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发生器的设计(DOC)
- 格式:doc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16
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绪论 (1)1.1 设计背景 (1)1.2 设计目的 (2)1.3 设计任务 (2)2 设计过程 (3)2.1 设计原理 (3)2.2 XF引脚周期性变化 (3)2.3 子程序的调用 (4)3 程序代码 (5)3.1 源程序 (5)3.2SDRAM初始化程序 (7)3.3 方波程序连接命令文件 (9)4 调试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10)4.1 寄存器仿真结果 (10)4.2 模拟输出仿真 (12)5.设计总结 (13)参考文献 (13)信号发生器(方波)1 绪论1.1 设计背景数字信号处理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高速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的重要性日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表现出来。
其主要标志是两项重大进展,即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的提出和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的完善。
数字信号处理是把信号用数字或符号表示成序列,通过计算机或通用(专用)信号处理设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各种处理,达到提取有用信息便于应用的目的。
例如:滤波、检测、变换、增强、估计、识别、参数提取、频谱分析等。
数字信号处理的目的是对真实世界的连续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或滤波。
因此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之前需要将信号从模拟域转换到数字域,这通常通过模数转换器实现。
而数字信号处理的输出经常也要变换到模拟域,这是通过数模转换器实现的。
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需要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
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方向应该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特别是对于谱分析的本质研究,对于非平稳和非高斯随机信号的研究,对于多维信号处理的研究等,都具有广阔前景。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应用很广、成果很多。
多数科学和工程中遇到的是模拟信号。
以前都是研究模拟信号处理的理论和实现。
模拟信号处理缺点:难以做到高精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可靠性差,且不灵活等。
数字系统的优点:体积小、功耗低、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活性大、易于大规模集成、可进行二维与多维处理。
MAX038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1.设计思路信号发生器是实验室的基本设备之一,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一些标准产品,虽然功能齐全、性能指标较高,但是价格较贵,而且许多功能却用不上。
MAX038是MAXIM公司生产的一个只需要很少外部元件的精密高频波形产生器,他能产生准确的高频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输出频率和占空比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电压或电阻来分别地控制。
所需的输出波形可由在A0和A1输入端设置适当的代码来选择.MAX038的引脚功能如下所示REF:2.50 V带隙基准电压输出端;6,9,11,18:GND地;A0:波形选择输入端,TTL/CMOS兼容;A1:波形选择输人端,TTL/CMOS兼容;COSC:外部电容连接端;DADJ:占空比调整输入端;FADJ:频率调整输入端;IIN:用于频率控制的电流输入端;PDO:相位检波器输出端。
如果不用相位检波器则接地;PDI:相位检波器基准时钟输入端。
如果不用相位检波器则接地;SYNC:TTL/CMOS兼容的同步输出端,可由DGND至DV+间的电压作为基准。
可以用一个外部信号来同步内部的振荡器。
如果不用则开路;DGND:数字地。
让他开路使SYNC无效,或是SYNC不用;DV+:数字+5 V电源。
如果SYNC不用则让他开路;V+:+5 V电源;OUT: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输出端;V-:-5 V电源。
图1 MAX038 信号发生器1表1 MAX038信号发生器管脚2.方案设计2.1信号产生电路该简易信号发生器可以输出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和阶跃波4种波形;3个固定频率选择;以及10个电压选择。
此外,为了更好的满足大多数实验与电路检测的要求,该信号发生器还可以输出电荷量。
该信号发生器电路主要由信号产生电路、电压电荷输出电路和电源模块三部分组成。
对于三角波、方波、正弦波3种信号,其信号产生电路的核心器件为MAX038,3种输出波形由波形设定端A0,A1控制,其编码如表2所示。
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目录一、课题名称 (2)二、内容摘要 (2)三、设计目的 (2)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2)五、系统方案设计 (3)六、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4)七、电路仿真结果 (7)八、硬件设计及焊接测试 (8)九、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11)十、课程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12)一、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二、内容摘要: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信号源,是现代测试领域内应用最为广泛的通用仪器之一。
在研制、生产、测试和维修各种电子元件、部件以及整机设备时,都要有信号源,由它产生不同频率不同波形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加到被测器件或设备上,用其他仪器观察、测量被测仪器的输出响应,以分析确定它们的性能参数。
信号发生器是电子测量领域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电子仪器。
它可以产生多种波形信号,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因而此次课程设计旨在运用模拟电子技术知识来制作一个能同时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信号发生器。
三、设计目的:1、进一步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论知识,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
3、学会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所做出来的理论设计进行仿真测试,并能进一步解决出现的基本问题,不断完善设计。
4、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万用表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际电路的分析操作能力。
5、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实现实际电路。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1、要求完成原理设计并通过Multisim软件仿真部分(1)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频率分别为300Hz、1KHz、10KHz、500KHz,输出幅值300mV~5V可调、负载1KΩ。
(2)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电路,频率3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六个一”工程之课外实验项目报告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刘雪锋学号:65090215时间:2011年11月一、实验目的:练习基本技能:常用测试仪器使用、电路安装、测试、调试;初步学会查阅电子器件英文说明书;训练基本单元电路设计、调试、测试。
二、实验内容:设计一个低频信号发生器,可输出方波、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正弦波。
频率和幅度可调;矩形波占空比可调;锯齿波上升、下降时间可调;根据电路原理图的具体结构,安装单元电路;测输出幅度、频率、失真度、上升沿、下降沿、观察三角波线性度;不得使用8038模块;写出设计与总计报告,说明电路原理、特点、测试结果、结果分析。
三、总体设计方案:(一)总体设计原理框图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转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先由振荡器产生方波,再经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再经过滤波电路产生正弦波等等。
我选用的是前一种方案,上图为总体设计流程。
(二)各部分电路图及其原理1、正弦波产生电路及其原理:正弦波产生电路的目的就是使电路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我们一般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电路,并创造条件,使其产生稳定可靠的振荡。
电路接通电源的一瞬间,由于电路中电流从零突变到某一值,它包含着很多的交流谐波,经过选频网络选出频率为f0的信号,一方面由输出端输出,另一方面经正反馈网络传送回到输入端,经放大和选频,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地反复,只要反馈信号大于初始信号,震荡就逐渐变强,最后稳定的震荡起来。
我所设计的正弦波震荡电路为RC 串并联式正弦波震荡电路,又被称为文氏桥电路。
这个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即放大电路和选频网络,放大电路为由集成运741放所组成的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选频网络兼作正反馈网络,它具有电路简单、易起振、频率可调等特点被大量应用于低频振荡电路,电路图如下所示 :我选用的电阻R和电容C分别为100kΩ的电位器和0.1μf瓷片电容,这样根据在C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电位器R的值可以改变电路的震荡频率,但由于两个R的阻值要相等才能震荡出正弦波,所以我在实际焊制电路时两个R采用一个同轴电位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电子测试仪器,用于产生各种波形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生产中。
本文将介绍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设计原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原理基于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即利用振荡电路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电信号。
振荡电路是由放大器、反馈电路和滤波电路组成的。
其中,放大器负责放大电信号,反馈电路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形成正反馈,使电路产生自激振荡,滤波电路则用于滤除杂波和谐波,保证输出信号的纯度和稳定性。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特点是可以产生多种波形信号,这是通过改变振荡电路的参数来实现的。
例如,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可以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的值来调节,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可以通过改变开关电路的工作方式来实现,三角波信号和锯齿波信号则可以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的值以及反馈电路的参数来实现。
二、实现方法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实现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基于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基于模拟电路的设计。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实现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基于集成电路的设计基于集成电路的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比较简单,只需要选用合适的集成电路,如NE555、CD4046等,然后按照电路图连接即可。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集成电路。
NE555是一种常用的定时器集成电路,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等信号;CD4046是一种锁相环集成电路,可以产生锯齿波信号。
(2)按照电路图连接。
根据所选集成电路的电路图,连接电容、电阻、电感等元器件,形成振荡电路。
同时,根据需要添加反馈电路和滤波电路,以保证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纯度。
(3)调节参数。
根据需要调节电容、电阻等参数,以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同时,根据需要调节反馈电路和滤波电路的参数,以改变输出信号的波形和稳定性。
(4)测试验证。
连接示波器或万用表,对输出信号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输出信号符合要求。
简易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一、引言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测试设备,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产生不同的信号波形,用于测试和调试电子设备。
本设计报告将介绍一个简易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本次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的函数信号发生器,且具有可调节频率和幅度的功能。
同时,为了简化设计和降低成本,我们选择使用数字模拟转换(DAC)芯片来实现信号的输出。
三、设计原理1.信号产生原理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是常见的函数波形,它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周期性的振荡信号来产生。
在本设计中,我们选择使用集成电路芯片NE555来产生可调节的方波和三角波,并通过滤波电路将其转换为正弦波。
2.幅度调节原理为了实现信号的幅度调节功能,我们需要使用一个可变电阻,将其与输出信号的放大电路相连。
通过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可以改变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从而改变信号的幅度。
3.频率调节原理为了实现信号的频率调节功能,我们选择使用一个可变电容和一个可变电阻,将其与NE555芯片的外部电路相连。
通过调节可变电容和可变电阻的阻值,可以改变NE555芯片的工作频率,从而改变信号的频率。
四、设计方案1.正弦波产生方案通过NE555芯片产生可调节的方波信号,并通过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的RC滤波电路,将方波转换为正弦波信号。
2.方波产生方案直接使用NE555芯片产生可调节的方波信号即可。
3.三角波产生方案通过两个NE555芯片,一个产生可调节的方波信号,另一个使用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的RC滤波电路,将方波转换为三角波信号。
五、电路图设计设计的电路图如下所示:[在此插入电路图]六、实现效果与测试通过实际搭建电路,并连接相应的调节电位器,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信号的幅度和频率调节功能。
在不同的调节范围内,我们可以得到稳定、满足要求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信号。
七、总结通过本次设计,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一个简易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具有可调节频率和幅度的功能。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设计一个函数信号发生器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包括信号的类型、频率范围、精度、输出接口等等。
下面是一个关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考虑。
硬件设计方案:1.信号类型:确定需要的信号类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等。
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集成电路或FPGA来实现不同类型的信号生成。
2.频率范围:确定信号的频率范围,例如从几Hz到几十MHz不等。
根据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振荡器、计数器等电路元件。
3.精度:考虑信号的精度要求,如频率精度、相位精度等。
可以通过使用高精度的时钟源和自动频率校准电路来提高精度。
4.波形质量:确定信号的波形质量要求,如波形畸变、谐波失真等。
可以使用滤波电路、反馈电路等技术来改善波形质量。
5.输出接口:确定信号的输出接口,如BNC接口、USB接口等,并考虑电平范围和阻抗匹配等因素。
软件设计方案:1.控制界面:设计一个易于操作的控制界面,可以使用按钮、旋钮、触摸屏等各种方式来实现用户与信号发生器的交互。
2.参数设置:提供参数设置功能,用户可以设置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
可以通过编程方式实现参数设置,并通过显示屏或LED等方式来显示当前参数值。
3.波形生成算法: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设计相应的波形生成算法。
对于简单的波形如正弦波可以使用数学函数来计算,对于复杂的波形如任意波形可以使用插值算法生成。
4.存储功能:可以提供存储和读取波形的功能,这样用户可以保存和加载自定义的波形。
存储可以通过内置存储器或外部存储设备实现,如SD卡、U盘等。
5.触发功能:提供触发功能,可以触发信号的起始和停止,以实现更精确的信号控制。
总结:函数信号发生器是现代电子测量和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信号类型,提供灵活的信号控制和生成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信号类型、频率范围、精度、波形质量、输出接口等硬件方面的因素,以及控制界面、参数设置、波形生成、存储和触发等软件方面的功能。
基于DDS芯片AD9951的精密信号发生器设计摘要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简称DD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方法。
而AD9951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DI)最新推出的高集成度DDS芯片。
本设计采用该芯片,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采用AT24C02来存储重要的系统数据,由1602点阵式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作为显示器,并加上一个小键盘构成了精密信号发生器。
要求其输出频率范围为0~160MHz、最小步进为10Hz或者1Hz、输出信号幅度大于0.3Vp-p、杂散小、有掉电数据保持功能。
文中详细介绍了DDS的工作原理以及该信号发生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程序设计。
指标关键词: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AD9951、AT89S52、信号发生器、频率控制字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简称DD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方法,广泛应用于通讯、导航、雷达、遥控遥测、电子对抗以及现代化的仪器仪表工业等领域。
而AD9951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DI)最新推出的高品质、高集成度DDS芯片。
本设计采用该DDS芯片作为核心元件,以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器件、并辅以AT24C02存储重要的系统数据、1602点阵式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作为显示器,构成了一种精密的DDS信号发生器。
文中详细介绍了DDS的工作原理以及该精密信号发生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程序设计方案。
设计出的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范围为0~160MHz、最小步进为10Hz或者1Hz、输出信号幅度大于0.3Vp-p、杂散小。
关键词: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AD9951、AT89S52、信号发生器、频率控制字该芯片能以早期DDS 1/10的功耗提供速度高达400 MHz 的内部时钟,而合成频率高达160 MHz。
多频率功率信号发生器本次设计主要是能产生四路的正弦信号,100 HZ、1K HZ、10K HZ、25K HZ。
电路的总设计:主电路图如上,从左向右,依次为:文氏桥选频电路、放大电路、反馈电路、功率放大电路。
一、文氏桥选频电路文氏桥为选频电路,当其频率f=1/(2*PI*R*C)时,电路增益最大为1/3,且相移为0,当该频率经过放大级之后,由于放大级增益为3,使该频率保留下来,而其它频率的波将会随着不断的反馈逐渐衰减完,进而选出我们要的频率的波来。
二、放大级电路为自激振荡提供放大级部分,其增益主要由选频电路所决定,电路中运放U1外围的反馈电阻R3、R4、R5,要满足,R5+R4大约为R3的二倍左右,两个二极管的主要作用是让电路起振之后,在正弦波的正负半轴不断短接R4,此部分电路主要是为了起振,R4的大小可决定起振的快慢,此外,三个电阻的选择很重要,选不好可能会导致波形削顶或削底。
三、反馈电路反馈要从外面取,即从功率输出部分取,这样可以简化推挽电路,并且可以有效的消除功率放大级的交越失真(运放与功放部分自己调节)。
四、功率放大电路用了两级功率放大,使电路出来的波可以驱动一个8欧姆的小喇叭。
五、电源电路从主电路图可以看出不论是运放还是功率放大部分的电路都要用到双电源,但是双电源比较麻烦,上图是一种单电源转双电源的电路,运放接出来的是虚地,主电路图中的地都接这个虚地,电源电路中的GND为实地,这样单电源就成了一个双电源。
此外用到运放,此处接成了运放跟随的形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源的带载能力。
当然相关资料中还有下种接法:这就是运放的单电源接法,由于运放的输入级是差分式的,两个输入运用小信号模型分析(要接地),不难分析,图中同相输入端被电源提高了U/2,所以4端接地就相当于地降低了U/2,这样其实相当于运放的双电源。
六、相关参数元器件及相关参数如上述电路图。
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制作一、训练目的 (1)掌握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和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2)学会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和方波发生电路的设计方法;(3)进一步熟悉电子线路的安装、调试、测试方法。
二、工作原理正弦波、三角板、矩形波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测试信号,如测试放大器的增益、通频带等均要用到正弦信号作为测试信号。
下面分别介绍产生这三种信号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正弦信号发生器正弦信号的产生电路形式比较多,频率较低时常用文氏电桥振荡器,图7-1为实用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图中R 1、R 2、R 3、RW 2构成负反馈支路,二极管D 1、D 2构成稳幅电路,C 2、R 11(或R 12或R 13)、C 1、R 21(或R 22或R 23)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并兼作选频网络。
调节电位器RW 2可以改变负反馈的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
二极管D 1、D 2要求温度稳定性好,特性匹配以确保输出信号正负半周对称,R 4接入用以消除二极管的非线性影响,改善波形失真。
如K1接电阻R 11、K2接R 21,并且R 11= R 21=R ,C 1= C 2=C ,则电路的振荡频率为:12f RCπ=(7-1)起振的幅值条件:11f v R A R =+(7-2)图7—1 正弦信号发生器通过调整RW 2可以改变电路放大倍数,能使电路起振并且失真最小.该电路可通过开关K1、K2选择不同的电阻以得到不同频率的信号输出。
2.方波和矩形波发生器 方波发生电路如图7-2,其基本原理是在滞回比较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由R 4和C 1构成的积分电路,输出电压通过该积分电路送人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其中R 3 、D Z1和D Z2构成双向限幅电路,这样就构成了方波发生器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假设在接通电源瞬间,输出电压o v 为Z V +(稳压二极管D Z1、D Z2额定工作时的稳压值),这时比较器同相端的输入电压为212Z R v V R R +≈+ (7—3)同时输出电压o v 会通过电阻R 4给C 1充电,反相端的输入电压v -就会逐步升高,当反向输入端的电压v -略大于同相端输入电压v +时,比较器输出电压立即从Z V +翻转为Z V -,这时输出端电压o v 为Z V -,比较器同相端输入电压v +'为212Z R v V R R +'≈-+ (7-4)这时输出的电压o v 会通过R 4对C 1进行反向充电,当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略低于v +'时,输出状态再翻转回来,如此反复形成方波信号.所产生方波信号的频率为4112f R C =方波 (7-5)R 4o图7-2 方波发生电路o图7-3 矩形波发生电路如果在积分电路中加入元件D 1、D 2和RW 1,则电容C 1正向、反向充电时间常数不同,这样就变成了矩形波发生电路,如图7-3。
(完整word版)基于单片机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系部: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 08431 学号:33姓名:顾伟国指导教师:郑莹完成时间:2011 年 5 月12 日(完整word版)基于单片机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摘要:信号发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对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稳定度、频谱纯度、频率范围和输出信号的频率微调分辨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普通的频率源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子技术的高标准要求。
因而本设计采用了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D/A转换器DAC0832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滤波放大,最终由示波器显示出来,能产生1HZ—180HZ的正弦波波形。
通过键盘来控制波形频率变化,并通过液晶屏1602显示其波形以及频率和幅度值的大小。
关键字:信号发生器;AT89C51;D/A转换器DAC0832Based on SCM sine wave signal generator designAbstract:Signal generator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to signal generator frequency stability, the spectrum purity,frequency range and output signal frequency fine-tune resolution higher and higher demands are proposed,the average frequency source cannot have satisfied the high standard requirement of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So this design USES A AT89C51 as control core,through the D/A converter DAC0832 converts digital signals into analog signals, filter and amplification, finally shown by oscilloscope 1HZ — 180HZ, can produce the sine wave。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信号发生器设计班级:10通信工程三班学生姓名:陶冬波学号:2010550921指导教师:设计时间:目录一、信号发生器摘要--------------------3二、设计目的---------------------3三、设计内容和要求四、设计方案------------------------------------------34.1 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3 4.2方波产生电路----------------------------------------------------6 4.3三角波产生电路-------------------------------------------------84.4多用信号发生器-------------------------------------------------9五、组装调试及元件清单---------------------------105.1 测试仪器---------------------------------------------------------10 5.2信号发生器元件清单-----------------------------------------------115.3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11六、总结设计电路,改进措施----------------------116.1 正弦波产生电路改进措施--------------------------------------116.2多用信号发生器改进措施---------------------------------------11七、收获和体会-----------------------------------------12八、参考文献--------------------------------------------12信号发生器设计一、信号发生器设计摘要:本设计介绍了波形发生器的制作和设计过程,并根据输出波形特性研究该电路的可行性。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一、简介设计一个能够产生多个信号输出的信号发生器,要求输出波形分别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特别适合电子爱好者或学生用示波器来做观察信号波形实验。
该信号发生器电路简单、成本低廉、调整方便。
它是基于ne555计时器接成振荡器工作形式和电容积分而产生的波形。
其工作频率为1KHz左右,调节滑动变阻器可改变振荡器的频率。
波形发生器是信号源的一种,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己知信号(各种波形),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
可见信号源在各种实验应用和试验测试处理中,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是测量仪器,而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作为激励源,仿真各种测试信号,提供给被测电路,以满足测量或各种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己经开始研制波形发生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总的来说,我国波形发生器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
就目前国内的成熟产品来看,多为一些PC仪器插卡,独立的仪器和VXI系统的模块很少,并且我国目前在波形发生器的种类和性能都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紧对这类产品的研制显得迫在眉睫。
二、设计目的1、掌握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ne555计时器工作原理和各种电子器件的简单认识。
3、能够独立的进行电路板焊接和电路检查与故障排除。
4、学会用示波器来观察发生器的波形输出并作出判断。
三、硬件介绍及其原理1、元件列表ne555是一种应用特别广泛作用很大的的集成电路,属于小规模集成电路,在很多电子产品中都有应用。
ne555的作用是用内部的定时器来构成时基电路,给其他的电路提供时序脉冲。
ne555时基电路有两种封装形式有,一是dip双列直插8脚封装,另一种是sop-8小型(smd)封装形式。
其他ha17555、lm555、ca555分属不同的公司生产的产品。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都相同。
ne555的内部结构可等效成23个晶体三极管.17个电阻.两个二极管.组成了比较器.RS触发器.等多组单元电路.特别是由三只精度较高5k 电阻构成了一个电阻分压器.为上.下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所以称之为555.ne555属于cmos工艺制造.NE555引脚图介绍如下1地GND2触发3输出4复位5控制电压6门限(阈值)7放电8电源电压Vcc应用十分广泛.下面是一个简单的ne555电路应用内部结构几种工作形式第1种(图1)是人工启动单稳,又因为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位置不同而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并分别以1.1.1和1.1.2为代号。
实验七、设计多功能信号发生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逻辑组合电路进行设计按要求输出;
(2)学会仿真多种信号发生器;
二、实验内容
(1)设计8KHZ带宽为1/2048KHZ的窄带脉冲;
(2)设计7位伪随机码电路;
(3)设计绝对码转相对码电路;
三、实验原理
多功能信号发生器主要由74HC161D计数器、74HC74D触发器以及逻辑与门74HC08和逻辑异或7486N组成。
74HC161D计数器主要起分频的作用,有16、8、4、2这四种分频可供选择。
74HC74D触发器主要是起延时的作用,用来产生7位伪随机码以及绝对码转相对码和相对码转绝对码。
实验框图如下所示:
7位伪随机码发生器绝对码转相对码相对码转绝对码实验电路图如下:
四、实验元件清单
74HC161D5片、74HC74D6片、74HC08D1个、7486N3个、74HC10D1个、函数信号发生器1个。
五、 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由仿真波形可以看出,实验预期的效果基本上达到了,唯一有点不足之处是绝对码转相对码时有一个时钟的延迟。
这是因为两个信号同时到达异或门7486N 时,造成竞争冒险,从而产生毛刺。
这时必须用一个74HC74D 触发器延时消抖,避免竞争冒险的发生,所以绝对码转相对码会有一个时延产生。
六、 实验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主要用到的知识是数字逻辑电路方面的知识,实验思路比较简单,电路搭载和调试也比较容易。
整体来说,这个实验比较基础,它为后面的实验提供了各种所需要的信号源。
制作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一、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概念
正弦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可以产生所需频率的正弦波信号的设备,可以
帮助开发者测量和分析频率特性,也可以用于相关系统的诊断。
正弦信号
发生器可以产生指定频率的正弦波形,以满足不同系统的需求。
它也可以
通过波形对比法进行精确的波形测量,用于分析电子系统特性。
(1)电路设计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电路设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模拟电路的设计,另一种是基于数字电路的设计。
(1)模拟电路
模拟电路设计采用的是电路模块,主要有振荡器、滤波器、缓冲器和
调制电路。
(a)振荡器
振荡器主要由振荡电路和调整元件组成,振荡器的作用是形成振荡的
正弦波,以满足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要求。
(b)滤波器
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振荡器产生的额外噪声,以得到纯净的正弦信号。
(c)缓冲器
缓冲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振荡器的正弦波输出,缓冲器的作用是减少信
号失真,使正弦波更加完美。
(d)调制电路
调制电路的作用是对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波进行调制,使其能够输出更加稳定的信号频率。
(2)数字电路
采用数字电路设计的正弦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与功能,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描述信号发生器在不同波形下的特点,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 学生能够运用信号发生器进行简单的信号生成与处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信号发生器,进行基本信号的产生和调整。
2. 学生能够通过信号发生器完成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波形、测量频率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中与信号发生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实验的兴趣,增强实践操作的自信心。
2. 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3. 学生认识到信号发生器在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激发对相关学科的学习热情。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以信号发生器为核心,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掌握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针对高中年级学生,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教学要求明确、具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课后复习,使学生掌握信号发生器的相关知识。
2. 技能目标:通过分组实验、课后练习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以教材中信号发生器相关章节为基础,涵盖以下方面:1. 信号发生器原理:介绍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信号发生器种类:分析不同类型的信号发生器,如模拟信号发生器、数字信号发生器等。
3. 波形生成与调整:讲解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常见波形的生成原理,以及如何使用信号发生器进行波形的调整。
4. 信号发生器应用:介绍信号发生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如模拟信号源、时钟信号发生等。
目录一、概述 (2)二、技术性能指标 (2)2.1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 (2)2.2设计目的 (3)2.3设计要求 (3)三、方案的选择 (3)3.1方案一 (4)3.2方案二 (5)3.3最终方案 (6)四、单元电路设计 (6)4.1矩形波产生电路 (6)4.2三角波产生电路 (9)4.3正弦波产生电路 (11)五、总电路图 (13)六、波形仿真结果 (13)6.1矩形波仿真结果 (13)6.2三角波仿真结果 (14)6.3正弦波仿真结果 (15)6.4三种波形同时仿真结果 (15)七、PCB版制作与调试 (16)结论 (17)总结与体会 (18)致谢 (18)附录1 元件清单 (19)附录2 参考文献 (20)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一、概述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在生产实践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各种波形曲线均可以用三角函数方程式来表示。
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通信、广播、电视系统中,都需要射频(高频)发射,这里的射频波就是载波,把音频(低频)、视频信号或脉冲信号运载出去,就需要能够产生高频的振荡器。
在工业、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内,如高频感应加热、熔炼、淬火、超声诊断、核磁共振成像等,都需要功率或大或小、频率或高或低的振荡器。
二、技术性能指标2.1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信号发生器,具体要求如下:1、能够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2、输出信号频率范围为1——10Hz,10——100Hz;3、输出信号幅值:方波Up-p=24V,三角波Up-p=0——20V,正弦波U>1V;4、波形特征:方波Tr<10s(100Hz,最大输出时),三角波失真系数THD<2%,正弦波失真系数THD<5%;5、电源:±13V直流电源供电;按照以上技术完成要求设计出电路,绘制电路图,对设计的电路用Multisim进行必要的仿真,用PROTEL软件进行制板、焊接,然后对制作的电路完成调试,撰写设计报告测,通过答辩。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原理及应用题目信号发生器设计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年级专业2011级检测技术与仪器一班学号110103020051学生姓名赵冰飞指导教师王娜教师职称讲师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仪器科学与工程系指导教师: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题目11、信号发生器设计设计技术参数产生如下信号:方波信号、锯齿波信号、抽样信号、冲击串信号、实指数信号、正弦信号设计要求设计良好的人机界面,每个按键对应一种波形参考资料数字信号处理方面资料MATLAB方面资料周次前半周后半周应完成内容收集消化资料、学习MA TLAB软件,进行相关参数计算编写仿真程序、调试指导教师签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说明:1、此表一式四份,系、指导教师、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摘要数字信号发生器是基于软硬件实现的一种波形发生仪器。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检测和分析的各种复杂信号均可分解成各个简单信号之和,而这些简单信号皆可由数字信号发生器模拟产生,因此它在工程分析和实验教学有着广泛的应用。
MATLAB是一个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十分强大的工程实用软件,他的数据采集工具箱为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提供了十分方便的函数和命令,在数字信号处理方面方便实用。
本文介绍了使用MATLAB建立一个简单数字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流程,并详细叙述了简单波形方波、抽样信号、锯齿波、冲击波、正弦信号、冲击串信号、实指数信号、的具体实现。
目录第1章摘要 (3)第2章引言 (5)第3章课程设计概述及基本原理………………………………………………………课程设计概述……………………………………………………………………课程设计原理……………………………………………………………………第4章信号在matble中的实现 (5)4.1 方波信号的实现 (5)4.2 冲击串信号的实现 (8)4.3 锯齿信号的实现 (10)4.4 抽样信号的实现 (12)4. 5 实指数信号的实现………………………………………………………………4. 6 正弦信号的实现…………………………………………………………………心得体会 (17)参考文献 (18)引言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现实物品的功能能够由计算机实现。
信号发生器原本是模拟电子技术发展的产物,到后来的数字信号发生器也是通过硬件实现的,本文将给出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的数字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实验、自控系统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传统的台式仪器如任意函数发生器等加工工艺复杂、价格高、仪器面板单调、数据存储、处理不方便。
以Matlab和LabVlEW为代表的软件的出现,轻松地用虚拟仪器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
Matlab是一个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十分强大的工程实用软件,他的数据采集工具箱(data acquisition toolbox)为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提供了十分方便的函数和命令,利用这些函数和命令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对外部物理世界的信号输出和输入。
根据声卡输出信号的原理,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可以方便地输出所需要的方波、正弦波、实指数信号、锯齿波、冲击串波、抽样波等多种信号,有效地实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功能。
课程设计概述及原理3.1课程设计概述根据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可知该课题需要用到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 Interface , GUI)是指由按钮、列表框、编辑框等用户界面空间构成的应用程序界面。
MATLAB提供了功能强大的集成GUI开发环境GUIDE。
在编程时只需将按键和现实部分放到指定区域内,对他们进行编程即可,完成后便可得到良好的人机界面。
因此只需将几组波形程序设计好即可。
在此要设计的数字信号有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冲击串波、抽样波等。
其中,这六种波形都可以利用MATLAB提供的函数实现,并根据输入的幅值、相位、频率等信息进行调整。
脉冲信号由自己编写程序实现,并以定义的时间节点控制脉冲出现的时刻。
3.2课程设计原理1 GUI设计模板在MATLAB主窗口中,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菜单项,再选择其中的GUI命令,就会显示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模板。
MATLAB为GUI设计一共准备了4种模板,分别是Blank GUI(默认) 、GUI with Uicontrols(带控件对象的GUI模板) 、GUI with Axesand Menu(带坐标轴与菜单的GUI模4 板)与Modal Question Dialog(带模式问话对话框的GUI模板)。
当用户选择不同的模板时,在GUI设计模板界面的右边就会显示出与该模板对应的GUI图形。
2 GUI设计窗口在GUI设计模板中选中一个模板,然后单击OK按钮,就会显示GUI设计窗口。
选择不同的GUI设计模式时,在GUI设计窗口中显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GUI 设计窗口由菜单栏、工具栏、控件工具栏以及图形对象设计区等部分组成。
GUI设计窗口的菜单栏有File、Edit、View、Layout、Tools和Help 6个菜单项,使用其中的命令可以完成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操作。
3 GUI设计窗口的基本操作在GUI设计窗口创建图形对象后,通过双击该对象,就会显示该对象的属性编辑器。
例如,创建一个Push Button对象,并设计该对象的属性值。
4 GUI设计编程在GUI设计窗口创建好图形对象并进行良好的布局后,就可以对相应的对象或控件进行编程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通常我们主要在所需要的控件的回调函数中编写相应的程序功能代码,以便让它去完成我们需要的功能。
5 运行界面在完成上述几步后,我们就可以点击设计窗口中的运行,显示界面运行后的结果,相应的也可以点击某些对象,如按钮,测试相应的功能。
是运行之后的设计好的软件界面。
在软件界面中,我们可以进行波形选择,同时可以通过拉动滚动条调整一些波形的参数,然后点击信号输出按钮,即可在界面中的第一个坐标轴中看到相应的波形,当点击系统输出按钮后系统输出相应波形,可以重新进行选择,点击系统退出按钮,则整个系统从这个界面退出。
信号在matble中的实现4.1 方波信号的实现global A f phi %A f phi定义为全局变量A=1;f=1;phi=60; %设置初始值t=0:5/1000:5;y=A*square(2*pi*f*t+phi,50);cla;plot(t,y,'b')grid onaxis([0,5,-1.2*A,1.2*A])信号图4.2冲击串信号的实现p=raylpdf((0:31)/5,1.5);t=0:320; %定义其范围为0—320d=(0:9)'*32;y=pulstran(t,d,p);plot(t,y,'b'); %以默认格式绘制t—y axis([0 400 0 0.5]) %定义横纵轴坐标范围信号图global A f phi %A f phi定义为全局变量A=1;f=1;phi=60; %设置初始值t=0:10/1000:10;y=A*sawtooth(pi*f*t+phi,1); cla;plot(t,y,'b')grid onaxis([0,5,-1.2*A,1.2*A]信号图t=-10:0.01:10; %抽样间隔为0.01-10—10 y=sinc(t); %定义y y为sinc 1plot(t,y,'b'); %以默认格式绘制t—yaxis([-10 10 -1.2 1.2]) %定义横纵轴坐标范信号图n=-5:5;y=2.^n;stem(n,y,'b')axis([-5 5 0 40]) 信号图global A f phi %A f phi定义为全局变量A=1;f=1;phi=60; %设置初始值t=0:2*pi/1000:2*pi;y=A*sin(2*pi*f*t+phi);cla;plot(t,y,'b')grid onaxis([0,2*pi,-1.2*A,1.2*A])信号图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一个让我们能学以致用的很好方式,提高动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是对课堂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用到了处理数字信号的强有力工具MATLAB,通过MATLAB信号处理的工具箱函数的调用,实现信号通过声卡的简单输出。
本设计最重要的部分是利用MATLAB的另一强大功能——GUI界面设计,设计出了虚拟信号发生器软件系统界面,实现了简单的人机交互功能。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了解了虚拟信号发生器的一些相关概念、性质。
因为在此过程中用到了MATLAB软件,使我对该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有了更多的了解。
参考文献1 强锡富. 传感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2 李科杰. 新编传感器技术手册.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3 贾伯年. 传感器技术.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4 杨宝清.孙宝元. 传感器及其应用手册. 2004年5 单成祥. 传感器的理论与设计基础及其应用.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