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班会之乐于助人_从我做起”
- 格式:ppt
- 大小:747.50 KB
- 文档页数:19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是“乐于助人”,旨在引导同学们树立乐于助人的美德,培养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意识,让团结友爱的种子在每位同学心中生根发芽。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培养出一颗乐于奉献、宽容包容的心灵。
一、活动目标:1. 认识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培养同学们的奉献精神和乐于帮助他人的意识。
2. 引导同学们学会互相尊重、宽容,培养友爱团结的集体氛围。
3. 激发同学们的爱心和责任感,让每个人都成为班级中的小帮手。
二、活动流程:1. 热身活动:通过团体游戏等形式,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营造活泼轻松的氛围。
2. 主题引入:老师通过引用感人的故事或者现实案例,引发同学们对乐于助人的思考,激发他们内心的善良和爱心。
3. 分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乐于助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4. 展示互助案例: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或者他人乐于助人的事迹,让大家感受到互助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5. 角色扮演:设置一些情境,让同学们分角色演绎如何乐于助人,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6. 课堂总结:老师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将这种美德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三、活动实施:1. 时间安排:本次主题班会的活动时间为XX月XX日下午,持续90分钟。
2. 资源准备:准备好主题引入的故事、分组讨论的话题、角色扮演的情境设定等各项资源。
3. 活动组织:教师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活动的开展方式。
四、活动评估:1. 对同学们的参与度、讨论质量、角色扮演表现等进行评估,以了解他们对“乐于助人”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收集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和感受,根据反馈情况对今后的主题班会活动做出适当调整和改进。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相信同学们能够深刻认识到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培养出一颗善良、友爱的心灵,让我们的班级充满爱和温暖,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乐于助人,温暖同行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2. 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
三、活动时间:1课时四、活动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乐于助人的意义,引导学生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乐于助人。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乐于助人的感人故事,如雷锋助人为乐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3.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乐于助人,以及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如何寻求他人的帮助。
4. 分享感悟: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和感悟,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情景剧表演: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关于乐于助人的情景剧,展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乐于助人。
6.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强调乐于助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好事,助人为乐。
7. 课后实践: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关于乐于助人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8. 跟踪反馈:教师在课后关注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乐于助人的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9. 周期性总结:在每个周期的班会活动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践行乐于助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促进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10. 期末总结:在期末班会活动中,教师对整个学期的乐于助人主题班会进行总结,表彰在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乐于助人意识。
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一个关于乐于助人的感人故事。
2. 学生们准备小组讨论的内容。
3. 学生们准备情景剧的表演。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避免出现冷场现象。
2. 在小组讨论和分享感悟环节,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在情景剧表演环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意,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三篇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1一、班会背景针对本班本学期德育阵地的主题“争做好人好事”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争做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二、班会目的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助人为乐。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使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三、准备过程1.给参加活动的三个组取名分别为:阳光组.奋进组.快乐组。
2.每个组都收集助人为乐的真实事迹。
3.为学生准备助人为乐的小品两个。
4.教师准备每个组的好人好事名单及一份关于助人为乐的分析材料。
会场布置:教师在前板出好主题,其余由学生装饰。
四、活动过程主持人:班主任1.宣布活动开始,介绍参加活动的组合及此次活动的目的。
2.宣布近期每个组的好人好事名单,并对每个组中为集体做好事的同学进行表扬。
3.小品表演《爱护幼小》让学生交流感受,再在班上汇报。
4.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有什么感受具体谈谈自己遇到的困难及当时的感受。
5.当别人帮助你解决了困难,你心里又有什么想法6.你帮助过别人解决过什么困难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怎么想的(引出助人为乐)7.材料分析,思考材料中谁真正作到了助人为乐,为什么8.学生交流助人为乐的真人真事,并教育学生向这些人学习。
9.通过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今后打算怎样做10.教师小结。
五、总结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成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好公民,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大家都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缺乏公德的例子,也讲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人好事。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所有这些做法,看似简单,但体现了道德建设的真谛,就是从行为养成入手,公德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这些具体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展现着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城市市民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2《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时间:2023.4.21 地点:二·一班教室参加人员:二年级一班全体学生和班主任设计理念:关爱他人,特别是贫困儿童,让同学们心中有他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中闪光的精华。
乐于助人(教学设计)小学生主题班会一、班会主题:乐于助人,从我做起二、班会背景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这些时候,我们都需要他人的帮助。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会乐于助人,关心他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和温暖。
因此,本次班会的主题就是“乐于助人,从我做起”,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助人意识和行为。
三、班会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乐于助人,明白助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和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助人,提高他们的助人能力。
四、班会内容1. 班会导入通过一个关于乐于助人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助人行为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什么是乐于助人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乐于助人,助人的重要性以及助人的意义。
3. 助人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助人,包括助人的态度、助人的方法等。
4. 助人小故事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知道的助人小故事,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助人热情。
5. 助人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助人行动计划,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去助人。
五、班会总结通过本次班会,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明白助人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助人,从而培养他们的助人意识和习惯。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去助人,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六、班会拓展活动1. 助人小故事演讲比赛2. 助人行为记录3. 助人主题绘画比赛七、班会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班会后的助人行为,以及他们对助人主题的理解和态度,来评估本次班会的效果。
八、班会后续行动定期组织助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助人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九、班会策划人XXX十、班会时间XXXX年XX月XX日通过本次班会,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明白助人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助人,从而培养他们的助人意识和习惯。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去助人,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重点关注的细节:助人方式与方法的教授在本次班会中,"助人方式与方法"的教授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教案【篇一:助人为乐_奉献爱心主题班会】《助人为乐`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并且寻找到奉献精神的真谛。
2、帮助学生发现在奉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适合小学生的是乐于助人,为班级学校奉献,有集体荣誉感。
3、通过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共同发现助人为快乐之本。
二、教学重点:1、奉献精神的真正理解2、乐于助人,点滴小事从我做起三、活动形式:以主题班会形式,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以小故事,诗歌朗诵,大家交流心得等节目共同组成主题班会。
四、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奉献精神主持人a:3月5日,是个平凡的日子,但是每年我们却用它来纪念一个不平凡的人,那就是雷锋。
今天,我们同样在他的精神激励下,也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响应号召。
二年六班“学习雷锋`奉献爱心”主题队会正式开始。
主持人b:我们一直在说奉献精神,那么真正的奉献精神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中来进行领悟吧:节目一:(奉献精神的小故事)主持人a:听完这些小故事,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奉献精神呢?(请同学们发言)主持人b:大家说的都不错,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着无数的平凡的人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无私做出奉献。
例如,警察叔叔,据统计,春节期间,当全国人民都在全市九成的民警,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你还能说出哪些职业一直默默奉献?主持人a:雷锋常说:“革命需烧木炭,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堵枪眼,就去做黄继光。
”他的确这样做到了,他把自己生命溶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无论是当公务员,还是当工人和军人,他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勤奋努力,工作在哪里,就在哪里闪光发热,竭尽所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
主持人b:下面请听勾瑞瑶`汤函玉同学的配乐诗朗诵《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主持人a:听完这首诗后,让我更加感受到虽然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的微小,但是只要每个人无私奉献下,聚集在一起就会变得无限的大。
《我助人,我快乐》主题班会实录活动目的:通过介绍任佳荷和宫傲梅两位同学事迹及其同学中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关爱他人的典型事例。
让同学们心中有他人,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传承中华美德.活动过程记录:主持人宣布:《我助人,我快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第一乐章:先进事迹感召甲:我们赞赏许多美德:勇毅、勤奋、坦诚、谦逊。
闪烁这种种美德光辉的行为都不止一次让我们的青春热血沸腾。
但若静心思忖,“最赞赏同学什么品质”?我们的确会工工整整地写上“乐于助人”四个大字。
乙:是啊,当我们还在妈妈怀抱的时候,就谙熟了司马光砸开水缸救助同伴的故事。
我们羡慕那位古代少年的机智,更赞美他助人的美德。
这之后,从金庸笔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胡斐大侠,到《悲惨世界》里悲天悯人的米里哀主教,都熏陶着我们纯真的心灵。
这其中,最强烈感召我们的当然还是平凡而伟大的雷锋:“哦,必须把赶路的大嫂护送到家,现在是夜深、雨大、路远、泥泞!”《雷锋之歌》的节奏敲击着我们成长的步点。
我们形成了一种理性的信念:“助人为乐”是人类文明绽放出的灿烂花朵,“助人为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
甲:今天在我们旭升寄宿学校五(3)班,盛开出两朵美丽的助人为乐的奇芭.请听仁爱少年10月9 日下午,市民刘女士捧着一面精心制作的锦旗来到实验二小,锦旗赠与的对象是该校六年八班的任佳荷和宫傲梅两位同学。
两位小学生到底做了什么感人的事让刘女士如此“兴师动众”呢?在与两个孩子的谈话中,记者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10月6日下午2时许,任佳荷和宫傲梅两个女孩在离家不远的龙湾市场东门附近玩,一个老人正扶着树站着,突然,老人一下子摔坐在地上,并发出痛苦的呻吟声。
老人摔倒的地方正好在路边大树下,有四五个成年人从老人身边经过,有的停下脚步看了看,扭头走了,有的干脆加快脚步直接走开了。
正在附近玩耍的任佳荷和宫傲梅听见老人的叫声,起初还以为老人是故意的呢,迟疑着没有跑过去。
可是她俩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老人的痛苦不像是假的,而路过的人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助老人,两个女孩商量一下,不再迟疑,径直跑到老人跟前,蹲下身,关切地询问。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班主任: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乐于助人”。
作为学生,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
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什么是乐于助人、为什么要乐于助人以及如何乐于助人。
一、什么是乐于助人乐于助人是指心甘情愿地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困难和需要,并主动提供帮助。
乐于助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能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乐于助人不仅表现在大事上,也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二、为什么要乐于助人乐于助人有许多重要的原因。
首先,帮助他人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当我们看到他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获得了改善时,我们也会感到由衷的幸福和自豪。
其次,乐于助人能够增进人际关系。
帮助他人不仅能获得他们的感激,还能建立友谊和信任。
最后,乐于助人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教育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发展,还要为他人的进步做出贡献。
三、如何乐于助人要乐于助人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首先,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例如,帮助同学捡起掉在地上的书包、主动为老师递上讲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
其次,我们可以主动关心身边的人。
关心同学的学业情况、家庭状况,对他们的困难给予理解和帮助。
再次,我们可以参与一些公益活动。
通过捐款、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
最后,在班级中推行乐于助人的风气。
组织一些互帮互助的小组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团结。
通过今天的班会,相信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乐于助人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践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乐于助人,为构建和谐友善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2023年小学主题班会学雷锋范文600字(精选3篇)【篇一】2023年小学主题班会学雷锋范文600字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主题班会。
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内容是学雷锋。
雷锋是周恩来总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表率。
在他的宝贵的短暂的生命里,他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博得了广大人民的深深的爱戴和敬佩。
学雷锋,就是要学习他为人民,为社会,无私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
就是要向雷锋学习爱人、爱岗、爱国的精神。
就是要向雷锋学习乐于助人的精神。
就是要向雷锋学习无论是什么时候,总是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学雷锋不仅要在学校里学,在家庭里也要学。
对家人来说,帮助父母做家务,关心爷爷奶奶的身体。
对朋友来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与他们友好相处。
对老师来说,遵守学校的纪律,尊敬师长,向老师请教问题。
学雷锋要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为集体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帮助他人排忧解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比如:在班会上帮助老师管理秩序;在上学路上帮助老人过马路……大家想一想,如果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学哀雷锋,都能修身齐家,管好家里的小事情,为人民服务,那该有多么美好的世界呀!试想一下,每天人人都能行善事、帮助他人,那人人都会感到快乐。
所以说,学雷锋,我们不仅要在学校,在家庭中学习,更要走进社会,走进大家庭,走进群众中去。
同学们,让我们都学习雷锋,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雷锋精神像一颗小太阳,照亮我们的校园,照亮我们的家庭,照亮我们的一生!谢谢大家!【篇二】2023年小学主题班会学雷锋范文600字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次特殊的班会,是一次学雷锋,传承雷锋精神的班会,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你们知道什么是雷锋精神吗?雷锋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是千千万万杰出的人的代表,他在生活中丢弃了个人的庸俗和娇贵,为人民无私奉献,为社会付出了一切,把自己变成一粒粒一捧捧的沃土,为人民农场的发展添了一丛丛绿油油的老树。
三年级小学生提倡乐于助人主题班会上的2019精彩发言稿五篇一名乐于助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对许多人起到积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能够带动更多人加入到乐于助人的群体中来,为此我们也应当做一名乐于助人的人!橙子在此献上五篇三年级小学生提倡乐于助人主题班会上的2019精彩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小学生提倡乐于助人主题班会上的2019精彩发言稿一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杨紫灵是我的同学,她是一个爱帮助同学的女孩,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同学。
记得那是在一节数学课上,周老师留了几道数学题,我被一道题难住了,急得满头大汗。
忽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冲出了教室,只剩下几个没写完作业的同学。
我急了,要知道,我可是班里的尖子生呀!忽然看见了正在急急忙忙收拾书包的杨紫灵,我赶忙走上前去,说:“杨紫灵,这道题怎么写呀?”看上去她有些犹豫:“可……可我还想小便呢,算了吧,还是先给你讲吧!”杨紫灵讲得详细,我听得很仔细,不一会儿,我就会写了。
刚讲完题上课铃就响了,杨紫灵还没有去小便呢!我看了看她,她笑了,她的笑,是多么的甜蜜呀!你们看,这就是我的同学,一个乐于助人的同学。
三年级小学生提倡乐于助人主题班会上的2019精彩发言稿二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正午,我踏着匆匆地步伐准备回家。
当我经过路途上一个转弯时,我看见了一个小孩正在那抽噎地哭。
“怎么了,小弟弟?”我皱着眉头问他。
只见他指了指旁边的单车,“我单车链子掉了,我家还离这里好远。
”他实在显得有点可怜。
我连忙跟他说:“我来帮你修,你别哭。
”他双眼放光,连忙应着:“谢谢你,哥哥!”我摆出一副酷酷的样子,二话不说,径直走向那一辆小单车。
链子拖到了地上,我先把单车平倒在地上,接着拿起一根小木棍,挑起单车链,硬是想将它强行安在轨道上。
那链子似乎硬是不听话,棍子都折断了,也没有成功。
我似乎来了劲,不搞定它,决不罢休……他望着我那堆满干劲的表情,又笑笑,说:“哥哥,若是实在修不好就算了吧,让我推单车回家吧,你的好心我领了,实在谢谢……”我一副铁板脸似的说:“我就不信修不好一辆单车!”我随手在地上又拿起一根木棍,先将链子挑到轨道处,接着将摆椅一转,那链子似乎变魔术的“变”到了轨道上。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本班决定开展以“乐于助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助人为乐的意义,提升自身素质,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乐于助人精神的认识,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
3. 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集体氛围。
三、活动主题“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四、活动时间2024年10月五、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六、活动对象全校学生七、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班主任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乐于助人精神。
2.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乐于助人典型事迹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助人为乐的力量。
3. 主题演讲:邀请有关专家或优秀学生代表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乐于助人的故事和心得。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乐于助人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行动方案。
5. 优秀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展示班级乐于助人的优秀事迹。
6. 互动环节:开展“助人之心”传递游戏,让学生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7.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乐于助人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8. 颁发证书:为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颁发“助人小明星”荣誉证书,激励更多学生践行乐于助人。
八、活动组织及分工1. 组织者:班主任2. 策划:班级团干部3. 邀请嘉宾:班级联络员4. 拍摄视频:班级摄影爱好者5. 道具准备:班级后勤小组6. 活动现场布置:班级美工小组7. 活动主持:班级主持人九、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500元2. 活动道具:300元3. 嘉宾交通及住宿:200元4. 荣誉证书制作:100元总计:1100元十、活动效果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活动现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以及活动后的持续影响。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以改进后续活动。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和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乐于助人的意识,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学会关心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乐于助人的内涵和价值。
(2)掌握在不同情境下帮助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乐于助人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培养学生长期坚持乐于助人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人们互相帮助的温馨视频,如在公交车上让座、帮助老人过马路等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视频中的这些行为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乐于助人的意义,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乐于助人的含义和重要性(10 分钟)(1)结合具体事例,向学生讲解乐于助人的含义,即主动关心他人,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不计较个人得失。
(2)阐述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如可以让我们收获友谊、增强自信、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同时也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6 人,讨论以下问题:(1)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别人帮助自己的情况?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2)你们认为什么样的行为算是乐于助人?(3)在帮助他人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该如何克服?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几个关于乐于助人的案例,如:案例一:小明在上学路上看到一位盲人过马路,他主动上前搀扶,将盲人安全送到马路对面。
案例二:小红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没有座位,她主动让座,老奶奶非常感激。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主人公的行为,讨论他们的做法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以及这些行为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5、角色扮演(15 分钟)设置几个场景,如在学校里同学摔倒、在社区里邻居搬重物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这些场景中如何帮助他人。
《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主题班会记录优秀7篇《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主题班会记录【篇1】活动目标1、让我园的孩子们知道每年的三月五日这个时候是雷锋日,使儿童从小形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简朴的意识。
2、采用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后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思想和行为的表现。
3、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使学生学会明礼、感恩、友爱、奉献的优良品质,教育学生做一名新时期的小雷锋。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雷锋精神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怎么树立一种助人为乐的小雷锋精神。
活动准备雷锋图片、胶水、电视机、DVD机(放雷锋记录片以及《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活动过程1、把雷锋的图片帖在黑板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们知道雷锋是一位解放军人。
2、通过讲雷锋故事,谈话等形式让孩子认识雷锋,知道雷锋叔叔是一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逐步树立起以“学习雷锋”为荣的观念。
3、放雷锋纪录片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了解雷锋一些助人为乐事迹,教学生们唱雷锋歌《学习雷锋好榜样》。
最后让全班的学生来说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怎么去学习雷锋精神。
4、鼓励学生在教室里捡垃圾,保持教室整洁,爱护公共财产,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人,帮助老人,做一个乖孩子。
5、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回答,例如,我们在街遇到叔叔阿姨们问路如果我们知道该怎么办啊?学生:我们会帮他们指路。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家中该注意什么呀?小朋友:洗完手要把水龙头扭紧,吃饭时不浪费粮食,不跟爸爸妈妈顶嘴,帮奶奶爷爷剩饭。
教学反思我一直认为,孩子终归是孩子,不可能做大人做的事情。
可是和我们班的宝宝们相处后,我才发现我的这个想法真是太愚蠢了。
今天早上,我来到教室还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班的黄诗瑤和黄瑾乐就已经跑到我的面前大声的对我说:“老师好!”我很担心,毕竟我还没有做完工作不能很好的看管他们。
无奈之下我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自己忙自己的!当我刚把一张桌子摆放好后,刘永浩便主动的跟我说:“老师,让我们来帮你抬桌子吧!”我内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他们帮我那说不定会磕着或者碰着。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乐于助人二、班会背景在当今社会,部分学生可能过于关注自我,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因此,有必要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乐于助人的意识,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三、班会目的1、让学生理解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和意义。
2、引导学生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并激发他们主动帮助他人的意愿。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班会时间具体时间五、班会地点教室六、参与人员全班同学七、班会准备1、收集有关乐于助人的故事、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乐于助人的看法和行为习惯。
3、安排学生排练有关乐于助人的小品。
4、制作班会所需的 PPT。
八、班会过程(一)导入(5 分钟)1、播放一段有关人们互相帮助的温馨视频,如在公交车上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等场景。
2、提问学生:视频中的场景让你有什么感受?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或者接受过别人的帮助?(二)分享故事(10 分钟)1、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知道的有关乐于助人的故事,如雷锋的事迹、古代名人的助人故事等。
2、讲述完故事后,让其他同学谈谈从这些故事中得到的启发。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0 分钟)1、展示之前问卷调查的结果,包括学生对于乐于助人的认知、自己的助人行为频率等方面。
2、针对调查结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部分学生认为帮助他人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有些学生很少主动帮助他人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
(四)小品表演(10 分钟)1、学生表演事先排练好的小品,内容可以是一位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他解决问题的过程。
2、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小品中同学们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
(五)小组讨论(15 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6 人。
2、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常见的需要帮助的情况?当我们帮助别人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应该如何克服?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主动帮助他人?3、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学习雷锋,乐于助人”主题班会设计教案主题班会:学习雷锋,乐于助人一、主题导入今天的主题班会是学习雷锋,乐于助人。
雷锋同志是我国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被誉为好人。
让我们通过学习雷锋同志的故事和精神,激励自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乐于助人,传递正能量。
二、学习雷锋的故事雷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党员,他在生活中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助人为乐的信念。
他热爱集体生活,乐于劳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雷锋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三、乐于助人的意义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当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乐于助人可以培养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使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乐于助人也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友谊,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幸福。
四、如何学习雷锋,乐于助人1. 培养爱心:学会关心他人,从小事做起,为身边的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2. 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落实行动:不仅停留在口头承诺,更要将爱心付诸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乐于助人。
4. 感恩回报:学会感恩,明白自己得到的帮助,应该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五、活动设计1. 观看雷锋的影视作品,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和乐于助人精神。
2.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乐于助人经历,激励他人。
3. 设计乐于助人行动计划,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其中。
4. 制作雷锋红领巾,作为乐于助人的象征,传递正能量。
六、收官总结学习雷锋,乐于助人,不仅是一种表面的形式,更是一种内心的力量。
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乐于助人的意义,践行雷锋精神,传递正能量,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与温暖。
谢谢大家的参与!以上就是今天主题班会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正能量,学习雷锋,乐于助人。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传承雷锋的精神,让世界充满爱与友善。
谢谢大家!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小雷锋。
乐于助人关爱他人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一、前言在当今社会,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品质。
作为一名老师,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的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种乐于助人关爱他人主题班会的设计方案。
二、主题班会名称关爱他人,从我做起三、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乐于助人精神,激发他们关心他人的意识;2.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尊重、关爱他人的态度;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4.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爱与关怀。
四、活动准备1. 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流程;2. 邀请某位嘉宾或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与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相关的经验或故事;3. 准备相关的素材和教具,如图片、视频、PPT等;4. 找到相关的互动游戏或小组活动,以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
五、活动流程1. 开场:播放一段与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主题演讲:请某位嘉宾或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他们的经验或故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并展示他们的观点;4. 互动游戏:设计一款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乐于助人的快乐,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5.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互动游戏中的体验,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6. 结束活动:总结活动内容,强调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活动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乐于助人关爱他人主题班会的理解和接受程度;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改进的空间。
七、活动延伸1.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留守儿童捐赠物品等;2. 鼓励学生自发参与志愿者活动,提供更多关爱他人的机会;3. 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主题,通过故事、视频等引导学生思考。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主题班会教案是关于乐于助人的主题。
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对他人伸出援手不仅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还能培养我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今天的班会,我希望能让大家深入了解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1. 开场活动:分享故事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和参与度,我们首先来玩一个开场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分享故事来认识乐于助人的力量。
请每个同学分享一个自己曾经帮助他人或受他人帮助的经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观看短片:《小小志愿者》接下来,我们将观看一部名为《小小志愿者》的短片。
该短片通过一个小女孩在社区中乐于助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和价值。
请大家仔细观看,并对影片中的主要情节和寓意进行讨论。
3. 分组讨论:乐于助人的好处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乐于助人的好处。
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大家汇报讨论结果。
我们将一起分享各组的观点,并总结出乐于助人的几个重要好处。
4. 游戏互动:团队合作接力赛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互动环节,以加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这是一个接力赛,同学们需要分成若干个小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将物品从起点传递到终点。
在比赛结束后,我们将讨论每个小队的策略、困难以及如何解决困难的经验。
5. 角色扮演:乐于助人的场景模拟在本环节中,我们将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
同学们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演绎一个乐于助人的场景。
可以是帮助老人过马路、帮助朋友做家庭作业等,通过模拟不同场景,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乐于助人的感觉,并展示出自己的创意和表演才华。
6. 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加深了对乐于助人的理解和认识,也体验了乐于助人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乐于助人不仅仅是在班会或者特定场合下表现出来,更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价值观。
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持之以恒地倡导乐于助人的精神,并且将之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乐于助人成为我们班级和社区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