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反季节栽培技术(一)
- 格式:docx
- 大小:11.98 KB
- 文档页数:1
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栽培技术一、塑料大棚覆盖的反季节蔬菜生产(一)塑料棚的种类1、塑料棚按棚的高矮分为塑料小棚、屮棚、大棚(1)塑料小棚:塑料小棚按80-100厘米的间距插一拱架,棚高50-80厘米,棚宽130 厘米左右,用竹竿纵向连接形成拱棚,在其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做成园拱形小棚。
小棚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建造容易,但因棚矮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棚内的温度,湿度不易调节,主要适用于春季育苗和瓜、茄、豆蔬菜及早春速生叶类菜的提早栽培。
(2)塑料中棚:与小棚相似,棚高约1.5米左右,棚宽4米左右,人能在棚内操作,分圆拱形和半圆拱形棚。
适宜于育苗及栽培,其性能优于小棚。
(3)塑料大棚:塑料大棚长度随场地及使用而积而定,一般长20-30米,棚宽6-8米,棚架高2. 2-2. 8米,拱间距0. 6-0. 8米,拱肩高1. 4-1. 7米(含插入土40厘米)。
塑料大棚棚体大,保温性能好,冬季可以在棚内增加保温或加温设施,人可以在棚内较方便的操作,温度、湿度的管理也比较方便,适用于蔬菜育苗、提早和延迟栽培。
(4)连栋大棚:连栋大棚长度随使用而积而定,一般长20-30米。
每栋大棚棚宽6-8米 (视不同建造材料和地形而定),棚肩高1.5-3米,3-10栋人棚连成一个整体。
每栋棚的建造规格与塑料大棚相似,两栋棚间的拱肩相通,构成连栋的大棚。
连栋大棚面积更大,在棚内生产操作更方便,温度、湿度更稳定。
2、塑料棚按建造材料不同分竹木结构棚,镀锌薄壁钢架棚,水泥架棚。
(1)竹木结构棚:以硬头黄,兰竹等竹了木杆作为原材料搭建的大棚。
这种棚造价低,取材方便,适合于建造小棚、中棚,但是这种棚立柱多,采光受到影响,造成遮阴,影响作物生长,拱杆易变形造成顶膜积水等,一般竹木结构棚使用期为2-3年。
(2)镀锌薄壁钢架大棚:这种大棚是工厂生产的成套产品,以镀锌薄壁钢管为原材料,拱架多由单管对接而成半圆形,拱架Z间有拉杆作纵向稳定作用,使用专制的压膜槽,压膜卡来固定薄膜,这种大棚结构合理,抗风力强,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
反季节蔬菜育苗技术一、场地的选择和布置蔬菜育苗,无论大春播保护地育苗,夏秋降温育苗,露地育苗,其场地位置: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避风向阳、水源方便、坐北朝南的地方。
要做到:1、苗床四周开好深0.33m以上的围沟,便于排水。
2、大春播保护地育苗,北面设立风障或有天然挡风屏障。
3、苗床应采取东西向、南北延长,便于吸收阳光。
4、附近要设立粪池和工具棚。
二、床土的配制与消毒蔬菜育苗的床土一般应用培养土,培养土是供给幼苗所需矿质营养和水分的基础。
培养土的好坏,决定幼苗生长的强弱,因此,培养土必须肥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团粒结构要好。
要求做到“保肥保水、疏松、养分充足、PH6-7、床土清洁一年一换”。
1、配制选用冬凌夏炕的菜园土、塘泥、腐熟猪牛粪、垃圾、土杂肥于播前三至四个月进行堆制腐熟后筛去杂物混配。
配制比例:其一,40%菜园土、50%猪牛粪、10%谷糠灰、0.5%过磷酸钙。
其二,70%菜园土、30%土杂肥、复合肥、过磷酸钙各0.5%。
2、床土消毒采取闷堆法和药土法进行床土消毒①闷堆法: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即用100-150ml福尔马林兑10-15kg清水,拌培养土500kg)喷雾在筛过的培养土上,边喷边翻动,喷湿后拢成堆,盖上塑料薄膜,密闭1-2d后,揭去塑料薄膜,再将土耙散,经10-15d,待药味散尽再使用。
或用50%多菌灵600倍液喷雾,密闭2-3d后,揭塑料薄膜散开土,经5-7d后垫床播种。
②药土法: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或64%杀毒矾8-10g药与半干细土10-15kg混合拌匀后用薄膜密闭1d待用。
每1㎡的苗床面积,用药8-10g。
药土作为苗床垫土和播种后盖土。
三、大春播保护地青苗技术大春播保护地育苗在育苗技术上应做好苗床准备、种籽准备、苗期管理等工作。
掌握好播种期和苗龄、播种技术。
大春播保护地育苗:主要采用大中棚加地热线的方式。
(一)育苗前的准备1、整地扣棚育苗棚前茬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炕地半月以上,后连续翻耕三次,雨前扣棚,使棚内干燥,四周开好沟。
几种蔬菜的反季节栽培技术(一)黄瓜1.黄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黄瓜是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
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度) ,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种子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30℃, 幼苗期适宜的温度为10℃-30℃。
气温低于12℃时黄瓜生长发育缓慢,低于5℃停止生长受到冷害,在栽培中把8℃做为黄瓜生产的最低温度限。
气温高于35℃,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植株早衰,畸形瓜增多。
黄瓜生长适宜的相对空气湿度约为60-90%,生育过程中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苗期低,成株高、夜间低、白天高。
黄瓜根系的适温范围基本上与地上部分植株相同,但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比地上部分的最适温度低,地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黄瓜的生长。
黄瓜的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大棚栽培中人工施用二氧化碳肥料,对黄瓜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作用。
黄瓜喜湿,又怕涝怕旱,根系分布较浅,根群弱,吸水肥能力不强。
因此,黄瓜栽培必须选择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供水均匀,才能获得较好的效益。
黄瓜的生长发育中吸收肥料特点是吸收钾最多,其次是氮。
钾的吸收主要是生长中后期。
黄瓜生产以施基肥为主,合理追施追肥,注意防止植株早衰。
2、春季大棚黄瓜栽培(1)品种选择:春季气温较低、宜选用早熟、耐寒性较强的品种。
如:白丝条、湘黄瓜2号,渝早黄瓜2号等。
(2)播种育苗:1 播期:早春栽培在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2 播种技术:黄瓜育苗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
温汤浸种即用55℃温水浸种5分钟后,冷却到30℃左右,继续浸种3小时-4小时;药剂消毒一般是采用甲醛100倍液消毒30分钟,洗后浸种3小时-4小时。
消毒后的种子在28℃-30℃的温度下催芽,“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时直接播在营养钵中,定植时带土移栽。
播种后到开始出苗,应控制温度为25℃-30℃,促使快出苗。
一般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2天左右就开始出苗。
从部分出苗到第一片真叶显露,即破心。
反季节蔬菜的露地栽培技术探讨反季节蔬菜指的是在不适宜生长的季节,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种植并收获的蔬菜品种。
反季节蔬菜在现代农业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其生产可以满足人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增加农民的收益。
在露地栽培中,反季节蔬菜的栽培技术非常关键,下面将就反季节蔬菜的露地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一、温度控制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主要是为了解决季节性的问题,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温度的控制。
一般来说,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露地栽培中,可以通过覆盖塑料薄膜或建造简易的温室来控制温度,这样既可以增加温度,又有利于保温。
二、土壤调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在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中需重视土壤的调理。
首先要选用肥沃的土壤,其次要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在种植的过程中还需加入有机肥料,增强土壤肥力,同时在施用肥料时要注意控制肥料浓度,以避免对植物的伤害。
三、光照控制反季节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光照,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注意光照的控制。
在天气较差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人工照明的方式来增加光照,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四、保护措施露地栽培的反季节蔬菜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比如强风、暴雨等,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可以在植物周围搭建简易的遮阳棚或温室来保护植物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同时还要定期检查植物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
综上所述,反季节蔬菜的露地栽培技术需要掌握好种植温度、土壤调理、光照控制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可以在不适宜生长季节中种植并收获新鲜蔬菜,不仅有助于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益。
黄瓜反季节栽培技术
①种植管理。
反季节栽培黄瓜,应选择高产较稳定的品种,在正确的
季节进行施肥播种,即早播的黄瓜品种,应在距离正常播种季节提前3-5
月播种;而晚播的黄瓜品种,则应在正常播种季节后提前3-5月播种。
另
外还要注意早熟种发芽后要进行温室覆盖,以加快成熟。
②环境控制。
反季节栽培的黄瓜栽培场要设置阴凉的地方,使采收的
果实能够贮存更久。
温室里要注意温度的控制,使其保持在18~32℃之间,以及控制光照时间,保持在10-12小时。
③保护措施。
采用施肥的方式来增加土壤的肥力,在黄瓜栽培的温室
中还需要适当加湿,以保持土壤的湿度,防止土壤质量变差,影响植物生长。
另外还要采取农药防治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侵害。
重庆地区“燕青”黄瓜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
“燕青”黄瓜是重庆地区的一种反季节栽培品种,其产期为秋冬季节,且瓜型整齐,味道清脆,市场前景良好。
以下是该品种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取适宜的品种种苗
选择适宜的品种种苗是反季节栽培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产量高、抗病强、适应性好的品种;其次,要确保种苗的生长状态良好,叶片健壮、无病虫害。
二、控制温度和湿度
反季节栽培的关键就是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秋冬季节,重庆地区天气干燥,需要加强温度调控,保证夜间温度在13℃以上,日间温度在22℃左右,湿度在60%左右。
可通过保温、通风、增加灌溉等方式进行调节。
三、科学施肥
“燕青”黄瓜反季节栽培中,合理施肥是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建议采用有机肥、复合肥等混合施用,同时根据生长阶段掌握肥料类型和用量。
苗期可选用高氮肥,促进根系发育;营养期要注意中、低氮高磷钾的施用,提高果实质量。
四、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反季节栽培更加需要加强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清洁、消毒、用药安全等措施;其次要时时观察黄瓜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最后要加强园区管理,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五、合理采收
反季节栽培的黄瓜内部水分较少,果实质量高,采收时要细心操作,避免果实受损,影响市场价值。
同时,要注意及时采收,不要让果实过度成熟而导致品质下降。
六、注意市场需求
反季节栽培的“燕青”黄瓜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价值,但要注意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结构,避免过度生产导致价格下降。
同时要加强和市场的联系,了解市场价格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生产的方向和策略。
海南省黏壤土水田反季节黄瓜高产栽培技术黄瓜是我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蔬菜,而海南省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黄瓜。
对于海南省的黄瓜种植者来说,反季节黄瓜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高产的栽培方式。
在这里,为了帮助海南省的黄瓜种植者更好地进行反季节黄瓜的高产栽培,我们将会介绍一些反季节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一、水稻-黄瓜联合种植黏壤土是一种比较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而黄瓜则是非常喜欢水稻茬的蔬菜之一。
因此,与水稻联合种植黄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稻茬的优势,还可以为黄瓜提供足够的养分。
具体做法:1.在黄瓜日照最充足的季节(7月下旬~8月上旬),在水稻收割后立即整地,并施入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
在土地上开出行距50cm、株距30cm的缝隙。
2.在开沟的回沟内深挖0.3-0.4米左右的坑,深度不能破坏下方岩层。
将坑内加入磷酸二铵、尿素等肥料,并进行充分拌和。
3.将种子泡种,泡种时间为大约12小时到20小时之间。
泡种好的黄瓜种子在连续5天后出苗。
将出苗的黄瓜苗插入坑内,并及时补充土。
4.黄瓜的正常管理工作(浇水、及时移芯、适时地促进开花授粉等)。
二、利用快灌水田的余热种植黄瓜快灌是利用水库快速灌溉法,是一种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
快灌配合反季节种植黄瓜,可以较大程度上节约用水量,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在快灌水田(一般是水稻田)的灌水前期,即“冒底”阶段,挖开浅沟深度为20cm左右,离快灌水源远近200到300米为宜,沟内施入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
2.黄瓜一般应在6月下旬~7月初开始定植。
将种子泡种,然后在缝隙中摆放潮湿的黄瓜种子,株距30cm,行距50cm。
3.进行正常的黄瓜管理工作:定期浇水、及时移芯、不涝不干保持土壤湿度恰当、除草、施肥等。
三、科学合理乘虚而入在闲暇的农闲时间里,进行一些反季节黄瓜的种植,不仅可以使废弃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在一般不耕种的季节,如2月至4月,把耕种面积扩大50%以上,减少去年底整地面积,尤其不能次年使用同样的种子、施肥量,否则会降低又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黄瓜反季节栽培技术
黄瓜是一种喜温作物,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比较高。
通常在春季和夏
季比较适宜移栽黄瓜,但是如果你希望在其他季节也能够栽培黄瓜,下面
是一些反季节栽培黄瓜的技术方法。
1.环境控制:反季节栽培黄瓜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温度和光照控制系统。
可以利用温室、日光温室或者人工补光等设施来维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保持室内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黄瓜生
长发育的影响。
3.营养管理:反季节栽培黄瓜需要更加注重营养管理。
由于天气条件
不是很适宜,黄瓜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一些限制。
因此,要进行科学施肥,
合理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可以使用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肥料
进行补充,并根据植株生长的需求,适时增加微量元素的供给。
此外,还
可以在水肥一体化管理中,根据植株生长的需求调整水肥比例和供应频次,提高肥料利用率。
4.控制病虫害:反季节栽培的黄瓜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在栽培过
程中要严格控制病虫害。
可以采取无土栽培、内施肥等方式,减少病虫害
的传播。
此外,做好定期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
害问题,以防止其对黄瓜生长的不利影响。
5.良好的管理措施:反季节栽培的黄瓜需要更加细心的管理。
要及时
修剪和整枝,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性和抗病虫性。
及时除草、疏果、扎藤
等工作,保持植株的健康和生长势。
还可以采用促进黄瓜生长发育的技术
手段,如涂抹生长调节剂、合理修剪顶芽等。
黄瓜反季节栽培技术(一)
摘要介绍了黄瓜反季节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黄瓜的反季节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黄瓜;反季节;栽培技术
黄瓜是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
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种子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30℃,幼苗期适宜的温度为10~30℃。
气温低于12℃时黄瓜生长发育缓慢,低于5℃停止生长受到冷害,在栽培中把8℃作为黄瓜生产的最低温度限。
气温高于35℃,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植株早衰,畸形瓜增多。
黄瓜生长适宜的相对空气湿度为60%~90%,生育过程中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苗期低、成株高,夜间低、白天高。
黄瓜根系的适温范围基本上与地上部分植株相同,但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比地上部分的最适温度低,地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黄瓜的生长1,2]。
为了解决人们在春季能吃上新鲜的黄瓜,笔者在七台河地区进行了试验性栽培,栽培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说明在春季采用保护地栽培方法,营造小气候形成适应黄瓜生长的气候条件,可达到高产的目的。
现将黄瓜反季节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春季气温较低,宜选用早熟、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白丝条、湘黄瓜2号、渝早黄瓜2号等。
黄瓜育苗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
温汤浸种即用55℃温水浸种5min后,冷却到30℃左右,继续浸种3~4h;药剂消毒一般是采用甲醛100倍液消毒30min,洗后浸种3~4h。
消毒后的种子在28~30℃的温度下催芽,露白后即可播种。
2播种育苗
早春栽培在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播种时直接播在营养钵中,定植时带土移栽。
播种至出苗,温度应控制为25~30℃,促使快出苗。
一般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2d左右就开始出苗。
从部分出苗至第1片真叶显露(即破心)要及时降温,控制较低的温度,一般白天20℃左右,夜间12~15℃。
从破心至移栽定植前7~10d,白天可保持20~25℃,夜间15~18℃。
定植前7~10d,应进行低温锻炼,育苗床的温度条件尽量与定植田块相近,以提高黄瓜秧苗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率。
一般白天控制在15~20℃,夜间12~14℃。
3定植
黄瓜栽培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性能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建大棚生产。
黄瓜定植前先将土按1.3m开厢,定植前10~15d施足底肥。
底肥以迟效肥料为主,供地和养地相结合,特别是磷元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差,作为底肥要一次施足。
行窝距(65~75)cm×(40~50)cm,每窝2株,约栽3.75万窝/hm2。
黄瓜根系浅,不宜深栽,定植后浇足定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