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 四舍法试商》
- 格式:doc
- 大小:637.5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数的基本概念,以及估算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的估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除法的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除法计算时,往往因为计算的精度问题,导致结果的偏差。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精度,提高计算的速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含义,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的估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的运用方法,提高计算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含义,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的估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提高计算的效率。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的情境,如购物时需要进行除法计算,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四舍五入法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四舍五入法在除法计算中的应用。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除法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
教师可以通过巡视课堂,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指导。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些除法题目。
第2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四舍法试商)课时内容教材第76页例3及相关习题。
课时目标1.初步掌握两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在自主尝试中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为什么要调商,怎样调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尝试、合作交流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难点: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你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下面的题目吗?(课件出示)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指名汇报,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学生有之前的计算基础,能正确完成填空和试商,并描述清楚自己的理由。
预设1:想乘法口诀。
如:30×2=60,60接近75,30×3=90,90>75,所以括号里最大能填2。
预设2: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几十,括号里就填几。
如:180里面最多有4个40,所以括号里最大能填4。
预设3:试商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要看前三位。
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几十,商就是几。
师:看来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除法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四舍法试商)]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与新课有直接联系的旧知识,为本节课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在计算和思路上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1.探究用“四舍”法试商。
(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主题图及例3第(1)小题。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学情预设】已知一个笔袋21元,有84元钱,求可以买多少个笔袋。
师:怎样列式?【学情预设】预设1:求84里面有几个21,用除法计算,列式为84÷21。
预设2:已知总价和单价,求数量,用除法计算,列式为84÷21。
6.2.3用“四舍”法试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一起学习用“四舍”法试商的方法,这是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今天我们将学习第6章第2节,内容是用“四舍”法试商。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四舍”法的概念,掌握使用“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用“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正确使用“四舍”法进行试商,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四舍”法的意义,并能够独立完成试商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今天的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以及学生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袋苹果,告诉孩子们,我想知道这袋苹果一共有多少个,但是我数不清楚,该怎么办?孩子们提出了各种方法,我引导他们思考是否可以用“四舍”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新课导入:我黑板上写下“四舍”法试商的步骤,并解释了每一步的意义。
我让孩子们跟我一起读,并解释了“四舍”法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拿出了一道例题,展示了如何使用“四舍”法试商的过程,并解释了每一步的原因。
4. 随堂练习:我让孩子们分成小组,互相试商,并解决了实际问题。
我在每个小组中走了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并给予了指导。
5. 作业布置:我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孩子们用“四舍”法试商,并解决了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四舍”法试商的步骤,以及每一步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23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答案:7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我发现孩子们对“四舍”法试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我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同时,我也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用“四舍”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6.2.3 用“四舍”法试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用“四舍”法试商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该方法进行除法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用“四舍”法试商的计算方法。
2. 熟练运用“四舍”法进行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四舍”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2. 熟练运用“四舍”法进行除法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提问:在进行除法计算时,如果除数是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二、探究“四舍”法试商的计算方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题目,让学生尝试计算并总结计算方法。
2. 引入“四舍”法试商的计算方法,解释“四舍”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3. 示例演示:以一道除法题目为例,演示“四舍”法试商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跟随计算。
4.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除法题目,运用“四舍”法试商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四舍”法试商的计算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和答案,共同讨论解决难点问题。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四舍”法试商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提问:在进行除法计算时,还有哪些其他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 拓展练习:给出一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四舍”法试商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一种新的除法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四舍”法试商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笔算除法》四舍试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笔算除法》四舍试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的“四舍试商”方法。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第三节,内容包括:1. 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掌握“四舍试商”的方法及其应用。
3. 会正确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四舍试商”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四舍试商”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境:小明去超市买苹果,每千克3元,他带了20元,能买多少千克的苹果?解答:20 ÷ 3 = 6 2,小明能买6千克的苹果,还剩下2元。
2. 例题讲解:例题:450 ÷ 70讲解:我们将除数70看作7十,试商10,10 × 70 = 700,比被除数450大,所以商应该小于10。
接着,我们试商9,9 × 70 = 630,比被除数450小,所以商应该大于9。
因此,我们采用“四舍试商”的方法,将商取为9。
然后,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450 630 = 180,因为结果为负数,所以我们需要将商加1,即商为10。
进行除法计算,10 × 70 = 700,450 700 = 250,再次出现负数,所以我们再次将商加1,即商为11。
最终,我们得到450 ÷ 70 = 6 30。
3. 随堂练习:练习1:560 ÷ 80解答:我们将除数80看作8十,试商7,7 × 80 = 560,正好等于被除数,所以商为7。
第6课时四舍法试商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四舍法试商,正确计算除法算式。
3.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各部分名称。
2. 四舍法试商的方法。
3. 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1. 四舍法试商的方法。
2. 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四舍法试商的运用。
2. 除法竖式计算的步骤。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除法竖式计算的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各部分名称。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除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1. 讲解四舍法试商的方法。
2. 通过例题,演示四舍法试商的计算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四舍法试商的计算练习。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竖式计算的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和除法竖式计算的步骤。
2. 强调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和除法竖式计算的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和除法竖式计算的步骤。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四舍法试商是一种除法计算方法,它利用“四舍五入”的原理,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调整到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等,从而使计算过程简化。
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除数:将除数看作是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等。
例如,如果除数是23,可以将其看作20或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6单元《第3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四舍法试商)》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四舍法试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即四舍法试商的方法。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四舍法试商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计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除法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但是,对于除数接近整十数的情况,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准确率不高、速度慢等问题。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四舍法试商的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四舍法试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提高学生计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四舍法试商的原理,并能自主发现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3.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4.利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例题、练习题及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小明有280颗糖果,他想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他的10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颗糖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用四舍法试商》的教学反思第一篇:《用四舍法试商》的教学反思用四舍法试商笔算除法,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书写和计算方法已经掌握,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会用“四舍”的方法试商并正确计算。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根据已有旧知的经验探究新知。
在复习铺垫部分,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复习题,“口算”、“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其目的是为后面的试商和笔算做好准备。
成功之处:本节课我设计了两道例题84÷21和430÷62,很明显例题是让学生利用四舍来试商,教学时,我重点教学例1,先让学生知道将除数21看成20来试商比较简便,再理解其计算过程,尤其要让他们体会“调商”的过程,最后从练习中感受到当除数不是整十数需要用四舍的方法试商时,商一般偏大。
由于学生已有例1的经验,所以例2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展示。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用四舍法试出的商偏大,要把商改小。
”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我让小组讨论,在学生已经感受到上面的规律后,我又增加了一个先仔细观察,再发现规律的环节帮助学生重点理解。
从学生课堂练习、学生板演的反馈看,部分孩子试商已经明显提高了速度。
改进措施: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对于个别后进生的关注不够,感觉他们对于所学知识还未完全理解。
另外,如何快速准确的试商还是一个难点,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加强练习训练。
第二篇:四舍法试商用四舍法试商教学内容:数学四年级(上)P76 教学目标:1.学会用“四舍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试商,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2.经历试商和调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在比较、概括、试商的方法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在学生讨论和交流中,促进学生之间在交流中合作精神,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
四舍法试商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73—74页信息窗3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并能熟练笔算相关题目。
2.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并能笔算。
教学难点:掌握初商后需要调商的试商方法。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图片导入:同学们,草莓被誉为“果中皇后”,吃草莓的好处除了能减肥,还有清热去火、调和脾胃等其他好处。
小明利用科学技术种植了一大片草莓,现在到了丰收的季节,大家看看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372千克草莓一共装了62箱。
1.抛出问题: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
温馨提示:
⑴说一说,把题目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下。
⑵列一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来吗?
⑶比一比,与上节课比较这个算式中除数有什么变化?
⑷估一估,商大约是多少?
⑸试一试,你能尝试着用笔算解答吗?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同学们完成的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交流一下吧!
1.汇报列式。
师:把题目信息和问题连起来怎么说?
学生可能说:372千克草莓一共装了62箱,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
师:你是如何列式的呢?
学生列式: 372÷62
2.通过找不同,发现新问题。
师:比较所列算式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能得出:上节课学习的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除数是整十数,这个题的除数不是整十数了。
3.汇报估算结果与方法。
师:谁能说一下,你估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说:估算的结果是6 。
师追问: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
①把372看做360,把62看做60,所以商可能是6.
②把62看做60,用372除以60,商6余一点,可以先用6试一试。
4. 尝试笔算。
研究372除以62的笔算方法。
(此时,可让学生再交流一下)
温馨提示:
⑴想一想,商是几位数,你是如何判断的?
⑵写一写,用372除以62,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
⑶试一试,372÷62应该商几?
学生继续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
①被除数的前两位是37,比62小,所以商是一位数。
②根据“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所以商应写在个位2的上面。
③根据估算,试商6比较合适。
师进行及时质疑:为什么?
预设①:6个60是360,所以可以把62看成60来试商,6个62是372,所以是372÷62=6(吨)。
【友情提示】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把62看成60来试商,可引导学生讲明道理,说说想法。
预设②:如果学生不会把62看成60来试商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如:“是否可以把62看成一个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呢?”
学生试着进行运算,并很快得到答案。
课件展示过程并讲解。
小结:这种“把62看成60来试商”的方法,称之为“四舍法”试商。
5.质疑:如何理解“四舍法”试商呢?(此时,教师可以试着提问几个学生,让他说一下,如果学生说不上来的话,可以适当引导。
)
结论: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1、2、3、4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的尾数舍去,把它看作和除数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判断:如图,这种写法正确吗?
预设:①不正确,因为商大了;②不正确,应该用34×9,而不是用试商数30乘以9。
质疑:我们用四舍法试商,把43看作40来估算40×9=360,所以我们试商9,但又为什么会商大了呢?
学生交流讨论后解释。
结论:把43看作40来试商,除数看小了,所以试商容易偏大,调小“1”,改成商8就可以了。
追问:第二个图片,商9合不合适呢?
预设学生回答:不合适,应商8。
6.如何来检验计算的结果的正确性呢?
预设学生回答:验算。
指导学生验算。
【设计意图】对于验算,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养成验算的习惯,同时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我们今天这节课通过研究“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在交流、讨论、分析等活动开展中,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四舍法”试商方法: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1、2、3、4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的尾数舍去,把它看作和除数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但“四舍”初商容易大,如144÷21(板书),把除数“四舍”看作20,试商7,而这道题的商是6。
由此可知,除数若往小看,初商容易大,有些题目在计算时学生们可记住“四舍商大减去1”这一试商方法。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下面还有4个题目,你先做哪个呢?
课件出示●独木桥●刨根问底●盘山公路
(可根据学生的选择有先有后的
●走钢丝。
进行处理)
★独木桥。
课件出示65页第6题。
温馨提示:
①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上面的虚数(20、30、40)什么意思?
②写一写,你能接着把它们做完整吗?
★★走钢丝。
温馨提示:
①看一看,上面的试商方法和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②说一说,根据试商情况,说出各题准确的商。
★★★盘山公路。
温馨提示:
①想一想,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再计算。
②比一比,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对。
★★★★刨根问底
王大爷有3个种草莓的大棚,平均每个大棚收草莓264千克。
温馨提示:
①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②如果每箱装12千克,一个大棚收获的草莓可装多少箱?
③3个大棚收获的草莓共可装多少箱?
④每千克草莓卖7元钱,王大爷今年的草莓收入多少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书设计:
四舍法试商
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
设计说明:
1、感觉这节课设计的亮点是:
⑴先有经历,后有感悟.
对于“四舍法”试商方法,先让学生充分经历试商的过程,充分积累了集体讨论的素材,然后交流讨论。
也就是说,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又进一步积极主动的探讨试商方法,为接下来的知识感悟形成了基础,从而顺理成章的总结出了“四舍法”试商方法.
⑵用好质疑,突破难点.
俗话说的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对于如何理解“四舍法”试商,采用了质疑的方法来解决。
通过质疑,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加强了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2、使用建议。
指导孩子们每完成一个习题之后都要习惯性的拿除数和余数来比较大小,同时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对于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个难点,只有在练习中不断熟练方法,掌握技巧.
3、需破解的问题。
本节课研究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内容较多,自主练习的习题里有商是两位或三位数的题目学生是否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