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作文辅导之步骤篇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第1篇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乐于分享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2. 拓展思路,构思文章结构。
3. 修改润色,提升文章质量。
教学难点:1. 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生动地融入文章。
2. 如何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范文和写作技巧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如校园美景、同学间的感人故事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美好的瞬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观察生活:- 教师讲解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强调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生活: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社会现象等。
2. 积累素材:- 教师介绍积累素材的方法,如做笔记、写日记、收集图片等。
- 学生分享自己的素材积累经验。
3. 构思文章结构:- 教师讲解文章结构的几种常见形式,如总分总、分总、总分等。
- 学生尝试构思一篇以“我的校园生活”为主题的作文。
4. 写作技巧:- 教师分享一些写作技巧,如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
三、实践练习(3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完成一篇以“我的校园生活”为主题的作文。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交流分享(10分钟)1. 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构思文章结构、运用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准备下一节课的写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构思文章结构、运用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
下面是一份初中作文写作辅导教案,希望能对初中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如何构思、组织语言、表达思想。
2.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表达清晰的作文。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作文一般由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要引入主题,正文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结尾要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2. 作文的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简练。
要避免语病和错别字,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
3. 作文的构思和创意作文的构思要新颖独特,有吸引力。
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思考问题,创造出不同的构思和创意。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写作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作文构思、组织语言、表达思想。
2. 讨论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3. 修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作文的质量。
四、教学步骤1.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作文的组成部分和作用。
2. 讲解作文的语言表达,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3. 讲解作文的构思和创意,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作文构思和创意。
4. 进行作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作文写作。
5.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6.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作文的质量。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的方式进行。
评价的内容包括作文的结构、语言表达和构思创意等方面。
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不足之处,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初中作文写作辅导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
3. 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
4. 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写作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评改,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步骤: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讲解作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介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方法。
3. 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讲解如何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作文。
4. 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介绍作文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写作练习和评价,观察学生的写作进步。
2.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观察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和参与程度。
3. 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评改过程中的合作情况。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作文素材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第3-4周:介绍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
3. 第5-6周:讲解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
4. 第7-8周:介绍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5. 第9-10周:进行写作练习和评价。
九、教学实践: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写作方法。
2.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评改,提高写作水平。
十、教学反馈: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写作练习和评价,观察学生的写作进步。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案初中语文作文示范课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作文,以及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步骤。
2.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描述事物和写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完成一篇简单的记叙文作文。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作文示范材料。
3.学生准备纸和笔。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故事,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步骤二:讲解作文基本要求(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定义和基本要求,包括清晰的思路、连贯的结构、准确的表达等。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作文的规范写法,如开头结尾的写法、段落间的过渡等。
步骤三:讲解写作步骤(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的基本步骤,包括选题、构思、组织框架、展开叙述、修饰语言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步骤四:示范写作(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篇简单的记叙文作文,并通过解读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作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同时,教师也提供一篇作文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写作步骤进行写作练习。
步骤五:学生互评(15分钟)教师让学生交换作文,相互评价和修改。
通过互相评价,学生可以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改进写作技巧。
步骤六:展示作文(10分钟)教师选取几篇学生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并对作文进行点评。
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总结通过这堂作文示范课,学生对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步骤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互评和展示,学生对自己作文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
接下来,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继续进行更深入的作文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五、作业1.学生根据上课学习的内容,完成一篇以“我的假期”为题的记叙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2.学生互相交换作文,相互评价和修改,并从中选出一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分析能力。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操作。
2. 教学难点:- 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2. 新课讲授- 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举例、讨论等;-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课堂练习- 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课堂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讨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强调重点、难点;-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 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分析能力。
2. 作业评价- 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
3. 学生自评与互评-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3.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4. 课后如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初一作文辅导教案教案名称:初一作文辅导教案目标学生:初一学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白板和笔;2. 初一学生作文范文集;3. 学生作文纸。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通过讨论、举例、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2. 谈论作文的重要性和作用;3. 提问学生对作文有什么疑问或困惑,记录学生的问题。
第二步:作文结构介绍(15分钟)1. 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2. 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和写作方法;3. 通过示范写作,展示一个完整的作文结构。
第三步:要素分析与实例讲解(20分钟)1. 解析作文的要素,如主题句、论点、论据和结论等;2. 通过实例讲解每个要素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3.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更细致的解答。
第四步:写作技巧训练(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2.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作文范文,分析范文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3. 提供常见的写作技巧,如合理使用过渡词、运用修辞手法等;4. 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创作,并互相交流修改作文。
第五步:反馈与总结(10分钟)1. 每个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进行互评;2. 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针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建议;3. 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继续努力提升写作能力的动力。
延伸活动: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写作,并注重运用教学中提到的技巧;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作文比赛,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3. 推荐一些优秀的作家和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教学资源链接:1. 作文范文集:2. 作文常见写作技巧:教学评估:1. 学生作文成果的质量,包括结构合理性、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2. 学生对于作文要素和写作技巧的理解和应用;3.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初一语文作文课教案教案标题:初一语文作文课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热爱写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作文的要素和结构。
2. 学习常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练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包含作文要素和结构的PPT。
2. 准备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供学生参考。
3. 准备一些写作练习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2. 引入话题,例如:你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为什么?二、讲解作文要素和结构(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作文的要素,如主题、中心思想、论点、论据等。
2. 详细解释作文的结构,包括引子、承接、发展、高潮和结尾等部分。
三、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排比、比喻、对比等。
2. 通过范文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技巧和方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四、示范写作(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个简单的话题,例如:我的暑假计划。
2. 在黑板上进行实时写作,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之前学到的要素、结构和技巧进行写作。
五、学生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师巡视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六、作文分享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文,或者将作文展示在黑板上。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文,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练习的必要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今天学到的要素、结构和技巧,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的梦想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掌握常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通过练习和分享,学生得到了实际的写作训练和反馈。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的写作练习,提供更多的范文和写作素材,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七年级第一节作文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3. 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3. 写作技巧和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作文的看法,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作文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文的重要性,例如:“你们觉得作文对于学习有什么作用?”,“你们喜欢写作吗?为什么?”等。
二、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教师可以简要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例如:作文是什么?作文的组成部分有哪些?作文的评分标准是什么?等。
同时,教师可以强调作文的重要性,例如:作文是检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等。
三、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10分钟)教师可以分享一些成功的作文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写出好的作文,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授写作技巧和方法(10分钟)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选题?如何构思?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写作是有方法可循的。
五、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作文题目,让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文。
六、总结和反馈(5分钟)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简单的点评,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作文的认识和兴趣。
2. 检查学生的作文作业,评估他们掌握写作技巧的情况。
以上是一节初中七年级作文课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提高写作技巧,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作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技巧、多种表达方式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思考和表达有机结合,形成一篇优秀的作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主题和写作要求。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二)讲解作文技巧1. 分析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2. 讲解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
3. 强调作文中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优点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文中的亮点和不足。
(四)实践写作1. 学生根据本次作文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文点评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2. 教师对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辅导的要点,强调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作文水平,关注作文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五、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文练习,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
2. 鼓励学生参加作文比赛,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次作文辅导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相信学生们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2. 常见的作文类型及写作技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3. 作文的修改与评价:self-editing and peer-reviewing.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类型及写作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类型及写作技巧。
3. 练习:布置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
4. 展示: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5. 评价: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点评,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观察学生的写作进步。
2.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能力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同伴评价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反馈。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经验。
3. 激励机制:设立作文比赛、奖励优秀作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作文题目与主题:1. 题目设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作文题目。
2. 主题选择: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主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八、作文修改与评价:1. self-editing: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修正的能力,提高写作质量。
2. peer-reviewing: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初一语文作文辅导之步骤篇。
(一)审清题意:
审题,就是动笔前,认真读题,对题目中每一个字和标点(有的题目中含有标点)都要认真阅读。
每一个作文题目对作文内容都会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在习作时要弄清这种限制,也就是要弄清范围。
一般有这样几种范围。
1、时间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我们审题时就应该审请时间范围,这种规定大体有三种情况:
一是取材的时间界限如《暑假中的一件事》。
二是启示了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如《午饭前后》。
三是限定了所写内容的特定时间背景,如《童年趣事》。
2、地点范围。
作文题目中常常出现一些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它们往往对所写内容的地点背景作了明确的限定。
如《农贸市场》《上学路上》。
3、对象范围。
如《我熟悉的人》、《我的同桌》、《我的同学》、《我的伙伴》。
4、内容范围。
这是指对事件的限制。
如《一个难忘的事》、《老师二三事》。
5、数量范围。
有些题对所写人和事物都作了数量上的限定,我们要确定它的数量范围,按照题目规定的数量要求去写作。
如《暑假中的一件事、《学校生活二三事》。
其次就是要找准“题眼”。
我们把它找出来,也就是找到了写作的重点。
如《一件难忘的事》这个题目,“难忘”就是题眼。
有的题目比较含蓄,我们更需注意什么是关键词,把意思领会清楚。
比如《我的“傻”爸爸》,这个“傻”字是反语,表面是傻,实际上是不傻的意思。
找“题眼”有一定规律。
如果题目是一句话。
“题眼”多数在回答“谁?什么?”的部分词语中。
如《我爱我的老师》的“爱”。
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多是修饰部分。
如《快乐的节日》的“快乐”。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标题都有“题眼”,如《我的同学》。
第三,确定体裁。
记叙文包括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四种主要体裁。
如果碰到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先填充,再一步步来。
审题练习
1、看看下面的作文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并找出“题眼”,在它的下面划上“~~~~”线。
①最爱我的人②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乐事③可爱的家乡④园丁赞
2、比较下面每组作文题,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点,每个题目又有什么不同要求:
①我们做了一件事②难忘的日子③我爱老师
我做了一件好事难忘的一天我的老师
这件事做得好难忘的时刻我和老师
④节日的夜晚⑤春游XX记⑥记一次运动会
欢乐的节日游XX记运动会的一角
3、仔细审题,确定下面这些习题目的体裁(记事、写人、写景、状物、读后感)重点和范围。
⑴第一次游西湖⑵班上好事多⑶读课文《XX》有感
⑷闲不住的奶奶⑸不平静的夜晚⑹校园一角
(二)定好中心
1、中心要有意义的健康的。
一篇文章赞扬什么(或歌颂什么),批评什么(或揭露什么),或说明一个什么道理,都应该使别人读了以后受到教育或启发。
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这篇文章就是有积极意义的。
2、中心要集中。
一篇文章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分散,不能有二个(或多个)中心。
3、中心要新颖。
要善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来考察材料,做到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中深深地挖掘出他人从未曾发现的新的思想内容。
确定中心思想,有的可直接从题目中看出,如《勤俭节约的奶奶》、《我爱家乡的秋天》等题目作文,确定中心思想必须符合题目的要求。
有的作文题目设有直接规定中心思想,但是规定了确定中心思想大致的范围,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件事教育了我》等题目,确定中心思想比前一种情况有较大的自由,但也必须受规定的范围的限制。
有的作文题目完全没有涉及中心思想,而只规定了在什么范围里选择写作的材料,如《课间十分钟》《我的爸爸》等题目,但要避免中心思想不明确的毛病。
1、给下面的作文题目分类,看看哪些题目直接规定了中心思想;哪些题目规定了中心思想的大致范围;哪些题目完全没有涉及中心思想。
(1)一个助人为乐的人(2)春游南北湖(3)记一次公益劳动
(4)书,我的好朋友(5)生日(6)我的小黑板
2、根据下面所给材料,请你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李明在运动会比赛的前一天身体不舒服,老师、家长、同学都劝他不要跑了,可他坚持参加。
比赛中,李明被其他运动员远远地甩在后边,但他仍顽强地跑完了全程。
中心是
(三)选好材料
写一篇作文,在审清题意、定好中心之后,就要按照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凡是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要抓住,凡是与中心无关的材料要舍弃,凡是能够深刻表现中心的材料是我们选择的重点。
选取作文材料,还要注意几点:
1、材料要真实。
我们作文要尽量写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事情,这样方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当然,要求内容真实,并不排斥文章中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2、材料要典型。
有时候可以选用的材料很多,我们就要通过比较进行分析,从这些都可用的材料中挑选出最能反映中心思想的材料来写,这样的材料一般都是十分典型的材料。
3、材料要具体。
写作文时,一定要把所写的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物、景等写具体写生动。
因此,我们所选的材料内容一定要具体、丰富、周详,这样写文章时才能达到写具体写生动的目的。
选择材料练习。
按照作文题《我的老师》所提供的材料,想一想为了表达下面的中心思想可以选取哪些材料。
⑴XX老师是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和蔼可亲的老教师。
⑵他酷爱学习、学识渊博。
家中书架上放满了书,晚上常常读到深夜。
⑶他备课十分认真,常到深夜。
⑷他讲课抑扬顿挫,生动有趣,善于启发同学们思考。
⑸他批改作业从不马虎,学生优秀的作业常常受到鼓励,发现有错误的作业,常找学生来当面批改予以指点。
⑹他指导我们办《红领巾》文学报。
⑺他常和学生家长联系,把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告诉家长。
(1)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2)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事业心很强、十分尽职的老师。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3)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四)列好提纲
确定好中心,选择好材料以后,还应该对材料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结尾和过渡,都需要认真构思,进行整体设计,这就是布局谋篇。
为了防止写作时疏漏、零乱,我们就需要把构思的内容编写出写作提纲,然后按照写作提纲一段段地写。
写作提纲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作文题目、中心思想、重点、段落层次等。
编写提纲练习
1、根据提供的作文题目和有关材料,试按雪后欢乐、助人为乐的不同中心,写出不同
的写作提纲。
题目:下雪以后
材料:雪景:地面、房顶、树上、天空;行人:衣着、神态、语言
车辆:自行车、汽车、大卡车;扫雪:老人、孩子
玩雪: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拍照:取景、拍照
扶人:高年级的大同学、低年级的小朋友
2、下面的这分写作提纲有什么毛病,请你改一改。
题目:春游动物园
段落层次:①我兴奋得半夜里就醒来。
②早晨五点钟就起床。
③六点钟赶到学校。
④七点半乘车出发。
⑤十点钟我们到了动物园。
⑥我们看到了猴子、金鱼、熊猫、长颈鹿、老虎、大象。
⑦中午,我们吃东西、玩耍。
⑧下午两点半,我们乘车回家。
(五)撰写初稿
完成上述四个步骤后,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篇文章的大致轮廓,把它写出来就是文章的初稿。
动笔写好初稿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要按照写作提纲一步一步地写,注意开头、结尾、过渡、详略等。
2、怎样想就怎样写,尽量一气呵成,遇到用词造句有困难,可先空开,继续写下去。
3、文句要朴实、明白、通俗,有真情实感。
注意用好标点符号。
4、作文中注意照应文题,恰当地点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