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标准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3
党建建设方案党建智慧服务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 (3)1、建设背景 (3)2、建设目标 (3)3、建设内容 (5)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1、党务管理 (6)2、支部生活 (6)3、积分功能 (6)4、掌上学习 (6)5、志愿服务 (7)三、总体建设方案 (7)1、总体设计原则 (7)1.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7)1.2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原则 (8)1.3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体系设计原则 (9)2、主要技术路线 (10)2.1 采用面向服务构架(SOA)的技术路线 (10) 2.2 采用基于开放标准的技术路线 (10)2.3 采用基于组件的开发的技术路线 (11)2.4 采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系统跨平台 (11) 2.5 互联网架构的特性 (12)2.6 互联网架构优势 (12)2.7 微服务优势 (13)2.8 核心技术组件 (13)三、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13)1、系统平台设计 (13)1.1统一身份认证 (13)1.2统一用户管理 (15)1.3消息服务MQ (16)1.4日志管理 (16)2、应用系统设计 (17)2.1即时通讯 (17)2.2 党员通讯录 (18)2.3通知公告 (19)2.4新闻中心 (19)2.5会议管理 (20)2.6掌上党校(考试培训) (21)2.7投票系统 (22)2.8调查问卷 (23)2.9留言板 (23)2.10党务管理 (24)2.11积分考核 (26)2.12微信公众平台 (27)一、项目背景1、建设背景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意味着我国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移动互联的高速发展,不仅给传播生态和信息产业格局带来了变革,也引发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新闻传播等诸多领域的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信通分公司移动互联应用支撑平台顺利投
入试运行
佚名
【期刊名称】《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年(卷),期】2016(014)002
【摘要】2016年2月5日,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信通分公司移动互联应用支撑平台顺利投入试运行。
此举为该公司移动互联业务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移动互联是基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在手机、掌上电脑、采集装置等移动终端上,实现自动采集、业务操作和服务交互,提高生产自动化和优质服务水平,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
【总页数】1页(P156-1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25
【相关文献】
1.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信通分公司移动互联应用支撑平台顺利投入试运行 [J], ;
2.国网信通分公司助力国家电网公司圆满完成95598全网全业务集中工作目标[J], ;
3.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软硬件资源池设计与应用研究 [J], 杨军;陈玉海;李均
4.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4个重大专项科研成果顺利通过宁夏电力公司验收 [J], 高峰
5.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首台电缆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投入试运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物联网)年公需科目考试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考试题库(含全部答案)2014年公需科目考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考试题库(全部答案均有的,祝各位顺利通过考试)壹、单选题(80)1、通过无线网络和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C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2、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B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A、微软B、IBMC、三星D、国际电信联盟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方案。
DA、2000B、2008C、2009D、2010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A、互联网B、物联网C、智慧地球D、感知中国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
CA、三层B、四层C、八横四纵D、五层7、欧盟于()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A、2008B、2009C、2010D、2004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于()年提出来的。
AA、1998B、1999C、2000D、2002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壹次变革。
CA、10B、12C、15D、20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方案》中所提出的定义。
DA、1998B、1999C、2000D、2005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
AA、IBMB、微软C、三星D、国际电信联盟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A、德国B、日本C、法国D、美国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A、感知层C、应用层D、会话层14、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
BA、1998B、1999C、2000D、201015、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于()年。
AA、1999年B、2000年C、2004年D、2005年16、()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且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博为贵”一、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飞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域和空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将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有早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都在享受着信息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成果,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信息化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在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下获得的。
在我们的身边,计算机、网络、电视、移动电话等音视频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应用已成为构筑全球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
标准是人们为某种目的和需要而提出的统一性要求,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它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要求。
标准对促进ICT产业发展及ICT 的推广应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
如果没有标准,互联网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
人们很难说清楚生产一台电脑需要遵循多少标准,但是每个生产商一定会考虑采用标准统一的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接口和网卡等。
标准化则是制定标准并使其在社会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实施及修改标准等过程。
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规范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管理等行为的技术法规。
统一标准是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
只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程及相关环节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应用支撑平台方案目录1平台概述 (3)1.1实现多级联动集成化指挥调度管理 (3)1.2安全保护和效能提升提供技术保障 (4)1.3为建立行为分析体系结构提供数据支撑 (4)1.4紧密集成业务系统,提高管理智能化水平 (4)1.5建立XX三维仿真平台,直观展现XX环境细节 (5)2平台设计 (5)3系统组成 (5)4系统介绍 (7)4.1辅助决策分析 (7)4.2无线通讯智能终端调度管理 (8)4.3信息资源集成云服务 (9)4.4信息资源交换云服务 (10)4.5一体化技术管理平台 (10)5应用系统建设 (13)5.1数字化应用建设 (14)5.2网络化应用建设 (14)5.3智能化应用建设 (14)1平台概述应用层主要是根据行业特点,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发各类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将的优势与行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组织调度结合起来,形成各类的解决方案,构建智能化的行业应用。
如XX行业涉及的就是智能技术;XX行业采用的是智能电网技术,XX行业采用的是智慧XX技术等等。
行业的应用还要更多涉及系统集成技术、资源打包技术等。
智慧XX综合管理平台是集数据挖掘、多维分析、权限配置和信息发布为一体,提供指挥、决策的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实现人员、资源、设备设施以及现场综合控制管理、辅助分析决策、指挥调度的智能化。
1.1实现多级联动集成化指挥调度管理建设XX管理局、XX现场终端等多级指挥调度管理,呈现一个多级别多层次的信息架构。
不仅在同级平台之间实现数据通讯联动,而且在X局级、X局级、XX级等不同层次平台之间也实现数据交互联动,实现上级管理部门对所辖XX的突发事件处置情况地实时掌握,并可直接指挥调度。
1.2安全保护和效能提升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平台无线通讯智能终端实现对XX人员的具体位置进行实时监测。
无线通讯智能终端的移动业务能够使XX人员在日常XX管理过程中,随时随地调用各项XX管理应用系统,提升了XX效能。
中国联通新一代企业内部门户系统建设范小赟;王传东【摘要】(企业信息/数据、相关应用系统)的统一入口,在企业日常运营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联通云门户是IT领域初次采用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全国集中门户系统.主要介绍中国联通从两级门户到集团集中云门户建设的驱动力、业务理念、技术架构创新及取得的实际成效.【期刊名称】《邮电设计技术》【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5页(P83-87)【关键词】云门户;云计算;管理支撑系统【作者】范小赟;王传东【作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100033;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10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42009年1月6日,由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合并而成的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挂牌成立,自合并后,中国联通采用全国、总部/省分两级架构快速构建了内部门户系统,支撑公司管理和员工日常办公需求,集团、省、子公司共构建了34套门户系统(见图1)。
1.1 门户系统面临的问题随着应用的逐步深入,两级架构下门户系统面临的问题逐渐凸显,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1.1 系统业务支撑能力方面a)两级架构下的待办待阅、4A等功能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影响了对日常业务的支撑。
b)受技术架构限制,大部分业务需要端到端烟囱式开发,上线周期长,无法实现快速的开发和部署。
c)两级架构对新型的SNS协作性应用的支撑存在先天的支撑缺陷,无法适应企业门户的发展趋势。
1.1.2 统一和个性化支撑方面a)全国各省门户风格不统一,不满足“一个集团,一副面孔”的建设理念,且对全国应用支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b)老门户全国应用页面无法分省定制,很多省分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如应用排序,应用展现等)。
1.1.3 套装软件局限性的问题a)门户使用全套产品,产品依赖性强,底层故障处理只能依赖原厂。
b)门户Portal只能基于产品模板配置,界面不灵活,无法实现界面个性化的定制需求。
依据数据:以数据为依据作者: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6年第33期随着医疗体系不断完善,保险制度和各种医保产品不断丰富,国外医疗服务竞争者的不断涌入,医院间的竞争将逐步加剧,特别是目前医院正处于“更新换代”、“改造就医环境”的建设浪潮之中,同时也是医院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时刻。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提高医院的总体竞争力,是摆在医院领导面前的关键问题。
除了必须不断提高医院的专业医疗水平外,还必须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服务安全,解决“三长一短(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和医院评审等问题。
集成平台提升医院竞争力目前,在医院的财务、设备、材料物资、人事、医疗管理等环节,信息系统大多可以按照全院、科室、人员、时间等维度对相关管理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或按上级管理部门的专项管理要求,如平均住院日、抗生素使用监管、单病种质控医院评审、重点临床专科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但从数据利用角度来说,上述工作仅仅是跨出了第一步。
基于以上的数据统计分析也最多只能反映出医院运营状态的一种表象,而并没有真正抓住形成这些表象的影响因素。
医院想要提升竞争力,需要抓住这些表象因素所掩盖的关联关系,需要将数据及其展现变得越来越容易理解和令人信服。
集成平台可以有效地汇总并标准化数据,通过基于集成平台的复合类应用,改变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使之能够透过医院日积月累的海量数据去准确识别影响医院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并作出针对性决策,辅助医院提升竞争力。
将数据“还”给医院依据数据(湖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疗信息集成核心技术研究、互联网医疗产品研发以及医疗大数据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医疗信息集成技术研究,并具有医疗行业特质和研究学术基础的复合型企业。
经过十余年的经验积累,依据数据具备了强大的技术研究和实施服务的经验和能力,公司希望通过“先进技术来改变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用互联网思维来唤醒医疗数据”。
依据数据在业内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化医疗信息集成的新型建设模式,并实现了无侵入集成技术的应用,使平台在无需替换现有业务系统并且无需第三方配合的情况下,完成不同系统间的信息集成和交换,为医院提供智能化、综合化的统一工作平台,构建智慧流程、智慧管理、智慧决策,实现执行、管理、决策的一体化。
对水利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议张永进;解建仓;蔡阳;吴晶晶【摘要】应用支撑平台是应用架构的基础和载体,给出了一种基于J2EE,S0A的水利应用支撑平台设计思想和系统方案,该平台可为水利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统一的技术架构、标准与环境,提供基于软件复用等先进技术的业务应用开发与运行支撑平台,形成可供复用的软件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软件的重复开发,为业务应用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及信息交换与业务协同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目前该平台已通过大量的应用检验,并已在一些水利应用系统中逐步使用和推广.【期刊名称】《水利信息化》【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水利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组件【作者】张永进;解建仓;蔡阳;吴晶晶【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北京100053;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390 引言J2EE,SOA 等国际规范与标准,对水利信息化应用影响很大,构建应用支撑平台,快速为应用服务,成了讨论热点和实践的方向。
近 10 年的研究与实践,让我们发现,在一般商业平台产品与水利应用之间,还要有 1 个中间件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才能够真正支撑起应用。
本文就是要讨论这样的水利应用支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1 平台构建的目标构建平台是为了提高水利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稳定性和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能力,为此,平台应支持:通过组件构建应用系统 [1];组件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简洁的方式增加、删除、升级组件改变应用系统功能;适应工作负荷变化的灵活配置能力,使应用系统对规模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 平台技术模型水利应用系统应由通过平台服务定制功能描述的业务组件和外部应用服务访问逻辑来实现,并可由服务执行功能进行加载、运行。
其中,业务逻辑服务层所包含的业务组件可根据水利应用系统的需要不断修改、补充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