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轮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3
《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课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位置、范围,并能用地理语言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2、运用地形图,归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地形分布特点、地势特点;3、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和特点;4、了解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现状,认识本区所面临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二、知识归纳(一)自然环境第一小组:地理位置A、半球位置:地跨()()半球,全部位于()半球。
B、纬度位置:()穿过其中部,绝大部分位于()之间,该地区绝大部分属于()热,被称为()大陆,是()色人种的故乡。
C、海陆位置:位于()沙漠以南,东临()洋,西临()洋。
※在图中找出几内亚湾、好望角、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莫桑比克海峡第二小组:地形与地势A、地形特点:地形以()为主。
找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
B、地形分布特点:分析以上高原和山地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什么方位,再找出刚果盆地、尼罗河、尼日尔河等位于该地区的什么方位,总结出地形分布特点。
C、地势特点:观看地形图,根据分层设色理论和以上高原山地河流的分布特点,总结出该地区的地势特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地形上被称为()大陆。
※找到东非大裂谷,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第三小组:气候A、阅读P45页气候类型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特点以及自然景观,其中分布最广的是()气候。
B、气候分布特点:以()为中心,呈()分布。
※为什么非洲的动物每年都要进行南北迁徙?第四小组:河流A、尼罗河:世界()河流,由()向()流入()。
B、刚果河:世界()河流,由()向()流入()。
※这两条河流那条河流水量更丰富?为何刚果河水能资源最丰富?(二)人文环境第五小组:资源和单一的商品经济A、矿产资源:()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B、生物资源:热带经济作物,如()、椰枣、油棕、()重要产地。
C、单一的经济模式: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农矿产品、原材料。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口、语言、宗教等基本情况;3.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4.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特色。
二、导学内容:1.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位于非洲大陆的南部,包括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家;- 这一地区气候多样,有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不同的地理环境。
2.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口、语言、宗教等基本情况:- 该地区人口浩繁,主要居民为黑人,多种族共存;- 主要语言包括英语、法语、葡萄牙语等,当地居民崇奉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不同宗教。
3.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南部国家经济较为发达,北部国家经济较为落后;- 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矿业、旅游业等。
4.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特色:- 该地区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包括音乐、舞蹈、服饰等;- 不同民族拥有各自奇特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2. 进修: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口、语言、宗教等基本情况,并进行讨论。
3. 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四、导学作业:1. 就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撰写一篇小论文;2. 就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制作一份展示海报。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语言、宗教、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七章第三节擹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课题导入】【学习目标】1.利用非洲地形图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范围和位置,读图说出该地区的纬度位置特点。
2.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是黑种人的故乡,曾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3.认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气候类型;结合相关资料,分体护送明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探讨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展示】(一)黑种人的故乡1、世界的主要人种的种人、种人和种人,中国人是种人,生活在非洲的主要是种人。
(二)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单一形成原因商品特征经济出路(三)人口、粮食与环境(教材P63图8.22)1、非洲的人中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
2、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1)(2)(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以南,这是一片神奇而充满活力的土地。
有浩瀚的_______,有茂密的_______,更有一望无际的________。
在热带草原上有_____在奔跑,_______在散步,_______在戏水,_______伸着长长的脖子吃树梢上嫩叶,还有成群的________,凶猛的______。
(五)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线之间,__________纬线穿过中部,在地球五带中处于_______带。
非洲东临________洋,西临________洋。
【学生练习】一,填空题1、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人种的故乡。
2、黑人大多会鼓,能歌善舞,具有、、等多方面的才华。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以为主的经济。
4、从十五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从而引进罪恶的奴隶贸易,将黑人绑架、掳掠运往洲贩卖。
二、请在下表中填出非洲之最和非洲的世界之最非洲之最世界之最最大的岛屿最大的沙漠最大的海湾最长的河流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盆地最大的湖泊最大的裂谷最深的湖泊面积最大的沙最高的山峰三、看图回答问题1.非洲西临①洋,东临②洋,北隔③海与欧洲相望。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一、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观察穿过撒哈以南非洲的什么位置。
结论:从纬度位置看,本区大部分位于 (高中低)纬度、 (温度带)地区。
2、半球位置:跨 半球,主要位于 半球。
3、海陆位置在图中填注出:A 洋 B 洋 C 湾 D 海E 岛F 角结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三面临海洋,半岛、岛屿较少,海岸线 。
二、“高原大陆”1、以下字母代表的地形区:a 高原 b 高原c 高原d 盆地2、赤道穿过的地形区: 高原d 盆地结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 为主,地势 高, 低。
三、“热带大陆”读非洲气候分布图,思考1、撒哈以南的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2、本分布最广的气候是 气候。
3、赤道穿过 气候和 气候,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
4、拓展提高:在图中填注出刚果河,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该河水量大的原因:气候方面: ;地形方面: 。
央视记者在东非高原上拍摄到野生动物大规模越过赤道向北迁徙,根据热带草原气候特点推断该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四、“富饶的大洲”矿产资源丰富:黄金、金刚石;生物资源丰富:有桃花心木、花梨木等名贵树种和大量野生物种(鸵鸟、长颈鹿、斑马、狮子、大象),还是枣椰和油棕的原产地。
五、“黑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这里90%以上的人口为黑种人,故有“黑非洲”之称。
英语、法语、葡萄牙语为本区主要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
六、经济“ 经济”,我们学过的地区中与本经济特征相似的是 这种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改变这一现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 ②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农业 ③加大产品深加工,使出口产品多样化 ④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产量 ⑤加强国际联系与区域合作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④⑤D 、②③⑤七、问题 ( 、 、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粮食增长速度慢, 问题日趋严重;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过度开荒、放牧,导致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沙漠面积扩大, 逐步恶化。
第二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生产和出口状况,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成因及其后果。
3、知道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通过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2.理解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内容、产生的原因、解决的途径。
三、教学过程(一)知识储备:读图认识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A海陆位置撒海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洲的以南,东临洋,西临洋。
90%以上属于人种,因此有“”之称;以北我们称之为非,是以人种为主的阿拉伯世界。
其中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是,非洲南端著名的尖角是。
B.纬度位置与气候分布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跨越的纬度范围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处在五带中的带,所以气候类型以带为主,主要有、、D.人口增长太快是阻碍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4、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玛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
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的南非洲的()A热带沙漠中 B热带草原上C热带雨林中D温带草原上5、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是()A.能源供应不足B.粮食供应不足C.油料供应不足D.肉类供应不足6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白种人的故乡B.地形以平原为主C.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D.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最低。
课题:非洲★地图填充★一、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描绘重要的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
经线:20°W 、0°、20°E 、50°E 。
标出非洲大陆沿岸重要洋流。
2、把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图上正确位置: A 阿特拉斯山脉 B 德拉肯斯山脉 C 乞力马扎罗山 D 尼罗河 E 刚果河 F 尼日尔河 G 赞比西河 H 维多利亚湖 I 坦噶尼喀湖 J 地中海 K 直布罗陀海峡 L 几内亚湾 M 马达加斯加岛 N 索马里半岛3、非洲的地形(1)非洲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 ”之称。
东部和南部地势较 ,自北而南分布有A 高原、 B 高原和C 高原。
中部分布有 D 盆地。
(2)非洲东部有世界最大的裂谷: 。
它的起止点在哪里? 是怎样形成的? 有何影响? 4.非洲的气候(1)将①图中A ,B ,C ,D 处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在横线上: A B C D(2)非洲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D5、非洲的自然带(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________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________(经或纬)线方向更替,明显地反映出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________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________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________月份。
6、非洲的降水(1)A、B两地,年降水较多的是_____地。
撒哈拉以南非洲(1)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2、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
重点: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难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
自学自测: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一、黑人的故乡学法指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阅读教材P84~P85页内容及图10.18完成下列问题。
先独立思考,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提交到小组中讨论完成。
1、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以南,东临洋,西临洋。
2、在图中找出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它们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3、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大岛、一个海湾分别是什么?4、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本区地形以为主,有大陆之称,主要地形区有高原、高原、高原、沙漠、盆地。
世界最长河流,非洲最高峰。
5、总结本地区的地形特点?精讲点拨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
阅读非洲气候类型图,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
1、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2、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3、结合图8.28、描述:不同季节,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景观有什么差异?表现在干季,湿季。
4、读右图非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本区主要以气候为主,有大陆之称。
本区气候分布特点②、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分布最广的精讲点拨展示交流:快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目标自测: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种人为主,本区有“”之称。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着广阔的热带()、热带()和热带()。
有大陆之称。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高原山地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地形是()A、高原B、平原C、丘陵D、盆地5、非洲人打鼓,在时,众鼓齐鸣。
第12课时东半球其他的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习自主化•目标明斷化A课程学习目标1. 识记该区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人种。
2. 理解该区气候特征及成因、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3. 运用地形剖面图说明该地区的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运用资料说明该区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知识体系梳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 黑种人的故乡(1) ________________ 位置:北临①___ 、西临②______ 、东临③O⑵地形特点:以④ ______ 为主,被称为“⑤______”。
主要地形区非洲最高峰:⑥________ O⑦_______ 盆地。
⑧_______ 高原O⑶气候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⑨_______ 气候(分布范围最广);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分布特点:以⑩________ 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位于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⑪_______ 的威胁。
⑷河流尼罗河:世界⑫________ 长河;自南向北注入⑬ ________ 海。
刚果河:⑭ ______ 资源丰富;自东向西注入⑮_________ 洋。
(5)重要岛屿:⑯_______ 岛。
⑹人种:90%以上为⑰_________ 人,有“黑非洲”之称。
2.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1) 矿产资源丰富南非一⑱ ___ ;几内亚一⑲________ ;刚果一⑳ ______ ;赞比亚一㉑________ :㉒________ —原油。
(2) 进出口岀口:矿产、森林、畜产或㉓ ___ 作物;进口:机械、汽车等㉔ ________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㉕ ______ 地位。
⑶措施发展㉖ _______ 工业;发展多样化的㉗ ________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
3•人口、粮食与环境(1)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之首,该区更高。
(2) 存在问题:㉘ _______ 过快;㉙ _______ 不足;㉚ ________ 逐步恶化。
第十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习目标】1.掌握世界主要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世界某地区的地理特征。
【重点难点】1. 世界主要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 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世界某地区的地理特征。
课前预习案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自然地理特征(1)高原、裂谷和盆地:包括______高原、东非裂谷带(断裂下陷而成)、刚果盆地等。
主要地形区:图中a_________,b为_________。
(2) 气候:天气炎热,____________气候分布最广。
f为_________气候,g为热带沙漠气候,h 为_______气候。
(3) 主要河流:图中c为_____河,d为_______河,e为_______河。
(4)矿产:种类多,储量大。
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____________沿岸地区盛产石油。
2.经济特征:“单一商品经济”为主,________、森林、畜产、热带经济作物丰富。
3.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严重(1)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①增长过快,产生,供给不足问题;②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剥削,生产落后,产量;③开发,如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导致逐步恶化,如土地沙化、自然灾害频发等。
(2)解决措施:控制增长速度,提高;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等。
【问题思考】1.想一想:为什么非洲的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课内探究案探究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地形、湖泊及其成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湖泊分布与成因如下图所示(用适当的词语填在语言框内空白处):(2)非洲气候特征及成因装订线内不要答题当堂检测一、选择题读下面区域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7月份,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②1月份,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③7月份,下沉气流为主,天气干热④1月份,上升气流旺盛,多对流雨A.①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③2.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河流是尼日尔河②湖泊是断裂下陷形成的③地形以平原为主④图示区域铜矿资源丰富A.②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④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3.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4.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进步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二、导学重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进步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三、导学内容:1. 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位于赤道以南,东西宽度较窄,北部横跨赤道,南部濒临南极洲。
非洲地势高矮不平,地形复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奇特的动植物种类。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多为炎热潮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适合农业进步。
同时,该地区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钻石、铁矿等。
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密集,多民族聚居,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各民族之间互相融合,共同创设出奇特的文化景观,如音乐、舞蹈、服饰等。
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进步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多为农业为主,但面临着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滞后、教育水平低等挑战。
同时,政治动荡、民族冲突等问题也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进步。
四、导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地理知识和历史背景,引导同砚了解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实地考察法:组织同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3. 谈论法:引导同砚谈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增进同砚思维的拓展;4.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进步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激发同砚对该地区问题的沉思和解决能力。
五、导学评判:1. 通过教室谈论和小组合作,了解同砚对非洲大陆的熟识和理解水平;2. 组织同砚进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探究报告,评判同砚对该地区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精通状况;3. 考察同砚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进步现状和面临的挑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评判同砚的综合素养和进修能力。
【预习案】[读图训练] 读非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把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的位置:A 阿特拉斯山B 德拉肯斯山C 乞力马扎罗山D 尼罗河E 刚果河F 尼日尔河G 赞比西河H 维多利亚湖I 坦噶尼喀湖J 莫桑比克海峡K 直布罗陀海峡L 曼德海课 题 第三章 世界地理分区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 学 科 地 理 课 时 6 页 数 6 设 计 者冉 娇使用时间班 级学习目标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国家和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并掌握非洲地形、气候、河流特征及相互关系。
3.了解非洲主要物产分布及民族经济的发展。
重难点1.非洲气候类型成带状南北对称分布的成因;东非高原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非地带性现象的形成;非洲干燥性地区广阔的原因。
2.热带农产品及矿产品分布。
3.中非合作论谈、非洲联盟、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峡 M马达加斯加岛 N索马里半岛 O几内亚湾 P地中海 Q红海 R大西洋 S印度洋 T好望角 U厄加勒斯角 V刚果盆地 W东非高原 X东非大裂谷Y撒哈拉沙漠(2)数字所代表的国家:①,②,③,④,⑤,⑥,⑦。
【基础梳理】一、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本区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2.经纬度位置:大致在,。
(最南端:;赤道横穿非洲;200E横穿中部;0°经线横穿西部;索马里半岛 E)注意:①0º经线穿过非洲几内亚湾、阿尔及利亚、阿特拉斯山脉。
②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分别穿过非洲大陆的北部和南部。
③20ºE从非洲南端向北穿过非洲大陆。
二、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1)特点:①地形以为主,起伏和缓。
非洲大陆地势由向倾斜。
东南:高原-“非洲屋脊”、高原、高原;山、山-非洲最高峰等。
西北:盆地、盆地等。
②海岸线,海湾、半岛、岛屿较少。
最大的海湾为湾,最大的岛屿是岛,南端有。
(2)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南起河口,纵贯高原、高原,向北经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海附近,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裂谷带。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本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居民状况。
2.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及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重点、难点1.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主要训练形式】1.本区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学法指导】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一、预习导学(5---10分钟).本节要点回顾二、展示探究合作交流15--20分钟P81活动:1、(1)指图略。
得出本区的地理位置特点是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2)指图略。
得出本区的地形特点是高原大陆,地势特点是东部和南部高,中部、西部低,东部和南部高原上分布着许多狭长的湖泊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2、(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和海拔比较低的高原地区,这些地的自然环境与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相比要优越一些——气候既不太干燥,海拔又不太高。
(2)这里的外来移民主要是欧洲的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
还有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东南亚人。
P82活动:1、活牲口、可可豆、咖啡、原油、木材、金刚石、铜是原料。
牛肉罐头、皮鞋、巧克力、钻石戒指、汽车是工业制成品。
2、(1)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可可、木材与矿物。
(2)靠此类产品出口赚取外汇,对国家不利。
因为这些初级产品,在对外贸易中,一般价格低廉。
(3)加纳的主要进口产品是交通设备及机械、杂类制品、食物、化学物品等。
(4)由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工业原料的价格,所以出口汽车、机械产品等工业制成品的国家经济收入高,单纯出口可可、木材与矿物等原料的国家经济收入较低。
P83活动:1、从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本区气候主要有三种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还有地中海式气候和高山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在本区分布的面积最为广大。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情况。
3.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二、导学内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情况。
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地图,让学生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并讨论其与其他地区的干系。
2. 进修: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点,包括撒哈拉沙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情况。
3. 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并展示他们的钻研效果。
4. 总结: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总结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气候、资源、人口、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特点。
四、导学评判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判其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2. 学生表现:评判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气候、资源、人口、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导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进修内容的理解和进修兴趣。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展开更深入的钻研,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
2.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和历史。
3. 组织学生进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
六、导学反思1. 总结导学活动的效果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2. 收集学生对导学活动的评判和建议,不息完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式。
3. 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相关知识。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1)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特征。
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并记住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生产和出口状况,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成因及其后果。
4通过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重难点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及其气候类型2、理解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内容、产生的原因、解决的途径。
三、【任务一】黑种人的故乡A大洲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洲的以南,90%以上属于人种,因此有“”之称;以北我们称之为非,是以人种为主的阿拉伯世界。
B、海陆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临洋,西临洋。
其中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湾是,非洲南端著名的尖角是。
C.纬度位置穿过中部,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之间。
本区绝大部分处在五带中的带。
2.地形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区主要有沙漠、盆地、高原、高原和高原,所以地形以为主,因此被称为大陆。
归纳非洲的地形特点是:其中在非洲大陆还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
B.山脉:本区具有非洲的最高峰,虽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故名雪峰。
C.河流:世界第一长河,最终注入和非洲第二长河,最终注入。
3.从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本区气候主要有三种热带气候类型气候、气候、()气候,所以非洲热带面积广大,被誉为“”气候在本区分布的面积最为广大。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盆地和湾沿岸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试概括非洲气候的分布特征:。
5、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等方面的天赋。
6、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这种民居与当地气候有什么关系。
【任务二】快速发展的经济阅读课本67页第一段及图8.30,回答问题1、矿产资源和的储量、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世界地理总复习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一、目标要求1、记住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的故乡2、记住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国家和城市。
3、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4、运用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地区人口、粮食与环境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二、基础知识回顾1、位置和范围:_______沙漠以南,东临______,西临___________,赤道穿过____部,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大陆。
2、地形:以_______为主,世界最大的盆地_________盆地。
3、气候:分布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_,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是__________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
赤道穿过的气候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4、人口:有_____亿多,__﹪以上为黑种人,是黑人的故乡。
5、经济: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是过分依赖________________;出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人口_________自然增长率居世界__________,粮食_______、___________,环境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
解决措施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图中序号表示的地理事物填在横线上:A 洋C 河是世界上第___长河。
D 河H 岛J 沙漠,是世界上第____沙漠。
8、将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地形区连线:K 南非高原M 刚果盆地L 东非高原D 埃塞俄比亚高原9、在图上标出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2.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化和宗教情况。
3.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4. 探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合作机缘。
二、导学内容:1.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位于非洲大陆的南部,包括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刚果等国家。
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多样,有热带雨林、草原和沙漠等不同的地理环境。
2.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这个地区气候多变,有的地方干旱,有的地方多雨。
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和水资源等。
例如,南非拥有丰富的金矿资源,肯尼亚是茶叶和咖啡的主要产地,尼日利亚是石油生产大国。
3.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化和宗教情况:这个地区人口浩繁,民族纷呈,语言文化多样。
主要的民族有祖鲁族、尼日利亚族、肯尼亚族等。
宗教崇奉也多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传统宗教并存。
4.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这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南部国家相对发达,北部国家相对贫困。
面临的挑战包括贫困、疾病、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同时,政治不稳定、恐怖主义和民族冲突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困难。
5.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合作机缘:这个地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年轻的劳动力和不息增长的市场需求。
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加强合作,增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实现共同繁荣。
三、导学任务:1. 阅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关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情况。
2. 就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讨论,思考解决方案。
3. 就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合作机缘展开思考,撰写一份钻研报告。
四、拓展延伸:1.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历史和政治情况,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复习学案课标要求:1、明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2、掌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区域特征基础知识课前预习:填图读图训练:训练一:1、在下图中标注主要经纬线:经线:20°W、10°W、0°、10°E、20°E、30°E、40°E、50°E纬线:23°26′S、20°S、10°S、0°、10°N、20°N、23°26′N2、主要的国家:尼日利亚、南非、几内亚、赞比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3、主要地形区: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东非大裂谷4、重要海洋、海峡、岛屿、半岛:红海、莫桑比克海峡、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好望角5、绘制并填写重要河流、湖泊: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6、重要的洋流:几内亚湾暖流、本格拉寒流、西风漂流、厄加额斯暖流6、在相应的国家填写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矿产地:南非—黄金、几内亚—铝土、赞比亚—铜矿、尼日利亚—石油训练二:1、在下面非洲气候类型图中的相应位置,填写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
2、分析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
巩固练习:萨赫勒地区通常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100—500毫米。
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
1、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能反映萨赫勒地区的是7、读“非洲及西亚地区部分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等值线为年太阳辐射量)(1)图中A处是非洲最大的海湾,图中B处是素有非洲之角之称的半岛;非洲北部和西亚地区都属于人种,同属于民族。
(2)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非洲的部。
①地所处纬度较低,但年太阳辐射量最少,其原因是。
课题: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习内容我的收获【学习目标】
1.说出非洲的地形、气候特征||。
2.非洲经济的特征||。
3.列表比较北非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
4.理解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重点】
1.非洲的地形、气候特征
2.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链接】
1. 东非裂谷带出处于板块张裂地带||,两岸悬崖壁立||,附近多火山||。
乞力马扎罗山
为非洲最高山||,垂直地带性复杂||,为死火山||。
东非湖泊群多为断裂凹陷形成||。
2. 刚果盆地原是一个内陆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形成盆地||。
3. 影响非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有旱灾、土地荒漠化、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学习流程】
一、独学
1.填图
(1)大西洋、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几内亚湾、莫桑比克海峡、亚丁湾、
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
(2)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
赞比西河、维多利亚湖
(3)在图中找赤道、南北回归线||,画出0°
经线和40°E||。
2.在非洲地形图中找出非洲主要地形区||,
并描述该区地形特征||。
3.读非洲气候类型图||,观察该区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4.非洲的气候还具有非地带性现象||,你能找出几处吗?
5.非洲被称为“富饶大陆”||,你能说出哪些国家有哪些丰富的矿产吗?
6.非洲经济有什么特征?这种经济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你能为该区的发展出谋划策吗?
7.结合资料||,对比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异同||。
8.非洲为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压力导致该地区粮食短缺||,环境恶化||。
你能画个简图说明人口、粮食与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9.回忆非洲萨赫勒地区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措施||。
二、对学
1.对子间相互检查||,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2.对子间找出并总结都有疑惑的问题||。
三、群学
针对独学、对学中存在的疑问||,小组长组织组内讨论||。
四、展示1.小组长统计组内存在的问题||,按照老师要求组织组内准备展示||。
2.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补充或者质疑哦||。
五、学习反馈
1.课堂小结
用知识框架图或知识树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当堂检测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
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
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3.自我反思(我的收获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