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屁虫 绘本阅读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35
绘本《跟屁虫》教学后的反思与收获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很多家庭会选择两个甚至三个孩子。
对于大宝来说,二宝的出现让他们既开心又苦恼:开心的是终于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有了每天朝夕相处的玩伴;苦恼的却是,他不再是家庭的中心,父母的精力和关注分担了一部分在二宝身上。
很多孩子在这时候会出现委屈、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觉得是二宝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爱,厌恶情绪由此产生。
如何让大宝发自内心去接纳二宝,更好地平衡两个孩子以及亲子之间的关系,是现在多胎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这个绘本,里面哥哥和妹妹之间发生的几件小事,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却富含内在深意。
我想,是不是可以用它来传递些什么呢?于是我尝试着在班里开展这个活动,希望可以通过绘本中哥哥妹妹之间发生的事情,让幼儿迁移自己的情感,在为自己哥哥姐姐身份感到自豪的同时,享受弟弟妹妹对自己的依恋,体验兄弟姐妹之间真挚的亲情。
活动目标:1.感受故事中妹妹模仿哥哥的有趣,体验当哥哥姐姐的自豪。
2.在活动中能迁移自己的情感,大胆表达心中所想。
3.通过活动,能与兄弟姐妹更好的相处。
活动过程:一、游戏“跟屁虫”导入1.师:你们知道跟屁虫是什么意思吗?1.师解释总结跟屁虫的意思:跟屁虫就是我做什么,你跟着我做一样的动作。
2.随音乐玩跟屁虫游戏。
二、认识故事中的哥哥和妹妹,初步感知兄妹情出示哥哥和妹妹图片提问: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关系?你从哪里发现的?为什么爸爸妈妈要给他们穿一样的衣服?总结:他们除了身高不同,长相一样、衣服鞋子也是一样的,所以他们是一对兄妹,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都是一样的。
三、阅读绘本,大胆表达心中所想1.吃饭提问:妹妹看到哥哥这样,她会怎么做,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妹妹的饭明明没有吃完,为什么她还要再来一碗?总结:妹妹是哥哥的小跟屁虫,哥哥做什么,妹妹就跟着做什么。
1.跳提问:妹妹跳起来了吗?为什么?你觉得哥哥会对妹妹说什么呢?妹妹喜欢哥哥吗?总结:妹妹喜欢和崇拜哥哥,她渴望像哥哥一样长大,变得和哥哥一样厉害。
《小壁虎借尾巴》绘本故事课件全文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绘本故事,该故事选自教材第四章《自然与生活》的第三节。
故事讲述了小壁虎在遇到困难时,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过程。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内容,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2. 掌握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
重点:通过故事学习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壁虎借尾巴》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小壁虎借尾巴》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故事:教师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3. 观察讨论:展示各种动物尾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尾巴的特点和功能。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用画纸、彩笔等材料制作该动物尾巴的手工作品。
5. 例题讲解:讲解与动物尾巴相关的例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壁虎借尾巴》2. 主要角色:小壁虎、各种动物3. 故事主题:关爱他人,乐于助人4. 动物尾巴特点与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为故事中的小壁虎画一幅插图,展现它借尾巴的过程。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动物尾巴的资料,进行分享和交流。
组织学生参加关爱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方式;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美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