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56.00 KB
  • 文档页数:2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行贷款安徽公路项目Ⅲ恢复类工程G318岳西段6.1标

(K626+600~K655+000)

水泥稳定碎石层

施工技术方案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世行贷款安徽公路项目恢复类工程

G318岳西段6.1标项目部

2008年5月20日

一、编制依据

1、安徽宏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世行贷款安徽公路项目Ⅲ恢复类工程G318岳西段设计图》(NO6.1:K626+600~K655+000);

2、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3、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文件;

4、建设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

5、我公司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积累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经验;

6、业主下发的有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规模

世行贷款安徽公路项目Ⅲ恢复类工程G318岳西段6.1标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境内,路线呈东西走向。本标段起点桩号K626+600,终点桩号K655+000,标段全长28.4公里。

2.2工程环境

1、道路现况

1). 公路等级:四级公路。

2). 计算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

3). 路基、路面:路基宽8.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7.0米;其中来榜街道段(K648+100-K648+700)路基宽8.0米,路面宽7.5米。路面结构层为5~7厘米沥青贯入面层+15~25厘米手摆片石。

2、周围环境

现况,本标段除途径莲云乡、朱屋、来耪镇外,大多是一侧山体,一侧深沟地段。

3、地形、地貌

1).地形

大别山山区,地形、地势、地貌复杂,大致可分为山岭重丘区、岗地平原区。

2).主要地貌类型

北端属大别山区,地形陡峻,起伏剧烈,路线区域标高在500M以上,高差500~1000M。南端为丘陵波状平原,具有明显丘陵地形特征,大部分地区为岗幼起伏的二级阶地,路线区域标高多在50~300M。根据大地构造和区域地貌综合特征,公路沿线地貌从南到北分皖西山地区和沿江丘陵平原区两个一级分区。进一步可分为平原、丘陵、低山、中山四个基本类型。

4、水文、气候

1)、水文

区域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但由于冷温气团和交锋频繁以及地形复杂多样等因素,常有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发生。

2)、气候

区域内年平均气温14.5~16.6°C,在大别山区气温最低。一年中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1.4°C,7月份最高,平均27.2~29°C。

本标段区域内初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终霜期3月8日至4月3日不等,无霜期211~254天。

区域内日照时数2038~2075小时,山岭区日照时数较平原少。一般7、8月份日照时数最大。

区域内降水量900~1600MM,具有南部大于北部、山区大于平原的特点。四季降水量依夏、春、秋、冬递减。梅雨期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梅雨期间湿度大、日照少、风力小、降水频繁,易发生水涝。区域内降雪日6.9~11.9天,岳西为11.9天。降雪日主要集中在1~2月。最大积雪深度16~24厘米。

5、地震基本烈度

本项目震级均小于4级,有震无灾。

2.3项目设计说明

路面结构层:

24cm普通混凝土+稀浆封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碎石找平

三、施工组织

(一)组织机构:严格按项目法施工,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其组织机构图见附表。

(二)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施工队长及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机构见附表。

四、进度计划

计划开工日期:2008年 5 月26 日

计划结束日期:2008年8 月10 日

详见附表

五、资源配置情况

为了保证施工的衔接性,我项目部的机械设备、试验仪器、测量仪器和人员配置情况具体如下:

1)、机械配置情况

2)、试验仪器配置情况

3)、测量仪器配置情况

4)、劳动力配置情况

施工人员一览表

六、工艺流程

我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施工顺序为: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厂拌混合料、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养生。

具体工艺流程图见附表

七、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水稳基层施工,严格按照业主设计文件及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具体施工规程、方法及要求如下:

7.1材料的基本要求

a、水泥稳定碎石中碎石应具有一定级配,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2的3号级配,(见下表)碎石的最大料径不得超过26.5mm或31.5mm。

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范围

b、小于0.075mm的细颗粒含量不得大于5%;小于4.7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0%。

c、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在3h以上终凝时间较长(宜在5小时以上)。

d、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

e、水泥稳定粒料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为3.0Mpa。

f、针对当前是高温季节施工,根据当天的气温和实际情况,酌情掺加缓凝剂。

7.2准备下承层

施工前要对下承层的中线、标高、压实度、弯沉、厚度等作必要的复测,埋设横向排水管,并做好记录。

7.3施工放样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必须对底基层进行质量验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

用全站仪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隔5m设一桩,同时将两侧边桩放出,在两侧路肩边缘外0.3m~0.5m设边桩。对两侧边桩进行水准测量,按设计标高标出水泥碎石稳定层顶面的施工标高(考虑压实系数)。在施工过程中,标桩如有丢失或移动,及时补桩抄平。

7.4拌和

在正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用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应根据天气情况和运输的远近,适当将含水量增加0.5-1%,严格控制水泥的掺入剂量,剂量太小,不能确保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质量;剂量太大,既不经济,还会合基层的裂缝增多,增宽,从而引起反射裂缝,影响路面的使用质量及使用寿命。

7.5混合料的运输

拌好的混合料采用自卸车运至施工路段,根据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及摊铺能力配合好自卸车的数量,装车时,保证车斗内装载高度均匀,以防离析;运输时对车上的混合料用塑料布加以覆盖,以防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运输混合料的自卸车,在已完成的铺筑层表面上通过时,速度要缓,禁止急刹车,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破坏表层强度;拌合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到现场摊铺。

7.6摊铺混合料

为保证施工质量,根据设计的要求,我部对该段的基层施工采用1台全幅作业宽度4.5m的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根据本标段的结构层厚度,我部决定采用一次摊铺碾压成型的施工工艺,保证基层的压实厚度,严禁用贴补的方法进行施工。我部选用拌和机的最小生产能力为每小时200立方米,而选用的摊铺机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