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1 写一种自然现象(附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10.74 MB
- 文档页数:50
五下习作1:描写一种自然现象[习作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写出它的特点,尤其是变化的特点。
[教师范文]黄梅赏雨“雨纷飞,闷黄梅”。
天阴沉沉的压得很低,白茫茫的看不见一点蓝色。
屋子里的地面上,虽然铺了地砖,却还是渗出一层密密的水珠。
小朋友可喜欢了——地面滑得跟溜冰场一样,宁可被爸爸妈妈骂,也得偷偷滑几下。
但今年的黄梅一点儿不闷,还挺凉快,雨也真是挺多的,而且说下就下了。
先是几点,悄悄地,还没等你看清楚,它已经轻轻地吻上你的脸。
“下雨啦!”不知谁喊了一声。
雨精灵落入凡间,向你,向我,向大地上一切生灵问好。
接着,一朵朵伞花张开了笑脸,迎接雨精灵的到来。
小精灵们越聚越多,它们排成一条又一条密密的晶莹的长队,唱着“哗哗”的歌儿,急切地来到了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它们的歌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响。
最后,盖住了汽车的喇叭声,盖住了小朋友的嬉戏声。
天地间唯有“哗哗”的歌声,虽然大得惊动了所有的人,却也让人感到心灵的宁静。
可能是有谁在指挥吧,不然那歌声怎么会那么整齐呢?落到地上的,“哒哒”是它唱出的最后一个音符;落到车棚上的,“啪啪”,然后顽皮地和小伙伴一起翻着跟头,又滚落到地面,“哒哒哒”地与伙伴们汇合;蹦到阳台上的,返身跃起近一米高,化成无数细水珠,无声地飘到小朋友的身上;打到玻璃上的,“叭叭”地跟你打过招呼后,赶紧地滑呀滑呀,因为下面的伙伴正向它招手呢……很快,它们三五成群,这儿聚一簇,那儿聚一滩,明晃晃,亮晶晶,泛着泡泡,滚着圆晕,嘻嘻哈哈,热闹非凡。
那些小花伞可经不起这些调皮鬼的折腾,早躲在屋檐下,躲进屋子里去了。
也许是玩得累了唱得倦了,也许是旋律骤然急转,才一会儿,雨声变得如春蚕咀嚼桑叶一般,嘈嘈切切,悉悉索索,连续不断。
这一刻,嘈杂的世界静极了。
一会儿,小花伞又出来了,汽车的“嘀嘀”声、摩托车的“突突”声又清晰起来了。
就在你觉得雨儿快停的时候,指挥家猛然拉开了双臂的幅度,抬高了手腕的高度,加大了手臂的力度。
《习作1》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例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云的多姿多彩,把握例文的表达方法。
2、结合“习作要点讨论”领会写好景物的要领、方法,尝试运用进行表达。
3、明确作业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进行表达,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4、乐于把自己的习作与他人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词语及标点。
教学重点:能抓住自然现象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恰当的表达方法把景物写生动、写具体。
教学难点:抓住自然现象的特点,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1、启发:大自然赋于我们许多壮美的自然景观,比如风雨雷电。
大自然的最为神奇之处,也正是这些自然景观的奇妙变化,看——(出示词语:冰雪融化风起云涌电闪雷鸣月圆月缺花红柳绿……)发现没有?这些自然景物动起来了!它们在变化着!是它们的变化让大自然更加神奇和美妙!再来读读这些词!2、过渡:我们不是摄影师,无法用镜头来记录这一神奇的变化过程。
但是,我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手中还有一支神奇的笔,同样可以描绘出大自然变化着的精彩。
不信,我们来看书上这样一篇文章——《二八月,看巧云》。
二、阅读例文,学习写法1、轻声读例文《二八月,看巧云》,完成练习:(1)《二八月,看巧云》写的是二八月的云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的特点。
(2)作者重点描写了云的________上的奇巧,又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来写的。
(3)用“____”画出你认为小作者写得精彩的语句,并说说好在哪儿。
指名口头回答。
2、读了这篇例文,你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收获?(指名说)出示:(1)按照顺序;(2)抓住特点;(3)写出变化。
3、再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写出云的形状奇巧的?小结:分三种情况来写(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鱼鳞云),每一种情况都是抓住景物的特点和变化来写。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一作文2篇:写一种自然现象冬日观雪安宁小学五(4)班刘思捷“忽如一晚上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严寒萧瑟的冬季,咱们小小孩最盼望的确实是下雪了。
大自然用雪的画笔绘出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带给咱们无穷的兴奋与惊喜。
下雪之前,天空一片铅色。
也不知到底从哪一刻开始,就悄无声息地飘起了雪花。
起初,雪并非大,也不太密,零零落落如柳絮轻飘,又像那白天鹅轻轻抖动着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落下啦。
这时,我会冲到屋外,仰着脸迎,伸着手接这些可爱的精灵。
呀,我暗红色的羽绒服上缀满了雪花,显得那么夺目!我睁大眼睛,入神地欣赏着它们。
看,每一片雪花都呈六角形,而那角又有星枝状的,针状的、柱状的……真可谓千姿百态!渐渐地,雪大了,密了,就像谁使劲摇动天上的玉树琼花,那花瓣纷纷飞下,你抱住我,我拥紧你,在天地间织成一张庞大的白网,万物被这轻柔的雪花覆盖着。
这一刻,一切那么美好,那么寂静。
我折进屋内,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恍如自己也成了它们中的一员,我听到了雪花的笑声,真的,它们的欢乐,我感受取得。
可有时从天空落下的雪,似乎并非是六角形的花瓣,而是一颗颗小小的雪粒,像白砂糖,又像小银珠,谁能告知我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它们直直地快速坠落,恍如奔着一个目标而去。
若是赶上那咆哮的暴风,雪就会密密地斜织,乃至横飞过来,张开嘴巴尝尝吧,嘿,说它像糖却不甜,似味精却不鲜,如盐却不咸。
它们尽管下呀下呀,挂起白茫茫的天幕雪帘,地面铺起了地毯,楼房穿起了白袍,大树开满了“梨花”,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和小伙伴们出来了,咱们堆雪人,打雪仗,在软软的雪地上刻上了密密的脚印…… 待到融雪的时候,天气出奇的冷。
冬日的阳光下,雪化作了不忍离去的泪水。
它们何等迷恋那个世界呀!或许背阴处的积雪会多坚持几天,但那本来柔软的躯体,却变得透明而坚硬,它们注定要与咱们辞别了。
它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将欢乐和圣洁播撒到了人世。
冬日观雪安宁小学五(4)班刘思捷“忽如一晚上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年级《自然现象》作文教案设计五年级《自然现象》作文教案设计一、引导阶段1、听声音(录音机播放下雨打雷的声音)师提问:听!是什么声音呀?(学生回答)2、对了!是夏天的雷雨声,《自然现象》设计(五年级下苏教版)。
“下雨”、“打雷”是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你都知道哪些?学生回答:下雪,龙卷风,……3、揭题同学们知道得真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美妙神奇的自然现象。
二、发展阶段1、了解了大自然,你就会知道——大自然就像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感情。
就像打雷好像是大自然在发怒,请大家来想一想:大自然高兴的时候会怎样?(学生回答)(下雨、闪电、彩虹、晚霞、下雪、流星雨、海啸、火山爆发、龙卷风、起风)2、欣赏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自然开心时候的模样:(1)雪花:冬天,大自然象个淘气的孩子,将空气中水和冷空气紧紧拥抱在一起开心地奔跑着,跑到了大地上形成了雪。
世界万物都染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
你们看它美吗?(2)彩虹:弯弯的彩虹象是一座架在天空中的七彩桥。
我们能在这美丽的彩虹桥上走一走,那该多好呀!就可以看到空中飘着的一朵朵白云,像“万花筒”一样,美丽极了。
(3)流星雨:大自然开心的时候,喜欢四处游荡。
这会又演变成一场流星雨从天而降。
它轻盈的从天边划过,忽明忽暗的。
发出灿烂又夺目的光,静寂的夜由于他的出现显得分外有生机。
3、大自然高兴的时候很美。
可是,它也会有伤心的时候——出示范图:①、雨天你们看!大自然伤心地哭了,越哭越伤心,雨点都变成怎样了?像帘子、像一颗颗透明无瑕的珍珠。
一片白茫茫的雨帘中,密集的雨柱像离了弦的.箭一样向大地冲去。
落在地上飞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
②、风大自然伤心地时候,唉声叹气的。
它这一叹阿,吹动了田园的小草,吹动了湖边的柳枝。
吹落了马路边的树叶,吹起了飘逸的裙摆。
③、闪电大自然难过生气地时候。
它用闪电的光束将天空劈成了两半。
安静的夜一下子苏醒了过来。
4、大自然难过了会落泪会叹气,一旦发怒起来,更不得了!它在发怒时有多恐怖?让我们来看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1《写自然现象》(范文77篇)写自然现象1夕阳夕阳的余晖映在河上,波光粼粼的水面像一匹宽大的绸绢在轻柔地舒展、荡漾。
碧绿的湖水在夕阳的照映下闪烁出道道金光,像无数条金色的鱼儿在欢快地跳跃着。
天空像明净的海水,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浓,像海水在一层又一层地加深。
远处青翠的峰被镶上一条金边,变得更加雄伟。
随着时间的流逝,金色的太阳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桔红色的火球,慢慢地向上背后沉了下去。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令人激动、神往的一刻。
晚霞红了半天边,一片又一片,像红红的旗帜,远处的云彩,薄薄的一片,淡淡的一缕,也被夕阳照得分外美丽。
随着夜幕降临,那隐约的红光也渐渐地消失在天边。
这就是夕阳像喝醉酒的诗人,在水面上晃啊、晃啊,把蓝色的湖水都染成了耀眼的段红。
这就是夕阳像一把火,染红了西山的晚霞,湖水也一半红一半蓝。
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 朝霞和日出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
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
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
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绚烂的色彩。
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不断地在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霞光,充满了朝气;尤其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
我第一次登山,真没有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原野的清风徐徐地吹拂着,我尽量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着清晨的美景,不由喃喃地自语:“大自然啊,你多么美丽!”我忽然想到了“朝气蓬勃”这个词,大概只有身在清晨的大自然中,才能体会得到呢!因此我联想到:年轻的人们,大家应该富有朝气,蓬勃向上啊!3小公园的秋色秋天到了,我们跟随老师到小公园观赏秋色。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 大自然的景色是漂亮的,春天的晚霞更是漂亮非常。
咱们若是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他人一路分享,那该多好啊!那么,如何把自己观看到的自然现象写下来呢?一、确信对象,认真观看。
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如早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任何一种自然现象皆可入文。
咱们在习作前,第一要确信对象。
决定写的时候,还要认真观看。
只有观看得认真才能把景象写得真实,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缺少观看的习作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那么咱们又如何进行观看呢?从观看的时刻来看,需要持续观看,切不可观看一次了事;从观看的重点来看,要立足于现象的“转变”,如观看下雪,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同;从观看方式来看,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用眼观看,用手记录,用心联想。
二、抓住特点,展现形态。
自然景色老是沉静的,但又在不断地运动与转变当中。
写景时既要注意静态的景,又要擅长看出景中的动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
比如《火烧云》中描述火烧云的形态转变:“突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后边似乎还随着好几条小狗。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定地蹲着。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
再也找不着了。
”那个地址的火烧云是在不断转变着的,咱们似乎看到“大狗”、“几条小狗”、“石头狮子”,一转眼又什么都不见了。
描述火烧云色彩的转变:这地址的火烧云转变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作者在描述火烧云的色彩:“红彤彤”、“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