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cRNA案例国自然基金标书写作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20
国自然万能模板参考范例报告正文(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1、项目的立项依据XXX疾病及其研究进展XXXX疾病(XXXXXX,XXX英文名称)是XXX系统(消化、呼吸、神经等等)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多数是由于XXXX出现功能紊乱以及XXXX功能失调等所诱发,主要表现为XXXX(临床症状或者临床特征),致使XXX组织或者器官发生XXXX等症状,可以引起XXXX、XXXX以及XXXX等严重后果。
同时,XXXX(该疾病)也是导致其他类XXXX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的研究表明,XXX疾病主要是由于XXXX所引起的(或者说跟XXX有关,也可以说关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没有研究清楚),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者药物(或者目前已有药物有哪些不足,存在哪些问题)。
近年来,随着xxxx的改变,我国XXX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导致XXX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XXXXXX等。
其中XXX的失调/XXX功能紊乱/XXXX异常等是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所在。
所以,调节XXXX方面的功能是目前治疗和预防XXXX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关注途径。
如针对XXX疾病主要动因的药物羟XXXX、XXXX以及XXXX等已经逐渐成为该疾病的主要药物。
但是该类药物目前存在XXXX方面的缺点(成本高、副作用大等等),所以开发新的治疗该类疾病的靶向药物显得至关重要。
注:该部分主要内容是提出临床问题,可以是某一个疾病、或者某一个疾病过程中的一个问题等等,所以该段最好按照以下顺序来写:1、临床现象某某疾病是怎么回事(疾病简介),或者在某疾病的治疗或者发生、发展过程中观察到的某个临床现象。
2、该临床现象的症状、危害及严重性主要描述该临床现象(一般是某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危害性或严重性等。
3、提出临床问题即在目前某种临床现象(疾病)存在哪些不足或者未解决的问题急需解决。
XXXX分子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XXX疾病中的作用已有的研究的发现,XXXXX分子及其所介导的XXX信号通路在XXX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国自然申请:lncRNA常见作用机制相信通过前面文章的介绍,大家都已经了解到在国自然申请中,lncRNA所占的地位有多么的重要。
那么,当我们在写具体的研究内容时,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设计lncRNA的功能机制研究线路呢?这里,小编把最常见的lncRNA作用机制方式和大家道来。
1. lncRNA在染色质层面调控基因表达当我们想进行深入的lncRNA功能研究时,第一步肯定会看看lncRNA的细胞定位。
如果我们发现lncRNA定位于细胞核,那就要考虑它是否会在染色质层面起调控作用。
那么,你所要做的工作包括以下:(1)确认lncRNA是否能与染色质结合;(2)染色质状态是否受lncRNA影响;(3)具体的调控区域是什么;(4)lncRNA结合蛋白鉴定(很多时候是需要一些蛋白参与);(5)靶基因表达是否受lncRNA影响。
如果这些问题您都能很好的回答,那么该研究的发表文章水平肯定不会低的(Atianand et al., 2016, Cell 165, 1672–1685。
)。
2. lncRNA cis调控机制根据lncRNA在基因组上的位置,我们会发现很多lncRNA的前后左右会有mRNA存在。
很多研究就发现,这类lncRNA会调控其附近mRNA的表达(Wang et al., 2015, Cell Stem Cell 16, 413–425)。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确认lncRNA与cis靶基因之间是否有表达相关性,把lncRNA干预表达后,mRNA表达是否受影响;另外,后续的研究也需要看看该lncRNA是否会招募一些蛋白或复合体,再去结合到mRNA的启动子区去实现调控功能的。
3. lncRNA trans调控机制如果该lncRNA附近有功能基因表达的改变,该lncRNA可能是通过cis调控实现。
但如果没有,可以考虑trans靶基因调控。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通过实验去筛选和该lncRNA可能结合的蛋白,或者通过trans靶基因预测,来寻找可能下游靶向mRNA;然后去分析lncRNA和靶基因的表达相关性。
(文章篇)S3E7:一文掌握lncRNA研究的套路和创新点大家好,在上期的文章中,我们分享了lincRNA-P21通过结合翻译调节蛋白Rck从而阻断CTNNB1和JUNB mRNA翻译,下调β-catenin和JunB表达水平的文章,今天继续分享一篇文章:Chenguang Gong,Zhizhong Li,Krishnan Ramanujan,Ieuan Clay,Yunyu Zhang,SophieLemire-Brachat,and David J. Glass. A Long Non-coding RNA, LncMyoD, Regulates Skeletal Muscle Differentiationby Blocking IMP2-Mediated mRNA Translation. Developmental Cell. (July 27, 2015) (IF9.7) 我们从换个角度看同样是参与蛋白的翻译,本文的主角LncMyoD 与lincRNA-P21的作用机制有何不同。
首先上机制图:吕小布LncMyoD是一条由MyoD临近基因编码的霸王lncRNA,在成肌细胞分化时直接由MyoD基因激活。
原本貂小蝉IMP2(IGF2-mRNA-binding protein 2)与增殖基因董大卓(N-Ras、c-Myc)愉快地结合在一起,激活增殖基因转录,导致细胞增殖。
而小霸王吕小布LncMyoD来了之后,发现貂小蝉IMP2蛮不错,直接抢先与之竞争性结合,打压貂小蝉IMP2之前介导的董大卓增殖基因的转录,使得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促使细胞分化。
这篇文章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发现和鉴定LncMyoD,这一点我们看鉴定一条新的lncRNA,有哪些工作要做;2. LncMyoD促进成肌细胞分化,这部分简单说明;3. LncMyoD上调表达机制:被蛋白MyoD转录激活,这部分是蛋白与DNA作用的常见实验,前面已有文章涉及;4. LncMyoD下游抑制蛋白翻译机制,这点我们重点来看。
lncRNA国自然标书1报告正文(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不孕不育发病率显著增加,生殖健康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据报道,高达10-15%的育龄期夫妇出现了不孕不育,而由男方因素引起的约占50%,其中多数男性不育的病因或发病机制不明[1]。
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规划署(WHO-HRP)已将不育症和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共同列为本世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男性不育是生殖健康研究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虽然2010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Robert Edwards发明的体外受精技术(俗称试管婴儿)可使不育患者获得自己的后代,开辟了生殖医学的新时代,但这些助孕技术绕过了受精过程中对异常精子的自然选择机制,有传递遗传缺陷的风险[2]。
2015年,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为不育症的诊治带来新挑战、新机遇。
精子发生及成熟是一个受到精细调控的、连续的过程,而精子发生障碍或成熟停滞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病因。
精子发生和成熟分为三个阶段,包括精原细胞有丝分裂、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变态。
在这三个阶段中,按时依序发生了一系列的分子和细胞学事件:第一阶段是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第二阶段是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涉及同源染色体的相互识别、配对、联会和遗传重组等;第三阶段是精子细胞变态,包括核变形、染色质凝缩、精子特异性鱼精蛋白替代组蛋白、顶体形成、鞭毛形成等。
这些重要事件的异常均可引起减数分裂停滞、精子发生异常并最终导致不育[3]。
我们与其它研究组均发现,在最常见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 患者中易出现精原细胞增殖凋亡失衡[4]及初级精母细胞同源重组缺陷[5, 6],少精症(oligozoospermia)则与精子细胞变态、染色质凝缩相关[7]。
lncRNA 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不编码蛋白的RNA,这类RNA起初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噪音”,2007年Hotair功能鉴定以来,lncRNA的功能渐渐明晰。
据计算,约有93%的转录本为lncRNA,lncRNA通常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1。
但是lncRNA的基因转录水平一般低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保守性差,承受的进化压力小,但启动子序列通常比较保守。
lncRNA与小分子RNA相比,序列更长、空间结构也较为复杂,参与表达调控的机制更加多样和复杂。
捕获测序技术(RNA capture long seq, CLS)能够以更高精度分析基因组,从而深入了解lncRNA2。
lncRNA能在表观遗传3、转录4及转录后5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发育、分化、代谢、X染色体沉默、基因组印记以及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与抑制、核内运输等多种重要的调控过程,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都有着密切联系。
研究表明, lnc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诊断、复发及转移相关6, 7。
lncRNA以外泌体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体液中的lncRNA具有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能,指示肿瘤的进展与恶性程度,指导个性化治疗。
PCA3是一个前列腺癌特异表达lncRNA,在前列腺癌患者尿液中异常升高,已经用于临床前列腺癌诊断8。
血浆中稳定存在的lncRNA也有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能,比如胃癌患者血浆中lncRNA H19显著升高9。
在临床,同一癌种的肿瘤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方式,但临床疗效不尽相同,lncRNA的差异表达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10。
癌组织中lncRNA的异常表达通常与转移及预后较差相关。
在胰腺癌中lncRNA HULC表达异常升高,其高表达与肿瘤体积、高级别的淋巴结转移与血管浸润显著相关,HULC水平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相关11。
Hotair在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肝癌等多种癌症中表达升高;在宫颈癌中,Hotair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且总体生存率较低;敲减Hotair能够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过表达能引起EMT相关表型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写作全攻略+成功范例1份指导思想篇1、追求卓越,在知识上要绝对专业,坚决反对侥幸心理。
2、相信NSFC申请是公平的,大家靠实力竞争,必须花大力气写标书;如果你认为NSFC 只有关系,你就不用继续往下看了。
3、NSFC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不仅仅是几页标书,是智慧沉淀的结晶。
4、不要把NSFC看的高不可及,你要相信自己的创意,哪怕你只是一名一年级硕士5、机会主义是有的,但我们没有什麽其它的资本,只能消灭标书里一切可能的失败因素,加上完美的选题和课题设计,彻底征服评委,不给评委任何黑掉你的机会。
6、基金申请不同于实际研究课题设计,必须把个人兴趣与NSFC兴趣结合一致,投其所好。
选题立项篇1、基金成败关键还是选题要好,提前半年,刚入行的提前一年进行课题搜索2、老板指定的题未必是好题,最好自己选题,如何立项应该是研究生学习最重要的一课,毕业后你会发现,没有人会指点你什麽课题有价值了,在中国学术的沙漠里,只剩下你自己了。
3、好课题是对学科深刻理解的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翻阅文献吧,汲取知识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思考,你发现别人存在漏洞的时候,好课题就离你不远了。
4、选题最好以问题为导向,不要以技术为导向,找到问题了,课题就找到了。
而拿着新技术去找能解决的问题,效果多数不好,但还是大有人在,比如RNAi。
5、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多方法多学科交叉,一般都会比较受人青睐,容易申请到基金,但不能为了交叉而强行交叉。
6、创新性新技术、新理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最好有工作基础,没有你也要东拼西凑,这是在中国,NSFC似乎讨厌空中楼阁7、临床课题研究最好别选临床应用方向,而选应用基础研究。
8、选择自己熟悉,有工作基础的领域,别跨越太远。
你是在谝钱,记住了,你不装的象个行家,NSFC是不会给钱的。
9、重要科学问题的切入点准确,切忌过宽、过大,只要体现一定的新意和研究价值就行了,能得诺贝尔奖的课题NSFC是不给钱的。
手把手教你撰写国自然标书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2484天一些最后的重点提示国自然全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事医学研究的老师想要晋职称、发文章,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国自然的帮助和依托。
当然了,国自然的申请也可谓是充满难度,尤其对于年轻老师来说,其10%左右的中标概率确实是可遇而不可求啊!想要顺利拿下国自然,人脉和科研团队是一方面,如何写一本亮眼的标书,才是真正考验各位真才实学的时候。
那么,撰写国自然标书有什么规律和套路可循么?接下来,小编带你揭开撰写国自然标书的神秘面纱!1国自然的前世今生据统计,2020年面上、青年项目的资助率整体下滑近10%,而医学部面上项目资助率从15.99%降到13.61%,下降幅度接近15%;地区科学基金平均降幅不大,但医学部地区科学基金资助率下降近14%,因此,广大青年科研人员关心的几类基金资助率相比2019年大幅下滑!2020年国自然评审与以往的另一区别是标书总体质量显著提高,无论是从写作水平、申请人发文数量还是前期实验的完成情况等方面,相比于2019年均显著提升,这与近几年大家对国自然的重视程度与晋职压力密不可分,想要成功上岸,的确任重而道远!2评审程序国自然的评审过程比较复杂,投标人在规定的日子提交标书后,首先要经过评审会初筛,以筛选掉格式、伦理、或者主题不符的标书。
随后,标书将进入到由3-7名同行函评专家进行评议阶段,评审专家提交给基金委的最终评审结果一般分为A、B、C三个等级。
当多数专家同意资助时,可被纳为建议资助或候补资助候选人,评选重点项目和优青/杰青的候选人在6-7月份时还要进行答辩,最后由专家评审组进行最终评审,并在8月份左右公示中标名单!3形式审查申请书的书写实际上是一个“内行看问题,外行看形式”的过程,标书的内容一定要格式规范、层次具体和语言可读。
标书提交进入到初筛程序时,首先会进行形式审查,一般在该流程会毙掉1-2%的不合理标书,最多时也曾达到过6.5%!可见,形式审查内容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国自然科学热点分析:大红大紫的RNA家族作者:解螺旋.叶子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导语在今年的国自然申请结果公布后,我们发现对RNA研究成了如今的热门。
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有3大RNA,分别是lncRNA、miRNA 和circRNA,这3位今年的标书中频频出现,夺人眼球。
首先来看看近5年里国自然资助的lncRNA、miRNA和circRNA 本子数—总量呈连年增长之势,个体趋势则各有不同。
miRNA——过气的明星?可以看到曾经miRNA研究轰轰烈烈,完全把后两者甩开了N条街。
但现在再选择研究靶标,基本都奔着其他非编码RNA(lncRNA 和circRNA)去了。
虽然miRNA的主题并没有减少,但增幅已经是大不如前了。
从今年命中的标题来分析,这里面大概可以分成三类:1.简单粗暴型就是某个 miRNA调节某个疾病某种现象的机制研究。
一共两要素:miRNA的名字+临床问题。
比如:•miRNA-137在脑缺血性损伤和功能障碍中的调控研究•基于气虚质外泌体miRNA促进肺癌发病的中医“体病相关”理论研究这些题目里,miRNA到底是啥机制,标题没有体现。
评审要看只能去看摘要和立项依据了。
2.中规中矩型说它规矩,是因为体现了国自然标书的3个基本元素:miRNA +临床问题+科学问题。
这种类型的标题最多,比如:•PM2.5诱导miRNA参与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酶CYP3A4功能的机制研究(临床问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酶的功能,科学问题是PM2.5诱导)•miRNA调控T细胞耗竭的作用机制及其抗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临床问题是抗肿瘤生物治疗,科学问题是调控T细胞耗竭)•IL-8:miRNA调控轴在肺癌骨转移中的功能机制研究(临床问题是肺癌骨转移,科学问题是IL-8)3.高大上型把科学问题都放出来了,而且是两个科学问题的嵌套,比如:•lncBC091332与miRNA-182协同调控DRR1在锰致机体认知损害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可以说近年来,关于miRNA的研究方案变的要求更高,更加华丽了。
国科金写作,lncRNA的机制该怎么设计?lncRNA无疑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国自然相关资助项目的增多,很多老师也想从lncRNA方面出发。
lncRNA参与生物学功能,主要通过结合或形成复合物履行:lncRNA-RNA、lncRNA-蛋白、lncRNA-DNA。
我们将从lncRNA调控对象,以及参与功能来梳理经典机制设计的模型。
1、lncRNA-RNA作用模式lncRNA最最经典的竞争性内源RNA(ceRNA)的作用模式。
lnc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吸附miRNA(miRNA sponge),使得miRNA功能丧失或降低(loss-of-function),ceRNA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了miRNA的丰度。
对于青年项目,它接下来可以设计的是:对下游信号轴的影响,或者参与调控了某条通路,影响了某个分子,而实现了何种结果。
对于面上项目,我们亦可以增加上游分子相关的内容设计。
举例The long noncoding RNA CHRF regulates cardiac hypertrop hy by targeting miR-489.Circ Res. 2014 Apr 25;114(9):1377-88.在该研究中,lncRNA-CHRF作为sponge直接结合miR-489,下调miR-489丰度,上调靶基因Myd88表达,促进心肌肥厚。
lncRNA A sponge miRNA B,抑制B的功能,从而提升了靶分子C 的表达,从而导致了D现象。
看上去是不是很眼熟,俨然就是一个标书的题目嘛:lncRNA CHRF作为ceRNA参与miR-489调控Myd88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lncRNA-蛋白作用模式lncRNA与蛋白的结合比较复杂,我们从蛋白的功能入手,选择一些经典的功能蛋白进行分析。
lncRNA参与转录翻译过程中的很多机制还是不明确的,不过我们可以从下面若干方向进行切入。
a、转录前调控(涉及到DNA水平和组蛋白表观调控)。
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示例版题目:真核起始因子X-Y轴调控糖基转移酶对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机制摘要: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中,肝、肺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模式,对其机制一直未能阐明。
申请者在前期工作中建立了大肠癌远处转移的特征分子谱式,在肝转移相关分子标志中,发现真核起始因子Z家族的成员:X和Y具有关键调节作用。
X-Y 轴能够介导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X可促进细胞获得运动能力,并且在转移灶中通过Y的相互作用促进细胞异常增殖。
进一步实验证实,X能调节下游糖基转移酶,可能存在激活肠癌细胞膜表面半乳糖残基,从而通过与肝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而使肠癌细胞“定居”于肝脏的机制,可见X-Y调节轴对于大肠癌肝转移至关重要。
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从大样本回顾性分析中总结X-Y对于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相关性和预后判断价值。
同时,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在结肠癌肝转移调控中的作用方式和调控分子机制,解析下游效应途径及靶点。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 字):一、立项依据大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结肠或者直肠中的癌症,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人约八百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
随着手术、化疗、放疗水平的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远处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在美国大肠癌中有90%的死亡由肿瘤的远处转移所致[2]。
所以,通过对大肠癌转移机制的研究,正确认识大肠癌术后转移模式,对于制定合理的术后随访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大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是肝脏和肺。
对于肝转移,人们更多的把原因归结为解剖因素,结肠是通过门静脉系统回流进入肝脏,所以认为大肠癌的首发转移部位往往在肝脏。
但是很多临床研究发现大肠癌患者术后转移可以绕开肝脏而首先出现在肺部甚至是甲状腺转移[3-6],有报道出现首发肺转移的大肠癌患者最高可达患者总数的6%,已经相当可观[7],这就对我们的随访策略提出挑战,对于大肠癌患者即使术后没有肝转移,也不能放松对肺部的检查。
实例解读文献,一文带你GET国自然热点:lncRNA展开全文lncRNA在近几年科研领域中持续高热不减,研究表明lncRNA可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和转录因子占位、表观遗传学、以序列和结构特异性结合生物大分子等机制调节基因表达,在发育、机体内平衡和维持细胞命运中发挥重要作用,lncRNA的异常表达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随着高通量测序、lncRNA芯片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lncRNA被鉴定出来,但具体的作用与功能仍然不是很清楚,因此lncRNA的研究领域依然是一片非常广阔的神秘区,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相关研究往往更受基金资助的青睐,2018年国自然资助lncRNA 研究相关项目就高达717项。
lncRNA抑制基因转录作用机制lncRNA激活基因转录作用机制lncRNA研究的主要步骤1LncRNA的筛选常用的方法包括RNA-seq、lncRNA array等。
通过这些高通量方法,研究人员可快速获得与特定生物学过程或者疾病相关的lncRNA。
2LncRNA的验证筛选到lncRNA后,可通过NONCODE或者lncRNAdb等网站进一步了解lncRNA的相关信息。
在实验方面,可通过定量PCR或者Northern Blot验证lncRNA 的表达;通过RACE技术获得lncRNA全长序列。
对于lncRNA定位信息,可通过查询RNAlocate数据库或者相关分子实验确定。
3LncRNA的功能研究最基本的研究就是构建lncRNA表达载体或通过siRNA、反义核酸等方法沉默lncRNA,直观地展现lncRNA的生物学功能。
在分子机制方面,常常通过lncRNA与RNA、lncRNA与蛋白、lncRNA与DNA等的相互作用分析来挖掘。
相关文献解读下面,小编为大家解读一篇2018年10月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IF 21.5060)上的文章,希望能给您的lncRNA研究提供一点思路和研究方法上的参考。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设计环状RNA的国自然青年基金2017年国自然申请标书递交的日子步步逼近,想必大家都在努力完善自己的标书吧。
近年来,随着国自然基金在职业晋升中参考比重越来越大,申请热度也越来越来高,选择性资助也越来越看重个人的工作背景,其中拥有一篇的五分文章成了国自然面上的默认标配。
今天就通过一篇5分的circRNA文章,简单介绍这类文章的研究思路,并引出一篇青年项目研究内容的设计。
Circular RNA ZNF609 functions as a 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 to regulate AKT3 expression by sponging miR-150-5p in Hirschsprung’s disease.(Oncotarget, 2017, Vol. 8, (No. 1), pp: 808-818)这是Oncotarget于2016年11月份接收的一篇文章。
今天我们不讨论Oncotarget的Reputation,所以对于拥有多篇Cancer Research这种level及以上文章的专家完全可以不用care梦熊的胡诌。
该文的通讯作者是南京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唐维兵主任医师。
唐主任主要做新生儿的消化道畸形诊治。
该研究团队报道了一条在先天性巨肠症中的circRNA-ZNF609,在正常的肠道组织中该环状RNA的表达量要高于患病组织中的丰度。
细胞实验发现,下调ZNF609能抑制增殖与迁移。
接着通过预测的发现了一些可能与ZNF609结合的miRNAs,其中有一些miRNAs的靶基因是AKT3,最后,通过RIP、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ZNF609能Sponge miR-150-5p,调控AKT3的表达。
关于环状RNA,我们之前也简单聊过:(文章篇)S5E49:看看国内团队是怎么研究环状RNA的?(文章篇)一石双鸟:一个环状RNA circ-Foxo3,两篇paper(上)一石双鸟:一个环状RNA circ-Foxo3,两篇paper(下)(点击查看)接下来,就通过这篇文章阐述一下写国自然青年基金时的一些思路:1、确定分子circRNA-ZNF609(hsa-circ-0000615)定位于第15号染色体,全长874个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