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最新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11
四川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习家池的修禊习俗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
但是,从东汉到隋没有文字记录。
发现最早的修禊诗文是孟浩然《襄阳公宅饮》诗:“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一、古诗文阅读:共7题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屈原列传《史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
(本题3分)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娴:擅长。
B.平伐其功伐:夸耀。
C.王怒而疏屈平疏:疏远。
D.明道德之广崇明:光明.2.(本题3分)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治乱之条贯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B.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①竭忠尽智以事其君②中述汤、武,以刺世事D.①为楚怀王左徒②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3.(本题3分)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A.①②⑥B.③④⑥ﻩC。
高三语文4月份月考复习题及答案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
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
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
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
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
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
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
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
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
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
四川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纠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的窘境。
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
诗人把握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浅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
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点,诗人绝不是为了创作的目的才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里去,而是要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
如同秘鲁作家马里奥·略萨所说,作家的责任就是“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
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态是复杂多样而又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把握绝不是在诗歌中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而是要在涌动的生活潮流中追寻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走向,探求一个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内在情绪。
好诗歌是对超越国界的人类精神的合理张扬和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是从诗人的精神底层逐渐升华出来的人性思索。
文学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里的精神产物,理所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打上了无法替代的特定民族的烙印。
然而,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和跨越时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人类共同追寻的普遍精神的表达。
因此,好诗歌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个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展现上,而是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己民族精神底层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诸如对真的肯定,对善的弘扬,对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超越,对个人自由的肯定,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等等。
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第一卷选择题〔27分〕【一】〔9分,每题3分〕1、以下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隐晦/毫无隐讳题名/金榜提名扶养/抚养子女B、大义/微言大意窜改/篡改历史处事/为人处世C、侦查/侦察敌情祈求/乞求施舍反应/反映问题D、拳术/玩弄权术驱除/祛除鞑虏退化/蜕化变质2、以下文字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在叙事性作品特别是小说中,关于雄浑之美是如何产生的,前人语焉不详....,依我看来,小说在雄浑,在内容上总是与一种严重的社会冲突或人与自然的冲突联结在一起,而在形式上往往与宏伟的结构休戚相关....。
前者,使人在惊心动魄的斗争面前对正义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肃然起敬....;后者,那么使人好像面临巍峨的大厦而慨然兴叹....。
A、语焉不详B、休戚相关C、肃然起敬D、慨然兴叹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文字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聘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②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悠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低级趣味。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二】〔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音乐是属于过去的音乐,但它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烁着异彩。
它作为一种健康、明朗的“感情符号”,不但可以维系人的心态平衡,而且可以使人的感情沸腾、升华,达到感情的“高峰体验”〔马斯洛语)。
四川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状态各异,就前者言,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等;就后者言,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
帘的原始功能在于遮蔽和阻隔,但这种“遮”和“隔”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侯门一入深如海”那样遥不可及,也不像“墙里秋千墙外道”那样难以逾越。
可以说,帘之妙处正在于它的隔未全隔,而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只看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如何,这便预示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双重内涵。
以词人常用的“隔帘看未真”一句为例,就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
第一,乐观的视角:虽然隔帘看未真,但毕竟是看到了,这是何等的幸福和慰藉;第二,悲观的视角:虽然隐隐约约看到了,然而毕竟得不到真切实在的接触,这又是何等的痛苦和折磨。
当人与人(通常是帘内的女子和帘外的男子)隔帘相对时,二者就入了一种微妙的情境中。
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但这一存在对他而言又是那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那样地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
而帘外的世界对帘内人而言,则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样的激情与热烈。
在她内心深处,不管是接受还是抗拒,那样一种隐秘的渴望已经被点燃。
此时的帘,不仅隔开两个人的身,似乎也隔开了他们的心,至少帘外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帘内的人对这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有时候,帘内人虽然在场,却未出场,即她只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却未表现出任何情感的波动,这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
如舒亶《减字木兰花·蒋园口号》,帘内的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曾经装点过他春日的记忆,也不知道自己的离去触动了一份敏感的心情。
第I卷(阅读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4题 共3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经典阅读有全然不同于“浅阅读”的特点。
它有对普遍性和本原特征的热切关注,能助人了解世界,观照自我,因此提供给人的是切切实实的精神养料。
所谓了解世界,是说借由经典提供的经验,人们能找到世界的原始图景,从而认清未来发展无穷。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也发生过类似的感慨——这个世界是如此之美,但人看到的是如此之少。
仅仅是因为没时间、没精力吗?其实,主要是因为个体常受种种困扰的限制,未能获得了解世界的能力与方法。
而经典阅读能让自感处处受限的我们在身心解放中拓展视野,所以,这个活动会被称为“心灵的探险”与“灵魂的壮游”。
或以为,生活是最好的导师,这话自然不错,但对于经典阅读,我们想说的是,生活并不必然就比虚构具有更多的真实,世界也并不必然就比人的心智创造更能象征存在的本质,而由媒体构建出的生活世界,有时更只是表象,它的肤泛和破碎,根本不足以映像真实的世界。
如果没有经典思想的烛照与指引,它们完全有可能被表现得毫无真实感,更遑论深邃。
由此,透过现象,直抵本质,在不出离历史细节和人性真实的同时,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任务也就无从完成。
所谓观照自我,是说人生有限,决定了人有使命要完成,不但对自己和家人,还有对国家和社会。
而要做到这些,了解自己非常重要。
但实际情形是,人恰恰最难自知,故“自知者明”与“认识你自己”,会成为横亘在东西方所有人面前的千古难题。
而经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恰恰能助人了解自己,因为它致力于一切真假和善恶的剔析,对集天使魔鬼于一身的人性原态更有深刻的追索,这些都能让人从中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而疏浚心源,检点小我,唤出自觉意识,养成反省习惯,然后从心底生出广大的社会关怀,乃至以天下为己任的高上的担当。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普鲁斯特所谓“阅读过程是一交流的过程,是一次与不在场或已死去的当事人的心灵对话”,也是强调通过人书对话真正认识自己。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5年春高二下期4月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丑在文化中的位置 张法 丑是一种文化现象,为文化所规定。
文化世界以多种方式呈现,其一便是感性形象。
美学就是从感性形象方面去把握文化的。
美学对感性形象的把握有两套方式,第一套分为正常、美、丑。
第二套由第一套发展而来,分为(由美而来的)美感、(由悲而来的)悲感、(由丑而来的)喜感。
从文化的角度看丑,主要与第一套分类相关。
美是高于正常的理想形象,丑是低于正常的畸形形象。
一旦确立了正常的标准,美与丑就随之产生出来。
俯仰历史,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地被建构起来,又不断地被解构消逝。
虽然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变化且呈为多样,但在不同之中又有共同的规定。
那么,丑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说:“无形式的质料自身即丑。
”即在客观上,一个感性形象如果没有按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就是丑。
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说:“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
”即从主体上说,当面对一个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说不完善的感性形象时,就产生了丑感。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丑是不成功的表现。
”即当人制作文化物品或艺术作品时,没有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意图,这物品和作品就是丑。
这三个方面虽然是从美学上得出的,但这里以文化的角度观之,由此,可得出丑的两个特点:其一,丑是对于正常的负方面的偏离;其二,丑的偏离是无奈的结果。
丑的中文字源是胼指——手的畸形。
在远古,恶与丑字义相通。
《说文解字》说“亚(恶),丑也。
象人局背之形”,即身体畸形。
丑后来为“”,由“酉”与“鬼”组成。
酉是秋收冬藏之象;鬼是生命消逝之变。
在与生命的理想(生)和自然的理想(春)的比较中,丑是对事物正常尺度的偏离。
在原始图腾观念里,那些模仿反刍动物把门牙拔掉的部落,那些把鸟的羽毛插入自己的嘴唇、耳朵、鼻中的部落,是主动的变形,因此不是丑,而是与图腾相联系的怪。
四川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
其实,①,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
对此,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
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
②,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自然就会式微。
越是如此,对于国人来说,③,而且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敲狗欧阳黔森贵州关岭花江镇上的人喜欢吃狗肉。
狗是不能杀的,只能敲,因为放了狗血,狗肉就不好吃了。
狗肉味道不但香飘花江镇,也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镇上只要有临街的店面,都开狗肉馆。
每家狗肉馆的灶台上,都放着一只黄澄澄煮熟的狗,离灶台一两米的铁笼子里关着一只夹着尾巴浑身发抖的狗。
熟狗与活着的样子差不多,除了皮上没毛了,肉里没骨头了,其余都在。
喜爱哪个部位,客人自己选。
那只关着的狗,暂时可以不死,却只是让人看的,无非是说,就是这种狗。
初送来的狗,似乎都能预感到它的末日到了,对着厨子狂吠不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厨子拿了一条绳索给狗主人,狗吓得浑身颤抖,却不逃走,反而依偎在主人的两腿之间,夹着尾巴发出呜咽声。
主人把绳索套在狗的头上,再把狗拴在一棵树上,然后,再不好意思面对可怜而恐惧的狗,头也不回地走了。
狗见主人一走,眼睛里就透着绝望,它奋力地迈腿想紧跟主人的脚步,可没迈出几步,就被紧绷的绳子拉回来,又奋力地迈步,又被绳子拉回来。
狗越挣扎,脖子上的绳索越紧,当狗由于憋气在地上翻滚时,厨子拉动绳子,把狗吊了起来,厨子拿来一把包了布头的铁锤猛击狗鼻梁,狗在猛击中只能坚持几分钟,便没了声息。
它的眼睛圆瞪着,两行泪水流过脸庞,舌头夸张地伸出嘴巴。
2021年高三4月半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是外部对你言行的制约和限定,在这种制约和规范中,包含了很多礼的思想,形成了一种礼教,对人起到了教化作用,从而使人产生君子意识。
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特别讲究“内省”的功夫,向内观察自己。
它只是教化,没有刑罚的手段来制约和规定。
礼学的功效是巩固社会秩序,而理学使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礼是由外到内的,是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重复你的行为,逐渐形成的一种习惯,再用习惯来逐渐改变你的人格。
孟子说“动容周旋中礼”。
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你内心究竟怎么样,别人不知道。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这种状态,我们即称其为“虚伪”。
礼是一种人格面具,是必需的。
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中,不同的地位就要有时自己不同的要求。
一个人在社会中要接触的人是很多的,接触不同的人要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身份。
人接触的对象是不断改变的,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在不停地改变。
所谓的“人格面具”也不是一套,是多变的。
跟不同的人接触,虽然都是礼,但是是有差别的,这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来决定的。
既然礼是人格面具,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扮演意识,你的行为总是要符合自己的角色。
礼培养的是角色性人格,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因子,同时也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依归。
所以说,礼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说先秦礼是盛于当时的分封制的社会,秦始皇以后由分封制变为郡县制,整个社会结构和先秦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于是,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同时先秦有的一些问题,到了后代已经不存在了,而有些先秦礼中没有的情况后代却出现了。
C•题动(ch6n) 畫时(ch6)乍看(zh6) 不绝如缕(lfi)D•羞M(se) 琐麗(xi6)踱步(du6) 参羞斑驳(cl)9.(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英年早逝的陆蠡,只给世人留下《海星》、《竹刀》和《囚绿记》三本薄薄的散文集。
尽管他的作品无法等同于著作等身的大家巨匠,但他的艺术价值和高尚人格是永存的。
B.陆蠡是台州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他正直的品格、博爱的胸怀、质朴的感情、缜密的思绪、清丽的文风,流露在字里行间,凝成一篇篇现代散文史上的杰作。
C.对真善美的追求,在陆蠡的三本作品集中有一条鲜明的轨迹,那就是童年的纯真,对家乡人和物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对祖国和人民可以为之献身的爱。
D.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10.(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9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我省将推进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试点和食品生产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试点,强化食品企业主体责任。
B.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的经历,深情地讲述了罗阳同志生前刻苦攻关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打动了现场的听众。
C.“巨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D.长期以来我国为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为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气象信息。
11.(本题3分)《囚绿记》一文的主题是A.本文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精神,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
B.因为爱一样东西到了极点,便想到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
而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才是一种真爱。
参考答案1.D 2.C 3.A 4.B5.(1)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2021届高三下期4月月考 数学(文)试卷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留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1. 复数z 1、z 2满足z 1=m +(4-m 2)i ,z 2=2cos θ+(λ+3sin θ)i(m 、λ、θ∈R ),并且z 1=z 2,则λ的取值范围是( )A .[-1,1]B .[-916,1]C .[-916,7]D. [916,1][答案] C[解析] ∵z 1=z 2,∴m +(4-m 2)i =2cos θ+(λ+3sin θ)i ,∴⎩⎪⎨⎪⎧m =2cos θ,4-m 2=λ+3sin θ.∴λ=4sin 2θ-3sin θ=4(sin θ-38)2-916,当sin θ=38时,λ取最小值-916,当sin θ=-1时,λ取最大值7,故选C.2.设实数x 、y 满足条件⎩⎪⎨⎪⎧x +1≥0,x -y +1≥0,x +y -2≤0,则y -4x 的最大值是( )A .-4B .-12C .4D .7[答案] C[解析] 作出可行域如图,令y -4x =z ,则当直线y =4x +z 经过点A (-1,0)时,z max =4.3.函数的图象A.关于原点对称B.关于直线y=x 对称C.关于x 轴对称D.关于y 轴对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学问点是函数的奇偶性,,是偶函数,所以图像关于关于y 轴对称 所以答案是D 。
4.设a,b,c 均为正数,且2a=loa,()b=lob,()c=log 2c,则A.a<b<cB.c<b<aC.c<a<bD.b<a<c【答案】A【解析】依题意,a>0,b>0,c>0,故2a >1,0<()b <1,0<()c<1,所以lo a>1,0<lo b<1,0<log 2 c<1,即0<a<,<b<1,1<c<2,a<b<c,选A.5. 函数f (x )=1(log 2x )2-1的定义域为( )A .(0,12)B .(2,+∞)C .(0,12)∪(2,+∞)D .(0,12]∪[2,+∞)[答案] C[解析] (log 2x )2-1>0,(log 2x )2>1, ∴log 2x <-1或log 2x >1, ∴0<x <12或x >2.6. 函数y =2x -4sin x ,x ∈[-π2,π2]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 D[解析] 由于y =2x -4sin x 是奇函数,可排解A 、B 两项;令y ′=2-4cos x =0,故当x =±π3时函数取得极值,故选D 项.7. 已知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与直线x -2y +2=0平行,则tan2α的值为( ) A.45 B.34 C.43 D.23[答案] C[解析] ∵tan α=12,∴tan2α=2tan α1-tan 2α=43.8. 已知f (x )=a sin2x +b cos2x ,其中a 、b ∈R ,ab ≠0,若f (x )≤|f (π6)|对一切x ∈R 恒成立,且f (π2)>0,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k π-π3,k π+π6](k ∈Z )B .[k π+π6,k π+2π3](k ∈Z )C .[k π,k π+π2](k ∈Z )D .[k π-π2,k π](k ∈Z )[答案] B[解析] 用淘汰法求解.由条件f (x )≤|f (π6)|知x =π6时f (x )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故k π+π6为单调区间的一个端点,排解C 、D ,又当单调区间为A 时,应有f (π2)<0,排解A ,∴选B.9. 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n =4(a 1+a 3+a 5+…+a 2n -1), a 1a 2a 3=27,则a 6=( )A .27B .81 C. 243 D .729[答案] C[解析] ∵a 1a 2a 3=a 32=27,∴a 2=3,∵S 2n =4(a 1+a 3+a 5+…+a 2n -1),∴S 2=4a 1,∴a 1+a 2=4a 1,∴a 2=3a 1=3,∴a 1=1,∴q =a 2a 1=3,∴a 6=a 1q 5=35=243.10. 如图,AB 是⊙O 的直径,VA 垂直⊙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任意一点,M 、N 分别为VA 、V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MN ∥ABB .MN 与BC 所成的角为45° C .OC ⊥平面VACD .平面VAC ⊥平面VBC [答案] D[解析] 依题意,MN ∥AC ,又直线AC 与AB 相交,因此MN 与AB 不平行;留意到AC ⊥BC ,因此MN 与BC 所成的角是90°;留意到直线OC 与AC 不垂直,因此OC 与平面VAC 不垂直;由于BC ⊥AC ,BC ⊥VA ,因此BC ⊥平面VAC .又BC ⊂平面VBC ,所以平面VBC ⊥平面VAC .综上所述可知选D.11. 如图,在△ABC 中,AB ⊥AC ,若AD ⊥BC ,则AB 2=BD ·BC ;类似地有命题:在三棱锥A -BCD 中,AD ⊥平面ABC ,若A 点在平面BCD 内的射影为M ,则有S 2△ABC =S △BCM ·S △BCD .上述命题是( )A .真命题B .增加条件“AB ⊥AC ”才是真命题C .增加条件“M 为△BCD 的垂心”才是真命题 D .增加条件“三棱锥A -BCD 是正三棱锥”才是真命题 [答案] A[解析] 由于AD ⊥平面ABC ,所以AD ⊥AE ,AD ⊥BC ,在△ADE 中,AE 2=ME ·DE ,又A 点在平面BCD 内的射影为M ,所以AM ⊥平面BCD ,AM ⊥BC ,所以BC ⊥平面ADE ,所以BC ⊥DE ,将S △ABC 、S △BCM 、S △BCD 分别表示出来,可得S 2△ABC =S △BCM ·S △BCD ,故选A.12. 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若f (0)=2008,且对任意x ∈R ,满足f (x +2)-f (x )≤3·2x ,f (x +6)-f (x )≥63·2x ,则f (2008)=( )A .22006+2007B .22008+2006C .22008+2007D .22006+2008[答案] C[解析] 由题意f (2008)≤f (2006)+3×22006≤f (2004)+3×22006+3×22004≤…≤f (0)+3×(22006+22004+…+22+20)=2008+3×(22)1004-122-1=2007+22008①f (2008)≥f (2002)+63×22002≥f (1996)+63×21996≥…≥f (4)+63×(22002+21996+…+24) =f (4)+63×24[(26)344-1]26-1=f (4)+22008-24②又由条件f (x +2)-f (x )≤3·2x ,f (x +6)-f (x )≥63·2x ,可得f (x +6)-f (x +2)≥60·2x =15·2x +2 即f (x +4)-f (x )≥15·2x再由f (x +2)-f (x )≤3·2x 得f (x +4)-f (x +2)≤3·2x +2 两式相加得f (x +4)-f (x )≤15·2x, ∴f (x +4)-f (x )=15·2x∴f (4)-f (0)=15,∴f (4)=f (0)+15=2023,代入②解得f (2008)≥2007+22008③ 由①③得f (2008)=2007+22008.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3.在区间[0,1]上任取两个实数a 、b ,则函数f (x )=12x 3+ax -b 在区间[-1,1]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78[解析] ∵a ∈[0,1],∴f ′(x )=1.5x 2+a ≥0, ∴f (x )是增函数.若在[-1,1]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则f (-1)·f (1)≤0,∴(-0.5-a -b )(0.5+a -b )≤0, 即(0.5+a +b )(0.5+a -b )≥0;如图,点P (a ,b )所在平面区域为正方形OABC ,f (x )在[-1,1]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点P 落在阴影区域,阴影部分的面积S =1×1-12×12×12=78,∴所求概率P =78.14. 当x ∈R ,|x |<1时,有如下表达式: 1+x +x 2+…+x n +…=11-x,两边同时积分得:∫1201d x +∫120x d x +∫120x 2d x +…+∫120x n d x +…=∫12011-xd x ,从而得到如下等式:1×12+12×(12)2+13×(12)3+…+1n +1×(12)n +1+…=ln2, 请依据以上材料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计算:C 0n ×12+12C 1n ×(12)2+13C 2n ×(12)3+…+1n +1C n n ×(12)n +1=________.[答案]1n +1[(32)n +1-1] [解析] 令f (x )=C 0n x +12C 1n x 2+13C 2n x 3+…+1n +1C n n x n +1, 则f ′(x )=C 0n +C 1n x +C 2n x 2+…+C n n x n =(1+x )n ,由C 0n x 0+C 1n x +…+C n n x n =(1+x )n 两边积分得,∫120C 0n x 0d x +∫120C 1n x d x +…+∫120C n n x n d x =∫120(1+x )n d x , 即C 0n 12+12C 1n ×(12)2+13C 2n ×(12)3+…+1n +1C n n (12)n +1=1n +1(1+x )n +1|120=1n +1[(32)n +1-1]. 15. 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若f (1)>1,f (2)=2a -3a +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1,23)[解析] f (x +3)=f (x ),f (-x )=-f (x ),得f (2)=f (2-3)=f (-1)=-f (1),又f (1)>1,所以f (2)<-1,即2a -3a +1<-1,解得-1<a <23.16. 给出下列命题:①已知线性回归方程y ^=3+2x ,当变量x 增加2个单位,其预报值平均增加4个单位; ②在进制计算中,100(2)=11(3);③若ξ~N (3,σ2),且P (0≤ξ≤3)=0.4,则P (ξ<6)=0.1; ④“a =⎠⎛011-x 2dx ”是“函数y =cos 2(ax)-sin 2(ax)的最小正周期为4”的充要条件;⑤设函数f(x)=2022x +1+20212022x +1+2022sin x(x ∈[-π2,π2])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则M +m =4027,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个.[答案] 4[解析] ①明显正确;100(2)=1×22+0×21+0×20=4,11(3)=1×31+1×30=4,∴②正确;∵ξ<N(3,σ2),∴P(ξ>6)=12(1-2P(0≤ξ≤3))=0.1,∴③错误;由数形结合法,依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得a =⎠⎛011-x 2dx =π4,y =cos 2ax -sin 2ax =cos 2ax =cos πx 2,最小正周期T =2ππ2=4,∴④正确.设a =2022,则f(x)=a x +1+a -1a x +1+a sin x=a +a sin x -1a x +1,易知f(x)在[-π2,π2]上单调递增,∴M +N =f(π2)+f(-π2)=2a -1a π2+1-1a -π2+1=2a -1a π2+1-a π21+a π2=2a -1=4027,∴⑤正确. 三、解答题17. 在锐角△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a sin B =3b . (1)求角A 的大小;(2)若a =6,b +c =8,求△ABC 的面积.[解析] (1)由2a sin B =3b 及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得sin A =32.由于A 是锐角,所以A =π3.(2)由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得 b 2+c 2-bc =36,即(b +c )2-3bc =36. 又b +c =8,所以bc =283.由三角形面积公式S =12bc sin A ,得△ABC 的面积为733.18. 定义:若数列{A n }满足A n +1=A 2n ,则称数列{A n }为“平方递推数列”.已知数列{a n }中,a 1=2,点(a n ,a n +1)在函数f (x )=2x 2+2x 的图象上,其中n 为正整数.(1)证明:数列{2a n +1}是“平方递推数列”,且数列{lg(2a n +1)}为等比数列;(2)设(1)中“平方递推数列”的前n 项之积为T n ,即T n =(2a 1+1)(2a 2+1)…(2a n +1),求T n 关于n 的表达式;(3)记b n =log2a n +1T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之和S n ,并求使S n >2022成立的n 的最小值. [解析] (1)证明:由题意得a n +1=2a 2n +2a n ,∴2a n +1+1=4a 2n +4a n +1=(2a n +1)2.所以数列{2a n +1}是“平方递推数列”. 令c n =2a n +1,所以lg c n +1=2lg c n . 由于lg(2a 1+1)=lg5≠0, 所以lg (2a n +1+1)lg (2a n +1)= 2.所以数列{lg(2a n +1)}为等比数列. (2)由(1)知lg(2a n +1)=(lg5)×2n -1, ∴2a n +1=10(lg5)×2n -1=52n -1,∴T n =520×521×522×…×52n -1=520+21+…+2n -1=52n -1. (3)∵b n =log2a n +1T n =2n -12n -1=2-(12)n -1,∴S n =b 1+b 2+…+b n =2n -1×(1-12n )1-12=2n -2+12n -1,由2n -2=2022得n =1007,∴S 1006=2×1006-2+121005∈(2010,2011),S 1007=2×1007-2+121006∈(2022,2021).故使S n >2022成立的n 的最小值为1007.19.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底面ABC 为正三角形,M 、N 、G 分别是棱CC 1、AB 、BC 的中点.且CC 1=2AC .(1)求证:CN ∥平面AMB 1; (2)求证:B 1M ⊥平面AMG .[解析] (1)如图取线段AB 1的中点P ,连接NP 、MP , ∵CM 綊12BB 1,NP 綊12BB 1,∴CM 綊NP ,∴四边形CNPM 是平行四边形. ∴CN ∥MP .∵CN ⊄平面AMB 1,MP ⊂平面AMB 1, ∴CN ∥平面AMB 1. (2)∵CC 1⊥平面ABC , ∴平面CC 1B 1B ⊥平面ABC , ∵AG ⊥BC ,∴AG ⊥平面CC 1B 1B , ∴B 1M ⊥AG . ∵CC 1⊥平面ABC , 平面A 1B 1C 1∥平面ABC , ∴CC 1⊥AC ,CC 1⊥B 1C 1, 设AC =2a ,则CC 1=22a ,在Rt △MCA 中,AM =CM 2+AC 2=6a .在Rt △B 1C 1M 中,B 1M =B 1C 21+C 1M 2=6a . ∵BB 1∥CC 1,∴BB 1⊥平面ABC ,∴BB 1⊥AB , ∴AB 1=B 1B 2+AB 2=C 1C 2+AB 2=23a .∵AM 2+B 1M 2=AB 21,∴B 1M ⊥AM . 又∵AG ∩AM =A ,∴B 1M ⊥平面AMG .20.已知(1+2x )n 的开放式中,某一项的系数是它前一项系数的2倍,而又等于它后一项系数的56.(1)求开放后全部项的系数之和及全部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 (2)求开放式中的有理项.[解析] 依据题意,设该项为第r +1项,则有⎩⎪⎨⎪⎧ C r n 2r =2C r -1n 2r -1,C r n 2r =56C r +1n 2r +1,即⎩⎪⎨⎪⎧C r n =C r -1n ,C rn =53C r +1n ,亦即⎩⎪⎨⎪⎧n =2r -1,n !r !(n -r )!=53×n !(r +1)!(n -r -1)!,解得⎩⎪⎨⎪⎧r =4,n =7.(1)令r =1得开放式中全部项的系数之和为(1+2)7=37=2187. 全部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27=128.(2)开放式的通项为T r +1=C r 72r x r 2,r ≤7且r ∈N . 于是当r =0,2,4,6时,对应项为有理数,即有理数项为T 1=C 0720x 0=1,T 3=C 2722x =84x , T 5=C 4724x 2=560x 2,T 7=C 6726x 3=488x 3.21. 如图,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上、下顶点分别为A 、B ,已知点B 在直线l :y =-1上,且椭圆的离心率e =32.(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P 是椭圆上异于A 、B 的任意一点,PQ ⊥y 轴,Q 为垂足,M 为线段PQ 的中点,直线AM 交直线l 于点C ,N 为线段BC 的中点,求证:OM ⊥MN .[解析] (1)依题意,得b =1. ∵e =c a =32,a 2-c 2=b 2=1,∴a 2=4.∴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1.(2)证明:设P (x 0,y 0),x 0≠0,则Q (0,y 0),且x 204+y 20=1. ∵M 为线段PQ 中点,∴M (x 02,y 0).又A (0,1),∴直线AM 的方程为y =2(y 0-1)x 0x +1.∵x 0≠0,∴y 0≠1,令y =-1,得C (x 01-y 0,-1).又B (0,-1),N 为线段BC 的中点, ∴N (x 02(1-y 0),-1).∴NM →=(x 02-x 02(1-y 0),y 0+1).∴OM →·NM →=x 02(x 02-x 02(1-y 0))+y 0·(y 0+1)=x 204-x 204(1-y 0)+y 20+y 0=(x 204+y 20)-x 204(1-y 0)+y 0=1-(1+y 0)+y 0=0, ∴OM ⊥MN .22.已知函数f (x )=1x +a ln x (a ≠0,a ∈R ).(1)若a =1,求实数f (x )的极值和单调区间;(2)若a <0且在区间(0,e]上至少存在一点x 0,使得f (x 0)<0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5 CCDAC 6-10 DCBCD 11-12 AC13. 7814.1n +1[(32)n +1-1] 15. (-1,23)16.417. (1) A =π3.(2)△ABC 的面积为733.18. (1)证明:由题意得a n +1=2a 2n +2a n ,∴2a n +1+1=4a 2n +4a n +1=(2a n +1)2.所以数列{2a n +1}是“平方递推数列”. 令c n =2a n +1,所以lg c n +1=2lg c n . 由于lg(2a 1+1)=lg5≠0,所以lg (2a n +1+1)lg (2a n +1)=2.所以数列{lg(2a n +1)}为等比数列.(2)T n =520×521×522×…×52n -1=520+21+…+2n -1=52n -1. (3)使S n >2022成立的n 的最小值为1007.19. [证明] (1)如图取线段AB 1的中点P ,连接NP 、MP , ∵CM=12BB 1,NP=12BB 1,∴CM=NP ,∴四边形CNPM 是平行四边形. ∴CN ∥MP .∵CN ⊄平面AMB 1,MP ⊂平面AMB 1, ∴CN ∥平面AMB 1. (2)∵CC 1⊥平面ABC , ∴平面CC 1B 1B ⊥平面ABC , ∵AG ⊥BC ,∴AG ⊥平面CC 1B 1B , ∴B 1M ⊥AG . ∵CC 1⊥平面ABC , 平面A 1B 1C 1∥平面ABC , ∴CC 1⊥AC ,CC 1⊥B 1C 1, 设AC =2a ,则CC 1=22a , 在Rt △MCA 中,AM =CM 2+AC 2=6a .在Rt △B 1C 1M 中,B 1M =B 1C 21+C 1M 2=6a .∵BB 1∥CC 1,∴BB 1⊥平面ABC ,∴BB 1⊥AB , ∴AB 1=B 1B 2+AB 2=C 1C 2+AB 2=23a .∵AM 2+B 1M 2=AB 21,∴B 1M ⊥AM . 又∵AG ∩AM =A ,∴B 1M ⊥平面AMG .20. (1)令r =1得开放式中全部项的系数之和为(1+2)7=37=2187.全部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27=128.(2)开放式的通项为T r +1=C r 72r x r 2,r ≤7且r ∈N . 于是当r =0,2,4,6时,对应项为有理数,即有理数项为T 1=C 0720x 0=1,T 3=C 2722x =84x , T 5=C 4724x 2=560x 2,T 7=C 6726x 3=488x 3.21.(1)依题意,得b =1.∵e =c a =32,a 2-c 2=b 2=1,∴a 2=4.∴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1.(2)证明:设P (x 0,y 0),x 0≠0,则Q (0,y 0),且x 204+y 20=1. ∵M 为线段PQ 中点,∴M (x 02,y 0).又A (0,1),∴直线AM 的方程为y =2(y 0-1)x 0x +1.∵x 0≠0,∴y 0≠1,令y =-1,得C (x 01-y 0,-1).又B (0,-1),N 为线段BC 的中点, ∴N (x 02(1-y 0),-1).∴NM →=(x 02-x 02(1-y 0),y 0+1).∴OM →·NM →=x 02(x 02-x 02(1-y 0))+y 0·(y 0+1)=x 204-x 204(1-y 0)+y 20+y 0=(x 204+y 20)-x 204(1-y 0)+y 0=1-(1+y 0)+y 0=0, ∴OM ⊥MN .22. (1)当a >0,b >0时,f (x 1)-f (x 2)<0,f (x )为增函数;当a <0,b <0时,f (x 1)-f (x 2)>0,f (x )为减函数. (2)当a >0,b <0时,-a 2b >(32)x ,得x <log 32 (-a2b );当a <0,b >0时,-a 2b <(32)x ,得x >log 32 (-a2b ).[解析] (1)由于f ′(x )=-1x 2+a x =ax -1x2,当a =1时,f ′(x )=x -1x 2,令f ′(x )=0,得x =1,又f (x )的定义域为(0,+∞). f ′(x ),f (x )随x 的变化状况如下表:所以x =1时,f (x )的微小值为1.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单调递减区间为(0,1).(2)由于f ′(x )=-1x 2+a x =ax -1x 2,且a ≠0,令f ′(x )=0,得x =1a ,若在区间(0,e]上至少存在一点x 0,使得f (x 0)<0成立,其充要条件是f (x )在区间(0,e]上的最小值小于0.由于a <0,所以x =1a <0,f ′(x )<0对x ∈(0,+∞)成立,所以f (x )在区间(0,e]上单调递减,故f (x )在区间(0,e]上的最小值为f (e)=1e +a lne =1e +a ,由1e +a <0,得a <-1e ,即a ∈(-∞,-1e ).。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沁.园春(qìn) ﻩ泌.尿(mì) 百舸.(kě) ﻩ峥.嵘(zhēnɡ) B.长篙.(ɡāo) 蒿.草(hāo) 悄.悄(q iāo) 悄.然(qiǎo) C 。
荫庇.(bì) ﻩ蹊.跷(qī) 偌.大(nuò) ﻩ彷.徨(pánɡ) D.巷.道(xiànɡ) ﻩ惆怅.(c hànɡ) 憎.恨(zēnɡ) 汲.取(j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当前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B .美国和小日本对中国在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的正当行为不停地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他们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都划设了自己的防空识别区,这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岂有此理! C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受从众心理影响,二是认为闯红灯罪不当罚....。
D .中国海监船在钓鱼岛领海进行例行巡航执法,这是中方行使管辖权的正常公务活动,无可厚非....3.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B.徐志摩作为一个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现出其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
C.诗人非常善于以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绘绘景写情,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美。
D.诗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含诗情,才能生动感人。
四川省高三语文4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 (9分) (2017高三下·张家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论读书林语堂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被称为雅事乐事。
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
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
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
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
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
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
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
也许我们幼时未进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逢闽变时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
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
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
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
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
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④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
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
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
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
四川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体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曹文轩当限制在一定结构中所进行的有条理、有层次、有主次等各种关系的理论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说:“这,便是一个体系。
”“限制在一定的结构中”这几个字很重要,它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
不管有多少观念,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内。
结构可能是显性的,从理论展开的格式上就可以看出;也可能是隐性的,即表面上看来,这些理论是松散的,随便慨叹的,但在这些理论的深处沉着一种将它们勾结在一起的结构,使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它的引力之外。
当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为完美的事物时,这个事物必定是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或者说它是暗含着一种结构的。
这个事物只要一失去联系,逸出结构之外,这个结构对它无约束能力,这个事物便不再是完美的。
体系者只有一个出发点(同时只有一个中心点,或一个终点)。
由于庞大的理论是建设在一个点上的,那么在众多的观念中,则必然存在着母子关系(即若干观念是由于一个根本观念生殖出来的)。
而非体系者没有用心去寻找一个点,而是分别在若干个点上进行理论阐述,结果是:观念众多,但观念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体系者与非体系者,在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处于两个等级。
前者的知识已形成了一条线,而后者的知识只有无数个不接壤的点,虽然这些点也有许多是闪光的。
当点未转化成线时,就意味着那个人在知识方面还很稚弱和生疏。
有一两个闪光点,这并不难,难的是有一条线——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
但许多人发昏,常去贬低线者,而颂扬点者:“哦,思想家!”殊不知点与线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人们被星星点点的格言迷乱了。
那些只有星星点点思想的思想家们甚至在短期内被人认为是超出创造着体系的思想家们之上的。
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下,体系者的理论有着可贵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严密性。
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3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文雅孙克强在古典美学中,雅俗与“文野”分别组合,成为两组相对的范畴,即文雅和野俗。
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而又相成.从人类文明脱离动物本性起步之际,雅与俗的分野就产生了.人类文明进步愈大,文化层次愈高,知识修养积累得愈丰厚,雅俗的差异就愈显著。
上古时期,典型的雅俗差异表现在《诗经》之中。
《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诗的作者多为农夫走卒、妇人女子,多道田间闾巷的山情水音,显得浅近野俗一些:雅诗则多出自公卿士大夫之手,较为讲求辞彩,显示出作者较高的文化修养。
因而雅诗与文采相联系,成为“文雅"。
文雅观念的形成也与孔子有关,《论语·雍也》记孔子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文质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雅适合的是士大夫知识阶层的口味,反映的是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习惯。
文雅的重要内容是指语言中显示出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在语言中引用或化用古人语句、古典古事,可使语言有苍古博厚之风。
古代的批评家认为,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
清人毛奇龄说:“天下惟雅须学。
而俗不必学;惟典则须学.而鄙与熟则不必学。
"读书是求雅去俗的最好途径。
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多样的。
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在于文化积累的多少。
然而这种高低和多少却又是相对的,是在比较中呈现的。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雅和俗虽然异势,但也并非水火不容,雅俗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互相易位。
“以俗为雅”这个中国美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影响的理念即是典型的例证.文雅本指文采华美,语言修辞工致,是艺术修养高的标志,但如果一味追求文采华丽、语言精致,则又会成为千口一腔的陈辞滥调,又成了凡俗、陈俗的东西而令人生厌.这时如果别出心裁,有意从以前已遭摒弃的民间语言中汲取材料,用入作品中,则会产生清新出奇的效果,这正是高雅的一种表现.“以俗为雅”的作品,其外在的形式特征是“俗”,而其体现出来的品格、趣味却是“雅".这里“俗”和“雅”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一体的.“以俗为雅"的理念还可以运用到文学创作的体裁、题材、意境等领域.如表现在体裁方面,古代文学家、批评家通常推崇雅体,贬斥俗体,如民间歌谣就被视为俗体而受到贬斥。
但也有一些作家看到了这种体裁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如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文雅和通俗。
梁启超的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他将诗分为“丈人诗”和“民间歌谣”两类,并指出:“简单说,好歌谣纯属自然美,好诗便要加上人工的美.”“对于自然美加上些人工,又是别一种风味的美,譬如美的璞玉,经琢磨雕饰而更美;美的花卉,经栽植布置而更美.”1。
(本题3分)下列关于“文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文雅是和野俗相对的范畴,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相成。
B.“以俗为雅"理念出现后,文采华美、语言修辞工致,就不再是文雅的标准了。
C.文雅观念的形成与人类文明进步直接相关,也与孔子影响后世的文质观有关。
D。
引用化用古语.使语言苍古博厚,显示出丰厚的文化积累,是文雅的重要内容.2。
(本题3分)下面对雅俗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和文化积累的多少,唯有读书才能求雅去俗。
B。
任何事物都有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以俗为雅即是典型例证。
C.一味讲求文采和语言,就会成“俗";使用民间语言别出心裁,则会现“雅”。
D.雅和俗虽然异势,但并非水火不容,它们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一体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文章第三段引用清人毛奇龄的话是为了阐明“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
B.梁启超将诗分为“文人诗”和“民间歌谣”两类,他认为好民间歌谣纯属自然美,而好文人诗则属人工美。
C.古代文学家通常不能发现民间歌谣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将其视为俗体加以贬斥,因而创造不出优秀的作品。
D.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虽然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但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始终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7题。
窗外(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①在我的窗外大约三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墨绿色的高树林:树叶和树枝形成的高山摇来晃去,好像随时都会倾倒下来。
众多的高树,它们的树冠都倒垂向地面,形成一大片“液体”,仿佛不断波动的浪脊.狂风撼动着它们,吹打着它们,把它们折腾得大吼小叫.树林左右扭动,上下弯曲,然后带着高亢的呼啸声重新挺直身躯,接着又伸展肢体,仿佛要连根拔起,逃离原地.不,它们不会示弱.倘若这些大树开步走的话,它们一定会摧毁阻碍它们前进的一切东西。
但是它们宁愿立在原地不动。
②天空布满钢铁色的云,远方的云几乎是白色的,靠近中心的地方即树林的上空就发黑了:那里聚集着深紫色的暴怒的云团.在这种虎视眈眈的云团下,树林不停地叫喊.③树林的右翼,两棵连接在一起的山毛榉的枝叶形成一座阴暗的拱门。
拱门下面有一块空地,那里异常平静,像一个明晃晃的小湖。
从这里看得不完全清楚,因为中间被邻居家的墙头苫盖物隔断了。
那个墙头不高,顶上覆盖着冰冷的绿玫瑰。
玫瑰有一些部位没有叶子,只长着许多疙瘩的枝干和交叉在一起的、竖着尖刺的长枝条.它有许多手臂、螯足、爪子和装备着尖刺的其他肢体:我从没有想到,玫瑰竟像一只巨大的螃蟹。
庭院大概有四十平方米;地面是水泥的。
在一个墙角上有一张黑木小桌子,已经散架。
在最里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垃圾桶.桌子和垃圾桶,砖墙和水泥地,封闭着那个空间.它们封闭着空间呢还是它们是它的门呢?④在山毛榉构成的拱门下,光线已经深入进来。
它那种被树枝的颤抖的影子包围着的稳定状态几乎是绝对的.看到它后,我的心情也平静了。
更确切地说,是我的思绪收拢了。
这种平静是阻止树木逃走、驱散天上的乌云的力量吗?是的,我已经知道,大自然是包围着我们、既产生又吞噬我们的万物与过程的总和,不是我们的同谋也不是我们的心腹。
无论把我们的感情寄予万物还是把我们的感觉和激情赋予它们,都是不合理的。
把万物看做生活的向导、生活的学说不更合理吗?学会在激荡的旋风中保持平静,变得像在发疯摇动的树枝中间保持稳定的光线那样透明,可以成为生活的一种日程表。
⑤但是空地已经不是一个椭圆形的小湖,而是一个白热的、布满了极其纤细的阴影纹络的三角形.三角形难以察觉地摇动着,直到渐渐地产生一种明亮的沸腾现象,首先是在外部地区,然后是在火红的中心,力量愈来愈强大,仿佛所有的液体光线都变成了一种沸腾的、愈来愈黄的物质。
天空愈来愈暗,那一片光线的空地也愈来愈亮、闪烁得愈厉害,几乎像一盏在动荡的黑暗中随时会熄灭的灯。
树林依然挺立在那里,只是沐浴着另一种光辉。
⑥稳定总是暂时的,是一种既不稳又完美的平衡,它持续的时间只是一瞬间:只要光线一波动,一朵云一消失或者温度稍微发生变化,平静的契约就会被撕毁,就会爆发一系列变形。
每一次变形都是一个稳定的新时刻,接着又是一次新的变化和另一次异常的平衡.是的,什么也不固定:变化变成稳定,稳定是暂时的协议.高明不在于稳定也不在于变化,而在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永恒的来与往:高明之处在于瞬间性.这是中间站.但是我刚刚说到中间站,巫术就破灭了.中间站并非高明,而是简单的走向……中间站消失了:中间站不过如此而已。
(选自《20世纪世界散文精选》,有删节)4.(本题6分)窗外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5.(本题7分)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本题6分)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的含意。
⑴我从没有想到,玫瑰竟像一只巨大的螃蟹。
⑵大自然是包围着我们、既产生又吞噬我们的万物与过程的总和,不是我们的同谋也不是我们的心腹。
7.作者借对窗外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共5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8~11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8.(本题3分)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楚救陈,军于城父军:驻军,驻扎.B.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疾:弊病,弊端。
C.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使:让。
D.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病:忧虑,担心.9.(本题3分)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孔子被困陈蔡的窘况的一组是①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②孔子讲诵弦歌不衰③不得行,绝粮④从者病,莫能兴⑤君子亦有穷乎⑥弟子有愠心A.①②③ﻩB。
①④⑤ﻩC。
③④⑥ D.②⑤⑥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人手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
孔子一行被困在野外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
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作了形象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