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红楼梦的爱情悲剧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11
《红楼梦》的爱情悲剧:宝黛爱情与现实的碰撞《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刻画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封建家族。
在这部巨著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成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之一,他们之间的爱情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封建社会背景下个性与制度碰撞的集中体现。
本文将从宝黛爱情的表现、封建礼教的压制、家庭关系的影响以及爱情悲剧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悲剧性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宝黛爱情的表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自黛玉初入贾府便开始萌芽。
他们的爱情纯真而热烈,表现出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
首先,宝黛爱情的纯真性。
贾宝玉和林黛玉从小青梅竹马,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物质或权力的羁绊。
他们的爱情是心灵的共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黛玉的诗才和宝玉的浪漫气质,使他们在精神上有着高度的契合。
例如,在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两人共读《西厢记》,彼此心有灵犀。
这种爱情超越了世俗的利益,是纯洁而高尚的。
其次,宝黛爱情的热烈性。
贾宝玉和林黛玉对彼此的感情非常执着,不愿意向任何外力妥协。
黛玉多次因宝玉与其他女子的交往而流泪伤心,宝玉也多次在黛玉面前表示他对她的真心。
例如,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宝玉为了黛玉的伤心而痛哭,这种感情是真挚而热烈的,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坚持和追求。
二、封建礼教的压制尽管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纯真而热烈,但他们的爱情却受到封建礼教的严厉压制。
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礼教规范和家族利益,这些都成为他们爱情的巨大障碍。
首先,封建婚姻制度的压制。
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强调“门当户对”和家族利益,个人的爱情往往被忽视甚至牺牲。
贾府作为一个封建大家族,更是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贾母和贾政等长辈在考虑宝玉的婚事时,更倾向于选择家世显赫的薛宝钗,而非体弱多病且无靠的林黛玉。
这种婚姻观念的影响,使得宝黛爱情从一开始就面临巨大的阻力。
红楼梦爱情的悲剧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可以看到许多爱情故事的发展和变化。
然而,这些爱情故事往往以悲剧收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角度来分析《红楼梦》中爱情的悲剧。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红楼梦中,主要的爱情故事都以不如意的结局告终。
例如,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他们深深地相爱着,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最终无法在一起。
黛玉在贾宝玉丢了贾府的继承权之后,深受打击,最终病倒而去世。
这个结局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悲伤,触动了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爱情的思考。
其次,红楼梦中的爱情常常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限制。
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婚姻是受到严格规定和社会约束的。
这也反映在了《红楼梦》这本小说中。
例如,薛宝钗与贾宝玉的爱情,起初看似美好,但她的出身和地位不符合贾府的要求,最终贾母与王夫人的反对使得他们的爱情走向了悲剧。
这种家庭和社会的限制给爱情埋下了隐患,无情地摧毁了许多美好的感情。
此外,红楼梦中的爱情还常常受到命运的捉弄。
在小说中,命运的安排常常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
例如,王熙凤和贾母之间的情感纠葛,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命运的不公和摆布让爱情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挫折,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除此之外,红楼梦中的爱情还受到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的影响。
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着各自的利益和私心,这使得他们的爱情不再纯粹和无私。
例如,贾宝玉和贾琏之间的婚姻,虽然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但在后来的发展中,贾宝玉的不忠和贾琏的虚荣让他们的婚姻变得虚假和不幸福。
这种人性的弱点让爱情丧失了它本来的美好和纯粹,成为一种悲剧。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爱情常常以悲剧告终。
这些爱情故事或者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限制,或者受到命运的捉弄,又或者受到人性的弱点和缺陷的影响。
这些因素使得爱情变得复杂而悲伤,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情感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结局,更是对爱情和人性的深刻探讨,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华文学的巅峰之作。
其中,描绘了许多令人感慨万分的爱情悲剧,使读者深陷其中。
本文将从几个明显的爱情悲剧角度展开,探讨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纠葛。
1. 薛宝钗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富家小姐,她与贾宝玉无疑是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对情侣。
然而,尽管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却因命运安排的不公而无法走到一起。
贾宝玉生性多情,对薛宝钗颇有情意。
但由于家族背景和婚姻安排,贾宝玉最终娶了另外一人,与薛宝钗失去了幸福的机会。
这个爱情悲剧的发生揭示了封建社会家族和婚姻制度对个人情感的束缚和摧残。
读者由此可见到贾宝玉和薛宝钗深爱却无法在一起的痛苦,也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无情感到思考。
2. 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女性角色,她聪明、敏感,也是贾宝玉的表妹。
尽管这对表兄妹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但两人之间的爱情也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林黛玉深爱着贾宝玉,但她不幸被订下了婚约,且因家族的变故而无法与贾宝玉走到一起。
尽管贾宝玉一直对林黛玉怀有深情,然而最终他因命运的安排而与别人结婚,使得林黛玉的爱情成为了她心中永远的痛楚。
林黛玉爱情悲剧表达了红楼梦中女性命运的脆弱和无奈,触动了读者对封建礼教对女性的不公和束缚的思考。
3. 贾宝玉与迎、探、惜、晴的爱情悲剧贾宝玉是书中的男主角,他与林黛玉之外还有其他几位女性角色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这也构成了红楼梦中的又一个爱情悲剧。
贾宝玉与迎、探、惜、晴皆有情意,却又无法满足她们所有人的期望。
他的花心和态度不断伤害着她们的心,最终也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这一爱情悲剧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封建社会男权至上的问题,揭示了男性生活的自由与女性感情纠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总结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是小说的重要构成之一,通过描写不同人物之间深情的爱恋和无法实现的命运纠葛,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封建社会家族制度和婚姻制度对个人自由和幸福的限制,对女性地位和角色的思考,以及男女感情之间矛盾和冲突。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在《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中,爱情悲剧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主题。
尽管书中描绘了众多人物的情感纠葛,但其中的爱情故事却多以不幸结局告终,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这些悲剧爱情故事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残酷,对于我们的思考和反思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是《红楼梦》中最为著名的悲剧之一。
林黛玉是一个聪明、敏感且多愁善感的女子,而贾宝玉则是一个天真、纯洁但命运多舛的男子。
他们之间的爱情始于童年,贾宝玉对林黛玉一直怀有深深的情感。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注定要面对社会风俗和家族利益的阻碍。
贾宝玉迎娶了别人,而林黛玉则被迫离开贾府。
最终,他们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贾宝玉逝世,林黛玉也因病去世,两人在世间无法圆满地在一起。
除了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另一个经典的爱情悲剧是薛宝钗与贾宝玉之间的故事。
薛宝钗是个温婉贤淑的女子,她与贾宝玉的关系一度被认为是《红楼梦》中最美好的爱情之一。
然而,命运却对这对恋人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贾宝玉最终娶了别人,而薛宝钗则只能默默地承受心碎的痛苦。
她对贾宝玉的爱始终无法被回应,最终变成了一段无法实现的悲伤。
此外,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还通过其他爱情故事展示了更多的悲剧。
比如,贾母与贾政的婚姻,虽然有子女相伴,但缺乏情感的交流与理解,最终导致了婚姻的不和谐。
贾政对贾母冷淡,贾母对贾政的疏离,使得他们的婚姻成为了一个无奈的悲剧。
正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故事。
无论是黛玉为宝钗所伤而病重的情节,还是宝玉为了黛玉不惜一切的心思,这些爱情故事都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冷酷无情。
通过这些爱情悲剧,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爱情总是与悲剧相伴?是社会制度的无情对爱情的束缚?还是男女之间的误解与利益的冲突?又或者是命运的捉弄?《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古代封建社会对爱情的限制和审视。
然而,正是这些爱情悲剧的描绘,使得《红楼梦》成为了一部永恒的经典。
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一个民族的骄傲",其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浪漫而动人,然而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本文将围绕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展开,探讨这段爱情悲剧的原因与影响。
一、缘分的邂逅和初见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遇并非偶然。
贾府与林家自古有着姻亲关系,两个家族的相互联系让贾宝玉与林黛玉有了初次见面的机会。
他们在北静王府中重逢,他们互相吸引,并逐渐以友谊的方式相处,直到他们的感情发展成为爱情。
二、宿命的纠葛与矛盾的爱情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矛盾的情感纠葛。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贵公子,他身处一个贵族家庭的环境中,他的婚姻是由他人安排和控制的。
因此,他被迫与贾家的千金们成婚,无法与林黛玉走到一起。
林黛玉则是一个受尽折磨的女子。
她作为林家的女儿,被当做贾府的贵族女儿养育长大。
然而,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关爱。
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与身份让她感到沮丧和无助,这使得她对贾宝玉滋生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仇恨。
三、悲剧的结局与意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
当贾宝玉最终与王熙凤结婚并进入贾府后,林黛玉的嫉妒心和激烈的情绪让她变得脆弱而痛苦。
她的身心疾病加剧,在最后悲伤的情绪中,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段爱情悲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受到的束缚和无奈。
贾宝玉与林黛玉无法实现彼此的爱情,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身处一个世俗的环境中。
他们内心深处的自由和真挚的感情无法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
这引起了人们对爱情和自由的反思。
总结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给人们以深远的思考。
尽管他们之间充满了矛盾和痛苦,然而他们的感情依然是纯粹而动人的。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物的爱情故事,更是对封建社会的思考和挑战。
它让人们思考自由与束缚、爱情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启发人们对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反思。
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的坎坷与悲剧贾宝玉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两位备受关注的角色,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
然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却并非如诗如画的美好,而是充满了坎坷与悲剧。
贾宝玉是贾府的大小姐贾母的孙子,他聪明机智,充满诗情画意的才子。
而林黛玉则是贾府中另一位贵族女儿,她聪明敏感,性格独特,被誉为草莽英雄。
两人初次相见时,便被彼此深深吸引。
他们互相倾诉心声,分享喜怒哀乐,情感渐渐加深。
然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却面临了重重障碍。
首先,他们身份的差异使他们的爱情受到了阻碍。
贾宝玉作为贵族子弟,注定要娶妻生子,成全家族的世代传承。
而林黛玉只是一个贫民出身的贵族女儿,她的身份地位根本无法与贾宝玉相提并论。
这使得他们之间的恋情注定是一场悲剧。
其次,宿命的安排也使得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充满坎坷。
贾宝玉是贾府的继承人,他注定要娶宫中的贵妃之一为妻。
林黛玉明白这一点,对于自己与贾宝玉之间的感情始终抱有一个悲观的态度。
无论他们有多么深刻的爱意,最终注定会被命运所迫,无法在一起。
最后,人性的弱点也加剧了他们爱情的坎坷与悲剧。
贾宝玉虽然心中爱着林黛玉,但却因为家族的压力和制约而无法与她结合。
他不得不娶了其他贵族女子,与林黛玉之间的感情只能埋藏在内心深处。
而林黛玉也因为对贾宝玉的深爱,却不能忍受他与其他女子的结合,最终深陷悲痛之中。
综上所述,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充满了坎坷与悲剧。
尽管他们深深地相爱,却因身份地位、命运之约以及人性的弱点而无法走到一起。
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奈与悲凉,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个人命运的束缚与局限。
纵使他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但他们的故事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给人以深刻而持久的感受。
预计正文字数:500。
红楼梦爱情与命运的悲剧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顶峰之作。
作为一部描写爱情与命运的小说,红楼梦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本文从爱情和命运两个主题出发,探讨了红楼梦中的悲剧元素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一部分爱情的悲剧爱情是红楼梦中最突出的主题之一,而其中蕴含的悲剧元素使得故事更加动人。
在故事中,宝玉和黛玉的爱情首当其冲。
宝黛之间的爱情经历了诸多苦难和挫折,最终以黛玉的离世告终。
他们的爱情被家族的利益、社会压力和个性冲突所摧毁,最终成为一段悲剧。
其次,红楼梦中,王熙凤与薛宝钗的婚姻也充满了悲剧因素。
王熙凤原本爱慕宝玉,但出于家族地位和利益的考虑,她嫁给了宝玉的表哥薛蟠。
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而是成为她一生的悲剧。
她在婚姻中失去了自由和爱情,最终导致她内心的痛苦和抑郁。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的爱情都带有悲剧的烙印。
在封建社会的压力下,爱情被束缚和扭曲,许多人的悲剧都是爱情悲剧。
这种爱情悲剧的演绎,使人们再次反思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残酷。
第二部分命运的悲剧除了爱情的悲剧之外,红楼梦也以命运的悲剧为题材,展现了人们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无力。
故事中的人物常常受制于家族的利益、社会的等级和历史的进程,命运的捉弄使得他们无法自拔。
贾府的衰落和宝玉的命运是红楼梦中最典型的命运悲剧。
贾府作为一个曾经显赫的家族,经历了兴盛和衰亡的历程。
封建家族的压力和物质欲望的蔓延使得贾府难以持续繁荣,最终走向了衰败。
而宝玉则是这个命运悲剧中最鲜明的代表。
他身负荣宠和家族期望,却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最终,宝玉在命运的安排下,失去了芳蕊,最终也走向了自己的悲剧。
此外,红楼梦中的其他命运悲剧也有很多,比如贾母、林黛玉等人的命运均受到他们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以及历史背景的影响,他们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最终都走向了自己的悲剧。
结论红楼梦以其深刻的刻画和悲剧的氛围成为了经典巨著。
爱情与命运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主题,它们的悲剧性质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且令人深思。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1. 引言《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作品,其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
然而,他们之间的爱情却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感情发展以及导致他们悲剧结局的原因。
2. 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相遇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相遇发生在荣府。
两人都是家族中备受宠爱的子女,从孩提时代起就有着特殊的关系。
然而,由于家族势力纷争等种种原因,他们之间始终隔着一层厚重的社会阻碍。
3. 爱情的萌芽虽然贾宝玉和林黛玉都对彼此有着特殊感情,但是在他们还年幼时就被迫分离,并且进入不同环境成长。
然而,他们的感情在长大后逐渐重燃,特别是林黛玉的美貌和贾宝玉对她的深情迷恋。
4. 爱与命运的抗衡尽管他们相爱,但是这段感情却受到了家族传统、社会地位以及宫廷政治等多重因素的束缚。
贾宝玉面临着被迫娶亲的压力,而林黛玉则由于自身身份问题不能与贾宝玉结合。
这些因素不仅削弱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连结,还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困扰和痛苦。
5. 林黛玉离世在整个小说中,林黛玉一直都是一个虚弱而悲观的角色。
她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在面对无法与贾宝玉在一起生活的事实后陷入绝望,并最终因病离世。
她的死使得贾宝玉陷入深深的悲伤和悔恨之中。
6. 贾宝玉内心的纠结林黛玉离世后,贾宝玉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和痛苦。
他意识到自己没有努力争取与林黛玉在一起的机会,并对自己的软弱深感懊悔。
这种内心纠结使贾宝玉陷入了无尽的伤痛中。
7. 结局与反思《红楼梦》以大观园烟霞消散为结尾,象征着整个贾府家族逐渐走向衰落。
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也成为无法实现的承诺。
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在整个小说中是一条主线,也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礼教和传统社会束缚下人性悲剧命运的思考。
8. 结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红楼梦》中最动人的部分之一。
然而,由于社会环境、家族压力以及个人命运等诸多因素,他们之间注定难以圆满地在一起。
这个故事使我们思考传统伦理道德对人类内心真实愿望的压抑和伤害,也对爱情和命运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思考。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巨著,作家曹雪芹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感线索。
其中,贾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是红楼梦中最为动人、令人遗憾的一段。
贾宝玉与黛玉虽然深情相爱,却因为命运的安排和社会的压力走向了悲剧结局。
贾宝玉是贾府的公子,聪明伶俐,具有艺术才华。
黛玉是贾府外祖父王夫人养的外孙女,娇媚动人,聪慧强劲。
贾宝玉与黛玉的初见让彼此被对方深深吸引。
他们的爱情故事在红楼梦中贯穿始终,但却充满着阻碍和不可逾越的隐患。
首先,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公子,注定了他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爱人。
他是贾府的继承人,负有家族的责任和使命。
虽然贾宝玉对黛玉倾尽了深情,但是贾府的长辈们却认为他们的婚姻没有实际利益。
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下,行将灭绝的贾府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境,为了保住家族的繁荣和地位,贾宝玉只能屈从于长辈的安排。
其次,黛玉的身世和命运注定了她无法逃离悲剧的宿命。
黛玉是王夫人的养女,虽然表面得到了王夫人的宠爱,但事实上她并不属于贾府的血脉。
她身份的不确定性和家族的迫害意见导致了黛玉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她对贾宝玉的爱是纯粹和真挚的,但是因为自身的弱势地位无法抗拒和逃避贾府繁杂的权谋斗争。
最终,黛玉不堪忍受这个社会的残酷对待,选择了自我毁灭。
贾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悲剧,也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贾宝玉是一个感性而多愁善感的人,喜欢和黛玉一起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他们在梦幻般的“草堂”中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这个地方成为他们情感的寄托和避世的天堂。
然而,贾宝玉的纨绔性格和他对自身命运的逃避意识注定了他无法与黛玉一起生活幸福。
贾宝玉身陷红尘,面对世俗的诱惑和挑战时,最终选择了放弃。
黛玉则是一个敏感而自卑的人,她深爱着贾宝玉,但却在自我剖析中质疑自己是否配得上他的爱。
她经历了许多家族的压力和挑战,最终在贾府的权谋中被迫离开。
黛玉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最终使她选择离开人世,这是一个对世俗僵化观念的反抗,也是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
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的爱情故事更是令人动容。
本文将介绍红楼梦中几个经典的爱情故事,揭示其中的情感细腻与深刻。
1. 薛宝钗与贾宝玉的纯洁爱情薛宝钗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为经典的一段。
两人早年时曾一起游戏,而后又分别重逢,产生了深深的情感。
贾宝玉对薛宝钗始终怀有深深的情意,但进入荣府后却与其他女子结下了缘分。
尽管如此,他心底对薛宝钗的爱却从未改变。
薛宝钗则始终以淡定和坚定的姿态对待贾宝玉,她深明大义,不愿随波逐流,也不愿成为贾宝玉的负担。
她在坚守自己的底线的同时,对贾宝玉的情感保持了一份倾慕之情,他们之间的爱情透着一丝纯洁与圣洁。
2.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悲剧爱情林黛玉被视为红楼梦中最为痴情的女子,她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令人动容。
她是一个敏感、聪明而又刚强的女子,她对贾宝玉执着而深沉的爱意感动了许多读者。
然而,命运对他们的感情造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林黛玉性格叛逆,与贾宝玉的情感交流时充满了矛盾与无奈。
她经历了种种针对她的种种不公,对红楼梦中的种种虚伪与偏见产生了深深的鄙视。
最终,命运将她们的爱情化为了一场悲剧,她因病而逝,与贾宝玉的爱情无比遗憾。
3. 耐人寻味的黛玉与宝玉同一魂红楼梦中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即黛玉与宝玉同一魂。
林黛玉与贾宝玉有着与众不同的情感纽带,他们的灵魂似乎是相通的。
在林黛玉与宝玉生离死别的时候,宝玉感到了黛玉的死。
而黛玉在临死之前也感受到了宝玉的悲伤。
红楼梦中对于这种特殊的爱情给予了深刻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真爱的珍视与执着。
总结: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令人感动与思索。
薛宝钗与贾宝玉的纯洁爱情、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悲剧爱情以及黛玉与宝玉同一魂的神奇情感,都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深刻思考和描绘。
这些爱情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感真挚动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红楼梦的一部分,更成为了经典的爱情典范,引领了后世文学作品中一系列的爱情描写方式与表达手法。
红楼梦贾宝玉与黛玉的悲剧爱情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中贾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故事堪称一段悲剧。
本文将探讨贾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以及这段爱情的悲剧性质。
一、见缘初识贾宝玉与黛玉的爱情从他们的初次相见开始。
作为贾府的公子,贾宝玉在贾府长大,温室之中的花朵。
他自小深受家人的溺爱,形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性格。
黛玉则是荣府的女子,聪明灵巧,心思缜密。
她从小就备受宠爱,但心中却深藏着一份孤独。
二、心灵相通贾宝玉与黛玉的心灵在初次相见后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他们有着相似的遭遇和感受,从而使他们能够深入地理解彼此的内心。
不管是玫瑰还是牡丹,他们都能体会对方的心情。
这种奇妙的心灵相通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日渐加深。
三、命运阻隔然而,命运总是不尽人意。
贾府与荣府原本是联姻的关系,但由于各种原因,这段姻缘被迫断送。
贾宝玉被迫充公做了贾母的外孙,与黛玉的联姻成为了泡影。
两人痛苦地分居两个世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彼此。
四、桃花源中的幸福然而,他们的爱情在梦幻的桃花源中得到了实现。
贾宝玉和黛玉在梦中相遇,过上了相互倾心的幸福生活。
他们没有了现实中的压力和束缚,能够畅所欲言,尽情享受彼此的陪伴。
桃花源成了他们唯一的天堂。
五、悲剧爱情的终结然而,梦总是醒的。
贾宝玉和黛玉的幸福生活注定只是短暂的,他们最终还是无法脱离现实的枷锁。
黛玉的离世成为了这段爱情的终结。
而贾宝玉也随之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与痛苦中。
他的人生从此失去了意义,只剩下对黛玉的思念。
六、启示与反思红楼梦贾宝玉与黛玉的悲剧爱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首先,这段爱情告诉我们,爱情并非总能顺遂如意,命运常常是残忍的。
其次,贾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具有一定的禁忌成分,他们的关系并不合法,因此注定了不会有美满的结局。
最后,这段爱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人生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现有的幸福,不要辜负了身边的人。
总结:红楼梦贾宝玉与黛玉的悲剧爱情是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分析1. 引言1.1 概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其精湛的描写艺术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其中,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一大亮点和核心主题之一。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和人性困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分析:首先介绍《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及其与爱情相关的关系;然后详细描绘《红楼梦》中爱情悲剧元素;随后对这些爱情悲剧进行原因分析;接着探讨这些爱情悲剧对整个作品主题的贡献与意义;最后通过与其他经典作品中的爱情悲剧元素进行对比,进一步强调《红楼梦》在此领域内的价值。
1.3 目的通过对《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揭示这些悲剧情节对于作品主题及读者产生的影响。
同时,通过与其他经典作品中的爱情悲剧进行对比,进一步展现《红楼梦》在中国古代文学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解读角度,也为今后研究此领域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考。
2. 爱情悲剧在《红楼梦》中的体现:2.1 主要人物及其爱情关系:《红楼梦》是一部描写贾、史、王、薛等四大家族的衰败与灭亡的小说,其中充斥着许多令人动容的爱情关系。
主要人物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以及其他众多角色都经历了各种形式的爱情悲剧。
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隐藏着一种被命运束缚和无法实现的爱情,而贾迎春与薛宝钗则是属于自愿牺牲自己幸福以满足别人需求的爱情。
2.2 悲剧因素的描绘: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巧妙地描绘了造成爱情悲剧发生的一系列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封建礼教的束缚、世俗利益和权力游戏对真爱的破坏,以及命运和宿命对个人选择和幸福的限制等等。
通过对每个角色的情感描写、对环境的刻画以及人物命运的安排,作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悲剧因素的世界。
2.3 爱情悲剧的原因分析:在《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发生可以归结为几个主要原因。
论红楼梦的爱情悲剧《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和林黛⽟的爱情悲剧为中⼼线索,通过贾、薛等家族由兴到衰的发展历史,深刻地反映了我国⼗⼋世纪中叶⼴阔的社会现实,集中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种种尖锐复杂的⽭盾⽃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从⽽揭⽰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中的爱情的独特性,⾸先是由其男⼥主⼈公的独特性⽽决定的。
其次具有同以往所有的爱情故事不同的内涵。
宝黛爱情悲剧是必然的。
贾宝⽟、林黛⽟的爱情悲剧⼀⽅⾯反映了追求个性⾃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与衰朽的封建主义的⽭盾,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是对封建主义的⾎泪控诉,也是对新的社会理想和⽣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
贾宝⽟、林黛⽟的爱情悲剧另⼀⽅⾯是让⼈警醒的众⽣浮沉之梦,宝黛的爱情悲剧也正是说明了这⼀点。
《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不仅深刻,也极其⼴泛。
封建社会⾥所存在的很多问题,⽆论是典章制度、道德法律、⽂化教育、宗教信仰、思想观念以⾄风俗习惯等等,曹雪芹都做了⼴泛的反映和不同程度的审视。
其涉猎之⼴,堪称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正如王希廉所说:“《红楼梦》可谓包罗万象,囊括⽆遗,岂别部⼩说所能望其项背!”⽽其中尤以贾宝⽟和林黛⽟的爱情悲剧激起读者的同情、感慨和深思。
曹雪芹在表现这⼀爱情悲剧时,并没有把悲剧冲突放在肤浅、表⾯的尖锐状态中,⽽是真切细腻地描叙了林黛⽟和贾宝⽟从两⼩⽆猜到相知默契的感情历程中同周围环境的对⽴。
⼀、《红楼梦》爱情之悲剧性林黛⽟初来贾府时,贾府上上下下对于她可能成为贾府⼉媳怀着很⼤兴趣。
善于看风使舵、窥察贾母神⾊的凤姐就多次打趣林黛⽟,第⼆⼗五回,亲昵地戏称:“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第六⼗六回,兴⼉对尤⽒姊妹介绍贾府⼈物时,颇⾃信地说:“贾宝⽟的婚事,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林黛⽟孤傲性格的发展和叛逆思想的外露,她逐渐失去贾府统治者们的喜爱。
她和贾府的冲突,是以⼀种表⾯平静⽽内在深刻的形式进⾏的,是真正尖锐的。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之一,题材丰富,其中包含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
然而,在这些爱情故事背后,很多都以悲剧收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将聚焦于《红楼梦》中几对主要的爱情关系,分析其背后的悲剧因素。
薛宝钗与贾宝玉:命运无法抗拒的爱恋薛宝钗与贾宝玉的爱情关系是《红楼梦》中最为著名和复杂的之一。
尽管两人有着相互深厚的感情和默契,但他们最终无法在一起。
这个悲剧主要源于社会阶级和家族利益的限制。
虽然薛宝钗与贾宝玉深爱对方,但他们被迫放弃了彼此。
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在婚姻自由和个人选择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命运的无情。
林黛玉与贾宝玉:美丽而短暂的爱情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是《红楼梦》中最为动人和戏剧化的之一。
他们相互深爱,但命运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林黛玉身体羸弱,命运多舛,无法完全实现自己爱情和人生的理想。
她成为了许多不幸事件的牺牲品,最终英年早逝。
这个故事揭示了爱情的脆弱性、命运的无常以及现实对理想追求者的残酷。
贾探春与薛公子:被利益摧毁的爱贾探春与薛公子是另一个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
两人有着真挚的感情和相似的追求,但他们最终也无法在一起。
贾探春是一个聪明善良、独立思考和富有理想追求的女性角色,而薛公子则是一个传统家族观念下生活并受制约习俗限制下长大成人,并没有勇气追求爱情的男性角色。
这个故事展示了封建礼俗和家族权力对个人命运和爱情选择的影响。
王熙凤与贾宝玉:权谋与利益的牺牲王熙凤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是《红楼梦》中最具争议性和复杂性的一个。
他们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而是被家族和社会利益所驱使的婚姻。
王熙凤深知自己在家族地位上的重要性,她通过权谋策略来取悦贾宝玉并牺牲自己的幸福,以维护家族利益。
这个故事展示了权力、金钱和社会利益对婚姻和爱情决策的影响,并呈现出无法摆脱宿命般悲剧的结局。
结论《红楼梦》中许多爱情关系都以悲剧收场,展现了封建社会对个人选择、命运无常等因素所施加的限制。
红楼梦爱情与命运的悲剧故事概括《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中
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
作为一部描写贵族家庭生活的长篇小说,其情节曲折,人物众多,涉及到了爱情、命运、人性等多个方面的主题。
其中,爱情与命运是贯穿全书的核心主题,也是书中悲剧故事的
重要元素。
故事发生在贾宝玉和林黛玉身上。
贾宝玉是贾府的少爷,英俊潇洒,聪明伶俐,却又是一个情感丰富、内心矛盾的人。
而林黛玉则是贾府
的女儿,出生在贫苦的林家,却有着出类拔萃的才华和美貌。
两人自
小结识,情投意合,但却因为家庭背景、权力斗争等种种原因,无法
在一起。
爱情使得贾宝玉和林黛玉深陷其中,他们为了彼此的爱情付出了一切,却最终无法实现。
贾宝玉在红楼中游走,经历种种磨难和纷争,
最终不得不割舍爱情,接受现实。
而林黛玉则是一个更加悲剧的角色,她一生只为爱情而活,最终却因为外部的环境和命运的安排,折磨至死。
在《红楼梦》中,爱情和命运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透过这两个
主题,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常。
爱情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痛苦的;命运是不可抗拒的,但同时也是令人无奈的。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
故事,成为整部小说的灵魂和核心所在,也让读者们深深地感受到了
世事无常、情感坎坷的真实性。
总的来说,《红楼梦》通过爱情与命运这一主题,揭示了人生的悲剧性和无奈性,让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的小说,更是一部值得深思的文学巨匠,它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精湛的描写和复杂的角色关系而闻名于世。
其中的爱情悲剧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情感的纠葛和命运的无奈中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残酷。
本文将从几对主要情侣的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是红楼梦中最为动人的一段。
林黛玉以其聪明才智和敏感性格吸引了贾宝玉,而贾宝玉的善良和纯真也深深吸引着林黛玉。
然而,由于贾府的婚姻制度和贾母对林黛玉的偏见,两人的爱情注定是悲剧的。
贾母一直试图阻碍他们的感情发展,最终导致了林黛玉的病亡。
他们的爱情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封建社会制度和家族伦理的悲剧。
另一对情侣是王熙凤与贾宝玉。
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女儿家,聪明能干,心机深沉。
她一直试图控制贾宝玉,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王熙凤对贾宝玉的爱情是自私的,她只看重贾宝玉的身份和家庭背景,而不是真正关心他的内心感受。
这种利用和控制的爱情最终带来了悲剧。
贾宝玉的心灵受到伤害,最终导致了精神崩溃,彻底失去了对自己和周围人的认知。
还有一对情侣是薛宝钗与贾宝玉。
薛宝钗是贾府的亲戚,在外貌和品行上都被视为完美的女子。
尽管贾宝玉一开始对她有好感,但他对薛宝钗的爱情始终是理性和冷漠的。
贾宝玉一直念念不忘的是林黛玉,而薛宝钗对贾宝玉的感情也是淡淡的。
他们的婚姻注定是没有爱情的。
薛宝钗的出现给了红楼梦一个更加复杂的爱情关系,但最终并没有改变原本的悲剧结局。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无一例外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压迫。
女性作为家族的工具和政治利益的牺牲品,他们的爱情往往是被剥夺和践踏的。
作者曹雪芹以其犀利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将这些悲剧描绘得淋漓尽致。
红楼梦给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残酷,引起了读者对封建制度和家族伦理的深思。
最后,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是作品的灵魂,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奈。
无论是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真爱,还是王熙凤与贾宝玉之间的利用与控制,以及薛宝钗与贾宝玉之间理智与冷漠的关系,都在作品中形成了独特而深刻的爱情悲剧。
论述《红楼梦》的爱情悲剧内容提要:宝黛钗三个都是处于悲剧时代,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物,因此他们的悲剧命运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典型。
本文试图从命运、性格及社会的客观因素三个方面来探究造成这一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
透过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在罪恶的封建社会里,悲剧是无所不在的,无论是像宝黛一样叛逆还是像宝钗一样顺从都无法摆脱悲剧的结局。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命运性格社会《红楼梦》写了一个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这就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它是贯穿《红楼梦》全书最主要的叙事线索,也是《红楼梦》中最生动、最完整、最扣人心弦的故事。
一、命运的悲剧《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活在封建的清朝,经历过大富大贵和穷困潦倒的生活,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悲剧在那个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但是他把这悲剧归结为命运的安排。
这种宿命的色彩在介绍宝黛的来历时表现得尤为浓重。
贾宝玉本是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的一块石头,有补天之才却不得实现补天之志,偏偏又通了性灵,有了感觉,有了灵魂。
曹雪芹以石头的来历暗示顽石的幻象——贾宝玉是个不容于当世的人。
因此贾宝玉的思想行为在世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贾宝玉人生的悲剧也是冥冥中注定的。
绛珠草“还泪”之说,明白地揭示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注定要以悲剧作结的。
曹雪芹认为这个悲剧性的结局不是宝黛钗等人能够把握或更改的,因而是命中注定的。
《红楼梦》的开篇,作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荒诞神奇而又寓意颇深的神话故事来表明这一故事是一出命运的悲剧。
但同时,作者也认识到悲剧产生的原因绝不仅是命运的捉弄,还有着性格和社会的因素。
因此,《红楼梦》描写宝黛钗三个的爱情婚姻悲剧时,也着重突出了造成这一爱情婚姻悲剧的性格因素和社会因素。
二、性格的悲剧关于宝黛钗三人的形象问题,历来争论颇多。
但勿庸置疑的是,他们三人都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而正是这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研究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其中蕴藏着许多令人动容的悲剧元素。
本文将针对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及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一、缘起悲剧的原因在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原因。
首先,贾宝玉与林黛玉虽然注定是生死之交,但却被家族的命运束缚。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继承人,他的婚姻不能单凭个人意愿决定,而是要考虑家族的地位和利益。
这一点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其次,红楼梦中还存在着众多的复杂情感纠葛,包括贾宝玉与其他女性角色之间的关系。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最终无法得到圆满的结果。
二、爱情悲剧对人物命运的影响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对人物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之悲剧最终导致了林黛玉的早逝。
林黛玉本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孩,她的悲剧命运使得她在家族矛盾和个人痛苦的压力下逐渐消磨殆尽,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其次,贾宝玉也因为爱情的悲剧遭受了精神上的伤害。
虽然他最终与贾元春结婚,但内心仍然无法释然,一直心系着林黛玉。
爱情的挫折使得贾宝玉处于一种长期的痛苦之中,这对他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爱情悲剧的启示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
首先,爱情需要珍惜和坚守。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家族的认可和支持。
这告诉我们,在爱情面前,要勇敢坚持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要认清现实的局限。
其次,家族压力对个人幸福的影响不容忽视。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正是因为贾府的传统观念和家族利益的牵绊而发生的。
这让我们意识到,在选择爱情时,也需要考虑到家族的态度和影响。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是由于家族的束缚、情感纠葛等多重原因导致的。
这些悲剧对人物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林黛玉英年早逝,贾宝玉身陷痛苦中。
然而,这些悲剧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让我们在面对爱情时能够珍惜和坚守,同时认清现实的限制和家族压力的影响。
红楼梦的爱情与悲剧红楼梦,一部巨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它以曲折悲戚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与罪恶,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悲哀。
本文将从爱情和悲剧两个方面来阐述红楼梦的特点和魅力。
爱情是红楼梦最核心的主题之一,它贯穿着整个故事。
红楼梦中呈现了多种种类的爱情,包括婚姻之爱、友情之爱、亲情之爱以及悲情之爱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凄美而令人动容。
贾宝玉是一个具有诗才、情感丰富的青年,而林黛玉则是一个聪明、心灵纤细的女子,二人之间的爱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受到了众多因素的阻挠,包括家族压力、婚姻安排以及命运的捉弄。
最终,林黛玉因贾府内外的诸多不公与压力,以及自身的病痛和心理压力,走向了悲剧的命运。
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并不只局限于贾宝玉和林黛玉,还有黛玉的表妹薛宝钗和贾宝玉之间的婚姻之爱、贾宝玉与袭人之间的纯真友情,以及贾母对贾宝玉的母爱等等。
这些情感在小说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的爱情并不是单纯美好的,其中也夹杂着悲剧的元素。
悲剧是红楼梦的另一个重要主题,贯穿始终。
悲剧在故事的开端就已经显现,从贾宝玉的出生就预示着他的悲剧命运。
他作为贾家的宝贝,却没有得到贾母的真心关爱,而是被放养在草堂,成为一个孤独寂寞的少年。
在他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中,悲剧的阴影更加浓重。
红楼梦中还有许多的悲剧人物,例如宝玉的表哥贾政,他一心追求功名利禄,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还有神秘的黛玉表妹,生来便带有一股厄运,被人们称之为"生辰八字注定一片苦"的人物。
这些悲剧人物的存在使整个故事更加饱满和感人。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爱情悲剧的小说,它还通过爱情和悲剧来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丑恶和虚伪。
在这个封建社会中,人们注重礼教和面子,但背后却存在着勾心斗角、权谋纷争。
贾府作为一个大家族,内部的婚姻安排和家族利益的纷争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本科学期论文题目:论《红楼梦》爱情悲剧成因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201040100023姓名:刘慧2013年6 月20日目录1封面 (1)1.1摘要 (2)1.1.2关键词 (2)1.2论文主体 (3)1.2.1何为“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 (3)1.2.2“木石前盟”的悲剧成因 (5)1.2.3“金玉良缘”的悲剧收场 (9)1.3参考文献 (11)摘要《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富的著作,展示了一个多层次却互相交融的悲剧世界。
而在这个悲剧世界中,最让人侧目的莫过于爱情悲剧,尤其是宝、黛、钗三人之间的爱情悲剧。
一个是“木石前盟”,一个是“金玉良缘”,明明都是令人缱绻的美好,却偏偏都在封建洪流的冲击下消散。
这种爱情悲剧一方面反映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封建主义的矛盾,同时它也是对封建主义的血泪控诉,是对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
本文从“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两方面角度出发,对造成这种爱情悲剧的成因做一个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木石前盟金玉良缘悲剧性格原因论《红楼梦》爱情悲剧的成因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描绘最多的,同时也是贯穿全书最感人的悲剧。
对于悲剧,恩格斯认为是历史的必然和这种必然不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现代美学则给悲剧这样的定义:悲剧是指主人公由于持积极或进取的态度而与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本文从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对其中的爱情悲剧的成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认识其悲剧形成的必然性。
一、何谓“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红楼梦》的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悲剧。
为描写这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悲剧,《红楼梦》为贾宝玉与两位女主角的“姻缘”开篇就设置了伏笔。
《红楼梦》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过金陵十二钗册子之后,警幻仙姑又令十二个舞女为贾宝玉演唱《红楼梦》十二支曲,其中第一支既是《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①此曲名为《终身误》,意为误了终身。
曲中的“金玉良缘”,指的是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姻缘。
宝玉生下来口里就衔着一块通灵宝玉,而薛宝钗则有一块癞头和尚给她的金锁,金锁上所嵌的吉利话与通灵宝玉上的篆文恰是一对。
曲中的“木石前盟”,指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
按《红楼梦》第一回中的说法,林黛玉生前是灵河岸上的一株绛珠草,草即木,而贾宝玉原是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曾以甘露光灌溉过绛珠草,绛珠草为酬报其灌溉之恩,甘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即是“木石前盟”。
然而,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相爱的人不能结合,林黛玉悲愤早逝。
贾宝玉虽然与薛宝钗走到了一起,但婚后的贾宝玉仍然念念不忘他唯一的知己林黛玉,无法调和他与薛宝钗之间思想上的分歧。
薛宝钗婚后的生活倍受冷落与难堪,贾宝玉婚后痛苦、复杂的内心世界,不能说与林黛玉无关,这也正是三位主人公爱情婚姻的悲剧。
正如《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中的第二支曲《枉凝眉》所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上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②此曲名为《枉凝眉》,意味徒然凝目悲愁。
曲子从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破灭写起,表现了林黛玉为爱情泪尽而死的悲剧及宝黛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
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一对志同道合的封建制度的叛逆者,他们是在经过了长期的互相了解和多次的微妙试探后逐渐取得默契,彼此相爱。
志同道合、思想一致是宝黛结合的基础。
“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尖锐对立,就是叛逆者的爱情与封建婚姻制度严重斗争明朗化的表现。
贾宝玉几次三番要摔碎那块被封建家长视为命根子的、作为“金玉良缘”象征的通灵宝玉,就是要打掉封建婚姻制度套在他脖子上的枷锁。
林黛玉风更是不能不把自己与宝玉的爱情看做是生活的希望甚至生命的寄托。
可是,他既不能像宝玉一样公开表述自己的观点,又得不到任何一位家长的允诺与撮合,没人给她做主。
当贾府的主子们安排下“掉包计”的时候,她唯一的生存希望也因此破灭了。
一面是红烛高照,鼓乐喧天;一面是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
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终于被作为牺牲品,让封建势力的血盆大口吞噬了。
二、“木石前盟”的悲剧成因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第一女主人公,秉稀世之俊美,具绝代之姿容,更兼其清新脱俗的气质,才华横溢的诗情,缠绵悱恻的内心,使其一出场便紧扣人心。
寄人篱下的特殊身份,使她既敏感多情而又有强烈的自尊心。
如果她不具有丰富易感的内心世界,也许她可以在浑沌安宁中度过一生。
可正是因为她灵秀明慧的心性和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洞察力,才使她对痛苦的感受也较一般要深刻得多,也强烈得多。
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封建堡垒中,她挣扎,她呼喊,她不愿听凭命运的安排,她要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爱情,但这段挣扎却以悲剧收场。
首先,健康状况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一个客观原因。
林黛玉出场的时候就是羸弱的,到后来发展为中年咳嗽。
根据现代医学的观点,常年咳嗽可能是肺结核。
这样常年的“药罐子”是很难胜任“宝二奶奶”这样一个角色的。
“宝二奶奶”这一角色的第一要务是帮助王夫人处理家政,贾家素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贾琏和凤姐之所以住在贾政家是因为荣府暂时还没有可以担当理家重任之人(贾珠早夭,寡居的李纨不宜出面主持家政),所以只好由凤姐暂管。
那么作为贾府的实力派人物王夫人在为自己挑选儿媳妇的时候,当然希望她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能帮着自己料理家务,主持家政。
但林黛玉常年有病,每年都要闹一春一夏,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宝钗和黛玉的对话中就有关于黛玉常年有病的描述:“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个常法。
”③常年有病,身体羸弱自然就不能帮着王夫人料理家务,这就使林黛玉在“宝二奶奶”的“争夺战”中丧失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砝码。
另外,王夫人的长子贾珠早夭,这无疑会使王夫人对人的生命有较敏感的认识,给王夫人对未来儿媳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
有谁希望自己的长媳寡居而自己的二子又娶回以为常年有病的夫人呢?王夫人是深谋远虑的,她在为自己选择二儿媳的时候,健康状况一定会是她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连素日最疼爱黛玉的贾母都说“恐不是有福寿的”,在心里并不打算把她配与宝玉,更何况是王夫人呢?王夫人在拟定“宝二奶奶”候选人时,或许早就从心里把黛玉给否定了,但她却不露痕迹,她只是不断的在为宝钗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让客观环境不断地否定黛玉,最终让把黛玉当做是心肝肉的老祖宗选择宝钗做自己的孙媳,亲手扼杀了宝黛的爱情。
其次,林黛玉的性格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
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林黛玉同她的情敌薛宝钗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
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现实,黛玉则沉浸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任凭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大家闺秀的理智,黛玉则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女性的情感。
当感性与理性在两个不同的个体上得到展现,并且这两个个体爆发激烈的冲突时,代表理性的个体毫无疑问会战胜代表感性的个体。
性格方面的差异,让温柔敦厚,随时守分、时时处处遵从三从四德闺教的宝钗,成为封建淑女的典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完美的女性,成为让人感到最受用的贤妻,从而取得被社会推崇喜悦的地位。
而任性任情、孤高自诩、充满灵性的黛玉却被周围的环境所抛弃,最终由众人恋爱到顾影自怜。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贾府对黛玉和宝钗的不同态度中感受出来。
首先,贾府的下人都在无形中喜欢宝钗而疏远黛玉,如在《红楼梦》第五回中:“……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个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多得下人之心。
”④其次,贾府的实力派人物也不喜欢黛玉,最终连最疼爱她的贾母也开始抱怨她不“省事”。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在查抄大观园时,有这样一段描写:“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摸样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
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
⑤黛玉的孤高自诩,目无下尘,给王夫人的印象是“狂”,贾府的实力派人物这样看待黛玉,到了贾母那里,也变成了贾母对宝钗的称赞,对黛玉的抱怨。
在第七十二回中,贾母在别人夸黛玉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话:“要赌灵性儿,比她宝姐姐倒不差什么,有担当,有敬让里头,全不如她宝姐姐。
”⑥黛玉的性格导致她失去了贾府下人、实力派人物的支持,而且到最后,连赵姨娘这样在贾府没什么地位,只会制造舆论的传声筒也失去了。
如在《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中,薛宝钗送给贾环礼物时,赵姨娘就有这样的心理活动:“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若是那林丫头,她把我们娘们儿正眼也不瞧,哪里还肯送我们东西?”⑦并且她很快把她的想法用声音传了出来,她忽然想起来薛宝钗是王夫人的亲戚,何不在王夫人跟前去讨讨好,并且她把自己这样的想法付诸了行动。
赵姨娘这种人在贾府虽然没有设么势力,但她却是有力的传声筒,不幸的是,黛玉连这样的人都失去了。
黛玉幼年失亲,她的婚姻没有她的父母可以为其做主,不能得到父母之命的帮助,同时由于黛玉的性格,她失去了贾府下人的拥戴,失去了贾府实力派人物的赏识,最后,她连贾府最没有势力的传声筒都失去,谁还会用媒妁之言来帮助她成全她的爱情呢?而在封建社会,媒妁之言是成就婚姻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爱情怎么会有结果呢?所以,黛玉的性格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中要原因,也是直接原因。
如果说封建婚姻观是宝黛爱情找不到出路的社会原因,那么黛玉的健康状况和性格就是宝黛爱情悲剧的自身原因,或者说是这个自身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宝黛爱情悲剧的自身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仅从黛玉的角度进行了探析,黛玉的性格决定了她的爱情找不到出路,她最终必定用自己的生命完成绛珠仙草的诺言——“用一生的眼泪来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所以宝黛的爱情必将以悲剧结尾。
三、“金玉良缘”的悲剧收场薛宝钗作为贾宝玉“金玉良缘”的女主角,在《红楼梦》中也吸引着众多读者的目光。
薛宝钗是一个容貌美丽而性格温顺的女子。
她宽厚豁达,从容大度,言谈举止从理合节。
宝钗的识事、识时务、识大体,在《红楼梦》中有多处描写,其中在第三十回里,宝玉无意间说出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每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⑧一个“不由得大怒的人,却能够忍住怒,这需要多大的定力?但她忍住了,回击的也非常巧妙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