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的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给药的基本知识
药物疗法简称给药,是用于维护患者健康、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是给药的操作者,因此,我们不仅要熟悉药物的药理知识,还需要掌握药物的保管方法、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严格遵守给药原则,对患者进行全面、安全的给药护理,使其获得药物治疗的最佳效果。
对“号”入座(保存)
(注意:剧毒药和麻醉药,应凭医生处方和空安瓿领取补充。
)
(2)药物分类放置,剧麻药加锁由专人管理并列入交班内容。
(3)所有药物必须定期检查,妥善保管。
(4)用药时注意先拿先用,以避免药物过期。
“立场”坚定(原则)
1. 严格按照医嘱给药:准确的药物,准确给药剂量、浓度、途径和时间。
2.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查对),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3.安全正确用药: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按需做药物过敏试验,并加强观察。
4.观察用药反应:监测病人病情变化,观察用药后反应。
给药途径
药物吸收顺序:气雾吸入>舌下含服>直肠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皮肤给药。
缩写含义
临床上给药时间与次数的医嘱大部分都采用的是缩写形式,护士必须熟悉这些缩写,才能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安全正确的给药是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所必
须遵守的规范。
药物疗法—给药的基本知识目录一、给药的基本知识概述 (2)1. 给药的定义与重要性 (3)2. 给药的种类与方式 (3)二、药物剂型及用药方式 (4)1. 口服药物剂型 (6)1.1 固体剂型 (7)1.2 液体剂型 (8)2. 注射药物剂型 (10)2.1 静脉注射 (11)2.2 肌肉注射 (12)2.3 皮下注射 (13)3. 其他用药方式 (14)3.1 吸入给药 (15)3.2 眼部给药等 (16)三、药物剂量与用药时间间隔 (17)1. 药物剂量计算原则 (18)2. 药物剂量调整因素 (19)3. 用药时间间隔注意事项 (21)四、药物相互作用与注意事项 (22)1.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3)2. 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4)3. 用药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25)五、特殊人群给药知识 (26)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给药知识 (28)2. 儿童给药知识 (28)3. 老年人给药知识 (29)六、给药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30)一、给药的基本知识概述药物种类:药物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大类。
处方药需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一般用于治疗严重疾病或需要特殊监控的药物。
非处方药则可在药店或超市自由购买,通常用于缓解轻度症状或自我治疗。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吸入、皮肤给药等。
不同的药物和疾病需要不同的给药途径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口服药物适用于大多数疾病的治疗,而注射药物则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或药物无法通过口服吸收的情况。
剂量计算:药物的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计算的。
正确的剂量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医生或药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适当的剂量建议。
药物配伍:在给药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相互影响,降低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避免不适当的药物配伍。
给药的基本知识是药物疗法中的基础内容,对于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护理给药知识点总结一、给药的原则和要点1.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在给药之前,护士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
2. 掌握好用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护士要了解每种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得擅自给药,以免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后果。
3. 按照医嘱给药。
护士在给药时要严格按照医嘱的要求给药,不得轻举妄动。
4.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不同的药物适合不同的给药途径和方法,护士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要求,选择最合适的给药方式。
5. 注意给药时间。
护士在给药时要按时按量给药,不得延迟或提前给药。
6. 确保给药安全。
在给药之前,护士要核对药品,确认患者的身份,避免给药错误。
7. 细致观察患者的反应。
在给药后,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8. 做好给药记录。
护士要认真记录每次的给药情况,包括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给药时间等,以备查证。
二、常见的给药方式和注意事项1. 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护士在给药时要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方式,提醒患者不要咀嚼、压碎或分割药片,避免影响药效。
2. 注射给药。
注射给药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护士在给药时要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给药过度或不足,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3.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护士在给药时要注意输液的速度和流量,定期观察输液部位,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通常用于给药量较小的药物,护士在给药时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局部皮下组织损伤。
5. 吸入给药。
吸入给药通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护士在给药时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保证药物能够顺利到达呼吸道。
6. 穿刺给药。
穿刺给药通常用于腹腔或胸腔内给药,护士在给药时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方法,避免损伤器官。
三、不同患者的给药特点和注意事项1.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药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有所不同,护士在给药时要注意调整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给药不当带来不良影响。
护理学基础知识:给药的基本知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会涉及到给药的基本知识,相关考点相对简单,但较零碎,下面为大家进行了考点的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药物的保管:避光:维生素C、氨茶碱、盐酸肾上腺素。
拧紧瓶盖防挥发、超解或风化:过氧乙酸、乙醇、碘酊、酵母片、糖衣片。
冷藏保存:疫苗、胎盘球蛋白、抗毒血清、胰岛素。
防火:乙醇、乙醚、环氧乙烷2.注意事项:(1)病区设有药柜,应备有一定数目的常用药物,由专人负责保管,根据消耗,定期到药房领取补充。
(2)剧毒药和麻醉药,病区备有固定数目,应凭医生处方和空安瓿领取补充,加锁保管,专人负责,专人负责,专本登记,班班交接。
(3)内服药蓝标签、外用药红标签、剧毒药黑标签。
(4)药柜应放置于通风、干燥、光线充足但避免阳光直射处;药柜应有专人负责保管。
3.给药原则:(1)应根据医嘱给药护士必须严格遵医嘱给药,但也不可盲目执行;对有疑问的医嘱,应确认无误方可给药;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3)正确实施给药:易引起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按需做过敏试验,并加强观察。
(4)密切观察:用药后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
4.给药的途径:给药的途径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剂型、组织对药物的吸收情况、治疗需要而决定的给药途径以及吸收速度:静脉给药药物作用时间最快;药物吸收速度排序: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直肠口服皮肤。
5.常见缩写:prn需要时(长期)、st(立即)、sos(必要时;现用1次,12小时内有效)。
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领取与保管
(一)药物的领取
1.病区设有药柜,药物有一定基数。
2.病区剧毒药、麻醉药,病区也要有固定数,凭医生处方领取。
3.中心药房负责和对、配药,病区护士负责领取。
(二)药物的保管
1.药柜放光线明亮处并保持整洁。
2.药物分类放置,按有效期先后顺序保管,剧毒麻醉药应加锁、登记、交班。
3.药瓶标签明显,内服药蓝色边,外用药红色边,剧毒药黑色边。
标签上注明药名、浓度、剂量,字迹清晰,标签完好。
4.药品质量应定期检查,凡没有标签或标签模糊,药物过期、变质、变色、混浊、发霉、沉淀,均不能使用。
5.根据药性妥为保存:
(1)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须装瓶、盖紧,如乙醇、过氧乙酸、酵母片等;
(2)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装在有色密盖瓶中放阴凉处,如维生素、氨茶碱等;
(3)易燃烧的药物,应远离明火,如乙mi、乙醇等;
(4)易被热破坏的药物,须放2-10℃的冰箱内保存,如疫苗、抗毒血清、白蛋白、青霉素皮试液;
(5)个人专用药,应单独存放,并注名床号和姓名。
二、药物治疗原则
(一)根据医嘱给药。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做到三查七对
(1)三查:(操作前、中、后查)
(2)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制度。
2.严格检查药物质量
(三)正确实施给药
1.五个准确:给药浓度、剂量、方法、时间、准确的病人。
2.及时分发,避免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给药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并指导病人用药。
3.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询问过敏史。
(四)密切观察用药后疗效和不良反应,必要时做好记录。
(五)作好用药指导
三、给药的途径
给药途径包括舌下含化、吸入、口服、注射(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直肠给药和外敷等。
四、给药次数和时间
给药的次数和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合人体的生理节奏,以维持血液中药物的有效浓度。
医疗与护理记录的意义
1、提供病人的基本资料
2、提供教学与科研资料
3、提供法律依据
4、提供评价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