区溶液中ag+的总量的改变dmag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mag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m’ag之差:dmag=mag-m’agm’ag=mag-dmagt(ag+)=q+/q=m’ag/mag=(mag-dmag)/mag=(1.15-0.605)/1.15=0.474t(no3-)=1-t(ag+)=1-0.474=0.5263.未知25℃时0.02mol/lkcl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
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时测出其电阻为453ω。
在同一电导池中放入同样体积的质量浓度为0.555g/l的cacl2溶液,测得电阻为1050ω。
排序(1)电导池系数;(2)cacl2溶液的电导率;(3)cacl2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解:(1)电导池系数kcell为kcell=kr=0.2768×453=125.4m-1(2)cacl2溶液的电导率k=kcell/r=125.4/1050=0.1194s/m(3)cacl2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k/c=110.983×0.1194/(0.555×1000)=0.02388sm2mol-4.25℃时将电导率为0.141s/m的kcl溶液装入一电导池中,测得其电阻为525ω。
第7章 电化学 习题解答1. 将两个银电极插入AgNO 3溶液,通以0.2 A 电流共30 min ,试求阴极上析出Ag 的质量。
解:根据BItM m zF=得 Ag Ag 0.23060107.87g 0.4025 g 196500ItM m zF⨯⨯⨯===⨯2. 以1930 C 的电量通过CuSO 4溶液,在阴极有0.009 mol 的Cu 沉积出来,问阴极产生的H 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解: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阴极 2C u 2e C u (s )+-+→阳极 222H O(l)H (g)2OH 2e --→++在阴极析出0.009 mol 的Cu ,通过的电荷量为:Cu Q (0.009296500) C 1737 C nzF ==⨯⨯=根据法拉第定律,析出H 2的物质的量为2H Cu 19301737mol 0.001 mol 296500Q Q Q n zFzF --====⨯ 3. 电解食盐水溶液制取NaOH ,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含NaOH 1 mol/dm 3的溶液0.6 dm 3,同时在与之串联的铜库仑计上析出30.4 g 铜,试问制备NaOH 的电流效率是多少? 解:根据铜库仑计中析出Cu(s)的质量可以计算通过的电荷量。
Cu Cu 30.4mol 0.957 mol 1163.52m n M ===⨯电 理论上NaOH 的产量也应该是0.957 mol 。
而实际所得NaOH 的产量为(1.0×0.6) mol = 0.6 mol所以电流效率为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之比,即0.6100%62.7%0.957η=⨯=4. 如果在10×10 cm 2的薄铜片两面镀上0.005 cm 厚的Ni 层[镀液用Ni(NO 3)2],假定镀层能均匀分布,用 2.0 A 的电流强度得到上述厚度的镍层时需通电多长时间?设电流效率为96.0%。
已知金属的密度为8.9 g/cm 3,Ni(s)的摩尔质量为58.69 g/mol 。
动力学课后习题习题1某溶液中反应A+B →Y 开始时A 与B 的物质的量相等,没有Y ,1h 后A 的转化率为75%,问2h 后A 尚有多少未反应?假设: (1)对A 为一级,对B 为零级; (2)对A ,B 皆为一级; (3)对A ,B 皆为零级。
习题2某反应A →Y +Z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当t=0,c A,0=1mOl ·dm -3时,测定反应的初始速率υA,0=0.01mOl ·dm -3·s -1。
试计算反应物A 的物质的量浓度c A =0.50mOl ·dm -3及x A =0.75时,所需时间,若对反应物A (i)0级;(ii)1级;(iii)2级;习题3已知气相反应2A+B →2Y A 和B 按物质的量比2:1引入一抽空的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保持400K 。
反应经10min 后测得系统压力为84kPa ,经很长时间反应完了后系统压力为63kPa 。
试求:(1)气体A 的初始压力p A,0及反应经10min 后A 的分压力p A ; (2)反应速率系数k A ; (3)气体A 的半衰期。
习题4反应2A(g)+B(g)Y(g)的动力学方程为-tc d d B=k B A 与B 的摩尔比为2∶1的混合气体通入400K 定容容器中,起始总压力为3.04kPa ,50s 后,总压力变为2.03kPa ,试求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k B 及k A 。
习题5已知反应2HI →I 2+H 2,在508℃下,HI 的初始压力为10132.5Pa 时,半衰期为135min ;而当HI 的初始压力为101325Pa 时,半衰期为13.5min 。
试证明该反应为二级,并求出反应速率系数(以dm 3·mol -1·s -1及以Pa -1·s -1表示)。
习题6某有机化合物A ,在酸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
在50℃,pH=5和pH =4的溶液中进行时,半衰期分别为138.6min 和13.86min ,且均与c A,0无关,设反β]H [d d A A A )(+=-c c k tc a(i)试验证:α=1,β=1 (ii)求50℃时的k A(iii)求在50℃,pH=3的溶液中,A 水解75%需要多少时间?习题7在定温定容下测得气相反应的速率方程为:A p A 720K 时,当反应物初始压力p A,0=1333Pa ,p B,0=3999Pa 时测出得用总压力表示的初始反应速率为-t=0=200Pa -1·min -1。
第七章 电化学习题及解答1. 用铂电极电解CuCl 2溶液。
通过的电流为20 A ,经过15 min 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Cu ; (2) 在27℃,100 kPa 下,阳极析出多少Cl 2?解:电极反应为阴极:Cu 2+ + 2e - = Cu阳极: 2Cl - - 2e - = Cl 2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ξ = Q /(ZF) =It / (ZF)因此: m Cu = M Cu ξ = M Cu It /( ZF ) = 63.546×20×15×60/(2×96485.309)=5.928gV Cl 2 = ξ RT / p =2.328 dm 32. 用银电极电解AgNO 3溶液。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1.15g 的Ag ,并知阴极区溶液中Ag +的总量减少了0.605g 。
求AgNO 3溶液中的t (Ag +)和t (NO 3-)。
解: 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阴极区溶液中Ag +的总量的改变D m Ag 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m Ag 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m’Ag 之差:D m Ag = m Ag - m’Agm’Ag = m Ag - D m Agt (Ag +) = Q +/Q = m’Ag / m Ag = (m Ag - D m Ag )/ m Ag = (1.15-0.605)/1.15 = 0.474t (NO 3-) = 1- t (Ag +) = 1- 0.474 = 0.5263. 已知25 ℃时0.02 mol/L KCl 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 S/m 。
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 ℃时测得其电阻为453Ω。
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质量浓度为0.555g/L 的CaCl 2溶液,测得电阻为1050Ω。
计算(1)电导池系数;(2)CaCl 2溶液的电导率;(3)CaCl 2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第七章电化学7.1用铂电极电解溶液。
通过的电流为20 A,经过15 min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2) 在的27 ØC,100 kPa下的?解:电极反应为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因此:7.2在电路中串联着两个电量计,一为氢电量计,另一为银电量计。
当电路中通电1 h后,在氢电量计中收集到19 ØC、99.19 kPa的;在银电量计中沉积。
用两个电量计的数据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多少。
解:两个电量计的阴极反应分别为电量计中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对银电量计对氢电量计7.3用银电极电解溶液。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的,并知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减少了。
求溶液中的和。
解: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的改变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之差:7.4用银电极电解水溶液。
电解前每溶液中含。
阳极溶解下来的银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其反应可表示为总反应为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沉积了,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其中含。
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先计算是方便的。
注意到电解前后阳极区中水的量不变,量的改变为该量由两部分组成(1)与阳极溶解的生成,(2)从阴极迁移到阳极7.5用铜电极电解水溶液。
电解前每溶液中含。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析出,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其中含。
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同7.4。
电解前后量的改变从铜电极溶解的的量为从阳极区迁移出去的的量为因此,7.6在一个细管中,于的溶液的上面放入的溶液,使它们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界面。
令的电流直上而下通过该管,界面不断向下移动,并且一直是很清晰的。
以后,界面在管内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当于的溶液在管中所占的长度。
计算在实验温度25 ØC下,溶液中的和。
解:此为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7.7已知25 ØC时溶液的电导率为。
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 ØC时测得其电阻为。
习 题1.290K 时,在超显微镜下测得藤黄水溶胶中粒子每10秒钟在x 轴上的平均位移为6.0μm ,水的黏度为0.0011Pa·s ,求藤黄胶粒的半径。
解: 根据公式23x tL RT πηγ⋅=()m ⎥⎥⎦⎤⎢⎢⎣⎡⨯⨯⨯⨯⨯⨯⨯⨯=--26323100.6101.114.331010022.6290314.8 m 71007.1-⨯=2.某溶液中粒子的平均直径为4.2nm ,设其黏度和纯水相同,η =1.0×10 -3kg·m -1·s -1,试计算:(1)298K 时,胶体的扩散系数D 。
(2)在一秒钟里,由于布朗运动粒子沿x 轴方向的平均位移x 。
解:(1) r L RT D πη61⋅=129323101.2100.114.36110022.6298314.8---⋅⎥⎦⎤⎢⎣⎡⨯⨯⨯⨯⨯⨯⨯⨯=s m 12101004.1--⋅⨯=s m(2) 根据 tx D 22=[]mtD x 101004.10.122-⨯⨯⨯==m 51044.1-⨯=3.293K 时,砂糖(设为球形粒子)的密度为1.59×10 3kg·m -3、摩尔质量为3.42×10-1kg·mol -1,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4.17×10-10m 2·s -1,水的黏度为1.01×10-3N·s·m -2。
求砂糖分子的半径及A vogadro 常数。
解:分子的摩尔质量为ρπL r M 334= 得 ρπ34r ML =代入Einstein 公式ηρπηM RTr r L RT D 29261⋅=⋅= 得m RTD M r ⎥⎥⎦⎤⎢⎢⎣⎡⨯⨯⨯⨯⨯⨯⨯⨯⨯⨯==---293314.81059.121017.41001.11042.392931031ρηm 101009.4-⨯=将r 代入Einstein 公式得 r D RT L πη61⋅=1103101009.41001.114.361017.4293314.8----⎥⎦⎤⎢⎣⎡⨯⨯⨯⨯⨯⨯⨯⨯=mol 1231051.7-⨯=mol4.在298K 时,某粒子半径为3.0×10-8m 的金溶胶,在地心力场中达沉降平衡后,在高度相距1.0×10-4m 的某指定体积内粒子数分别为277和166。
第七章 电化学7-1.用铂电极电解CuCl 2溶液。
通过的电流为20 A ,经过15 min 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Cu ? (2) 在阳阴极上能析出多少体积的27℃, 100 kPa 下的Cl 2(g )? 解:(1) m Cu =201560635462.F ⨯⨯⨯=5.527 g n Cu =2015602F⨯⨯=0.09328mol(2) 2Cl n =2015602F⨯⨯=0.09328 mol2Cl V =00932830015100.R .⨯⨯=2.328 dm 37-2.用Pb (s )电极电解Pb (NO 3) 2溶液,已知溶液浓度为1g 水中含有Pb (NO 3)21.66×10-2g 。
通电一段时间,测得与电解池串联的银库仑计中有0.1658g 的银沉积。
阳极区溶液质量为62.50g ,其中含有Pb (NO 3) 21.151g ,计算Pb 2+的迁移数。
解: M [Pb (NO 3) 2]=331.2098考虑Pb 2+:n 迁=n 前-n 后+n e=3.0748×10-3-3.4751×10-3+7.6853×10-4 =3.6823×10-4 molt +(Pb2+)=4436823107685310..--⨯⨯=0.4791 考虑3NO -: n 迁=n 后-n 前=11513312098..-262501151166103312098(..)..--⨯⨯=4.0030×10-3molt -(3NO -)=4440030107658310..--⨯⨯=0.52097-3.用银电极电解AgNO 3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上有0.078 g 的Ag 析出,阳极区溶液溶液质量为23.376g ,其中含AgNO 3 0.236 g 。
已知通电前溶液浓度为1kg 水中溶有7.39g 的AgNO 3。
第7章化学动力学1.以氨的分解反应2NH3==== N2+3H2为例,导出反应进度的增加速率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何者用于反应速率时与选择哪种物质为准无关。
解:∴,,2.甲醇的合成反应如下:CO+2H2 ===== CH3OH已知,求,各为多少?(答案:2.44,4.88mol·dm-3·h-1)解:,3.下列复杂反应由所示若干简单反应组成,试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写出以各物质为准的速率方程式。
(1) (2)(3) (4)解:(1) ,,(2)(3)(4)4.理想气体反应 2N 2O 5 → 4NO 2+O 2,在298.15 K 的速率常数k 是1.73×10-5s-1,速率方程为。
(1)计算在298.15K 、、12.0 dm 3的容器中,此反应的和即各为多少? (2)计算在(1)的反应条件下,1s 内被分解的N 2O 5分子数目。
(答案:(1)7.1×10-8,-1.14×10-7md·dm -3·s -1 (2)1.01×1018)解:(1)mol·dm -3mol·dm-3·s-1∴mol·dm-3·s-1(2)1.4×10-7×12.0×6.022×1023=1.01×1018个分子5.已知每克陨石中含238U 6.3×10-8g,He为20.77×10st1:chmetcnv UnitName="cm"SourceValue="6" HasSpace="False" Negative="True" NumberType="1" TCSC="0">-6cm3(标准状态下),238U的衰变为一级反应: 238U → 206Pb+84He 由实验测得238U的半衰期为=4.51×109 y,试求该陨石的年龄。
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习题详解1. (1) 10个可分辨粒子分布于 n 0=4,n 1=5,n 2=1 而简并度 g 0=1,g 1=2,g 2=3 的 3 个能极上的微观状态数为多少?(2) 若能级为非简并的,则微观状态数为多少?。
解: (1)451D g 123W =N =10=120960451i n i i n ⋅⋅Π⋅⋅!!!!!!(2)D 110W =N ==1260451i n Π⋅⋅!!!!!!2. 某一分子集合在100 K 温度下处于平衡时,最低的3个能级能量分别为 0、2.05×10-22J 和 4.10×-22J ,简并度分别为1、3、5。
计算3个能级的相对分布数 n 0:n 1:n 2。
解:-22-2202.051011.38101001==1:2.593N N e⎛⎞−×⎜⎟⎜⎟××⎝⎠⋅()-22-222.05 4.10101.3810100123==0.6965N e N ⎡⎤−×−⎢⎥××⎢⎥⎣⎦⋅123=1:2.59:3.72N N N ::3. I 2分子的振动能级间隔是0.42×10-20 J ,计算在25℃时,某一能级和其较低一能级上分子数的比值。
已知玻尔兹曼常数k =1.3806×10-23 J·cm -1。
解:根据Boltzmann 分布对于一维谐振子,能级为非简并的,即+1==1i i g g ,因此 I 2分子-201+1-230.4210=exp =exp =0.360T1.380610298i+i i i N g N g k ε⎛⎞−∆−×⎛⎞⎜⎟⎜⎟××⎝⎠⎝⎠4. 一个含有N 个粒子的系统只有两个能级,其能级间隔为ε,试求其配分函数q 的最大可能值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在什么条件下可能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设ε=0.1 k T 。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下册)第七章 电化学7.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 1. 阳极; 阴极; 正极; 负极 2. C7.3 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1. 0.02384 s.m 2.mol -1解:(1)电导池系数11-c e l l3904.125453m 0.2768s )()(k-=Ω⨯∙=⨯=mK C l R K C l k(2)CaCl 2溶液的电导率11221194.010503904.125)()k(CaCl--∙=Ω==ms mCaClR k cell(3)CaCl 2溶液的摩尔电导率CaCl 2溶液的浓度:351000111555.0-∙=⨯mmol1231222m 0239.051194.0)()()(---∙∙=∙∙==Λmolm s mmol m s CaClc CaCl k CaCl 解:由7.3.2可知:124m 109.61)(--+∞∙∙⨯=molms Agλ124m 101.78)(---∞∙∙⨯=molms Br λ则:124m 10140)(--∞∙∙⨯=molm s AgBr λAgBr 的溶解度34131096.71034.6---∙⨯=⨯==mmol k c sp164410144.11 101401096.7)()(----∞∙⨯=⨯⨯⨯=⋅=ms AgBr c AgBr k m λ得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为:16210644.16)k(Hk(AgBr)(--∙⨯=+=ms O k 溶液)7.4 电解质溶液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1. 1.8mol/kg 2. 0.7503. 0.175mol/kg4. NaCl>MgCl 2>MgSO 45. C6. 4)(±α7. 10b7.5 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1. D 2. B7.6 原电池热力学 1. C 2. A3. Zn ︳Zn 2+(a=1) ‖H+(a=1)|H 2( g,P θ)|pt 221)2()1(r 21)(K 2 E θθθθθθK G G E m r m =∆=∆= 4. 解:(1)写出电极反应阳极: Pb+SO 42-=PbSO 4+2e - 阴极: Hg 2SO 4+2e -=2Hg+SO 42-电池总反应:Pb+Hg 2SO 4=PbSO 4+2Hg (2)有关热力学数据计算114r 582.331074.1965002)(---∙=⨯⨯⨯=∂∂=∆KmolJ TE ZF S P m11871.1869647.0965002-∙=⨯⨯-=-=∆molkJ ZFEG m r11746.176-∙-=∆+∆=∆molkJ S T G Hm r m r mr1m 0125.10-∙=∆=molkJ S T Q m r r 、解:(1)电池反应阳极反应:H 2=2H ++2e -阴极反应:Hg 2Cl 2+2e -=2Hg+2Cl - 电池反应:H 2+ Hg 2Cl 2= 2Hg+2HCl(2)温度系数及电动势KV T P/101.5173 15.298109.2210881.1 109.2210881.1TE 4-6363⨯=⨯⨯⨯-⨯=⨯⨯-⨯=∂∂----)(0.3724V15.298109.215.298101.8810.0694E 26-3=⨯⨯-⨯⨯+=-(3) 相关热力学数据计算114r 641945.14105173.1965001)(---∙=⨯⨯⨯=∂∂=∆KmolJ TE ZF S P m1.9366353724.0965001-∙-=⨯⨯-=-=∆molkJ ZFEG m r15711.31-∙-=∆+∆=∆molkJ S T G Hm r m r mr1m 65.3441945.6145.1298-∙=⨯=∆=molkJ S T Q m r r 、解:(1)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 阳极:Ag+Cl -=AgCl+e -阴极:Hg 2Cl 2+2e -=2Hg+2Cl -总反应:2Ag+ Hg 2Cl 2=2AgCl+2Hg(2)Z=1时,对应的电极反应为 Ag+1/2 Hg 2Cl 2=AgCl+Hg 该反应相应的:11-r mol33.15J 2/18.19555.422.964.77-∙∙=⨯--+=∆KS m θ148367.4100015.3315.2984.5 -∙-=÷⨯-=∆-∆=∆molkJ S T HG mr mr m r θθθ(3) 电动势和温度系数V ZFG Em r 046463.0965001100048367.4=⨯⨯-=-∆=θθP m TE ZF S )(r ∂∂=∆KV ZFS TE m P /104352.3 96500115.33)(4r -⨯=⨯=∆=∂∂解:阳极 H 2=2H ++2e -阴极 Hg 2Cl 2+2e -=2Hg+2Cl -电池总反应:H 2+ Hg 2Cl 2=2Hg+2HClθθpH p HCl a FRT )()(ln2EE 22-=解:电池反应++++=+224SnZn SnZn)()()(ln2EE 422+++⋅-=Sn a Sna Zna FRT θ解:阳极 Ag+Cl -(b 1)=AgCl+e -阴极 AgCl+e -=Ag+Cl -(b 2) 电池反应:Cl -(b 1)=Cl -(b 2)12lnFRT -E b b =解:阳极 H 2=2H +(b)+2e -阴极 Cl 2+2e -=2Cl -(b)电池总反应:H 2 +Cl 2=2H +(b)+ 2Cl -(b) 对应的nernst 方程为:)()(lg 05917.0E1)()H (ln2E E 22-+-+⋅-=⋅-=Cl H Cla a FRT ααθθ依题 V HH EClClE E3579.1)()(22=-=+-θθθ0623.00)()()()(lg 05917.0579.311.4884=⋅⋅-=-+-+Cl H Cl Hαααα212)]()([)())(()(-+±±⋅==ClHHCl HCl HCl ααααα=0.0789kg mol b b HCl /1.0)(b ==-+±789.01.00789.0)(b b HCl HCl ===±±±HCl θαγ)()(解:1,r 2129862581-⋅===∆KJ KJ TQ S m r m )(13r 2102981058.62H 2-⋅=⨯=∆=∆KJ KJTS 环境)( 1m 23121210S S -⋅=+=∆+∆=∆KJ S 环境总(3)-56.322kJK21J 298K -62.58kJ 1-'=⋅⨯+=∆-∆=∆=mr mr m r r S T HG w7.7 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 1. B2. -0.440V解:相应的能斯特方程式为)()()()(lg05917.0EE 4233++++⋅⋅-=CeFeCe Fe ααααθ由已知可知:E θ=1.61V-0.770V=0.84V 且:代入上式可得:E=0.84-0.05917lg1=0.84V>0 所以 反应正向进行。
第七章 电化学习题及解答1. 用铂电极电解CuCl 2溶液。
通过的电流为20 A ,经过15 min 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Cu ; (2) 在27℃,100 kPa 下,阳极析出多少Cl 2 解:电极反应为阴极:Cu 2+ + 2e - = Cu 阳极: 2Cl - - 2e - = Cl 2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ξ = Q /(ZF) =It / (ZF)因此: m Cu = M Cu ξ = M Cu It /( ZF ) = ×20×15×60/(2×=V Cl 2 = ξ RT / p = dm 3 2. 用银电极电解AgNO 3溶液。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的Ag ,并知阴极区溶液中Ag +的总量减少了。
求AgNO 3溶液中的t (Ag +)和t (NO 3-)。
解: 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阴极区溶液中Ag +的总量的改变D m Ag 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m Ag 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m’Ag 之差:D m Ag = m Ag - m’Ag m’Ag = m Ag - D m Agt (Ag +) = Q +/Q = m’Ag / m Ag = (m Ag - D m Ag )/ m Ag = = t (NO 3-) = 1- t (Ag +) = 1- = 3. 已知25 ℃时 mol/L KCl 溶液的电导率为 S/m 。
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 ℃时测得其电阻为453Ω。
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质量浓度为L 的CaCl 2溶液,测得电阻为1050Ω。
计算(1)电导池系数;(2)CaCl 2溶液的电导率;(3)CaCl 2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解:(1)电导池系数K Cell 为K Cell = k R = ×453 = m -1 (2)CaCl 2溶液的电导率k = K Cell /R = 1050 = S/m (3)CaCl 2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Λm = k/C = ××1000)= S·m 2 ·mol -4. 25 ℃时将电导率为 S/m 的KCl 溶液装入一电导池中,测得其电阻为525Ω。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 四、精选题及解例7-1某溶液中反应 A+B → C,设开始时 A 与 B 物质的量相等,没有C , 1小时后 A 的转化率为75%,求2小时后 A 尚余多少未反应 ? 假设 (1)对 A 为1级,对 B 为0级 (2) 对 A 、B 皆为1级 (3)对 A 、B 皆为0级。
解A A B d d c kc c tαβ-= (1)AA d d c kc t-=22111ln111ln 1y t y t k -=-= 代入 211ln2175.011ln11y -=- 解得未转化的A 为21y -=6.25% (2)2A AB A d d c kc c kc t -==)111(1)111(12211--=--=y t y t k 代入 )111(21)175.011(112--=--y 解得未转化的A 为21y -=14.29%(3)d d A c k t -=A,0A,0A,0A,0(1)1()c c y c y k c c t t t--=-== 即A,01A,0212c y c y t t =代入2175.02y =2 1.51y => 说明反应物不到2小时以前已消耗完。
【点评】 本题抓住具有简单级数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规律以及转化率的定义。
如对一级反应,若以产物表示反应速率,则111ln ln1a k xt a x t a==-- 其中,xa为反应物A 的转化率,写为y 时,得11ln1k t y=- 当温度不变时,k 不变,这样可通过联立方程求解,可求得2h 后尚余A 的百分比(1-y )。
对其他简单级数的反应也可类似求解。
例7-2 恒温恒容的反应器中进行某一级的气相反应A B + C反应刚开始时,只有 A 存在,压力为A,0p ;反应进行到 t 时刻时,反应器的压力可测为p ,请设计实验及实验表格,以求解该反应的速率系数。
解A B C →+0t =A,O p 0 0t t =A A,O B p p p =-B p C B p p =体系总压力 A,O B B B A,O B p p p p p p p =-++=+ ; B A,O p p p =- 反应物A 分压力 A A,O B A,O A,O A,O ()2p p p p p p p p =-=--=-对一级反应: A,O A,O A A,O 111ln ln ln2o p p c k t c t p t p p===- 若在实验中,测定A,O p 及不同时间的总压力p ,代入上式可求速率系数k ,实验记录设计见附表,附表如下时间/单位 /p k P a A ,0/p k P a A ,0(2)/p p k P a -A,0A ,0ln 2p p p -A ,0A ,01ln 2p k t p p =-: : : : :或将上式变形 A,O A,O 1ln2p t k p p =- ,以 A,O A,O ~ln 2p t p p-作图,从斜率1m k = 求速率系数k 。
7.13 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263)/(109.2/10881.10694.0/K T K T V E --⨯-⨯+=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25℃时该反应的ΘΘΘ∆∆∆m r m r m r H S G ,,以及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该反应过程的。
(3)若反应在电池外在相同温度下恒压进行,计算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
解:(1)电极反应为阳极+-→-H e H 221阴极--+→+Cl Hg e Cl Hg 2221电池反应为(2)25 ℃时{}V V E 3724.015.298109.215.19810881.10694.0263=⨯⨯-⨯⨯+=--1416310517.115.298108.510881.1)(-----⋅⨯=⋅⨯⨯-⨯=∂∂K V K V TE因此,1193.35)3724.0309.964851(--⋅-=⋅⨯⨯-=-=∆mol kJ mol kJ zEF G m r1111464.1410157.1309.964851-----⋅⋅=⋅⋅⨯⨯⨯=∂∂=∆K mol J K mol J TEzFS m r 11357.3164.1415.2981093.35--⋅-=⋅⨯+⨯-=∆+∆=∆mol kJ mol kJ S T G H m r m r m r11,365.479.1615.298--⋅=⋅⨯=∆=mol kJ mol kJ S T Q m r m r (3)1,57.31-⋅-=∆=mol kJ H Q m r m p7.14 25℃时,电池AgCl s AgCl kg mol ZnCl Zn )()555.0(1-⋅电动势E=1.015V ,已知,,7620.0)(2V Zn Zn E -=+ΘV Ag AgCl Cl E 2222.0)(=-Θ,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141002.4)(--⋅⨯-=∂∂K V TEp (1)写出电池反应;(2)计算电池的标准平衡常数; (3)计算电池反应的可逆热;(4)求溶液中2ZnCl 的标准粒子活度因子。
解:(2)ΘΘΘ=-k FRTE E ln z 左右可以得到331088.1⨯=Θk (3)P m r m r TETzF S T Q )(,∂∂=∆=得到 =m r Q ,-23.131-⋅mol kJ (4)332)(4)(Θ±±==b b r a ZnCl a又有)(ln 2ZnCl a zFRTE E -=Θ 可以得508.0=±r 7.16 写出下列各电池的电池反应,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25 ℃时各电池的电动势及各电池反应的摩尔Gibbs 函数变,并指明各电池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3){{}}{Pt a kP g Cl Cl a Cl Cd a Cd Cd 100,5.0)(}01.0)(222==--++解:(1)由于0<∆m r G 反应可自发进行。
(2)0<∆m r G ,反应可自发进行。
(3)V E 8381.1=,2=z ,070.3541<⋅-=∆-mol kJ G m r ,反应可自发进行。
7.19 25℃时,实验测得电池Pt p g H kg mol SO H s PbSO Pb ),()01.0()(21424Θ-⋅的电动势为0.1705V 。
已知25℃1244253.744),(),(--ΘΘ⋅-=∆=∆mol kJ aq SO G aq SO H G m f m f ,140.813),(-Θ⋅-=∆mol kJ s PbSO G m f(1)写出上述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求25℃时的)(424Pb PbSO SO E -Θ;(3)计算0.011-⋅kg mol 42SO H 溶液的±a 和±γ。
(1)电极反应阳极 --+→+e s PbSO SO Pb 2)(424阴极 22H H →+电池反应: ),(22424Θ+-+→++p g H PbSO H SO Pb 解:(2)首先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得到Θ∆m r G ,然后根据V zF G E m r 3548.0/=∆-=ΘΘ那么V E Pt g H H E Pb PbSO SO E 3548.0))(()(2424-=-=Θ+Θ-Θ(3)由)()(1ln )()()()(),,(ln24224242-+Θ-+ΘΘ-=-=SO a H a zF RT E Pb a SO a H a PbSO a p g H a zF RT E E可以得到332421037.8)()(--+±⨯==SO a H a a ,最后5273.0/Θ±±±=b b a γ 7.20 浓差电池,其中,已知在两液体接界处Cd 2+离子的迁移数的平均值为。
(1)写出电池反应;(2)计算25 ºC 时液体接界电势E (液界)及电池电动势E 。
解:电池反应由7.7.6式电池电动势7.22 电池在25 ℃时测得电池电动势,试计算待测溶液的pH 。
解:电极及电池反应为查表知(表7.8.1),在所给条件下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为,则:7.23 在电池{}Pt s I HI a HI kPa g H Pt )(1)()100,(22=溶液中,进行如下两个电池反应: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两个电池反应的ΘE 、Θ∆m r G 和Θk 。
解:(1)第一个反应:535.0=-=ΘΘΘ左右E E E V124.103-ΘΘ⋅-=-=∆mol kJ zFE G m r再由ΘΘ=k zFRTE ln 可以得181022.1⨯=Θk (2)同理可得第二个反应:535.0=ΘE V ,162.51-Θ⋅-=∆mol kJ G m r ,91011.1⨯=Θk7.25将反应)(),(21)(2s AgCl p g Cl s Ag →+Θ设计成原电池。
已知在25℃时,107.127),(-Θ⋅-=∆mol kJ s AgCl H m f ,179.109),(-Θ⋅-=∆mol kJ s AgCl G m f ,标准电极电势V Ag Ag E 7994.0)(=+Θ,V Pt g Cl Cl E 3579.1))((2=-Θ。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图示;(2)求25℃、电池可逆放电2F 电荷量时的热r Q ; (3)求25℃时AgCl 的活度积sp K 。
解:(1)阳极:--+→+e s AgCl Cl s Ag )()(阴极:--Θ→+Cl e p g Cl ),(212电池图示:Pt g Cl a Cl s AgCl Ag )()()(2-(2)107.127),(-ΘΘ⋅-=∆=∆mol kJ s AgCl H H m f m r179.109),(-ΘΘ⋅-=∆=∆mol kJ s AgCl G G m f m r那么p m r m r TE zTF HG )(∂∂-∆=∆ΘΘ 由(1)知z=1时可以得11,28.17)(-⋅-=∂∂=mol kJ TEzTF Q p r那么z=2时11,2,56.342-⋅-=⨯=mol kJ Q Q r r (3)V V E 13574.1)22216.03579.1(=-=ΘspK zF RT E Cl a Ag a AgCl a zF RT E E 1ln)()()(ln-=-=Θ-+Θ因为电反应达到平衡的时候E=0,那么201034.6-⨯=p s K7.26 25℃时电池Ag s SO Ag b SO H p g H Pt )()(),(42422Θ的标准电动势ΘE =0.627 V 。
已知V Ag Ag E 7994.0)(=+Θ。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25℃,实验测得42SO H 浓度为b 时,上述电池的电动势为0.623V 。
已知此42SO H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7.0=±γ,求b 为多少?(3)计算)(42s SO Ag 的活度积sp K 解:(1)阳极:-++→e H H 222阴极:)(22)(2442b SO Ag e s SO Ag --+→+电池反应:Ag b SO H SO Ag H 2)(42422+→+(2)ΘΘ-=pH p SO Ag a Ag a SO H a zF RT E E /)()()()(ln 242242 有)(42SO Ag a =)(Ag a =1,Θ=p H p )(2,V E 623.0=,ΘE =0.627V所以)(ln 42SO H a zFRTE E -=Θ得到109.1=±a ,而585.1)2(32===±±±γa b b b ⇒ b=0.9983 1-⋅kg mol(3)同7.25(3)解法类似,610485.1-⨯=p s K7.27(1)已知25℃时,O H 2(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分别为-285.83 1-⋅mol kJ 和-237.129 1-⋅mol kJ 。
计算在氢-氧燃料电池中进行下列反应时电池的电动势及温度系数。
(2)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上述电池的电动势。
解:(1)(2)设计电池7.29 已知25 ºC 时AgBr 的溶度积,,{}VPt l Br Br E 006.1)(2=-Θ。
试计算25 ºC 时(1)银-溴化银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Ag s AgBr Br E )(-Θ;(2)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
解:(1)设计电池,电池反应为根据Nernst 方程沉淀反应平衡时,所以(2)设计电池,电池反应为该反应为的生成反应,1121.90)0711.0006.1(309.96485--ΘΘ⋅-=⋅-⨯-=-=∆mol kJ mol J zFE G m r 7.30 25ºC 时用铂电极电解的。
(1)计算理论分解电压;.(2)若两电极面积均为,电解液电阻为,和的超电势与电流密度J的关系分别为问当通过的电流为1 mA时,外加电压为若干。
解:(1)电解溶液将形成电池,该电池的电动势1.229 V 即为的理论分解电压。
(2)计算得到和的超电势分别为电解质溶液电压降:10-3 x 100 = 0.1 V因此外加电压为:精选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