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都是常见地基处理方法,你必须掌握!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5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方法是怎样的地膜覆盖的方法已经被运用到了许多农作物的种植当中了,那你知道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方法是什么吗?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方法。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方法:马铃薯1、合理轮作选择适宜的前茬和地块能经济利用土壤肥力和土地,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防治土壤或病残体传播的病虫害。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力中上等,阳光充足,排水方便的地块,坡度越小越好。
2、深耕整地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生长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较差,在块茎播种后出苗前,根系在土壤中发育越好,幼苗出土后植株生长势越强,产量越高。
因此,深耕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耕深一般要求18~20cm,严格做到土地平整细碎。
3、施足底肥地膜覆盖后,地温增高,有机质分解能力增强,前期能使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提高,马铃薯生长快,养分消耗多。
所以地膜覆盖必须增施有机肥,防止作物后期缺肥和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马铃薯生长后期脱肥早衰。
地膜覆盖的基肥施用量要比一般田块增加30%~50%。
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按产量指标1500公斤/亩为基础计算,每亩应施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氮素15公斤、磷肥50、钾素20公斤。
施肥后充分耕翻,均匀混合。
追肥采取随灌水追施化肥和叶面喷施的方式,以保证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对养分的需求。
4、选用良种良种是增产的内因,覆膜是高产的关键。
覆膜要与良种相结合,良种要与脱毒品种相结合,才能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选用良种要以早熟脱毒马铃薯为主,如丽薯6号、丽薯7号,会-2号,会顺88,会-23,大西洋等早熟品种,适当搭配一些当地优良当家品种。
播前要精选种薯和催芽处理,以利于幼芽提早发育,减轻环腐病、晚疫病等病的为害。
5、播前催芽播前催芽可使马铃薯幼芽发根快,出苗早,有利于苗齐、苗全、苗壮和植株早发育,从而早结薯,以利于高产,催芽播种的马铃薯比不催芽的可增产10%以上。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1. 扩展基础:对于土质较弱的地方,可以通过扩大基础的底面积来增加建筑物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从而分散荷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桩基:桩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地下打入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桩基有钢筋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等。
3. 挤密法:对于地基土质较松散的情况,可以采用挤密法进行处理。
挤密法是将混凝土直接注入地基土层中,利用混凝土的密实性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4. 土石方加固:对于地基土质较差或存在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可以采用土石方加固的方法。
通过在地基表面覆盖一层较厚的填土或石料,以均匀分布荷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5. 地基处理剂:地基处理剂是一种专门用于地基处理的材料,可以改良地基土质的物理特性,提高地基的力学性能。
常见的地基处理剂有石灰、水泥等。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合理施工,确保地基处理效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地基下沉处理方法有哪些地基下沉是指建筑物地基在承受荷载作用下所发生的沉降变形。
地基下沉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结构的损坏,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地基下沉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
首先,一种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是加固地基。
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使用钢筋混凝土桩、灌浆桩、搅拌桩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来减小地基下沉的影响,从而保护建筑物结构的安全。
其次,地基下沉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土石方加固。
这种方法通过在地基下方加入土石方材料,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地基下沉的风险。
土石方加固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是一种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
另外,地基下沉处理还可以采用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地基改良、地基加固、地基加固处理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下沉的影响。
地基处理技术是一种比较综合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技术来进行处理。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是地基加固处理。
地基加固处理通过在地基下方加入加固材料,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地基下沉的风险。
地基加固处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总的来说,地基下沉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加固地基、土石方加固、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加固处理等方法都是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地基下沉的影响,保护建筑物结构的安全。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灌注桩法。
灌注桩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
它通过钻孔、注浆、成孔、钢筋搭接和灌浆等工序,将混凝土灌注到孔中,形成桩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灌注桩法不仅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改善地基的变形性能,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
二、土石方处理法。
土石方处理法是通过对地基土石进行开挖、填筑、夯实等工序,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质较松的地基,可以通过填筑夯实的方式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土石方处理法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减小地基的沉降变形,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三、搅拌桩法。
搅拌桩法是一种通过机械设备将水泥、砂、砾石等材料与地基土进行搅拌,形成搅拌桩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方法。
搅拌桩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的情况,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四、地基加固法。
地基加固法是通过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方法。
地基加固法包括加固桩、土钉墙、悬浮桩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进行选择。
地基加固法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改善地基的变形性能,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希望本文介绍的地基处理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新手必备小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本篇文章的概述部分,我将介绍一些关于新手所必备的小知识。
对于那些刚踏入某个领域的新手来说,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讨论。
首先,我将解释什么是新手必备小知识,并为什么这些知识对于新手来说是如此重要。
新手必备小知识是指在某个领域或者某种技能中,对于初学者来说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
这些知识和技巧可以帮助新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并且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将介绍一些具体的新手必备小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基础概念、重要原则、学习方法和技巧等。
对于不同的领域和技能,新手必备的小知识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我将根据具体的领域或者技能,提供一些适用于不同新手的必备小知识。
最后,我将总结本文的内容,并给出一些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到新手必备小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对于那些有志于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或者拥有某种技能的人来说,学习和掌握新手必备小知识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将详细介绍和讨论新手必备小知识的具体内容。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对那些刚入门的新手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对于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关于新手必备小知识的探索之旅吧!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将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旨在引入主题,概述文章的内容以及明确文章的目的。
在概述中,将对新手必备的小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文章内容的大纲,让读者可以清晰地知道各个部分的内容和顺序。
单位施工组织记忆口诀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含地内容口诀:一概不进,方管圆瓶理解为:方形地管子和圆形地瓶子一概不让进. 一(依):编制依据概:工程简况不(部):施工部署进:进度计划方:主要施工方法管:管理方案圆(源):主要资源配置计划瓶(平):施工平面布置合同解释鞋中投砖头,准指情报. 你看这样也好记:鞋(协议)中(中标通知书)投(投标书)砖(专用条款)头(通用条款), 准(规范\标准)指(施工图纸)情(工程量清单)报(工程报价单).汇总部分记忆顺口溜 1.价款支付有顺序,调价索赔再质保,再扣预付和甲供,索赔甲供不调价,奖励不用扣质保. 2.偏差计算划横道,已完位置皆相同,计划总值额相等,比较累计不能忘;投资变价进度量,超支拖延果为正. 3.工程价款变更原则:已有适用按已有,只有类似可参照,如果两类都没有,甲方批准乙方报. 4.索赔程序28天,事件发生意向书,准备资料写报告,未给答复视默认,持续进行阶段报,事件终了最终报.5.不可抗力双方责,不补费用补工期,增加配合台班价, 所有费用全计取,窝工索赔要注意,人员乘以窝工天,机械必须是闲置,管理利润不计取,规税保修要计算. 6.索赔证据有很多,招标合同及附件,施组图纸和规范,变更签证往来函,会议纪要双方签,水电气候看日期,同期记录准备好.日志照片和发票,造价文件要记牢. 7.接到变更14天,报告价款工期延,甲方14给答复,协商不果同争议. 8.索赔成立四条件,工费损失实际算,风险原因非承包,按时通知和报告. 9.时标网络如何划,先标节点后划线,自动形成波形线,无波就是关键线,计算工序总时差,本自再加后总差,左拖延.右提前,实际进度前锋线. 10.工程单价有两种,清单单价206;如果题给规税率,就是清单综合价,分部分项和措施,注意已含管利润,付款别忘加规税.如果题给间接费,要按06算顺序,直接工程人材机,再含措施直接费,间接利润按题目,最好形成综合价.1A410000 建筑工程技术1A411011 掌握建筑结构工程地安全性一. 建筑结构地功能要求1.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地可靠性.二.两种极限状态1.极限状态通常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2.对所有结构和构件都必须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计算,施工是应严格保证施工质量,一满足结构地安全性.三.材料强度地基本概念临界力Piy 地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1.压杆地材料:钢柱地Piy 木柱大,因为钢柱地弹性模量E 大.2.压杆地截面形状与大小:界面大不易失稳,因为惯性距I 大.3.压杆地长度L:长度大,Piy 小,易失稳.4.压杆地支承情况:两端固定地与两端铰接地比,前者Piy 大.5.当柱地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Lo=2L。
地基下沉处理方法地基下沉是指地基承受不住建筑物自身重量或外部荷载而发生沉降或变形的现象。
地基下沉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还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地基下沉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轻微的地基下沉问题,可以采取加固地基的方法。
加固地基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可以通过在地基下方注浆或灌浆,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或钢桩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固地基的表层土壤,比如使用加固网格或地基加固材料来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从而减轻地基下沉的影响。
其次,对于较严重的地基下沉问题,可以考虑采用地基改良的方法。
地基改良是通过改变地基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振动加固、土石方填筑、预应力锚杆加固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土壤的力学性能,从而减轻地基下沉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基础加固的方法来处理地基下沉问题。
基础加固是指在原有基础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新的基础或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固,以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基础加固方法包括增加承台、加固梁、加固柱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减轻地基下沉对建筑物的影响。
最后,对于极其严重的地基下沉问题,可能需要进行地基整体加固或者重新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整体加固是指通过对整个地基进行加固,以提高整体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而重新进行地基处理则是指对原有地基进行彻底的重新处理,包括重新打桩、重新填筑土石方等。
这些方法都需要经过专业的地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认真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地基下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地基下沉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不同程度的地基下沉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处理地基下沉问题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基土壤的性质、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以确保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方法是指对建筑物的基础土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固。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如下:1.土壤改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有夯实法、振动法、灌浆法和冻结法等。
-夯实法:通过人工和机械的夯实作用,使土壤颗粒紧密排列,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振动法:利用振动机械振动土壤,使土壤颗粒沿振动方向逐渐排列,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灌浆法:将浆体注入土壤孔隙中,填补土壤间隙,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冻结法:利用低温冻结土壤,使土壤颗粒沿冻结方向排列,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
2.地基加固:通过添加外部材料或结构,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有加筋法、加压法和加固桩等。
-加筋法:在地基中添加钢筋、钢板等材料,增加地基的抗拉、抗剪和抗挠能力。
-加压法:通过对地基施加水平或垂直压力,使地基土壤重新排列,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加固桩:将钢筋混凝土或钢制桩体打入地基中,形成支撑体系,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地基处理与建筑物结构相结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将地基处理与建筑物结构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悬挂结构:通过悬挂结构的设置,将部分建筑物的重量转移到岩石或深层地基中,减轻地基负荷。
-抗剪墙:在地基土中设置抗剪墙,形成刚性结构,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针对性设计: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荷载要求,采用相应的结构设计,使地基和建筑物相互配合,达到最佳的承载效果。
总之,地基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固。
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加固或者处理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抗震性,以满足建筑物或其他工程设施的要求。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首先,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是加固地基。
加固地基是指通过在地基中加入钢筋、混凝土、钢板桩等材料,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软土地基或者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地基。
加固地基的优点是施工方便、效果明显,但也需要考虑材料成本和施工周期等因素。
其次,地基处理方法还包括地基改良。
地基改良是指通过改变地基土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土体加固、土体固化、土体加密等。
地基改良的优点是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适用范围广泛,但需要根据地基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
另外,地基处理方法还包括地基加固。
地基加固是指通过在地基周围设置支护结构,如挡土墙、护坡、挡土桩等,以防止地基发生滑坡、坍塌等现象,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地基加固的优点是可以有效防止地基发生变形和破坏,保障工程的安全性,但需要考虑地基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
最后,地基处理方法还包括地基加固。
地基加固是指通过在地基表面或者地下设置加固材料,如地基梁、地基板、地基桩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地基加固的优点是可以有效改善地基土的承载性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性,但需要考虑施工难度和成本等因素。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地基土的特点、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地质勘察、地基测试和工程设计等工作,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实施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地基处理方法能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教案第1 次课教案第2 次课教案第3 次课教案第4 次课教案第5 次课教案第6 次课教案第7 次课教案第8 次课教案第9 次课教案第10 次课教案第11 次课教案第12 次课教案第13 次课教案第14 次课教案第15 次课教案第16 次课教案第17 次课教案第18 次课教案第19 次课教案第20 次课教案第 1 次课教案 2 月 14 日第 1周星期2章节绪论及工程一中课型讲授教时2引例分析讨论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新补充删减内容教具及准备工作备课参考资料课外作业内容及提示通过质量事故视频和相关图片了解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危害PPT、相关案例互联网相关资料无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绪论一、剧场工程质量事故二、百货大楼质量事故教学札记教学过程与内容Ⅰ、导入通过视频内容引发学生讨论思考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性。
启发学生思考,联系生活实践,总结你所认为的工程质量问题并进行讨论。
工程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将导致工程报废,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平安。
因此,对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是一个不可无视的问题。
Ⅱ、新课讲述:绪论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鉴析1、某剧场挑台平面和柱截面配筋如图〔a〕、〔b〕所示。
在 14教师学生行教行学为法为法视频播观看思考放,启发、讨论发言引导,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关心自己关注自身所学专业情况根钢筋混凝土柱子中有13 根有严重的蜂窝现象。
具体情况是:柱全事故介绍了解部侧面面积142m2,蜂窝面积有7.41 m2,占 5.2%;其中最严重的是K4,仅蜂窝中露筋面积就有0.56 m2。
露筋位置在地面以上1m 处,正是钢筋的搭接部位〔图〕.混凝土灌注高度太高。
7m 多高的柱子在模板上未留灌注混凝土的洞口,倾倒混凝土时未用串筒、留管等设施,违反施工验收标准中关于“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及“柱子分段原因分析理解灌注高度不应大于〞的规定,使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已有离析现象。
这4种都是常见地基处理方法,你必须掌握!
程项目越来越多,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提高地基土承载力或实现良好的地基加固效果?本文列举一些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及常见的质量问题。
换填垫层法
常见质量问题一:接茬位置不正确,接茬处不密实。
预防措施:接茬位置应按规范规定位置留设;分段分层施工应作成台阶形,上下两层接缝应错开0.5米以上,每层虚铺应从接茬处往前延伸0.5米,夯实时夯达0.3米以上,接茬时再切齐,再铺下段夯实。
常见质量问题二:不按规定进行压实系数及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
1 换填垫层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原则上每300平方米一个检验点,每个单位工程检验点数量不宜少于3点。
2 对于局部的换填垫层,由设计单位确定其检验方法。
3 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安全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和一般不太重要的、小型、轻型或对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地基竣工验收时可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但当设计有要求或垫层厚度大于2m时,仍应按第1条要求做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
4 对于厚度小于1250px,起褥垫作用的换填处理,地基竣工验收时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即可。
5 换填垫层地基除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层的压实系数进行检验。
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处。
检验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米不应少于1 个检验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
强夯法
常见质量问题一:夯实过程中无法达到试夯时确定的最少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击不密实。
预防措施:在饱和淤泥、淤泥质土及含水量过大的土层上强夯,宜铺0.5~2.0米厚的砂石,再进行强夯;或适当降低夯击能量,再或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强夯。
常见质量问题二:强夯后,实际加固深度局部或大部分未达到要求的影响深度,加固后的地基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预防措施:
1 强夯前,应探明地质情况,对存在砂卵石夹层的可适当提高夯击能量,遇障碍物应清除掉;锤重、落距、夯击遍数、锤击数、间距等强夯参数,在强夯前应通过试夯、测试确定;两遍强夯之间,应间隔一定时间,粘土或冲积土间隔时间一般为3周,地质条件良好无地下水的土层,间隔时间可适当缩短。
2 实际施工中当强夯影响深度不足时,可采取增加夯击遍数或调节锤击功的大小,一般增大锤击功(如提高落距),可使土的密实度有显著增加。
常见质量问题三:不按规定进行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
1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
承载力原位测试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的方法,载荷试验检验点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地基不应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
2 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土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
强夯置换地基载荷试验和置换墩着底情况检验数量均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应少于3点。
3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才能进行,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可取7~14d;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14~28d;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可取28d。
水泥土搅拌法(干法)
常见质量问题一:夹层、断桩。
预防措施:雨季、夏季应用防潮包装水泥;水泥喷粉时严格过筛、计量和气压检查;注意控制喷粉与提钻速度,宜先喷粉1~2mion后再提钻搅拌,遇堵孔时应将钻头提出清理,将上部断桩打去,在原位复喷或邻位补桩。
常见质量问题二:桩体强度不够。
预防措施:注意控制提升搅拌速度,经常观察电子秤进行了解和控制;防止管路堵塞,遇松软土、粘土时低速钻进搅拌,通过调整转速使喷粉密实、均匀。
常见质量问题三:不按规定进行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成桩28d后进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1%,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常见质量问题一:在桩身完整性检查时发现桩身横向折断或桩身有裂缝。
预防措施:早成桩桩身强度没有达到足以抵挡后成桩产生的土体挤压作用,严重者发生断桩,一般发生桩身局部开裂,故桩身施工时应严格按合理的施工顺序进行:1 对砂性土地基应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以挤压为主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宜间隔成桩;
2 对淤泥质粘性土地基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隔排施工;
3 在既有建(构)筑物邻近施工,应背离建(构)筑物方向进行;
4 在路堤或岸坡上施工应背离岸坡向坡顶方向进行。
常见质量问题二:不按规定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承载力检测。
预防措施:
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检验应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施工结束28d后
进行,试验数量宜为桩总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少于3点。
2 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10%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