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感党恩(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44.01 KB
- 文档页数:5
学党史感党恩永远跟党走100年弹指一挥间,100年沧桑巨变。
在浩森的历史长河中,100年或许太短太短,但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100年足以“敢叫日月换新天”,让曾经苦难深重的中国旧貌换新颜。
知往鉴今,以启未来。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温党的历史,无论是对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党史,100年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
岁月如歌,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书写了一幅幅精彩绚丽、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从1921年的南湖起锚扬帆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枪杆子里出政权”到领兵走上井冈山;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开始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取得艰苦卓绝的抗战伟大胜利到全面内战爆发,从百万雄师势如破竹推翻蒋家王朝到新中国成立,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到迈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新征....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
100年来,无论是在白色恐怖之下还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不管是面临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还是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风云变幻,我们党始终坚定信念、坚定信心,“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卡”,克服一个困难又一一个困难,战胜一个艰险又一个艰险。
100年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坚持真理,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最终将曾经一个饱受列强欺凌瓜分、遭受深重苦难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感党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过去的饱受列强欺辱到现在的再一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国家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政治地位从过去的受尽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到现在的人民当家作主和人人享有平等自由;人民生活状况从过去的只限于满足解决温饱到现在的正昂首阔步奔向全面....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科学等各个领域,不管是城乡面貌还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中国上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一、党史回顾党史是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党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回顾党史,可以深刻领会党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党的恩情,激励全党同志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1 党的创建与初期发展党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里程碑。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党的初期发展面临着艰难困苦的环境,但党的先进性和正确的政治路线使其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不断壮大。
1.2 党的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党的革命斗争是党的历史的主线。
党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斗争,包括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
这些斗争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胜利。
1.3 党的建设与思想理论创新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的保证。
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身建设。
党的思想理论创新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二、党史感悟回顾党史,我们不仅要了解党的历史,更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刻感悟党的恩情,坚定信念,谋求发展。
2.1 党的奋斗历程的感悟党的奋斗历程是党的智慧和勇气的结晶。
我们要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学习党的先进性和正确的政治路线,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2 党的伟大成就的感悟党的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成就。
我们要深刻感悟党的伟大成就,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坚定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3 党的恩情的感悟党的恩情是我们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永远的记忆。
我们要深深感激党的培养和教育,感恩党的恩情,自觉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谋发展党的历史是我们谋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要以党史为鉴,不断谋求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1 个人发展的谋划个人发展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于党的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党的历史变得越来越悠久而辉煌。
我们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历史的积淀和党员们的努力奋斗。
回顾党的历史,感悟党的恩情,对于我们更好地谋划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党的历史、党的恩情以及党的发展三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上海。
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国家危机的时期。
一群有识之士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的事业中,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旨在为中国寻找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党的历史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岁月,但党的理想信念始终没有改变。
从最初的几十名党员到现在的8000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二、党的恩情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党的恩情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领导、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的制定、党的无私奉献等。
党的恩情还体现在党员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上。
党的培养和教育使党员们受益匪浅,他们在党的教育下成为了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先锋模范。
三、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壮大的过程。
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党员们的共同努力。
党的发展还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
党的发展需要党员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党的发展还需要党员们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党的事业,为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起来,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伟大和党的恩情。
在党的恩情的感召下,我们要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明确党的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努力为党的发展谋划和奋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一、引言党的历史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深刻感受到党的恩情和党的伟大。
本文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力量,感悟党的恩情,并探讨如何在党的指导下谋求个人和国家的发展。
二、党的历史1. 党的成立和初期发展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开端。
党的初期发展阶段,党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使党员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2. 党的抗战时期在抗日战争期间,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党的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黄金时期,党员们以身体力行,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3. 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在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
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是党的历史的重要阶段,党员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感悟党的恩情1. 党的无私奉献党的历史充满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党员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也激励着我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党的正确领导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点之一。
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问题。
党的正确领导使国家始终保持着稳定和繁荣,也为我个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党的团结和凝聚力党的团结和凝聚力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特点之一。
党员们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团结,共同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
这种团结和凝聚力使党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四、谋求个人和国家的发展1. 个人的发展在党的指导下,我将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同时,我还将坚持党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 国家的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敬爱的党组织:今天的党课上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
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
包括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内,迄今共开了十七次代表大会。
民主革命时期开了七次代表大会,建立新中国,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已开了十次代表大会。
这十七次代表大会,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
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党多次经历关系自身前途命运甚至生死存亡的历史关节点,经受住了多次重大挫折或重大成绩的严峻考验。
回顾党应对困难和成绩的考验,特别是在主要关节点上经受考验的历史,深刻总结经验,努力把握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理想,坚定信念。
第二,任何时候都必须戒骄戒躁,牢记“两个务必”。
第三,任何时候都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第四,任何时候都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第五,任何时候都必须尊重群众,依靠群众。
通过党各种形式的教育工作和自学也充分认识到保持党员先进性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密切相关,提高党员素质与提高整个党的执政能力的密切相关,解决党员自身的突出问题与维护党的形象的密切相关,对照我党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刻自我批评:一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作为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红旗下、信奉共产主义思想、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的新一代青年,虽然没有经历战争年代严厉的思想和生活考验,但是我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同样会坚定的同资产阶级等腐败思想做斗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是要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
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有时就放弃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今后我应该抓紧一切时间来勤奋学习,努力攀登医学和护理事业的高峰,以期更加牢固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并且立志攻克护理难题!我在以往的工作中没有很好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偶有浪费资源的现象出现,今后工作中应谨记党的教导,将坏毛病改掉!人无完人,我们应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择优而从之,如同党能在错误的思想中跳出,端正指导思想,继续向前迈进。
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感悟党的深厚恩情,谋划未来发展。
党史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撑和行动指南。
在这篇文本中,我们将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感悟党的深厚恩情,并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党的光辉历程党的光辉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斗争,为中国的独立、解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多次伟大的革命斗争,其中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党的深厚恩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深厚恩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为人民谋幸福,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2.为国家谋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的发展放在心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己任,坚持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推动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更加强大的力量。
三、未来发展的谋划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未来发展的谋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
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中国已经经历了90多年的风风
雨雨。
在这段历程中,领导着革命队伍,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最终将其赶出中国;与国民党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和新中国的建立;建国后,和人民群众一起艰苦奋斗,将原本一贫如洗的旧中国变成了今天富饶强大的新中国。
我们应该感恩中国,因为它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的时代,让我们能够安安心心地上学、研究、生活。
我们应该感恩中国,因为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富强的国家里,不再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能够在自己的国家里自由地发展。
我们应该感恩中国,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自由发展的舞台,让我们能够拥有自己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它们。
我们应该感恩中国,因为它为我们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接受别国的尊敬和敬仰,让我们昂首挺胸地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应该铭记党的光荣历史,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应该听从党的指挥,为祖国的繁荣和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跟随党走,一起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
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历史,感悟党的恩情,为实现党的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本文将从党的历史回顾、党的恩情感悟以及如何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党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经过近百年的奋斗,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历史经历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包括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民起义、抗日战争时期的抗击日本侵略、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解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
党的历史是一部光辉而崇高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二、党的恩情感悟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感悟党的恩情,深刻认识到党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党的恩情体现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党的恩情也体现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我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成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品质、有文化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我们要时刻感恩党的培养和教育,用实际行动回报党的恩情。
三、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为了实现党的事业发展,每个党员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首先,我们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为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我们要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做到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勤政廉洁。
第三,我们要积极参与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内团结,密切党群关系,共同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要通过回顾党的历史,感悟党的恩情,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不断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作为中国共产党成员,我们必须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历史,特别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重要决策的形成过程。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在这些胜利之后,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变和进步。
今天我们已经步入新时代,更需要把握好我们党的历史,好好领会党的路线,跟随党的步伐朝着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前进。
我们党的历史始于1921年的上海。
早期的党员和领袖们深知中国的社会问题和国家危机,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的交汇中,培育了持之以恒的革命志向。
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国共产党在创始时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927年,党在南昌发动秋收起义,成立了红军,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入了武装斗争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时期。
红军的创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奠定了党领导人民农民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抗战期间,中共领导全民抵抗日本的侵略,组建武装力量,开展了反扫荡、反破坏、反间谍等斗争,支援了全国各地的游击战争,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优秀的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还发挥了组织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组建和发展了众多的人民群众组织和抗日根据地,推动了人民群众的觉醒和组织,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国家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长达70年的新时期,带领人民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和改革,开展了大量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建设。
他们努力推动着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也一直致力于维护国家和平稳定,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特别是在2012年前经济增长率超过了8%,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改革的结果。
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一、引言党的历史是党员们坚定信仰、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感悟党的伟大事业的重要来源。
回顾党的历史,感受党的恩情,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党史、增强党性修养、推动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党的历史、党的恩情和发展规划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党的历史党的历史是党员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了解党的奋斗历程、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
党的历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1. 党的成立和初期发展党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里程碑,可以回顾党的一大会议、二大会议等重要历史事件,了解党的初期组织建设和斗争经验。
2. 党的革命斗争党的革命斗争是党的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回顾党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的斗争经验和重要事件。
3. 党的建设和改革党的建设和改革是党的历史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回顾党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重要改革措施。
三、党的恩情党的恩情是党员们感悟党的历史、珍惜党的培养、坚定党的信仰的重要源泉。
党的恩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感悟:1. 党的领导和奉献精神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特征,可以回顾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成就,感受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 党的培养和教育党的培养和教育是党员们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可以回顾党的培养和教育政策,感受党的培养之恩和教育之情。
3. 党的关怀和保障党的关怀和保障是党员们在工作生活中得到的重要支持,可以回顾党的关怀政策,感受党的关怀之情和保障之恩。
四、发展规划党的发展规划是我们在回顾党的历史、感悟党的恩情的基础上,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制定的重要方针。
发展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 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制定学习党的理论、加强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规划,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
2. 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制定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活力等方面的规划,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在新中国成立的近100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历史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伟大历程,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回顾党的历史,感受党的恩情,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党的历史、党的恩情以及党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艰苦卓越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党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历史。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党的恩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党的恩情体现在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发展。
党的恩情还体现在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党的恩情还体现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
三、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壮大的历史过程。
党的发展体现在党员队伍的壮大和党组织的扩大。
党的发展还体现在党的理论和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党的发展还体现在党的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党的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回顾党的历史,感受党的恩情,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们要珍惜党的恩情,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人民群众谋发展。
我们要积极参与党的发展,提高党的建设水平,不断推进党的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回顾党的历史,感受党的恩情,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一、引言党的历史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回顾党的历史可以匡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感受党的恩情,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将从党的历史的重要节点、党的历史的辉煌成就以及个人对党的感悟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党的历史的重要节点1. 党的成立和早期发展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事业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党的早期发展阶段,党面临着许多难点和挑战,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
2. 党的领导地位确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为了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革命军队的能力,从而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
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党的抗战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难点卓越的抗战,为保卫国家独立和人民的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时代。
三、党的历史的辉煌成就1.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包括农村土地改革、工业化进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等。
2. 对外关系的重大突破中国共产党在外交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一系列友好合作关系,推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提升。
中国积极参预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党的领导核心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历经多次领导核心的更迭,逐步确立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这一重大决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毅的领导保证。
四、个人对党的感悟作为一位普通党员,我深刻感受到党的恩情和光荣使命。
党的培养和教育让我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激发了我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热情。
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党史是党的珍贵财富,是我们党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回顾党的历史,感受党的恩情,对于我们谋求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党的历史回顾、党的恩情感悟以及谋求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党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上海,经过百年的奋斗,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历史充满了艰辛和牺牲,无数党员和同志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珍贵的生命。
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新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不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党的恩情感悟党的恩情是我们党员和泛博人民群众应当铭记的。
党的恩情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被列强欺凌到实现民族独立,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
党的恩情还体现在党的奋斗中,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
我们要深刻感悟党的恩情,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理想和信念。
作为党员,我们要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党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要积极参预社会主义建设,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人民疾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谋求发展党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惟独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干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要坚持创新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组织力量和战斗力,为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忆党史感党恩谋发展是我们党员和泛博人民群众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通过回顾党的历史,感悟党的恩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内容怎么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当听到这首歌时候,我的心中便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对党的感激之情,不能自已。回顾我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我们党之所以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因为她有着成千上万杰出的优秀分子──共产党员,他们是各个时期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惜英勇奉献、甚至流血牺牲。下面讲述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三个感人故事。1987年秋,我们通过高考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名“学生官”,在郑州某军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强化训练期间,一天下午,全体学员背着被包、枪支和水壶等全副装备,晚上7点钟准时从学院出发一直步行到夜里12点,就在大家一个个疲惫不堪,甚至边走着都能睡着觉的情况下,中队领导为了考验我们这些处于极限状态学生的毅志,给我们下达了上级的命令:“要在10分钟内急行军快速到达某地……”我们虽然明白“军令如山倒”,背着行囊跑步时,腿就是不听使唤,这时几个部队生一边帮助我们“减负”,一边前拉后推地激励着我们前行,胜利到达目的地后,几名党员忙着安排同学们宿营,一个个又自发地承担起夜晚站岗执勤的任务,让我们这些地方学生睡了个安稳觉。
2010年5月中旬,我们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在汇思达进行体能拓展训练,进行到最后一个“飞夺泸定桥”科目时,需要40多人组队,两人双手交叉、双膝着地搭成模拟“桥”,以便上百名职工一个个顺利从“桥”上面“冲”过,整个过程既有时间要求,更不能有任何“违规”动作,否则,从头反复,直至成功。全体党员一个个都自发地站了出来,勇敢地承担起了手工搭桥任务,用手背将同事们一个个从“桥头”安全送到“桥尾”,有的手背被踩踏青紫色,有的双膝磨出了血,但是个个强忍巨痛,没有人喊苦叫累,中途退却火他们无怨无海的选择,诠释着团队与个人、责任和感恩的意义和人生哲理。2008年“5·12”地震灾难发生后,我的一名战友已经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募捐活动,但是当看到西安市红十字会发出的募捐号召后,又义无反顾地拿出了3000元钱悄悄地递出,直到市红十字会发来收到捐助的回执单后,单位领导和同事们才知情,大家赞赏纷纷赞赏他的举动时,他却谈谈地一笑,其实大家都明白他每月还房贷的压力也不小,自己平时也还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像这样感人的事例还有许多许多,他们遍布各行各业,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坚实行动,虽然平凡,但却伟大,在关键时刻他们用实际行动承担着责任,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和号召力,鞭策、激励和感动着我们,在人民群众心中永远树立起—座座不朽的丰碑。。
学党史、忆党情、感党恩、跟党走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安定富裕的社会里,我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战争,什么是苦难。
小的时候,党在我心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刚开始对党的认识是由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与一名名英雄人物组成,在小学课本中我们认识董存瑞、黄继光;在电视的荧屏上我们认识小兵张嘎,知道他的机智聪明,把日本兵高的手足无措。
这些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这些闪亮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深深地扎下根。
每当英雄人物的出现我总是很兴奋,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一股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的曙光……渐渐地,我长大了,我变得越来越成熟了,在思想上,我对党也有更深层的了解和认知。
从历史的学习中,我知道共产党的历史是怎样的一部光辉历史!它是革命烈士用血和泪谱写而成。
不知是历史选择了七月,还是七月选择了历史,就在九十年前的七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政党诞生了。
几经挫折,几经磨难,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从遵义会议到万里长征,她就这样一路风风雨雨地走过来。
因为在她的心中装的是中国人民,在她的肩上,担负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
从此以后,党在我心中开始无比崇高起来,党在我心中是一位饱经沧桑而又百折不挠的母亲。
她自诞生的那天起,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中日益成长,领导了艰苦卓越,震惊世界的中国革命,为推翻长期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让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在新中国成立后,她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为实现富民强国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她巍然不动,力挽狂澜,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在列强逞凶,恃强凌弱的时候,她凛然不屈,坚决抵制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筑和平与发展的社会蓝图。
她用勤劳勇敢的双手,为我们创造幸福家园;她用宽大丰满的羽翼,为我们遮挡风风雨雨!九十载风雨兼程,九十载辉煌伟业,党象一颗璀璨的明星,刺破夜空点亮黎明;象一只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上搏击狂风暴雨;象一只经久不息的号角,始终吹奏着时代的强音。
国旗下演讲(主题:学党史,感党恩)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在这庄严的国旗下,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感受党的深厚恩情。
在此,我谨代表发言,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学习成长的党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已走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
在这段漫长而辉煌的岁月里,党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凝聚着无数共产党人的智慧和汗水。
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回顾党史,我们深感党的伟大和光荣。
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他们不畏艰险,不惧牺牲,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够拥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在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从三峡大坝到港珠澳大桥,这些举世瞩目的工程奇迹,都是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些成就不仅展现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更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党组织始终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培养。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受到了党的教育,接受了党的熏陶。
正是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我们才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深知,党的恩情是我们永远无法报答的。
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党的恩情,用实际行动回报党的培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青年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首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郭俊卿
著名女战斗英雄。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45年到1950年,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
在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群英会上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
情暖战友的贴心人
艰难困苦的战斗环境和人民军队里情同手足的内部关系,
锻炼和考验了郭俊卿勇敢顽强的战斗意志,也培养了她
互助友爱和患难与共的崇高美德。
每逢部队行
军中,她都帮助战友扛枪、背背包、抬担架、挑油桶和行军
锅。
她有一个好嗓子,会唱好多歌,无论行军和休息,她常
以动人的歌喉鼓舞士气,活跃大家的情绪。
一个暴风雨的夜
晚,敌人突然袭击部队驻地。
当时郭俊卿正在师里支部书记训练班学习,听到枪声,她立即和学员们一起赶到火线,冒着敌人的炮火,跑在最前面,不停地抬担架、救伤员。
南下途中,她虽然已经是连级干部了,但仍然和战士一样徒步行军,常常抢扛战士的背包。
她看到广播员太累了,就接过喇叭,喊口号鼓舞士气。
每到宿营地,她不顾自己满脚板的血泡,抢先给战友烧水烫脚,用马尾给战士们串泡。
深夜,她还悄悄起来给大家盖被子。
所有这些,都被战士们传为佳话。
黄继光
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
团9连的营讯员。
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
地阵亡。
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
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
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军人复员
并大量征兵。
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
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
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
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
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
在反击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
眼看就要天亮,如果在拂晓前还夺不下高地,不仅使已夺取的阵地重落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
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
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友阵亡了,情况非常紧急,黄继光身上也连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
联合国军的机枪声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联合国军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那舍己为人,一心为民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的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
焦裕禄
焦裕禄,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时值该县遭受严重
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
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
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
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他用自己的
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
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孔繁森
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他18岁参军,
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年复员后,
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
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
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
还乡”的条幅。
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
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孔繁森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许海峰
许海峰,我国著名的射击运动员。
在
第23届奥运会上,获男子手枪60发
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
得主,同时也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
首位冠军得主,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
金牌“零”的纪录。
从教后,他带选
手获得了两枚奥运会金牌。
许海峰是
名副其实的金牌运动员和金牌教练。
华罗庚
华罗庚
国际数学大师。
他为中国数学的发
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华罗庚先生
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
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
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
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
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
主要成就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十部巨著:《堆垒素数论》、《指数和的估价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数论导引》、《典型群》(与万哲先合著)、《从单位圆谈起》、《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著)、《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与他人合著)、《优选学》及《计划经济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其中八部为国外翻译出版,已列入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
此外,还有学术论文150余篇,科普作品《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辑为《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雷锋
(1940—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
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
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