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听证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学校师生合法权益,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包括学生、教职工、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师生听证制度是指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事务等方面,通过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制度。
第二章听证范围第四条师生听证会适用于以下范围:(一)学校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及实施情况;(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估等;(三)学生奖惩、学位授予、奖学金评定等;(四)学校经费使用、资产处置等;(五)教职工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薪酬福利等;(六)学生宿舍管理、校园安全、后勤服务等;(七)其他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第三章听证程序第五条听证会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组织,成立听证会组织机构,负责听证会的筹备、实施和监督。
第六条听证会组织机构应当提前公布听证会的时间、地点、主题和参会人员名单。
第七条听证会一般包括以下程序:(一)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介绍参会人员;(二)听证会组织机构介绍听证事项;(三)参会人员发表意见和建议;(四)听证会组织机构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五)听证会组织机构对听证事项进行说明和解答;(六)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结束。
第八条参会人员有权提问、发表意见和建议,听证会组织机构应当认真听取,做好记录。
第四章听证结果的运用第九条听证会组织机构应当对听证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形成书面报告。
第十条学校决策部门应当充分考虑听证意见,对听证事项进行决策。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将听证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及时向师生反馈。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规定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十四条学校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一、制度名称学校听证质询制度二、制度目的为保障学校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规章制度制定、重大事项处理等。
四、听证质询组织1. 听证质询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校务委员会成员等组成。
2. 听证质询办公室:负责听证质询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五、听证质询程序1. 提出听证质询事项:师生员工、家长、校务委员会成员等可以向学校提出听证质询事项。
2. 审核与公示:学校收到听证质询事项后,由听证质询办公室进行审核,对符合听证条件的,予以公示。
3. 组织听证会:听证质询办公室根据公示情况,组织听证会。
4. 听证会流程:(1)主持人介绍听证会基本情况,宣布听证会纪律;(2)听证事项陈述人陈述事实和理由;(3)听证质询人提问;(4)听证事项陈述人回答问题;(5)听证质询人总结发言;(6)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结束。
5. 形成结论:听证质询委员会根据听证会情况,形成结论。
6. 公示结论:学校将听证结论进行公示,接受师生员工、家长等监督。
六、听证质询纪律1. 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应遵守听证会纪律,不得随意离开会场;2. 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应尊重陈述人、质询人的发言,不得随意打断;3. 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应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事实;4. 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应保守国家秘密和学校秘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听证质询办公室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制度,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确保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一、前言学校教代会听证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重要途径。
为了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听证制度的指导思想1.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 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4.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确保听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听证制度的组织与实施1. 听证机构的设立学校教代会设立听证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听证活动。
听证委员会由学校党政领导、教职工代表、工会干部等组成。
2. 听证范围听证范围包括:(1)学校发展规划、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制定和实施;(2)教职工的工资、福利、保险、职称评定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3)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4)教职工反映的合理诉求;(5)其他需要听证的事项。
3. 听证程序(1)听证申请。
教职工认为需要听证的事项,可以向听证委员会提出申请。
(2)听证通知。
听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和有关单位。
(3)听证准备。
听证委员会根据听证事项,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听证准备工作。
(4)听证举行。
听证委员会应当在接到通知后15个工作日内举行听证会。
听证会应当公开进行,邀请相关人员参加。
(5)听证报告。
听证委员会应当根据听证情况,形成听证报告,提交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审议。
4. 听证结果(1)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应当认真研究听证报告,对听证事项作出决策。
(2)对教职工反映的合理诉求,学校应当及时解决。
(3)对听证事项的处理结果,应当向教职工公开。
四、保障措施1.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教代会听证工作,将其纳入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议程。
2. 学校要加强对教代会听证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听证工作顺利进行。
3. 学校要加强对教职工的宣传教育,提高教职工对教代会听证制度的认识,增强教职工参与听证活动的积极性。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学校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加强学校民主管理,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听证制度。
第三条教代会听证制度是指教代会对学校重大决策、重要事项进行公开听证,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形成共识,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章听证范围第四条教代会听证范围包括:(一)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改革方案等重大决策事项;(二)学校经费预算、经费使用、预决算等财务事项;(三)学校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奖惩等人事事项;(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事项;(五)教职工普遍关心、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听证程序第五条听证程序如下:(一)提出听证议题。
由教代会主席团根据学校工作需要,提出听证议题,并报学校党委批准。
(二)发布听证通知。
学校通过公告、内部网站、微信群等方式,发布听证通知,明确听证时间、地点、议题等内容。
(三)组织听证会。
教代会主席团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教职工代表等参加。
(四)听取意见。
听证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听证议题进行说明,教职工代表就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形成听证报告。
教代会主席团根据听证会情况,形成听证报告,提交教代会审议。
(六)审议和表决。
教代会对听证报告进行审议,形成决议。
第四章听证要求第六条教代会听证会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公开、公正、公平。
听证会应当公开进行,邀请教职工代表、媒体等参加,确保听证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二)广泛听取意见。
听证会应当充分听取教职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反映教职工的意愿。
(三)及时反馈。
学校应当及时将听证结果反馈给教职工,对教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和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七条本规定由学校教代会主席团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一、前言为保障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听证制度的原则1. 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学校听证制度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2.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学校听证制度应充分保障当事人陈述、申辩、质证的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
3. 依法依规原则:学校听证制度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执行。
三、听证适用范围1. 学校对教师、学生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的违纪、违法行为作出的处分决定。
2. 学校对教师、学生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的投诉、举报等事项作出的调查处理决定。
3. 学校对重大教育决策、教学改革等事项进行听证。
四、听证程序1. 申请与受理(1)申请听证:当事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学校提出听证申请。
(2)受理:学校在接到听证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2. 听证准备(1)确定听证人员:学校应成立听证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
(2)通知当事人:学校应在听证前3个工作日通知当事人参加听证。
3. 听证举行(1)主持人宣布听证纪律,核对听证人员、当事人身份。
(2)当事人陈述事实和理由,进行申辩。
(3)听证委员会成员提问、质证。
(4)当事人陈述、申辩结束后,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
4. 听证报告(1)听证委员会根据听证情况,形成听证报告。
(2)听证报告应包括事实、理由、结论和建议。
5. 听证决定(1)学校根据听证报告,对听证事项作出决定。
(2)学校应在听证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决定通知当事人。
五、听证纪律1. 听证人员应严格遵守听证纪律,公正、客观、公平地履行职责。
2. 当事人应如实陈述事实和理由,不得歪曲事实、捏造事实。
3. 听证过程中,当事人不得对其他听证人员、工作人员进行侮辱、诽谤、威胁。
六、附则1. 本规定由学校负责解释。
学校听证制度模板范文一、听证制度的定义和目的听证制度是一种民主参与机制,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让利益相关方在决策过程中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以达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决策效果。
学校听证制度是为了保障学校内部管理的公正性、民主性和透明性,提高学校决策质量,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发展而设立的一种民主参与机制。
二、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学校听证制度适用于以下范围:1. 学校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如学校发展规划、校区规划、教学改革等;2.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如学生管理制度、教职工管理制度等;3. 学校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如经费使用、职称评定、招生政策等;4. 学生申诉和教师申诉,如对学生处分、对学生奖励、对教师评价等;5. 其他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项。
三、听证制度的基本原则1. 公开原则:听证会应当公开举行,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听证过程的透明度;2. 公正原则:听证会应当保持中立,公平对待各方利益相关方,确保听证结果的公正性;3. 参与原则:听证会应当充分保障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确保听证过程的民主性;4. 效率原则:听证会应当高效运作,确保听证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学校决策效率。
四、听证会的组织与实施1. 听证会的组织:听证会由学校听证制度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工作小组由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2. 听证会的通知:学校应当提前通知利益相关方听证会的主题、时间、地点等信息;3. 听证会的申请:利益相关方可以根据学校通知的要求,向学校提出参加听证会的申请;4. 听证会的召开:听证会应当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各方利益相关方充分表达意见、提出建议;5. 听证会的记录:听证会应当做好记录工作,形成听证报告,作为学校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6. 听证结果的运用:学校应当根据听证会的结果,对相关决策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听证制度的保障措施1. 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听证制度工作机构,负责听证会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2. 学校应当加强对听证制度工作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师生对听证制度的认识和参与度;3.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听证制度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听证制度的实施和运行;4. 学校应当对听证会结果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和采纳,将听证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学生、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听证制度是指学校在作出涉及学生、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时,通过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正性。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等工作中,需要举行听证的各类事项。
第二章听证程序第四条听证事项的提出1. 学生、教职工或者其代表可以提出听证申请;2. 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或者单位可以提出听证申请;3. 学校认为有必要举行听证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听证申请的受理1. 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收到听证申请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2. 对决定受理的听证申请,学校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
第六条听证会的组织1. 学校成立听证委员会,负责听证会的组织和实施;2. 听证委员会由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学生代表、教职工代表等组成;3. 听证委员会设主任一名,负责主持听证会。
第七条听证会的举行1. 听证会应当公开举行,必要时可以邀请新闻媒体参加;2. 听证会举行前,学校应当将听证事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事项予以公告;3. 听证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介绍听证委员会成员;(2)申请人陈述申请理由;(3)被申请人陈述事实和理由;(4)听证委员会成员提问;(5)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回答问题;(6)听证委员会成员发表意见;(7)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结束。
第八条听证会的记录1. 听证会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并由主持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签字;2. 会议记录应当归档保存。
第三章听证决定的作出第九条听证委员会根据听证会情况,对听证事项进行审议,形成审议意见。
第十条学校根据听证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作出决策。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在作出决策后五个工作日内,将决策结果通知申请人、被申请人和其他相关方。
第四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办法由学校负责解释。
学校听证规章制度范本最新
《学校听证规章制度范本最新》
第一章总则
1.1 为规范学校听证程序,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维护校园秩序,制定本规章。
1.2 本规章适用于学校对师生进行听证处理的程序及相关规定。
第二章听证程序
2.1 听证申请:师生对涉及自己利益的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可
以向学校提出听证申请。
2.2 听证组成:听证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听
证组成员应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
2.3 听证通知:学校在收到听证申请后应及时通知相关师生参
加听证。
2.4 听证程序:听证程序应当公开、公正、公平,听证组应对
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理由进行审理,并出具听证结论。
第三章听证决定
3.1 听证结论:听证组应根据听证程序,出具听证结论,对于
不合理的处分决定应当作出修改或撤销的建议。
3.2 听证通知:听证组应及时通知师生听证结论,对于建议修改或撤销的处分决定,学校应当认真考虑并及时作出决定。
3.3 听证报告:学校应保留听证组出具的听证报告,并依法公开。
第四章其他规定
4.1 学校听证程序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保障校园秩序。
4.2 本规章由学校听证办公室负责解释和执行,如有争议,应当以学校规定的程序解决。
4.3 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改,经学校领导审批后重新发布。
以上规章制度均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制定,并经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讨论通过,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和配合,共同维护校园秩序。
小学学校听证制度模板一、听证制度的定义和目的听证制度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为了保障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学校在制定或者实施重大决策时,采取公开举行听证会的方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并根据听证结果进行决策的一种制度。
二、听证制度的组织机构听证制度由学校听证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听证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其中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不得少于听证委员会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三、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听证制度适用于学校以下方面的决策:1. 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2. 学生奖励和处分的决定;3. 学生申诉的处理;4.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决策;5. 涉及学生和教师重大利益的决策;6. 其他需要进行听证的重大决策。
四、听证会的组织和程序1. 学校在作出涉及学生和教师重大利益的决策前,应当事先通知相关当事人,并告知其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2. 当事人收到通知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出听证申请。
听证申请应当明确听证的事项、理由和时间。
3. 学校应当在收到听证申请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举行听证。
对于符合条件的听证申请,学校应当组织听证会。
4. 听证会由听证主持人负责组织。
听证主持人应当是学校听证委员会的成员,并且是本次听证的专家或者公正人士。
5. 听证会应当公开举行,允许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旁听。
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听证会,可以不公开举行。
6. 听证会应当制作听证笔录。
听证笔录应当由听证主持人、当事人和其他参加人签字或者盖章。
7. 学校应当根据听证结果,作出相应的决策。
对于听证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应当认真研究,并在决策中予以考虑。
五、听证制度的监督和保障1. 学校应当设立听证监督机构,对听证会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监督。
听证监督机构由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2. 听证监督机构有权对听证会的组织和实施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其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保障学校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性,充分发挥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学校决策听证制度势在必行。
二、制度目的1. 保障学校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性;2. 充分发挥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作用;3. 促进学校内部民主决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4. 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作。
三、制度内容1. 听证主体学校决策听证主体包括:学校领导班子、相关职能部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公众等。
2. 听证范围学校决策听证范围包括:学校发展规划、重大建设项目、重要规章制度、人事任免、经费预算、校园安全等。
3. 听证程序(1)提出听证申请:听证申请人应当向学校提出书面听证申请,说明听证事项、理由和目的。
(2)受理申请:学校接到听证申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将受理结果告知申请人。
(3)确定听证时间、地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听证时间、地点,并提前通知听证申请人。
(4)听证准备:听证申请人应当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并提交给学校。
(5)听证会:听证会由学校组织,听证主持人负责组织听证活动,听证申请人、听证参加人陈述意见,回答问题。
(6)听证结论:听证主持人根据听证情况,形成听证结论,并提交学校领导班子审议。
4. 听证纪律(1)听证会应当公开、公平、公正,保证听证申请人、听证参加人充分行使权利。
(2)听证申请人、听证参加人应当遵守听证纪律,不得扰乱会场秩序。
(3)听证会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听证结论应当合法、合理。
四、制度保障1. 学校应当设立听证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听证工作。
2. 学校应当加强对听证制度的宣传,提高全体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听证制度的认识。
3. 学校应当对听证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听证活动顺利进行。
4. 学校应当将听证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听证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切实改进工作。
学校听证制度
学校设立听证制度是为了依法对学校事物作出决策,及时了解家长、学生的需求,让家长、学生了解学校的情况,并以最快的速度回应家长、学生中的热点问题,更好地寻求家、校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学校听证的内容:
(一)关于学校收费问题:教育收费决策听证会代表应当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代表性,由学生家长代表、学校代表和有关方面代表,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专家组成。
(二)关于学校课程设置问题:除国家规定的课程外,校本课程的开发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代表应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以及课程开发方面的专家。
(三)关于学生奖惩问题:对学生所设的奖励条例、惩罚条例应进行听证,其代表应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组成。
(四)关于学校的远景规划(3年规划):学校的远景规划应有家长代表、教师代表、教育专家组成的代表。
二、学校听证的开展方法
(一)代表的产生
固定代表
1.家长代表:
a、校级家委会代表(36位)
b、班级家委会代表(每班家委会成员)
c、家长代表(各班总人数的30%)
2.学生代表(每班总人数20%)
3.教师代表(教师总人数的30%)
临时代表
自愿报名,随机抽样的方法产生
(二)信息的公示办法
a、事前公开听证的项目
b、事前公开听证的具体信息
c、听证程序的公开
在学校显要的公示栏将听证的相关内容进行公示,公示内容提前两周进行公示3.听证的程序
a 、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
b 、申请方代表及主管机关发言或汇报、出示相关资料
c 、与会代表发表意见、质询论证
d 、与会代表填写征求意见表
e 、主持人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