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新版(精编-2)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78.50 KB
- 文档页数:9
1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理科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
第Ⅰ卷(单选题,共60分)
1.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
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
2.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3.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
4.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5.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 )
A.运动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听觉语言中枢 D.视觉语言中枢
6.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C.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D.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7.公鸡具有健壮体格,发达鸡冠,艳丽尾羽,高亢啼鸣,激发这些性状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雌激素
C.雄激素 D.生长激素 2 8.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C.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9.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10.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④ C.①③⑤④ D.①③④⑤
11.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
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
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
12、高原地区空气中氧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高原上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海拔高度有关。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海拔高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海拔高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下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3
A.b液是血浆,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c液中没有葡萄糖的原因是原尿经过肾小管的时候全部被重吸收
C.因为c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多于a液和b液,所以c液是尿液
D.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往往会引起尿蛋白
14、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与Na+和K+的分布不均匀有关。当神经元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兴奋部位发生的变化是( )
A. 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迅速外流
B. 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迅速内流
C. 对K+的通透性增加,K+迅速外流
D. 对K+的通透性增加,K+迅速内流
15、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如图为渐冻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以针刺S,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
B.若刺激Ⅲ处,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释放
C.若刺激Ⅱ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
D.若刺激Ⅰ,则在Ⅲ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
16、下列有关酶、维生素、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都是蛋白质类物质
C.都有催化作用和调节新陈代谢作用
D.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4 17、适当增加光照可以增加母鸡下蛋的机会。这个原理和光照可以影响雄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周期相似。据图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垂体,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B.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激素调节
C.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松果体,图中去甲肾上腺激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
D.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降低,原因是LH促进雄性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
18、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
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Ⅲ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
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19、能产生白细胞介素-2和抗体的细胞分别是( )
A.吞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
B.辅助性T细胞和效应B细胞
C.记忆细胞和B细胞
D.白细胞和红细胞
20、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因微血管暂时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清渗入组织内引起,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下列关于荨麻疹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荨麻疹是过敏反应,可导致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 5 B.找出过敏原和远离过敏原,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
C.小明的父亲有荨麻疹病史,小明也有较大的可能性患上该病
D.过敏反应是免疫强度过低,可用抗过敏药物治疗该病
21、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 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22、小明用燕麦幼苗重复向光性实验,他将幼苗尖端切下置于琼脂片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取下幼苗尖端,留下此处理过的琼脂片,并在黑暗中继续进行实验(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将处理过的琼脂块置于切去尖端的燕麦芽幼苗正上方、完全盖住尖端切口,则此燕麦芽鞘不会生长
B.增加琼脂块上置放的尖端数,去顶的燕麦幼苗的弯曲程度可能会增加
C.科学家实验也证实了幼苗尖端所合成的激素具有表现出顶端优势的功能
D.利用人工合成药剂、NAA或2,4-D取代尖端在上图的处理,燕麦幼苗会弯曲
23、生长素类似物2,4-D能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Basta除草剂(作用机理类似于2,4-D)对普通玉米、转Bar抗除草剂基因(能表现出对Basta的抗性)玉米及玉米地中双子叶杂草X生长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了有关实验,得到如下曲线。则图中与普通玉米、转Bar抗除草剂基因玉米及双子叶杂草X对应的曲线分别为( ) 6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乙、甲、丙 D. 乙、丙、甲
24、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 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⑤⑥
25.校园里种植的杉树,主干粗壮,生长旺盛,而侧枝很细弱,主要原因是由于( )
A.侧芽缺乏生长素 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少
C.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多 D.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过多
26.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27.如右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7
28.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
此实验的结果不会( )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29.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
30.右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图,其主要原因是( )
A.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31、识图填空:
如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 _________ 等部分.C是 _________ ,E是 _________ 液.
(2)图中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最高的液体分别是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3)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 _________ 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而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 _________ 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器官系统.
(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
_________ .
(5)若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中
_________ 中的液体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