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银山里铅锌矿区成矿地质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摘要】由于变质岩地层及矿体形态复杂多样,加强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铅锌矿矿区矿床的找矿标志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矿种多样,矿化信息丰富的优点,使得人们对矿区的挖掘技术不断提高。
虽然我国在找矿标志的技术上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对我国铅锌矿矿区有着重要意义。
二、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内的地层分布以泥盆系、二叠系最为广泛分布,石炭系地层仅在南部边缘出露。
矿床主要产出于二叠系茅口-栖霞组、泥盆系融县组、独山组鸡窝寨段中。
中二叠统茅口-栖霞组为灰色厚层致密块状灰岩、含骨屑隐藻灰岩、泥晶藻凝块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为铅锌矿含矿层位之一,50~127m。
上泥盆统融县组主要岩性为灰、浅灰色中厚层致密块状灰岩,白云质条带灰岩夹白云岩、页岩,为铅锌矿含矿层位之一,厚72.5m。
独山组鸡窝寨段为浅灰、灰色厚层及中厚层细-中晶白云岩,中部夹细粒白云质砂岩及灰黄色泥岩,亦为铅锌矿含矿层位,厚80~141m。
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一系列NW 向断裂、褶皱所组成的丫都-蟒硐断裂带,是著名的丫都-蟒硐-紫云深大断裂的盖层构造之一,具多期活动特点,据区调资料属中生代前形成的古断裂,可能形成于加里东期,从而控制着区域构造的格局,并控制着古生代以来各时代的岩相古地理环境,是地台内隆起区与沉降区的分界,即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缘部位。
区域内岩浆活动不发育,主要为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基性岩浆喷溢形成的峨眉山玄武岩。
三、成矿条件1、案例概述筲箕湾铅锌矿床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南东部,处于江南地块西南缘,黔北台隆之六盘水断陷与遵义断拱两个三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
早古生代晚期,由于地壳拉张,沿赫章县丫都、蟒硐(南到紫云县)一带,产生了著名的丫都--蟒硐(紫云)深大断裂,形成了丫都--蟒洞断裂带,该断裂SW侧为六盘水断陷,NE侧为遵义断拱。
粤东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粤东某铅锌矿床为热液改造型脉状矿床,从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分析其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通过对矿区成矿模式的研究,探讨该矿床的找矿标志,对寻找该类型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矿体特征矿床成因控矿因素找矿标志1矿区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石炭系大湖组、泥盆系老虎头组、震旦系楼子坝组。
(图1)1.1.1第四系坡积残积层(Q)分布在山坡地带,厚0.5~1.8m,山谷地带一般为冲积层,厚0.5~2.0m,灰白色、灰褐色砂质粘土和泥质胶结砾石层。
1.1.2石炭系大湖组(Cd)该组地层为春湾组的东延层位,分布于矿区西部,为紫-黄灰色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透镜状或薄层状钙质砂岩、泥质灰岩,岩层产状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0°左右。
1.1.3泥盆系老虎头组(Dl)浅海相碎屑岩沉积,灰白-浅绿-紫灰色,岩性为中-厚层中细砂岩、石英粉砂岩夹砂质页岩,局部夹钙质粉砂岩。
地层产状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倾角20~38°,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矿区内出露厚度150mm,分布于矿区中部。
1.1.4震旦系楼子坝组(Zlz)变质中细粒石英砂岩、变质粉砂岩夹千枚状页岩和薄层硅质岩,岩石普通表现为灰白色,地层产状总的为北东走向,倾向北西,倾角28~45°,与上覆泥盆系老虎头组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该层分布于矿区东侧。
1.2构造1.2.1褶皱区内地层主要表现为单斜构造,沿走向和倾角稍有扭曲,产状一般较稳定,地层走向北东东,倾向北西,倾角35~45°。
1.2.2断裂矿区内断层主要为北东向平移断层为主:F1和F2: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0°,为区域鸡公山弧形断裂的组成部份,断裂规模较大,区域上走向延长大于40km,断裂破碎明显,在矿区内一般出现在沟谷地带,在溝谷两侧偶见构造破碎角砾岩分布,宽度>10m,表现为平移特征,地层被错断,断距大于40m。
广东省白云地铅锌矿床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广东省白云地铅锌矿床是广东省重要的金属矿床之一,也是我国较早发现和开发的矿床之一。
该矿床位于广东省白云区境内,地处佛羅平原北缘的丹霞山脉中段,属中等规模的矿床,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本文将从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和矿床成因三个方面来探讨该矿床的特点。
一、矿石结构白云地铅锌矿床主要以黄铅矿、闪锌矿、蓝铜矿等硫化矿物为主要矿石成分,其中硫化矿物的结晶形态多样,有单晶、多晶和集晶等不同形态。
黄铅矿呈块状、球状,有时也呈蚀变成一年球状,晶体呈六角形或十字形等;闪锌矿呈片状、粒状或块状,晶体呈板状或假六方柱状;蓝铜矿呈块状、集块状,晶体呈立方体状或六方柱状。
矿石中常伴有一些辅助矿物,如方解石、石英、硅质岩等。
二、构造特征白云地铅锌矿床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样式、构造应力和构造断裂等方面。
矿床周边存在多条构造带,这些构造带常常与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密切相关。
构造样式主要有层状褶皱、断裂和节理,其中层状褶皱为主要特征,呈东北-西南向展布,形成了层状折皱构造。
构造应力主要呈现为挤压应力和剪切应力,挤压应力造就了层状褶皱,而剪切应力则导致了断裂的发生。
构造断裂主要有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两种类型,韧性断裂主要表现为层间滑移断裂,脆性断裂主要表现为节理和断层。
三、矿床成因探讨白云地铅锌矿床的成因主要受岩石圈构造演化和成矿流体演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与古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构造运动促进了地下岩浆和热液的活动,使得矿床得以形成。
矿床的成因还与成矿流体的性质和运移有关。
成矿流体主要是来自地热流体和岩浆热液,其主要成分为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氮气等,这些成分通过地下裂隙和断裂通道向矿体迁移,与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并沉淀形成矿体。
白云地铅锌矿床的矿石结构以硫化矿物为主,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层状褶皱、断裂和节理,矿床成因与古构造运动和成矿流体演化密切相关。
这些特征对于矿床的勘查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相关矿床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摘要:铅锌矿产的勘查及开发是我国工业冶金、交通运输、建筑行业及电信行业发展的一种可靠利用资源,资源需求量极大。
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未来对于铅锌矿产的需求量将更进一步增加,大力开发勘查新技术、新方法,尽快调整产品结构,将是我们开拓发展空间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地质勘察,详细介绍了某铅锌矿田区域地质背景和矿田地质特征;并结合其地质条件,对其矿床特征、关键词:地质勘查;铅锌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成矿控制因素1 区域地质背景该铅锌矿位于三江造山带的唐古拉一杂多玉树一义敦一中甸岛弧隆起带东侧,属三江成矿带中的玉树一中甸矿带范畴,晚二叠一三叠纪期问紧靠东侧的活动大陆边缘发生强烈凹陷,在印支末期和燕山早期造山运动席卷全区致使普遍隆起,燕山一喜山运动使早期同生断裂再次复活,在该山侵入岩体内部及与三叠系地层接触边缘产生强烈韧一脆性剪切构造带,深源含矿地热水沿构造剪切带上升,于浅部岩体内张裂隙、短小张性断层发育的碎裂岩带内部、岩体与围岩接触边部及三叠系地层内层间裂隙空间充填,近南北向陆内造山带及与各阶段相应的成矿时空分布特点,其受酸性侵入岩基,在空间分布上受北西向鲜水河断裂带及北北西向磨西河断裂带制约,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深源构造一热液成因,并具有多期成矿特征,即形成该山式热液充填型或细脉浸染型Cu、Pb、Zn、Ag矿床。
2、矿床地质特征2.1 区域地质概况该矿区岩体是一面积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基,地层出露有中三迭统杂谷脑组(T2Z)、上三迭统如年各组(T3r)、第四系(Q)等,除局部地段有扭曲外,地层总体走向NNW,倾向NE。
位于牦牛沟一卡子复式向斜构造的西翼,次级褶皱主要有背斜及热桑山向斜;主要断裂属北西向的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木居断裂的组成部分。
2.2 矿体特征通过地质勘探,区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即西矿带I号矿体和东矿带Ⅱ、Ⅲ号矿体,3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自上盘至下盘分别为Ⅲ、Ⅱ和I号矿体。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 广东省云安区某铅锌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洪文勇(广东省地局第五地质大队,广东 肇庆 526000)摘 要:广东省云安区某铅锌银矿位于广东省云安区大绀山地区,是粤西重要的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区,成矿区带属大绀山矿田环形成矿带的Ag、Pb、Zn矿带。
区内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北东向和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大绀山旋转构造构成了区内基本构造格局。
云安区该铅锌银矿属构造蚀变岩型矿床,位于异常区内的构造蚀变破碎带,其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断裂带控制;由菱锰矿、黄铁矿氧化的,呈条带状、团块状的黑土带为地表找矿重要标志;蚀变种类多,蚀变愈强,则矿化愈强,并形成铅锌银多金属矿体。
矿化富集与硅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绿泥石化、菱锰矿化等蚀变关系密切。
通过对该矿山的地质特征研究分析:在该铅锌银矿床及周边,无论从广度或深度而言,都存在很大的找矿远景,同时类比对该铅锌银矿的地质特征有利下一步的于粤西地区多金属找矿。
关键词:铅锌银矿;粤西成矿带;大绀山;成矿特征;找矿标志;异常中图分类号:P61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4-0147-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a Pb Zn Ag deposit in yun'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HONG Wen-yong(The fif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Zhaoqing 526000,China) Abstract: The lead-zinc-silver mine is located in the Da Lushan area of Yun'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and is an important lead-zinc-silver polymetallic mining area in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which is an Ag, Pb and Zn mine belt that belong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Great Lushan Mining Field. The tectonic and magma activities in the region are frequent, the north-east-east and east-west fracture structures develop, and the rotating structure of The Great Lushan constitutes the basic tectonic pattern in the region. The lead-zinc-silver ore in Yun'an area is a tectonic decayrock-type deposit, located in an abnormal area, and its yield, form and scale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the fault zone; Mineralization enrich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rosion of silicification, yellow iron ore, fluorine petrochemical, green mud petrochemical, diamond manganese mineralization and so on. Through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 in the lead-zinc silver deposit and surrounding areas, there is a great prospect of prospecting, both in terms of breadth or depth, and the analogy is favorable to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ad-zinc-silver mine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Guangdong in the next step of polymetallic prospecting.Keywords: lead and zinc silver ore; Guangdong west mineralization belt; Da Lushan;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mining signs; abnormal广东省云安区某铅锌银矿位于广东省云安区大绀山地区,该地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云开隆起北段,罗定盆地东缘,吴川—四会深断裂带西侧,是粤西重要的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区[1,2]。
广东省韶关市梅子冲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梅子冲银铅锌矿床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矿体产于下石炭统孟公坳组的碳酸盐岩中。
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的控制,F3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
文章分析了了梅子冲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银铅锌成矿的潜力较大,矿床的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良好。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成矿预测的标志:下石炭统孟公坳组的碳酸盐岩作为地层岩性标志;NE向压扭性断裂带及其光滑断面是构造标志;大理岩化、矽卡岩化、角岩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是地表重要的找矿标志;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时深部找矿的地球化学标志。
标签: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找矿标志梅子冲1矿床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泥盆系、石炭系和三叠系(图1),其中石炭系为主要的赋矿地层。
泥盆系为一套灰~深灰色泥质灰岩、瘤状灰岩、花斑状灰岩,厚度520~807m;石炭系为花斑状灰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细晶灰岩等,厚度>220m;三叠系为粉砂岩及石英砂岩,厚度>500米。
1.2构造矿区构造比较发育,不同形式的构造形迹清晰可见,较明显的构造有褶皱、断裂等。
(1)褶皱区内主要褶皱构造有观音山背斜和砒霜岭向斜。
观音山背斜自北而南贯穿全区,轴线20°~35°左右,背斜东翼岩层倾向东或北东,倾角43°~80°,西翼倾向西或南西,倾角43°~50°,局部有倒转;砒霜岭向斜位于矿区中部,轴线大致与观音山背斜平行,向斜东翼岩层倾向西,倾角40°~65°,西翼倾向东,倾角22°~34°,为一东陡西缓的向斜构造。
(2)断裂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东部的F3和中部的F2。
从其展布方向及其形态特征上看,二者同属一应力场形成的同组构造。
F3断裂走向北北东20°~30°,总体倾向北西,局部有反倾。
倾角71°~85°,属压扭性断裂,与矿区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有关;F2断裂自北而南继续延伸出露,总体走向5°~15°,倾向西,倾角40°~50°,为一压扭性断裂。
广东台山朗南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张小龙【摘要】广东台山市朗南金银多金属矿床发育在寒武系八村群中亚群浅变质岩和泥盆系砂页岩中.前期虽有多家地勘单位进行前期普查工作,但该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在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和最新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朗南金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为热液充填交代型银铅矿床,共生矿产有银和铅,伴生矿产有锌、铜、锑和金,褐铁矿(铁帽)、构造角砾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3页(P156-158)【关键词】台山朗南;银铅多金属;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作者】张小龙【作者单位】广东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广东江门5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据2014年查明的资源储量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的铅锌银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湖南、云南、内蒙古和广东,目前对大中型的勘探程度较高,但对于中小型矿床特别是伴生较多有益组分的矿床探查研究程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规模最大的V5号矿体的勘查工程进行整理、研究,查明了矿区矿体的赋矿层位、矿体数量、分布、形态、产状、厚度、品位及其变化情况;明确了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
广东台山朗南银铅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之粤中凹陷的南部,位于恩(平)~从(化)断裂带南段的金鸡大断裂和台开恩断陷盆地的南东侧。
区内地质概况如下。
1.1 地层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由老到新分述如下:寒武系八村群(∈bc)广泛出露于水西圩—坪田圩一带,普遍具不等粒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组成的正韵律结构。
奥陶系(O)仅出露于详查区南部,主要为页岩,中夹细粒石英砂岩。
泥盆系桂头组(D2g)区域广泛分布,为出露面积最大的地层,下部为灰白色巨厚层-厚层状砾岩、砂砾岩、含砾不等粒岩屑砂岩。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银山铜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韩富萍摘要:根据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位于银山背形两翼断裂带格架下部的中生代陆相火山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产生裂缝,这些裂缝被一次火山期后的中低温热液填充而形成银山铜铅锌矿。
通过对矿区的物化探资料的详细分析发现,在对矿区的空白区域进行找矿时,利用物态异常和探化异常技术能够提高找矿的准确性,并节省找矿时间。
通过对九区东部边缘地带和九龙上天区西部地带的钻孔资料、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从九区3线开始,向东逐渐扩展到开矿权边界位置的过程中,在-330m中段以上的位置,有很大的铅锌找矿空间;而在-330m中段以下的位置,可能存在厚大的铜矿体;在九区位置以及北山区深部位置,矿体呈现持续向下延伸的状态,并且矿化强度随着延伸长度的增加保持不变,这充分说明银山铜铅锌矿的找矿前景很好。
关键词:银山铜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工业生产水平全面提升的背景下,找矿技术在提高工业生产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江西省德兴有色贵金属矿化区为案例,对银山铜铅锌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进行了系统分析。
从地质构造板块层面来看,银山铜铅锌矿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置,与太平洋板块接近,南临印度洋板块。
整个矿区位于我国广西德兴有色金属矿化集中区域,该区域分布有多种矿产类型,包括金山金矿、德兴铜矿、银山铜铅锌矿等大型矿山,以及鱼塘金矿、水石坞、蛤蟆石等小型金矿,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化和铜矿化区域。
银山铜铅锌矿距离德兴市市中心约2.0km,矿区东西长约2.2km,南北长约2.7km,总面积约为6km2。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对该矿区进行了测量,其中心位置的经度为117°36'04″,纬度为28°58'29″。
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银山矿业分公司已完成了1.5.1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普查工作、九区北山区深部调查详细采样工作以及银山铜铅锌矿勘探地质调查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地质勘探成果。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 1月上168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广东银屎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邓金龙(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广西 南宁 530051)摘 要: 银屎铅锌矿床是玉水-银屎富铜多金属矿带中的一个典型矿床,矿体赋存于压扭性断裂破碎带中,多呈透镜状和脉状产出。
综合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研究认为其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裂隙充填和交代的后生层控矿床。
关键词: 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广东银屎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1-0168-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model of Yinshi Pb-zn deposit, Guangdong ProvinceDENG Jin-long(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urth Geological Team, Nanning 530051,China)Abstract: Yinshi Pb-zn deposit is in the Yushui-Yinshi excrement rich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belt,The orebody mainly occurs in the pressure-shear fracture zone and mostly lenticular and pulse output. According to it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we considered that it is a thermal fracture filling and metasomatic secondary control deposit.Keyword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posit genesis; Metallogenic model; Guangdong Yinshi 收稿日期:2018-01作者简介:邓金龙,男,生于1988年,汉族,广西岑溪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论文【摘要】 "岩浆侵位"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在岩浆岩的内外接触带定位。
地球物理特征显示,区内存在巨大的隐伏花岗岩体,其接触带附近是寻找"岩浆侵位"型矿床的有利部位。
1 区域地质背景位于江山-绍兴深大断裂的南东侧,属"华南褶皱系"(I级构造单元)之西南段。
区内元古界、古生界有一定范围的出露,且普遍变质,至中生代,广泛而持久的火山作用使矿区为大面积的火山岩所覆盖。
矿区岩浆侵入活动也十分频繁,并具有多旋回多成因的特点,主要侵入时代有加里东期、燕山期。
其中周岭脚含铁酸性侵入岩体和牛头山花岗岩体规模较大。
区域上侵入岩与成矿关系非常密切,已经发现的金、银、铜、铅、锌、钼等均与侵入岩有关。
构造类型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的断裂体系呈北东,其次与之配套伴生的北西向、东西向断裂体系;另外还发育有受北东、北北东向构造体系派生的近南北向断裂构造。
区域性断裂中,北东向断裂是重要的导矿、容矿断裂。
北西向断裂是北东向断裂的次生、派生断裂,两者交切部位是重要有利成矿地段。
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点密布,老硐数以百计,全区已知各矿种中、小型矿床21处,矿点57处,矿化(情报点39处,共计117处)。
矿种以银、铅、锌为主,金、锡在本区也有良好的前景。
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⑴区域重力场特征布格重力异常:据1︰50万区域重力资料,位于上虞-江山和东福山-泰顺二个深大断裂间的龙泉一庆元窿陷区为全省重力最低值区,布格异常变化幅度在-30~-60mgl之间。
本区即位于此低值区北段,北西部关塘附近,Δg值在-60mgl以下,向东逐渐增大,到洋坑埠头一带升高至-35~-40mgl,这反映本区为莫霍面之拗陷区,推断为一坳陷盆地,其下变质基底大范围地被密度较低的花岗岩岩体侵入,引起重力场较大幅度下降。
然而测区南部的安仁镇,东北部洋坑埠头和西南部龙泉-锦旗一带则为拗陷区中的几个局部小隆起。
银山铜铅锌矿九区北山区深部矿床地质特征胡金山;刘金刚;赵立民;张广明;胡福林;刘盛祥;张志辉【期刊名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37)004【摘要】为指导银山矿田其它四个区段深部找矿,通过地质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分析方法,总结了银山铜铅锌矿九区北山区深部矿床特征,该矿床是银山背斜格架下的中生代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矿床.此次九区北山区深部详查成果是银山矿田深部延伸新增资源储量,探明122b +332 +333矿石量7 232.73万t,主矿产铜金属量52.70万t、共生铅8.79万t、共生锌16.74万t、伴生金41.72t、伴生银1 026.09t、伴生硫470.77万t.银山矿田其它四个区段深部和九区北山区-1 200m标高以下仍有极好的找矿前景,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对“银山式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认识.【总页数】8页(P387-394)【作者】胡金山;刘金刚;赵立民;张广明;胡福林;刘盛祥;张志辉【作者单位】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江西景德镇333001;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江西景德镇333001;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江西景德镇333001;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江西景德镇333001;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江西景德镇333001;江西铜业集团银山铅锌矿,江西德兴334200;江西铜业集团银山铅锌矿,江西德兴33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相关文献】1.江西银山九区南段铜硫金矿床地质特征 [J], 刘小滨2.江西新庄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中深部找矿方向分析 [J], 张强;杨华泽3.浅谈江西省德兴市银山铜多金属矿九区——西山区铜矿体关系及地质特征 [J], 陈雅苹4.云南都龙地区锡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资源勘查评价 [J], 杨秦昆5.银山矿田九区铅锌矿床深部成矿地球化学及预测 [J], 刘盛祥;张德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铅锌矿矿区矿床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关注点,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社会对铅锌矿矿区矿床的需求不断的加大。
而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技术的不断提高,也在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开采方面,获得了大幅度的进步。
从各个方面来说,我国在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方面,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成果,因此,在现今的發展中,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标签:铅锌矿成矿特征找矿方向1成矿地质背景为了更好的研究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本文主要以铅锌矿矿区矿床为例进行讨论。
首先从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一定的分析。
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区内出露地层有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等。
其中前泥盆纪地层最为发育,并普遍遭受浅变质作用和多次构造变形,该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极为发育且十分复杂。
区域断裂主要有NNE向和NW向两组,以前者最为发育,构成密集的NNE向断裂带。
由此可见,对于铅锌矿矿区矿床来说,成矿地质背景是比较复杂的,甚至更加的难以捉摸。
2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2.1矿(化)层特征含(矿)化层一般分为上、中、下三个矿化富集部位。
上部:白云岩层间破碎较弱,适应方解石脉较少,含黄铁矿较少,含铅锌矿较低。
中部:白云岩层间破碎较强,石英、方解石脉较多,含黄铁矿较少,含铅锌矿较高。
下部:含铅锌矿较低,一般Pb品位在百分之零点零一八到百分之零点八五之间。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三个矿化富集部位具有一定的差距,相距二点七米到十二米不等。
由此可见,对于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地质特征来说,有效的掌握矿化层的特征,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良好的帮助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有效的处理一些问题。
在实际的工作中,较多的工作人员常常为了一些问题摸不着头脑,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矿化层的特征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掌握。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在矿化层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对整个铅锌矿矿区矿床领域的研究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
广东银山里铅锌矿区成矿地质特征
摘要:大埔银山里铅锌银矿区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南褶皱带,地处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带的南部;矿点主要分布在岩浆岩的北西端,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侏罗统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与岩浆岩的接触带上。
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交代硫化物型矿床。
本文旨在通过对其成矿地质环境的深入分析,提出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粤东地区该类矿床的寻找提供理论上的启示。
关键词:褶皱带;岩浆活动带;成因类型
【中图分类号】f407.1
1 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位于我国十九个成矿带之一的武夷山成矿带之广东段中,具有优越的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
本区地处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带南部,大埔岩体西缘
[1]。
区域出露地层简单,大面积出露下侏罗统海陆交互相碎屑岩
[2]。
区域断裂构造发育,ne向莲花山深大断裂起区域导矿作用;ne向和nw向两组压扭性断裂为次级导矿带,是矿点/床的矿液通道。
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是燕山三期中粒斑状二长花岗岩(r52(3))和燕山五期细粒花岗岩(r53(2));岩体沿轴向330°的长岗亭背斜轴部侵入。
岩浆岩原生晕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岩石中pb、zn 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较克拉克值有明显的偏高,说明区内具有良好的矿质源。
2 矿区地质环境
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张扭性断裂构造。
该断裂控制了上梅坪区段花岗斑岩的侵入,也是该区段的容矿构造。
其中一组断裂产状为倾向139°~152°,倾角50°~65°;另一组断裂产状为倾向335°~346°,倾角25°~80°。
矿区出露下侏罗统金鸡组下亚组(j1ja)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岩性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底部局部见含砾石英砂岩。
矿区主要矿体即赋存于这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与岩浆岩的接触带上。
3 矿体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矿区通过地质填图修测与化探异常检查、地表山地工程揭露和中浅部钻探工程揭露,上梅坪区段发现了1条工业矿体v4,并对该矿体进行了评价,估算其资源量。
3.2矿石特征
矿石品位较富,矿石类型表现为矿体中部是块状矿,两边为细脉矿。
矿石中的pb、zn、ag、cu等元素呈较好的正相关,且往深部矿体厚度变大。
3.3 围岩蚀变
矿体围岩蚀变明显,分布于矿体两侧,呈带状展布,走向近东西,与区段成矿裂隙的走向基本一致,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矽卡岩化、角岩化等。
3.4 找矿标志
①裂隙构造带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而不同走向的断裂交汇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有可能形成矿化富集段。
②土壤次生晕异常提供了有效的找矿信息,当异常分布与构造破碎带、硅化蚀变带、不同岩石接触带、岩体边缘等成矿有利部位相吻合时,更具找矿价值。
③花岗斑岩是矿区的良好矿质源,与成矿关系密切,是很好的找矿标志。
④岩石中发育有较强的硅化、方解石化、绿泥石化及矽卡岩化,尤其是地表硅化破碎带中,分布有黄铁矿化、石英细脉及次生氧化物如:孔雀石、铜兰、褐铁矿等,可作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矿区矿体的围岩都有较强的蚀变作用,因此蚀变带是最好和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⑤地表氧化铁锰帽和硅化铁锰质裂隙带是寻找隐伏矿体的重要标志,矿区矿体与铁帽、褐铁矿脉关系极为密切,有些矿体就是追踪褐铁矿脉发现的。
但应注意分析氧化帽与原生矿在空间上的关系。
⑥旧民采窿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4 矿床成矿模式
4.1 成矿地质特征
4.1.1 成矿物质来源
4.1.2 构造因素
区域断裂构造发育,ne向莲花山深大断裂起着区域导矿作用;ne
向压扭性断裂为次级导矿带,是矿点/床的矿液通道。
区内褶皱构造发育,轴向330°的长岗亭背斜东翼发育两个次级向斜构造,矿体就分布在ne向断裂与褶皱构造的复合部位。
矿区发育的ne向断裂是矿区的主要容矿构造,而ne向断裂与向斜构造的复合部位、断裂与其次级断裂的交汇处往往就是富矿部位。
4.2 矿床成矿模式
矿床成矿模式是对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矿化作用随时间空间变化显示的各类特征,以及成矿物质来源、迁移富集机理等矿床要素进行概括、描述和解释,是成矿规律的表达形式。
本文通过对银山里上梅坪区段内接触带型铅锌银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控矿构造与矿液性质的研究,建立了粤东地区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
粤东地区在侏罗纪(137~205ma)受到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斜向俯冲作用影响,应力状态下形成火山穹隆、深大断裂等构造;地下的中酸性岩浆沿着深断裂带上侵,形成了以中酸性闪长岩-花岗岩为代表的岩浆。
地下热流体上涌至地壳浅部,在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地段与渗入的大气降水-地下水循环体系发生对流循环,形成由岩浆水-大气降水混合的成矿流体,此时为成矿早期阶段。
随着广泛的火山-岩浆侵入体的就位,在岩浆水-大气降水对流循环及深部热流体放出热的驱动下,发生交代蚀变作用,引起岩浆岩、基底岩石和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矿质成分发生新的迁移,使成矿流体含矿浓度增高。
这些含矿浓度较高的岩浆期后热液,沿着隆起
带或断裂带上升,在其运移过程中进一步萃取、交代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在浅部有利部位(如构造裂隙带、层间滑动破碎带、构造交汇部位、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以交代充填方式富集形成矿床。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地质矿产局。
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 - 区域地质,第九号。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2] 广东省地质矿产局。
广东省岩石地层[m]。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