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学年第学期)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教师成军民

学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3、按几何特征分

(1)轮廓要素:构成零件外廓能为人们直接感觉到的要素。

(2)中心要素:轮廓要素对称中心所示的点、线、面各要素。

四、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举例说明)

1、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采用框格标注。框格可水平或垂直放置,从左到右或从下到上依次为公差项目符号、公差值、基准。指引线引出时必须与框格垂直,指向被测要素时必须注意:

1)区分被测要素是轮廓要素还是中心要素;

2)区分指引线箭头指向公差带的宽度方向还是直径方向。

2、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注意区分基准要素是轮廓要素还是中心要素。若为中心要素,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3、形位公差的简化标注见图4-7、4-8。

4、形位公差有附加要求时的标注见表4-2、4-3。

0.008 φ0.05 A

○A

0.05 A

二、公差框格在图样上的标注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按以下方法标注。

1)当公差涉及轮廓线或表面时,将箭头置于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地分开,如图所示。

2)当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如图所示。

3)当公差涉及轴线、中心平面时,则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如图所示。

4)当对同一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项目要求时,为方便起见可将一个框格放在另一个框格的下方,如图所示。

5)当一个以上的要素作为被测要素,如 6个要素,应在框格上方标明,如“6X”、“6槽”、如图所示

6)如果要求在公差带内进一步限定被测要素的形状,则应在公差值后面加注符号,见表4--2。

7)对几个表面有同一数值的公差带要求,其表示方法如图所示。

8)用同一公差带控制几个被测要素时,应在公差框格上注明“共面”或“共线”,如图4—24、图4-25中所示。

9)局部限制的规定

A.如对同一要素的公差值在全部被测要素内的任一部

分有进一步限制时,该限制部分(长度或面积)的

公差值要求应放在公差值的后面,用斜线相隔、这

种限制要求可以直接放在表示全部被测要素公差要

求的框格下面,如图所示。

B.如仅要求要素某一部分的公差值,则用粗点划线表示其范围,并加注尺寸,如图所示。

C.如仅要求要素的某一部分作为基准,则该部分应用粗点划线表示并加注尺寸,如图所示。

10)理论正确尺寸的标注。对于要素的位置度、轮廓度和倾斜度,其尺寸由不带公差的理论正确位置、轮廓或角度确定,这种尺寸称“理论正确尺寸”。

理论正确尺寸应围以框格,零件实际尺寸仅是由在公差框格中位置度、轮廓度或倾斜度公差来限定,如图所示。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对被测实际要素评定的误差值为最小。

(2)形状误差值的评定

评定形状误差时,形状误差数值的大小可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3个区域比较,引出最小条

件、最小区域的概念,用以

评定形状误差。

2、位置误差的评定

*定向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该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定。

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向最小区域是指按理想要素的方向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

通过定向误差的评

定分析,比较定向

最小区域与最小区

域的差别。

*定位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该理想要素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定位误差用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位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位最小区域是指以理想要素定位来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