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共3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86 MB
- 文档页数:37
毽球比赛规则(三人赛)依据中国毽球协会《毽球竞赛规则》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一条、场地一、场地面积:比赛场地长11.88米,宽6.1米。
(羽毛球双打场地后发球线内界和边线外界)。
二、发球区:距两端线中点两侧各1米处向场外各画一条长20厘米与端线垂直短线叫发球区线(此线不包括在发球区内)。
发球区线向后无限延长区域第二条球网一、球网:球网采用羽毛球比赛球网,高1.55米。
网的两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必须相等,两端的高度与中间的高度相差不得超过2厘米。
第三条、毽球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
毽毛为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羽成十字形插在毛管内,每支羽毛宽3.20—3.50厘米。
毽垫直径3.80-4厘米,厚1.30-1.50厘米。
毛管高2.50厘米。
毽球的高度为13-15厘米。
毽球的重量为13-15克。
第四条、比赛队员的组成比赛队由5人组成(男女不限),其中队长1人。
比赛前各队应将参赛队员(包括替补队员)的姓名、号码登记在记分表上。
未登记的队员不得参加比赛。
第五条、队员的场上位置一、双方队员必须站在本方场区内。
站在靠近球网的两名队员从左至右分别为3号位和2号位队员,靠近端线的队员为1号队员。
场上队员的位置必须与登记的轮转顺序相符合。
二、某队取得发球权时,应先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然后由轮转到1号位队员发球。
三、发球的位置:发球的一方,2、3号位的队员在发球队员的前方,彼此间相距不得少于两米。
球发出后,双方队员可以在本方场区内任意交换位置。
四、每局比赛结束之前,队员的轮转顺序不得调换。
第六条、比赛计分办法和场区选择一、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每球得分制。
二、每局采用11分制,即双方分数先达11分者胜。
每局双方打到10平后,一方领先2分即算该局获胜;若双方打成20平后,一方领先1分,即算该局取胜。
三、比赛前选择场区或发球权。
第一局结束后双方交换场地和发球权。
四、决胜局开始前,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重新选择场区或发球权。
决胜局比赛中,任何一队先得6分时两队应交换场地。
毽球比赛规则依据中国毽球协会《毽球竞赛规则》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一、场地(一)场地面积: 比赛场地长11米,宽6.1米。
(二)发球区:距两端线中点两侧各1米处向场外各画一条长20厘米与端线垂直短线叫发球区线(此线不包括在发球区内)。
发球区线向后无限延长区域球网采用羽毛球比赛球网,高1.55米。
网的两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必须相等,两端的高度与中间的高度相差不得超过2厘米。
三、毽球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
毽毛为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羽成十字形插在毛管内,没支羽毛宽3.20—3.50厘米。
毽垫直径3.80-4厘米,厚1.30-1.50厘米。
毛管高2.50厘米。
毽球的高度为13-15厘米。
毽球的重量为13-15克。
四、比赛队员的组成比赛队由8-10人组成(男女不限),上场队员4人(其中必须有一名异性队员),其中队长1人。
比赛前各队应将参赛队员(包括替补队员)的姓名、号码登记在记分表上。
未登记的队员不得参加比赛。
第一局和第二局上场队员只允许一名重复,决胜局上场队员不限。
五、队员的场上位置(一)双方队员必须站在本方场区内。
站在靠近球网的两名队员从左至右分别为3号位和2号位队员,靠近端线的队员从左至右分别为4号、1号队员。
场上队员的位置必须与登记的轮转顺序相符合。
(二)某队取得发球权时,应先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然后由轮转到1号位队员发球。
(三)发球的位置: 发球的一方,2、3号位的队员在发球队员的前方,彼此间相距不得少于两米。
球发出后,双方队员能够在本方场区内任意交换位置。
(四)每局比赛结束之前,队员的轮转顺序不得调换。
第六条、比赛计分办法和场区选择(一)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每球得分制。
(二)每局采用21分制,即双方分数先达21分者胜。
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一方领先2分即算该局获胜;若双方打成25:25平后,一方领先1分,即算该局取胜。
(三)比赛前选择场区或发球权。
第一局结束后双方交换场地和发球权。
(四)决胜局开始前,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重新选择场区或发球权。
毽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毽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体育运动,被很多人视为一种健康、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运动方式。
本文将介绍毽球竞赛的规则和裁判法。
一、比赛规则:1.比赛场地:毽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场地,场地长度为13.4米,宽度为6.1米。
场地中央有一条网高1.52米的竖直网,将场地分为两个相等的区域。
2.球员人数:每队比赛时由4名球员组成,其中一名为替补球员。
3.球具规格:使用圆形造型的毽球,直径为15.5厘米,重量为40-45克。
4.比赛方式:比赛分为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四个项目。
比赛双方站在自己的半场,通过脚踢或用身体其他部位接触毽球,使毽球在对方半场落地得分。
二、裁判法:1.裁判组成:毽球比赛的裁判组由一名主裁判和两名线裁判组成。
2.主裁判职责:主裁判是毽球比赛的最高裁判,负责判罚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犯规行为和争议情况,并宣布比赛的开始和结束。
3.线裁判职责:线裁判主要负责判断球是否越界、服务是否合法以及比赛中其他具体规则的执行情况。
4.置换制度:裁判组在比赛过程中,若发现主裁判出现严重失误,可对主裁判进行置换。
此外,若有必要,裁判组还可以派人员监管赛场周围秩序。
5.技术统计:裁判组还负责统计双方球员的得失分情况,并记录比赛时间、得分等关键数据。
6.犯规判罚:毽球比赛中,裁判组会对球员的违规行为进行判罚,包括犯规踢球、越位、出界、触网、冲撞等行为。
对于犯规的球员,裁判组会对其进行警告、罚分或罚出场等处理。
总之,毽球竞赛规则严谨,注重公正和公平。
裁判的职责是确保比赛的正常进行以及球员的合法权益,同时遵守比赛规则和裁判法,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毽球比赛才能真正展现其运动魅力,并让参与者充分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挑战。
毽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2011版(图文)第一章总则第1条宗旨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毽球运动的发展,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速毽球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开展,使其更好地为全民健身事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章场地与器材第2条场地2。
1 场地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长方形。
2.1.1 规格比赛场区规格为长ll88厘米,宽610厘米。
2.1。
2 地面比赛场地地面须平整,无影响比赛的隐患。
2.1.3 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上空的无障碍空间,从地面至少高6米;比赛场区四周至少有2米宽的无障碍区。
2.1。
4 场地照明比赛场地的灯光照明度在距比赛场地1米高处进行测量,应为1000—1500勒克斯。
2.2 界线比赛场地应按平面图(图1)画出清晰的界线,各条界线宽4厘米,界线的宽度包括在场地面积之内.界线颜色应与场地及球网明显区别。
图12.2.1 边线较长的两条界线为边线。
2。
2。
2 端线较短的两条界线为端线。
2。
2。
3 中线连接场地两边线中点并与端线平行的线为中线。
中线将场地分为均等的两个场区。
2。
2.4 限制线在中线两侧各画一条与中线平行的线为限制线(此线包括在限制区内)。
中线中点至限制线的外缘(远离中线端)的距离为l98厘米。
限制线是无限延长的。
2。
2.5 发球线距两端线中点两侧各1米处向场外各画一条长20厘米、距端线4厘米并与端线垂直的短线为发球线(此线不包括在发球区内)。
2。
3 区域2.3。
1 发球区发球线向后无限延长的区域为发球区。
2.3.2 单人赛接发球有效区单人赛的发球须落在接发球有效区内,即限制线与端线之间的区域(图2)。
限制线不包括在接发球有效区内.图22。
3。
3 限制区两限制线之间的区域为限制区,即头球进攻、拦击发球和单人赛发球限制区. 2。
3.4 换人区两限制线向场外记录台一侧无障碍区延长形成的区域为换人区。
2。
3.5 球队席区在比赛场地两侧无障碍区内供教练员和替补队员候场的区域为球队席区。
毽球比赛规则XX公司毽球比赛规则一、各项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每球得分制,团体赛每局21分,决胜局15分。
二、比赛前抽签获胜的一方选择一个场区或另一个场区;发球或接发球,第一局结束后双方交换场区和发球。
三、决胜局开始前,正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重新选择场区和发球。
决胜局比赛中,任何一方先得10分时两队应交换场区。
交换时,不得进行场外指导。
交换场区后,双方队员的轮转位置不得变换。
经记录员查对后,由获得发球权的队队员继续发球。
如未及时交换场区,一旦裁判员或任何一方发现时,应立即交换,比分不变。
四、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或场上队长可以向裁判员请求暂停。
五、每局比赛中,每队可以请求两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不得超过30秒钟。
某队在一局中请求第三次暂停,应判该队违例并失1分。
一局内某方的暂停次数不得移至另一局使用。
六、团体赛允许换人。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或场上队长可以向裁判员请求换人。
换人时,场外人员不得向场内队员进行指导,场内队员也不得离开场地。
七、每队每局换人不得超过三人次。
八、各项比赛的发球队员须站在本方发球区内,用手持球,将球抛起,用脚将球从网上踢入对方场区,使比赛进行。
发球队员必须在发球区内发球,在球发出后才能进入场区。
九、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判发球失误并失1分:1、队员发球时,踏及端线或发球区线及其延长线;2、球未过网或触及标志杆;3、球从网下穿过;4、球从标志杆及其延长高度以外过网;5、球触及任何障碍物,或在进入对方场区前触及本队队员;6、球落在界外;7、发球延误时间超过5秒钟;8、裁判员鸣哨后球坠落在地上。
十、重发球: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须重发球:1、比赛进行中,球挂在网上(最后一次击球挂在网除外);2、比赛进行中,毽毛和毽垫在飞行时脱离;3、裁判员鸣哨之前发球;4、比赛进行中,其他人或物品进入场区。
十一、比赛进行中的击球与附加动作1、团体赛每队在将球踢入对方场区前,在本方场区最多只能有三人次共击球四次。
毽球竞赛规则第一章:场地设施与器材第一条:场地第一款场地面积比赛场地采用羽毛场双打场地,长11.88米,宽6.1米。
场地上空6米以内(由地面计算)和场地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障碍物。
第二款界线比赛场地应按平面图(图1)画出清晰的界限,线宽4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场地面积之内。
较长的两条边界叫边线,较短的叫端线。
连接场地两边线的中点与端线平行的的线叫中线。
中线将场地分为均等的的两个场区。
在中线两侧各画一条与中线平行的线叫限制线(此线包括在限制区内)。
中线至限制线的距离为2米。
第三款发球区距两端线中点两侧各1米处向场外各画一条长20厘米与端线垂直的短线叫发球区线(此线不包括在发球区内)。
发球区线向后无限延长的区域叫发球区。
(图一)第二条球网第一款球网的规格球网长7米,宽76厘米,网孔2厘米见方。
球网上沿缝有4厘米宽的双层白布,用绳穿起,将球网张挂在网柱上。
球网必须挂在中线的垂直上空。
球网为深绿色。
网柱安在中线以外,距边线50厘米处。
第二款球网的高度球网的中部顶端距地面垂直高度为1.60米(男子),1.50米(女子)。
网的两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必须相等,两端的高度与中间的高度相差不得超过2厘米。
第三款标志杆与标志带在球网的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交接处,各系有一条宽4厘米,长76厘米的白色带子,叫标志带.在球网上连接标志带外侧应系有两根有韧性的杆,叫标志杆。
两杆内侧相距6米。
标志杆长1.20米,直径1厘米,用玻璃纤维或类似的材料制成。
标志杆应高出球网上沿44厘米,并用鲜明对比的颜色画上10厘米长的格纹。
第三条毽球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
毽毛为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羽成十字形插在毛管内,没支羽毛宽3.20—3.50厘米。
毽垫直径3.80-4厘米,厚1.30-1.50厘米。
毛管高2.50厘米。
毽球的高度为13-15厘米。
毽球的重量为13-15克。
第四条比赛队员的组成第一款比赛队由6人组成,上场队员3人,其中队长1人(左臂应佩带明显标志)。
踢毽子比赛规则踢毽子比赛规则踢毽子比赛规则(一):踢毽子比赛规则比赛时光:一分钟比赛人数:每组4人同时比赛比赛规则:1、在一分钟的时光内,以个数为单位,累计单人踢毽子个数;踢毽子过程中能够停顿,以一分钟结束时的总次数为个人最后成绩。
2、比赛开始,裁判员鸣哨后开始计数,再次鸣哨后比赛停止,计数完毕,结束瞬间的那一次记录为有效。
3、一只脚踢毽子,毽子落地为失败,连续脚不落地触毽两次为犯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失败后可在规定时光内之后再踢,次数累加;比赛开始以踢毽至少三个开始计数并依次累加(若首次踢毽个数不足三个不计入成绩,但后面的能够计入)。
4、比赛结束后,如果总个数相同,那么则以失败次数少的'为胜。
5、参赛队员需准时到场,比赛开始时未到场者视为弃权。
6、计时:束亚玲计数:第一组比赛时由第二组参赛人员为其计数,不得包庇作假。
奖项设置: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踢毽子比赛规则(二):踢毽子比赛规则一分钟踢毽子比赛通知为进一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列》,落实“阳光体育工程”,丰富我校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增强活力,培养学生用心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用心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热情,体现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展现学生用心向上的精神风貌,经校委会决定四月底举办一---六年级一分钟踢毽子比赛。
具体办法如下:一、比赛时光:2010年5月18日五、六年级2010年5月19日一、二年级2010年5月20日三、四年级2010年5月21日发奖二、比赛地点:校篮球场(如有变化时光另行通知)。
三、参赛办法:比赛分男子组和女子组,参赛人数为男、女各5人。
团体各取前两名;个人均取前六名。
四、报名时光:截止至5月13日下午4:00(星期四)各班报名表一式两份,一份自留,一份交校体育组。
各班处参赛队员外另报五名学生裁判,要求职责心强、公平公正,思想高尚的学生。
五、比赛规则:1、比赛为一分钟踢毽子。
毽球比赛规则依据中国毽球协会《毽球竞赛规则》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一、场地(一)场地面积:比赛场地长11米,宽6.1米。
(二)发球区:距两端线中点两侧各1米处向场外各画一条长20厘米与端线垂直短线叫发球区线(此线不包括在发球区内)。
发球区线向后无限延长区域球网采用羽毛球比赛球网,高1.55米。
网的两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必须相等,两端的高度与中间的高度相差不得超过2厘米。
三、毽球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
毽毛为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羽成十字形插在毛管内,没支羽毛宽3.20—3.50厘米。
毽垫直径3.80-4厘米,厚1.30-1.50厘米。
毛管高2.50厘米。
毽球的高度为13-15厘米。
毽球的重量为13-15克。
四、比赛队员的组成比赛队由8-10人组成(男女不限),上场队员4人(其中必须有一名异性队员),其中队长1人。
比赛前各队应将参赛队员(包括替补队员)的姓名、号码登记在记分表上。
未登记的队员不得参加比赛。
第一局和第二局上场队员只允许一名重复,决胜局上场队员不限。
五、队员的场上位置(一)双方队员必须站在本方场区内。
站在靠近球网的两名队员从左至右分别为3号位和2号位队员,靠近端线的队员从左至右分别为4号、1号队员。
场上队员的位置必须与登记的轮转顺序相符合。
(二)某队取得发球权时,应先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然后由轮转到1号位队员发球。
(三)发球的位置:发球的一方,2、3号位的队员在发球队员的前方,彼此间相距不得少于两米。
球发出后,双方队员可以在本方场区内任意交换位置。
(四)每局比赛结束之前,队员的轮转顺序不得调换。
第六条、比赛计分办法和场区选择(一)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每球得分制。
(二)每局采用21分制,即双方分数先达21分者胜。
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一方领先2分即算该局获胜;若双方打成25:25平后,一方领先1分,即算该局取胜。
(三)比赛前选择场区或发球权。
第一局结束后双方交换场地和发球权。
(四)决胜局开始前,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重新选择场区或发球权。
毽球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1、比赛场地采用羽毛球正规比赛场地(长13米,宽6米,网高1.5米)2、本次比赛为3人制,每队限报4人(1人替补),采取单场淘汰制。
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以掷硬币的形式确定各自场地,每局结束后交换场地。
每局比赛结束休息时间2分钟,每局比赛只能换人一次。
3、发球队员必须站在本方区域内,用手持球,将球抛起,用脚踢向对方场区,发球时其他两名队员不得有任何掩护动作,否则,判对方得1分。
4、每队在将球踢入对方场区前,在本方场区最多只能有三人次共击球四次。
每个队员可以连续击球两次。
球不得明显地停留在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
违反第4条即为违例,判由对方得1分。
5、毽球在对方的区域内落地即算本方得1分,本方未过球网即算对方得1分,每队发球2次后换对方发球,某队得10分并至少比对方队得多2分时,则为胜一局。
如比分是9比9,比赛应继续进行,直至某队领先2分,方为胜一局,类似乒乓球规则。
6、除了死球和发球可用手持球外,其它任何情况都不得用手臂(肩以下手臂部分)触球,否则判对方得1分。
7、每场比赛设裁判一名,所有参赛队员在比赛时必须服从裁判员的判罚。
呼市第十四中学毽球比赛方案为丰富我校课余文化生活,提高老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12年四月下旬运动会期间开展毽球比赛活动。
具体规程如下:一、时间:2012年4月27日上午二、地点:羽毛球场。
三、参赛范围及参赛队组成:1、高中一、二、三、行政,各组一队(无上限),以组为单位参赛。
2、每组三名正式队员,一名替补队员,共四名。
男女不限,每队需有一名队长负责领队。
3、其他年级可自由组队参赛。
四、比赛分组抽签办法:1、比赛采用集中抽签方式进行对阵。
2、比赛采用淘汰赛。
五、奖励办法:取团体前两名。
六、报名组别队长队员队员替补队员请组长填写参赛名单,于4月25日前交于党办。
呼市第十四中学理科党支部2012年4月18日。
学校踢毽比赛规程一、比赛时间和场地1.比赛时间:比赛时间一般安排在下午课间休息或下午放学后,以保证比赛质量和参与人数。
2.场地:比赛场地应该是平坦、硬实、没有杂草、洞洼等不平整状况的场地。
二、参赛人员1.参赛人员:参赛者应为本校学生,性别不限,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比赛。
某个学生只能代表一个班级参加比赛。
每个小组最多可报名6名队员,每支队伍需出一名队长。
2.未成年人参赛问题:一定要在成年人的陪同下方能参赛,否则自行承担风险。
三、比赛规则1.开球规则:比赛双方站在球场两端,举手做出示意,裁判员按照抛硬币来决定先开球的一方。
比赛双方触球后开始比赛。
2.比赛时间:每个比赛小组共3分钟比赛时间,比分按照进球数和时间计分。
3.违规:违反以下规则的队员将被扣分,并由裁判员决定哪方进行任意球或者角球。
–触球双手:队员触球时,不能用手接住或者抛出毽子。
–踢球范围:当毽子超出比赛区域或越过底线时,比赛被视为暂停,并在最近的底线附近进行角球。
–犯规:任何对手明显的身体接触、妨碍、攻击性行为,比赛裁判员将判罚任意球。
–暴力行为:包括推搡、打击、绊倒、侵犯对手并且加重了对方的受伤程度,直接被判为红牌并被取消参赛资格,同时承担法律责任。
4.小组赛通过比分排名,积分排名来决定出线情况,详情请查看小组赛赛程;四、奖项设置1.总奖项:–冠军:团体荣誉证书班级精美奖杯–亚军:团体荣誉证书班级精美奖牌–季军:团体荣誉证书班级精美奖牌–优秀组织奖:团体荣誉证书班级集体奖品2.赛制奖项:–小组赛冠军:团体荣誉证书班级奖牌–小组赛亚军:团体荣誉证书班级奖牌–小组赛季军:团体荣誉证书班级奖牌–小组赛最佳球员:荣誉证书个人奖品–小组赛最佳裁判:荣誉证书个人奖品五、比赛安全1.比赛场地和器材安全问题:比赛前需要检查场地是否安全,器材是否符合标准。
比赛场地必须不能有任何危险隐患,器材必须实用,符合标准。
2.急救问题:比赛前必须预先做好急救准备,保障比赛安全。
毽球竞赛规则,你参考一下,应该是现在最全面最具有权威性的了,国际比赛以及大型比赛都要参照这个规则进行。
第一章:场地设施与器材第一条:场地第一款场地面积比赛场地采用羽毛场双打场地,长11.88米,宽6.1米。
场地上空6米以内(由地面计算)和场地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障碍物。
第二款界线比赛场地应按平面图(图1)画出清晰的界限,线宽4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场地面积之内。
较长的两条边界叫边线,较短的叫端线。
连接场地两边线的中点与端线平行的的线叫中线。
中线将场地分为均等的的两个场区。
在中线两侧各画一条与中线平行的线叫限制线(此线包括在限制区内)。
中线至限制线的距离为2米。
第三款发球区距两端线中点两侧各1米处向场外各画一条长20厘米与端线垂直的短线叫发球区线(此线不包括在发球区内)。
发球区线向后无限延长的区域叫发球区。
(图一)第二条球网第一款球网的规格球网长7米,宽76厘米,网孔2厘米见方。
球网上沿缝有4厘米宽的双层白布,用绳穿起,将球网张挂在网柱上。
球网必须挂在中线的垂直上空。
球网为深绿色。
网柱安在中线以外,距边线50厘米处。
第二款球网的高度球网的中部顶端距地面垂直高度为1.60米(男子),1.50米(女子)。
网的两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必须相等,两端的高度与中间的高度相差不得超过2厘米。
第三款标志杆与标志带在球网的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交接处,各系有一条宽4厘米,长76厘米的白色带子,叫标志带.在球网上连接标志带外侧应系有两根有韧性的杆,叫标志杆。
两杆内侧相距6米。
标志杆长1.20米,直径1厘米,用玻璃纤维或类似的材料制成。
标志杆应高出球网上沿44厘米,并用鲜明对比的颜色画上10厘米长的格纹。
第三条毽球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
毽毛为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羽成十字形插在毛管内,没支羽毛宽3.20—3.50厘米。
毽垫直径3.80-4厘米,厚1.30-1.50厘米。
毛管高2.50厘米。
毽球的高度为13-15厘米。
毽球的重量为13-15克。
毽球比赛规则(三人赛)依据中国毽球协会《毽球竞赛规则》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一条、场地一、场地面积:比赛场地长11.88米,宽6.1米。
(羽毛球双打场地后发球线内界和边线外界)。
二、发球区:距两端线中点两侧各1米处向场外各画一条长20厘米与端线垂直短线叫发球区线(此线不包括在发球区内)。
发球区线向后无限延长区域第二条球网一、球网:球网采用羽毛球比赛球网,高1.55米。
网的两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必须相等,两端的高度与中间的高度相差不得超过2厘米。
第三条、毽球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
毽毛为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羽成十字形插在毛管内,每支羽毛宽3.20—3.50厘米。
毽垫直径3.80-4厘米,厚1.30-1.50厘米。
毛管高2.50厘米。
毽球的高度为13-15厘米。
毽球的重量为13-15克。
第四条、比赛队员的组成比赛队由5人组成(男女不限),其中队长1人。
比赛前各队应将参赛队员(包括替补队员)的姓名、号码登记在记分表上。
未登记的队员不得参加比赛。
第五条、队员的场上位置一、双方队员必须站在本方场区内。
站在靠近球网的两名队员从左至右分别为3号位和2号位队员,靠近端线的队员为1号队员。
场上队员的位置必须与登记的轮转顺序相符合。
二、某队取得发球权时,应先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然后由轮转到1号位队员发球。
三、发球的位置:发球的一方,2、3号位的队员在发球队员的前方,彼此间相距不得少于两米。
球发出后,双方队员可以在本方场区内任意交换位置。
四、每局比赛结束之前,队员的轮转顺序不得调换。
第六条、比赛计分办法和场区选择一、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每球得分制。
二、每局采用11分制,即双方分数先达11分者胜。
每局双方打到10平后,一方领先2分即算该局获胜;若双方打成20平后,一方领先1分,即算该局取胜。
三、比赛前选择场区或发球权。
第一局结束后双方交换场地和发球权。
四、决胜局开始前,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重新选择场区或发球权。
决胜局比赛中,任何一队先得6分时两队应交换场地。
第一条比赛项目比赛设男、女团体(三人制),男单、女单,男双、女双,男女混合双人共七个项目。
第二条:场地第一场地面积比赛场地采用羽毛场双打场地,长11.88米,宽6.1米。
场地上空6米以内(由地面计算)和场地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障碍物。
第二界线比赛场地应按平面图(图1)画出清晰的界限,线宽4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场地面积之内。
较长的两条边界叫边线,较短的叫端线。
连接场地两边线的中点与端线平行的的线叫中线。
中线将场地分为均等的的两个场区。
在中线两侧各画一条与中线平行的线叫限制线(此线包括在限制区内)。
中线至限制线的距离为2米。
第三发球区距两端线中点两侧各1米处向场外各画一条长20厘米与端线垂直的短线叫发球区线(此线不包括在发球区内)。
发球区线向后无限延长的区域叫发球区。
第三条球网第一球网的规格球网长7米,宽76厘米,网孔2厘米见方。
球网上沿缝有4厘米宽的双层白布,用绳穿起,将球网张挂在网柱上。
球网必须挂在中线的垂直上空。
球网为深绿色。
网柱安在中线以外,距边线50厘米处。
第二球网的高度球网的中部顶端距地面垂直高度为1.60米(男子),1.50米(女子)。
网的两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必须相等,两端的高度与中间的高度相差不得超过2厘米。
第三标志杆与标志带在球网的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交接处,各系有一条宽4厘米,长76厘米的白色带子,叫标志带.在球网上连接标志带外侧应系有两根有韧性的杆,叫标志杆。
两杆内侧相距6米。
标志杆长1.20米,直径1厘米,用玻璃纤维或类似的材料制成。
标志杆应高出球网上沿44厘米,并用鲜明对比的颜色画上10厘米长的格纹。
第四条比赛规则第一比赛队由6人组成,上场队员3人,其中队长1人(左臂应佩带明显标志)。
比赛前,各队应将参赛队员(包括替补队员)的姓名、号码登记在记分表上。
未登记的队员不得参加比赛。
第二也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增加单人、双人毽球赛,规则与3人制大体相同,记分可采取直接得分法。
(单打场地按照羽毛球单打的场地规格)第三教练员和替补队员应坐在指定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