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VFP知识点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21.55 MB
- 文档页数:18
二级考试考前复习注意事项计算机二级考试是一种合格考试,不是竞赛,并不是很难,大多为记忆性的知识,需要灵活运用的很少。
首先我们要从心理战胜自己,目标及格就行了。
其次是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教材应至少通读两遍,把该记住(如变量、函数等)的都记牢,并不断复习巩固。
参考资料则不宜过多过杂,题海战术不是最有效的,可根据考试大纲,对所做题型进行适当分类整理。
然后,吃的苦中苦,方为有成果,一般说来,笔试和机试都只需四套模拟试题外加三套历年真题便可搞掂。
但做这些套题时不能走马观花,要反复练习,认真分析,加以总结。
最后,目前的复习送大家八个字:查漏补缺,归结总结!笔试公共基础部分:共30分,单选题20分,填空题10分。
复习时以概念和认识性内容为主,掌握常见考点,做题时熟练掌握正确答案。
VF语言部分:共70分,单选题50分,填空题20分。
这部分相对简单些,一般都是考察对VFP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常用函数的应用,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常用命令与函数的使用、SELECT-SQL命令、阅读理解程序、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常用属性的设置等。
建议根据考试大纲,多看教材,熟练掌握各章内容,多做课后习题和历年真题试卷中,在做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机试机试相对较难,二级没过的人80%栽到机试上。
机试部分除了多练习别无他法。
如果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很难应付考试。
对二级考生,为准备上机编程,应有针对性熟练地掌握10~30套上机模拟试题,这样考出优秀绝对没有问题(所考的机试题竟有90%与模拟软件中的内容相同)。
考场上考前应提前30分钟到侯考室,并带好准考证和身份证,为避免丢失,最好用一透明塑料袋封装好。
1)笔试:最忌讳粗心,应该看清题意再下笔(特别是平时练习题做得多的同学更不要想当然的做,要留意题意与以往的练习题是否有什么差别),记住:遇到没有把握的就放下,先做有把握的;不要提前交卷,不要轻言放弃,不要空着任何一道题,实在不会就猜一个。
计算机二级VFP 理论知识点汇总计算机二级VFP 理论知识点汇总第一:扩展名的整理第二:常见命令整理1.REPORT FORM <报表文件名>[PREVIEW] P286打印[预览指定的报表]2.RELEASE POPUPS<快捷菜单名>[EXTENDED] P252在快捷菜单的”清理”代码中添加清除菜单的命令,使得在选择\执行菜单命令后能及时清除菜单,释放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表示清除条形菜单时一起清除其下属的所有子菜单]3.RELEASE MENU<菜单名>[EXTENDED]在表单的DESTROY 事件代码中添加清除菜单的命令,使得在关闭表但时能同时清除菜单,释放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4.SET SYSMENU TO DEFAULT|SAVE|NO SAVE P238第三:关于数据源的问题报表的数据源:表(数据库表和自由表)或视图查询的数据源:表(数据库表和自由表)或视图视图的数据源:表(数据库表和自由表)或视图第四:SQL 命令视图:视图的定义:CREATE VIEW 视图名AS (SELECT SQL)视图的删除:DROP VIEW<视图名>查询:表结构的修改:ALTERALTER TABLE 表名ADD|ALTER[COLUMN][SET CHECK [ERROR]]添加一个新的字段|修改已有的字段,SET CHECK 设置字段有效性规则,ERROR 是提示信息ALTER TABLE 表名ALTER 字段名SET CHECK ERRORALTER TABLE 表名ALTER 字段名DROP CHECK用于定义、修改和删除有效性规则和默认值定义更改字段名:ALTER TABLE 表名RENAME COLUMN 原字段名TO 新字段名删除字段:ALTER TABLE 表名DROP COLUMN 字段名增加|删除侯选索引:ALTER TABLE 表名ADD|DROP UNIQUE TAG表的删除DROP TABLE 表名表结构的修改⑴.添加字段:alter table 表名add 字段名类型(长度)⑵.删除字段:alter table 表名drop 字段名⑶.修改字段:alter table 表名alter 字段名新类型(长度)⑷.重新命名字段:alter table 表名rename 旧字段名to 新字段名⑸.建立有效性规则:alter table 表名(数据库表)alter 字段set check 字段条件⑹.删除有效性规则:alter table 表名alter 字段drop check⑺.建立默认值:alter table 表名alter 字段set default 条件⑻.删除默认值:alter table 表名alter 字段drop default⑼.建立唯一索引:alter table 表名add unique 字段tag索引名⑽.删除唯一索引:alter table 表名drop unique tag 索引名⑾.建立主索引:alter table 表名add primary key字段tag索引名⑿.删除主索引:alter table 表名drop primary key字段tag索引名⒀.建立普通索引:alter table 表名add foreign key字段tag索引名⒁.删除普通索引:alter table 表名drop foreign key tag索引名知识点复习:1.?表示隔行输出。
Esofte(软)计算机二级Visual FoxPro 数据库程序设计——知识点整理资料文件扩展名及备注文件扩展名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2.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经历了①人工管理阶段②文件系统阶段③数据库系统阶段在①②阶段存在大量数据冗余,即程序与程序之间存在大量的数据重复,数据的大量重复会造成数据不一致,指值的不一致,不是类型的不一致。
3.数据库阶段的特点:提高了数据共享性、减少冗余度、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提高了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减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代价。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数据库系统DBS;数据DB数据库管理员DBA;DBS包括DBMS和DB5.数据模型(指描述数据及关系的一种方法)面向对象不同可以分为①概念模型(E-R模型也叫实体联系模型:实体用矩形表示,属性用椭圆表示,联系用菱形表示)②逻辑模型③物理模型6.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文件,称为表,扩展名.dbf。
7.元组:在二维表中,每一行是一个元组,即一条具体记录。
属性:二维表中垂直的列为属性,即表的字段名。
8.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9.关键字: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关键字的值能够惟一标识一个元组。
(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就起惟一标识一个元组的作用)10.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总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中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这个字段就被称为外部关键字。
11.联系: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联系。
12.实体间的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13.数据库中的数据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14.vfp采用的是关系模型。
15.关系:表关系名:表名属性:字段元组:记录行:记录,元组列:字段,属性16.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17.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水平方向) for, while, where投影(垂直方向) fields ,select联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18.项目:是指文件、数据、文档、和对象的集合。
计算机二级《VFP》考试基础知识:VisualFoxPro基础(3)计算机二级《VFP》考试基础知识:VisualFoxPro基础14.事件事件是一种由系统预先定义而由用户或系统发出的动作。
事件作用于对象,对象识别事件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事件可以由系统引发,也可以由用户引发。
15.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中,每一行是一个元组。
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的一个具体记录。
16.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在Visual FoxPro中表示为字段名。
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宽度等在创建表的结构时规定。
17.域指属性的取值范围,即不同元组对同一个属性的取值所限定的范围。
【例题】1. 下列关于对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实物,也可以是一些概念B.一条命令、一个人、一个桌子等都有可以看作是一个对象C.一个命令按钮可以看作是一个对象D.一个程序不可以看作是一个对象[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象。
客观世界里的任何实体都可以看作是对象。
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实物,也可以是一些概念。
选项A,B,C都正确;选项D错误,因为程序也是对象。
[答案]D2.在Visual FoxPro中,____是描述对象行为的过程:____用来表示对象的状态。
A.属性;方法B.方法;属性C.方法;类D.属性、类[解析] 在Visual FoxPro中。
属性用来表示对象的状态;方法用来描述对象的行为。
在面向对象的方法里,对象被定义为由属性和相关的方法组成的包。
[答案]B18.关键字关键字是指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唯一区分、确定不同元组(记录),在Visual FoxPro中表示为字段或字段的组合。
需要强调的是,关键字的属性值不能取“空值”,所谓空值就是“不知道”或“不确定”的值,因而无法唯一地区分、确定元组。
在考试表中“准考证号”及“身份证号”属性可以作为关键字,因为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不允许相同。
而“姓名”及“出生日期”则不能作为关键字,因为考生中可能出现重名或相同出生日期。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P常考点数据源:只要提到数据源,不管是建立什么的数据源都是:数据库表、自由表、视图。
扩展名:第一章:表文件(自由表、数据库表):.DBF备注文件:.FPT一个表文件不管有多少个备注型和通用型字段,均只有一个备注型文件,该备注型文件的主文件名与表文件的主文件名同名。
第四章:数据排序独立索引文件:.IDX复合索引结构复合索引文件:.CDX非结构复合索引文件:.CDX第七章程序设计程序文件(命令文件):.PRG第九章项目管理器项目文件:.PJX项目备注文件的扩展名是:.PJT。
第十章数据库数据库文件:.DBC数据库备注文件:.DCT数据库索引文件:.DCX第十一章查询和视图查询文件:.QPR第十二章表单表单文件:.SCX表单备注文件:.SCT第十三章菜单菜单格式文件:.MNX菜单备注文件:.MNT菜单程序文件:.MPR第十四章报表报表文件:.FRX报表备注文件:.FRT第十五章项目连编应用程序: .app可执行文件: .exe动态链接文件:.dll.Com,.dll 文本文件:.TXT 标签文件:.LBX第七章程序设计Do while循环带参模块的调用变量的作用范围(域)1、公共(全局)变量建立命令:public 变量名或者在命令窗口中直接赋值的变量也称为公共(全局)变量作用域:在所有模块中均有效2、局部变量建立命令:local 变量名作用域:只能在建立它的模块中使用,不能在上层或下层模块中使用。
3、私有变量:不用命令建立,直接使用的变量,即在程序中直接赋值的变量(在程序中不需要用public等命令明确声明和建立,可直接使用的内存变量是私有变量)作用域:建立它的模块及其下属的各层模块。
4、隐藏变量命令:private 变量名功能:该命令不是建立变量命令,它的作用是隐藏指定的在上层模块中可能已经存在的内存变量,使得这些变量在当前模块程序中暂时无效。
第八章sql参数说明:(1)free:用来声明所建立的表文件是一个自由表,当没有用free时,如果当前有数据库处于打开状态,所建立的表文件为数据库表;如果当前没有数据库处于打开状态,则不管是否使用free参数,所简历的表均为自由表。
计算机vfp二级考试笔试知识点1.数据库:是长期保存在计算机外存上有结构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2.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3.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构成的人机系统。
4.数据模型:主要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一张由行和列组成的二维表,有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三种联系)。
5.关键字:在关系模型中称码,是表中的一个字段或多个字段的组合。
它可以唯一地确定一条记录。
它不能重复值和为空。
6.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从数据表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记录的操作(从行选)。
投影:从数据表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数据表的操作(从列选)。
连接是数据表的横向结合。
自然连接:在连接运算中,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连接操作称为等值连接。
自然连接是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连接。
7.选择“窗口”菜单中的“命令”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命令窗口”按钮,或按组合键“Ctrl+F2"/"Ctrl+F4"来控制命令窗口的显示或关闭。
8.文件扩展名及其代表的文件类型:.App vfp应用程序.pjx 项目文件.dbc 数据库文件.dct数据库备注文件.dbf数据表文件.fpt数据表备注文件.cdx数据表复合索引文件.idx独立索引文件.qpr生成的查询文件.prg源程序文件.scx表单文件.sct表单备注文件.mnx菜单文件.mnt菜单备注文件.mpr自动生成的菜单源程序文件.frx报表文件9.货币数据在存储和计算时,采用4位小数。
字符型常量是由定界符(单引号,双引号或中括号)括起来的字符串。
逻辑型数据用1个字节表示。
日期型数据用8个字节表示。
10.自由表的字段名最长为10个字符,数据库表的字段名最长为128个字符。
备注型:一个存储不定长的字符型数据,其在表中占用4个字节。
备注型,通用型在一个表中都只产生一个备注型,通用型文件。
Part 1 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关系数据库关系的三种基本操作:选择、投影、连接。
面相对向程序设计:对象、属性、事件、类、控件。
数据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域的完整性。
Part 2 Visual Foxpro应用基础1.表:自由表、数据库表2.数据类型:a)常量:字符型、数值型、逻辑型、日期型。
b)变量:字段变量、内存变量●字段变量:字符(C)、数值(N)、浮点(F)、日期(D)、逻辑(L)、备注(M)、通用(G)、货币(Y),日期时间(T)、双精度(B)、整型(I)。
表文件中,日期字段的宽度固定为8位,逻辑型宽度固定为1位,备注型和通用型宽度均为4。
需要说明的是,备注型与通用型字段仅用于存放信息的地址,即有关信息在fpt文件中的实际存储地址。
Bdf,fpt●内存变量:与字段变量不同的是,内存变量是独立于表文件而存在的变量,它用来存储数据处理中所需要的常数、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内存变量可以分为系统内存变量和用户定义的内存变量。
内存变量在使用前必须先定义,即给它们赋予初值。
N=4同名内存变量和字段变量的区别?name M->name3.常用文件类型:a)数据文件---.DBF\.DBC\.FPTb)程序文件---.PRG\.FXPc)索引文件---.IDX\.CDXd)查询文件---.QPRe)表单文件---.SCX\SCT4.常用函数a)数值函数:ABS()、INT()、MAX()、MIN()、MOD()、ROUND()、SQRT()、V AL()b)字符函数:&、TRIM()、AT()、SUBSTR()、LEFT()、RIGHT()、SPACE()、TYPE()、LEN()、LOWER()、UPPER()、STR()c)日期与时间函数:CTOD()、DTOC()、DAY()、MONTH()、YEAR()d)测试函数:BOF()、EOF()、FOUND()、RECNO()、IIF()、、、、5.运算符a)算术运算符:+、-、*、\、**或^、%、()b)关系运算符:<、>、=、<>、#、!=、<=、>=、= =、$c)逻辑运算符:OR、.OR.、AND、.AND.、NOT、.NOT.、!d)字符运算符:+ 字符串连接运算符;- 尾部空格移位连接符注意:当一个表达式中出现多种类型的运算符时,它们的操作顺序是先进行算术运算,然后是字符运算,再进行关系运算,最后才是逻辑运算。
1、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多年来,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2、人工管理阶段面对的主要问题:1、数据不能独立。
2、数据不能长期保存。
3、文件管理阶段面对的主要特点:1、数据与程序分开。
2、数据能长期保存。
3、数据没有完全独立。
4、存在数据冗余。
5、数据不能集中管理。
4、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1、实现了数据的结构化。
2、实现了数据共享。
3、实现了数据独立。
4、实现了数据统一控制。
5、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数据与程序之间的关系。
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
在文件系统阶段,程序和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提供了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
6、数据库(DATA BASE 简写为DB)是按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储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具有数据的结构化、独立性、共享性、冗余量小、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的基本特点。
7、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简写为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部分。
而数据库运行管理和控制例行程序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8、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 简写为DBS)具体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建立在该数据库之上的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等5个部分。
9、数据库应用系统(DATA BASE APPLICATION SYSTEMS 简写为DBAS)通常由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组成。
10、数据模型是指数据库的组织形式,它取决于数据库中数据之间联系的表达方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分为3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1、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关系模型,在关系模型中把数据看成是二维表中的元素,一张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
12、关系术语:1、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在VFP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文件,文件的扩展名为.dbf,称为表。
教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算法:是一组有穷指令集,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通俗地说,算法就是计算机解题的过程。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于计算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且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1(2(3(4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效率的度量—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即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通常,一个算法所用的时间包括编译时间和运行时间。
算法空间复杂度: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包括算法程序所占的空间,输入的初始数据所占的空间,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的额外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1(2(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的逻辑结构应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指逻辑关系,与存储位置无关)。
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数据物理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的条件,(一个非空数据结构):(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国家二级公共根底知识考试要点第一章数据构造及算法1.1 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根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那么,每一个规那么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根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构造。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根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构造:顺序构造、选择构造、循环构造。
算法根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1.2 数据构造的根本根本概念数据构造研究的三个方面:〔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构造;*〔2〕在对数据进展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构造;[2007.9 ]〔3〕对各种数据构造进展的运算。
如:2007.9:〔6〕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1.2]A〕数据的逻辑构造及存储构造必定是一一对应的B〕由于计算机存储空间是向量式的存储构造,因此,数据的存储构造一定是线性构造C〕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组一般是顺序存储构造,因此,利用数组只能处理线性构造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数据构造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构造包含:线性表、栈、队列、二叉树、图〔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构造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构造条件:数组、线性表、栈、队列〔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概念知识点总结1、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VF 数据库操作2、数据与程序设计3、SQL 语句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表单、报表、菜单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VF 数据库操作(第1、2、3、4、6章)一、数据库系统基本理论1、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几个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 )和数据库系统(DBS )2、掌握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判断出实际问题中属于那种联系 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3、弄清三大数据模型的结构形式: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我们现在所用到的数据库都是关系数据库(a )(b )(c )4、理解关系术语关系(就是二维表,记录的集合);元组(行、记录);属性(列、字段);域(一个字段的取值范围);关键字(关键的字段,唯一能标志一个元组的字段或字段的组合);外部关键字(不是本表的关键字,但是是其他表的关键字;用来建立表间的联系)5、关系运算理解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笛卡尔积)和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包括等值连接和自然连接)二、数据表操作1、了解表操作的一些命令,尤其以下几条:LIST显示记录:LIST | DISPLAY [FIELDS <字段名表>][<范围>] [FOR<条件表达式>]限定条件用FOR短语LOCATE条件定位:LOCATE FOR<条件表达式>本命令定位在满足条件的第一条记录,若想定为满足条件的下一条记录,必须用CONTINUE用FOUND()函数为T判断是否有满足条件的记录(也可用EOF()为F)APPEND为追加记录;INSERT为插入记录REPLACE修改记录:REPLACE <字段名1> WITH <表达式1> [FOR <条件表达式>]2、删除操作分两步走:DELETE与PACKDELETE是逻辑删除,也就是添加删除标记,PACK才是真正物理删除;逻辑删除的记录还可以恢复(RECALL)3、理解工作区的概念系统提供了32767个工作区,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区同时打开多个表,使用工作区用其编号1~32767,或者别名,前十个工作区有别名:A~JSELECT 0表示使用最小未用过的工作区4、建立表之间的临时关联一个为主表,一个为子表,使用SET RELATION TO …INTO…语句要求两个表必须在不同的工作区打开可以使用SET RELATION TO解除关联三、数据库操作1、理解数据库文件它并不真正的存储数据,只是对存储数据的文件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数据库后,形成三个同名文件.dbc .dct .dcx2、理解自由表与数据库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可以看一下“表设计器”自由表不能设置长表名、长字段名、标题、输入掩码、字段有效性规则、默认值、注释等内容自由表不能设置主索引自由表可以添加到数据库中形成数据库表(ADD TABLE…);数据库表可以移出形成自由表,相应的设置丢失,主索引变为候选索引(REMOVE TABLE…)3、掌握索引的概念索引就是排序,但它是逻辑排序,排列的不是实际记录,而是记录指针,排序的结果存放在索引文件中建立索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查询速度(在有序的集合中查询某个个体很显然比无序中查询快得多)A、建立索引可以通过命令实现:INDEX ON <索引关键字表达式> TO <独立索引文件名> | TAG <标识名> [ASCE | DESC][UNIQUE] [CANDICATE]可以建普通索引(命令中不需表示)、候选索引(CANDICATE)、唯一索引(UNIQUE)B、可以以在表设计器中建立索引索引不是真正排序,表的排序命令为SORT,是对记录的排序,结果形成新的表文件.dbf 4、区别索引文件的类型索引文件分为独立索引文件(.idx 存放一条索引结果)和复合索引文件(.cdx 存放多条索引结果)复合索引文件又分为结构复合索引文件(与表同名)和非结构复合索引文件结构复合索引文件因其与表同名,随着表的打开而打开,表的关闭而关闭,在表被修改时自动同步修改,现在是主要应用的索引文件5、区别索引的类型主索引和候选索引意义相似,建立主索引和候选索引都要求关键字表达式的值唯一,没有重复。
数据库基础理论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注意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实体属性注意实体-联系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化面向对象基本概念对象类事件方法关系数据库相关概念外部关键字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一致性与完整性联接选择投影基本关系运算注意区别不属于基本关系运算的内容工作方式交互方式(命令方式、菜单方式)程序运行方式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特点货币型浮点型整型备注型双精度型数据类型扩展名文件类型扩展名文件类型.DBF .DBC.FPT 数据表备注文件.DCT 数据库备注文件.IDX 数据表索引文件.DCX 数据库索引文件.PJX 项目文件.PRG 源程序文件.FRX 报表文件.MNX 菜单文件.LBX 标签文件.MPR 菜单程序文件.SCX 表单文件.QPR查询程序文件.VCX 可视类库文件.BAK 备份文件主要文件类VisualFroPro基础知识常量变量表达式函数字符型数值型货币型字段变量算数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数值计算函数数据转换函数日期和时间函数基本数据元素注意空值注意数据表与内存变量之间的数据传递注意同名内存变量和字段变量的引用方法的区别注意运算顺序注意日期格式设定的命令第一章:项目管理器基本操作考点1:创建项目考点2:打开项目考点3:在项目中创建文件考点4:将文件添加到项目中考点5:在项目中修除文件考点6:建编应用程序第二章:VF数据库及表的操作考点1:数据库的打开与建立考点2:在数据库中新建、删除表及有效性规则考点3:创建自由表考点4:将自由表添加到数据库中考点5:数据库及表相关命令考点6:表所引的建立考点7:建立表间联系考点8:修改表结构考点9:表浏览器的应用第三章:SQL语句考点1:SQL查询功能考点2:SQL操作功能考点3:SQL定义功能第四章:VF程序设计基础考点1:常量考点2:变量考点3:表达式考点4:常用函数考点5:程序文件的建立、修改与执行考点6:简单的输入输出命令考点7:选择结构考点8:循环结构第五章:VF查询与视图考点1:查询设计器基本操作考点2:建立查询考点3:查询向导的使用考点4:视图设计器考点5:建立视图第六章:VF表单的设计与应用考点1:表单的创建与保存考点2:表单控件的基本操作考点3:其他控件的基本操作第七章:VF菜单设计与应用考点1:菜单设计器考点2:下拉式菜单设计考点3:快捷菜单设计第八章:VF报表设计与应用考点1: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考点2:使用“一对多报表向导”创建报表考点3:创建快速报表考点4:修改报表20XX年最新大纲专家解读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考试内容:二级VF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2)基本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3)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4)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5)能够使用VF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考试内容1.VF基础知识。
(1)可行性(effectiveness):(2)确定性(definiteness):(4)拥有足够的情报:①算术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②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等运算);③关系运算(包括“大于”、“小于”、“等于”、“不等于”等);④数据传输(包括赋值、输入、输出等操作)。
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N-S结构化流程图和算法描述评议等。
: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分析算法的工作量通过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分析。
(1)平均性态(2)最坏情况复杂性额外空间1.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研究数据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它可以用一个数据元素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中的若干关系来表示。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也线性表、栈、队列和线性链表都是线性结构。
如果一个数据结构不是线性结构,称之为非线性结构。
例如树、二叉树和图都是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都可以是空的数据结构。
是限定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在表中,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top)”,不允许插入和删除的另一端称做“栈底(bottom)”。
不含元素的空表(11(即top 加1),然后将新元素插入到栈顶指针指向的位置。
当栈顶指针已经指向存储空间的最后一(2针指向的元素)赋予一个指定的变量,然后将栈顶指针减1(即top减1)。
当栈顶指针为0(3元素,只是将它赋予一个变量,因此栈顶指针不会改变。
当栈顶指针为0时,说明栈空,读不到栈顶元素。
Queue)是限定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在表中,允许插入的一端称做“队尾(rear)”,允许删除的另一端称做“队头(fr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