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工艺原理--半导体工艺原理(贵州大学)
- 格式:ppt
- 大小:20.66 MB
- 文档页数:68
1.根据扩散源的不同有三种扩散工艺:固态源扩散,液态源扩散,气态源扩散。
2.固相扩散工艺微电子工艺中的扩散,是杂质在晶体内的扩散,是固相扩散工艺。
固相扩散是通过微观粒子一系列随机跳跃来实现的,这些跳跃在整个三维方向进行,主要有三种方式:间隙式扩散替位式扩散间隙—替位式扩散3.什么是离子注入离化后的原子在强电场的加速作用下,注射进入靶材料的表层,以改变这种材料表层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注入离子在靶内受到的碰撞是随机的,所以杂质分布也是按几率分布的。
离子进入非晶层(穿入距离)的分布接近高斯分布.4.离子注入的沟道效应沟道效应当离子沿晶轴方向注入时,大部分离子将沿沟道运动,几乎不会受到原子核的散射,方向基本不变,可以走得很远。
5.减少沟道效应的措施(1)对大的离子,沿沟道轴向(110)偏离7-10o(2)用Si,Ge,F,Ar等离子注入使表面预非晶化,形成非晶层.(3)增加注入剂量(晶格损失增加,非晶层形成,沟道离子减少).(4)表面用SiO2层掩膜.6.损伤退火的目的(修复晶格,激活杂质)A.去除由注入造成的损伤,让硅晶格恢复其原有完美晶体结构B.让杂质进入电活性(electrically active)位置-替位位置。
C.恢复电子和空穴迁移率7.退火方法a.高温退火b.快速退火:激光、高强度光照、电子束退火、其他辐射.8.注入方法a直接注入离子在光刻窗口直接注入Si衬底。
射程大、杂质重时采用。
b间接注入;通过介质薄膜或光刻胶注入衬底晶体。
间接注入沾污少,可以获得精确的表面浓度。
c多次注入通过多次注入使杂质纵向分布精确可控,与高斯分布接近;也可以将不同能量、剂量的杂质多次注入到衬底硅中,使杂质分布为设计形状。
9.降低系统自掺杂方法a.降低系统自掺杂的有效方法是对石墨基座进行HCl 高温处理,处理的温度应该高于外延生长温度。
b.所谓高温处理就是用HCl 在高温下把基座上淀积的硅腐蚀掉,在腐蚀后立即在基座上包一层本征硅用来封闭基座。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工艺与原理解析半导体器件是当代电子科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今是电子产品中的核心部件。
从手机、电脑,到数控机床和汽车,半导体器件无处不在。
在众多的半导体器件中,最重要的是集成电路芯片,关于这些芯片的制备工艺和原理,是半导体制造中最核心的内容。
本文将系统地探讨半导体器件的制备工艺和原理解析。
1.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半导体器件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元器件,主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器件、光电池、功率器件和集成电路等。
半导体是一种电阻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在导体中,自由电子数量很多,在绝缘体中则很少。
而在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较少,但只要具备条件,就可以对电子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实现特定的电学性能。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都与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特性有关。
(1)半导体的导电性半导体材料中自由电子与空穴的数量相等,相当于这两种载流子在半导体材料中电中性分布。
但当外部电场或光照作用于半导体材料中时,就会出现电子或空穴的不均匀分布,就形成了导电。
(2)PN结PN结是半导体中最基本的电子器件。
PN结由P区和N区组成,是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融合而成。
在PN结中,P区富电子空穴,N区富电子,两个区域的材料交界处形成一个“结”。
当PN结正向偏压时,此时电子从N型半导体区向P型半导体区移动时,由于其能量足够,就可以跨越PN结,进入P型半导体区,使P型半导体区中的空穴流动向N型半导体区,这就是PN结导通了电流。
反向偏压时,应用电势既不增加P-N结电容的电通量,异物禁带宽度也不发生变化,反向电压也不足以使较宽的带隙内的电子加速到足以穿越禁带,而只是引发一些小电流。
(3)场效应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FET)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器件。
与其他晶体管一样,场效应晶体管可以完成电子放大、开关和滤波等操作。
FET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数量实现电流的控制。
当电压施加到FET的门极时,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数量会受到控制。
半导体工艺技术原理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is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electronic devices. It involves the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s and the flow of electricity to create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transistors, diode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Since its inceptio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which have revolutionized the way we live, work, and communicate. The principles behind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are rooted in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se principles is essential for developing new and improved electronic devices.半导体技术是现代电子设备的基础。
它涉及材料的操纵和电流的流动,以创建晶体管、二极管和集成电路等电子组件。
自问世以来,半导体技术经历了重大进步,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
半导体技术背后的原理根植于物理学和工程学,理解这些原理对于开发新的和改进的电子设备至关重要。
One of the key principles of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is the band gap, which is the energ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lence band and the conduction band in a material. This band gap determineswhether a material is a semiconductor, an insulator, or a conductor. By manipulating the band gap, engineers can control the flow of electrons and create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pecific properties. Additionally, the doping of semiconductors with impurities can modify their electrical properties, allowing for the cre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半导体技术的一个关键原则是能隙,它是材料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