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5.一株紫丁香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7
《一株紫丁香》教案(15篇)《一株紫丁香》教案1【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
学生: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导言: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
)2.老师小结: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
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
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朗读感悟,真情互动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
(2)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
(4)品味词语。
课件展示:绿叶沙沙像(),刚开的花儿像()将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
四、拓展延伸,师生融情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学生抢答。
)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
)五、生字再现,巩固字词。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2.开火车认读生字。
《一株紫丁香》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
默默地付出,潜藏的爱——读《一株紫丁香》
刘卫锋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一株紫丁香》是滕毓旭的一首儿童诗,原作题为《窗前,一株紫丁香》,刊于1985年第18期《新少年》。
近些年,这首诗被收入多个版本的教科书,但不同的版本在文字上均有所改动,且不尽相同,本文以人教版为基础,联系苏教版,参照原作,试析这首诗的情味。
【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刘卫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紫丁香的情意——《一株紫丁香》的创作体会 [J], 滕毓旭;
2.一株野生紫丁香蘑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J], JI Jiancheng;ZHAO Lin;WANG Tonghai;SHI Zhichao;XU Lili
3.一株野生紫丁香蘑的鉴定与液体菌种培养初探 [J], 张妍
4.一株野生紫丁香蘑的分离鉴定及其菌种扩繁技术初探 [J], 岳万松;刘绍雄;郭相;余金凤;张俊波;李雪松;罗孝坤
5.爱等于付出——读《爱的教育》有感 [J], 卢欣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株紫丁香课文朗诵
紫丁香啊紫丁香,在我的童年里,你是那么的美丽动人。
在家乡的小巷弄堂中,你散发着芬芳的香气。
记得我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都要经过一片紫丁香花丛。
那时的你,总是挂满了紫色的花朵,仿佛是一片紫色的云彩,吸引着我驻足观赏。
我喜欢躲在你的花丛中,聆听着你诉说的故事。
你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也教会了我勇敢和坚强。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你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宛如一位温柔的女子,让人心生敬仰和喜爱。
每当风吹过,你的花瓣会轻轻飘落下来,犹如雪花在空中飞舞,美得让人心醉神迷。
你的香气传遍了整个小巷,让人们都为之陶醉,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我喜欢你的颜色,那如花瓣般鲜艳的紫色,让我感到无比的美丽和幸福。
你是那么的坚强,每逢风雨袭来时,你会微笑着迎接,从不低头示弱。
小时候的我,常将你插在发髻上作为装饰,仿佛我也变成了一朵花,散发着芬芳的气息。
如今回想起来,那段时光如此美好而真实。
你的存在,给了我许多温暖和勇气。
紫丁香啊紫丁香,你是我心中永远的记忆。
无论是多久的时光过去了,你的美丽依然在我心灵深处。
愿你在天堂里也能绽放,继续向世界传递着芬芳与美丽。
我将永远怀念你,一株紫丁香。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教案教案是我们现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在你的教案设计中,如何设计课堂形成性评价?在你的教案设计中,是否用到学习需求分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
4、交流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教学过程】一、情境渲染,启动情感1、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
2、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块儿继续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
二、复习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⑴ 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能给大家说说吗?(图上画了一株紫丁香,一位老师正在台灯下备课、批改作业……)⑵ 想象:如果你看到这个情景,你会为老师做些什么?(给老师沏茶,给老师唱歌……)⑶ 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什么呢?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些什么?用“ ”画出相应的句子。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合作完成口头填空: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绿色的枝叶夜夜;是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你 ;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你 ;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
3、这些都是小朋友美好的心愿,他们多想把这些心愿说给老师听啊。
请你把课文再读一读,读出感情。
4、在小组里读一读,互相评议,看看谁读得好,标准如下:合格:正确地读。
良好:大声、正确地读优秀:大声、正确、有感情地读。
5、全班交流,小组挑战赛:各小组推选一名学生,读给大家听,互评互议,以读带评、读评结合,读出自己的感受。
《幸福鸟》二年级上教学设计一等奖1、《幸福鸟》二年级上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层次,了解旺嘉为寻找幸福鸟所经历的困难。
2、懂得要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的道理。
3、培养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了解旺嘉为寻找幸福鸟所经历的困难。
2、明白叙述故事要交代清楚前因后果,懂得要不畏艰险,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安宁、快乐地生活。
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你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藏族小伙子是怎样寻找幸福的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幸福鸟》。
二、品读课文,探究感悟(一)前后对比,加强感悟1、旺嘉的家乡在西藏,原来是一片不毛之地,而后来他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地的大变化。
想想旺嘉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翻开书94页,先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两幅灯片课文第一自然段所描述的.画面。
课文最后自然段所描述的画面。
这两幅图有什么区别?(抽生说)3、看看文中是怎样描述这两幅画面的?(出示文字灯片)(1)、学习第一自然段抽生读第一自然段。
人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没有……没有……也没有……),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文中用了排比进一步说明什么?(人们生活环境的艰苦)住在那儿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
他们都盼望得到幸福。
板书:盼望幸福指导朗读。
齐读(读出悲凉、对幸福的渴望)(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旺嘉的家乡发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出示文字灯片)教师引读,板书:到得幸福指导朗读(欢快、获得幸福的喜悦),抽生配乐读。
(3)、男、女生分角色配乐读。
(出示文字灯片)男(悲凉、对幸福的渴望)女(欢快、获得幸福的喜悦)4、思考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出示文字比较)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前后照应)(二)过渡旺嘉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抽生说说)(三)重点分析,理解课文1、再读课文,说说旺嘉在寻找幸福鸟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三道难关,他是怎样克服的?每次结果怎样?读完后,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诗歌】一株紫丁香优秀诗歌一株紫丁香,绽放着芬芳,
在清晨的雾气中,静静地倚栏而望。
淡紫色的花朵,轻轻摇曳着,
仿佛在庆贺着春天的来临。
它的枝条纤细,却坚韧有力,
像一位勇敢的战士,从容地面对着挑战。
无论风吹雨打,它都不离不弃,
用自己的生命,演绎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每每当春风拂过它的娇韵,
它就会绽放出甜美的芬芳,
那样的独特香气,引得大地都为之陶醉,
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中的美好与喜悦。
一株紫丁香,伴随着朝霞和露珠,
它轻轻低语,用自己的美丽,
温柔地讲述着生命的风景和故事。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
一种深深的感悟和领悟。
它教给我们,生命的精神和追求,
教给我们,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勇气。
让我们珍惜生命的温馨和宝贵,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株紫丁香的节操和风骨。
短暂的生命,却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一株紫丁香,在时光的隧道里闪耀着光芒,万物在生长,万物在变化,
唯有它,伴随着我们,生命不息地共同奋斗。
《一株紫丁香》课文原文《一株紫丁香》课文原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
英语,有对话和短文,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一株紫丁香》课文原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
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老师——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拓展内容】《一株紫丁香》教案篇1字词导读1.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情感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2.理解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
例如:读第1小节时要读得轻缓、深情,表现出孩子们悄悄为老师在窗前栽下紫丁香的纯真心灵;第2、3、4小节中的第一句“老师,老师”“您听,您听”“您看,您看”是孩子对老师亲切的呼唤,读的时候要注意前后词语间的停顿,后一个词语要稍重读,从而表现出孩子们对老师真切的情意。
另外,这三小节要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孩子们美好的心愿。
第5小节可读得语气轻缓,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3.学习课文,理解“一株紫丁香”蕴含的情谊。
4.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写下来送给老师。
5.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含意。
(生字、新词的投影);(课文的配乐朗诵)。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播放1,认读生字、新词。
(开火车朗读)2.检查朗读。
注意纠正读音。
3.“我们”在老师的窗前栽种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蕴含了“我们”的心意,寄托了“我们”的心愿。
这份心愿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歌。
二学习课文第3、4小节,理解诗歌的意思1.朗读第3、4小节,想一想,“我们”的心愿是什么?(感谢老师。
)2.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解除一天的疲倦。
《一株紫丁香》课文原文一株紫丁香作者:XXX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XXX和您做伴。
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老师——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第1页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及词语,能正确书写10个汉字。
2.研究课文,体会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是对教师的问候和感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1.认读本课生字,精确、标准地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味紫丁香通报出的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造就学生尊重师长的头脑。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师:教师节那天XXX收到了同学们精心制作的XXX、贺卡这些表达对老师问候的小礼物,有这样一群小朋友呀!他们给老师送上的礼物可特别啦!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2.生:想3.师:(出示紫丁香图片)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与XXX 有关,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
4.师: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第2页师:把书翻到P25页,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研究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并想一想:孩子们在老师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是希望它能为老师做些什么呢?1.整体把握课文师:同学们都已经读完了课文,那谁来告诉XXX孩子们栽下的紫丁香能为老师做些什么呢?生:它的绿叶能够和老师做伴,为老师唱歌帮老师消弭一天的疲倦等等。
(假如同学们说不到这些答案,老师就带着大家一同总结)师:同学们说的真好!2.开端识字师:课文当中又呈现了一些新的生字宝宝,请同学们瞪大眼睛看着大屏幕,谁来跟它们打打招呼。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指名读)生:拼读生字3.应用多种形式练读生字。
《一株紫丁香》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儿童诗,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
这首诗充满童真、童心、童味,想象丰富、美好,是教育学生尊师、敬师、爱师的好教材。
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一首小诗,诗歌的内容虽然看上去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个别词语的理解却相对较难。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读课文理解词语,通过词语的理解指导课文的朗读,从而真正落实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字。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他们尊敬、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本课时教学是根据文本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三维目标是:1、知识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绿线内的只读不作写的要求。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理解每小节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整首诗的内涵。
3、情感态度目标:品读课文,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地工作,树立起尊师爱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