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技术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75.50 KB
- 文档页数:14
1第一章现场总线技术概述2024定稿现场总线(Fieldbus)技术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
它通过在工厂设备和控制器之间建立数据通信通道,实现工业自动化过程中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使得工业自动化系统更加智能、可靠和高效。
现场总线技术的主要特点和优势之一是实时性。
与传统的串行通信方式相比,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实时的数据传输。
通过使用实时总线协议,传感器和执行器可以与控制器之间进行快速的数据交换,以满足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工业自动化过程。
现场总线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通信能力。
传感器和执行器通过现场总线可以实现双向的信息交换,即不仅可以将数据发送到控制器,还能够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指令和参数。
这种通信能力使得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配置和调试更加灵活和简化。
除了实时性和通信能力,现场总线技术还具有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现场总线网络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业环境和应用需求,通过添加或删除节点实现系统的可扩展。
同时,现场总线网络还具备冗余和故障恢复功能,能够快速检测和处理通信故障,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现场总线技术中,常见的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包括Profibus、CANopen、DeviceNet、Modbus等。
每种协议和网络结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领域,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业自动化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和网络结构。
总之,现场总线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通信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
它通过实现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使得工
厂设备和系统能够实现高速、实时的数据传输,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智能性、可靠性和效率。
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综述1 前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场总线在要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集成、要实施综合自动化这一实际需求的驱动下应运而生,它作为现场设备之间互联的控制网络,沟通了生产过程控制设备之间及其更高控制管理网络之间的联系,为彻底打破由于设备之间采用传统的一对一连线,用电压、电流的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控制等难以实现设备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的现状创造了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PROFIBUS总线技术应运而生,并构成企业网络的基础[1-2]。
图1 PROFIBUS系统组成部分结构图2 PROFIBUS概述PROFIBUS是一种国际化、开放式、不依赖于设备生产商的现场总线标准,并且是一种用于工厂自动化车间级监控和现场设备层数据通信与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广泛适用于制造业自动化、流程工业自动化和楼宇、交通电力等其他领域自动化。
PROFIBUS有PROFIBUS-DP、PROFIBUS-PA和PROFIBUS-FMS等3个兼容部分组成,可实现现场设备层到车间级监控的分散式数字控制和现场通信网络,从而为实现工厂综合自动化和现场设备智能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3-5]。
3 PROFIBUS的组成PROFIBUS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3.1 PROFIBUS-DPPROFIBUS-DP用于现场层的高速数据传送,主站周期地读取从站的输入信息并周期地向从站发送输出信息。
总线循环时间必须要比主站(PLC)程序循环时间短。
除周期性用户数据传输外,PROFIBUS-DP还提供智能化设备所需的非周期性通信已进行组态、诊断和报警处理。
PROFIBUS-DP的基本特性:(1)PROFIBUS-DP允许构成单主站或多主站系统。
(2)DPM1和相关DP从站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是由DPM1按照确定的递归顺序自动进行的。
(3)除主-从功能外,PROFIBUS-DP允许主-主之间的数据通信,这些功能使组态和诊断设备通过总线对系统进行组态。
第1章现场总线概述随着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沟通的领域正在迅速覆盖从工厂的现场设备到控制、管理的各个层次,覆盖从工段、车间、工厂、企业乃至世界各地的市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全分布式网络集成化的自控系统正在形成。
现场总线(Field bus)就是顺应这一形势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1.1 现场总线的产生背景在计算机数据传输领域内,长期以来使用RS-232和CCITT V.24通信标准,尽管它们被广泛地使用,但确是一种低数据速率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标准,无能力支持更高层次的计算机之间的功能操作。
同时,在复杂或大规模的应用(如工业现场控制或生产自动化领域)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它们通常分布在非常广的范围内,如果在最低层上采用传统星型拓扑结构,那么安装成本和介质造价都将非常高昂;采用流行的LAN组件及环型或总线型拓扑结构,虽然可以减少电缆长度,但是增加的LAN介质及相关硬件和软件又使其系统造价与星型系统相差无几。
所以在最低层次上的确需要设计出一种造价低廉而又能经受工业现场环境的通信系统,现场总线(Fieldbu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1.2 现场总线的定义现场总线(Fieldbus)是用于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最底层的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互连的通信网络,是现场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的集成。
现场总线的节点是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如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和编程器等。
但不是传统的单功能的现场仪表,而是具有综合功能的智能仪表,例如,温度变送器不仅具有温度信号变换和补偿功能,而且具有PID控制和运算功能;调节阀的基本功能是信号驱动和执行,另外还有输出特性补偿、自校验和自诊断功能。
现场设备具有互换性和互操作性,采用总线供电,具有本质安全性。
现场总线不单单是一种通信技术,也不仅仅是用数字仪表代替模拟仪表,关键是用新一代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代替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实现现场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的集成。
现场总线技术概述现场总线技术(Fieldbus)是指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用于连接现场设备和控制系统的一种通信协议和架构。
它通过将数据和控制命令从控制系统传输到现场设备,并将现场设备反馈的数据传输回控制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和控制。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旨在解决传统控制系统中布线复杂、成本高昂、可靠性低等问题。
与传统控制系统相比,现场总线技术具有可编程、分布式、开放性强等优点,是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场总线技术的核心是通信协议,常见的现场总线协议包括Profibus、Modbus、FOUNDATION Fieldbus、DeviceNet等。
这些协议定义了数据格式、通信速度、错误检测和纠正等通信规范,保证了不同设备之间的互通性和稳定性。
现场总线技术的架构通常由控制层、总线层和现场设备层组成。
控制层包括控制器和上位机,负责发送控制命令和接收反馈数据;总线层是控制器与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介质,包括总线线缆、连接器和信号转换设备;现场设备层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等各种设备,负责感知和执行现场操作。
现场总线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它可以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同时,现场总线技术还可以对现场设备进行参数配置和诊断,减少了故障排除时间和维护成本。
然而,现场总线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不同的现场总线协议之间,通常不能直接互联互通,需要通过网关或转换器进行数据的转换和交换。
其次,现场总线技术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选择与总线兼容的设备进行接入。
此外,现场总线技术的通信速度相对较慢,对于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可能不够满足。
总的来说,现场总线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技术和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兴起,现场总线技术将继续推动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的仪表,意义十分重大:(1)缩短我国自动化仪表与国外的差距 现场总线是当前国际性的变革技术,是一个新的技术起跑线。
虽然我国现场总线技术与国外已存在差距,但是如能及时开展工作,一定会明显缩短我们与国外的差距。
(2)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新的自动化装备,从而带来更高的效益 现场总线化仪表、系统将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涉及到电力、冶金、化工、建材、轻工、造纸等行业,范围广,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现场总线化仪表、系统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给用户带来更高的效益。
(3)振兴我国仪表工业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世界上有名的仪表公司的产品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仪表企业面临困难,现场总线化仪表、系统的发展,将促进我国仪表产品结构的调整,从而使我国仪表产业在技术与市场的推动下得以振兴。
现场总线技术综述福州大学 郑文波 阳宪惠清华大学 徐用懋 叶少珍 摘要 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特点,网络结构和5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作者指出开放系统互连模型和通信协议是现场总线的核心。
在连续过程自动化领域中,今后十年内,FF 将成为主流发展趋势。
收稿日期:1997-06-11 一、概述 现场总线(F ieldbu s )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发展形成的,用于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连通信网络。
它作为工厂数字通信网络的基础,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级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次之间的联系。
它不仅是一个基层网络,而且还是一种开放式、新型全分布控制系统。
这项以智能传感、控制、计算机、数字通信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已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而成为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并将导致自动化系统结构与设备的深刻变革。
就现场总线一词的含义而言,现场是指工作环境处于过程设备底层一端,而总线则意味着须遵循同一技术规范的连线系统,意味着这些遵守同一规范的各设备间可实现互连与互操作。
作为工厂设备级基础通信网络,要求具有协议简单,容错能力强、安全性好、成本低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时间确定性和较高的实时性要求;还具有网络负载稳定、多为短帧传送、信息交换频繁等特点,因而,现场总线系统从网络结构到通信技术,都具有不同于上层高速数据通信网的特色。
现场总线技术总结1. 引言现场总线(Fieldbus)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一种常用通信协议,用于在现场设备与上位机之间进行数据和信号的传输。
它可以代替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方法,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可靠的通信。
本文将对现场总线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现场总线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优势和不足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以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并合理应用现场总线技术。
2. 现场总线的基本原理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采用主从结构,主要由主站和从站组成。
主站负责控制通信过程,发送和接收数据;从站负责响应主站的指令,并提供相应的数据。
现场总线技术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将传感器、执行器等现场设备的信号模拟量或数字量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总线传输到上位机进行处理。
主站通过发送不同的指令和控制报文来实现与从站之间的通信。
3. 现场总线的应用领域现场总线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工厂自动化在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集中管理和监控。
通过现场总线,主站可以实时获取从站的数据,实现对生产线的实时控制和调度。
3.2 过程控制现场总线技术在化工、电力、石油等行业的过程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传感器和执行器通过现场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现对工艺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3 智能建筑现场总线技术也可应用于智能建筑系统中。
通过现场总线,可以实现对灯光、空调、安防等各类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活舒适度。
4. 现场总线技术的优势和不足4.1 优势•高可靠性:现场总线技术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能够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稳定运行。
•高灵活性:现场总线可以方便地集成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并实现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灵活的系统扩展和升级能力。
•降低成本:通过使用现场总线,可以减少布线和设备成本,简化系统结构和维护工作,降低了整体的工程成本。
现 场 总 线 技 术 综 述范 志 陈 勇 董景彪0 引言现场总线(fieldbus )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是计算机局域网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
它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的逐渐完善和推广普及,必将对自动化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现场总线是在集散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突破了集散控制系统中通信由专用网络的封闭系统来实现所造成的缺陷,把基于封闭、专用的解决方案变成了基于公开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即可把来自不同厂商而遵守同一协议规范的自动化设备,通过现场总线网络连接成系统,实现综合自动化的各种功能,同时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集散系统结构,变成了新型的全分布式结构,把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依靠现场智能设备本身便可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现场总线系统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网络系统,是将智能化的、功能自治的现场设备连成网络,并实现信息上传、下达的控制网络。
系统的开放性、互可操作性、互用性是其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
现场总线的发展与基它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样,最初由不同的公司开发了不同的、独立的技术形式和应用产品,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地朝着开放系统、统一标准的方向发展。
自80年代末以来,有几种现场线技术已逐渐形成,并在一些特定的应用领域显示了自己的优势。
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也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
在一段时间内,这几种技术并存的局面还将维持,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总线技术。
1 基金会现场总线(F oundation Field 2bus ,简称FF )基金会现场总线是为适应自动化系统,特别是过程自动化系统在功能、环境与技术上的需要而专门设计的,它可以工作在工厂生产的现场环境下,能适应本质安全防爆的要求,还可以通过传输数据的总线为现场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基金会现场总线分低速H1和高速H2两种通信速率,H1的传输速率为31.25K bps ,通信距离可达1900m (可加中继器延长)。
现场总线技术文献总结《现场总线技术文献总结》的范文,篇一:现场总线技术文献综述《现场总线技术》论文题目:论文类型:姓名: 学号: 班级: 论文现场总线技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20XX 年 6 月 6 日摘要现场总线(Fieldbus)是指开放式、国际标准化、数字化、相互交换操作的双向传送、连接智能仪表和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
它作为工厂数字通信网络的基础?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及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次之间的联系。
它不仅是一个基层网络?而且还是一种开放式、新型全分布控制系统。
这是一项以智能传感、控制、计算机、数字通讯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推动信息化的适用技术?是能应用于各种计算机控制领域的工业总线?因现场总线潜在着巨大的商机?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公司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开发研究。
当今现场总线技术一直是国际上各大公司激烈竞争的领域?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不断创新?过程控制系统由第四代的 DCS发展至今的 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系统?已被称为第五代过程控制系统。
而 FCS 和 DCS 的真别在于其现场总线技术。
现总线技术以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在 3C(puter 计算机、Control 控、mcenication 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大量现场检测与控制信息就地采集、就地处理、就地使用?范文TOP100许多控制功能从控制室移至现场设备。
由于国际上各大公司在现场总线技术这一领域的竞争?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现场总线网络互联都是遵守 OSI 参考模型。
由于现场总线以计算机、微电子、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这一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控制系统的理念和方法?将极大地推动整个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对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影响将是积极和深远的。
关键字?CAN总线、LonWorks总线、FF总线AbstractFieldbus (Fieldbus) refers to open,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digital and mutual exchange operations two-way transmission,connecting intelligent instru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munication work.It as plant digital munication work,the basi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munication between field and the control equipment with higher control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contact between.It s not only a grass-roots work,but also a kind of open,new whole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This is anintelligent sensing,control,puter,digital munication technology a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prehensive technology,isbeing an information based society impetus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push the applicable technology,information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puter control areas of industrial bus,because of fieldbus potential great opportunities,the worldwide each big panies invest considerable human,material ndfinancial resources to develop research .Today's Fieldbus technology has been international panies petitivefield,because of Fieldbus technology unceasing innovation,process Control System consist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since the DCS development of Fieldbus Control System (FCS) System,has been called the fifth generatio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But the real difference of DCS and FCS in the fieldbus technology.Now bus technology replaced with digital signal analog signals in 3C (puter Control Control,puter,mcenication munication) technology,and on the basis of field test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of in situ Set,in situ treatment and on-the-spot use,many control functions from the control roommoved to site equipment.The big pany becauseinternational in the fieldbus technology this field of petition,still not form an unified standards,currently fieldbus work interconnection abide by the OSI reference model .Because of fieldbus to puters,microelectronics,work munication technology as thefoundation,this technology are fundamentally change control system concepts and methods,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whole industry to progress of technology,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the effect will be positive and far-reaching.Key word: thecan bus,LonWorks fieldbus,FF bus现场总线是安装在生产过程区域的现场设备/仪表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系统之间的一种串行数字式多点双向通信的数据总线。
interbus现场总线-技术总结篇一:菲尼克斯现场总线和INTERBUS现场总线1 引言在近100多年的历史中,机械制造工业从未有过如此激烈的竞争和变动。
全世界都在寻找符合未来发展的先进的自动化制造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制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要在制造工业市场上占有领先的地位,这个企业必须具有提高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提高的关键是如何将新型的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在生产制造业中。
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IT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渗透到工业控制领域,引起了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不断变革,其主要特征就是现场总线技术、PC-based技术以及工业以太网技术。
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面向21世纪的现代工业控制系统正在逐渐形成。
十多年来,Phoenix Contact公司坚持不断创新,不断变革,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特别针对如何提高生产率这一制造工业关键的问题。
一种具有开放性通讯平台的模块化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ONWORX(AX)已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先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实践的证明。
事实表明将这种技术用于汽车制造业上可减少 25%的厂房面积、70%系统部件的库存量和90%的安装调试时间,使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最大的提高。
2 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以及制造系统的集成能力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生产率的提高是增强竞争能力的关键。
机器和工业设备经济使用的必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这不仅仅是指机械生产厂,同时也是对产品制造厂的要求。
充分的利用生产的潜力,尽可能地缩短定单到发货的时间,这需要工业制造厂家的高度的灵活性和产品生产厂生产新的产品的机动性。
这就是说,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制造必须在一定的程度上与技术流程的信息流相结合,即通讯技术必须与生产制造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
现场总线技术综述2008-3-3 15:51:00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 工业控制技术。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出现引起了传统的 PLC 和 DCS 控制系 统基本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现场总线系统技术极大地简化了传统控制系统繁琐且技术 含量较低的布线工作量,使其系统检测和控制单元的分布更趋合理。
更重要的是从原 来的面向设备选择控制和通信设备转变成为基于网络选择设备。
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 代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逐渐进入中国以来,结合 Internet 和 Intranet 的迅猛发展,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其传统控制系统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现场总线控 制系统技术已成为工业控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1 现场总线的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早期,采用一台小型机控制几十条控制回路,目的是降低每条 回路的成本。
但由于计算机的故障将导致所有控制回路失效,所以后来发展成分布式 控制(DCS),即由多台微机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微机间用局域网(LAN)连接起 来成为一个统一系统。
DCS 沿用了二十多年,其优点和缺点均充分显露。
最主要的 问题仍然是可靠性:一台微机坏了,该微机管辖下的所有功能都失效;一块 AD 板上 的模/数转换器坏了,该板上的所有通道(8 或 16 个)全部失效。
曾有过采用双机双 I/O 等冗余设计,但这又增加了成本,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为了克服系统可靠性、 成本和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更为了适应广大用户要求的系统开放性、互操作性要求, 实现控制系统的网络化,一种新型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正迅速发 展起来。
1.1 什么是现场总线 从名词定义来讲,现场总线是用于现场电器、现场仪表及现场设备与控制室主机 系统之间的一种开放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
而现场总线标准规定某 个控制系统中一定数量的现场设备之间如何交换数据。
数据的传输介质可以是电线电 缆、光缆、电话线、无线电等等。
通俗地讲,现场总线是用在现场的总线技术。
传统控制系统的接线方式是一种并 联接线方式,从 PLC 控制各个电器元件,对应每一个元件有一个 I/O 口,两者之间需 用两根线进行连接,作为控制和/或电源。
当 PLC 所控制的电器元件数量达到数十个 甚至数百个时, 整个系统的接线就显得十分复杂, 容易搞错, 施工和维护都十分不便。
为此,人们考虑怎样把那么多的导线合并到一起,用一根导线来连接所有设备,所有 的数据和信号都在这根线上流通,同时设备之间的控制和通信可任意设置。
因而这根 线自然而然地称为了总线,就如计算机内部的总线概念一样。
由于控制对象都在工矿 现场, 不同于计算机通常用于室内, 所以这种总线被称为现场的总线, 简称现场总线。
传统的接线方式 现场总线接线方式图 1 传统控制系统接线方式和现场总线系统接线方式的比较1.2 现场总线的特点 现场总线技术实际上是采用串行数据传输和连接方式代替传统的并联信号传输 和连接方式的方法,它依次实现了控制层和现场总线设备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在 保证传输实时性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可靠性和开放性。
一般的现场总线具有以下几个 特点: (1)布线简单 这是大多现场总线共有的特性,现场总线的最大革命是布线方式的革命,最小化 的布线方式和最大化的网络拓扑使得系统的接线成本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由于采用 串行方式,所以大多数现场总线采用双绞线,还有直接在两根信号线上加载电源的总 线形式。
这样,采用现场总线类型的设备和系统给人明显的感觉就是简单直观。
(2)开放性 一个总线必须具有开放性,这指两个方面:一方面能与不同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也就是应用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就是通讯规约的开放,也就是开发的开放性。
只有具 备了开放性,才能使得现场总线既具备传统总线的低成本,又能适合先进控制的网络 化和系统化要求。
(3)实时性 总线的实时性要求是为了适应现场控制和现场采集的特点。
一般的现场总线都要 求在保证数据可靠性和完整性的条件下具备较高的传输速率和传输效率。
总线的传输 速度要求越快越好,速度越快,表示系统的响应时间就越短,但是传输速度不能仅靠 提高传输速率来解决,传输的效率也很重要。
传输效率主要是有效用户数据在传输帧 中的比率还有成功传输帧在所有传输帧的比率。
(4)可靠性 一般总线都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当系统发生故障是,具备一定的诊断 能力,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网络,同时较快的查找和更换故障节点。
总线故障诊断能力 的大小是由总线所采用的传输的物理媒介和传输的软件协议决定的, 所以不同的总线 具有不同的诊断能力和处理能力。
2 现场总线的应用领域现场总线的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际上有 40 多种现场总线。
导致多 种现场总线同时发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现场总线技术在 各种技术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并且迅速得到普及,但是普及的层面和程度受到不同 技术发展的侧重点不同而各不相同; 另一方面, 工业控制领域“高度分散、 难以垄断”, 这和家用电器技术的普及不同,工业控制所涵盖的领域往往是多学科、多技术的边缘 学科,一个领域得以推广的总线技术到了另一个新的领域有可能寸步难行。
2.1 控制系统的层次 控制系统是有不同的层次的,图 2 简明地表示出控制系统的金字塔结构。
左边的 文字表示系统的逻辑层次,由上到下分别为协调级、工厂级、车间级、现场级和操作 器与传感器级。
现场总线涉及的是最低两级。
右边文字表示系统的物理设备层次,由 上到下依次为主计算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业逻辑控制器、传感器与操作器(如感 应开关、位置开关、电磁阀、接触器等等)。
图2 2.2 各种现场总线的应用范围图3 对应不同的系统层次,现场总线有着不同的应用范围。
图 3 例举了几种主要现场 总线的应用范围。
纵坐标由下往上表示设备由简单到复杂,即由简单传感器、复杂传 感器、小型 PLC 或工业控制机到工作站、中型 PLC 再到大型 PLC、DCS 监控机等, 数据通信量由小到大,设备功能也由简单到复杂。
横坐标表示通信数据传输的方式, 从左到右,依次为二进制的位传输、8 位及 8 位以上的字传输、128 位及以上的帧传 输以及更大数据量传输的文件传输。
从图 3 看出,ASI、Sensorloop、Seriplex 等总线适用于由各种开关量传感器和操 作器组织的底层控制系统,而 Devicenet、Profibus-DP 和 WorldFIP 适用于字传输额的 各种设备,至于 Profibus-PA、Fieldbus Foundation 等更多地适用于帧传输的仪表自动 化设备。
所以对我们适用的总线在 Sensor 和 Equipment 的区域内。
在发达国家,现场总线技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到现在,已经 被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
据说,2002 年欧洲有 40%的自动化工程项目采用了现场 总线控制系统,预计到 2005 年将达 65~70%。
在国内,现场总线首先用在外国公司 在华投资的生产线,比如几乎所有外资汽车生产企业都有使用现场总线的生产线。
啤 酒罐装、烟草加工、机械装配、产品包装等生产线也大量使用现场总线。
一些市政工 程也开始使用现场总线。
在中国,20 世纪 90 年中后期引入现场总线,至今在技术概 念上已被广泛接受,用户群和使用面迅速增加和扩大,许多自动化项目把现场总线控 制作为选择方案之一,还有不少本土化的现场总线产品出现,并迅速得以产业化。
目前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冶金、电力、水处理、乳品饮料、烟草、水 泥、石化、矿山以及 OEM 用户等各个行业,同时还有道路无人监控、楼宇自动化、 智能家居等新技术领域。
3 现场总线的标准3.1 IEC61158 的制定1984 年 IEC 提出现场总线国际标准的草案。
1993 年才通过了物理层的标准 IEC1158-2,并且在数据链路层的投票过程中几经反复。
发展 61158 现场总线的本意是“排他的和联合的”,各自独立的“现场总线”将给用 户带来许多头疼的技术问题, 牺牲的是用户的利益。
在现场总线领域里, 德国派 (ISP, Interoperable System Project,可互操作系统规划,是一个以 Profibus 为基础制定的现场 总线国际组织)和法国派(WORLD FIP)的对持十分激烈,互不相让,以至于 IEC 无 法通过国际标准。
1994 年 6 月在国际上要求联合强烈的呼声和用户的压力下, ISP 和 World FIP 成立了 FF(Fieldbus Foundation,现场总线基金会), 推出了 FF 现场总线。
IEC 投票的文本就是以 FF 为蓝本的方案。
这是现场总线发展的主流方向。
由于 FF 的目标是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它的成立实质上意味着工业界将 摒弃 ISP(含 PROFIBUS)和 WORLD FIP。
它的成立导致了德国派 ISP 立即解散; 法国派(WORLD FIP)已经明确表示不反对 IEC 的方案,并且可以友好地与 IEC 方 案互联,甚至提出了与 FF“无缝连接”方案;而剩下的德国派 PROFIBUS 因为与 FF 的方案和技术途径不同, 过渡将是非常困难, 因此强烈反对 IEC 方案以保住市场份额。
但是 PROFIBUS 提出的技术理由仅仅是一些支节问题,于是一些评论认为它是出于 商业利益的驱动去反对 FF,国际上的现场总线之争已经演变成为 PROFIBUS 的德国 派与以 FF 为代表的“联合派”竞争。
有趣的是工业国家的大公司往往“脚踏几条船”加 入各种现场总线以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 如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最主要的反对者西门子 公司(PROFIBUS 主要成员)也参加了 FF。
这种具有特殊意义事实已经说明了 PROFIBUS 要与 FF 对抗在技术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因为德国派的反对,数据链路层和其它层在 1998 年 9 月 30 日投票失败(赞成票 68%,反对票 32%,),这样 IEC61158 就只能作为技术报告出版。
但是事情并未了 结,美法等国立即提出了提案,要求对反对票的技术理由进行审议。
1998 年 11 月 15 日 IEC、SC65C 下发了文件,要求对德国等 6 国的反对票是否 含有技术理由进行表决。
1999 年 1 月 29 日以 63%的结果支持美法提案。
1999 年 6 月 17 日 IEC 执委会否定了德国等 6 国的反对票,重新计票的结果使原 61158 标准得以通过。
执委会另一个决定是允许其他 1-2 个现场总线作为子集进 IEC 入 61158(意味着允许 Profibus 有条件地进入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