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渔场成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5
舟山渔场百科名片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3省1市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
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4大家鱼为主要渔产。
渔场简介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3省1市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
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4大家鱼为主要渔产。
众多的经济鱼虾类的产卵、索饵场所,中国沿海冬季群众渔业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带鱼渔场,是底拖网作业的良好区域,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渔场。
该海区重要的作业类型还有灯光围网,流刺网和帆张网等渔场介绍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苏联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
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
舟山渔场自开发以来,一直为沿海渔民共同捕捞场所。
解放以来,浙江、江苏、福建省以及上海市(简称“三省一市”)来舟山渔场捕捞的渔船不断增加,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的一部分渔船亦一度来舟山渔场捕捞。
本世纪60~70年代,集结在嵊山渔场捕冬季带鱼的渔船,旺汛高峰时渔船达1万艘、渔民在15万人以上。
渔场的中心基地位于嵊山。
地理位置舟山渔场东海北部、长江口东南外海位于钱塘江口外、长江口渔场之南,其范围为29°30ˊ~31°00ˊN,125°00ˊE以西海区,面积约为14350平方海里。
舟山渔场东侧为舟外渔场,南连渔山渔场,北接长江口渔场,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
海底以粉砂质软泥和粘土质软泥等细颗粒沉积混合物为主,是东海大陆架的组成部分。
水深一般在20~40米。
自北向南80米等深线距岸宽280~150公里。
水文要素舟山渔场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交汇于此。
大陆泾流每年平均入舟山渔场海近1万亿立方米,形成强大的低盐水团,水色混浊,春夏向外伸展,秋冬向沿岸退却。
舟山休闲渔业发展探究作者:汪国钦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05期[摘要]从舟山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舟山发展休闲渔业的优劣势并结合美、日发展休闲渔业的经验,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休闲;渔业;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休闲渔业是指依托渔业资源为基础,结合当地的其他旅游资源,集休闲、旅游、观光、科教等为一体,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因而休闲渔业具备了第三产业的一些优点,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舟山拥有世界闻名的舟山渔场,在我国渔业产业上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舟山自然环境优良,人文景观众多,特别是一些具有渔业文化特色的景观,具备发展休闲渔业的独特优势。
1舟山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分析长期以来,舟山的渔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也是最富盛名的渔场,被称为“中国渔都”。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种种原因,舟山海域资源的衰退已经成为现实。
随着可捕捞的海产品越来越少,渔民直接从海产品的捕捞获得的收益率也大不如前。
舟山渔业发展必须转型,发展休闲渔业将是其实现渔业经济再突破的重要一环,同时舟山的休闲渔业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1.1舟山休闲渔业的优势分析舟山自然环境优美,适合发展休闲渔业。
舟山群岛,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西邻杭州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但是由于舟山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其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海洋性,形成了冬暖夏凉,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
舟山的森林覆盖率和绿化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舟山的空气质量一直名列全国前列。
根据浙江省环保厅公布的《2014年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2014年,舟山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优良标准有94%,高居全省第一。
在目前其他地区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良好的自然环境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舟山。
其次,舟山的渔业发展历史悠久、具有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位于舟山西北部的马岱就有早期人类活动。
专题60 常考成因类综合题之渔场的成因分析【方法指导】渔场的成因:1)岛屿众多:为鱼类供良好栖息地;2)温度适宜:有利于鱼类的⽣长;3)浅海⽣陆架:光照充⽣,利于浮游⽣物的⽣长;4)陆地径流⽣海⽣:从陆地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5)寒暖流的交汇处:海⽣扰动明显,利于营养物质的上泛;6)上升补偿流处:冷海⽣上涌,带动营养物质的上泛;秘鲁寒流【拓展练习】1.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
(1)描述“大范围渔场”分布特点。
(2)图中A处的北海道渔场和B处的秘鲁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它们形成原因的差异。
(3)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答案】(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
(2)A渔场是北海道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
B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
(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酸雨等。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水域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的不利影响。
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水体污染;改善海洋环境。
【解析】(1)根据图中分布的位置直接判断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区,总结特点.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2)A是北海道渔场,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寒暖流交汇会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
B为上升补偿流形成的秘鲁渔场,冷海水上泛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适合鱼类生长。
(3)世界海洋渔业资源萎缩的影响因素,可以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某些因素导致海水温度上升或降低,如厄尔尼诺现象或全球气候变暖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拉尼娜现象使海水温度降低;②某些自然原因是海水受到污染,如酸雨;都会使渔业萎缩。
舟山鱼场现状分析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舟山市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
舟山鱼场是舟山市内一座集养殖、捕捞、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渔业产业园区。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海鲜需求的增加,舟山鱼场发展迅速,成为舟山市乃至整个浙江省渔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二、发展历程舟山鱼场成立于2000年,当时主要以捕捞海鲜为主导。
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和技术的进步,舟山鱼场逐渐开始养殖海产品,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渔业设施和设备。
2010年,舟山鱼场在现有基础上扩展了规模,新增了养殖区,并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量。
三、现状分析1. 养殖规模与品种截至目前,舟山鱼场的养殖面积达到1000亩,分别用于养殖对虾、鲍鱼、鱼苗等多种海产品。
其中,养殖对虾的面积占到总面积的50%以上,约为500亩;鲍鱼和鱼苗的养殖分别占到总面积的30%和20%左右。
2. 养殖技术与设备舟山鱼场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养殖技术,包括水质控制、养殖环境调节、饲料营养等方面的技术。
同时,鱼场还配备了先进的养殖设备,如恒温恒湿设备、自动投饵装置、水循环处理系统等,以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质量。
3. 市场销售和出口情况舟山鱼场的产品主要销往舟山市及周边地区的酒店、餐厅和超市等食品销售渠道。
同时,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鱼场还开展了一些出口业务,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
由于产品质量好、新鲜度高,舟山鱼场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4.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尽管舟山鱼场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养殖成本不断上升,主要是饲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策略。
另外,环境污染和海洋温度变化也对养殖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未来发展方向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和问题,舟山鱼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1. 技术创新鱼场应继续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舟山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舟山渔场的休渔期是什么时候1、处于浅海大陆架:这里有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
2、周围有众多的岛屿:众多的岛屿,有利于鱼类进行生活与繁殖。
3、位于长江与钱塘江入海口:从中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
4、寒流与暖流交汇:冷水鱼和暖水鱼会滞留在这个地方,促使鱼群集中,再加上能够搅动海水,有利于营养物质上泛,从而便就形成了渔场。
一、舟山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1、处于浅海大陆架舟山渔场位于浅海大陆架,具有良好的光照条件,适合浮游植物的生长。
2、周围有众多的岛屿周围有众多的岛屿,利于鱼类的生活与繁殖。
3、位于长江与钱塘江入海口舟山渔场位于长江与钱塘江入海口,可以从中取的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
4、寒流与暖流交汇(1)寒流与暖流交汇,使得冷水鱼和暖水鱼在此滞留,鱼群一般较为集中。
(2)对于海水的扰动通常比较明显,利于营养物质上泛。
二、舟山渔场的休渔期是什么时候1、休渔期的时间(1)捕捞辅助船的休渔时间一般为5月1日12点至9月16日12点。
(2)若作业类型为单船榆杆拖网、刺网类、笼壶类、围网类及以及船敷箕状敷网,休渔时间一般为5月1日12点至8月1日12点。
(3)若作业类型为单锚张纲张网,休渔时间一般为5月1日12点至9月16日12点,在海洋捕捞过渡的渔具中,其它张网作业的休渔时间一般为5月1日12点至8月16日12点。
(4)对于拖网类,以及其他没有举例的作业,其休渔的时间一般为5月1日12点至9月16日12点。
2、为什么要有休渔期(1)休渔期一般可以让海洋中的鱼类,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生长与繁殖,通常对于鱼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因为有部分地区会采用违法的电鱼、毒鱼、炸鱼等方法来捕捞鱼,从而使得许多珍贵品种濒临灭绝,因此休渔期的设定,一般可以保护野生渔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0)影响渔场形成的因素分析(含答案)湾暖流影响,饵料和养分充足。
典题示范[2013·上海卷] 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
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图20-1(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
(续表)优: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
(任答一点即可)劣:绕好望角的航线长,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
(任答一点即可)(2)南非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西部沿海出现涌升流,为南部、西部沿海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了大批鱼群。
规范演练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湖中鱼类资源丰富。
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
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
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过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
图20-2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图20-2(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因素。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2.图20-3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0-3(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拿大的___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什么?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舟山渔业经济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舟山位于中国东海沿岸,是中国最大的渔业市场之一。
舟山渔业以其丰富的渔场资源和多元化的渔业产品而闻名。
本报告将对舟山渔业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渔业资源、渔业产业链、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渔业资源舟山地处海洋渔场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辽阔的渔业经济专属区和大量的海洋资源。
据统计,舟山海域有近300种鱼类和100多种贝类等海洋生物。
此外,舟山还拥有大面积的渔场,为舟山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3. 渔业产业链舟山渔业产业链主要由渔业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环节组成。
3.1 渔业生产舟山拥有大量的渔民和渔船,具有丰富的渔业生产经验和技术。
舟山的渔民们利用传统的渔具和现代化的捕捞设备,在海域中进行捕捞作业,为渔业产业链的下游提供丰富的渔产品。
3.2 渔业加工舟山渔业加工业是舟山渔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渔业加工企业以海鲜加工为主,将渔民捕捞的鱼类和贝类等加工成各种类型的加工产品,包括鱼糜、鱼籽油、鱼粉等。
舟山的渔业加工企业水平较高,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3.3 渔业销售和服务舟山渔业销售环节主要包括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电商平台。
舟山有多个渔业批发市场,为海鲜产品提供销售渠道,而零售市场是向消费者提供新鲜海鲜的重要场所。
随着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舟山渔业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为市场拓展提供了新机遇。
4. 渔业经济发展状况舟山渔业经济近年来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渔业产值持续增长,渔获量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舟山渔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渔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舟山渔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
5. 渔业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舟山渔业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5.1 挑战- 过度渔业捕捞造成资源枯竭的风险- 渔业产品安全和质量问题需要解决- 渔业管理和监督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5.2 机遇- 国内外对高质量海鲜的需求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渔业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 渔业电商的兴起,为销售和品牌推广提供了新途径6. 结论舟山渔业经济作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完整的产业链。
舟山渔场形成原因舟山渔场是中国东海最大的渔场之一,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附近的海域。
这片渔场以其丰富的渔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而闻名,不仅为渔民提供了丰厚的收益,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舟山渔场为何能形成,并成为如此重要的渔业基地呢?以下是舟山渔场形成的几个主要原因。
1. 地理条件舟山群岛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北濒杭州湾,东临东海,是中国沿海重要的天然良港之一。
舟山群岛具有复杂的地貌特征,包括千岛湖市岛、普陀山投保等12个岛屿,形成了众多的湾、港和潮间带。
这些特殊的地理条件为舟山渔场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这些岛屿和海湾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和庇护所,为各类渔业资源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条件。
2. 海洋环境舟山渔场所在的海域是东海最富饶的渔业资源之一。
这里的海洋环境特点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温、水质、海流等。
舟山渔场的水温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由于长江和钱塘江的注入,这里的水质富含营养物质,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海洋环境的这些特点使舟山渔场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渔业资源聚集地。
3. 海洋生态系统舟山渔场所在的海域拥有丰富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
这里的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类鱼类、贝类、虾类和藻类等。
舟山渔场附近的海底地形多样,海洋生物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栖息地。
此外,舟山渔场周边的海洋食物链较为完整,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这样的海洋生态系统为舟山渔场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4. 渔业管理措施舟山渔场的形成也离不开相关渔业管理措施的实施。
为了保护和管理渔业资源,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渔业保护区、合理划定渔场边界、限制渔业开发的容量等。
这些措施保护了渔场内的渔业资源,保障了可持续发展。
此外,渔场内的渔业管理还包括了相关的渔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以及对违规渔业行为的严厉打击,确保了渔业资源的稳定供应。
5. 渔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渔业发展,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渔业发展。
我国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⒈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养分充足;⒉有长江水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⒊有台湾暖流和沿岸流在此交汇,使水流搅动,养分上浮;除此外,渔场形成原因还有上升流,纬度因素,季节温差等。
再就是人文原因:市场,技术,政府政策等。
日本暖流的延续洋流,还有西太平洋暖流的相汇合,搅动海水使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给鱼类提供天然食物。
寒暖流的交汇是周围的温度不会差异太大,既不太冷又不太热.喜温的鱼可以在暖流这边,喜冷的鱼能在寒流那边,这样就使很多鱼都在舟山附近汇合。
天然渔场就这样形成了。
舟山渔场的主要水产资源:舟山渔场以1999年7月调查为例,游泳生物43种,带鱼占87.27%,日本鲭占3.24%,刺鲳2.58%,小黄鱼占2.03%,发光鲷占1.61%。
大陆江河泾流源源不断的注入,为渔场带来大量浮游生物,与海水营养盐类相结合,促使其迅速生长繁殖。
近海渔场的磷、硅含量,分别为30~40毫克/立方米和2000~3000毫克/立方米。
浅海水域浮游植物有151种,其中浮游硅藻占90%以上。
水体中浮游植物年平均含量为107×104个/立方米,夏高冬低。
浮游动物有123种,平均年含量87.7毫克/立方米,夏季最高达1633毫克/立方米。
地理、水文、生物等优越自然条件,使舟山渔场及其附近海域成为适宜多种鱼类繁殖、生长、索饵、越冬的生活栖息地。
其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为舟山渔场捕捞量最多的资源群体,被称为“四大鱼产”。
舟山渔场水产资源丰富,共有鱼类365种。
其中属暖水性鱼类占49.3%,暖温性鱼类占47.5%,冷温性鱼类占3.2%;虾类60种;蟹类11种;海栖哺乳动物20余种;贝类134种;海藻类154种。
带鱼、小黄鱼、大黄鱼、绿鳍马面鲀、白姑鱼、鲳鱼、鳓鱼、蓝点马鲛、鲐鱼、鲹鱼、海蜇、乌贼、太平洋褶柔鱼、梭子蟹、细点圆趾蟹和虾类等,鱼类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鳓鱼鲞鱼、银鲳鲳扁鱼、海鳗鳗鱼、蓝点马鲛马鲛鱼、鮸鱼、黄姑鱼黄婆鸡、白姑鱼、褐毛鲿鱼毛常、棘头梅童大头梅童、石斑鱼、鲐鱼青鲇、蓝圆鲹黄鲇、舌鳎鱼、绿鳍马面鲀马面鱼、虫蚊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河豚鱼、黑鮟鱇鮟鱇、鲻鱼、鲥鱼、黄鲫、鲚鱼、鳀鱼烂船钉、沙丁鱼、龙头鱼虾潺、白斑星鲨、双髻鱼、扁鲨、犁头鳐、黄魟、弹涂鱼等。
舟山渔场成因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舟山渔场的地理位置。
2.列举舟山渔场无机环境要素。
3.理解舟山渔场饵料的成因。
4. 了解舟山渔场的初级生产力。
◆教学内容我在地面住厌了,渴求另一种自然,让我跨进你的领域吧,自由的海洋……-------普希金《水手》图1 万条船只出海捕鱼舟山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有大小岛屿1390个,住人岛103个。
舟山渔场与俄罗斯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海域面积广阔,水质肥沃,沿海港口众多,岛屿罗星棋布,水深水色各异,底质地形有别,流速流向复杂,受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影响,季节变化大,营养盐丰富,为多种游泳生物的繁殖、生长和索饵栖息提供了优越场所。
舟山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3省1市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
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思考与讨论:中国最大渔场是哪个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
一、渔场位置舟山渔场位于北纬29°30′~31°00′,东经121°30′~125°00′。
舟山渔场东侧为舟外渔场,南连渔山渔场,北接长江口渔场,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
海底以粉砂质软泥和粘土质软泥等细颗粒沉积混合物为主,是东海大陆架的组成部分。
水深一般在20~40米。
自北向南80米等深线距岸宽280~150公里。
图2 舟山地处长江口图3 中国渔场分布二、无机环境要素1.水文大陆泾流每年平均入海近1万亿立方米,形成强大的低盐水团,水色混浊,春夏向外伸展,秋冬向沿岸退却。
渔场潮流属正规半日潮区,外侧岛屿连线以东海区,流向以顺时针方向呈回转流;以西海区,岛屿列布,往复流较突出。
渔场水温,夏季表层月平均最高28~29℃,冬季8℃以下。
渔场盐度,外侧海区月平均29~34‰,呈现南部高,北部低,东侧高,西侧低的趋势。
内侧海区因受大陆泾流影响,变化较大,夏低冬高。
舟山渔场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目的舟山位于中国东海沿岸,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而闻名。
为了进一步了解舟山渔场的情况,本次调研以舟山渔场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了解渔业资源情况、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舟山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方法1. 参观调研:我们分别参观了舟山渔场的渔港、渔船以及渔业科研机构,了解了渔场的基础设施和科研力量。
2. 采访调研:我们与舟山渔场的渔民、渔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渔业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面临的困难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三、渔业资源情况1. 渔业资源种类:舟山渔场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主要包括鱼类、贝类和虾类等。
其中,以鱼类资源最为丰富,包括金枪鱼、鲽鱼、鳕鱼等。
2. 渔业资源分布:舟山渔场的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近海海域,特别是潮汐深水区域。
研究还发现,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渔业资源的分布也会有所变化。
四、渔业发展现状1. 渔业生产规模:舟山渔场的渔业生产规模较大,拥有大量的渔船和渔民群体。
其中,一部分船只拥有先进的捕捞设备,提高了渔业生产的效率。
2. 舟山渔场的管理与保护:舟山渔场的渔业部门加强了对渔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采取了渔业配额、禁渔期和保护区划定等措施,以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渔业科研水平:舟山渔场的渔业科研机构在渔业资源调查、捕捞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推动了舟山渔业的科学发展。
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捕捞压力过大:随着渔船数量的增加和捕捞技术的进步,舟山渔场的渔域面临捕捞压力过大的问题,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渔业管理不完善:尽管渔业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渔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但仍然存在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尤其是监管力量不足和执法力度不够严格的情况。
3. 捕捞成本上升:捕捞船只的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包括燃料费用、劳动力成本等,这对捕捞者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六、发展建议1. 加强渔业资源调查:通过加强渔业资源调查,掌握渔业资源的变化情况和分布规律,为渔业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长江冲淡水和浙江沿岸上升流在舟山渔场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日前,海洋研究所承担的“长江冲淡水和浙江沿岸上升流在舟山渔场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变化”课题通过验收。
专家认为,该课题利用观测资料,构建了夏、冬季温盐场各40年的时间序列,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取得了如下几方面实质性进展:
刻画了东海北部冬、夏季水文结构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气候学特征,提出“台湾暖流北侵总体上冬季强于夏季”的新论点;发现1960年以来东海北部SST 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并给出了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量值和成因。
发现东海渔获量年际、年代变化与物理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主要经济鱼类带鱼的年捕获量与夏季长江径流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秋季黑潮流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指出盐度和温度在渔获量和渔场变动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有效的背景指标,预测渔场和渔获量的变动趋势。
发现舟山渔场硝酸盐和硅酸盐的主要来源是长江径流,磷酸盐的主要来源,在春、夏、秋季,是台湾暖流北侵所引起的黑潮次表层水爬升;黑潮锋面渔场的营养盐来源则主要是陆坡上升流引起黑潮次表层水的爬升。
验收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加强海洋物理环境与东海渔场形成演变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期更有效地预测渔获量和渔场的变动趋势,为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和重大决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分析舟山渔场减产的原因070433 季婷婷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苏联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
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
舟山渔场自开发以来,一直为沿海渔民共同捕捞场所。
解放以来,浙江、江苏、福建省以及上海市(简称“三省一市”)来舟山渔场捕捞的渔船不断增加,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的一部分渔船亦一度来舟山渔场捕捞。
20世纪60~70年代,集结在嵊山渔场捕冬季带鱼的渔船,旺汛高峰时渔船达1万艘、渔民在15万人以上。
舟山渔场位于北纬29°3O′~31°OO′,东经121°3O′~125°00′,东侧为舟外渔场,南连渔山渔场,北接长江口渔场,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
海底以粉砂质软泥和粘土质软泥等细颗粒沉积混合物为主,是东海大陆架的组成部分。
水深一般在20~40米。
自北向南80米等深线距岸宽280~150公里。
舟山渔场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交汇于此。
大陆泾流每年平均入海近1万亿立方米,形成强大的低盐水团,水色混浊,春夏向外伸展,秋冬向沿岸退却。
台湾暖流高温高盐,水色澄清,春夏自南向北楔入,直抵沿岸水域,冬季偏离沿岸,向南退缩。
黄海冷水团南下,随台湾暖流强弱的变化,秋冬季似舌尖状伸入渔场,初夏逐渐向北退缩,形成南北带状逶迤的水团混合区。
渔场潮流属正规半日潮区,外侧岛屿连线以东海区,流向以顺时针方向呈回转流,以西海区,岛屿列布,往复流转突出。
渔场水温,夏季表层月平均最高28℃~29℃,冬季8℃以下。
渔场盐度,外侧海区月平均29~34‰。
内侧海区因受大陆泾流影响,变化较大,夏低冬高。
大陆江河泾流源源不断的注入,为渔场带来大量浮游生物,与海水营养盐类相结合,促使其迅速生长繁殖。
近海渔场的磷、硅含量,分别为30~40毫克/立方米和2000~3000毫克/立方米。
【高中地理】地理答题原则:地理特征分析要点有关渔场的形成
(1)洋流(寒暖流,上升流)(2)大陆架
(3)河流入海口(4)温带海区
例:我国舟山渔场的成因是什么?
地处温带大陆架上,阳光可以入射海底,光合作用较强,藻类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寒暖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分析某盐场的成因
蒸发量大(气温,背风坡,光照强,风力大);
地形平坦是否适合建盐场;沿海。
大潮发生的原因(如钱江潮)
喇叭口的形状,外面大里面小,海水上涌潮位抬升;夏季风力大时,抬升潮位;天文
大潮时,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引力大,出现大潮。
沼泽广布的原因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底下冻土广布,下渗能力差
④河流形成凌汛,洪涝泛滥
死海、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社会经济原因:
②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舟山渔场形成的原因
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养分充足;有长江水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有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在此交汇,使洋流搅动,养分上浮;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位置适中,是多种经济鱼类洄游的必经之路。
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
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及台湾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俄罗斯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
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
地理、水文、生物等优越自然条件,使舟山渔场及其附近海域成为适宜多种鱼类繁殖、生长、索饵、越冬的生活栖息地。
其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为舟山渔场捕捞量最多的资源群体,被称为“四大鱼产”。
舟山渔场成因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舟山渔场的地理位置。
2.列举舟山渔场无机环境要素。
3.理解舟山渔场饵料的成因。
4. 了解舟山渔场的初级生产力。
◆教学内容
我在地面住厌了,渴求另一种自然,让我跨进你的领域吧,自由的海洋……
-------普希金《水手》
图1 万条船只出海捕鱼
舟山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有大小岛屿1390个,住人岛103个。
舟山渔场与俄罗斯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海域面积广阔,水质肥沃,沿海港口众多,岛屿罗星棋布,水深水色各异,底质地形有别,流速流向复杂,受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影响,季节变化大,营养盐丰富,为多种游泳生物的繁殖、生长和索饵栖息提供了优越场所。
舟山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3省1市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
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
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思考与讨论:
中国最大渔场是哪个
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
一、渔场位置
舟山渔场位于北纬29°30′~31°00′,东经121°30′~125°00′。
舟山渔场东侧为舟外渔场,南连渔山渔场,北接长江口渔场,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
海底以粉砂质软泥和粘土质软泥等细颗粒沉积混合物为主,是东海大陆架的组成部分。
水深一般在20~40米。
自北向南80米等深线距岸宽280~150公里。
图2 舟山地处长江口图3 中国渔场分布
二、无机环境要素
1.水文
大陆泾流每年平均入海近1万亿立方米,形成强大的低盐水团,水色混浊,春夏向外伸展,秋冬向沿岸退却。
渔场潮流属正规半日潮区,外侧岛屿连线以东海区,流向以顺时针方向呈回转流;以西海区,岛屿列布,往复流较突出。
渔场水温,夏季表层月平均最高28~29℃,冬季8℃以下。
渔场盐度,外侧海区月平均29~34‰,呈现南部高,北部低,东侧高,西侧低的趋势。
内侧海区因受大陆泾流影响,变化较大,夏低冬高。
透明度冬季小,夏季大,东部大,西部小。
图4半日潮示意图
图5全球表层海水的盐度(单位为‰)
2.气候
舟山群岛四面环海,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16℃左右,最热8月,平均气温25.8~28.0℃;最冷1月,平均气温5.2~5.9℃。
常年降水量927~1620毫米。
年平均日照1941~2257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4126~4598焦尔/平方米,无霜期251~303天,适宜各种生物群落繁衍、生长,给渔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图6 舟山渔场地处多洋流交汇处思考与讨论:
1.舟山是个台风多发地区,台风对鱼讯的利与弊?
2.洋流因素对舟山渔场的形成起到哪些作用?
3.为什么冬季来临时一般是渔汛的高峰期?
思考与讨论:
1.流入舟山渔场的大陆径流有哪些?
2.为什么舟山渔场透明度冬季小,夏季大,东部大,西部小?
优越的无机环境,使舟山渔场及成为适宜多种鱼类繁殖、生长、索饵、越冬的生活栖息地。
大陆江河泾流源源不断的注入,为渔场带来大量浮游生物,与海水营养盐类相结合,促使其迅速生长繁殖。
三、饵料的成因
舟山渔场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浮游生物、细菌、底栖生物、周丛生物(生长在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表面上的有机体集合群)、水生维管束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等。
饵料的成因如下:
舟山渔场水温适宜、周围岛屿众多,为饵料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舟山渔场位于中低纬的大陆架上,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植物生长。
舟山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渔场的深层和海底的沉积物中,有机物遗骸被细菌分解还原而不断积蓄着丰富的营养物质都跑到表层,从而使浮游植物在光合作用下迅速地进行繁殖,给鱼类生物以丰富的营养物质。
图8大陆架渔场
四、初级生产力
舟山渔场是许多经济鱼、
虾、蟹、贝类的产卵和索饵场所,
是天然良港、渔场,作为天然渔
场必然有其丰富的初级生产力
作为鱼群的食物来源。
那么舟山
渔场有哪些优势来推动初级生
产力的形成呢?
叶绿素是海洋生产力的基
础,其变化影响着海洋生物资源
的盛衰。
海洋浮游植物是海洋中
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并将太阳能转变为生态系统中可为其它生物类群利用的有机能。
初级生产力一般受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子的限制。
物理因子中以光照和温度影响最大,平流运输和扰动对生物量的分布影响也
较大。
叶绿素含量的垂直分布是极不均匀的。
一般上层显著高于下层,有的区域
由于低栖生物的大量存在也会出现底层的叶绿素含量比表层的叶绿素含量高,特
别是舟山群岛附近的浑水区由于中层浮游生物接受很少太阳光,它的叶绿素含量
比有丰富的底栖生物的底层低。
由于海水中悬浮物浓度高,来自太阳的可利用光
反射率和散射率增强,进入海水的光强很弱,仅在近表层的浮游植物利用太阳光
进行光合作用。
舟山渔场地处长江入海口,陆源营养物质随水体交换而扩散供浮
游植物生长繁殖,而且悬浮泥沙浓度逐渐降低使真光层增厚,初级生产力提高。
这也就是舟山渔场初级生产力比其他海域高的原因。
化学因子中以营养盐浓度和一些少量的无机元素如铜、铁等对叶绿素含量的
影响为主。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最常成为藻类生长限制因子的是氮源,舟山渔场
地处长江入海口,由长江所带来的氮盐和其它营养盐浓度较高,因此其藻类生长
旺盛,数量因此较高。
生物因子中以死亡生物的分解影响最大。
海水底层是生物死亡分解的主要场
所,分解后会产生各种有机和无机盐类,可以供藻Array类生长。
通过死亡物质的分解,使得植物所需营养
物质再生和在生态系统中再循环。
舟山海域海水深
度较低,海水涌升使得底部营养物质上升为生产者
提供源源不断的无机营养物质。
(普陀中学李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